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5到20个肾锥体构成的是

有15到20个肾锥体构成的是,第1张

肾髓质 。

肾锥体位于肾髓质内的圆锥样结构。一般为15~20个。锥体的底朝向皮质,尖朝肾窦,有许多放射状条纹从锥体尖部向皮质方向扩展。条纹是由肾直小管和血管平行排列而成。

1位于肾皮质的深层,约占肾实质的2/3,血管较少,呈淡红色,主要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肾锥体呈圆锥形,与皮质相接的部分宽大,称锥体底,该部与皮质之间的界线不清。锥体上有颜色较深呈放射状的髓放射线,髓放射线是由肾直小管和血管平行排列而成,髓放射线伸入皮质的部分叫髓质突,由肾直小管聚集而成;髓放射线之间的皮质称皮质迷路,每个髓放射线及其附近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每个肾锥体和它周围的皮质,总称肾叶。肾锥体尖端钝圆,称肾乳头。肾乳头形状不规则,有的由2~3个肾锥体合并而成,故每个肾只有7~12个肾乳头。

2肾皮质以内的实质叫肾髓质。髓质色淡,较致密而有条纹,是由肾椎体组成的。椎体尖端钝圆,伸向肾窦,叫肾乳头,每肾有7~12个。肾乳头上有许多小孔,名乳头孔,为乳头管的开口。乳头孔排列成筛状,又叫筛区,肾内生成尿液即经筛区进入肾小盏。肾髓质主要功能是吸收原尿中的某些成分重新入血,并最后生成尿液。

3肾皮质以内的实质叫肾髓质,占肾实质的2/3。髓质色淡,血管较少,较致密而有条纹,是由肾锥体组成的。髓质的锥体底朝向皮质,锥体尖端钝圆,伸向肾窦,叫肾乳头,为乳头管的开口。乳头孔排列成筛状,称为筛区,肾内生成尿液即经筛区进入肾小盏。肾髓质主要功能是吸收原尿中的某些成分重新入血,并最后生成尿液。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肾生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器官,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 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形似蚕豆。因受肝的挤压,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肾分内、外侧前、后两面及上、下两端。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的门户。出入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裹称肾蒂。因下腔静脉靠近右肾,故右肾蒂带较左肾蒂短。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自前向后顺序为:肾静脉、肾动脉和肾盂末端;自上而下顺序为: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为肾血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等占据。肾窦是肾门的延续,肾门是肾窦的开口。肾的前面凸向前外侧,后面紧贴腹后壁,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肾长约99cm(8~14cm)、宽59cm(5~7cm)、厚4cm(3~cm),重量134g~148g。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为腹膜外位器官。肾的高度:左肾在第11胸椎椎体下缘至2~3腰椎椎间盘之间;右肾则在第12胸椎椎体上缘至第3腰椎椎体上缘之间。两肾上端相距较近,距正中线平均为38cm;下端相距较远,距正中线平均为72cm。左、右两侧的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肾门约在第1腰椎椎体平面,相当于第9肋软骨前端高度,在正中线外侧约5cm。肾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肾病患者触压或者叩击该处可引起疼痛。

肾上腺 位于两肾的上方,二者虽共为肾筋膜包绕,但其间被疏松的结缔组织分隔。故肾上腺位于肾纤维膜之外,肾下垂时,肾上腺可不随肾下降。

肾皮质表面覆盖着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肌织膜,它与肾实质紧密粘连,不可分离,进入肾窦,衬覆于肾乳头以外的窦壁上。除肌织膜外,通常将肾的被膜分为三层:即由内而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纤维囊 为坚韧而致密的,包裹于肾实质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肾破裂或部分切除时需要缝合此膜。在肾门处,纤维膜分两层,外层贴于肌织膜外面,内层包被肾窦内的结构表面。纤维囊与肌织膜连接疏松,易于剥离,如剥离困难即为病理现象。

脂肪囊 又称肾床,位于纤维囊外周、紧密包裹肾脏的脂肪层。肾的边缘部脂肪丰富,经由肾门进入肾窦。临床上的肾囊封闭,就是将药液注入肾脂肪囊内。

肾筋膜 位于脂肪囊的外面,包被肾上腺和肾的周围,由它发出的一些结缔组织小梁穿过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具有固定肾脏的功能。位于肾前、后面的肾筋膜分别称为肾前筋膜和身后筋膜,二者在肾上腺的上方和肾外缘处均互相愈着,在肾的下方则互相分离,分别与腹膜外组织和髂筋膜相移行,其间有输尿管通过。在肾的内侧,肾前筋膜包被肾血管表面,并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表面的结缔组织及对侧的肾前筋膜相移行。肾后筋膜相内侧经肾血管和输尿管的后方,与腰大肌及其筋膜汇合并向内侧附着于椎体筋膜。

肾周间隙位于肾前、后筋膜之间,间隙内有肾、肾上腺、脂肪及营养肾周围脂肪的肾包膜血管。肾间隙内不同平面脂肪含量的多寡不同,通常在肾门水平脂肪很丰富,而在肾下极背侧脂肪含量少。肾脏感染常局限在肾周间隙内,有时可沿肾筋膜面扩散。肾周间隙积液时,可推挤肾脏向前上移位,向下可流至盆腔,还可扩散至对侧肾周间隙。因肾筋膜下方完全开放,当腹肌力弱、肾周脂肪少、肾的固定结构薄弱时,可产生肾下垂或游走肾。肾积脓肿或肾周围炎症时,脓液可沿肾筋膜向下蔓延,达髂窝或大腿根部。

肾实质可分为位于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肾皮质厚约1~15cm,新鲜标本为红褐色,富含血管并可见许多红色点状细小颗粒,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髓质色淡红,约占肾实质厚度约2/3,可见15~20个圆锥形、底朝皮质、尖向肾窦、光泽致密、有许多颜色较深、放射状条纹的肾锥体。肾锥体的条纹由肾直小管和血管平行排列形成。2~3个肾锥体体尖端合并成肾乳头,突入肾小盏,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为乳头孔,终尿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伸入肾锥体之间的肾皮质称肾柱。肾小盏呈漏斗形,共有7~8个,其边缘包绕肾乳头,承接排除的尿液。在肾窦内,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再由2~3个肾大盏汇合形成一个肾盏。肾盏离开肾门后向下弯行,约在第二腰椎上缘水平,逐渐变细与输尿管相移行。成人肾盂容积约3~10ml,平均75ml。

肾动脉 的第一级分支在肾门处常分为两支,即前支和后支。前支较粗,再分出4个二级分支,与后支一起进入肾实质内。肾动脉的5个二级分支在肾内呈节段性分布,称肾段动脉。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每个肾有五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各肾段由其同名动脉供应,各肾段间被少血管的段间组织所分隔,称乏血管带。肾段动脉阻塞可导致肾坏死。肾内静脉无一定节段性,互相间有丰富的吻合支。

在发育过程中,肾可出现畸形或位置与数量的异常。诸如:马蹄肾,多囊肾,异位肾,交叉异位肾,移动肾,双肾盂及双输尿管,单肾畸形,低位肾等。

输尿管 是位于腹膜外位的肌性管道。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cm,管径平均05cm~10cm,最窄处口径只有02cm~03cm。全长可分为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腔部和输尿管壁内部。

输尿管腹部 起自肾盂下端,经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其中点附近,与睾丸血管(男性)或卵巢血管(女性)交叉,通常位于血管的后方走形,达盆腔入口处。在此处,左侧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前方;右侧输尿管越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

输尿管盆部 自小盆腔入口处,经盆腔侧壁,髂内血管、腰骶干和骶髂关节前方下行,跨过闭孔神经血管束,达坐骨棘水平。男性输尿管走向前、内、下方,经直肠前外侧壁与膀胱后壁之间下行,在输精管后方与之交叉,从膀胱底外上角向内下斜穿膀胱壁。两侧输尿管达膀胱后壁处相距约5cm。女性输尿管经子宫颈外侧约25cm处,从子宫动脉后下方绕过,行向内下至膀胱底穿入膀胱壁内。

输尿管壁内部 是位于膀胱壁内,长约15cm斜行的输尿管部分。在膀胱空虚时,膀胱三角区的两输尿管口间距约25cm。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的升高能引起壁内部的管腔闭合,从而阻止尿液由膀胱向输尿管返流。

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输尿管壁内部。狭窄处口径只有02cm~03cm。

膀胱 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和壁的厚度随尿液充盈程度而异。通常正常成年人的膀胱容量平均为350ml~500ml,超过500ml时,因膀胱壁张力过大而产生疼痛。膀胱最大容量为800ml,新生儿膀胱容量约为成人的1/10,女性的容量小于男性,老年人因膀胱肌张力低而容量增大。

空虚的膀胱呈三棱椎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部。膀胱尖朝向前上方,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称膀胱底。膀胱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为膀胱颈,与男性的前列腺底和女性的盆膈相毗邻。

膀胱内面被覆黏膜,当膀胱壁收缩时,黏膜聚集成皱襞称膀胱襞。而在膀胱底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此处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两个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称输尿管间襞,膀胱镜下所见为一苍白带,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在男性尿道内口后方的膀胱三角处,受前列腺中叶推挤形成纵嵴状隆起处称膀胱垂。

膀胱前方为耻骨联合,二者之间称膀胱前隙或耻骨后间隙,在此间隙内,男性有耻骨前列腺韧带;女性有耻骨膀胱韧带。该韧带是女性在耻骨后面和盆腔腱膜弓前部与膀胱颈之间相连接的两条结缔组织索。此外,间隙中还有丰富的结缔组织与静脉丛。男性膀胱的后方与精索、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毗邻;女性的膀胱后方与子宫和阴道相毗邻;男性两侧输精管壶腹之间的区域称输精管壶腹三角区,借结缔组织连接直肠壶腹,称直肠膀胱筋膜。膀胱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此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施行穿刺术,不会伤及腹膜和污染腹腔。新生儿膀胱的位置高于成人,尿道内口在耻骨联合上缘水平。老年人的膀胱位置较低。耻骨前列腺韧带和耻骨膀胱韧带以及脐正中襞与脐外侧襞等结构将膀胱固定在盆腔内。这些结构的发育不良示膀胱脱垂与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女性尿道 平均长约3~5cm,直径约06cm,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尿道内口约平耻骨联合后面中央或上部,女性低于男性。其走形向前下方,穿过尿生殖隔离,开口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尿道内口周围为平滑肌组成的膀胱括约肌所环绕。穿过尿生殖隔离处则被由横纹肌形成的尿道阴道括约肌所环绕。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口的前方、阴蒂的后方2~25cm处,为尿道阴道括约肌所环绕。在尿道下端有尿道旁腺,其导管开口于尿道周围。尿道旁腺发生感染时可形成囊肿,并可压迫尿道,导致尿路不畅。

肾脏的组织结构

 肾脏的组织结构,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过滤器官,可以滤出代谢产物和致癌物,相信很多的人都想要保护好肾脏。以下来了解,肾脏的组织结构。

肾脏的组织结构1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肾脏的一侧有一凹陷,叫做肾门,它是肾静脉、肾动脉出入 肾脏以及输尿管与肾脏连接的部位。

 肾为红褐色,可分为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端。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

肾脏的组织结构2

 肾脏内部的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

 在肾纵切面可以看到,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肾皮质新鲜时呈淡红色,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 和肾小管所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间,成为肾柱。

 肾髓质新鲜时呈红褐色,为10-20个锥体所构成。肾锥体在切面上呈三角形。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锥体尖端称肾乳头,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

 在肾窦内有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每肾有7~8个肾小盏,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肾孟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体内有一个毛细血管团,称为肾小球,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

 肾小管汇成集合管。若干集合管汇合成乳头管,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

 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由于肾筋膜在肾的下方开放,当出现肾周围的脂肪减少等情况使肾的支持力下降时,肾的移动度增大,容易向下移动,形成肾下垂或游走肾。又由于肾筋膜下端的开放,可向下通入直肠后隙,临床上可经直肠后隙注入空气,行腹膜后充气造影,以显示肾等器官的变化。

肾脏的组织结构3

  正常情况下肾脏的功能包括

 正常情况下,两个肾脏的所有功能完全可以由一个健康肾脏完成。有些人天生只有一个肾脏,另有些人选择捐献一个肾脏。一侧肾脏还可能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严重毁损。

 肾脏的基本功能是保持机体中水和矿物质(包括电解质)的适当平衡。其他功能还包括滤过和排泄机体对食物、药物及有害物质(毒素)的代谢废物;调节血压;分泌一些激素。肾脏还能调节血压以及分泌某些激素。

  水和电解质平衡

 人体需要规律摄取水以维持生命。食物的代谢过程也可以产生一定量的水。如果机体摄入的水与排出的水不匹配,水平衡被打破,人会生病,甚至死亡。体内水过多会稀释电解质,而水过少又会使其浓缩。机体的电解质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肾脏调节着并有助于维持水和电解质的恰当平衡。

 血液以较高的压力进入肾小球。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大多经肾小球的小孔滤过,留下血细胞和绝大部分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清亮的滤过液流经鲍曼囊,进入与鲍曼囊腔连接的近曲小管。在健康成人,每天约有180L液体滤出到肾小管。

 其中绝大部分水和电解质被肾脏重吸收;只有15%~2%生成尿液被排泄。其他肾单位对于水的渗透性不同,允许较多或较少的水回到血液循环。这一过程比较复杂。

 在肾小管的第一部分(近曲小管),大部分钠、水、葡萄糖和其他滤过的物质被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在肾小管的第二部分(亨利袢),钠、钾和氯被泵出;剩下的液体被稀释。因此,剩余的液体会越来越稀释。稀释的液体通过肾小管的第三部分(远曲小管),其中钠进一步被泵出,作为交换,钾和酸被泵入。

 来自若干肾单位的小管液进入集合管。在集合管中,液体可以继续被稀释,或者水分也可以被重吸收入血,使得尿液浓缩。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垂体产生)和其他激素的调节。这些激素有助于调节肾脏功能、控制尿液成分,从而保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滤过和排泄

 在机体代谢食物时,产生一定的废物,需要被清除到体外。蛋白质代谢的`废物主要以尿素氮的形式排泄。尿素氮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进入小管液,而且它不被重吸收,因此可以直接进入尿液。

 机体不需要的其他物质,包括代谢产物如酸、毒素及药物,被肾小管细胞主动分泌到尿液中(尿液因此而有其特殊的气味)。

  血压调节

 肾脏的另一个功能是通过排泄过量的钠来调节人体血压。如果排泄的钠过少,血压就会上升。肾脏也通过产生一种叫肾素的酶来调节血压。当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时,肾脏会分泌肾素进入血液,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使血压升高。肾脏还制造促使血管收缩并帮助提高血压的尾加压素。肾衰竭的患者调节血压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高血压。

  分泌激素

 通过分泌激素,肾脏还调节其他重要功能,比如红细胞的产生及骨骼的生长和维持。

 肾脏产生的激素叫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随后,骨髓产生的红细胞被释放入血。

 健康骨骼的生长和维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赖于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肾脏有助于调节钙和磷等矿物质的水平,后者对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肾脏对钙磷水平的调节是通过将由皮肤产生、也存在于多种食物中的无活性的维生素D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骨化三醇)来实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02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