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_____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_____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第1张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

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1)

(2)瑞士的科学家谢尼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采集了许多植物的绿叶,浸在水里,放到阳光底下.叶子很快就不断地吐出一个个小气泡,谢尼伯用一只试管,收集了这些气体.这些气体是什么呢?当谢尼伯把一片点着了的木条扔进试管时,木条猛烈地燃烧,射出耀眼的光芒.这说明试管内是氧气,因为只有氧气才能帮助燃烧.接着,谢尼伯又往水里通进二氧化碳.他发现,通进去的二氧化碳越多,绿叶排出的氧气也越多.谢伯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靠着吸收二氧化碳,而排出氧气.”

(3)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对光合作用首次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的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因此他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也与海尔蒙特的结论相吻合.

(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只有淀粉遇碘呈现蓝色,淀粉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种有机物.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光照;二氧化碳;光照;水;氧气;淀粉;光合作用

(1)实验一:1648年,海尔蒙特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5年后,他发现树苗增重了80多千克,而培植树苗的土壤却只减少不到01千克.海尔蒙特的实验证实,植物的增重需要水.

(2)实验二:1773年,普利斯特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他发现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生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小白鼠所呼出的二氧化碳.

(3)实验三:英格豪斯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发现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获得成功.英格豪斯进一步证实,光是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答案为:

(1)水;

(2)二氧化碳;

(3)光.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把一只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也很快死去;但他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则不容易熄灭;将小白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白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实验证明植物能够改善因蜡烛燃烧而损坏的空气.故蜡烛燃烧或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实验结论海尔蒙特 1648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水是原料;

萨克斯 1864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有机物是产物;

通过以上历程可以看出这个实验最先是由普利斯特利发现的.

故答案为:普利斯特利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精华版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

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成橘**(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R

★ 11、蛋白质 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

H

别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 约20种 ★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13、有关计算:

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 形成的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肽链条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 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16、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 O H H H

NH2—C—C—OH + H—N—C—COOH H2O+NH2—C—C—N—C—COOH

R1 H R2 R1 O H R2

★17、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 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18、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主要存在细胞质

染色剂 甲基绿 吡罗红

链数 双链 单链

碱基 ATCG AUCG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 HIV、SARS病毒

注: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1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20、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 ∕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21、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 根本能源:阳光

22、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磷脂 C、H、O

(N、P) ∕ 构成生物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幼嫩植物、 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绿色植物进行光

24、水存在形式 合作用的原料。

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 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7、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但是这个细胞仍然是真核细胞)

30、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⑴、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 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⑵、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注:①叶绿体的外膜②叶绿体的内膜③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堆叠形成)④叶绿体的基质

⑤线粒体的外膜⑥线粒体的内膜⑦线粒体的基质⑧嵴

⑶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⑷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⑸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⑹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⑺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

生物膜系统功能 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蛋白质和mRNA通过

结构 核仁

33、细胞核 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染色质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36、物质跨膜

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离子

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8、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高效性: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特性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 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

★39、ATP 与ADP相互转化:A—P~P~P A—P~P+Pi+能量 (Pi表示磷酸)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元素组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ADP中文名称叫二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这个过程储存能量(放能反应) 这个过程释放能量(吸能反应)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ADP + Pi + 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40、 18世纪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

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1、

叶绿素a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 叶绿素b

(类囊体薄膜)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注 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乙醇(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4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方程式:

CO2+ H2180 (CH2O)+18O2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43、 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 场所:类囊体薄膜,

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1)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2;

2H2O—→4[H] + O2

(2)形成ATP:ADP+Pi+光能 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阶段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2)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

类,部分又形成C5

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注:(A)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空气中C02浓度 ②温度高低 ③光照强度 ④光照长短 ⑤光的成分

44、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⑴、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 ⑵、控制温度的高低 ⑶、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⑷、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⑸、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⑺、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⑻、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45、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产物 CO2,H2O,能量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C6H12O6 2C3H6O3+能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过程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

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

体基质

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

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

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

转化成乳酸

能量 大量 少量

细胞呼吸是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

注: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47、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

生成ATP过程

48、细胞呼吸应用: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无氧呼吸

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49、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5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

5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

52、 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

分裂期 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5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 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

末期 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

★54、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55、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56、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57、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同 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58、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

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 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细胞衰老特征 细胞内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6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

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能够无限增殖

★61、癌细胞特征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62、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必修1的生物实验知识汇编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原理:还原糖(如: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后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成橘**(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材料:还原糖:苹果或梨、马铃薯,千万不能用甘蔗

脂肪:花生

蛋白质:蛋白质豆浆、鲜肝脏提取液

3、步骤中注意点:

(1)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且须水浴加热

(2)脂肪鉴定中,需要制作切片,利用显微镜观察

(3)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液:液泡里面的液体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渡度时,

细胞不断失水,逐渐出现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

就会不断吸水,逐渐出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含成熟的液泡),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3、步骤中的关键:

(1)制作临时装片

(2)一侧滴加蔗糖,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低吸引,重复几次。

实验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原理:(1)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降低。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活性最高。

实验四: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便于探究细胞呼吸方式。

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酵母菌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CO2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2H5OH(酒精)检验:橙色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

实验五: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

1、原理:

(1)提取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材料,新鲜菠菜叶:SiO2、CaCO3

3、步骤中注意点:

(1)SiO2有助于研磨充分;CaCO3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滤纸条一端必须剪去两角目的:①作标记;②使扩散速度均匀。

(3)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线,因为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4、实验结果:扩散最快的是橙**的胡萝卜素、色素带最宽的是蓝绿色的叶绿素a。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原理: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着色

2、材料:洋葱根尖、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3、步骤关键:

(1)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

(2)漂洗:(清水)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龙胆紫)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压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

这只是高一部分,希望对你有用。

1都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

2植物的增重还需要CO2,植物吸收小白鼠呼出的CO2,为小白鼠提供O2

3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需要水和二氧化碳之外还需要光照,光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来源,最终储存在有机物中。

这个在高中生物中有提到,所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558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