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辅导:心电图运动试验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心电图运动试验,第1张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故又称运动负荷试验,它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储备能力已下降,通常静息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尚可维持正常,而无心肌缺血现象,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已减少或相对固定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它方法给心脏以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辅助临床对心肌缺血作出诊断。这种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从而出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的试验方法,叫心电图运动试验。目前采用的有二级梯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和踏车运动试验。近年来,已少用二级梯运动试验,而常用踏车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者的优点是运动中便可观察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运动量可按预计目标逐步增加。运动试验对缺血性心脏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协助确诊冠心病,并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冠心病。

 (2)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病人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3)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病人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康复锻炼提供可靠的依据。

 (4)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或手术)的效果。

 目前已经公认,心电图运动试验是一种简便、实用、可靠的诊断检查方法,如能遵循周密制定的方案,严格掌握试验的禁忌症,也是安全的。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让受试者在带有能自动调节坡度和转速的活动平板仪上做步行运动,可做极量或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运动量可通过改变平板转速及坡度而逐渐增加。运动中须连续进行心电图监护,间断记录心电图及测量血压,以保证其安全。

 2、蹬车运动试验:被试者在特制的自行车功量计上以等量递增负荷进行蹬车,可做极量或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运动中连续测量心电图和血压。

 上述两种试验,由于运动量较大,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测试时需由有经验的医生、护士监测,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以防止发生意外。医学教育网

 3、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被试者按不同年龄、不同体重、规定的走梯速度,在节拍器的指挥下来回在梯子上走动3分钟,然后即刻查心电图。此试验特点是方法简单,不需要太多的特殊设备,也比较安全。缺点是运动量比较小,尤其对长期参加较强体力劳动的人,3分钟运动对他们似乎没有增加什么负担。所以对平素运动量较大的人,做前两种运动试验才有意义。而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二级梯运动试验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检查方法。

 并发症

 根据文献资料报导,运动试验有以下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及危险性心律失常,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12/10000~24/10000

 禁忌症

 为了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运动测验:

 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初期;

 ②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③左心功能不全及代偿性心力衰竭;

 ④已知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

 ⑤重症高血压;

 ⑥伴有其它心血管病;

 ⑦安装固定频率心脏起搏器后;

 ⑧存在药物影响或电解质紊乱;

 ⑨其他重症或身体衰

  已经简化了,希望能帮你。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

  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就可以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

  7房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吧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下壁看Ⅱ,Ⅲ,aVF 二)阅读前须懂的几个基本问题:

  1、各波形的意义

  (1)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故P波的异常常是代表心房的问题,例如一个COPD患者II导联P波振幅>025mv,诊断右房肥大。

  (2)PR间期:不等于PR段,而=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开始除极,故其时间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3)QRS波群:心室除极全过程。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赌,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如室早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而作为房早,只要不伴室内差传,QRS形态是正常的。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经停止了。

  (4)ST-T:心室复极全过程:故其异常亦多为心室的问题。其临床地位极高,但其改变特异性欠佳。

  (5)QT间期:整个心室活动过程。主要看QTc间期,即校正后的QT间期,因心率慢QT间期必长,为使各种心率下的QT间期具有可比性,故产生QTc间期[=QT间期/(根号R-R)],其中R-R单位为S,一般只能由看电脑打出或查表获得,或靠感觉),QTc间期才是有意义的值。

  2、作为非心电图专科医生,若从生理学的原理上去研究心电图,结果定是痛不欲生,一无所获。临床医生只要能看懂这是一个什么图,危不危重,就够了。

  3、心电图诊断的二个注意点:

  (1)一份ECG有几个诊断时,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未查到明确标准,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写第一位,如窦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颤,而电轴左右偏写第二位,其他标准不详。

  (2)ECG诊断内容分为三类:

  ①A类: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诊断: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脉供血不足、各电解质紊乱等,必须依赖临床资料。例如对一个异常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改变的典型心梗ECG,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诊断心梗的,心电图报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写:异常Q波、ST-T改变,请结合临床,但这种报告外科医生看得懂吗?若负责任一点,可以写考虑急性心梗可能,请结合临床;单靠ECG一般是不够资格直接认为心梗(病理生理诊断)。再例如对于一份左室高电压的ECG,若有高血压或其他可致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诊断“左室肥大”(解剖诊断),但若无,只能诊断“左室高电压”(无临床意义)。如此等等。

  ②B类:单看心电图不须病史就能直接诊断的,各类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颤、预激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只看图便可,不须任何病史。

  ③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变,如心脏顺钟向转位,如电轴左偏。

  4、看图的方法:

  对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马上看出主要问题,其他小问题先不理;而一般情况下看图,要求从头到尾,从P波到T波一个个看,看时间、振幅、形态有无异常,从I导联到V6导联一个不漏地看。故必须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谈看图。

  其实须牢背的最主要其实就几个:P波时间应<120ms,若延长和或成双峰,要注意有无左房肥大,II导振幅应200,注意是否各类房室传导阻滞,若<120,看看有无预激综合征;QRS波应200ms常用以判断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束支阻滞。还有QTc间期,正常是<430ms的,若明显延长,

  >500ms,要看是否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

  二、危重心电图

  临床医生懂看危重ECG是当务之急!不是每个科都自己做心电图,但每个科都可以有心电监护机,特别是外科医生一定要注意了!当没文化的医生面对一个危重病人的心电监护上的持续性室速而不懂,还假装表情凝重地分析着心电监护的内容,请你马上脱下白狼衣,弃医从演,以免危害人间!但你看懂本文后,就可以继续做医生了。

  临床所见,笔者认为,危重ECG主要以下五大类:

  A:[急性心梗]

  对于有高危因素(如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DM、高血脂等)的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胸闷/胸痛/心悸/上腹痛/甚至左肩背痛均应查ECG以鉴别急性心梗。

  临床诊断急性心梗主要依靠三个标准:(1)上述症状持续,特别是持续剧烈胸痛的(2)ECG有心梗表现且动态变化(3)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废话一下:心肌坏死标志物其实主要指肌钙蛋白(+肌红查一个¥300左右),特异性极高,只要高,基本确定有心肌坏死(但并非100%是心梗所致坏死,可以是其他原因所致心肌损伤如心脏介入手术损伤,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微量升高,>正常3倍心梗意义较确定),肌红、CKMB也很有价值,但特异性不如肌钙;其他的心肌酶如CK、LDH特异性欠佳,仅参考。另外,标志物出现需要时间,2小时以上不等,有时肌钙不高可能是未出现,注意复查。

  上述三个条件只要符合二个,临床基本诊断急性心梗了。临床医生要知道,实际上ECG诊断心梗的价值是毕竟有限的,因为一些仅有(1)+(3)的表现而ECG无很明显改变的病人,CAG(冠脉造影)表明他是严重冠脉病变甚至某支完全闭塞,心梗很严重的。故,不要以ECG轻易诊断或排除急性心梗。

  临床还将心梗分为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因临床最常见的,致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死亡的心梗主要是ECG很典型的STEMI,这里只讲它。

  典型急性心梗ECG:(1)病理性Q波

  (2)ST段明显抬高特别是弓背型

  (3)T波改变(倒置或与ST融合成单向曲线)。

  若出现如此典型ECG,且是相邻二个以上导联出现,心里(仅是心里)便可想:这个病人急性心梗跑不掉了。而若仅有ST段很明显抬高,亦要注意心梗可能,可能较早期病理Q未出现,须动态查ECG。但若只有相邻二个以上的病理Q而ST-T无改变,一般认为是陈旧心梗。

  废话一下:病理性Q波(异常Q波),不是很多人都懂的:

  (1)时间>=004S

  (2)振幅>=同导1/4R波。除了aVR和III导,以后你只要看到符合其中一项,你就可以当众大声说:它是病理Q!须注意的是:(1)III、aVR和V1正常亦可如此,而且实际上的aVR常常就是QS。(2)临床常见一些rS图与QS波有点难分辨,特别是干扰较大时,一般前面只有有一点点尖尖的r波,我们就说它是有小r的,暂不认为它是病理Q,难以分辨时,主要看ST段,若无抬高,不属危重ECG,最多陈旧心梗。(3)另有标准(并非诊断学)认为:时间>=003S、振幅>=1mm、Q波上有切迹,符合之一即为病理Q。

  心梗的定位有重要临床意义:(1)不同部位、范围的心梗危重程度及愈后不同(2)我们平时诊断心梗不可能只写“急性心肌梗死”,这样显得很没水平,正确的应该是“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等。

  但是莘莘学子看了什么“前间壁”、什么“高侧壁”可能很反感,实际上《解剖学》也没有这些概念。没有关系,现在就能懂了。

  若看《内科学》的表就死定了,要看的是下面这二张图。

  实际上临床最常的心梗部位是:(1)广泛前壁(前降支供血)(2)下壁(右冠或回旋支供血)(3)前壁(前降支供血)(4)前间壁(前降支供血)。其他XX壁就先不管了。

  左上图涉及六轴系统,嫩娃不需知道为什么这样画,只要看了就行了。图示:II、III、aVF最靠下面,因此当上述三导有表现时,为下壁心梗。

  左下图涉及我们做心电图的部位。只要根据各导在体表的位置就可判断了。如图:V1-V5都出现在胸廓的前面,故其有表现时,是广泛前壁心梗;若只有V3-V5就是前壁;相应的,若V7-V9(做心电图时部位在背后),则是正后壁心梗;V1若再靠右一些,就是18导联里的右室了,因此V1、V2、V3是间隔在左右室之间的,若其有表现,则是前间壁心梗。我们将18导联里的V7-V9称为后壁,将V3R-V6R称为右室,故若V3R-V6R有表现(右室正常可有Q波,主要看ST段有无明显抬高)时,就是右室心梗。

  临床上最容易出现心源性休克、死亡的是广泛前壁心梗。临床还常见下壁+广泛前壁一起梗,这种常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最严重类型)。

  此外,只要有心梗均应常规查18导。与血管解剖有关,单纯右室或后壁梗死少见,多是般是有了其他壁的梗死的同时才会出现右壁或后壁梗死,当然也有单纯右室、右壁梗的。若发现多壁梗,可能愈后更差。

  遇到急性心梗明确的,外科医生自然请心内急会诊;而内科医生除请会诊还应该懂得,无论要急诊PCI还是溶栓还是保守,都应该立即给予拜阿司匹灵300mg+波立维300mg口服。不少急性心梗若没处理,必是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而死。

  上图为典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的心电图;下图为陈旧性下壁心梗。

  B:[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

  有心血管、呼吸系统基础病的,不管任何心律失常,只要平静状态心室率很快(160啊170啊、180啊或以上)的,都应考虑为危重的ECG,若有心悸(明显快速心率一般都有)、胸痛、气促等症状,则更严重,须紧急处理,控制心室率。可达龙(胺碘酮)是治快速心律失常的王牌,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但没事不要乱用,其并非非常安全。 (一)室性心动过速 看室速前须先懂室早,懂得室早后再谈室速,因为室速就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再说白一点,就是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室速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有恶化为室扑、室颤的趋势。特别是持续性室速(持续超过30S)。

  上图上宽大畸形QRS前无P波,故诊断短阵室速,若有P波(或与前的T波融合令其增高),应考虑房速伴室内差传。

  室速时常要跟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后者常不危重)鉴别。有时难以鉴别,则宁愿当是室速从而积极处理。

  无症状短阵室速者不须紧急处理,可予口服可达龙02Tid,主要是寻找病因(常是冠心病)治疗。

  持续性室速若无症状,可以可达龙300mg+5%GS50ml微泵,若有心绞痛、肿水肿、低血压者,应该100J同步电复律。无脉室速同室颤,直接360J电除颤。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

  ECG说的“室上性”实际就是包括房性和交界性,因有时难以区分,直接称室上性,治疗一样。室上,即心室以上的传导冲动,这里的室上速不包括窦性。因此,室上速就是房速或交界速之一。

  若心室率绝对整齐,心室率>160均应考虑室上速可能,若无法找到明显窦性P波,基本可以诊断;若还找到房性P波,那房速应该是很能够明确了。室上速心室率有时可达180甚至200以上,患者多会有心悸表现。

  其跟2:1传导(?)的房扑常常难以鉴别,但没有关系,紧急处理就是用可达龙微泵控制心室率,其他的病因治疗啊,导管消融啊是后话。有时还要跟窦速鉴别,但窦速很心率少达160以上。

  (三)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房颤的诊断太简单,不用做心电图,按脉或心听诊就可以诊断绝大部分房颤了。具体诊断标准及典型房颤初级篇已述。有形态各异的f波的房颤是人就会看。

  但临床常见无明显f波的,基线基本是平的房颤,嫩鸟未必懂看。(下图)

  教一个简单的办法,实际上,只要碰到心室率绝不规则的,而且各RR间期差别较大的,基本上80%以可认为是房颤了,若找不到窦性P波,基本可以诊断房颤,不须管有没所谓的形态各异的f波。

  另,一般认为:房颤的心室率是绝对不规则的;即一般:心室率规则的就不是房颤。(但例如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某些其他心律失常时心室率可规则)

  房颤常常伴快速心室率,若>150,应该视为危重,其危害在于:(1)房室收缩不同步,排血减少及后负荷增大,甚至可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衰;(2)易形成血栓致动脉栓塞。

  若有心衰又无禁忌,西地兰03mg+NS20ml慢推是首选,若不够还加可达龙静滴或微泵,满意心室率是80以下。防血栓方面无禁忌首选用华法林,但早一天迟一天用没影响,不属紧急处理范围。

  C:[可迅速死亡的恶性心电图]

  (一)室颤和室扑

  本来不想说,但当问了一临床实习医生竟不懂时,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最严重最容易看的心律失常。

  室颤=心脏骤停。出现室颤/室扑时,一般病人已呼吸心跳停止。

  在心电监护机看到这种情况,直接就给予300J电除颤;若无条件或不懂,立即心脏按压、抢救。

  我觉得,除了那种一般情况尚好,突发室颤的可能救得回(以心内科病人多,心内科时有救回的),其他病人一般是救不回的了。

  (二)尖端扭转型室速

  注意一定要有QTc间期延长的像上图一样畸形的室速才算是尖端扭转型室速。

  其极易变为室颤。

  硫酸镁2g+5%GS40ml 慢iv再8mg/min ivdrip。

  (三)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预激综合征对嫩鸟听起来很遥不可及,但临床并非少见,主要是说一下就懂了。

  (1)PR期间<120ms(正常是120-200)(2)QRS起始部粗钝(专业点叫delta波)。

  符合这二个基本可诊断预激综合征了;若有继发ST-T改变,更肯定。如上图,实际上看过一二次就懂了。懂分型更显水平:V1的QRS主波向上为A型,向下为B型。

  若无症状,无心动过速发作,不需治疗;但其可发作心动过速,可合并房颤,一旦发作,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例如合并房颤,图形很吓人(下图),且除非有之前无症状时的ECG对比,否则可能较难诊断。像下图,若无预激综合征病史,非专科水平我想无法正确诊断这个看起来像室速的图。

不可以。根据查询寻医问药网显示,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它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的节律、传导和肌肉收缩情况。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一些异常情况,如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但它不能直接确定主动脉夹层的存在。

心 电 图Electrocardiogram(ECG)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1心电图产生原理

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

除极(depolarization)状态 外负内正 电源前 电穴后 电极对向电源-向上波形

复极(repolarization) 电源后 电穴前 电极对向电源-向下波形

复极方向与除极方向相反 心外膜向心内膜

心电向量(vector) 具有强度和方向性的电位幅度

与心肌细胞数量呈正比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距离呈反比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夹角呈反比

心电综合向量原则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p波:心房的除极过程

P-R段(P-Q段):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QRS波群及命名:心室除极

ST段和T波:心室缓慢和快速复极

Q-T间期: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

3心电图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limb lead)

Einthoven三角

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I II III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L aVR aVF

额面六轴系统

胸导联(Chest lead)

单极导联V1-V6

肢体导联三个电极各串一5kW电阻,将三者连接起来,构成无干电极,为负极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1心电图测量

走纸速度25mm/s时,纵线1mm=004s

标准电压1mV=10mm时,横线1mm=01mV

心率的测量:60/R-R或P-P间期的秒数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QRS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上缘到波顶,下缘到波底

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同步心电图

P波、QRS波、Q-T间期从最早起点至最晚终点

P-R间期从最早P起点至最早QRS起点

单导心电图

P波、QRS波:最宽的P波、QRS波

P-R间期:最宽大P波且有Q波

Q-T间期最长

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平均心电轴:

概念:平均QRS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说明心室在除极过程的总时间内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是额面电轴

测定方法:I、III;目测;代数和

临床意义

- 30° ~ +90° 正常范围

+90° ~+180° 右偏 右心室肥大 左后分支阻滞

- 30° ~ - 90° 左偏 左心室肥大 左前分支阻滞

- 90° ~- 180° 极度右偏

心脏循长轴转位

心尖?心底

顺钟向转位 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 左心室肥大

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P波 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圆形 偶有切迹

综合向量:左、前、下

I、II、AVF、V4-V6向上;AVR向下

时间:< 012S

振幅:肢导 < 025mV;胸导 < 02mV

P-R间期 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正常范围:012~020s

心动过速时缩短,心动过缓时延长 £ 022s

QRS波群 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006 ~011s

波形和振幅

V3 R/S=1

V1< 1mV V5、V6 < 25mV

AVR < 05mV

AVL < 12mV

AVF < 20mV

I、II、III主波向上

肢体导联<05mV或胸前导联<08mV为低电压

Q波:振幅<同导联1/4R,时间<004S

J点:自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点

ST段:自QRS波群终点与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下移<005mV;抬高 V1、V2 <03mV;V3 <05mV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方向:与主波一致 ;振幅:> 同导联R波的1/10

Q-T间期:从QRS波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正常范围:032-044s

校正Q-Tc= Q-T/ R-R

U波:T波后002~004s的振幅很小的波,代表心室后继电位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1心房肥大

右房肥大(right atrial enlargement)

P波高尖,振幅3025mV,II、III、AVF显著又称“肺性P波”

左房肥大(left atrial enlargement)

P波增宽3012s,I、II、R、L;

呈双峰,两峰间距3004s,又称“二尖瓣型P波”

P波终末电势(Ptf):V1负向P波时间乘以负向波振幅£004mms

双心房肥大:P波增宽3012s,振幅3025mV

2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v5/v6 >25mV

Rv5+Sv1>40mV(男) >35mV(女)

RI >15mV, RaVL >12mV, RaVF >20mV

RI+SIII>25mV

额面电轴左偏

QRS时间010~011s

左室肥大劳损:QRS波群增高伴ST-T改变

右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v1 R/S 31,V5 R/S£1, 重度肥厚V1呈qR型 Rv1+Sv5>105mV

电轴右偏

ST-T改变

双侧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

正常或一侧肥大表现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1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由心外膜→心内膜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尖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倒置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ST-T:从正常心肌→损伤心肌

心内膜下ST段压低

心外膜下ST段抬高

机制:

轻度缺血:钾离子进入细胞?过度极化?损伤电流?缺血导联ST压低

严重缺血:钾离子溢出细胞?极化不足?损伤电流?缺血导联ST抬高图6-5

临床意义

ST压低/T波倒置:典型心绞痛/慢性冠不全 ST抬高/T波高尖: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其它:心肌病 心包炎 药物 继发改变

第五节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1基本图形及机制

缺血型改变 (T波)

心肌复极时间延长

3位相延长

QT延长

升支与降支对称

顶端呈尖耸的箭头状

由直立变倒置

损伤电流学说

Prinzmetal 测得损伤区细胞膜4时相极化程度低

正常心肌电流流向损伤心肌-舒张期损伤电流

向量方向与损伤电流方向相反

背离探查电极

心内膜下ST段压低

心外膜下ST段抬高

除极波受阻学说

正常心肌除极后呈负电位

损伤心肌不除极呈正电位

产生电位差

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损伤心肌

面向损伤区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损伤型改变(ST段)

超急性ST段抬高

损伤期单向曲线

机制 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

坏死型改变

异常Q波 宽度004,深度1/4R

Q波镜面相

正常q波消失

QRS波正常顺序的改变

机制 坏死组织不产生心电向量,正常组织照常除极,产生与梗塞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

2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早期(超急性期) 数小时

急性损伤性传导阻滞:QRS高/宽

ST斜型抬高(下壁),T波高耸

急性期 数小时-数周

QS/QR波

ST段单向曲线,T波倒置加深

亚急性期 数周-数月

sT段恢复至基线,T波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 3-6月后

QS ST-T恒定,可出现r/R

3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前间壁: V1、V2

前 壁: V3、V4

前侧壁: V5、V6、aVL

广泛前壁:V1-V6

高侧壁: I、aVL

下 壁: II、III、aVL

正后壁: V7、V8、V9

右 室: V3R、V4R、V5R

4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

非Q波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局灶心肌梗死

5鉴别诊断

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Brugada综合征

V1、V2:心脏转位、左室肥厚、LBBB、高度肺气肿,qRs/qrS波多为陈旧前间壁心肌梗死

I、aVL、V5、V6:心肌病、正常心电图

II、III、aVF:心脏横位、预激综合征

第六节 心律失常(arrhythmia)

1概述 窦性心律失常

起源异常 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房性、室性、房室交界)

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 (房性、室性、房室交界)

主动性 心动过速(房性、室性、房室交界)

扑动与颤动(心房、心室)

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包括心脏的各个部分)

心律失常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传导异常 病理性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阻滞

意外传导

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2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

自律性: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能自动地、规律地产生兴奋及发放冲动的特性。

静息状态下,4位相自动缓慢除

心房肌、心室肌无起搏功能

窦房结、冠状窦区、心房传导组织、房室交界区、希氏束、束支、蒲肯野纤维

窦房结60-100次/分

房室交界区40-60次/分

希氏束以下25-40次/分

兴奋性:心肌细胞对受到的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能力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200ms; 任何刺激不能引起反应。

其后10ms强刺激科引起局部兴奋产生新的不应期,但不能扩布称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相对不应期:50~100ms动作电位-60~-80mV,除极速度振幅低,传导慢,不应期短

总不应期:250~400ms;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易损期:心电图T波顶峰前约30ms处;R on T

超常期:动作电位-80~-90mV,低于阈值的刺激也激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传导性:心肌激动能自动向周围扩布;蒲肯野纤维及束支传导速度400mm/s;房室结20~200mm/s

影响因素:动作电位幅度和0相除极速度

收缩性

第六节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s)

1心律失常概述

冲动形成异常

)有正常自律性:窦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远端、希)氏束-蒲肯野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内在病变。

)无自律性心肌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由于缺血、药物等→异常自律性。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窦房结(Sinus node):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接处,。主要由P细胞(起搏细胞)、过渡细胞、心房肌细胞组成。

结间束:

(1)前结间束:发自窦房结前方分为两束,一束到左心房,一束进入房间隔。

(2)中结间束:起自窦房结后部到房间隔后上部。

(3)后结间束:起自窦房结后部到房室结

(James′fiber-预激综合征)

房室结

2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冲动形成异常

有正常自律性:窦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远端、希)氏束-蒲肯野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内在病变。

无自律性心肌细胞: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由于缺血、 药物等→异常自律性。

(2)触发活动:指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低血钾、高血钙与洋地黄中毒时,心房、心室与希氏束-蒲肯野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抵达阈电位便可引发触发活动。

(3)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速度延缓—与细胞的膜反应性有关。

动作电位[0]相的振幅。

dv/dt值(除极速度)

递减传导—膜电位有关

膜的静止电位在-90mv传导最快

膜的静止电位在-55mv传导阻滞

膜的静止电位在-65mv —-70mv可传但速度慢动作电位[0]相的振幅及dv/dt逐渐减少→发生传导阻滞→递减传导。

单向阻滞:心肌细胞正常都是双向的。

超常期传导:在心动周期的某个时候,若心脏某部分的传导得到暂时的意外改善称为超常期传导。最常见的部位在房室连接区,其次是室内传导,其表现是一个激动到达这些部位时本应受阻,但意外下传或传导时间本来延长,而这时缩短。

4折返现象(图2-11P19)

当一激动从心脏某处发生后,经过向下传导又回到原处再次引起激动,这种现象叫折返现象。三个条件(1)有一个环行通道使激动可以循环运行。(2)环行通道的一部分出现单向传导阻滞。(3)传导速度减慢。

参考资料:

http://wwwmed66com/html/2005/4/hu88552755612145002684html

  我们日常所见的多数是普通的常规 心电图 ,它偏向于反映持续存在且频繁发生的心电异常,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心电图怎么看的解答,供大家阅读!

看懂心电图的技巧

 看数值

 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

 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120ms。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

 3、PR间歇:正常时间120-200ms。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 血压 ,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6、P/QRS/T轴:XX/XX/XX,中间那个数-30。—-90。报“心电轴左偏”(非常常见),90。—180。报“心电轴右偏”(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具体我不懂,书上也没有,请懂的人指点,谢!

 图上就显示这些数值,因此以上数据正常范围要先背住才能谈看图。

 看有没早搏

 g的报“室性早搏”,否则报“房性早搏”,房性早搏要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早搏波跟其前后二个正常波的RR间期相加除以2是等于一个正常的RR间期的(说得较难理解,请克服),要用圆规量一下,窦性心律不齐无此规律。写 报告 时还要分频发还是偶发早搏,频发都多为“频发早搏二联律/三联律”,一分钟小于3个为偶发

 另外,有早搏的要加做一分种,看看一分种有多少个,如果是偶发早搏加一分钟却看不到一个的,可考虑做动态心电图。

 看心律齐不齐

 能找到RR间期时间差异超过120ms(3小格)的,又不是早搏的就可以报“窦性心律不齐”了,很多人有的。常见于青、少年,多与 呼吸 有关,另外不齐者多与呼吸有关,屏住呼吸后不齐多消失。病人常要来问这个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如果心电图除不齐外其他均正常,那一般是无临床意义,我的心电图有时也有。

 看有无房颤、房扑

 挺多的,很多 心脏病 病人都会出现。多说无益,下面这个鸟样的就是“房颤”和“房扑”了,一般看一眼就知道了。理论上讲房颤是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常V1明显。正常二者鉴别可认为: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就是颤。房颤比房扑多见。

 右束支传导阻滞

 V1、V2的QRS呈M形或rSR’形的,就是右束支传导阻滞了,其中QRS时限>120的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否则报不完全性。常见!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I、II、aVF的QRS波呈rS形,电轴左偏者,有时见。

 ST段、T波改变

 至少有1/4检查的病人被报了“T波改变”,主要是表现为低平或倒置。大致这么认为:I、II、V5、V6,应T波应直立,否则为“T波倒置”,课本还说V4也要直立,但实际中不看V4。在这些导联当中,T波振幅若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为“T波低平”。一定一定要懂!

 好难!关于ST段,须知道,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ST很难,一个问题烦恼了我很久:ST抬高/压低是以什么为标准的!课本好像也说得很不明白。

 后来我终于知道:是以等电位线为标准的,J点(ST段起点)后2小格()的位置,在任一导联只要下移05mV就是“ST段压低”;V1-V2上抬>03mV和(或)V3>05mV和(或)V4-V6>01mV则为“ST段抬高”。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P波始终规律出现,但PR间期越越长,直至一个P波后脱漏了一个QRS,如此循环。称文氏现象。挺常见的。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

 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

 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

 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

 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

 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

 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有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

 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

 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改变。V1、V2S波加深。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多了一个大的R波(畸形),伴有ST-T改变。

 12、室速:

 有P波,QRS畸形增宽。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需要与窦速鉴别)

 13、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

 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波脱落;

 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

1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如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时应提前预约。

曾做过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者,应带好原报告,以便对照。检查前请擦净胸前区,有胸毛者,自行剃去,以保证检查质量。

检查时,患者尽可能穿开襟衣服,方便安置检测电极。检查时,严禁私自打开记录器。

动态心电图检测是应情况记录下24小时的活动情况,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每天活动情况。如何时上楼、何时上厕所、何时吃饭,什么时间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不适感觉。

动态心电图主要是为了捕捉有症状时的心电图改变,也能整体分析一天中心率等变化的规律等。一旦在这一天中某一时间内有症状,第二天医生把全天记录的心电图传入电脑后,只需在电脑上输入时间,立即就会调出那个时间的心电图,即可作出准确的判断(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虽有症状而没什么问题等)。

2心内科所有检查事项

想排除心脏方面的疾患,可做如下检查: 1、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等有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改变,主要检查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 2、心脏超声检查;主要检查心脏各室腔有无扩大、室壁肥厚、瓣膜等有无解剖方面的改变,也可测定心功能; 3、胸部X线检查; 4、必要时做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等检查。

中年以上,可做血脂、血糖、血压、血粘度等检查。 心肌缺血治疗,药物可选用: 1、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防治心绞痛)——如消心痛(短效)10mg 3/日。

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醇)等,为中效制剂,20mg 2/日服。 或异乐定(长效)50mg 1/日。

2、β-阻滞剂(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治疗高血压)——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12。5~25mg 2/日。

3、抗血小板制剂——阿斯匹林 75mg 1/日。 中药可选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等,用于辅助治疗。

3何谓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又称心电图运动试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冠心 病的检测手段之一,对缺血性心脏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许多冠心病患者,其冠状动脉虽已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但心肌缺血并 不十分严重,故在安静状态下检查心电图往往是正常的。另外有一些患者有 心绞痛发生,但不十分明显,或有的无任何症状。

为了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在排除禁忌证的前提下,医生往往建议患者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以增加心脏 负荷和工作量,这些运动量对正常人不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电图也不会有很 大改变,而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承受不了这种负担,由于运动使心肌对氧的需 要增多,就可能出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这就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是依据运动心电图ST段的改变来判断的。

心 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虽然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但由于心 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是有一定危 险性的,应谨慎使用。

4心脏主要检查什么

那看你做什么检查了,比如心脏彩超,是唯一能直观显示瓣膜病变的仪器,通过彩超的测量,医生可了解瓣膜病变的程度以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心肌病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的疾病,心肌的增厚、心腔的扩大都要依赖彩超来判断;对冠心病,彩超能直观显示心肌的运动状况及心功能,向临床医生提示心肌缺血的部位……几乎所有的心脏病都能用彩超确诊。当然,还有简单的比如心脏听诊,心脏听诊可获得:心率、心脏听诊可获得:心率、节律、心音变化和杂音等多种信息,不仅可以提供解剖诊断,还能病理生理分析,非常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还有心电图,心脏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

5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也称为活动心电图,又称Holter),是通过随身 佩带的心电图记录器连续记录24〜48h体表心电图,然后利用电 子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可显示监测期内心搏总数、最快、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每小时心率,并能自动分析期前收缩、房颤、预激综合 征、阵发心动过速、心脏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等,为临床 提供资料。

下列患者适宜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1) 冠心病患者。

(2) 心律失常患者。 (3) 反复晕厥患者。

(4) 不明原因心慌、胸闷、头晕等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者等。

问题一:做动态心电图有什么注意事项? 你好:

所谓动态心电图(Holter)

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7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注意事项如下:

忌皮肤过敏。 有些皮肤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对电极片过敏,而出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等现象,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皮肤破损的现象需要就诊皮肤科。

忌带手机。 在佩戴期间要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的物品,同样不能睡电热毯,更不可以将手机带在身上,但是如果遇到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忌受潮。 患者必须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发现电极片因受潮脱落的话,请及时用胶带将其固定。

4 忌刻意增加运动量。 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是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改变,佩戴Holter期间的人群可正常活动,但是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需要如扩胸、提举重物、洗衣服等上肢活动。

希望对您有帮助。

问题二:在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受检者有无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变等症状。 所谓动态心电图(Holter)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7个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那么, 1 忌皮肤过敏。 有些皮肤敏感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对电极片过敏,而出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等现象,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皮肤破损的现象需要就诊皮肤科。 2 忌带手机。 在佩戴期间要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的物品,同样不能睡电热毯,更不可以将手机带在身上,但是如果遇到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3 忌受潮。 患者必须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发现电极片因受潮脱落的话,请及时用胶带将其固定。 4 忌刻意增加运动量。 动态心电图记录的是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改变,佩戴Holter期间的人群可正常活动,但是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需要如扩胸、提举重物、洗衣服等上肢活动。 以上是我对在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该注意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问题三:做动态心电图时要注意什么? 为了避免检测结果受到干扰,有四点需要注意。  1、在衣着方面,女士最好不要戴胸罩,男人应穿宽松一些的衣服,注意不要多出汗,否则湿的皮肤容易引起相邻电极间短路,测的结果就不准了。  2、不能接触辐射、放射性物质。比如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微波炉、半导体收音机等。  3、与动态心电记录仪接触的皮肤部分应没有局部感染,保持卫生。  4、做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最好不要在测试期间做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引起仪器脱落。

问题四:做动态心电图时要先记录10分钟进行测试吗?医生要注意些什么 动态心电图就是记录一段时间的心电图,有的病心电图不一定是一直不正常,动态心电图就是为了捕捉一段时间内不正常的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原理是:心脏肌肉收缩是由窦房结发出电冲动, 心肌收缩。在人体特定位置可以测到这些生物电,这些生物电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心脏病变。

问题五:做心电图检查应注意什么 详细 结果, 在做心电图检查前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不要空腹检查。 空腹检查易出现低血糖, 使心跳加快, 这样会影响检查效果; ②不要在匆匆忙忙的情况下检查。 如走远路、 爬楼、 劳动或运动后心跳会加快, 使检查结果不准确,此时应休息1 0>1 5 分钟, 待平静下来再做检查; ③不要紧张害怕。 检查时精神要放松、 自然,也不要与医生讲话, 否则会产生干扰现象, 导致心电图不正确; ④不要穿难于脱解的衣服。做心电图检查时, 应穿容易穿脱的宽松的衣服, 并将身上佩戴的手表摘下, 手机、 钥匙、 刀具等取出, 防止干扰心电图。  这里必须指出: 做心电图检查应选择最佳时机。 例如, 有胸闷、 胸痛、 气短等症状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就能反映出当时心肌缺血情况。 而休息一会儿或服药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后, 心电图检查就表现正常了。 又如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若不是在症状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则可能得到的是正常的心电图。 因此, 应在患者感觉最痛苦, 自觉症状最明显、 临床症状最突出时检查心电图, 这样就能“捕捉” 到异常情况。 另外, 也不能因一次心电图检查正常思想上就麻痹大意, 而应密切观察病情, 以便在下次出现症状时再检查, 必要时可做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1、电图记录纸。

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011s。

QRS波群,继P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它代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后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刺激心室的收缩,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心室收缩的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波,是在出现向上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如果它很小,宽度不到004s,深度不足015mV,我们将它记做q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Q波;当然有时它是缺无的。无论有无Q波,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高尖的波就是R波;紧随其后的向下的波就是S波,它也可以根据深度分别命名为S波和s波。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波被称作R’(r’)波,向下的波则称作S’(s’)波。因为波的高低不同,所以可以组合成很多形态,但它也是有限制的,最主要的就是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QRS波群的时间008s,可以在006~010s范围内波动。只要超过这个时限,就应引起注意,特别是超过012s便有病理意义了。

T波,上个波群暂停之后出现的波,代表着心室的复极(心室的舒张),以备下一次心室的除极。观测T波我们要注意它的方向、形态和(高度)深度。(1)方向,正常情况下,在Ⅰ、Ⅱ导联中T波是直立的;Ⅲ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T波;T波在aVR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aVL和aVF导联中则是和QRS波群的主方向一致的。胸前导联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当然,V1和V3有时也会出现T波倒置的情况,但它们的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025mV,当V3导联中出现倒置的T波时,前面两个导连的T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表现。(2)形态,通常T波的波形是圆滑而有个很自然的顶端。T波一般是不对称的,缓和的上升而略显陡峭地下降至等位线。(3)高度(深度),各个导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05mV,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10mV。异常高尖的T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波,T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u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

每个波形之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电位线上的,分别被称作P-R间期、S-T段和Q-T间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熟悉了解这些间期代表的意义是知道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三步。

P-R间期,笼统的可以表示为P波开始至下一组QRS波群开始的时间。它包括了心房内、房室结以及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时间。正常的窦性心律时,它的范围是在012s~020s,当然在心率加快时,它也可以相应地略为缩短。不过如果传导系统出了问题,它的时间就会延长或缩短。

ST段,指的是QRS波群终止到T波开始之间的一段时间。正常的ST段是与T波相连的基本位于等位线上的微微上扬的线。观察ST段主要是看它是抬高还是压低,以及他的形态是上斜、水平还是下斜。正常情况下,肢体导联中的ST段可以较等位线抬高01mV,也可以略压低不超过005mV;在胸前导联V1~V3中ST段也可以抬高最多达03mV,在V4、V5导联中ST段的抬高不超过01mV,但所有的胸前导联的ST段压低都不应超过005mV。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上述范围,应该引起大家地注意。正常地ST段是上斜型的;如果出现水平或下斜型的ST段,也是异常的。

Q-T间期,测定的是QRS波群的起始至T波的终结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除极和复极的时间。它的长短是随心率的快慢而变化的,我们常用Bazett氏来进行校正,即Q-Tc=k (k为一常数),Q-Tc的上限男性为039s,女性为044s。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曲线图形。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间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心脏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

一、心率的测量

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间距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的心率数。心律明显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数值进行测算。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应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浅为准。测量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超始部水平作为参考水平。如果QRS起始部为一斜段(例如受心房复极波影响,预激等情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形的深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测量规定: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以及从最早QRS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终点,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测量: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一般规定,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77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