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训练有哪些经典有效的方法?

肩部训练有哪些经典有效的方法?,第1张

很多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帅B,为什么我在做任何将手臂举起的动作时,经常会有肩部突出,咔嚓作响,咯吱作响,有时候还会疼痛呢?如果你也有过相同的经历,那么,今天的文章就非常值得你一看,给大家提出两点建议,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还是老规矩,要解决问题,就得先知道原因。当你将手举过头顶时,肩胛就会参与做功。肩胛配合肩关节的活动才能让你的手臂举过头顶,如果肩胛不活动,你的手臂不可能举过头顶。

肩胛骨上回旋

另外,在这个动作里,你会用到一处平时我们不关注的肌肉,「肩袖肌群」

肩袖肌群包括四块细小的肌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就像袖子一样包裹着肩部。

肩袖肌群

无论是做肩上推举,还是三头肌的头推举等动作的时候,它们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因为肩袖肌肉会包裹着手臂上端的肌肉,这些肌肉在收缩时,会向右后方回转,包住手臂上端,上臂向后转动,进入关节,使骨骼只在关节中央运动。

肩胛中立位

当手臂向上举的时候,如果肩袖肌群太弱没有进行做功,骨端就会逐步位移到关节上端,于是压迫到关节顶端,挤压肩峰的肌肉,甚至会产生碰撞,继续上抬压迫肌腱,最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所说的肩袖肌腱撕裂。这是因为挤压过度造成的,就像绳子被拧过了头,就断了。

所以,在做动作时,最好不要造成关节向上位移,让关节在中央移动。肩袖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骨端在做双手上抬类似的动作中,让关节保持在中央。让上臂上抬时有更多的移动空间。

前锯肌无力

大家看我们上面动态图的时候可以看到,能够让肩胛骨做上回旋(就是我们的手臂向上抬聚过头顶的时候)的肌肉有: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锯肌。这三块肌肉形成力偶,就像平时开车两手转动方向盘一样,虽然左右手的线性移动方向不同,却使方向盘往同一个方向转动,将肩胛骨上回旋,这就是所谓的肩胛骨运动的方向盘理论。肩胛骨上回旋是构我们做上推举,颈后臂屈伸等动作中一个极度重要的要素。前锯肌无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翼状肩胛。

正常人的肩胛骨紧贴胸壁,这主要是由前锯肌和斜方肌的协同收缩来完成的。如果前锯肌和斜方肌无力,就可使肩胛骨失去贴胸的作用力。当上臂运动使肩胛骨旋转时,它就可以出现因脊柱缘失去牵拉而翘起,形成似蟋蟀翅膀的样的畸形,所以临床据此特征而命名为翼状肩_

同时因为前锯肌是肩胛骨上回旋的主要肌肉,肌肉无力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手臂在向上抬的时候出现明显的卡压或者疼痛出现。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相信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两个要点,往下看。

1:加强肩袖肌群

造成肩部受伤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我现在跟大家说的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因为我们做推举的人很少真正关注这一块,但肩袖是唯一能够帮助肩关节的肌肉。没有别的办法,不练不行。

▲那么方法是,靠墙让手臂和背部贴上墙壁,靠好。你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手指位置,你要注意手指位置,让这块抵住墙壁。(食指的这面,红线位置)

2:然后是手肘,让手肘后部也抵住墙壁。

手臂向上抬,在你接近头顶的时候,你会发现,越往上,你的肩膀就肯定会离开墙壁。有自然向内的趋势,让手臂合拢。最终让手的这两部分合在一起。第一次做这个动作时,你会发现,手肘肯定会离开墙壁,或者手指会离开墙壁,或者两者都离开墙壁,上抬就会出现这个情况。

不过没事,继续做,第二次,情况就会变得好一些,第三次,情况又会变好,一共做5-6次,然后向前走一步。正常的将手臂抬过头部,我们前面所说的各种肩部不适症状,响动之类的情况,不管是什么情况,你会发现症状已经减轻了。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了,是不是觉得很惊喜?其实原理是,你暂时还原了肩袖的位置,让你的骨头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于是,在你做动作时,骨骼有了更多空间,从而不挤压肌腱和骨骼。

因此,只要我们长期锻炼,将其融入日常训练中,就能克服这个情况,让肩袖不易受到损伤,撕裂。因为一但肩膀损伤,就难以完全恢复,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大家看过我直播的都知道,我肩部受过伤,也是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恢复过来的。所以作为过来人,非常的有必要去提醒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2:强化前锯肌

单臂哑铃侧举

单手持哑铃,上半身向未持哑铃的一侧倾斜,然后直接向上推举起哑铃。在重新开始收缩前锯肌进行推举前,要让负重施加在前锯肌区域上。确保收缩前锯肌的同时,垂直上举。这样会在练肩部肌肉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把前锯肌练得更大。

我们健身的同时,避免损伤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更安全更健康的去运动,是我想给大家传达的概念。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希望了解的内容,那么告诉我,或者在积极在文章底下留言,我们下期再会。

肩袖的肌肉,只需记住SITS:Supraspinatus(冈上肌),Infraspinatus(冈下肌),Teresminor(小圆肌),Subscapularis(肩胛下肌)。这些肌肉都起于肩胛骨的不同区域,嵌入肱骨头,它们汇聚于盂肱关节囊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包围关节的肌腱袖。  它们都起着使肱骨头在关节窝内保持稳定的重要作用。除了稳定性之外,每一块肌肉又对肱骨动作起着不同的作用:  1.冈上肌起于肩胛骨上缘,嵌入肱骨头。它会帮助三角肌使肱骨外展(手臂向侧面抬高的动作,比如侧平举)——尽管即使没有三角肌参与,它也能使肱骨外展。在肱骨外展动作的前15度,它的作用更大。  冈上肌对于在投掷、网球发球、肩上推举、侧平举、在做直腿硬拉时把身边经过的紧身衣美女指给伙伴们看等过顶动作中预防肱骨半脱出起到重要作用。它是最经常受伤的一块肩袖肌肉。  2.冈下肌在肩胛骨后部和肱骨头上有好几个附着点。这块肌肉负责多个肱骨动作,其中包括外旋(转动手臂,使肱二头肌远离身体的动作,比如网球反手击球),水平外展(比如反飞鸟),伸展(比如反手引体向上)。  3.小圆肌起于冈下肌在肩胛骨后部所在处的稍偏下方,嵌入肱骨头。这块肌肉负责多个肱骨动作,其中包括外旋,水平外展,伸展。和冈下肌一样,它也负责保持盂肱关节后方的稳定性。  4.肩胛下肌是唯一起于肩胛骨前部的肩袖肌肉,因此它隐藏在胸腔后方,被几块更大的肌肉遮住了。由于它嵌入肱骨头,它负责使肱骨内旋,内收(使手臂向着身体移动的动作,比如钢索夹胸),伸展,保持稳定(尤其是在关节窝前方和下方)。  由于大多数训练计划中都包括大量的内旋肌(胸肌、背阔肌、三角肌前束、大圆肌)训练,肩胛下肌也会得到相当的刺激。由于大多数的健身房老鼠酷爱卧推,专门的肩胛下肌训练通常是没有必要的,除非某人出现了肩胛下肌力量不足的现象。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

☞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背阔肌

肩袖肌群

背阔肌

背阔肌、大圆肌、胸大肌,是肩部最有力的内收肌。

背阔肌是全身最大的扁肌。背阔肌,对肩和髋的影响很重要。背阔肌位于后背中部。

背阔肌的疼痛,往往容易被忽略,是肌筋膜疼痛的根源,如果双手长时间过度上举,也是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圆圈处☞胸腰筋膜

背阔肌:手臂线、功能线。

背阔肌连接身体上和下两部分,影响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

背阔肌下角和肩胛骨有附着,会影响肩胛骨的运动;背阔肌同时附着大臂上,大臂也会影响肩胛骨,肩胛骨影响锁骨。所以☞背阔肌会间接影响颈部姿势。

人是一种连带关系,关节互相连接,这种连带会因为一个地方的长期劳损,从而引发一种“地震带的效应”。波及的范围看损伤的程度有多大,看其所在的区域。

如果核心肌肉位于大关节附近,如肩关节(肘、髋、膝、踝),如果在这些关节周边出现“震源级”的肌肉损伤,就会对整个关节造成隐形伤害,这个关节一旦出现伤害,如膝关节受到伤害,髋和踝也会有问题。关节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结构。

通过局部看整体,也要通过整体看局部。

胸腰筋膜连接在腰椎、骶骨、髂棘上面,所以背阔肌影响躯干骨盆的姿势。

背阔肌对肩关节伸展起至关重要作用,如背阔肌分上下两部分,把手放在肩部下方,让手从下向上抬起,如下图粉色箭头手放在对方腋下,亮蓝色箭头让客户往下降,这个力量会对肩胛骨、背阔肌有强有力的活动。

背阔肌有一个动作是高度活跃的,调整骶髂关节时会用到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是评估肩胛下肌的。

方法 :手伸出去做来回运动☞伸出去-收回来,这个时候背阔肌的力量会得到非常明显的高度的活跃。

背阔肌无力的人会让他做高度活跃,包括肩部下压的抗阻运动,去完成对背阔肌的训练。

臀大肌背阔肌都在帮助固定骶髂关节,所以背阔肌对骨盆的影响非常重要。

同时刺激背阔肌时,要会区分背阔肌的①②区。

刺激背阔肌的动作:当上臂内收+伸展(大臂向后),肩胛骨会有一个强力的内收动作,能够帮助我们纠正胸椎。

即弯曲手肘双手向躯干两侧打开内收向后(手肘贴着胸腔往后走,收的就是背阔肌)。肩胛骨会有明显的内收,会让胸椎很好地往前挺。

这个过程刺激的是 ①区, 因为胸椎的弯曲在5-9节。背阔肌附着在第七胸椎上面。

刺激 ②区 ,只需要让上臂往后强力的伸展,伸展到一定位置时会产生内旋。比如让双手自然下垂,拇指朝前,控制拇指一直摆到不太好控制了,肩关节不由自主地发生肩关节旋内(两拇指会指向对方),此时就是背阔肌有强烈的收缩,对于缓解腰痛有帮助。

但是背阔肌的强烈收缩,肩部有明显的往前去的趋势,所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没有练好,需要特别关注一下。

当肩部下压时,胸大肌是背阔肌的协同肌。

背阔肌与腹肌相互交错,协同工作。

腹外斜肌固定下部肋骨(9-12),有些时候会意识不到当腹肌没有有力加固时,背阔肌就会产生代偿。处理背阔肌的时候需要关注腹外斜肌。

激痛点

背阔肌可引发恶性的肩胛骨的下背疼痛,这种下背痛没有办法通过姿势的改变得到缓解。

背阔肌无力时会变长变得松弛,所以这样的牵拉很少能引起疼痛,所以必须去强化力量。

背阔肌和腰方肌的痛点,与骨盆的功能障碍有相关性,此处略。

如何矫正背阔肌:①向下拉、降肩运动时,让患者上臂保持垂直状态(不要伸到肚子前面去,肘关节在身体两侧)。

②如有必要,睡觉时在腋下与肘关节之间垫一个枕头,防止背阔肌出现短缩状态。

③或者运动之后,多做15-20分钟的恒温热敷(热水袋,盐袋)也很有效,尤其是这种疼痛引发障碍的人。

④网球、理疗球、泡沫轴,针对痛点进行按压放松。

臂后深线起自胸椎上部的棘突和第七颈椎。

胸椎分为上胸椎(1-4)、中(5-8)、下(9-12)三部分。

菱形肌:螺旋线(与前锯肌相连)、臂后深线(与冈下肌相连)

肩胛提肌的缓解☞处理胸锁乳突肌。

冈上肌的缓解☞处理冈上肌。

处理枕下肌群+头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冈上肌,☞颈部会非常舒服。

臂后深线的另一条支线,起于枕骨下外侧面的头后上直肌,和肩胛提肌一起从前4节颈椎横突的后结节继续向下。

肩胛下肌作为臂后深线复合体的一部分,在肩部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肩袖肌群 包括四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肩胛下肌 。

肩袖肌群的功能:外展(冈上肌)、外旋(冈下肌&小圆肌)、内旋(肩胛下肌)。是一个复合体。像眼球。

肩袖肌群对于固定盂肱关节非常重要。三角肌前束&外侧束加固,肱二头肌长头加固,在处理肩袖肌群之前必须要处理这些。

大鱼际按压疼痛,臂前深线有问题;小鱼际按压疼痛,臂后深线有问题。

p178段3。 臂后深线 (大致等同于下肢的体侧线) 与臂前深线共同调整肘关节的角度,以限制或促使身体上半部在蜷曲姿势时的侧向运动,并且提供从手外侧到肩后方的稳定性。

臂后深线+功能线

如图。体侧线+手臂线

手臂支撑中,背阔肌对于髋、腰的稳定极其重要。

思考做一个动作时,看它涉及了那些线条。通过一个肌肉反应一个线条,如臀大肌、胸大肌。

肩部肌肉是十分重要的肌肉,是衔接手臂和躯干的枢纽。想要身体结实好看,想要穿衣有型且有力量感,一定要将肩部锻炼加入你的健身计划中。

肩部肌肉包含前三角肌(三角肌前束)、侧三角肌(三角肌中束)、后三角肌(三角肌后束)和肩袖肌群。肩袖肌群含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今天我们重点说下如何锻炼三角肌后束和中束,因为肩袖肌群几乎看不到,许多人也没有锻炼他们的欲望,而前三角肌,在大多数锻炼中,都会锻炼刺激得到。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另外许多人的含胸驼背,也是因为前三角肌强而后三级弱造成的。所以此文先不谈。

好的,直接步入整体,从难到易的来说下该如何锻炼我们的肩部吧。只要长期锻炼,有个壮实好看的肩部,可不是梦想哦。

第一个动作:EZ杠直立划船

此动作主要刺激三角肌中束,新手尽量避免锻炼,或在有人指导下进行,新手很容易造成肩部拉伤。若是想试试此动作,可以选择轻度重量,切勿贪重。

此动作注意最高点肘部不能太高于肩部,不然会刺激到斜方肌,也是新手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收握距和肩同宽即可。

第二个动作:颈后肩推

此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后束,新手和第一个动作一样,切记贪重,锻炼时候记得全握杠铃,或者用拇指横撑握着杠铃。做时候,可以手掌打点镁粉,防止打滑。注意节奏,发力呼气,放下时候吸气,动作缓慢,不要贪快。腰背挺直,紧贴器械椅,让发力都集中在三角肌。

第三个动作:俯身侧平举

此动作主要刺激三角肌后束。俯身侧平举基本都能锻炼到后束,角度从和躯干垂直到60度即可,不用和肩膀成一直线,不然又会刺激到斜方肌,我们主要是为了锻炼三角肌。此动作对新手友好,建议一开始锻炼肩部动作时候,可以从此动作开始练习。

最后一个动作:直臂侧平举

双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抓握哑铃,做侧平举动作,最高点和躯干垂直,此动作主要是锻炼三角肌中束,和上胸大肌。如果没有器械椅,可以从此动作开始锻炼。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29肩袖肌群的作用

前面已经讲过,协同的三角肌和冈上肌在外展运动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认为其他肩袖肌肉对三角肌功能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Inman)。实际上在外展运动中(图1-102),三角肌产生的作用力D可被分解为沿长轴方向的分量Dr,分量Dr减去上肢重量P(经它的中心起作用)沿长轴的分量Pr后得到作用力R(Dr-Pr=R),它将直接作用于肱骨头中心。作用力R可以被分解为Rc和一个更强的作用力RI,Rc将肱骨头压向关节盂,RI有使肱骨头向外上侧脱位的趋势。

如果肩袖肌群(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在这个位置收缩,它们总体所产生的作用力Rm将直接对抗使肱骨头脱位的作用力RI,以防止肱骨头向外上侧脱位(图1-104)。因此使上肢下降的作用力Rm和抬升上肢的分力Dt可以作为一对产生肩外展作用的功能性力偶。当肩关节外展60°时,肩袖肌群所产生的作用力最大。这点可以被冈下肌的肌电图扫描所证实(Inman)。

冈上肌的作用

冈上肌长期被认为是"外展启动肌"。通过麻醉肩胛上神经而使冈上肌麻痹的研究结果(Linge和Mulder)表明, 冈上肌并非外展运动所必须,即使是在外展运动启动时,三角肌本身就足以使肩关节发生外展运动。

Boulogne的肌电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 单独麻醉三角肌后,冈上肌本身可以产生和三角肌范围相等的外展运动。

肌电图扫描显示, 冈上肌像三角肌那样,在整个外展运动中都在收缩,并在外展90°时达到高峰。

外展运动刚开始时(图1-103,De=三角肌,Pt=切向分量),冈上肌作用力的切向分量Et相应地大于三角肌的切向分量Dt,但是作用力的力臂较短。它的径向分量Er将肱骨头压向关节盂,可以明显对抗三角肌径向分量产生的使肱骨头向上脱位的力。冈上肌可以像肩袖肌群那样确保关节面的吻合。同样,它可以使关节囊上方纤维紧张,防止肱骨头向下脱位(Dautry和Grosset)。

因此,冈上肌是其他肩袖肌的协同肌。它是三角肌的强大辅助肌肉。

总而言之,冈上肌对实现关节吻合极具重要性,对提高外展运动的持续力和强度提供力量上的重要支持。虽然没有给它冠以外展运动的启动肌,但显然它对外展运动的作用是及其有效的,尤其是在外展运动起始时。

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够刻意的大力去扭动这样的一个部位,更不要再使用这一只手去拿任何的重物,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拉伤。所以说在运动过程之中,如果这一个部位拉伤之后首先你就要保持镇定,让这样的一个部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一个保护。

其实这样的一种疼痛在运动员之中是经常可能会出现的,因为有时候你大量的去旋转你肩膀的话就会导致肩膀,它这一部分的肌肉处在一种长期被不断拉伸的过程之中,如果说运动的时候力气过大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一个部位出现损伤的状况。

所以说在你发现它出现损伤着一个状况的时候首先不要慌张,更不要强行的去使用这一个手臂,应该缓缓的将手臂放置沉醉为舒适的一个状态,然后寻找专业的医生帮你做一些康复式的训练。其实自己在对待这样一个状况出现的时候,要表现的比较的镇定,更不要自己再试图去大力的拉伸这样的一个部位。

因为在肌肉处于拉伤状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代表着你的肩膀处在一种比较脆弱的状况了。在这一种肩膀处在比较脆弱状况中的时候,要注意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他的保养,尽量不要让这样的一个部位受凉,然后定期的寻找专业的医生为你做康复训练,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他得到较好的照顾了。

问题一:肩关节伸展有那些主要肌肉 前屈:三角肌(前束)、胸大肌、喙肱肌、肱二头肌。

后伸: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束)、胸大肌、和背阔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冈上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前、后束)、喙肱肌、肱三头肌。

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胸大肌和背阔肌。

外旋: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

上举动作: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和前锯肌。

问题二: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肉有哪些 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活动必须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肩关节的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良好的肩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次,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必须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靠肩袖来完成)。

肩关节屈曲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分纤维、咏肪肌和肱二头肌共同完成,其中以三角肌前部纤维最为重要。后伸运动通过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小肌、胸大肌胸肋纤维等完成。外展动作也通过三角肌,特别是它的中部或稍外侧部纤维进行,此外,冈上肌也参与这一动作。内收动作则通过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k肱肌进行。内旋动作主要由肩胛肌和大圆肌完成,外旋动作由冈下肌和小圆肌完成。

因此,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并不单纯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

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肌肉大致可分为3类:

1.主要作用为稳定关节位置,次要作用为供给关节动力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脚下肌,统称为肩袖肌。这类肌肉的纤维较短,肌腱纤维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以保持肪骨头与肩胛孟的接触及稳固。在这些肌肉瘫痪时,失去部分动力,肩关节脱位现象便十分明显。

2.专供动力的肌肉;如胸大肌、斜方肌等。此类肌肉的纤维较长,活动障碍时肩关节仅失去部分活动功能,但不会引起肩关节脱位。

3.稳定关节及供给动力二者并重的肌肉:如三角肌。当此类肌肉运动障碍时,肩关节一方面失去部分动力,同时也可有脱位现象产生。

当第2,3类肌肉同时瘫痪时,肩关节不仅失去大部分动力,而且脱位现象也更为显着,性肩关节脱位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此。

问题三:肩部有哪些重要的肌肉 肩部就是三角肌。三角肌分前、中、后三束。要分别锻炼,方法也是不同的。

问题四:大神们 练肩需要练那些部分啊?三角肌 还有哪些肌肉呢? 肩部有三角肌和斜方肌两大部分

三角肌分前中后束,前束的锻炼动作是站姿哑铃前平举,中束的锻炼动作是站姿哑铃侧平举,后束的锻炼动作是俯身哑铃侧平举,每个动作至少做3组,每组做到12次左右达到力竭,这也是衡量该用多重哑铃的衡量依据,组间隔1分钟,自己测试一下就知道了,另外需要主要3点,一个是三角肌是大肌肉群,3天锻炼一次效果最好,肌肉需要足够时间进行休息修复生长;二个是锻炼完补充足够蛋白质,肌肉负重锻炼中肌肉纤维被拉断撕裂,是必须要吸收蛋白质才能修复的,否则锻炼的再多肌肉也不会增长;三个是锻炼前用不是很重的杠铃做胸前上推举,以便热身三角肌

斜方肌就是脖子两侧的肌肉,这部分不用专门锻炼,三角肌锻炼完后,可以做3组杠铃负重耸肩,就是双手抓住杠铃自然下垂,然后耸肩,这样就可以了,斜方肌太发达了,整个肩型很难看,一般健身锻炼者也不用刻意锻炼此部位

问题五:肩部属背肌吗,肩肌包括哪些肌肉 肩部本身不属于背部,但是一部分背部肌肉延伸或者跨过了肩部,如上斜方肌就是背部肌肉。肩部肌肉主要包括三角肌和肩袖肌群。

问题六:人体的主要肌肉有哪些肌肉 下面简要介绍人体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

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宽阔、有力、 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背阔肌有助于体形的改善。当其高度发达时,显赫地映现出肩宽、腰细,将上体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

六、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下方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及脊柱伸,抬头、挺胸、塌腰动作;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如体侧屈运动。

七、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采用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八、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近固定时,可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采用持哑铃侧上举、提拉杠铃耸肩和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九、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上固定时两侧收缩,可使骨盆后倾或保持较高水平位置,即收腹;下固定时使脊柱前屈。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直角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腹部肌肉比体内其它肌肉更易消退,缺乏运动时,因营养过剩,腹部脂肪大量堆积而下坠时,最易使腹肌松弛。腹部下垂(或下坠)和身体发胖,是人体一般健康水平开始下降的标志。而腹肌发达,呈“波浪形”肌块,则是自我健美训练者训练有素的标志。

十、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浅层,为扁阔肌。下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

问题七:肩颈部位有哪些重要的肌肉 主要就是三角肌和斜方肌了。

问题八:背部的主要肌肉有哪些 背阔肌 背部肌肉锻炼全攻略①立式耸肩 这是专练斜方肌的动作 起始姿势 身体直立,两手用正(俯)握法握杠铃或哑铃,握距稍宽于肩。 动作过程 先让肩部尽量下倾,两臂完全不使劲,然后耸起两肩(主要是收缩斜方肌),静止一秒钟,松下肩,重复再做。 呼吸方法 耸起肩部时吸气,松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 耸起肩部把杠铃稍稍上提要完全靠收缩斜方肌所产生的力量,两肘不能丝毫弯曲。②直立划船 该动作不仅锻炼斜方肌,还能锻炼三角肌前头和前锯肌 起始姿势 两脚自然开立,两手握杠,用上握法握距比肩狭(可窄到两拳在杠中央相接)。 动作过程 把杠铃徐徐向上拉起,直到横杠几乎触及颏部。静止一秒钟,让杠铃徐徐下垂到两臂完全伸直,重复再做。 呼吸方法 杠铃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上拉时要让横杠尽量贴近身体。如握把较宽,杠铃上提时让两肘尖向上。上拉时身体不要摆动。下垂杠铃要徐徐而行,最后要让杠铃尽量下垂到可能的最低点。③超度挺身 起始姿势 俯伏在长凳上,让上身前滑,直到小腹贴在凳边。向前屈体,让上体直向下垂。让一同伴压住或坐在小腿上。两手交叉放在胸前。若要增大抗力,还可抱一杠铃片在胸前。 动作过程 上体尽量向上挺,到最高点时,静止一秒钟。然后慢慢回复。 呼吸方法 上体挺起时吸气,前屈时呼气。 注意要点 向上挺伸时应尽力收缩骶脊肌,动作不要过快。④负重躬身 起始姿势 颈后肩负杠铃,两手用宽握距握杠,全身直立。 动作过程 慢慢向前屈体躬身,直到上体与地面平行,静止一秒钟,身体向上挺起,直到回复全身直立。 呼吸方法 向前屈体时吸气,挺起时呼气。 注意要点 屈伸上体时,应始终保持挺胸收腹紧腰和两脚伸直。两手紧握横杠,勿使在颈椎上滑动。挺起时有意识的彻底收缩骶脊肌。⑤直腿硬拉 起始姿势 两脚开立,比肩稍狭。向前屈体,不要屈膝。两手用正、反握握杠,握距稍宽于肩。勿低头。 动作过程 收缩下背部肌肉,把上体向上向后挺起,两肩尽量后移。最后,尽力收缩骶棘肌,静止一秒钟,再慢慢屈体向前,直到杠铃片几乎触及地面。如欲加大后背部的屈伸幅度来加大锻炼效果,两脚放在垫木上,杠铃放在地上。 呼吸方法 上拉时吸气,放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两腿始终直立,膝部勿弯曲。意念要始终在后背部。动作平稳,用大重量,但又切勿过重。切勿突然用大重量。也可屈腿做这个动作,称为“屈腿硬拉”,对下背部的锻炼作用稍小,但有助于锻炼股四头肌。 ⑥并握划船 起始姿势 将横杠一端套上杠铃片,让一端留空,并顶住墙角或用重物压住。骑跨横杠,面向重端,站在垫木上,两膝稍弯,臀部向后移,两手一前一后并握杠的近杠铃片处。将重端稍稍拉离地面。两臂下垂,不要低头。 动作过程 收缩背阔肌,屈肘将杠铃的重端拉起到接近胸骨。静止一秒钟,极力收紧背阔肌。放松背阔肌,让杠铃重端徐徐下降。 呼吸方法 上拉时吸气,下降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为了尽量用上背阔肌的收缩力,两手握杠要放松些,以少耗臂力。上体保持不动,不让抬高借劲。起拉前,要让背阔肌完全松开,上拉到最高点时彻底收缩。胸要挺,腰要收紧,腿要用力下踏,臀部往后移。⑦俯身划船 该动作是锻炼背阔肌的基本动作之一,可用杠铃、哑铃等来做。用杠铃时,握距宽时,并上拉到触及腹部时,对背阔肌下端有较大锻炼作用。握距窄,并直接上拉到触及胸部时,对背阔肌上部影响较大。若用哑铃,可左右手交替做或用单个先练一边,再练另一边。 起始姿势 屈膝,上体前倾,两臂直垂握杠,应使杠铃稍离地面。头不要低垂。 动作过程 收缩背阔肌,将上臂上拉,把杠铃尽量拉高,静止一秒钟,让杠铃徐徐下降到两臂完全伸直下垂。 呼吸方法 上拉杠铃时吸气,放下时呼气。 >>

问题九: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有那些? 肩带肌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

问题十:肩袖肌肉群包括那些? 其实所谓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因为它们象肩部的袖子一样包裹肩部,又叫肩胛旋转袖,对肩部的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了解肩部的疾病就首先必须熟知肩袖的解剖及其功能。

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肌肉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遮盖,此肌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过肩关节的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的上2/3的背侧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肩胛下肌扁且广阔,邻近前锯肌,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外上,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肩胛下肌、冈下肌、冈上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尚有许多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壁,所以肩袖肌群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尚有悬吊肱骨,有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其中冈上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冈下肌和小圆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旋;肩胛下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关节周围的主要肌肉有以下几个: 三角肌: 起自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由三束组成,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由腋神经(C5—7)支配。作用:使肩关节外展、后伸和旋外、前屈和旋内。

冈上肌:起自冈上窝,穿过肩峰和喙肩韧带,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部。由肩胛上神经(C5—6)支配。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起自冈下窝内,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由腋神经(C5—7)支配。作用:使关节旋外。

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由腋神经(C5—7)支配。作用:使关节旋外。

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由肩胛下神经(C5—6)支配。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肩胛骨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由肩胛下神经(C5—6)支配。作用:使肩关节旋内、内收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构成肩袖,肩部用力不当易造成肩袖损伤,影响肩关节活动

肩关节的结构

(一)骨:肩关节由三块骨(锁骨、肩胛骨和肱骨)构成,组成四个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胸关节和胸锁关节)

1锁骨:

正面呈S形,由肩峰延伸至胸骨柄作为上肢和躯干之间的支点,允许上肢最大范围的活动度为肌肉提供止点。将力量由上肢传到躯干。

2肩胛骨:

为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后外侧的上份,介于第2~7肋骨之间。前方凹面有利于和肋骨组成胸廓连接,后方凸面。肩胛冈凸于后面,上方较小的冈上窝,下方较大的冈下窝。肩峰是三角肌大部的起点,斜方肌的止点之一,同时是肩锁韧带的附着点。喙突为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和喙肱肌提供起点,同时还是胸小肌和肩锁韧带的附着点。肩胛骨有三个角,上角平对第2胸椎水平。下角平对第7胸椎水平。肩胛骨外上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3肱骨:

上端膨大,有朝向上后内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平均直径43mm。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各延伸一嵴,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结节间有一纵沟,称结节间沟。

1盂肱关节球窝关节,全身活动度最大的关节,稳定性差。

三轴运动 关节盂小而浅,关节头大,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关节盂周围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使之略为加深。盂唇下方固定牢固,上方活动度大,血供差,易于损伤。关节囊薄而松弛。

2肩锁关节:由锁骨外侧端和肩峰外侧缘向内2-3cm部分形成的平面滑动的滑膜关节。关节上面部分存在不完整的关节盘。肩锁韧带、喙锁韧带:肩峰的旋转和相对于锁骨的前后运动与肩胛骨和胸锁关节的运动关联。

3胸锁关节由锁骨内侧端,第一肋软骨和胸骨柄外上缘构成的滑膜关节,形状为鞍形,可滑动。体内唯一连接中轴骨和上肢关节。盘状软骨分隔关节腔,可以吸收从上肢传导到中轴骨的震荡。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锁骨间韧带、肋锁韧带。随着肩关节运动,胸锁关节可以旋转30度。

4肩胸关节(肩胛胸壁关节)不是一个真正的关节允许肩胛骨相对于胸廓运动。

(二)韧带:有保护关节稳定的功能

1、喙肱韧带:起于喙突下,向侧前下方固定于肱骨,相当于冈上肌及肩胛下肌附着点之间。其纤维与关节囊紧连在一起。这个韧带对肱骨头起支持及防止肱骨过度外旋的作用。冰冻肩时此韧带广泛发炎,结果使肱骨头保持在内旋位置,防碍了肩关节的活动。

2、喙肩韧带:为肩关节上部的屏障,起于喙突外缘,基底较宽逐渐变窄,向外止于肩峰,把肩峰下滑囊与肩锁关节分开。

3、盂肱韧带:为关节囊的增厚部分,分上中下3个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面,有限制关节外旋的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2983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2
下一篇2023-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