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日记之头夹肌
起止点:
起点:项韧带和C7-T3的棘突。
止点:颞骨乳突、枕骨上项线的外侧部。
神经支配:颈神经后支。
功能:
1、双侧收缩--后伸头颈部。
2、单侧收缩--侧屈头颈部头颈部转向同侧。
头夹肌:
头夹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点广泛分布于项韧带、下部颈椎棘突和上部胸椎转突。它逐渐变窄变厚在乳突和枕骨两侧形成强有力的止点。头夹肌与颈前部大的胸锁乳突肌形成一种有力的抗衡。两侧的头夹肌形成一个倒置的“V”字形,当两侧平衡时可使头部前后向位于肩胛带中央。与其深部的枕骨下肌相比,头夹肌大而宽,使其成为头颈部后伸、侧屈和旋转的更有效原动肌。
百分之95的疼痛和疼痛的位置没关系。
评估法则:退让法则,排除法则
先用退让,再用排除。
退让法则建立在被动的基础上。
中立位:肌张力平衡
颈椎整体:后伸85度 前屈50度 侧弯40度 旋转90度
寰枕关节:屈曲5度 后伸10度 共15度
侧弯5度 无旋转
寰枢关节:屈曲5度 后伸10度 旋转40-45度 无侧弯
2-7颈椎 屈曲35度 后伸70度 共105度
旋转45度 侧弯35度
寰枕关节负责精细的点头仰头
判断一块肌肉是不是责任肌-缓解症状60%
老三样
1 头颈中立位的调整
加强颈部后侧的肌肉,加强稳定
俯卧,头睡出床外双手自然放松,头颈保持中立位,肩膀放松。可加阻力。
2 肩胛骨中立位的调整
肩胛骨中立位:上角平2肋,下角平7肋,内侧缘与脊柱的距离是被测量者三个半到四个手指,上角往下的垂线和下角5-10度,肩胛骨面和冠状面30度。
肩胛骨中立位测试:做w动作,肘关节向下向后向内,小臂向后,适当用力再做动作。训练动作:开胸廓
3 运动模式
头颈后仰受限评估或疼痛 80-90度
考虑肌肉:胸锁乳突肌 前中斜角肌
运动模式:左右摇一摇放松头颈,用手掌大小鱼际放颈椎棘突两侧,辅助做仰头。
调整方式:仰卧,头伸出床外,双手中指顶在颈7棘突两侧,头自然后仰,手指往上顶到极限,7-3颈,做3-7次。颈7回旋可动,胸1回旋不可动。肩颈运动模式的调整除了头颈后伸是从下往上调整,其他都是从上往下。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肩缓解-锁定胸锁乳突肌-抬单侧锁定左右。
2 双侧肩屈缓解-锁定前中斜角肌-抬单侧锁定左右。如果肩疼无法肩屈则抬肋骨。
抬手臂完全改善,抬肩改善一部分,则两块肌肉都有问题,再操作单侧锁定。
在不疼痛情况下,把肩屈尽量做到极限。
后仰受限症状带有手臂不愿放下,放下症状就加重的患者,前中斜角肌肯定有问题,也会造成肩胛骨内侧缘的疼痛,手法放松肩胛骨内侧缘不会缓解,需要手法松解前中斜角肌,不能做拉伸。
抬手臂手麻可能是胸小肌紧张卡压臂丛神经。
随着体位改变症状可以减轻的患者,教练可以试着调整,如体位改变症状毫无改变,推荐看医生。
头颈左侧屈受限 40度
肌肉:上斜,胸锁,斜角,肩胛提,头颈夹肌,半棘肌。
运动模式:左手虎口卡在颈侧根部,侧屈时左右微用力往里推,右手辅助侧屈。
调整:健侧朝上,侧卧,一手侧面斜向托住头,另一手虎口卡住颈1,从颈1-颈7,被动侧屈,协同侧屈,阻力侧屈,主动侧屈。也可用坐姿。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右肩缓解-锁定上斜,胸锁,肩胛提。如左侧回旋ok右侧回旋受限-锁定上斜,胸锁-低头抬头判断。
2 被动右肩屈缓解-锁定斜角肌,抬头低头判断后斜角还是前中斜角。
3 头颈被动后伸15-20度侧屈缓解-锁定头颈夹肌,半棘肌-用回旋来判断。
头颈右回旋受限或疼痛 80-90度
肌肉:左边的肩胛提,后斜角,头颈夹肌
右边的上斜,胸锁,前中斜角,半棘肌。
运动模式:被动做回旋
调整:仰卧一手四指扣住颈2-颈6做回旋
站着调整中立位无效,仰卧有效,还是中立位问题。
肌肉排查:
1 抬左侧肩缓解-锁定左侧肩胛提
2 抬右侧肩缓解-锁定右侧上斜和胸锁
3 左侧肩屈缓解-锁定左后斜角
4 右侧肩屈缓解-锁定右前中斜角
5 头颈后仰15-20度回旋缓解-左头颈夹肌右半棘肌-侧屈判断
乳突的手法可以快速改善头颈回旋的问题
头夹肌和胸锁乳突肌附着处
低头受限评估 45度
肌肉:斜方肌,胸锁后1/2,肩胛提肌,后斜角肌,头颈夹肌,半棘肌。
运动模式:一根手指把下巴往前下带,辅助低头。注意:看低头时是否有收下巴的状态,此时项韧带被拉紧。
调整:仰卧,屈膝,边拔头边低头,被动-协同-主动
肌肉排查:
1 被动抬肩缓解-抬单侧区分-锁定斜方,胸锁,肩胛提-回旋区分。
2 双侧被动肩屈缓解-单侧肩屈-锁定单侧后斜角肌
3 头左侧屈15-20度缓解-左侧头颈夹肌和半棘肌-回旋区分。
肩胛提肌:肩胛骨上角疼痛,低头向对侧旋转加肩屈症状加重。锁定肩胛提肌。
低头向对侧旋转,脊柱中心上背部棘突部位疼痛,问题是头颈夹肌。
低头向对侧旋转,肩胛骨内侧缘偏内的位置有纵向的酸痛,有可能是颈髂肋肌,往往是酸的感觉超过疼痛,会伴随深呼吸加重,低头向对侧旋转加重,用手法松解治标,开胸廓治根,用抬肩胛来区分菱形肌和颈髂肋肌。
肩
最表浅的肌肉最灵活
盂肱关节可以完成120度的抬手臂,肩胛骨可以完成60度的上回旋。
肩屈120度➕肩胛骨60上回旋=180度
60度上回旋=30度胸锁关节➕30度肩锁关节
以上为肩肱节律
胸锁关节是人体唯一躯干和上肢相联的关节
肩屈60度,肩外展30度以内肩胛骨不参与。
冈上肌的拉伤往往和支臂提重物有很大关系。
让肩关节滚动的肌肉住楼上-三角肌,冈上肌。
让肩关节滑动的肌肉住楼下-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肉。
肩关节的滚动滑动机制
肩关节肩屈到一定角度肱骨得做外旋,否则会肩峰下撞击,此为外旋机制。
肩伸受限评估 50度
肌肉:三角肌前束,胸大肌上束,肱二头肌,喙肱肌
1 头颈中立位 2肩胛中立位
3被动肩屈,判断是否主动肌无力。
观察锁骨是否有往下,锁骨没往下,上斜方肌可能紧张。
肌肉排查:
1肩关节内旋缓解-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问题-外展缓解-三角肌前束。反之
2屈肘肩伸ok-锁定肱二头肌
肩内旋受限评估 70度
肌肉:三角肌后束,冈下,小圆,肱三头肌长头。
1 头颈中立位 2肩胛中立位 3看锁骨
被动内旋ok-内旋肌无力,内旋肌向心收缩。
肌肉排查
1肘屈140度-150度ok-排除肱三
2摸对侧肩胛ok-排除三角肌后束
冈下,小圆离心收缩
肩外旋受限评估 90度
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大圆肌,肩胛下肌。
3被动外旋ok-向心收缩外旋肌
肌肉排查
4肘屈肩伸ok-排除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
不ok-锁定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
外展位肩伸来判断
离心收缩大圆肌,肩胛下肌。肩胛下肌用手法做比较好
肩外旋:冈下,小圆,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
肩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离心收缩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训练方式。
背阔肌在肩屈120度以上才有近固定功能。
肩胛下肌紧张,不要做推举和双杠臂屈伸。
胸小肌,肩胛提肌紧张-肩胛骨下回旋-肩胛骨上回旋受限-肩屈肩外展受限-肩峰下撞击-肩痛
肩胛骨上回旋:上斜方,下斜方,前锯肌
下回旋:肩胛提肌,胸小肌,菱形肌。
肩屈受限评估 180度
肌肉:背阔肌,胸大肌,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肩胛下,小圆,冈下,三角肌后束。
3看锁骨,锁骨不动-胸大肌,锁骨下肌有问题
460度以后辅助肩胛骨上回旋ok-激活前锯肌
肩胛骨上回旋受限-肩胛提肌,胸小肌
头略微同侧屈肩屈ok-肩胛提肌
no-胸小肌
4 脊柱同侧屈肩屈ok-锁定背阔肌
5 被动肩内旋肩屈ok-锁定胸大肌
6 肘屈不到140度-锁定肱三头肌长头
7 肩外旋ok-排除冈下,小圆
8 肩内旋ok-排除肩胛下,大圆
9 摸对侧肩胛骨ok-排除三角肌后束
10 拉长手臂肩屈ok-纵向肌肉紧张,肱三,肱二,三角肌,上斜方。
11 肩屈后半程肩外旋ok-外旋机制出问题,强化冈下小圆。
12 滚动滑动机制,一只手放肩膀上,帮助做滑动ok-强化冈下,小圆,肩胛下肌
肩水平内收受限 130-150度
肌肉: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冈下,小圆,
1 肌肉排查
屈肘140度ok-排除肱三长头
内旋测试70度ok-排除冈下小圆
摸对侧肩胛骨ok-排除三角肌后束
肩水平外展受限 40-50度
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肩胛下肌,大圆肌,喙肱肌,肱二头肌
肌肉排查:
1 屈肘肩伸ok-排除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二
2 肩外旋ok-排除肩胛下肌,大圆肌
肩外展受限评估 180度
肌肉:胸大肌,背阔肌,肱三长头,喙肱肌,小圆,大圆,冈下,肩胛下,肱二短头。
3 看锁骨不动-胸大肌锁骨部,肩胛下
4 辅助上回旋30度开始ok-激活强化前锯肌
上回旋受限-肩胛提肌,胸小肌(头侧屈区分)
5 脊柱侧屈做外展ok-锁定背阔肌
6 肩外展后半程被动加内旋ok-锁定胸大肌
7 屈肘140ok-排除肱三长头
8 肩内旋外旋-排除大圆,小圆,冈下,肩胛下。
9 拉长手臂肩外展ok-纵向肌肉紧张,肱三,肱二,三角肌,上斜方。
10 肩外展后半程肩外旋ok-外旋机制出问题,强化冈下小圆。
13 滚动滑动机制,一只手放肩膀上,帮助做滑动ok-强化冈下,小圆,肩胛下肌
背后摸对侧肩胛
关节活动:肩伸,肩内收,肩内旋,小臂旋前,肩胛骨下回旋,屈肘,桡偏
2 肩伸评估(除掉肱二长头)
3 肩内收评估-肩体后内收达到中线
被动内收ok-激活,抗阻训练。
No-三角肌中束和冈上肌
外展离心训练冈上肌0-30度
三角肌30-90度
4 肩内旋评估
5 小臂旋前评估
直臂旋前-肘窝旋转过多,控制大臂再旋前no-松解旋后肌
6 直臂旋前肘屈140ok-排除
on-旋前肘屈等长对抗
7 桡偏强化
8 头颈同侧略屈ok-斜方肌上部放松(肩胛骨下回旋不足)
双侧耸肩猛的放下手臂,手麻,头颈向同侧屈再做症状消失-为前中斜角肌,如果无改善,为锁骨下间隙的问题
冈下小圆肌出问题也会导致手麻,排除冈下小圆,胸小肌喙肱肌也检查一下
直臂水平内收不痛,屈肘内收疼痛,肩后痛,为肱三长头问题。
直臂肩屈45度对抗,肩痛-肱二长头问题
(拿破仑测试)屈肘,手放肚子,拉手腕肩痛-肩胛下肌问题
再做外旋测试也疼痛-双向确定肩胛下肌
屈肘,肘关节夹紧身体,外旋对抗,疼痛加剧-冈下小圆。
再做内旋测试也疼痛-双向确定冈下小圆
0-30度以内外展对抗疼痛-冈上肌
30-90度外展对抗疼痛-三角肌
拉伤-不能发力
刚拉伤先休息启动自愈,疼痛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加手法治疗
慢性损伤-可以发力-手法治疗
翼状肩胛,要同时考虑到菱形肌和前锯肌
肌肉收缩的强度除了阻力还取决于拮抗肌的抑制作用。
前锯肌训练
在菱形肌收紧的状态下,再训练前锯肌
站姿擦玻璃,跪姿擦玻璃,跪姿推身体。
1 菱形肌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小菱形肌
起点:颈椎6、7棘突
止点:肩胛骨脊柱缘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作用:小菱形肌为菱形肌的一部分,和大菱形肌共同构成菱形肌,小菱形肌与大菱形肌之间有一层非常薄的蜂窝组织层
应用解剖学
(1)菱形肌和前锯肌是拮抗肌
当前锯肌损伤过度收缩,会牵拉到菱形肌,导致菱形肌区疼痛,即原始病变在前锯肌,症状在菱形肌;反之亦然
(2)菱形肌和深层肌肉
菱形肌牵张性无力,造成脊柱周围的深层肌肉功能下降。菱形肌作为背部较为浅表的肌肉,肌纤维走向大致为横向排列。而脊柱周围的深层肌肉(包括竖脊肌、横突棘肌、颈夹肌)的肌纤维走向多为纵向排列的。菱形肌对其深层的纵向肌肉有稳定作用。相当于在笤帚外面外面绑上绳子,绳子够紧,里面的高粱穗才够结实。
2 肩胛提肌
起点:上位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作用:上提肩胛骨
应用解剖学
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均受肩胛背神经支配,当肩胛提肌损伤时,可通过神经,出现菱形肌区的疼痛,反之亦然。
3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神经支配:副神经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应用解剖学(易损伤原因)
(1)重力因素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斜方肌平时需要对抗头部、肩部和上肢所产生的重力
(2)不良姿势
圆肩驼背头前引,很多时候肩胛骨越往前,头颈越容易往前。头越往前颈部前面和侧面的维持稳定的肌肉被缩短,就不能正常维持颈部稳定了。上斜方旋转力臂最长,止点在锁骨最外侧,所以更容易维持头颈侧面稳定。所以上斜方肌受代偿的较多,但上斜方肌属于体表肌肉,功能多,又是白肌纤维,适合做动作,募集快,但他耐力差,不适合干稳定的活。所以圆肩驼背头前引的患者往往上斜方肌张力很高,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伏案工作时间长了上斜方肌最酸的原因。
(3)代偿
能够产生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有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和前锯肌。由于现代下斜方肌和前锯肌常常是无力的,因此要完成肩胛骨上回旋这一常用动作时,上斜方肌自然工作量大了。
(4)拮抗肌因素
多数人胸小肌和肩胛提肌是比较紧张的,这两块肌肉有肩胛骨下回旋的功能;斜方肌功能是使得肩胛骨上回旋,需要对抗较多的力量,才能完成动作。
(5)运动模式
当代人普遍缺乏运动,特别是科学的运动。举例,当我们要从桌子上拿东西时,主要的关节活动是肩屈90度左右,完成这个活动的主动肌本该是胸大肌和三角肌。但是很多人确习惯性的先耸肩(斜方肌功能)再做肩屈。
位置与结构一头颈夹肌
位于颈部,被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和胸锁乳突肌覆盖,为一不规则的三角形阔肌。依其部位不同,又分为头夹肌和颈夹肌
位置与结构
头夹肌
为夹肌上方大部分的肌束,起自项韧带的下部(约C3以下)至T3棘突,
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上项线的外侧部力并于胸锁乳突肌深侧,
部分肌束止于乳突的后缘。
位置与结构
颈夹肌
为头夹肌下方少数肌束,起自T3~6棘突,
肌纤维斜向外上方,在肩脚提肌的深侧
止于C2~3横突后结节。
功能—头颈夹肌
1这些肌肉伸展颈部并使头向同侧转动。
2单侧收缩,头转向同侧。
3两侧同时收缩,头向后仰。
神经与供血—头颈夹肌
肌肉 神经 血管
头夹肌 相应骨神经后支 颈横动脉升 支及枕动脉 肌支
颈夹肌 相应脊神经后支 颈椎动脉降 支
症状描述(一)
疼痛部位:
颈肩痛与眼睛里面痛
人站直,头往后仰,头夹肌往后拉,头半棘肌协助,还有胸颈髂肋肌和头最长肌,头前位以后呢,颈椎形成一个弓,这个时候是颈夹肌在后面拉,牵扯疼痛。编辑:黄川琦
症状描述(二)
·症状表现:
1颈痛,挥鞭式颈部创伤,颈部儒硬,单侧转动的灵活度较低。
2通风性疼痛,(头骨内)疼痛,头顶疼痛,以手触碰试试,头皮下也感觉疼痛
3头夹肌的劳损将疼痛转送至头顶部,而且是头痛极为常见的一个病因。编辑:黄川琦
症状描述(三)
症状表现:
5颈夹肌连接胸椎和颈椎。肌肉上半部分的劳损引起的疼 痛自颅底开始并向前穿透头部直达眼后部,眼睛里面疼,眼压高,眼珠子后面一根线牵着疼。感觉就像颅内的跳动着的疼痛。除了引起疼痛之外,它还能引起视力模糊。上部颈夹肌引发的症状是偏头痛的重要组成部分。(颈夹肌的上部分劳损的关联痛区域;像一支矛一样穿透头部直达眼后方。颈夹肌上部分的劳损在斜方肌下方。)编辑:黄川琦
症状描述(四)
症状表现:
5下部分颈夹肌的劳损将疼痛传送至颈角,其区域与肩 胛提肌引发的关联痛区域十分相似。上下部分颈夹肌均可引起麻木感或头后部的压迫感。(颈夹肌的下部分在肩胛骨内上角靠近脊柱旁,关联痛至颈角。)编辑:黄川琦
颈部和肩部由大量控制着头部和上肢的肌肉组成。肌肉围绕着颈部与肩部关节,使人们可以做弯曲、前伸、过度伸展、侧屈、内收、外展和旋转等幅度较大的运动。颈部椎外侧肌包括从颈椎的横突向下直到肋骨斜角肌群,与两头长条状肌肉胸锁乳突肌。颈阔肌有时会很明显地凸出,例如跑步选手经过一场恶战之后就会有这种情况。三角肌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只有中间的部分是复羽肌,大概是因为其先天不适应肩关节内收,所以需要额外的力量。它可以吸收冲击,在冲击中保护肩膀。斜方肌为肩关节提供主要动力,左右斜方肌整体形成一个梯形,因此得名斜方肌。肩胛提肌比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要深,之所以叫肩胛提肌是因为它有提起肩胛的功能。前锯肌形成了腋窝的内侧壁,位置是在上胸壁和上肢之间,与最靠上的五根肋骨一致。前锯肌是由一系列手指状细条组成的。肌腱套由一组肌肉组成,这组肌肉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他们的作用是在肩关节运动时将肩关节的“球状”部位稳定在肩胛的正确位置,以避免关节分离。肩胛下肌还和大圆肌、背阔肌肌腱(绕行其上)组成了腋窝后壁上更大的一部分。竖脊肌,也被称为骶棘肌,包含三组平行排列的肌肉,从外到内,分别是: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最长肌是竖脊肌的中间部分,它还可以被细分为颈最长肌、背最长肌和头最长肌;棘肌是竖脊肌最靠内的一部分,它还可以被细分为背棘肌、颈棘肌和头棘肌。横突棘肌是由三组比竖脊肌深的肌肉组组成的。跟竖脊肌不一样的是,这三组肌肉一组比一组深,而不是靠在一起。这三组肌肉由浅到深为: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它们的纤维总体上向上延伸,中部从横突向高棘突延伸。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将在第六章中讨论。肩部和颈部的拉筋操有益于这些运动:射箭、垒球、拳击、足球、美式足球、橄榄球、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壁球、游泳、板球、棒球、搏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