1 文言文中有哪些宾语后置的句子
宾语后置总体分两个类型: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 3种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余”为代词,作宾语。“欺”为动词。正常语序:古之人不欺余也。(注:凡有不、莫、非、弗、否等)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扩展资料
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很多人搞不清介宾短语后置与状语后置的关系,其实他们关系很简单。
介宾短语后置句(A)一定是状语后置句(B),而状语后置句不一定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就是说把状语后置句看做一个集合,把介宾短语后置句看做一个集合,那么介宾短语后置句(真包含于)状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
2 求文言文句子有宾语后置的句子,句子是怎么后置的和句子的意思只有宾语前置,没有宾语后置这一说。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那么,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些什么礼物?”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呢?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六种常见类型,并举一反三,不失为一种主要方法。
一、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
②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③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至于谓语前;例②中的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例③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要说明的是,如果否定句中非代词作宾语,则不前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
二、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 吾谁欺?欺天乎?
例① 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谁欺”是“欺谁”。
以上两例,均是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如果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同样提到介词的前面。再如:
③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④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③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例④的“谁与”是“与谁”,即“同哪一个人”;例⑤中的“何以”是“以何”,即“凭什么”。
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例中的“安”、“谁”、“何”均为疑问代词;如果疑问句中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则不前置,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大王”不是疑问代词,不前置。
三、通过“之(是)”提宾。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
①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知”、“解”是谓语,“句读”、“惑”是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即“不知句读”(不知道断句),“不解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例③“群臣是忧”是“忧群臣”(担心我们这些臣子)的意思。
四、用“唯……是(之为)……”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
① 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② 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②“唯弈秋知为听”是“唯听弈秋”,“之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五、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把宾语放到“以”之前,构成倒装了的介宾短语,放到动词前充当状语。如:
①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③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的倒装;例③“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六、动词谓语后用代词之字复指宾语,原宾语则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② 以小舟之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例①中,“珍宝”是宾语,“有”是谓语,“之”复指珍宝,为了强调珍宝,将它提到谓语“有”之前;例②“死”是宾语,“付”是谓语,“之”复指“死”,为强调“死”,将它提到“付”之前。
3 初中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子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自”前置;
2、《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3、《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4、《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5、《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孰”前置;
6、《鸿门宴》沛公安在? “安”前置;
7、《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8、《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5 初中文言文句式整理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 (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4: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 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 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 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 复之效”后置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 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1 文言文“之”译为动词的句子
之一般可用作动词,助词,代词一、“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二、“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三、“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2 文言文中有哪些宾语后置的句子宾语后置总体分两个类型: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 3种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余”为代词,作宾语。“欺”为动词。正常语序:古之人不欺余也。(注:凡有不、莫、非、弗、否等)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扩展资料
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很多人搞不清介宾短语后置与状语后置的关系,其实他们关系很简单。
介宾短语后置句(A)一定是状语后置句(B),而状语后置句不一定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就是说把状语后置句看做一个集合,把介宾短语后置句看做一个集合,那么介宾短语后置句(真包含于)状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
3 求文言文句子有宾语后置的句子,句子是怎么后置的和句子的意思只有宾语前置,没有宾语后置这一说。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那么,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些什么礼物?”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呢?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六种常见类型,并举一反三,不失为一种主要方法。
一、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
②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③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至于谓语前;例②中的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例③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要说明的是,如果否定句中非代词作宾语,则不前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
二、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 吾谁欺?欺天乎?
例① 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谁欺”是“欺谁”。
以上两例,均是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如果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同样提到介词的前面。再如:
③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④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③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例④的“谁与”是“与谁”,即“同哪一个人”;例⑤中的“何以”是“以何”,即“凭什么”。
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例中的“安”、“谁”、“何”均为疑问代词;如果疑问句中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则不前置,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大王”不是疑问代词,不前置。
三、通过“之(是)”提宾。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
①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知”、“解”是谓语,“句读”、“惑”是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即“不知句读”(不知道断句),“不解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例③“群臣是忧”是“忧群臣”(担心我们这些臣子)的意思。
四、用“唯……是(之为)……”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
① 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② 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②“唯弈秋知为听”是“唯听弈秋”,“之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五、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把宾语放到“以”之前,构成倒装了的介宾短语,放到动词前充当状语。如:
①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③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的倒装;例③“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六、动词谓语后用代词之字复指宾语,原宾语则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② 以小舟之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例①中,“珍宝”是宾语,“有”是谓语,“之”复指珍宝,为了强调珍宝,将它提到谓语“有”之前;例②“死”是宾语,“付”是谓语,“之”复指“死”,为强调“死”,将它提到“付”之前。
4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哪些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②一言以蔽之(成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5 语文中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和定语前置句怎么判断这位童鞋啊!下面全是知识啦,你要的好像在第3~5大段里面的吧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二、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1)承前省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2)蒙后省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对话省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6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句子成分文言文有那些特殊句式请最好附加些例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1 有关珍宝的诗句
一夜声势动九州
瓦摧地泽浑不问,
珍珠名美性如钩
关于蓝田玉的诗词
唐代诗人李贺在《老夫采玉歌》中描写: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
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
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蹬悬肠草
玉王称翡翠,含耀尚流英 浓绿春心动,凝装古德馨
瑕瑜犹易辨,人鬼实难分 透视开门子,陶然赌石灵 -- ---郭沫若
(郭沫若关于翡翠赌石的描述 关于翡翠的赌石 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
咏玉
乾坤百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玉器,真性一朝伤
b 咏水晶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铄愁成水
咏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d 咏琉璃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4 寒溪九首 唐—卢郊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硅,明月宝镜中,物物天照齐
翡翠
隋唐 - 齐己
水边飞去青难辨,竹里归来色一般
磨吻鹰鹯莫相害,白鸥鸿鹤满沙滩
翡翠
作者:唐彦谦 朝代:唐
莎草江汀漫晚潮,翠华香扑水光遥
玉楼春暖笙歌夜,妆点花钿上舞翘
正浓阳匀老坑种,透如玻璃水欲滴;
织维结构白底清,含铬不透色鲜极;
脉状绿色称花青,油青如脂似瓜皮;
晶体较粗是豆种,芙蓉淡绿底可以;
条带丝丝金丝种,马牙无种象瓷器;
欧美垂青紫罗兰,纳烙辉石干青奇;
自古东方爱翡翠,爱戴藏玩嗜如迷;
文人雅士竞佩带,妇女儿童人人喜;
辟邪压惊是传说,养颜健身有灵气;
保值增值世无双,通灵宝玉真神秘;
2 有关“珍宝”的诗句有哪些1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两汉:司马迁
2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冯谖客孟尝君》先秦:佚名
3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答客难》两汉:东方朔
4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5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
1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两汉:司马迁
意思: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ying)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
2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冯谖客孟尝君》先秦:佚名
意思: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3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答客难》两汉:东方朔
意思: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4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意思: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5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
意思: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3 有关珍宝的诗词《送魏兵曹使隽州得登字》
年代: 唐 作者: 陈子昂
阳山*雾雨。
之子慎攀登。
羌笮多珍宝。
人言有爱憎。
欲酬明主惠。
当尽使臣能。
勿以王阳道。
迢递畏崚嶒。
《寄丘儒》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蓦山溪·修仙慕道》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4 形容珍宝的词语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不世之材不世:少有的,非常的。当世少有的人才。
不无小补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超今绝古指超越古今。形容古今少有。
寡二少双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江郎才尽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江淹才尽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于比喻才思衰退。
略不世出谓谋略高明,世所少有。《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魏太祖 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
千古绝唱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千古绝调犹千古绝唱。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
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如嚼鸡肋鸡肋: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手高手低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殊行绝才殊:特殊;绝:少有的。指才能和德行都很高超,世上少有。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形容极其少有,珍贵。
天下奇闻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
鲜有其比鲜:少。很少有能够与之相比的。
有初鲜终鲜:少。有开始却很少有结尾。指有始无终。
5 描写“宝物”的诗句有哪些1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译文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
出处《四愁诗》——两汉·张衡
2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3 出处《白马篇》——魏晋·曹植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
出处《凉州词二首》——唐代·王翰
5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6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出处《春夜宴桃李园序》——唐代·李白
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出处《南园十三首》——唐代·李贺
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文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出处《锦瑟》——唐代·李商隐
9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译文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出处《四愁诗》——两汉·张衡
10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译文青瓷釉色晶莹如九秋露水,色泽如千峰滴翠。
出处《秘色越器》——唐代· 陆龟蒙
6 跟如获珍宝有关的的名言1、世界上用得最普遍的名词是朋友,但是最难得到的也是朋友。
2、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3、朋友,以义合者。
5、朋友之交不宜浮杂。关于友谊珍贵的名言 。
6、酒肉朋友好找,患难之交难逢。
7、朋友如甜瓜,百试始得一。
8、友谊使欢乐倍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9、一个人没有朋友,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
10、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11、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12、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关于友谊珍贵的名言 。
13、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14、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5、没有朋友,世界就不可爱。
16、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像朋友。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8、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1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20、有朋友的人像平原一要宽广,没有朋友的人却像窄狭的手掌。
望采纳谢谢
7 形容珍宝的成语无价之宝、吉光片羽、希世之珍、稀世之宝、稀世珍宝等。
1、无价之宝
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出自:唐·鱼玄机《赠邻女》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译文: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2、吉光片羽
解释: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
译文:武帝当时西域进献吉光皮,入水不透。
3、希世之珍
解释: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出自:元·欧阳玄《题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
译文:家藏着这稀世珍宝。
4、稀世之宝
解释:稀世:世所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出自: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译文:当时公卿宰相和喜欢的人,能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产宝,为减少世界的珍贵。
5、奇珍异宝
解释:珍异难得的宝物。
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译文:唉,世上不缺乏奇珍异宝,缺乏认识的人罢了。
8 描写“宝物”的诗句有哪些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译文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 出处《四愁诗》——两汉·张衡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出处《白马篇》——魏晋·曹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 出处《凉州词二首》——唐代·王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出处《春夜宴桃李园序》——唐代·李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出处《南园十三首》——唐代·李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文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出处《锦瑟》——唐代·李商隐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译文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出处《四愁诗》——两汉·张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译文青瓷釉色晶莹如九秋露水,色泽如千峰滴翠。
出处《秘色越器》——唐代· 陆龟蒙。
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⑵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⑶之
①珍宝尽有之()
②为之奈何()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⑷以
①具告以事()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
⑸幸
①妇女无所幸()
②故幸来告良()
⑹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⑺乃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
答案:
⑴善
①动词,结交,交好
②副词,好好地
⑵故
①名词,旧交情
②连词,所以,因此
⑶之
①助词,无义
②代词,这件事
③动词,到
④代词,他的话
⑤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⑷以
①介词,把,将
②介词,用来
③介词,把,将
④与“所”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
⑸幸
①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
②副词,幸亏,幸而
⑹王
①动词,称王
②秦汉以后朝廷中封爵最高的一级,这里是对刘邦的尊称
③秦汉以后朝廷中封爵最高的一级
④动词,称王
⑺乃
①副词,就
②副词,于是
只有宾语前置,没有宾语后置这一说。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那么,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些什么礼物?”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呢?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六种常见类型,并举一反三,不失为一种主要方法。
一、 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
②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③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至于谓语前;例②中的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例③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要说明的是,如果否定句中非代词作宾语,则不前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
二、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 吾谁欺?欺天乎?
例① 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谁欺”是“欺谁”。
以上两例,均是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如果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同样提到介词的前面。再如:
③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④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⑤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③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例④的“谁与”是“与谁”,即“同哪一个人”;例⑤中的“何以”是“以何”,即“凭什么”。
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例中的“安”、“谁”、“何”均为疑问代词;如果疑问句中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则不前置,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大王”不是疑问代词,不前置。
三、 通过“之(是)”提宾。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
①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③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知”、“解”是谓语,“句读”、“惑”是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即“不知句读”(不知道断句),“不解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例③“群臣是忧”是“忧群臣”(担心我们这些臣子)的意思。
四、 用“唯……是(之为)……”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
① 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② 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②“唯弈秋知为听”是“唯听弈秋”,“之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五、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把宾语放到“以”之前,构成倒装了的介宾短语,放到动词前充当状语。如:
①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②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③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的倒装;例③“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六、 动词谓语后用代词之字复指宾语,原宾语则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② 以小舟之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例①中,“珍宝”是宾语,“有”是谓语,“之”复指珍宝,为了强调珍宝,将它提到谓语“有”之前;例②“死”是宾语,“付”是谓语,“之”复指“死”,为强调“死”,将它提到“付”之前。
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之《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文言文 之的用法
拼音:zhī 笔画:3 部外笔画:2 部首:、 五笔:PPPP现代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汉语解释
助词
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例子:赤子~心/以子~矛,攻子~盾。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 例子:中国~大/大道~行也
代词
1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例子:反其道而行~、言~成理 2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虚指 例子:久而久~ 3用作书面语,指示代词,这、那。 例子:~二虫
动词
用作书面语,往 例子:君将何~?[1]
编辑本段古汉语解释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2]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 ——《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①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公将鼓之。——《曹刿论战》[3] ④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生僻含义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文言文 之的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两汉:司马迁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冯谖客孟尝君》先秦:佚名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答客难》两汉:东方朔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两汉:司马迁
意思: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ying)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冯谖客孟尝君》先秦:佚名
意思: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答客难》两汉:东方朔
意思: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意思: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代:李商隐
意思: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
把状语摆到中心词的后边,突出状语所表达的内容。
文言文有《鸿门宴》《促织》
1《促织》 清代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2《鸿门宴》 西汉司马迁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yǐn)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wú)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ù)。"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wéi)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shào)长(zhǎng)"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yāo)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jì)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kuài)。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cān shèng)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jìn)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bēi)杓(sháo),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