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疗健康 >> 人体常识
解析:
1、竖脊肌。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
后部和胸腰筋膜,其中中间为最长肌,止于横突及
其附近肋骨;
2、横突棘肌。由多个斜肌束组成,排列于由骶骨至
枕骨的整个脊柱的背面,为竖脊肌所掩盖。肌束起
自下位椎骨的横突,斜向内上方,跨越1-6个椎骨不
等,止于棘突。
3、横突间肌。在相邻的横突之间有横突间肌,腰颈
部比较发达。
4、骶棘肌。起自骶骨背面,骶结节韧带,腰椎棘突
,髂嵴后部腰背筋膜,止于肋骨、椎骨的横突和棘
突以及颞骨乳突等。
5、腰方肌 起自髂嵴,止于第十二肋骨和上位四个
腰椎
6、腰大肌 起自第十二胸椎下缘,全部腰椎体外侧
面和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
全身肌肉记忆口诀如下:
1、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两边斜,颈部稳固全凭它。
下连胸锁两个头,上至乳突项线外。
2、斜角肌
乳后并行斜角肌,三条肌肉成斜线。
上至颈椎横突缘,下至一二肋骨面。
3、上斜方肌
上斜方肌在颈侧,连于棘突项韧带。
上至颈五上项线,下至锁骨三分外。
4、中斜方肌
中斜方肌居肩上,连于棘突韧带旁。
内至六颈三胸椎,外至肩峰肩胛冈。
5、下斜方肌
下斜方肌面最广,四至十二胸棘上。
外至肩嵴内侧端,肩胛提肌连上方。
6、胸大肌
胸大肌在锁骨下,锁胸肋骨三部加。
内至六肋软骨面,外至肱二肌沟外。
7、胸小肌
大肌下面小肌藏,上臂运动多损伤。
内至二五肋软骨,外至肩胛喙突上。
8、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甚重要,肩背负重常受伤。
上至四个颈横突,下至肩胛角上方。
9、菱形肌
大小菱形紧相连,同附肩胛内缘边。
大菱胸四棘韧带,小菱六七颈棘间。
10、背阔肌
大而有力背阔肌,稳固下背与上臂。
下连六胸和腰椎,上支合束大圆肌。
11、大圆肌
小圆大圆胛背落,辅助冈下和背阔。
内至肩胛骨下角,外与背阔成肌束。
12、三角肌
三角肌覆肱骨头,力量巨大臂上走。
内至锁外肩峰缘,外至肱骨中上段。
13、冈上冈下肌
冈上肌和冈下肌,同为上臂作贡献。
内至冈上冈下窝,外至肱骨大结节。
14、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分长短,盂上粗隆连长头。
短头连接喙突嘴,下至桡骨粗隆走。
15、肱肌
肱肌上臂居屈侧,功能屈肘须明白。
上至肱骨前表面,下至尺骨冠状突。
16、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肱骨后,盂下结节连长头。
外后表面短头接,远下尺骨至鹰嘴。
17、喙肱肌
前臂外侧喙肱肌,三重关系须牢记。
近连肩胛喙突头,远至肱骨内中间。
18、肱桡肌
前臂重要肱桡肌,杠杆作用有力气。
近至肱骨外上嵴,远至桡骨茎突底。
19、桡侧腕伸肌
桡侧长短腕伸肌,腕部稳定与伸展。
近至肱骨外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
20、尺侧腕伸肌
两头尺侧腕伸肌,一连肱骨外髁面。
第二连接尺骨头,远至第五掌骨底。
21、指伸肌
小指肌和指伸肌,连接四个指骨腱。
近至肱骨外上髁,远伸指骨背侧面。
22、掌长肌
前臂屈曲掌长肌,唯一浮于腕带面。
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腕带掌筋膜。
23、桡侧腕屈肌
前臂桡侧腕屈肌,屈曲腕部并外展。
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
24、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两个头,下至掌骨和豌豆。
肱骨头接内上髁,尺骨头连鹰嘴后。
25、竖脊肌
竖脊背部起肌群,三组肌肉护平衡。
髂肋肌居最外侧,长肌棘肌居内宫。
26、多裂肌
多裂脊柱两边排,犹似支柱甚强大。
下至骶骨和韧带,上至所有椎脊突。
27、腰方肌
腰方肌在筋膜下,协调腰肌作用大。
下至髂嵴腰横突,上至腰椎十二肋。
28、腰大肌
重要肌肉腰大肌,下连小转与髂肌。
上至十二胸椎体,五个腰椎皆相连。
29、臀大肌
强健有力臀大肌,覆盖臀中和小肌。
上至骶骨骶尾后,下入筋膜股骨边。
30、臀中肌臀小肌
中肌小肌上下连,面上覆盖臀大肌。
上至髂后两线间,下至大转子侧面。
31、梨状肌
梨状肌在髂骨后,直下跨越小腿前。
内至髂骨大切迹,外至大转子上缘。
32、股四头肌
内外中直四头肌,分附大腿股骨前。
下越膝盖至胫骨,上面长短各不齐。
33、缝匠肌
膝上斜走缝匠肌,常会影响梨状肌。
下至胫骨内侧缘,上到髂前上棘边。
34、半腱肌半膜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内旋屈膝有意义。
下至胫骨内侧后,上至坐骨结节底。
35、股二头肌
股二头肌分长短,下方连至腓骨头。
长头连至坐骨结,短头粗线外侧缘。
36、阔筋膜张肌
阔筋膜肌股外侧,屈收内旋动髋骨。
上方连至髂前棘,下面嵌入髂胫束。
37、胫骨前肌
胫骨外侧有前肌,稳定髋部并外旋。
上至筋外骨间膜,下至内楔距骨底。
38、腓骨长肌
腓骨外侧腓长肌,直下小腿外侧面。
上至腓外胫外髁,下至内楔跖骨底。
39、腓肠肌
腓肠肌在小腿后,敏感肌肉分两头。
上连股骨内外髁,下入跟腱跟骨后。
40、比目鱼肌
腓肠之下比目鱼,足跟疼痛激发点。
上有多头连胫腓,下与腓肠入跟腱。
扩展资料:
人体肌肉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kuan)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肌肉组织
横突棘肌
分三层,依次为: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最靠近脊柱的、 维持脊柱稳定的肌群。 肌肉微小精准动作功能多且复杂。在平衡中的稳定调整能够达到训练效果。强调单关节精准性
小肌肉出现紊乱,脊柱也会紊乱。
练习多裂肌就能练习到横突棘肌。
横突棘肌的功能:单侧收缩对侧回旋。两侧同时收缩脊柱后伸
半棘肌:分为头颈背半棘肌,肌肉走向由下向上。
起点:第2颈椎~12胸椎横突
止点:胸颈椎棘突和枕部上下项线
回旋肌:起止于上位与下位椎骨的横突与棘突之间。长回旋肌跨一个椎体,肌肉走向由上向下。功能为胸椎旋转
多裂肌
腰颈多裂肌较胸多裂肌肥厚,因为要维持腰颈椎体稳定,90%的腰疼与多裂肌萎缩,功能弱有关。
因腰椎承重,所以腰椎需要稳定,靠骨盆(骶髂)稳定,腰方肌,腰大肌,多裂肌(连接腰骶,从冠状面矢状面连接)稳定
腰椎评估:查足弓(减震)脚心有力骨盆稳定盆底肌腰方肌,腰大肌,腹横肌
腰椎间盘突出腰曲变直腰椎滑脱腰椎失稳
起点:骶骨背面,腰胸椎横突,4~7颈椎关节突。跨过2~4个椎体。肌肉走向由下向上
止点:第2颈椎以下全部椎骨棘突
1对骨骼体态的影响
连接骶骨腰椎,从冠状面矢状面 稳定腰椎 ,防止腰椎滑脱(骶骨上翘,多裂肌无力被拉长造成),防止脊柱失稳。 维持腰曲 。健康的多裂肌 为脊柱供给更多的血液养分 。
观察脊柱两边肌肉柔软度温度颜色结节横纹,判断多裂肌的情况,太软为多裂肌萎缩,腰疼,双手扶腰会减轻疼痛,证明多裂肌无力导致腰椎不稳
2与运动的关系
多裂肌在平衡类运动中极端不稳定条件下会启动。空中瑜伽最有效。跳水、蹦床、滑冰会强化多裂肌功能性。
跪或站瑜伽球波速球泡沫轴甩脂机,目的是激活脊柱的稳定系统,更好刺激多裂肌回旋肌竖脊肌肌群,调整腰疼
3对脏器呼吸情绪的影响
情绪紧张,易腰疼。
4疼痛分析及原理
久坐久站,多裂肌易萎缩退化,腰疼,
竖脊肌 :
纵列于脊柱两侧,背部深层长肌。由棘肌最长肌髂肋肌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胸腰筋膜
止点:
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突。
最长肌止于颈胸椎的横突和颞骨乳突。
髂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
功能:
下固定,两侧同时收缩,脊柱后伸仰头。一侧收缩,脊柱同侧侧屈
上固定,骨盆前倾。
1对骨骼体态的影响
让人体维持站立的肌肉。 收紧时人直立,放松时,脊柱向前向下。长期伏案工作让竖脊肌拉长,产生疼痛。如肩胛骨缝疼。直接影响腰椎胸椎颈椎。上段有力,使人挺胸抬头,打开胸廓。上段无力,肩胛骨向前,驼背,影响呼吸不畅。上段过于紧张,胸曲消失(直背军姿背),导致疼痛。久坐,下段拉长,腰曲消失,如果有力 会维持腰曲。
单侧过紧,脊柱侧弯。下段过紧,骨盆前倾而腰疼。
2与运动的关系
训练竖脊肌下固定:硬拉等前屈动作
前屈动作拉长竖脊肌。
猫式可灵活竖脊肌。
3对脏器呼吸情绪的影响
上段无力,肩胛骨向前,驼背,影响呼吸不畅。
在脊柱两侧,紧张或放松影响到交感神经。(竖脊肌紧张,挺胸,兴奋精力旺盛)
4疼痛分析及原理
①久坐伏案工作,过度拉长时背疼。长期按摩会让竖脊肌变得更长更硬,驼背严重。
下段过紧,骨盆前倾,挤压腰椎小关节疼痛。(大部分人是被动变短挤压)
久坐,下段无力,腰曲过直。
竖脊肌是让人体维持站立的肌肉,负责使人大范围的活动,但没有稳定椎体的功能。②如果下面的多裂肌半棘肌回旋肌功能弱,会使竖脊肌代偿僵硬,过度发达而疼痛。
要激活深层多裂肌才能消除竖脊肌背疼
补充
1竖脊肌代偿多裂肌,在腰椎两侧会肌肉发鼓,腰椎体棘突深陷,多裂肌萎缩无力。在胸椎两侧有结节,是因为竖脊肌代偿多裂肌变硬产生。因为多裂肌无力,竖脊肌发达代偿。
2猫式可激活横突棘肌。人体站立躯干向前向下,从卷动躯干到一节节直立时可训练横突棘肌
3正常的肌肉,张力正常没有明显疼痛没有结节
4脊柱强直与横突棘肌有关,长久不运动造成,
5肌肉过长过短都会产生疼痛
竖脊肌酸痛怎么放松,竖脊肌酸痛是怎么回事,竖脊肌可以说是众多肌肉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再加上锻炼过程中如果姿势动作不对也容易导致竖脊肌拉伤,从而出现酸痛的情况。下面就来看看竖脊肌酸痛怎么办?
1休息
如果是在竖脊肌锻炼后出现酸痛最简单的缓解方法就是充分休息,因为这是身体产生乳酸堆积在体内引起的,身体得到充分放松休息能够帮助身体中细胞代谢物排出体外,并且能够将身体补充的营养充分输送到受损部位进行修复。
2拉伸
进行拉伸伸展运动,能够帮助竖脊肌的放松,有利于酸痛肌肉的恢复,注意保持拉伸动作5-10秒钟,重复2-3次。常见的拉伸动作有:
跪姿背部旋转拉伸动作要领:
1手足撑地,下颌收拉至胸前,移动身体重心至一侧,另一手缓慢离地。
2旋转脊柱,手臂外展,双眼注视上方,尽力旋转,直至身体感受到拉伸。
3如果在双手双足撑地时,感觉不舒适,可以尝试膝部着地。
泡沫轴放松1仰卧姿抱胸双腿屈膝,将泡沫轴放在中背部下方,腹部收紧;
2双腿蹬地带动身体移动,泡沫轴滚动范围从中背到腰骶部;
3特别酸痛处略作5s左右停留,总时长30-60s。
3冷敷
由于锻炼量过大导致的乳酸堆积,在竖脊肌锻炼后可以在酸痛部位采取冰敷措施,放上一条毛巾,再把冰块装在塑料袋内置于毛巾之上进行冰敷,冰敷半小时即可,可以帮助镇静肌肉,预防和缓解酸痛。
4热敷
热敷是通过热量使血管扩张,加速局部血液微循环,进而使肌肉松弛,促进积聚的乳酸溶解,达到缓解肌肉酸痛的目的。注意热敷只适合在锻炼后期出现了肌肉酸痛时使用,而不是在锻炼后,症状没有出现时。
方法:可以使用热毛巾、暖袋(温度不宜过高,60度为宜)直接敷在有肌肉酸痛的地方,一次15-20分钟为宜,4-6小时一次,直至肌肉酸痛感消除。
5按摩
对竖脊肌酸痛部位进行按摩,能够帮助肌肉的放松,促进排酸以及肌肉的血液循环,帮助酸痛肌肉的恢复。
顺着脊柱两旁,横向拨动竖脊肌,找到明显酸痛、胀痛的点,多停留些时间,每天几次,每次重复按压拨动60次就能让痛点减轻直到让它们消失。竖脊肌的痛点有些可能自己按摩不到,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忙,或者一些工具来实现竖脊肌压痛点的按压。
6强化竖脊肌力量
本身竖脊肌力量弱的话,在平时的其他训练中更容易受伤,而且日常的久坐、不良坐姿、站姿等都会导致竖脊肌损伤,出现酸痛,这种情况就要强化竖脊肌力量。下面介绍两个经典的强化竖脊肌力量的动作。
背屈伸1、俯卧在罗马椅上,上体前屈,两足固定,两手抱头或肩负杠铃。
2、上体尽量向上挺,到最高点时,静止一秒钟。然后慢慢回复。注意身体下落的时候要慢一点,时间为2秒钟下到最低点,身体起来的时候,要快一点,尽量在一秒。一组里面要尽可能保持慢下快起的频率。
俯卧两头起1、完全放松俯卧在地板上,手臂向前方伸直,双腿向后拉伸伸直。
2、吸气收紧腹部,同时手臂和腿同时向上抬起离开地面,拉伸你的腹肌。收缩你的竖直肌、稍微停顿一下,再慢慢呼气放松,回到原始位置。
7就医治疗
严重的竖脊肌酸痛可能是竖脊肌劳损,会引发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疾病,需要就医检查,经过专业治疗来恢复。
8竖脊肌酸痛是怎么回事
1、竖脊肌因负担重而易损伤,当你站着或坐着姿势不对,习惯性驼背、弯腰以及头前伸,竖脊肌就必须持续用力而劳损。
临床统计发现,多数腰痛、背痛,臀部疼痛,甚至严重的头痛头晕都是竖脊肌劳损引起的。竖脊肌病变会引起相应位置的脊柱活动受限,后背、后腰像一整块僵硬的铁板,你甚至无法翻转身体。而中老年人无法纠正的驼背畸形及腰无法直立等问题都可能是竖脊肌严重损伤的表现。
2、锻炼竖脊肌的过程中,动作和姿势不对,导致竖脊肌拉伤,从而产生酸痛感。
竖脊肌
(1)背屈伸 :也称山羊挺身,初学者练习腰部力量的最佳选择,这一动作动作负荷比较小,腰部不容易受伤
(2)俯卧两头起:双重挺身锻炼腰部的效果,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3)游式挺身:与俯卧两头起有些神似,但主要是从斜线角度上锻炼腰部,有些像自由泳时手脚的配合(左手右脚、右手左脚)来保持身体平衡,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4)屈腿躬身:初学者可以选择徒手;当适应动作以及腰部力量增加后,可适当负重:一般负重杠铃,也可在史密斯机上做。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5)屈退硬拉:提高腰部力量的练习动作中,硬拉无疑是最有效的动作。综合锻炼下背后腰、臀部
维持人体直立的主要肌肉是: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竖脊肌。
1、臀大肌:
全身上下体积最大、力量最大的肌肉。参与了人体的很多重要工作,比如维持身体的直立状态、行走和奔跑。近固定时,主要使大腿后伸,其次为内收和外旋。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躯干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此肌在跑跳时伸大腿起重要作用。
2、股四头肌:
人体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位于大腿肌肉前面,维持膝关节稳定,行走奔跑。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小腿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即牵拉股骨向前(如由下蹲到站立的动作);保持股骨垂直,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3、小腿三头肌:
位于小腿后群,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近固定时,能使小腿和足屈。远固定时,使股骨远侧端和小腿骨拉向后方,使膝关节伸直,从中维持人体的直立。
4、竖脊肌:
人体最重要的肌肉之一,由骶尾骨一直连接到头,背部最重要的肌肉群,负责撑起脊梁,是维持直立行走的主要肌肉。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
扩展资料:
竖脊肌在起始的部位主要是腱的结构。在腰部,竖脊肌较大,厚且多肉,往上分成三段,直至附着至脊椎骨和肋骨上,竖脊肌的尺度也会随之渐渐变小。
人们站、坐、走、跑、弯腰等日常动作都需要动用到竖脊肌,当人们在脊椎中立位时,竖脊肌和脊椎一样,是处于一种稳定的生理曲度状态。一旦身体处于脊椎非中立位时(如:含胸驼背等不良姿态),竖脊肌就会立马发挥它的作用。
举例:当人体重心偏向一侧时,另一侧的竖脊肌则会收缩来尽量维持躯干稳定,在力量训练中,竖脊肌必须担负起稳定核心部位的作用。如果在训练中,竖脊肌力量不够或劳损,很容易导致脊椎受伤。
因此在任何运动中注意保持脊柱中立位置,同时收紧腹肌,竖脊肌也会同时兴奋起来,一同维持脊柱正直。
-臀大肌
-股四头肌
-竖脊肌
-小腿三头肌
背部肌肉是人体上涉及肌肉非常多的地方,主要包括三部分肌群。
(一)背阔肌,及其它背部小肌群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也是锻炼锻炼背部的重点。
背部其他小肌群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圆肌(Teres Major)、小圆肌(Teres Minor)、冈下肌(Infraspinatus)等。
锻炼背阔肌的方法会锻炼到背部其它小肌群,常说的锻炼背部就是主要锻炼背阔肌。
(二)斜方肌
斜方肌(Trapezius)通常被认为是一块单独的肌肉,事实上它包括两块肌肉,脊骨两侧各一块,贯穿颈背。
斜方肌是身体最繁忙的“消防员”之一,协助多种多样的推举动作,像硬拉、卧推、杠铃划船和深蹲等。
(三)竖脊肌
下背或者说后腰部的主要肌肉是竖脊肌(Erector Spinae),竖脊肌又叫骶棘肌。竖脊肌是连接背部和臀部的肌肉,有很大部分处于下背部。
竖脊肌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很重要部位的肌肉,它处在人体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竖脊肌为脊柱后方的长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沟内。
它以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分为三部:外侧为髂肋肌iliocostalis,止于肋角;中间为最长肌longissimus,止于横突及其附近肋骨;内侧为棘肌spinalis,止于棘突。
各肌还有一系列副起点发出的小肌束参与:髂肋肌的副加小肌束起于髂嵴、肋角和颈椎横突;最长肌的小肌束起于骶骨、肋角和全部横突;棘肌的小肌束起于胸椎和颈椎的棘突。
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故又名竖躯干肌。一侧竖脊肌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
扩展资料:
锻炼背部肌肉的方法:
(一) 引体向上
目标锻炼部位:背阔肌。
动作要领:
双手抓住单杠,使腰背以下部位放松,背阔肌充分伸长,两小腿弯曲抬起。吸气,集中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体上拉最高处稍停2-3秒。然后呼气,以背阔肌的收缩力量控制住,使身体慢慢下降还原。重复练习。
握距:
宽握引体向上,针对背阔肌上侧、外侧两部分,有效增加背阔肌的宽度;窄握引体向上,针对背阔肌下侧,有利于增加背阔肌的厚度。
握法:
一般用正握,但是也可反握,反握引体向上可以对肱二头肌会有明显的刺激。
(二) 游式挺身
目标锻炼部位:竖脊肌。
动作要领:
⑴ 俯卧,伸展身体,双腿和双臂向四周充分伸展。拉长脊骨,伸展手臂,肩膀和双腿微离开地面。
⑵ 腹部和臀部收紧,保持颈部、脊柱成一条直线不动,慢慢抬高左手和右腿,还原至水平线,换右手和左腿抬高,始终保持双腿及双手不落地锻炼后背肌群臀部。
(三)俯卧两头起
目标锻炼部位:竖脊肌。
动作要领:
完全放松地俯卧,手臂向头部上方伸直,双腿伸直,吸气的时候手臂和腿同时向上抬离地面,稍微控制一下再慢慢呼气放松。
(四)俯身单臂划船
目标锻炼部位:主要锻炼背阔肌中部(内侧)。
动作要领:
⑴ 屈体用正握法抓住哑铃,另一只手扶在长凳上支住身体,另一只膝盖也弯曲支在长凳上,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抬头挺胸。
⑵ 把重量放到尽量地低,掌向身体将重量拉起;尽量保持身体静止,用背而不是用手臂将哑铃拉到体侧;缓慢地放下,保持对重量的控制,一侧练完再练另一边。
(五)直腿硬拉
目标锻炼部位:下背。
动作要领:
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前,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直腿,腰背挺直,身体前屈,抬头,直到上体约与地面平行。然后下背肌收缩用力使上体还原。
-背部肌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