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名人辈出,而詹姆斯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永远是大家心中的詹皇,不仅打球技术好,球品人品都是俱佳,身材也是超完美。
他是NBA史上所有位置的球员里,综合运动能力(速度、弹跳、爆发力、力量、身高、持久性、耐力、平衡感)最好的球员之一。我倾向于去掉这个之一。唯一能挑剔的,只有增重后的敏捷性quickness。2005-10期间是史上最好的drive and kick球员之一,在个人突袭+广域分球两方面以及结合,都是 历史 顶尖。
勒布朗·詹姆斯,全名勒布朗·雷蒙·詹姆斯,1984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绰号“小皇帝”,效力于NBA洛杉矶湖人队。
詹姆斯在2003年NBA选秀中于首轮第1顺位被克利夫兰骑士队选中,在2009年与2010年蝉联N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MVP)。2010年,詹姆斯转会至迈阿密热火队。2012年背身与中远投成长后,是攻防两端NBA史上最全面(all-round)的球员之一,确实可以承担任何一个位置的攻防要求。史上传球最好、视野最广、最有指挥头脑的前锋,可能没有之一,堪与相比的只有伯德与里克-巴里。史上最好的守转攻运动战处理者之一,与滑翔机、乔丹、J博士们并列。
同时身兼NBA史上持球时最有影响力的球员之一。在独自承担球队进攻负担并完成的高效率上,史上外围里,只有魔术师/乔丹/大O是等量齐观的。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最好的球员之一,包括对自己球场内外事务的处理、个人的去向、经纪人的选择、与队友的关系、个人成长和风格转变等,都老谋深算得很早熟。当然这点带来的效应,见仁见智了。
网友说:从他刚进入联盟的身体结实度和现如今的身体结实度一对比,就很能说明效果了。现如今詹姆斯的身材,那真真是到了完美的程度,身体上的每一块肉都是结结实实的肌肉,线条完美清晰。Q球资讯,每天为您提供最新最热的 体育 资讯。你觉得詹姆斯身材如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下方留言。
在NBA联盟里从不缺少天赋,身体素质强硬的运动员,但如果真的要说身体素质优秀,那如今联盟那个33岁的老将绝对算是变态。十年之前就有不少球迷讨论以詹姆斯这样的打法职业生涯不会太长久,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詹姆斯一旦进入30岁之后,竞技状态会下滑的非常厉害,因为在他们看来詹姆斯只会依靠身体打球,如今看来这些人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詹姆斯身体素质好,绝不体现在速度快,弹跳好,你要知道那只是基础只是一部分,我们看看詹姆斯的身体有多好!
一 速度快
这记盖帽真真实实体现了詹姆斯又多块,18米的距离耗时267秒,这比之前官方测量NFL运动员贾马尔·查理斯的速度都要快,而詹姆斯要比查理斯重50+磅。
二 力量大
这一球同样是在比赛中由摄影师拍下来的,这球足以体现詹姆斯的手臂力气有多大,在NBA的官方测量时,奥尼尔的卧推重量是210+kg,大本是202kg,而司职小前锋的詹姆斯达到了190kg,想想有多恐怖!
三身体对抗强
热火时期的詹姆斯真的是从一号位打到五号位,当时詹姆斯增重到130kg,就是为了增加身体对抗,生抗霍华德就能够看出其强大了
我国青内线球员背打詹姆斯,后者纹丝不动。
四协调性好
很多球迷都看过这张图,詹姆斯旱地拔葱大帽斯普利特,这球除了对手臂的力量要求很高,还有对腰部的核心力量要求也不低。
五弹跳逆天
詹姆斯的暴扣屡见不鲜,绝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两记扣篮分别是詹姆斯新秀和热火时期的两记扣篮,第一记扣篮是在队友送出了空接,这空接给的太高,很明显詹姆斯已经头部过框了;第二球飞跃卢卡斯,这估计是nba历史首个飞跃扣篮的进球了!
一、高训练量
在肱二头肌训练中,很少有人练到足够的组数。害怕艰苦训练的人常说,肪二头肌是个小部位,每次训练不能超过9组。实际上即使做20组你都无法“震撼”它,而仅仅是在“挠痒痒”。一个高效的震撼训练至少要做20组,而且这20组都必须是正式组,每组都得做到力竭。
二、超级组训练法则
超级组训练法则对增大肱二头肌特别有效,它能刺激更多的肌纤维,创造更好的充血。我在每次训练中都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每个练习都做超级组,仅是每组的最后两个练习采用。
2.杠铃弯举不要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因为这个复合练习需要强大的能量和充分的恢复。
3.除了肱二头肌之外,不要把肱二头肌与其它部位联合在一起做超级组。二头肌与三头肌功能相反,轮流训练可保证充足的恢复时间。二头肌训练的最后一个练习与三头肌训练的第一个练习联合做超级组,正好能过渡到三头肌训练中去。
4在用超级组法则联合练二头肌和三头肌时,应尽量选择相同用力水平的练习,如哑铃斜板弯举与单臂哑铃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与站姿颈后臂屈伸的组合。
5.能用于超级组训练的肱二头肌练习只有哑铃弯举、斜板哑铃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索弯举。相比之下,站姿杠铃弯举太重了、哑铃集中弯举太轻了,机器弯举又太孤立了。
三、每组都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应练到力竭,不论使用多大重量或做多少次,只有练到力竭才能确保对肱二头肌震撼性刺激的要求。
四、采用较低的次数
只统计那些在68次范围内达到力竭的训练组。如果每组超过8次,则附属肌肉可能在肱二头肌完全力竭之前就疲劳了。如果无法做到6次,则表明二头肌没有在附属肌肉取代用力之前达到力竭。
五、经常打乱训练次序
假定最大的力量应该分派给最重的练习,那么结论就是每次肱二头肌训练都应以杠铃弯举开始。但是,人体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适应过程是如此微妙,以至于几乎察觉不到附属肌肉已经暗中分担了不少本应由肱二头肌完成的工作。
通过每次以不同的练习开始,附属肌肉就没有机会去适应,肱二头肌就会被迫做所有的工作。例如,如果你经常以斜板哑铃弯举或哑铃交替弯举代替杠铃弯举开始训练,即使用的重量减小了,但训练却会更有效,因为一切工作都是在附属肌肉还在考虑如何帮忙时由二头肌单独完成的。
六、舷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一起练
除三头肌外,不要将二头肌与其它任何部位一起练。如果像许多健美运动员那样,将二头肌与胸部一起练,则因胸部训练消耗了大量能量,即使你觉得已经为工头肌付出了100%,它们得到的却只有80%。如果每次只练一个部位,那你将得到更好的震撼性刺激效果。
七、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之所以成为锻炼肱二头肌的理想练习,是因为它们通常是交替进行,允许每个胳膊有更多的恢复时间,使你能采用尽可能大的训练重量。
哑铃集中弯举是个例外,这个动作过于孤立,而且无法使用大重量,因而很难成为有效的增大肌肉块动作。我通常用它来热身,喜欢每次都缓慢地弯举到掌心向上并进行顶峰收缩,这样能产生强烈的充血。同二头肌训练的其它练习一样、采用金字塔式增重做5组,每组68次,这是个有效的训练动作,但我仍然不把它计入正式训练。
八、斜板弯举
确保在每次肱二头肌训练中都包括斜板弯举,这个动作能提供其它姿势无法做到的借力与孤立的组合。在肘关节被支撑的情况下,它是个借力练习,但由于肩膀也被支撑着,故它又是个孤立练习。我喜欢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做斜板弯举,当垫子保持倾斜时,我借助垫子的支撑,后拉身体以产生更多杠杆作用;当垫子垂直时,手臂笔直向下,杠杆作用减小,可迫使肪二头肌更孤立地做练习。
斜板弯举应该用单臂和哑铃来做,或者用双臂和杠铃或曲柄杠铃来做。哑铃可使你转到手心向上或者进行直握弯举,刺激二头肌的不同区域。采用杠铃时,所有的压力都集中施加在二头肌的肌腹上。
九、杠铃弯举
前面曾说过,不得在超级组训练中采用杠铃弯举。但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不用这个动作,恰恰相反,任何肱二头肌增长训练都离不开它、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能促使肪二头肌及其附属肌群最大限度地增长。每个肌群都至少需要一个复合练习。
我的肪二头肌训练很少用完全的杠铃弯举做到底,5组练习,第1组做8次到力竭,随后4组做6次到力竭,每一组都使用尽可能大的重量,不用欺骗法则,而是让二头肌做所有工作。我经常以杠铃弯举最大重量的70%做不完整动作的杠铃弯举结束二头肌训练,这是反传统的做法,但每次练完后我的二头肌就像要爆炸一样。具体做法是,坐在凳上做,并确保不把杠杆下放到触及大腿。我闭上眼睛,不停地做,直到无法坚持。
十、保持对重量的控制
为了从弯举中获得最佳效果,在动作的伸展阶段应该保持对重量的控制,以较慢的速度下放。不加控制的快速下放不仅降低了训练效果,还会增加肱二头肌受伤的危险、甚至导致肘关节肌腰炎。
在收缩阶段把意念集中在肱二头肌上,在顶部进行顶峰收缩。要尽切办法忘记你所举的重量。如果感觉不错,则试着增加一些重量;如果感党不适,则应适当减少重量、直到出现带给你最佳充血的重量。不要等到受伤来教你如何正确地训练。
锻炼腹肌最有效的动作
在健身运动中,许多人都把腹肌锻炼列为每次必练的动作。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健身爱好者对于腹肌锻炼的动作一知半解。比如动作的姿势、技巧、不同的动作对不同部位的腹肌刺激有何不同,哪个动作对腹肌刺激最大,等等。
想要练好腹肌,我们应当先了解一下腹肌的作用。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当它们收缩时,可以使躯干弯曲及旋转,并可以防止骨盆前倾。腹部肌肉对于腰椎的活动和稳定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控制骨盆与脊柱的活动。软弱无力的腹肌可能导致骨盆前倾和腰椎生理弯曲增加,并增加腰背痛的几率。
下面我们比较5种腹肌锻炼动作,看看哪一种能更有效地强化腹直肌。
空中登车: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将腿抬起,缓慢进行登自行车的动作。呼气,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触碰左膝(图1),保持姿势2秒钟,然后还原。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健身球卷腹:
平躺在健身球上,双脚平放地上,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下颏向胸前微收,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约45度(图2),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为了保持平衡,两脚可以多分开些。如果增加难度,可以将双脚并起来做。
举腿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双腿抬起与上身呈90度,双腿交,膝关节微屈。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图3),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要注意保持下颏向胸前微收。
反向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身躯两侧,双腿抬起与上身呈90度,双腿交,膝关节微屈。收紧腹部肌肉,然后呼气略微抬起臀部,下背部略微离地(图4),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传统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双腿平放在地上并屈膝。下颏向胸前微收,收缩腹肌,呼气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图5),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通过肌电图仪(EMG)测试发现,空中登车是锻炼腹直肌最有效的练习。排名第二是举腿卷腹,第三是健身球卷腹。研究表明,当一种训练需要腹肌持续的稳定性和身体旋转时,腹肌能够产生最大的活动。由于需要在不稳定的环境下控制平衡,所以在进行卷腹训练时,健身球卷腹要比传统卷腹需要更多的肌肉收缩和控制。
事实上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尝试有规律地进行多种不同锻炼,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到不同的肌肉并且不容易产生厌倦。不论选择哪种练习方式,训练和强化腹肌都需要时间和耐心。请记住,腹肌的训练目标是肌耐力,而非增大肌肉和力量。最后切记锻炼后进行肌肉伸展。
胸肌训练最强最全指南
胸肌训练有如下难点:上胸发达度不够,与中下胸存在明显落差;中缝不明显;厚度不能迅速增加;块形不理想;有明显缺陷
一上胸发达度不够,与中下胸存在明显落差
1斜板杠,哑铃卧推为什么有人练习了很长时间效果不明显呢说明动作需要改进第一要注重动作要领改掉做桥式推举的习惯否则成了近似平板卧推练习的部位游离到了中下胸部第二如果全程动作效果不好,可考虑半程动作,同时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适当加大重量请同伴保护或助力第三如果用杠铃做效果不好,可以哑铃为主有个小技巧:下降哑铃时不走直线,可微卷手腕,使路线略呈:C:形,这样可在切线方向产生一个分量,加在上胸横截面上要点是注意力必须集中在上胸横截面上并想像筋脉暴起充血良好,以强化训练效果
2。直立杠哑铃推举,不系腰带,以每组6-8次的负荷做推举。由于身体自然后倾。故对上胸有很强的刺激效果。能很快“淹没“显露的锁骨。
3。平卧推举。由于身体结构和柔韧性方面的差异。如果做斜板卧推收效果甚微的话,则不妨用平卧推来发达上胸。动作要点是:下放杠铃时将铃杠置于颈部,注意力集中在上胸部,再就是在卧板下垫一木块,使之呈5-10度的小倾角。以利于挺起胸部。
4。前倾式俯卧撑。垫高双脚,使身体前倾10度左右,最多不超过15度,否则受力的重点会转至肩部。可请同伴在上背部加杠铃片。
二,胸肌中缝不明显的改进
职业高手们的胸肌中缝宛如一线,即窄又深,为使胸缝深陷,必须让近胸沟处肌肉立起,关键在于充分挤压胸肌,使两侧胸肌在每次动作中充分地接近,隆起。
1。直臂器械夹胸。直臂比常规的屈臂动作效果好。坐于凳上,伸直双臂。拳眼向前,小臂抵住挡臂板。这样双臂能在胸前交,幅度自然大于屈臂动作。交双臂时坚持1-2秒钟,顶峰收缩。以尽量对胸肌近中缝处进行挤压,逼其:“立“起来。
2。拉力器十字交,立于拉力器架下,双手握柄做夹胸动作,充分交双臂,而不是相触即分。可以一组左臂在上,一组右臂在上,或双臂交替上下,每组做8-12为准。
3。窄握卧推。能采用较大负荷进行练习,但幅度受限,有利有弊,需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哑铃飞鸟虽对练胸缝也有一定作用,但双臂一旦过了身体平衡,对胸肌拉伸的张力就会变小,所以胸缝的训练应以有滑轮的器械为主。
三。增加胸肌厚度的办法
增加胸肌厚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总是按已经习惯的负重进行训练,一旦一组动作的次数超过10-12次,就应该考虑增加负荷,人体的调节机制很特别,如果一个负荷会使其难受,那它就会调节神经系统储存更多的能量,以便下一次相对轻松地化解。如此循环往复,肌肉才能不断增厚变大。二是尽可能增大动作幅度,动作幅度对增加任何一块肌肉的厚度都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动作幅度越大,肌纤维拉伸与收缩的程度就越大,受的刺激也越强。效果自然比幅度受限的动作要好的多。三是多做一些大负重的上身动作。如硬拉,立姿推举等。这些动作在全面提高上体围度的同时,对增厚胸部肌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两个增厚胸肌的主打动作
1。杠铃平板卧推:除常规的8-12次练习外,应定期安排大重量训练日,用大重量甚至超负荷来打破身体的适应性,动作一般做4-6次,极限重量做1-3次。总组数为8-10组。极限组做2-3组,组间休息为1分半到2分钟。然后再安排一两个其他动作。如斜板卧推或飞鸟,做12-15次,最后做1-2组高次数(15-20次),这样能兼顾深层肌纤维,使肌肉高度充血,与大重量训练构成相辅相成的良好效果。
2,哑铃平板卧推:除了正常的起落位置外,还可刻意将哑铃放到近腰处,以增大胸廓,刺激下胸。开始用较轻的重量体会,适应,习惯后相应增大重量,下限为竭尽全力做八次左右。
四。块形的塑造
胸肌块形不理想除了前面谈的上胸,中缝和厚度等原因外,还有几个直观原因,胸肌宽阔度不够,尤其是下外侧缘狭小,下胸过分下坠或发达度不够;常态下整体轮廓不够清晰。
胸肌宽阔度的改进,杠铃平卧推举要宽握,开始也许不太习惯,但很快就能适应,握距越宽,对胸肌外侧缘的刺激越强,能使胸肌充分打开,拉伸。
下外侧缘偏小可调节落杠位置,使之近下胸部,做哑铃卧推时可刻意使起落位置偏下,仰卧飞鸟无论哑铃还是拉力器均要这样。另外,架空俯卧撑对改善胸肌下外侧缘偏小也有一定作用;手应撑于体侧偏下位置,背上可加一定重量。
下胸过分下坠者,若不是肥胖原因,则主要是下斜卧推做得过多造成的。下斜卧推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发达下胸部,缺点是常态站立时下胸过于下坠。因此这个动作不可过度使用
为提高整个胸肌轮廓的清晰度,可采用下列技巧:
1。在每组动作的间隙穿插造型训练,以下面夹胸和展胸部为主因为一组器械练习后胸肌已全面充血,轮廓显露,此时做造型紧肌肉,可使胸部轮廓更突出。对整个线条有强化作用。
2。在动作中强化轮廓,比如。在拉力器飞鸟,坐姿胸前推等动作顶点时,做顶峰收缩手缩1-2秒。以强化胸肌轮廓线。
3,采用孤立重量做多组练习。孤立重量12次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作要领上,对雕塑胸肌轮廓线非常重要。有时为了强化效果,可以一堂课只做一个动作。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回答者: aqzjz123 - 五级 2007-4-3 20:04
腹肌 仰卧起坐
俯卧撑 要正确姿势,就是手臂肘部要蹭着自己的肋部
回答者: 13504146 - 一级 2007-4-3 20:05
练哑铃,
回答者: sxo5100188 - 二级 2007-4-3 20:43
游泳也很好的
回答者: 喜欢金牛座 - 二级 2007-4-3 21:00
(下面是我早上的训练表)
早上起床30分后锻炼
俯卧撑3组 每组20 (练胸肌)
仰卧起坐2组 每组30(动作必须标准)(练腹肌)
V字两头起2组 每组10(练腹肌)
然后慢跑30分,休息5分然后压腿30分,跳绳50-100次 3组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做引体向上3组,每组10次。(引体向上是一个对手臂上的肱二头肌,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背肌很好的锻炼方法,而且效果很明显,但是你必须要坚持)
组与组之间休息2分钟,项与项之间休息5分钟
注意:(肌肉不是天天练的,必须有个吸收的过程,一般肌肉休息24小时就可以,所以没有必要天天练,一个星期练3、4次都可以,而且效果很好。)
回答者: 寻找李振藩 - 八级 2007-4-4 08:22
促进肱二头肌最佳增长的十大秘诀
谁都希望肢二头肌不断增长,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机械地模仿流行的训练模式,结果是无所收获。肱二头肌是个非常顽固的部位,若训练方法不当,则跟没练一样。
我曾经尝试过各种训练方法、最终发现了促进肱二头肌最佳增长的十大秘诀。
一、高训练量
在肱二头肌训练中,很少有人练到足够的组数。害怕艰苦训练的人常说,肪二头肌是个小部位,每次训练不能超过9组。实际上即使做20组你都无法“震撼”它,而仅仅是在“挠痒痒”。一个高效的震撼训练至少要做20组,而且这20组都必须是正式组,每组都得做到力竭。
二、超级组训练法则
超级组训练法则对增大肱二头肌特别有效,它能刺激更多的肌纤维,创造更好的充血。我在每次训练中都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每个练习都做超级组,仅是每组的最后两个练习采用。
2.杠铃弯举不要采用超级组训练法则。因为这个复合练习需要强大的能量和充分的恢复。
3.除了肱二头肌之外,不要把肱二头肌与其它部位联合在一起做超级组。二头肌与三头肌功能相反,轮流训练可保证充足的恢复时间。二头肌训练的最后一个练习与三头肌训练的第一个练习联合做超级组,正好能过渡到三头肌训练中去。
4在用超级组法则联合练二头肌和三头肌时,应尽量选择相同用力水平的练习,如哑铃斜板弯举与单臂哑铃屈伸,或坐姿哑铃交替弯举与站姿颈后臂屈伸的组合。
5.能用于超级组训练的肱二头肌练习只有哑铃弯举、斜板哑铃弯举、坐姿杠铃弯举和拉索弯举。相比之下,站姿杠铃弯举太重了、哑铃集中弯举太轻了,机器弯举又太孤立了。
三、每组都练到力竭
每一组都应练到力竭,不论使用多大重量或做多少次,只有练到力竭才能确保对肱二头肌震撼性刺激的要求。
四、采用较低的次数
只统计那些在68次范围内达到力竭的训练组。如果每组超过8次,则附属肌肉可能在肱二头肌完全力竭之前就疲劳了。如果无法做到6次,则表明二头肌没有在附属肌肉取代用力之前达到力竭。
五、经常打乱训练次序
假定最大的力量应该分派给最重的练习,那么结论就是每次肱二头肌训练都应以杠铃弯举开始。但是,人体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适应过程是如此微妙,以至于几乎察觉不到附属肌肉已经暗中分担了不少本应由肱二头肌完成的工作。
通过每次以不同的练习开始,附属肌肉就没有机会去适应,肱二头肌就会被迫做所有的工作。例如,如果你经常以斜板哑铃弯举或哑铃交替弯举代替杠铃弯举开始训练,即使用的重量减小了,但训练却会更有效,因为一切工作都是在附属肌肉还在考虑如何帮忙时由二头肌单独完成的。
对于在NBA所立足的球员来说,有两样内容是他们在打球过程中所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打球水准和打球风格。打球水准我们不难理解,一个球员正是要有精湛的球技才能有着叱咤联盟的资本,所以只有拥有高超的球技才有着立足联盟的前提。
而打球风格则是一种从小所养成的手段或者习惯,在关键时刻这种武器足以解决任何问题。比如说乔丹有着无解的中投,库里有着变态准的三分,而魔术师则总能传出鬼魅般的好球,所谓的风格也决定了球迷们对球星的第一印象。而本赛季湖人当家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提到他决定对两个赛季以来在湖人队所扮演的角色做出一定的改变,他在场上将会更多地打一些无球战术并增加切入,通俗来说就是找寻一些他在热火队时期的打法。
近两个赛季以来用"既当爹又当妈"来形容詹姆斯并不为过,詹姆斯的全能使得他能去胜任场上的任何一个角色,基于这样的前提,湖人主帅沃格尔索性大胆启用詹姆斯作为球队的一号位,球队绝大多数时间都由詹姆斯运球过半场并去组织进攻。而詹姆斯显然也没有辜负球队和主教练的信任,他在将球队的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上赛季也以102次的助攻数据生涯首次拿下助攻王的桂冠,算得上是解锁了"新成就"。
不过在单项数据上称王显然不是詹姆斯的最终目标,他的着眼点正是最高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奥布莱恩杯,而上赛季的湖人也没有让他抱憾,詹姆斯在率队战胜热火赢得总冠军的同时自己也第四次荣膺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去年年底刚刚年满36岁的詹姆斯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指点江山的时候,但他却并不打算这么做,我们都知道一个球员能在职业联盟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难能可贵,而眼下的詹姆斯却似乎要再一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詹姆斯的这一决定并非是一时间的心血来潮而更多的是基于湖人队在本赛季进行人员调整之后能使得球队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归根结底他还是为了更多的胜利以及卫冕冠军的终极目标。如他所说,湖人队在本赛季开始前得到了丹尼斯·施罗德以及马克·加索尔,主打控卫的施罗德在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期已经证明过了自己在组织方面的才华,虽然偶尔头脑发热是他的缺点,但总体来说他有能力挑起湖人队组织的重任。
而另一位新援马克·加索尔的能力更是不可小觑,虽然从年龄来说小加已经过了自己的巅峰期,但他的身高臂展以及大个子中少有的球商并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退化,尽管已经是35岁的年纪,但小加仍然是联盟策应意识最好的大个子之一,小加得到来不仅仅是为湖人队内线增添一道宽阔的屏障,更是在詹姆斯身边多配备了"辅助大脑"。
可以说"求变"二字一直以来都是詹姆斯职业生涯的主旋律。在2003年刚刚进入联盟之时,詹姆斯就被视作是一个身体素质超强,事业宽阔但技术颇显粗糙的球员,而队友里基·戴维斯更是口出狂言称詹姆斯只是来辅佐自己的。詹姆斯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打磨自身的技术,他开始更多地利用自己身体的强壮开发背身进攻是能力,并且从生涯第二个赛季开始他的篮下终结能力已经成为了联盟最强的一档。
只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詹姆斯的质疑依旧没有停止,在2007年东部决赛首战关键时刻詹姆斯因为选择传球而使得他被外界诟病不能勇于承担领袖责任,而詹姆斯则从此有意识地揽起球队关键时刻的重任,于是在随后的几年他成为了联盟关键时刻绝杀次数最多的球员之一。
而当詹姆斯转会热火时候,新的状况再次出现。当时的热火虽然配属豪华,但三巨头之中詹姆斯和韦德都属于外线攻击手,克里斯·波什在猛龙队虽然是场均20+10的全明星大前锋,但他在进攻端很大的比重却是依靠着中远距离的投篮,加之队内的首发中锋乔尔·安东尼实力平平,热火在面对有着强力中锋的队伍时便时常面临着内线真空的危险。
关键时刻又是詹姆斯站了出来,从那个时期开始詹姆斯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进行增重以加强内线的对抗能力,当热火排出小个阵容的时候他便当仁不让地站上了球队四号位的位置,2012至2013赛季他的场均篮板数也首次达到了8次,而那两年他也带领着热火队两次捧起了总冠军金杯。
自2014至2015赛季开始斯蒂芬·库里的横空出世在率领勇士队夺冠的同时也将三分球在战术地位中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似乎在一夜之间联盟不论老少不限位置都开始热衷于在外线发炮,毕竟三分球要比两分球要多一分。而詹姆斯同样没有错过这次的"热潮",虽然他在当赛季总决赛是勇士队的手下败将,但他也在库里引领的这波三分热浪之中做了弄潮儿的角色,三分球同样扮演了詹姆斯武器库中的重要角色。
究其根本,詹姆斯不断改变的最重要动力还是因为他要帮助所效力球队夺得奥布莱恩杯这一最具分量的奖杯,为了这一最高目标他不惜尽其所能,他可以勇于挑战新的领域,同样也能果断放弃本身存在的舒适区。而对于湖人队诸将来说,在佩服詹姆斯这份担当的同时他们同样应该去在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为勒布朗去分担更多。
詹姆斯虽然依旧在奉献着种种夸张的表现但是他终究也是一位有着血肉之躯的凡人,之前既当爹又当妈的大包大揽式的球风虽然使人敬佩他作为领袖的担当,但假如湖人队员习惯了任何困难时刻都有詹姆斯挺身而出也无疑会带来一种潜在的"詹姆斯"依赖症,而詹姆斯这一次的转型也是紫金军团年轻人来证明自己的一次绝好机会。
雄鹿输了,字母哥也输了,在2-0领先的大好形势上,被猛龙连胜四场,倒在了前往追求总冠军的路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赛季字母哥的飞速成长让他成为了联盟中最具统治力的球员之一,也让雄鹿登上了联盟第一的宝座,进入了东部决赛,因为字母哥的短板,亲手给了猛龙限制自己的机会,也让雄鹿到了东决的赛场上,但是字母哥最大的优势就是他还年轻,他还有机会去争夺属于自己的总冠军,但是,在这之前,字母哥还有很多短板需要他去补充打磨。
东部决赛后四场,猛龙的防守和14年总决赛,马刺对詹姆斯的防守如出一辙,因为当时詹姆斯的外线投篮还不够稳定,所以马刺用莱昂纳德,这个拥有联盟顶级外线防守的球员去主防詹姆斯,放詹姆斯外线投篮,只防守詹姆斯的突破,在詹姆斯选择突破的时候,莱昂纳德利用超长的臂展和出色移动,给詹姆斯不断的施加干扰,内线的邓肯或者斯普利特迅速对詹姆斯包夹,封堵詹姆斯的突破路线,其余球员则切断詹姆斯的转球路线,逼迫詹姆斯勉强出手。
这也是东决中猛龙使用的防守策略,不过相比14年时的詹姆斯,在输掉比赛疯狂练习自己的外线投篮,字母哥所要面对的问题则要更多。
一、外线投射能力
相比于詹姆斯14年时只是不稳定的三分,字母哥的三分能力甚至可以被对手无视,这就给对手可以大胆的选择放字母哥投三分,选择去防守字母哥突破。而字母哥显然明白自己三分的水平,缺乏稳定性的三分能力和对三分球的信心,让字母哥明知山有虎,却不得不这样做,如果字母哥连突破都不敢突破的话,那雄鹿只会输的更加彻底。想要破这种方式的防守,最好的办法就是练出一手稳定的可以对对手产生威胁的三分球,这就是休赛期字母哥的重中之重。但是大家都知道,投篮练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就可以练出来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字母哥这种浑身肌肉,缺乏投篮天赋的球员,则需要更多时间,但是破这种防守其实还有另一种方法。
二、学习无球跑位
这就是第二种方法,这种防守主要防守对方绝对持球点的,压迫封堵持球点的突破空间,切断他和队友的联系,但是对于手中不拿球,在场上跑位,空切,冲抢篮板二次进攻的的方式基本上没什么作用,因为除了主防者外,对方教练不可能派出两个球员去防守,而且字母哥的无球跑位可以最大程度的牵扯对方的防守注意力,给队友创造机会,自己本身空切和冲抢篮板,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超强的运动能力和完美的身高臂展,甚至在对手防守注意力转移,或者防守被打乱的时候,可以选择持球突破,杀伤对手。这种有球无球进攻的切换,可以让对手无所适从,在防守端陷入犹豫。
三、持球能力
字母哥的持球能力只能说是一般,更多的是利用自己超强的运动能力去完成突破,遇见莱昂纳德这种身体素质和防守技巧共存的防守球员时,第一步如果不能突破对方,持球能力不足,因为身高导致运球时重心过高,运球速率慢,遇见对手干扰容易停球的缺点就暴漏了出来,这点和他身高相仿的杜兰特也曾经被困扰,经常在持球突破时被对手造成停球或者失误,这也是为什么杜兰特之后加强了持球练习,减少了勉强持球突破的原因,但是相较于杜兰特,运动能力更强,力量更好的可以去考虑下詹姆斯的坦克突破方式,或者哈登的力量+欧洲步结合的突破方法。
四、传球能力
虽然字母哥启蒙时期学习的是后卫打法,进入联盟后也被基德,这位联盟中最好的后卫调教过,但是字母哥在突破遇见包夹时的传球,只能保证传出去,不失误,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到空位的队友手上,这也给了对手包夹后回防的时间,字母哥具有先天的身高优势,这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他需要做的就是把他的视野优势和传球结合起来,增加突破传球的精准度,让球可以第一时间到空位的队友手上,让防守方不敢肆意包夹。
五、身体的柔韧性
练过健身的朋友都知道。身体肌肉的增加,对自身的柔韧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肌肉的僵硬性会让字母哥在做一些系列动作的时,衔接的时候会有一些僵硬和不够连贯,一个完整的动作如果出现不够连贯的情况,就会对最后出手的出手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严重影响球员的命中率,这也是为什么詹姆斯选择增重之后,要练习瑜伽的原因。
六、背身单打的能力
字母哥最大的优势在于他的身高臂展和运动能力,缺点就在于没有远投能力,这就代表字母哥想要得分,就要更加的接近篮筐,而内线的背身单打就是接近篮下的最好办法。比字母哥高的球员现金联盟基本上如凤毛麟角,而且字母哥还具备极强的力量,这就造成了比字母哥力量强的,没有字母哥的速度和灵活性,有速度和灵活性的球员没有字母哥的力量和身高,就像当年的霍华德,依靠运动能力和力量,就可以在内线背打联盟大部分球员。而奥拉朱旺的梦幻脚步,字母哥也可以去学习下,虽然很多球员只能学到皮毛,因为就像大梦说的那样,梦幻舞步对灵活性的要求,更适合外线球员使用,字母哥正是具备中锋身高,后卫速度和灵活性的球员,或许梦幻脚步这项绝技可以在他手中重现联盟。
七、防守技巧
现在的字母哥的防守,更多的是依靠天赋,在协防中展现威力,但是字母哥在一对一防守持球人的时候,他的防守脚步和一些防守技巧还需要打磨,还需要像莱昂纳德那样,把他的身体天赋,运动天赋和他应该学习的防守脚步和防守技巧结合在一起,把他的防守天赋完全兑现成防守实力。
不管是上面的任何一项提高或是学习,都需要字母哥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和专注度,还有足够的耐心去打磨,这样才能把这些技巧娴熟的运动出来,甚至像乔丹和科比职业生涯末期一样,被身后单打后的后仰投篮,就像他们下意识的动作一样。就像本该就该如此一样,衔接的完美,和谐。
试想一下,如果上面的短板字母哥都补齐了,一个可以在外线投篮,背身单打,持球突破,无球跑位这四种进攻方式中随意切换的球员,还拥有出色的大局观和精准传球。这恐怕将会是联盟中任何一种防守体系的体系的噩梦吧,而他的身体天赋,运动能力加上堪比莱昂纳德的防守技巧,也会是联盟所有进攻者不想面对的把,这样的一个球员,会取得怎么样震惊的成就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