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上的肌肉都有哪些?说出名称!谢谢了!!有没有什么图解的!有叫公肌的吗?

胳膊上的肌肉都有哪些?说出名称!谢谢了!!有没有什么图解的!有叫公肌的吗?,第1张

主要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二头肌肉是手臂弯曲后凸起的肌肉,三头肌是背对着二头肌的部位,有叫肱(gong)肌的

具体是有很多分类,如下

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以内侧和外侧两个肌间隔分隔。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一)前群

前群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的肱肌和喙肱肌。

1.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呈梭形,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并以一个腱止于桡骨粗隆(图3-24)。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上臂。

2.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的内侧骨面。作用:协助上臂前屈和内收。

3.肱肌brachialis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起端有3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向下行经大、小圆肌之间;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止方的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以下的骨面。向下3个头会合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

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大多数是长肌,跨过多个关节运动前臂和手,肌腹位于近侧,细长的腱位于远侧,所以前臂的上半部膨隆,而下半部逐渐变细。

(一)前群

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和内侧面,共9块,分4层排列。

1.浅层(第一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

前臂肌1

屈肌。

(1)肱桡肌brachioradialis: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向下止于桡骨茎突。作用:屈肘关节。其它4块以屈肌总腱起自肱骨内上髁及前臂深筋膜。

(2)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面。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3)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radialis:以长腱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屈肘,屈腕和腕外展。

(4)掌长肌palmaris longus:肌腹很小而腱细长,连于掌腱膜。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flexor capiulnaris:止于豌豆骨。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只有一块肌,即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lys。肌的上端为浅层肌所覆盖。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通过腕管和手掌,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每一个腱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两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节、屈腕和屈肘。

前臂肌2

3.第三层 有两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

(1)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起自桡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以长腱通过腕管和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作用:屈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2)指深屈肌flexor cligitorum profoundus: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4.第四层 为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是扁平四方形的小肌,位于桡、尺骨远程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作用:使前臂旋前。

(二)后群

共有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

前臂肌3

1.浅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这5块肌以一个共同的伸肌总腱起自肱骨外上髁。

(1)桡侧腕长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向下移行于长腱经手背,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外展。

(2)桡侧腕短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在桡侧腕长伸肌的后内侧,止于第3掌骨底。作用:伸腕。

(3)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肌腹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手背分别至第2~5指。在手背远侧部,掌骨头附近,4条腱之间有腱间结合相连,各腱越过掌骨头达指背向两侧扩展为扁的腱性结构,称指背腱膜。

(4)小指伸肌extensor digiti minimi:肌腹细长,长腱经手背尺侧至小指,止于指背腱膜。作用:伸小指。

(5)尺侧腕伸肌extensor carpi uluari:止于第5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内收。

前臂肌4

2.深层 也有5块肌从上外向下内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1)旋后肌srpinator:位置较深,起自尺骨近侧,肌纤维向下外并向前包绕桡骨,止于桡骨上1/3的前面。作用:前臂旋后。

其余4块肌均起自桡尺骨和骨间膜的背面。

(2)拇长展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止于第2掌骨底。

(3)拇短伸肌extensor pollieis brevis: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

(4)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

(5)示指伸肌extensor indicis:止于示指的指背腱膜。

人体的肌肉是由肌纤维构成的,而肌纤维按照收缩速度的快慢可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我们知道不同的运动员体内肌纤维占比不同,比如短跑运动员,爆发力较好,因此快肌纤维占比较大;而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则由于慢肌纤维占比较多,而拥有较好的肌肉耐力。结构决定功能,所以,不同类型运动员拥有不同的身体机能。

在健身中,不同部位的肌肉拥有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因此在针对不同肌肉群进行训练时,我们应该依据该肌肉群快肌纤维占比情况来决定该部位肌肉的运动节奏,是快还是慢。

但从目前我们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时,大多的运动节奏都提倡慢速,那是否也就意味着我们大多数肌肉群慢肌纤维占比较高呢!?其实不然,每块肌肉群还是有所差异的。

一般来说,肌纤维类型比例的分类是:

腘绳肌:混合型,44-54%慢肌纤维(慢肌纤维)

股四头肌:44-64%慢肌纤维

臀大肌:混合型-偏向于慢肌纤维,52-60%慢肌纤维

胸大肌:快肌纤维为主,快肌纤维几乎占60%

小腿肌肉群:慢肌纤维为主,腓肠肌1型肌纤维占44%-76%;比目鱼肌慢肌纤维占70%-96%;

脊柱肌肉群:慢肌纤维占63%-73%

肩部肌肉群:混合型肌纤维,慢肌纤维为主导

肱三头肌:快肌纤维

背阔肌:主要以快肌纤维为主

肱二头肌:主要倾向于快肌纤维,因为慢肌纤维几乎只占40%

当然,也有个体因为个别因素会与上面的肌纤维分布有所区别,这个很正常。

比如飞人--——尤赛恩 博尔特比常人拥有更高的快肌纤维,长距离跑即类似于优秀的马拉松运动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慢肌纤维。这些都是因为训练类型所决定的。

接下来介绍一组训练计划,一起练起来!每天比别人进步一点点,来年的你一定是最漂亮最自信,让别人羡慕的那个你!

1仰卧两头起

这是个锻炼腹肌的很经典很有效的训练动作,你需要的是以腹部核心为支点,双手双脚同时抬离地面做两头同时起身的动作练习。注意调整你的呼吸,尽力做到极限。

2双俯卧撑核心点地

俯卧在垫子上后,做两次连续的俯卧撑后,身体直接接触垫子,但记住是核心腹部接触垫子,双手双脚同时抬离地面,然后接着双手双脚支撑地面,连续做两次俯卧撑即可。

3双臂支撑开合跳

这个是平板支撑的变式训练动作,先身体俯卧双臂支撑在瑜伽垫上,双手交叉,双脚在地上做开合跳的动作。核心肌群一定要收紧,以核心肌群发力为主,双腿发力做开合跳动作为辅助。

4仰卧屈膝俄罗斯转体

腹内外斜肌感受很明显的腹肌训练动作,可以天天做,因为腹肌的恢复能力很强。想要练出漂亮的马甲线,这个动作时必不可少的,尽情去做吧!加油!

肌肉纤维有多种分类,最容易理解的是根据肌肉纤维的收缩性和代谢性把它们分成三类:I型肌肉纤维,IIa型肌肉纤维,IIb型肌肉纤维。不同的肌肉纤维擅长不同的运动。

I型肌肉纤维,也叫慢肌纤维。慢肌纤维含有的收缩蛋白引导纤维慢速收缩,依靠慢速氧化途径功能,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有氧运动。他们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辅助氧化作用,提高氧气利用率。它们有啥特点呢?耐力强,不易疲劳,但是相对而言能量较少。

因为慢肌纤维收到细胞色素的影响,看起来红红的,所以也叫红肌纤维。长跑马拉松的选手,I型肌肉含量都非常之高,相信 @wood I型肌肉纤维能占80%了。。。

IIa型肌肉纤维(快肌纤维),其含有的收缩蛋白隐刀前卫快速收缩,依靠ATP和糖酵解快速氧化供能。特点的极容易疲劳,因为能量来源ATP很快就会耗尽,此外这类肌肉中毛细血管少,无法充分利用氧气。但是也有优点,就是爆发力强,比如我喜欢的拳击、篮球等运动,都大量依靠IIa型肌肉纤维,所以我锻炼的时候很注意这种肌肉的转化,这个最后再细说。

IIb型肌肉纤维(快肌纤维加强版),外表呈白色,也叫白肌纤维,耐力最差能量也最大,极端的时间可以产生极大的力量,但是只能维持20毫秒。。。。真不知道啥时候能用上。

人体平时的活动,都是由以上这三种肌肉纤维协同工作的。

每个人含有的这三种肌肉纤维的比例是不同的,很大的因素是基因的问题,但是这三种肌肉纤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虽然他们之间的转化问题健身界还有争论,不过简单理解成“就近转化”就可以了,I型肌肉纤维可以转成IIa型肌肉纤维,IIa可以转化成IIb,但是I不能直接变成IIb。

这种转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适应性,为了适应某种环境或运动,肌肉含量也会随时更改。比如一个人长期联系长跑,IIb型肌肉因为长期得不到刺激就会被淘汰。比如一个人长期节食,像IIb这种耗能较大的肌肉纤维肯定是第一个被抛弃的。

有了理论支持,那我们想增肌应该怎么做呢,写一个统计出来的训练次数平均值,但是不一定适用所有人,参考就好了。

训练I型肌肉纤维,16~25次/组,能最大限度的刺激I型肌肉。

训练IIa型肌肉纤维,6~12/组,能最大限度的刺激IIa型肌肉。

训练IIb型肌肉纤维,1~5/组,能最大限度的刺激IIb型肌肉。

这里说的组数,是做到这个数就力竭了,比如训练IIa肌肉,一定要把重量调整到做到12个左右时候就真心做不动了,这样才能有效刺激。

如果是要减少肌肉呢?比如有的妹子,不小心腿练粗了,不小心胳膊练粗了怎么办?

简单来说俩办法,一个是让肌肉转化,一个是让肌肉分解。

转化可以使用上面的就近原则,比如腿粗了,直接改练习长跑就好了,让肌肉纤维维度较大的IIa转化为肌肉纤维瘦小细长的I型肌肉纤维,前阵子北马冠军那腿细的。。。

但是这个可能比较慢而且累,为了瘦腿把身体练成职业级别的马拉松选手也犯不上,如果不想那么麻烦,直接就少刺激肌肉就可以了,用进废退,肌肉慢慢就分解了。这里说的少刺激是指减少大重量的刺激,不是说动都不能动了。

好了,纸上谈兵就到这儿吧。欢迎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043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