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有哪些特征?

延胡索有哪些特征?,第1张

(金银章、吕桂兰)

延胡索(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Bess,fyanhusuoYHChou et CCHsu)别名元胡、延胡、玄胡索。为**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是常用中药,是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主产浙江省的东阳、盘安、缙云、永康等县,此外,上海、江苏、四川、湖北、山东、河南、辽宁、北京等省市都有种植。以块茎入药。块茎中含有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黄连碱、l-四氢黄连碱、dl-四氢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已碱、紫堇鳞茎碱、α-别隐品碱、β-高白屈菜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胺碱、去氢延胡索胺碱、非洲防己碱、d-海**碱以及延胡索辛素、壬素、癸素、子素、丑素等。近年来研究延胡索地上部分也具有多种生物碱,待进一步研究。d-紫堇碱、dl-四氢巴马亭、dl-四氢黄连碱均有镇痛作用,其中以dl-四氢巴马亭镇痛最明显,对人体无明显成瘾,dl-四氢巴马亭有催眠作用,较大剂量的dl-四氢巴马亭对鼠、兔、猫、狗、猴能引起啫睡现象,如给狗皮下注射乙素20mg/kg,30分钟后出现瞌睡,持续时间80分钟;给小鼠dl-四氢巴马亭40mg/kg对环己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睡眠时间延长2—3倍;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及降低苯丙胺的毒性,将含有去氢d-紫堇碱及小量dl-四氢巴马亭、原阿片碱的提取物试用于临床上,每日100mg(用药7—120天),对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良好。dl-四氢巴马亭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病的第Ⅰ期和第Ⅱ期疗效显著。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腰膝诸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冠心病等症。中医为元胡治一身上下诸痛,对妇女病有良效。

一、形态特征

株高10—20cm,全株无毛。地下块茎扁球形或不规则的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25cm,内部黄白色。地下茎肉质纤细,具分枝。茎基部生一鳞叶,其上生3—4叶;叶有长柄;叶片轮廓三角形,长达75cm,二回三出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长3—85cm;苞片卵形、狭卵形或狭倒卵形,长8mm,通常全缘或少数有牙齿;萼片2,极小,早落;花瓣4,2轮,紫红色,外轮花瓣长15—2cm,顶端微凹,尾部延长成长距,距圆筒状,内轮花瓣较小,基部具浅囊状突起;雄蕊6,花丝联合成2束,每束具3花药;子房扁柱形,花柱细短,柱头2裂。蒴果荚状,长约2—3cm;种子肾形,紫红色或紫黑色(图14—93)。

图14—93 延胡索形态图

1植株全形 2花 3去花冠后示雌雄蕊

二、生物学特性

(一)地下茎生长

块茎一般有2个芽,多则3—4个。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从芽眼上萌发出芽,同时也长出新根。萌芽最适地温(5cm)在18—20℃。在11月上旬芽突破鳞状苞片,沿着表土水平向上方向生长,开始进入地下茎生长阶段。12月上旬芽又穿破鳞叶,形成地下茎第一个茎节(后节膨大成块茎)。此后,地下茎生长加快,相继形成第二个节和第三个节,并在茎节上长出分枝,直至2月上旬基本形成整个地下茎。地下茎的长度视栽种深度、土壤质地、块茎大小而有异。一般每个地下茎长5—12cm。整个地下茎生长期约100天左右。

(二)地上部生长

延胡索以第一叶或第二叶先出苗。当日平均气温达4—5℃,持续3—5天即可出苗,7—9℃为出苗适温。一般以1月下旬—2月上为出苗期。出苗时,叶呈“拳形”,随后逐渐伸展成掌状,初时叶色呈淡紫红色,后变成绿色或深绿色。叶片的生长,以3月下旬至4月初最快,到4月中旬停止生长。3月上旬出现初花,3月下旬开花盛期,4月上旬基本结束。地上部4月下旬至5月初完全枯死。整个地上部生长约90天左右。

(三)块茎生长

延胡索块茎形成有二个部位。一是种块茎内重新形成的块茎,俗称“母元胡”;二是地下茎茎节处膨大形成的块茎,俗称“子元胡”。由于形成块茎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时期也不同。“母元胡”于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然后“子元胡”才开始逐节形成,其全部形成约50天左右。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块茎膨大期,而4月上、中旬为块茎增长最快时期,整个块茎生长期70—80天。

北京引种的延胡索物候期比浙江晚,块茎增重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最快,5月下旬逐渐停止增长(图14—94)。

图14—94 延胡索块茎干物质积累动态

(吕桂兰北京)

(四)生物碱积累

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随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而有差别,如4月中旬测定花含总碱为11%,母元胡064%,子元胡051%,地上茎叶002%,表明花的含量最高,块茎次之,地上茎叶最少。从元胡乙素含量来看,块茎含量(011—013%)为地上茎叶的10倍,故块茎为最好入药部位(表14—81)。

表14—81 延胡索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动态

(五)对环境要求

延胡索生长宜湿润环境,怕积水、怕干旱。产区年降雨量在1350—1500mm,而1—4月降雨量在300—400mm,有利其生长,高于或小于此则对生长不利。特别在3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量大,下雨日多,多雾地湿,则易发病,若遇干旱影响块茎的膨大,都容易造成减产。所以,在多雨季节要做好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在干旱严重时,灌“跑马水”抗旱。

延胡索根系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cm内,故要求表土层土壤质地疏松,最利于根系和块茎的生长。过粘过砂的土壤均生长不良。土壤以pH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好,pH55亦可种植。

三、培栽技术

(一)种及变种

目前大面积生产都采用延胡索这一种,生产上又可分为大叶延胡索和小叶延胡索两种,其中以大叶延胡索利于密植,提高产量,而小叶延胡索块茎大,产量虽不及大叶延胡索种,但利于采收。此外,同属植物中有多种野生种,它们有齿瓣延胡索(Cremota Fischex Maxim)、东北延胡索(Cambigua Cham,ex Schlechtvaramurensis Maxim)、全叶延胡索〔Crepens Mandlet Muchldorf)、灰叶延胡索(Cglauceseens Rgl)、长花灰叶延胡索〔Cschanginii(Pall)BFedtsch〕、对叶延胡索〔Cbracteata(Eleph)Pess〕等。有的野生种正在开发利用。

(二)选地整地

产区多在丘陵、山谷的水田和坡地上种植。宜选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且排水好,表土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为好。粘性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一般隔3—4年再种。

延胡索的根系和块茎集中分布在2—20cm的表土层中。土质疏松,根系生长发达,根毛多,利于吸收营养,故对整地十分重视。前作以玉米、杂交水稻、芋头、豆类等作物为好。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cm,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细作,使表土充分疏松细碎,达到上松下紧,利于采收。作畦分窄畦和宽畦。窄畦宽50—60cm,沟宽40—50cm,窄虽有利于排水,对土地利用率不高,影响产量的提高;宽畦,畦宽100—110cm,沟宽40cm,只要挖好排水系统,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所以,改窄畦为宽畦是提高亩产的重要措施。

(三)种植

1繁殖方法

目前生产上采用块茎繁殖。此外,种子亦可繁殖,须培育三年后才能提供种用块茎。种用块茎以选直径12—16cm为好。过大成本高,过小生长差。

2栽种时间

一般9月中旬至10月均可栽种,但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栽种适期。若推迟至11月中旬下种,将明显影响产量。早种早发根,利于地下茎生长。药农经验“早种胜施一次肥”,充分说明延胡索栽种宜早不宜迟。随着农业生产复种指数的提高,浙江普遍实行三熟制,给延胡索早栽种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合理安排前作,使延胡索适时栽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前作搭配有下列几种:绿肥—早稻—杂交水稻—延胡索;大麦—早稻—杂交玉米—延胡索;小麦—豆类—玉米—延胡索。

3种植方法

目前均采用条插,便于操作和管理。条插即按行距18—22cm,用开沟器开成播种沟,深6—7cm,在播种沟内每亩施入过磷酸钙40—50kg,然后按粒距8—10cm在播沟内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做到边种边覆土。种完后,每亩盖焦泥灰或垃圾泥2500—3000kg、菜饼肥50—100kg或混合肥100kg,再盖栏肥1500—2000kg,最后提沟泥培于畦面,覆土深度为6—8cm。

(四)田间管理

1施肥

延胡索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施肥十分重要。单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长、嫩弱、茂密、抗逆性弱,易遭病害;单施磷钾肥,抗性增强,由于缺氮肥,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同样提不高产量;氮、磷、钾混合施肥,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块茎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重腊肥,轻施苗肥。腊肥(即冬肥)在12月上、中旬施入,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入人粪肥1500—2000kg,氯化钾20—40kg或草木灰100—150kg,有条件地区可在畦面再盖栏草肥1000kg。盖栏肥既能保持土壤疏松,又能抑制杂草的生长。苗肥以基肥和腊肥的施肥量来决定。若基肥足,腊肥重,苗肥一般不施;若基、腊肥不足,应在2月上旬适当追施苗肥,催苗生长。每亩施人粪肥1000kg或1%硫酸铵液2000kg。此外,可在3月下旬起在叶面喷2%磷酸二氢钾2—3次。

2松土除草

一般3—4次。在12月上、中旬施肥时,用刮子在畦表轻轻松土;立春后出苗,不宜松土,要勤拔草,见草就拔,畦沟杂草用刮子除去,保持田间无杂草。近年来,延胡索种后采用除草剂除草,花工少,成本低,效果好。其方法,待延胡索种植完毕后,每亩可用可湿性绿麦隆粉剂250g,加水75kg或拌细土25kg,将药剂喷洒或撒于畦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土即可。

3排水灌水

栽种后,是发根季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水,促进早发根。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湿度大,要做好排水降湿工作,做到沟平不留水,减少发病。北方冬季冻前要灌一次防冻水。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PeronosporacorydalisdeBary〕

3月上旬始发,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小点或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稍带**,病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加多,不断扩大,布满全叶。在湿度较大时,病叶背面有一层白色的霜霉状物,最后叶片腐烂或干枯。防治方法:春寒多雨季节,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为害;延胡索出苗后,常查田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移出田间深埋处理,并在穴中撒施生石灰粉消毒;实行3—5年的轮作;发病初期喷40%霜疫灵200—300倍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防治。

2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俗称“搭叶烂”。3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发病最重。首先为害土表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梭形病斑,湿度较大时茎基腐烂,植株倒伏。发病叶片,初呈现圆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青褐色,严重时成片枯死,土表布满白色棉絮状菌丝以及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与水稻轮作,淹死菌核;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撒上石灰粉;用1∶3石灰或草木灰撒施,出苗后用5%氯硝铵粉剂,每亩2kg撒施。

3锈病

〔Puccinia brandegei Peck〕

3月上旬始发,4月最严重。叶面初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绿色病斑,略有凹陷;叶背病斑稍隆起,生有桔**凸起的夏孢子堆,破裂后可散出大量锈**的粉末(夏孢子),进行再侵染。如病斑出现在叶尖或边缘,叶边发生局部卷缩,最后病斑变成褐色穿孔,致使全叶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发病初期用波美02度石硫合剂加02%的洗衣粉作粘着剂,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

其它尚有臀脊齿爪金龟〔Holotrichia gebleri(Faldermann)]幼虫及块茎贮藏期发生白绢病(Scletotium rolfsii Sacc)等为害。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植株一般4月底至5月初枯死。据浙江药农经验,在5月上、中旬收获为好,折干率高。选晴天土壤稍干时进行,块茎和土壤容易分离,操作方便,省工又易收净。收时,先把畦面盖草和杂草除去,然后用小铁耙依次一边挖,一边拣块茎,做到勤翻勤拣,第一次收后,再全面翻收一次,颗粒归仓。一般亩产鲜货在300—400kg,高的亩产鲜货500kg。

(二)留种

植株枯死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块作留种地。采收后,挑选当年新生的块茎作种。以无破伤,直径在12—16cm的中号块茎为好。选好的块茎,在室内摊放2—3天就可贮藏。

块茎贮藏方法:选干燥阴凉室内,任挑一角,用砖或木板围成长方形,长度不限,宽12—15m,在地上铺10—12cm的细砂或干燥细泥,其上放块茎20—25cm,再盖12—15cm砂或泥。放过化肥或盐碱性物质的地,不宜贮藏。每半月检查一次,发现块茎暴露,要加盖湿润砂或泥,发现块茎霉烂,要及时翻堆剔除。为防鼠害,可在堆上或四周放有刺植物,如十大功劳等。

(三)加工

留种用块茎选好后,其余的分级过筛,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装入萝内擦去表皮,洗净泥土,漂去老皮和杂草,沥干待煮。待锅水烧至80—90℃时,将洗净的块茎倒入锅中,煮时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用小刀把块茎纵切开,如切面黄白两色,表示块茎还没有煮过心,若块茎切面色泽完全一致,呈**,即可捞出,送晒场堆晒。晒时要勤翻动,晒3—4天后,在室内堆放2—3天,使内部水分外渗,促进干燥。如此反复堆晒2—3次,即可干燥。一般折干率为3∶1。

喝药不管是喝中药还是和西药,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身体调理好,如果这个时候为了一些口腹之欲导致白吃了药,那就得不偿失了。喝中药的一些忌口不知道的就要多去看去查一查。那么喝中药能不能吃羊肉?喝中药能不能吃肉?我们来看一看。

1、喝中药能不能吃羊肉

1、羊肉性热、味甘,是适宜于冬季进补及补阳的佳品。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是一种滋补强壮药。《本草从新》中说,它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金代李杲说:“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风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也”。名医秦伯末在《中医对于病人的膳食问题》中曾说:“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齿肿胀、大便秘结的荠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发热的可能,俗称发物。”实质上发物是指摄食某些食物后能引起旧病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发物的范围很广,有时将荤腥食物都看作发物。所以在服用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吃羊肉。

2、喝中药不能吃羊肉。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羊肉可制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葱爆羊肉等,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

2、吃中药的禁忌

1、所有辛辣的食物

像是辣椒、韭菜、大蒜、酒、生姜等都是这一类的食物。

2、不宜吃腥类食物

我们都知道像是海里或是河里的食物,因为含有很多的异性蛋白,所以比较容易过敏,所以吃中药的时候尽量不吃鱼类、蟹类等食物的。

3、不适合吃发类食物

这种发类食物就是蘑菇、笋、南瓜、等等,因为这些食物都是动风生痰助火之品,对身体的疾病没有帮助还有坏处呢。

4、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这些食物多数多事性味寒凉的,就是用来清热解渴的,适合的是热类病症,但是这写食物对于肠胃也是没有好处的,想要吃的话最好是可以蒸煮一下再吃。

5、不能吃太油腻食物

油腻类的食物我们都知道是哪些,大家上这样的食物似乎是很受欢迎的,但是这些食物对我们的肠胃脾都有不好的影响,对我们吃药的功效也会减弱的。

6、不要喝刺激性的饮料

这些就是我们日常的饮品了,其中有很受欢迎的咖啡加上茶叶的,我们在吃中药的时候尽量不要碰这些饮料了。

3、中药的熬制方法

1、中草药的煎熬,首先一点是要把草药洗净,切不可留有泥土,否则不注意喝下去后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病没治好,可能又填了新病。

2、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3、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4、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年人每剂150-200毫升。

5、中草药的熬制,首选是砂锅,砂锅也有讲究,细腻的砂锅金属含量少,不容易与药物中的成分起化学作用,有利于健康。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砂质陶瓷,而普通陶瓷锅的成分砂质与陶瓷相比要少,且金属含量较高,相对容易与药物成分结合,损失了药性,还会生成有毒物质,也不利于健康。中药的熬制忌讳用铁锅,因为铁锅的铁离子活跃,最容易和药物的成分结合生成新的物质,破坏药性,影响健康。

4、减弱苦味的方法

1、留心服药温度。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因此,苦味汤药的温度应把持在15℃~37℃。

2、留心含、咽中药的部位。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尤其是舌尖。因此,药液进口后,最好将药马上含在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3、留心服药速度,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服用时宜快不宜慢。四是服药后可立即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

煎煮中药的时候为了方便快捷可以选择全自动陶瓷煎药壶,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效。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前景概述

  萧峰

  西南大学11111111111 1111111

  摘要: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价廉、绿色、环保、无残留等优点,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渔用中草药的水产养殖上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无公害养殖、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和海洋水域环境的恶化,渔业资源量和质量持续下降,此外,水产养殖业也存在水体污染与滥用各种渔药与添加剂等情况,因而环境保护与鱼产品安全成为捆饶人类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国际法院法官所说:“通观历史,人类由于经济的或其他的原因一直不断地干扰自然,由于我们的科学知识和日益认识到一欠考虑和未减缓的速度从事这种干扰对人类的危险,可持续发展概念充分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需要”。

  中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3,水产养殖量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的2/3,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4570万吨,养殖量达2600多万吨,且养殖方式趋向于集约化、现代化,但是伴随经济腾飞的同时,各种弊病也接踵而至,如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鳜鱼体内的孔雀石绿残留超标等等问题的出现,让人们更重视食品的安全,自身的健康,不仅如此,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的一系列副作用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如1998年和1999年的中国出口日本的部分鳗鱼因药物残留超标而被退货,2002年中国出口给欧盟的小龙虾因检出氯霉素而被退货。水产品被拒事例既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中国水产品的国际形象。

  1、 中草药的发展

  随着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重点,在养殖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具有许多化学物质不能媲美的优点,既能改善水体环境,提高药效,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将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2、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21 总草药的有效成分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重要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草药是指民间所应用的药物,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的绿色药物,其来源广,成本低,同时其疗效慢,作用时间长。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一种中草药中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一般来说,除含有免疫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这些成分可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加速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强其体质,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急能力,降低饲料系数,改善水产品品质。

  根据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表明,黄颡鱼在在食用了中草药添加剂后,不仅增重效果明显,而且经济效益高,尤其是当党参,甘草等回味中草药的组成,不仅增重比例高出4462%饲料系数降低了037%,蛋白质效率也提高了04%。

  增重率=(试验终末重—初始重)/初始重100%

  饲料系数=饲料摄食量/净增重

  蛋白质效率=(试验终末重—初始重)/(总投饲量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100%

  而且益气补血,保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22 中草药的作用机制

  中草药提取于自然并保存了其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已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低残留、毒副作用小、多功能性、能全面调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兼具营养物质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其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多糖、有机酸、疳类,生物碱及其一些挥发性物质,但每一种有效成分对肌体的免役系统的调节方式都不一样,多糖具有刺激网状内及系统,诱导淋巴细胞,脾脏细胞再生,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提高从细胞杀伤活力,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反映能力,有机酸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疳类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及淋巴毒素,增加体细胞的数量,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多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含有的生物碱、黄酮、香豆精等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黄连素可与DNA形成复合物,抑制DNA合成,黄酮能影响细菌的呼吸,抑制起RNA的合成。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黄芪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直接抑制或破坏病菌的繁殖能力。

  作为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在水产动物机制处于病理状态时还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是指对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功能状态(促进和抑制)均衡调整,直至起正常为止,即时于亢进的状态,同时对其进行抑制直至降低至最低水平,既可使异常高的DNA合成亢进状态降低至生态状态,又可将DNA的合成抑制状态调至兴奋,直至处于正常状态,这是中草药的多功能性的独特表现之一,每种中草药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的含有对某一器官组织起兴奋的作用,又有对这一器官起抑制作用的成分,虽然有的中草药含有二种作用相反的成分,但有的成分对某器官组织的不同系统进行调节,起到反向的调节作用。

  防治水产养殖疾病的几种常用的中草药

  31大黄。

  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临用前,先将池水需用的大黄量,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在室温浸泡下经12~24小时,取药液均匀洒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鱼粘细菌病。

  本品与硫酸铜合用,即大黄1~15ppm与05ppm浓度的硫酸铜联用,可提高疗效。内服,5~10克/公斤体重鱼,大黄碾成细粉末混入饲料内,每天1次,连用3天,可防治粘细菌病;连用7天,再泼洒硫酸铜(07ppm),对草鱼出血病效佳。也可按每公斤鱼重用25g大黄、15克黄柏、1克黄芩、5克食盐与饵料混匀制成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服3天。此外,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也可用大黄治疗,有一定效果。

  32 大蒜。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具特异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类。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肠类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大蒜05~1公斤拦入饲料中投喂,6天为一疗程,若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其作用,用于防治烂腮病、肠炎病;取大蒜晒干加水煎汁,以 10~30ppm浓度浸洗鱼体1小时,可杀死锚头鳋,防治鲤鱼竖鳞病。

  33地锦草。

  红茎草,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折断茎杆后有乳白色奶汁状液体流出。地锦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谱较宽,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主治鱼类肠炎、烂腮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干地锦草500克(或鲜地锦草2000~2500克)煮汁,连渣拦入饵料中投喂,一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 在投药前,用20ppm石灰乳全池泼洒,疗效更佳。

  34水菖蒲。

  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 白菖蒲,系多年生草本。 本品含芳香挥发油15~30%,油中主要为油辛醇、细辛酸、甲基丁香酚、倍丰萜烯类等,含有非结晶性苦味。可防治肠炎、赤皮、烂腮、水霉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切碎的菖蒲4~5公斤,用蓖麻叶4~5公斤,裹在10公斤左右的松树叶上,扎成 2~3捆,放置于食场及上风口进水处, 浸没在水中,每天翻动一次,促使其腐烂。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菖蒲13~25公斤,加食盐05~1公斤,全池遍洒,可治愈水霉病。

  35苦楝。

  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高15~20米。喜野生于田野、林边等处,本品含川楝树、生物碱、岩藻糖、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苦楝树叶、皮或果各10~125公斤,切碎熬汁成12~25公斤,全池遍洒,每日一次,连用2~3天。 取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直接在池中堆沤,5~7天后捞出残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3 6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 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粘细菌病、气单胞菌病、假单胞菌病、白皮病、赤皮病、疖疮病等。使用方法:先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冲溶,全部溶解后,用池水稀释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4ppm。

  37乌桕。

  名油子树、白乌桕、木梓树等,为落叶乔木。其果、叶有拔毒消肿和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腮病、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每50公斤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混入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6天,可防治鱼烂腮病;也可用干叶粉按4ppm计算药量,兑20倍饱和的石灰水液,浸泡6~12小时后,全池泼洒。

  38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有粘毛黄芩、滇黄芩、川黄芩、丽江黄芩、甘肃黄芩等,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黄芩有抗炎、镇静、抗菌性病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腮、疖疮、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尾柄病等。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5%的比例加入饵料中自由投喂,5天为一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后,煎煮三次,使水溶液浓度为1%,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39、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310、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鱼病。用法是将干的黄柏、黄苓、黄连、板蓝根和大黄(合用和单用均可),每千克鱼五克,打成粉后拌盐五克,投喂或制成药饵,每天一次,连喂7天。

  311 生姜。姜科, 多年生草本,高40到100cm,含姜醇、姜烯等挥发油,性微温,味辛,具有杀菌、解毒、杀虫和消炎的作用。将姜汁涂抹于鱼体伤口处即可。

  311 芦苇。 多年高大草本,有清热、利尿、消炎的功效,可防治草鱼肠炎病,按每万尾鱼种用芦苇根5千克,加大蒜025千克和食盐025千克。打成浆。拌喂或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喂4-6天。

  4、中草药在养殖上存在的问题

  41 中草药本身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它对水生动物的免疫增强效果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期采集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相差很大,而且对其产品难以进行准确的药萧评价和质量控制。目前尚无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很难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定型产品,

  42 科技含量低 目前绝大多数中草药,无论是单味还是复味,仍停留在原始的散剂和煎剂上,精制品少,因此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43 中草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大多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远远不能解释真正的作用机理,因而有研究一般只限于对中草药饲料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对水产动物的增重,抗病等方面的影响,而没有深入到其对水产品品质的研究,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5中草药的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日益增加,中草药也符合人们的安全和环保要求,所以中草药运用也越来越多,今后运用中草药应针对适应水生动物特点,研究药物的离子通道、作用机制、运转规律、转化过程及药物结构和药效关系等,尽快搞清鱼药和中草药的水生动物作用中的吸收、分布很转化和排泄规律及药物对环境规律的影响,提出在重要养殖水产品体内的掺留期及残留量,制定水产品上市前的保留期,研究制定使用方法,随着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推广,对防治有效的绿色中草药的研究必然会越来越多,中草药成为中国的传统魂宝将会成为防治鱼病的主要药物,也必然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登来 水产动物疾病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5)31-44

  2 魏清和 水生动物营养和饲料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5)

  3 王权 谢献胜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运用 水产科技情报 2006(4)163-168

  4 胡梦红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 水产科技情报2006(5) 217-221

  5 刘玉林 周永奎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运用 淡水洋鱼2006(7)62-63

  6 褚小林 渔业生态标签制度及其启示 水利渔业 2006(5)60-62

  7 田海军 郑阳 渔用中草药复方疗效等研究概述 水利渔业 2006(6)78-100

  8 孙克年 用林产重中药防治鱼吓鱼病 养殖与饲料 2006(9)22-24

  9 韩庆 马雨林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 养殖与饲料 2006(12)54-56

  10 曹克驹 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2)

电源型号是什么?不是会是山寨电源吧?这个是被动PFC的线圈,这个如果不接入,那么电脑的功率因数就不合格,大量这样的功率因数过低的大功率负载电器会拖垮发电站和变压器,有功功率占比率太小,无功功率造成了大量超载电流,发电站将很难平衡负载;有些山寨电源的这种线圈是假的,就算接线也只是接在包了铁皮的水泥块上,为的就是增大电源的重量,让人拿在手里以为用料十足,你这个要么是山寨电源,要么是返修货,修理之后被动PFC线圈没有接线。

1 中药产业规模较大,但龙头企业较少

据统计,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581家,但龙头企业较少,纯粹中医药收入超1000亿企业尚无一家,超100亿的企业屈指可数,2018年数据统计,实现销售收入只有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2018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2619万吨,同比下降317%。

2中药出口增长减缓,但进口数量增长迅速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5768亿美元,同比下降156%。其中,出口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进口额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8%。中成药出口额为264亿,同比增长551%。2018年我国中成药进口额为403亿,同比增长953%。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031亿美元,同比下降949%。2018年我国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916%。

3中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农残重金往往超标,出现掺假、增重、染色等等不法现象。

4中药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由于药材种植监管缺失,原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完全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药缺乏。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医药下游产业企业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监管逐年增强,各种市场抽检、飞行检查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对原料药的性状、显微、含量检测、重金农残等检测项逐年增多,生产企业承担的检测成本增加,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巨大。

5中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 、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中成药发展势头不足,各生产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业内竞争激烈。2018年中成药累计产量2619万吨,同比下降317%。

6中药产业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设备陈旧

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粉剂等,其生产工艺基本达到化学药物生产技术水平,可以较大程度实现自动化、工业化。但是,中药饮片、颗粒剂、丸剂、膏剂的生产加工,受片型要求的影响,物料流动性差,依然沿用80年代日本药材加工技术,很难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

7中药新产品发展迟缓,产业延伸动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保健品广告市场的规范与整顿,中药保健品行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关国家职能部门加强了对中药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大了对违法广告的审查和打击力度,舆论声讨违法广告的声音不断,给本来就危机四伏的中药保健品市场带来了强烈地冲击。据了解,包括上药、同仁堂、自云山、康恩贝等上市药企均已涉足日化领域。然而,在日化领域,仅仅只有植物精华面膜、植物洗发露等常规产品面世,药企的药妆战略并不乐观。

关于加快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统筹规划、加强源头和过程监管,提出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和采取监管措施,分阶段实现产业升级,最终达到中医药产业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为了更好的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设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

中药材的种植产地非常重要。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规划道地化区域,利用“互联网+中药材基地”形成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差异化种植,保证药材道地化,避免品种变异,实现药材种植、田间作业可追溯,保证原料药的质量,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是确保中药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业农村部、卫健委等职能部门组织成立专业领导小组,推进和完善我国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通过采取规范化种植、道地药材溯源、供需信息撮合、金融辅助等措施,实现中药的培育、种植、田间地头的作业、采收、产地加工、留样送检等全过程监控可追溯。

2开展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建立符合中药特点GMP体系

中药药效物质不明确是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立科研专项,系统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完成对中药品种有效成分的界定,用于制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对中药保密方剂的深入研究,寻找多味药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机理,用现代医药学原理更好的阐释中医药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框架。

中药的GMP管理体系不可采用完全复制西药管理体系,应该充分掌握传统中药理论与吸取实践经验,制定符合于中药特点GMP管理细则,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能指导中医药企业的管理生产规范,又能作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衡量标准。

3制定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扩大产地加工品种目录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只允许68个品种可以产地加工,实际情况却是很多药材已经实现趁鲜产地加工,超出规定品种目录范畴,导致部分企业编制假的生产记录,以满足职能部门检查需要。

建议通过进一步的品种扩大研究,制定产地加工品种目录,保证原药材内在质量,缩短产业链长度,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其含量容易流失的品种,制定相应的产地加工生产工艺或仓储养护指南,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对于其含量不易流失的药材品种,保持下游企业自行加工的原则。

4推动中药第三方质量检测,实现中药生产自动化

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成立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药材含量指标(基于如农残重金含量合格基础之下),对各种植基地、各批次中药材进行独立检测,避免因含量不达标而采用的掺假、制假现象的出现。

围绕中药产生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制定中药产业转型发展规划,可以分步实施或部分区域先行先试,最终实现中医药产业工业化、绿色化、自动化。 致力于开展中药物料流动性研究,一旦解决了物料流动性,相应的生产加工设备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升级换代,达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5加强中药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延伸现代中药产业链

中药健康产业要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医用材料及医药器械设备、生物技术食品等产业,以中医药产业园、中药保健食品园、医药物流园三大园区为建设目标,以打造中医药产业聚集区为目标,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医药产业转移。

围绕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规划定位,加强中草药地道种植基地、传统中药文化小镇、中医药国医馆、药食同源体验馆、大健康产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创新中心、中草药种植园和中医药康养小镇建设,以中医药及健康养生产业为主导产业,新型制造业为基础产业,以生物制药及文化旅游产业为衍生产业,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6 普及推广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产品国际化传播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中医药学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医疗经验、思想智慧和文化传统,其发展、创新、传播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和基因。中医药学的医疗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这种模式顺应了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发展,是我国最有可能出现原创科学突破的学科。

近30年来中医药在国内外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开展“中医学院”对外传播,发挥中医药学的文化优势,实施中医药文化价值研究,让世界人民认识、了解、体验中医药文化和综合医疗的科学性,建立中医药研究、应用和传播平台,有利于全方位推进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简、便、验、廉”的特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全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67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