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锻炼身体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有什么方法?

怎么样锻炼身体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有什么方法?,第1张

1:练腹肌最好的办法还是仰卧起坐,每次做100-200个,20-30个为1组,最少要做5组,具体的要看个人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点重量,手拿个哑铃或铁饼什么的,放在脑后,效果更好。 2:俯卧撑也可以锻炼腹肌。记住健身的时候一定不要一次性做到累,要分组做,才有效果,一般也是每次做100个左右,至少分5组,具体看自己情况而定。 3:手抓在高处,使身体垂直悬空,腰腹用力往上抬,使双腿与上身呈90度,注意身体不要晃动,其他地方不要用力,也是分组做。 4:如果腹部脂肪比较多,要坚持有氧运动,跑步很有效,可以减去多余脂肪,使肌肉更好的展现出来。 练腹肌和别的肌肉不一样,得不断的刺激它,所以就得每次做到筋疲力尽,才能达到效果,中间的间隔最好在一分钟左 右做到6组左右二饮食方面得注重加强高蛋白和高脂肪在每次运动完后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左右是蛋白质摄入的 高峰注意吃点高蛋白的食品 信,希望你也有所收获。 胸肌:用哑铃做平卧推举,平卧飞鸟(注:哑铃必须是可调节重量的也就是说你练一段时间之后,肌肉增长很快,但是 人体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6次锻炼之后,如果你再用同一个重量,那么肌肉就会长得非常缓慢,甚至不再生长) 哑铃 平卧飞鸟拉力器夹胸,这些动作都是锻炼上胸部肌肉你得制定锻炼计划,不能光练胸肌,其他的肌肉也得练 腹肌:V字两头起(每隔一天练一次,每次练4组,每组10个,每练一个月增加数量)

健身初学者如何制定有效的增肌计划初学者健身怎么练和怎么吃才能增肌

下面是通用锻炼步骤:

1热身5-10分钟;

2力量训练30-45分钟;

3有氧运动30分钟。

如果你比较瘦,可以减少有氧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甚至可以不做有氧。刚开始锻炼,建议一周四练,休息三天。

力量训练可以按照下面进行:

第一天:胸肌+腹肌

第二天:背部肌肉+肱二头肌

第三天:肩膀+肱三头肌

第四天:腿

个人建议,每个人可以针对自己想加强的部位去练,每个动作的次数控制在6-8个每组,每次练3-4组为宜。

对于新手的话,一开始的训练不能过于密集,一般隔一天练一次即可。

比如第一次练第一个动作,周二休息,周三可以进行背部与肩部的训练,也是分组。周四休息,周五进行腹部与手臂的训练。如此循环,同时需要确保每天的睡眠充足,一般控制在8小时左右。

对于增肌,饮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肌肉生长是要消耗能量的,没有足够的热量,就不可能保证肌肉的正常生长。

膳食计划大推荐

此膳食计划:总蛋白质:468kcal(17%),总碳水化合物:1424kcal(51%),总脂肪:990kcal(35%),适用于刚刚起步的体重较轻的健身者,女性也适合。

早餐:全麦面包二片、煎蛋一颗、脱脂牛奶一杯(约230ml)、苹果一个(不去皮)加餐:低脂酸奶一杯、全麦苏打饼干六片

午餐:炒瘦牛肉一份,可搭配芹菜,洋葱或青椒等蔬菜,西蓝花一份,糙米一碗、柠檬汁一杯新手如何制定有效的增肌计划怎么训练、怎么吃

加餐:香蕉一根、生杏仁一小份(约24粒)。

晚餐:鸡胸肉炒鲜蔬(可包含蘑菇,胡萝卜等青菜)、炒土豆丝,少油、糙米一碗。

健身和跑步先后

教练没说错。

先跑步或者先健身都会优触消耗你的肌酸和肌糖元。

器械的主要供能物质就是肌酸和肌糖元。所以必须先器械,否则的话可能导致力量不足造成的无效训练;

跑步的主要目的是减脂,减脂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尽量的耗尽糖,降低胰岛素水平。因此有氧之前的器械对于减脂是很有好处的。

你的症状说明你有氧过量了不要把肌肉跑到松散,到这种程度你基本白练。。。除非你洗澡水太热。

众所周知的,慢跑不但消耗脂肪,也消耗蛋白质

我建议你用间歇的方式,20分钟内解决有氧问题,别拖太长时间。

健身!是该先跑30分钟,还是先做力量训练?

腹部脂肪的减少;最好的办法是练习后跑步45分钟。尤其是腹肌练习后再跑。效果尤佳!夏天最好。

健身房增肌的话,先练肌肉还是先跑步30分钟

首先,增肌训练前热身2~5分钟即可,最多10分钟。30分钟跑对增肌没有明显正面作用。

其次,增肌前的热身主要是为了“唤醒”肌肉,避免运动损伤。时间过长反而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因为之后为肌肉提供能量需要的磷酸原、糖份都会提前消耗一部分。即使是有氧无氧运动结合,也是用器械先做抗阻训练,再做慢跑等有氧运动。

第三,纯以增肌为目标的练习,最好与跑步分开,安排在不同时间进行。增肌一般要做竭尽全力的极限练习,一般一次都只针对一个大肌群、一两个小肌群,不宜再安排消耗过大的运动。行内人都知道,肌肉增长不是在训练时,而是在训练后,没有充分的营养补充和休息,效果不会好,还容易运动损伤。

第四,如上所述,快速增肌,训练只是一个方向,要有营养和休息保障。至于器械,并无优劣之分 ,只要追求高强度(大负载),增肌效果就比较明显。不过,最经典的,肯定是卧推。建议健身房里找个伴(或寻求巡场教练的帮助),没人帮助,极限训练不容易做的。

提个模型供参考:热身3分钟,卧推8个X6组(第二、三组用尽全力),做飞鸟、夹胸之类较低强度的12X4组。总体上一次练习4种左右的姿势。然后5分钟拉伸。全程控制在30~50分钟。

减肥是应该先练器械还是先跑步?

首先,建议你请个私人教练,你要是不想请的话,那么,呵呵,看我写的吧,跟教练说的如出一辙。

运动要达到三十分钟才可以消耗脂肪的。通常情况下,是现在跑步机上快走或慢跑(小腿不宜长肌肉)做15~20分钟的热身。然后去做器械,如果在器械区不想练出肌肉,那么训练的时候每种器械就要每组20个~30个就好了,3~4组就行。每组中间休息1~2分钟。做完器械一定要拉伸呀!!这样就不会长肌肉了,还能让身形变好的。大概练习一个小时吧,因为权威人士常析,力量练习虽然出汗没有有氧运动多,但是消耗的热量很大,一个小时的练习之后再消耗的就应该是脂肪了,这时,再去跑步机上快走50分钟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充分燃烧脂肪了。快走不会长肌肉,速度一定要保持在6以上,刚开始可以慢点的。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你练了这么久却一斤没有瘦。因为你的饮食不科学。节食会降低身体的代谢率,代谢率降低了,热量消耗的就会变慢,那怎么能减肥呢?一般去健身房减肥,私教会为你设计一个营养食谱的,早餐很重要的。可以吃两个鸡蛋清,补充一天的蛋白质,不要吃蛋黄,热量高,还要吃两片全麦面包,还要喝一杯250毫升的脱脂牛奶。这是早餐,很丰盛吧。大概十点左右时吃一次加餐,加餐是为了加快代谢率的,可以吃150克水果。午饭一定要吃主食,100克,馒头米饭都行的。还要吃肉肉,最好是牛羊肉鸡肉或是鱼,但一定要清淡的,可以是炖的,但是不能油炸!还要吃一些青菜,也要少油的。下午还是有加餐的,大概是午饭与晚饭中间,还是吃水果或是西红柿黄瓜之类的。晚饭可以和午饭一样,就是量要减少点,或著可以用水果加蔬菜代替,这样你一天都会有充足的能量去消耗脂肪了。代谢率降低是你减肥不瘦的主要原因。

祝你好运!

去健身房先跑步好还是先练器械好呢?

给你个建议,刚去健身房用5-10分钟的时间慢跑作为热身,以身体微出汗为标准。跑完后休息几分钟,然后根据计划开始力量训练。最后用慢跑作为结束。如果以减脂为目的,最后的慢跑应该在30-50分钟。如果不是很胖,以增加肌肉为目的那最后跑个20分钟左右就OK了。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健身是应该先跑步还是先练器械

都可以,但是注意跑步的强度!以增肌为目的,跑步的目的就是准备活动,让身体活动开。因此,无论是练力量前还是练力量后,都应以小强度的跑步为好,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去健身房是先跑步好还是先游泳好呐?

去健身房是先跑步好。

做任何运动之前都要先热身,这对做动作有很大好处,可以避免身体拉伤或者扭伤的发生,而跑步就是事储热身最好的运动。

但是要注意,跑步之后不能直接游泳,柔则对身体非常大伤害,因为此时皮肤毛孔多张开,马上接触冷水对身体有很大伤害。

当跑步之后,全身的各个器官都运作起来了,可以在身上的汗消失之后再去游泳,会有很好的效果。

健身先用器械还是先跑步

是这样的,首先你需要慢走或者慢跑十分钟左右热身,然后进行拉伸,再进行器械训练,最后再跑步。这个才是标准的健身套路,无论从阀听教练说的还是从网上查到的都是这样的

健身前是先做伸展运动还是先跑步

建议你:

先跑步15分钟左右,然后再做伸展运动

每天坚持锻炼一两个部位,如:今天锻炼胸跟背,明天就锻炼手跟肩,腹部也是隔一天练一次一般的锻炼时间为45范钟~~90分钟,不宜过长

如果你想快速生长的肌肉的话,可以去买一些保健品吃,如蛋白粉(因为蛋白可以生长肌肉)

健身先跑步还是先做机械?

这个没有说先做哪个好,看你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或减肥,建议先跑步后器械。跑步主范调整自己的心肺功能,速度不用很快,因人而异。一开始3-5分钟可以先快走,之后把速度慢慢加上去,加的过程中可以5分钟加一档,直至加到个人平时长跑时的正常速度为止,不建议再往上加,因为会对膝关节有损伤。这样一直跑,直至体力到达临界点时开始慢慢降速,最后降到原先快走的速度再走3-5分钟,整个过程最好保持在45分钟左右,公里数在7-8公里左右,这样效果会比较好。之后做器械就根据你所要练的部位进行选择,不管是上肢还是扩胸还是其他,最好都按组进行,每组动作10-15次为宜,3-5组为佳。如果是为了减肥的,在上述运动的基础上能再做一些有氧或无氧运动1小时效果更加,譬如搏击操,健身舞蹈等。

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严重“违反”健身理论的“双重训练”,竟可以翻倍肌肉合成时间!

 

FitEmipre健身领域

3天前 · 健身教练

本文适合初级以上健身爱好者

内容标签 双重训练 延长蛋白质合成

原著:Christian Thibaudeau

编译:陆肆壹

“努力训练一块肌肉,然后让它去恢复。5-7天后才能再次训练它。”

“训练一块肌肉之后3天内,切勿直接或间接再次练到它。”

“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肌肉需要恢复72小时。”

是不是对这些话语很熟悉?因为你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如果这些信条阻碍了你的肌肉和力量发展呢?

如果你不遵循这些信条,反倒可以更快地进步呢?

想想看下面这些运动员

---奥林匹克举重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抓举、挺举,深蹲。

---顶尖的crossfit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训练到全身。

---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每周训练好几次卧推、硬拉、深蹲。

简而言之,你所遵循的“训练,然后休息72-96小时”的观念过于简单化了。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纯粹的分解代谢期或合成代谢期,它们总是同步发生的。

身体时刻都在不断地分解和建立肌肉组织,只不过分解与合成的比率会不一样。而且这个比率会因为你的训练、饮食、休息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种我已经大量试验过的训练技巧——能帮助你更快增长肌肉、同时也能突破力量平台期。

双重训练

我是一个高频率训练的信徒,喜欢经常训练一些基本动作。所以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包括每周训练相同动作12次!

我发现,当我连续两天训练同一肌群时,总是会在第二天感到更好的收缩,并得到更好的泵感。第二次训练结束后,肌肉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呈现出泵感、充血的外观。

但是如果我第三天又再次训练它,就会感到肌肉变得很平坦。

几年前,我曾指导健美运动员Daryl Gee,帮助他备战奥林匹亚先生。Daryl需要迅速改善他的背部肌群。

我让Daryl在第一天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训练背部。而第二天,我打破规则,让他再次训练背部,不过这次用的是轻重量的泵感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Daryl最终获得的成果震惊了我!我开始将这种方法运用至所有的主要肌肉群——第一天做大重量复合动作,然后第二天为同样的肌肉做15-20分钟的泵感训练。

我把这第二次训练称之为“喂养训练(feeder sessions)”。我对自己和许多健美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毫无疑问,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在第一次训练后的24-3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刺激?

1延长的蛋白质合成

该方法延长了第一天训练后的蛋白质合成持续时间。

简单地说,在一次训练结束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都是升高的。在最初的4小时里,蛋白质的分解比合成更明显。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逐渐变得更高,在训练后24小时达到最高,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

所以,你基本上有20个小时的高蛋白质合成/肌肉合成状态。而在第一次训练后24小时进行第二次训练,你可以再将其延长12小时甚至24小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营养条件充足时,它才会有效。如果你的训练和营养都很到位,蛋白质的分解会被限制得很低,从而导致更多的蛋白质合成。

此外,如果第二次训练遵循了“泵感、充血原则”,你就可以让营养物质加速传递到正在恢复的肌肉中。

关键信息:第二次训练是为了加强第一次训练的合成反应。它延长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增加对肌肉的营养输送。

2强化肌肉反馈

“强化肌肉反馈”是改善大脑肌肉链接的一种好方法。

当你狠狠地训练一块肌肉的时候,你会在第二天更清楚地意识到它。因为你会感到它乏力、酸胀、疼痛等。

当一块肌肉处于这种“增强意识”状态时,你再次训练该肌肉,会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这块肌肉。

对于那些很难主动收缩特定肌肉的人来说,刻意营造这种感受是非常有用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卧推的时候,胸大肌的收缩感比不上和肱三头肌或者三角肌,那么在卧推之后第二天做一些胸大肌的孤立动作可以帮助你改善大脑肌肉链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改善了大脑肌肉链接时,会变得越来越擅长在卧推时募集胸大肌。

记住,如果你在训练时感觉不到目标肌肉,那么你很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刺激效果。因此,花时间去改善那些弱势肌群的大脑肌肉链接,对于你的长远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3增强肌肉的反应

在被大重量刺激后的第二天,肌肉对训练的反应更灵敏。

当然,你的力量潜力可能会降低,因为肌肉还没有完全恢复,僵硬/酸痛会阻碍你的运动能力。

然而,如果你用更轻的重量来训练肌肉,专注于收缩质量和肌肉泵感,而不是关注举起更大重量——这是提升滞后肌肉群的极好方法。(“滞后”指的是你身体上某个视觉效果偏小的肌肉,或者是复合动作中的薄弱环节、它拖了整体力量的后腿。)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周一做了大重量卧推,你发现可以较轻易让重量离开胸部,但是却很难伸直肘关节完成动作后半段。那么意味着第二天,你应该以肱三头肌的肌肥大训练作为训练课开头。

在你周二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三头肌训练,然后继续你的日常训练(比如深蹲)。

同样地,如果你更专注于增肌,则连续两天训练某个滞后肌肉群。第一天是常规训练。第二天的训练课开头做10-15分钟的孤立泵感训练。

具体如何实际运用?

您可以将以上方法用于三个主要目的:增长整体肌肉量,提升弱势肌群,提升薄弱环节。

1想要更快地增长整体肌肉质量

将训练课划分成3种类型:

训练日1:推类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

训练日2:拉类肌肉(背部,斜方肌,肱二头肌)

训练日3:腿部(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训练日程可能像是这样:

周一: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二: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三: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四: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五:推类肌肉(泵感训练)+拉类肌肉(主要训练)

周六:拉类肌肉(泵感训练)+腿部(主要训练)

周日:腿部(泵感训练)+推类肌肉(主要训练)

请注意,你可以在这一周内插入几个休息日。如果你加入了休息日,那么在下次训练的开头就不必做泵感训练了。因为泵感训练必须在主要训练之后的24-36小时内完成,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效了。

泵感训练应该仅仅是“意思一下”而已,只是为了让更多营养丰富的血液进入到前一天练过的肌肉中,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目标不是全力以赴搞死你自己(这种心态应该留到主要训练中)。

由于时间被限制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循环训练。举个例子,如果你周一的主要训练是推类肌肉,那么周二应该这么做:

1一个针对胸部的孤立动作(器械夹胸、龙门夹胸等)

2一个针对三角肌的孤立动作(前平举或侧平举)

3一个针对肱三头肌的孤立动作(哑铃臂屈伸、绳索臂屈伸)

每个动作8-12次,保持做组时的“恒定张力”。控制动作过程,每一次重复中尽可能收缩你的目标肌肉,在一组结束前绝不要放松肌肉。如果你用恒定张力做8-12次,这意味着每一组应该至少持续30秒,最多50秒。

所以整个流程会像这样:

器械夹胸8-12次

休息15秒

哑铃侧平举8-12次

休息15秒

绳索臂屈伸8-12次

休息30-45秒

将以上过程重复3-5次,在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2想要增长某个滞后肌肉群的体积

这个计划更简单,因为你一周只会进行1-2次的“二次训练”。你可以更容易地安排休息日,并且你在编排计划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非常简单,首先在训练周期中选择1-2个顽固的滞后肌肉群。然后,在正式训练过后的24-36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刺激。

由于在二次训练中你仅仅针对一个肌肉群,所以不需要像上面那样采用循环训练。15分钟内你可以选择2个动作,使用每组8-12次的恒定张力,或者渐降组、暂停休息法、局部次数等。

次数:8-12次

组数:每个动作3-4组

动作数量:2-3个

做组风格:恒定张力

可能使用的方法:渐降组,暂停休息,全程+半程动作,闭塞训练。

记住,目标是让血液尽可能多的流入肌肉,重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大重量训练。

3想要强化一个薄弱环节

这里的重点不是提高某块肌肉的视觉效果,而是强化某个在复合动作中拖了后腿的肌肉群。例如,肱三头肌可能是你卧推的薄弱环节,或者臀部可能是你硬拉的一个限制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你在计划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些“主要动作”——你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这些动作的力量数据。

在训练这个主要动作时,问问你自己哪块肌肉在联合发力的环节中是最弱的。然后在第二天训练的开头,为那块肌肉做一些孤立动作。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增长力量而非增肌,我们使用稍微不同的参数来修正弱点:

次数:6-8次

组数:每个动作6-8组

动作数量:1个(仅选择一个目标肌肉最有感觉的动作)

做组风格:控制离心过程(还原),加速完成向心过程(举起)

可能使用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暂停休息法,但大部分情况下应该正常做组。

相关搜索

李小龙肌肉

彭于晏肌肉

朱亚文肌肉

郑浩南肌肉

施瓦辛格肌肉

黄晓明肌肉

健身初学者去健身房流程 健身初学者去健身房流程,现代人多数都有久坐的经历,但是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应该要时刻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初学者要学习一些健身的知识,来看看健身初学者去健身房流程吧。健身初学者去健身房流程1 初入健身房,不知道怎么安排训练才能更燃脂? 几个步骤学一下: 第一个步骤,你可以先进行10-15分钟的慢跑热身,让血液热起来,体温逐渐提高,关节跟肌群逐渐激活,才能找到更好的运动状态。第二个步骤,要先进行力量训练。减肥人群也要先做一组力量训练,再开启有氧运动。健身房不能错过的就是器械区域的训练,你可以从杠铃、哑铃入手,锻炼身体各大肌群。肌肉是身体的瘦体重,提高瘦体重可以提高身体基础代谢,让你每天消耗更多卡路里,有助于易瘦体质的养成,同时提高身材曲线。没有力量训练经验的人,可以从深蹲、弓步蹲、硬拉、划船、低位引体向上、卧推这5大黄金复合动作入手,学习这些动作的标准动图,然后再慢慢提高负重,可以帮你锻炼身体各大肌群,每个动作10-15次,重复4组,2-3天训练一次即可,这样可以给肌肉足够的修复时间。有一定力量训练经验的人,可以细分肌群训练,比如:一天锻炼上半身肌群,一天锻炼下半身肌群,让肌肉轮流得到休息,可以更加充分的刺激目标肌群,提升肌肉维度。 第三个步骤,安排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后可以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不要单纯地进行跑步训练,你可以尝试有氧操、动感单车、HIIT间歇训练等训练方式,运动要多样化变化,才能避免身材陷入瓶颈期,让你持续燃脂。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在20-50分钟,每周保持4次以上的锻炼频率。高强度运动每次20分钟即可,而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需要坚持30-50分钟,才能提升燃脂效率。第四个步骤,放松拉伸。健身训练后肌肉充血,不拉伸放松会导致肌肉僵硬,没有弹性,健身后肌肉酸疼感也会更明显。我们可以花费5分钟时间进行放松拉伸,减缓肌肉酸疼感,提高肌肉弹性。每次健身后大汗淋漓,毛孔扩张,不要马上洗澡,一定要休息半小时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洗个温水澡,才能避免细菌入侵,导致免疫力低下哦!牢记这4个步骤,坚持2个月以上,你会发现:自身的燃脂塑形速度会高于别人,瘦下来后身材曲线也会更迷人哦!健身初学者去健身房流程2 运动注意事项 一、运动前应该吃东西吗? 运动前实际上应该要稍微吃一点,这和血糖指数高低有关。适当地补充食物,可以提高血糖指数,经常健身的人都知道,如果血糖过低,会导致头晕、全身乏力、心慌等身体不适症状,因此在健身前应当适当地补充食物。 二、运动前应该吃什么? 建议吃一些含糖及热量的食物,比如香蕉、面包等等,这些食物应该在运动前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吃最好。因为食物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如果吃完之后直接去运动,可能导致肠胃不适,所以应该避免饮食后即刻进行运动,尤其是不能进行饱腹后立即运动。 三、运动前应该吃多少呢? 一般来说,男性健身可以吃2-3片面包,女性只需要1-2片面包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尽量不要吃一些高纤维的食物,因为高纤维食物加重肠道的负担,不易消化。最好的选择是一根香蕉,香蕉含糖量高,且可以快速转化为我们身体运动所需要的糖原,且持续地为我们补充体力。 四、如果运动前来不及吃东西,那应该怎么办呢? 假如真的来不及在运动前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吃东西,没有足够的肠胃消化时间,我们的建议是练前喝一些水质的运动补剂,比如运动饮料、蛋白粉等等。还可以吃一小块巧克力,这样能够快速提供我们运动所需要的热量,或者用其他的糖代替。 五、运动以后多长时间吃东西合适? 建议在锻炼完休息一小时后再吃东西,刚运动完的时候,身体仍然处于发热及兴奋状态,本该用于消化系统使用的血液,很大一部分都仍然循环于运动系统之中,这时只适合补充水、牛奶、运动补剂,待身体完全冷却下来以后再进食其他食物,才不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 六、运动结束一小时后吃什么呢? 应该吃一些低糖低脂食物,尤其是对于需要减脂的人群来说,更不应选择油炸、蛋糕、烧烤等食物,更应该选择高纤维、饱腹感强的食物,比如燕麦片、鸡蛋、蔬菜等食物进行搭配。对于需要增肌的人群来说,除了补充蛋类、肉类食品,可以额外增加一些蛋白质补剂,让运动事半功倍。健身初学者去健身房流程3 初学者训练计划 一: 胸 哑铃卧推 4×12坐姿推胸 4×12坐姿上斜推胸 4×12坐姿蝴蝶夹胸 6×12 二:背 俯身哑铃划船 4×12俯身杠铃划船 4×12坐姿划船 4×12高位下拉 6×12 三: 三头 颈后臂屈伸 6×12绳索下拉 6×12直杆下压 6×12单臂绳索下拉 6×12 四、腿 弓箭步蹲 4组深蹲 4×12宽距硬拉 6×15窄距硬拉 6×15 五: 肩 前平举 6×15侧平举 6×15俯身飞鸟 6×15这份计划是最基础、最适合新手的,可以参照这份计划训练1-2个月,等能够做的非常完美的时候,再去做升级的训练计划。买课的时候千万不要冲动,最好不要囤几十节的课,一次买一个月的课程就够用了。(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遭到热心教练的社会毒打,你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一是 教练流动性大,买了几十节课可能会换两三个教练;二是 容易对教练产生依赖,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学会方法 脱离教练。(如果你有钱 就当这话我没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93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