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

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第1张

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

 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人体的器官对我们身体的健康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面对人体之间的作用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分布,结构有很大差异,以下分享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

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1

 人体左边的器官相对右边要少一些,从上到下大概包括左肺、心脏、胃、脾、左侧肾上腺、横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左肾、左侧输尿管、部分小肠、直肠上段。女性病人还包括左侧卵巢和左侧的输卵管。一般如果患者出现左侧腹部疼痛,要考虑是腹腔内的病变比较多,比如可能是左侧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以及乙状结肠肿瘤、脾梗死。女性病人还包括左侧输卵管炎、卵巢蒂扭转等疾病,必要的时候要到医院进行急诊检查,明确以后对症治疗。

 人体左边的器官还是比较多的,人体左边的器官,从上而下可以分为颈部的左侧甲状腺、左侧乳腺、左肺、心脏、食管、气管、胃体贲门部分、胰腺体部位、脾尾、脾脏左侧肾脏和肾上腺、左侧输尿管、横结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水平部、还有小肠。女性在左侧部位,还有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在左侧部位会有阴囊和左侧的睾丸。这都是人体重要的各个组织器官,如果身体出现有一些疾病,某个部位可能会显示出不适症状的。

 1、人体左侧通常器官包括胸腔内部的左侧肺部以及心脏,还有食道的一部分以及胃部的绝大半部分都是在人体左侧。

 2、在胃部下方通常会有脾脏还有结肠脾曲,还会有左侧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

 3、在左侧腹部的腹膜后有左侧肾脏以及输尿管,如果是女性则左侧下腹部还会有左侧卵巢、输卵管等器官。

 4、极少部分的人是镜面人,左侧身体的脏器和右侧对调,左侧胸部没有心脏,左侧腹部没有脾脏,但是会有肝脏、胆囊等脏器和器官。

 身体的左边有左肺、左侧的支气管、心脏、左侧的甲状腺、左侧乳腺,腹腔内有降结肠、乙状结肠、部分小肠、直肠、脾、左输尿管、左侧肾脏、膀胱,女性有左侧卵巢,男性有左侧阴囊等。如果有身体左侧某个器官不适,需要到医院做B超或者ct等检查来确诊,因为可能出现病变的器官太多,只有检查之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不能盲目的治疗。

人体左边都有哪些器官2

 人体肚子左边器官相对比较多,左右不太一样,左侧腹包括左侧肾脏和左侧输尿管等左侧腹部的器官,具体内容如下:

 1、脾脏:腹部左侧从上往下第一个是脾脏,脾脏在左上腹,脾脏是人体很大的器官,最主要的作用是灭活衰老的血细胞;

 2、胃:脾脏内侧一点,也在左侧腹,就是胃,胃基本是偏左的位置,尤其是胃底和胃体,在人体左半位置,有些胃部疾病、贲门疾病可能会伴有左上腹疼痛的表现;

 3、胰腺:胰腺在体尾部,比如胰腺炎症发生,会从左侧腹开始疼痛;

 4、近端小肠:近端小肠向左上腹、右下腹逐渐延伸、蔓延,近端小肠有个部位叫空肠,空肠基本上在左侧腹;

 5、横结肠:横结肠左半到横结肠脾区,延续发展之后进入降结肠;

 6、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全在左侧,乙状结肠也都在左侧腹,直肠在腹部中间位置。

 人体左侧通常器官包括胸腔内部的左侧肺部以及心脏,还有食道的一部分以及胃部的绝大半部分都是在人体左侧。在胃部下方通常会有脾脏还有结肠脾曲,还会有左侧降结肠以及乙状结肠。

 在左侧腹部的腹膜后有左侧肾脏以及输尿管,如果是女性则左侧下腹部还会有左侧卵巢、输卵管等器官。极少部分的人是镜面人,左侧身体的脏器和右侧对调,左侧胸部没有心脏,左侧腹部没有脾脏,但是会有肝脏、胆囊等脏器和器官。

 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1对)

  (二)面颅骨(15)

 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各1对)

 下颌骨、舌骨、犁骨(各1块)

  四、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块,每侧各32块)

 1肩胛骨

 2锁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桡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块)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腕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②掌骨(共5块)

 ③指骨(共14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

  (二)下肢骨(62)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髌骨

 4小腿骨

 ①胫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块)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

  楔骨3块

 ②跖骨(共5块)

 ③趾骨(共14块,除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

  (五)听小骨

  2、肌肉系统

  一、头部肌

  (一)颅面肌

 1颅顶肌

 2眼周围肌(眼轮匝肌)

 3口周围肌(眼轮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颈前外侧肌

 (一)颈浅层肌和颈外侧肌

 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侧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后斜角肌

 三、躯干肌

  (一)背部深层肌

  1夹肌

 包括:头夹肌、颈夹肌

  2竖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间肌

 ①肋间外肌

 ②肋间内肌

 ③肋间最内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侧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内斜肌

 ③腹横肌

 ④腹直肌

  2后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状肌、闭孔内肌

  四、上肢肌

  (一)连接上肢与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连接上肢与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头肌

 ③肱肌

 2后群(为肱三头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层

 ①肱桡肌

 ②旋前圆肌

 ③桡侧腕屈肌

 ④掌长肌

 ⑤尺侧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层(为指浅屈肌)

 3前群第三层

 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层(为旋前方肌)

 5后群浅层

 ①桡侧腕长伸肌

 ②桡侧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侧腕伸肌

 6后群深层

 ①旋后肌

 ②拇长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长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侧群(为大鱼肌)

 2内侧群(为小鱼肌)

 3中间群(包括:骨间肌7块、蚓状肌4块)

  五、下肢肌

 (一)髂区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②内侧群

 包括: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后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

 ①后群浅层

 包括: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

 ②后群深层

 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3、消化系统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与颊

 (三)牙龈

 (四)腭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颌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2空肠

 3回肠

 4盲肠

 5阑尾

 6结肠

 7直肠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胆道

 1肝总管

 2胆囊

 3胆总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隐窝

 1肝肾隐窝

 2陷凹

 (三)网膜

 1小网膜

 2大网膜

 3网膜囊

  七、系膜

 (一)肠系膜

 (二)阑尾系膜

 (三)横结肠系膜

 (四)乙状结肠系膜

  4、韧带系统

  (一)肝的韧带

 1镰状韧带

 2冠状韧带

 3三角韧带

 4肝圆韧带

 (二)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5、呼吸系统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窦

 1上颌窦

 2额窦

 3蝶窦

 4筛窦

  二、喉

  (一)、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勺状软骨

 4会厌软骨

  (二)、喉的连接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

 4甲状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主支气管

 1右主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脏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顶

 2肋胸膜

 3膈胸膜

 6泌尿系统

 编辑

 一、肾(左右各一)

 (一)结构

 1肾小盏

 2肾大盏

 3肾盂

 (二)肾的被膜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二、输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7、循环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一)血管的种类

  1动脉

 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

 2毛细血管

  3静脉

 包括: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

 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

 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

 ①窦房结

 ②房室结

 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三)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

 ①左冠状动脉

 包括:前室间支、旋支

 ②右冠状动脉

 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

 ①心最小静脉

 ②心前静脉

 ③冠状窦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四)心包

 1纤维心包

 2浆膜心包

 3心包窦

 (五)动脉

 1肺动脉干

 ①左肺动脉

 ②右肺动脉

 2主动脉

 ①升主动脉

 ②主动脉弓

 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③头臂干

 包括: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3头颈部的动脉

 ①颈总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②颈外动脉

 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

 向后发出:枕动脉、耳后动脉

 自内侧壁发出:咽升动脉

 终末支是: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③颈内动脉(入颅腔)

 4上肢的`动脉

 ①锁骨下动脉

 包括: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

 ②腋动脉

 包括: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

 ③肱动脉

 包括:桡动脉、尺动脉

 ④桡动脉

 包括:掌浅支、拇主要动脉

 ⑤尺动脉

 包括:骨间总动脉、掌深支

 ⑥掌浅弓、掌深弓

 5躯干的动脉

 ①胸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肋间后动脉、膈上动脉

 b脏支

 包括:支气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b脏支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6盆部的动脉

 ①髂总动脉

 包括:髂内动脉、髂外动脉

 ②髂内动脉

 a壁支

 包括: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闭孔动脉

 b脏支

 包括: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

 ③髂外动脉

 包括:腹壁下动脉、旋髂深动脉

 7下肢的动脉

 ①股动脉

 包括:股深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

 ②腘动脉

 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③胫前动脉

 ④胫后动脉

 包括: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⑤足背动脉

 包括:弓状动脉、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动脉、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包括:左肺上、下静脉,右肺上、下静脉

  2、体循环的静脉

 ①上腔静脉系

  接纳:

 a头臂静脉(接纳: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肋间最上静脉)

 b头颈部的静脉 接纳:

 I颈内静脉(接纳:颅骨、脑、面、浅部和颈部大部分区域的静脉)

  即:颅内属支

 颅外属支(接纳: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II颈外静脉

 III锁骨下静脉

 C上肢的静脉

 包括:上肢的浅静脉(接纳: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接纳:腋静脉)

  d胸部的静脉

 包括:胸腹壁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脊柱的静脉(接纳: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

  ②下腔静脉系

 接纳:

  a下腔静脉

 b髂总动脉 接纳:(髂内静脉、髂外静脉)

 c下肢的静脉

 包括:下肢浅静脉(接纳: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下肢深静脉(接纳:腘静脉)

 d下腔静脉的属支

 包括:壁支(接纳:膈下静脉、腰静脉)

 脏支(接纳: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

 e肝门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接纳: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8、淋巴系统

 (一)淋巴组织

  (二)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颈干

 ②左、右锁骨下干

 ③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肠干

  4、淋巴导管

 ①右淋巴导管

 包括: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②胸导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结

  头颈部的淋巴结

 1头部的淋巴结

 ①枕淋巴结

 ②乳突淋巴结

 ③腮腺淋巴结

 ④下颌下淋巴结

 ⑤颏下淋巴结

 2颈部的淋巴结

 ①颈前淋巴结

 ②颈外侧淋巴结

 a颈外侧浅淋巴结

 b颈外侧深淋巴结

 包括:咽后淋巴结、颈内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的淋巴结

 1肘淋巴结

 2腋淋巴结

 ①外侧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

 ③肩胛下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

 ⑤尖淋巴结

 胸部的淋巴结

  1胸壁淋巴结

 ①胸骨旁淋巴结

 ②肋间淋巴结

 ③膈上淋巴结

  2胸腔脏器淋巴结

 ①纵隔前淋巴结

 ②纵隔前淋巴结

 ③气管、支气管和肺淋巴结

 包括: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

 1腹壁的淋巴结

 2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结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②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③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盆部的淋巴结

 1髂外淋巴结

 2髂内淋巴结

 3骶淋巴结

 下肢的淋巴结

 1腘淋巴结

 2腹股沟淋巴结包括: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人体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常说的脑(大脑\小脑\脑干)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心脏是人体供血的动力中心;肝脏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胃肠;脾;肺脏呼吸中心;肾脏;胰腺;膀胱(女性还有子宫)输尿管等,好多好多

运动系统

一中轴骨

(一)椎骨

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二)肋骨(从第一到第十二,共12对)

(三)胸骨

(四)胸廓

二颅骨

(一)脑颅骨

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1对)

(二)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各1对)

下颌骨、舌骨、犁骨(各1块)

三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块,每侧各32块)

1肩胛骨

2锁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桡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块)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②掌骨(共5块)

③指骨(共14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

(二)下肢骨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髌骨

4小腿骨

①胫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块)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

楔骨3块

②跖骨(共5块)

③趾骨(共14块,除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

肌肉

一头部肌

(一)颅面肌

1颅顶肌

2眼周围肌(眼轮匝肌)

3口周围肌(眼轮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颈前外侧肌

(一)颈浅层肌和颈外侧肌

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侧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后斜角肌

三躯干肌

(一)背部深层肌

1夹肌

包括:头夹肌、颈夹肌

2竖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间肌

①肋间外肌

②肋间内肌

③肋间最内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侧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内斜肌

③腹横肌

④腹直肌

2后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状肌、闭孔内肌

四上肢肌

(一)连接上肢与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连接上肢与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头肌

③肱肌

2后群(为肱三头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层

①肱桡肌

②旋前圆肌

③桡侧腕屈肌

④掌长肌

⑤尺侧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层(为指浅屈肌)

3前群第三层

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层(为旋前方肌)

5后群浅层

①桡侧腕长伸肌

②桡侧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侧腕伸肌

6后群深层

①旋后肌

②拇长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长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侧群(为大鱼肌)

2内侧群(为小鱼肌)

3中间群(包括:骨间肌7块、蚓状肌4块)

五下肢肌

(一)髂区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②内侧群

包括: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后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

①后群浅层

包括: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

②后群深层

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消化系统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与颊

(三)牙龈

(四)腭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颌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2空肠

3回肠

4盲肠

5阑尾

6结肠

7直肠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胆道

1肝总管

2胆囊

3胆总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隐窝

1肝肾隐窝

2陷凹

(三)网膜

1小网膜

2大网膜

3网膜囊

七系膜

(一)肠系膜

(二)阑尾系膜

(三)横结肠系膜

(四)乙状结肠系膜

八韧带

(一)肝的韧带

1镰状韧带

2冠状韧带

3三角韧带

4肝圆韧带

(二)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呼吸系统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窦

1上颌窦

2额窦

3蝶窦

4筛窦

二喉

(一)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勺状软骨

4会厌软骨

(二)喉的连接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

4甲状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主支气管

1右主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脏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顶

2肋胸膜

3膈胸膜

泌尿系统

一肾(左右各一)

(一)结构

1肾小盏

2肾大盏

3肾盂

(二)肾的被膜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二输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一)血管的种类

1动脉

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

2毛细血管

3静脉

包括: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

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

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

①窦房结

②房室结

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三)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

①左冠状动脉

包括:前室间支、旋支

②右冠状动脉

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

①心最小静脉

②心前静脉

③冠状窦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四)心包

1纤维心包

2浆膜心包

3心包窦

(五)动脉

1肺动脉干

①左肺动脉

②右肺动脉

2主动脉

①升主动脉

②主动脉弓

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③头臂干

包括: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3头颈部的动脉

①颈总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②颈外动脉

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

向后发出:枕动脉、耳后动脉

自内侧壁发出:咽升动脉

终末支是: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③颈内动脉(入颅腔)

4上肢的动脉

①锁骨下动脉

包括: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

②腋动脉

包括: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

③肱动脉

包括:桡动脉、尺动脉

④桡动脉

包括:掌浅支、拇主要动脉

⑤尺动脉

包括:骨间总动脉、掌深支

⑥掌浅弓、掌深弓

5躯干的动脉

①胸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肋间后动脉、膈上动脉

b脏支

包括:支气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b脏支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6盆部的动脉

①髂总动脉

包括:髂内动脉、髂外动脉

②髂内动脉

a壁支

包括: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闭孔动脉

b脏支

包括: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

③髂外动脉

包括:腹壁下动脉、旋髂深动脉

7下肢的动脉

①股动脉

包括:股深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

②腘动脉

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③胫前动脉

④胫后动脉

包括: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⑤足背动脉

包括:弓状动脉、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动脉、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包括:左肺上、下静脉,右肺上、下静脉

2体循环的静脉

①上腔静脉系

接纳:

a头臂静脉(接纳: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肋间最上静脉)

b头颈部的静脉 接纳:

I 颈内静脉(接纳:颅骨、脑、面、浅部和颈部大部分区域的静脉)

即:颅内属支

颅外属支(接纳: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II 颈外静脉

III锁骨下静脉

C上肢的静脉

包括:上肢的浅静脉(接纳: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接纳:腋静脉)

d胸部的静脉

包括:胸腹壁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脊柱的静脉(接纳: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

②下腔静脉系

接纳:

a下腔静脉

b髂总动脉 接纳:(髂内静脉、髂外静脉)

c下肢的静脉

包括:下肢浅静脉(接纳: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下肢深静脉(接纳:腘静脉)

d下腔静脉的属支

包括:壁支(接纳:膈下静脉、腰静脉)

脏支(接纳: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

e肝门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接纳: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二淋巴系统

(一)淋巴组织

(二)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颈干

②左、右锁骨下干

③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肠干

4淋巴导管

①右淋巴导管

包括: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②胸导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结

头颈部的淋巴结

1头部的淋巴结

①枕淋巴结

②乳突淋巴结

③腮腺淋巴结

④下颌下淋巴结

⑤颏下淋巴结

2颈部的淋巴结

①颈前淋巴结

②颈外侧淋巴结

a颈外侧浅淋巴结

b颈外侧深淋巴结

包括:咽后淋巴结、颈内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的淋巴结

1肘淋巴结

2腋淋巴结

①外侧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

③肩胛下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

⑤尖淋巴结

胸部的淋巴结

1胸壁淋巴结

①胸骨旁淋巴结

②肋间淋巴结

③膈上淋巴结

2胸腔脏器淋巴结

①纵隔前淋巴结

②纵隔前淋巴结

③气管、支气管和肺淋巴结

包括: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

1腹壁的淋巴结

2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结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②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③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盆部的淋巴结

1髂外淋巴结

2髂内淋巴结

3骶淋巴结

下肢的淋巴结

1腘淋巴结

2腹股沟淋巴结

包括: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六腑(附奇恒之腑)

(一)胆

胆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如果肝胆失于疏泄, 可引起胆汁分泌与排泄失常,影响脾胃消化, 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呕吐苦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甚至胆汁外溢肌肤引起黄疸等症 状。

(二)胃

胃是接受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食物在胃内初步消化后,向下转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未气下降为顺,这是胃的功能特性。若胃病失于通降,饮食物及残渣不能下行,会出现胃脘胀痛、大便秘结等症;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可引起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三)小肠

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小肠接受胃中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残渣送入大肠。小肠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方面的“清浊不分”,而见大小便的异常,如肠鸣、腹痛、腹泻、尿少、小便不利等。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在脾的运化功能之中,因此,上述症状常为脾病表现。

(四)大肠

大肠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由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饮食残渣下移到大肠后,被进一步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并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所以大肠的病变主要是转导失常,多为腹泻或便秘等大便异常的表现。

(五)膀胱

膀胱是贮藏和排泄尿液。在肾的作用下,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料下注入膀胱,贮存到一定数量时排出体外。膀胱的这一生理过程也称之为“气化”。因此,如果膀胱气化不利,就会发生小便不利,甚至尿闭等;膀胱不能约束、控制小便时,又可出现尿频、尿多、甚至尿失禁等症。

(六)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对于三焦的认识,历来有许多不同看法。一般认为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内脏器官,而是概括了主要脏腑的部分功能。

从三焦的部位和有关脏腑及其功能来说,上焦指横膈以上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两个脏器,概括了呼吸和输布养料的功能,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的上腹部位,包括脾、胃等脏器,概括了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是指脐以下的下腹部位,包括肾、膀胱等脏器,概括了分清泌浊、排泄小便的功能。

总的来说,上、中、下三焦的这些生理功能,关系着人体的气化,并为水液的代谢,这些作用都是通过气化来完成的。因此三焦的生理功能为总管人体的气化,并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在病理方面也都表现三焦所在有关脏腑的气化功能异常。

附:奇恒之腑

五脏六腑之外的器官,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被称为“奇恒之腑”。 所谓“奇恒”,是说不同于一般,异于寻常之意。这些器官即不同于脏,亦不同于一般的腑。就形态结构言,多为中空,而与腑相似;就功能言,主藏精气,与脏相类。又和一般的脏腑不同,故归属于“奇恒之腑”。

1、脑 脑与脊髓相通,脑为精随汇聚之处,此称作“脑为随之海”(《灵枢海论》)。 由于肾主藏精,精能生随,随又充养于脑,所以脑的功能与肾有密切关系。如肾精不足,随海空虚,就会发生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等症。

2、女子胞 又名“胞宫”, 即子宫, 功能是月经和孕育胎儿。 这些作用与肾脏及冲脉、任脉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肾藏精,主生殖,而冲、任二脉内系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当肾的精气旺盛,女子发育成熟后,冲、任二脉气血充盈,则月经正常来潮,具备生殖和养育胞胎的作用。如果肾的精气虚弱,冲任亏损,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或不孕,或孕而胎漏、滑胎、小产等病证。由于月经的来潮、胎儿的孕育均与血液有关,故胞宫与心、肝、脾的关系也较密切。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内脏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密切联系、协调。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会有多脏器参与,而一个脏器又有多方面效能。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体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以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一)脏与脏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是气和血的关系。 血的运行, 有赖于气的推动, 而气的输送需要血来运载。心主血,肺主气,肺气旺盛,使心气作用有好发挥,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肺气的输送也需血为载体, 贯注于心脉之中而运行全身, 故有“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之说。心肺之间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 反映在病理方面,肺气不足或肺失宣肃, 均可影响血运失常;心气不足、瘀阻心脉引起血行异常,会影响肺气的宣肃,出现咳嗽、胸闷、气急等症。

2、心与脾 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心血的来源要靠脾的化生,血的正常运行须赖脾气的统摄协助。因此,脾气旺盛,则使心血充盈, 心有所主,血在脉中正常循环。 若脾气虚弱, 血源不充,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心血不足,而形成心脾两虚,出现心悸、眩晕、失眠、食少、便溏等症;反之,心血衰少,亦可影响脾的运化。

3、心与肝 体现在血液的运行和血量的调节方面。心血充足,则肝也有所藏;而肝的正常疏泄,可使血气和顺,血行畅通,有助于心之行血。病理上心血不足,肝血常因之而虚;肝血衰少,心血也可因之而不足所以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此外,在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与肝之间也有联系,例如:热盛动风而出现的神昏、抽搐,亦为肝病影响及心的例证。

4、心与肾 常体现为“心肾相交”。心属阳,居于上,性属火; 肾属阴, 居于下,性属水。心的阳气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而肾的阴液上济于心,滋养心阴,使心火不致过亢。这样的阴阳相交、水火相济的关系,叫“水火即济”、“心肾相交”。若这种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心肾不交”的证候。

5、脾与肺 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物质基础, 因此气的生成与脾肺的功能相关。脾气散津, 充盈于肺,使肺气得以旺盛;而肺气强壮,又可促进脾气的健运,脾肺气旺,对于完成水液代谢起主要作用。 若脾气虚弱, 可导致肺气不足;肺气虚弱,也常引起脾气虚弱,造成“脾肺两虚”之证。在水液代谢方面,脾不健运,聚湿而为痰饮,可影响肺气的宣降,而见喘咳、痰多等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6、肝与肺 反映在气机的升降流通方面。 肝气升发, 肺气肃降,互相配合协调,是机体生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维持人体气机正常的升降运动有重要意义。 病理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时,会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肝火犯肺”症状。

7、肾与肺 在水液代谢和完成整个呼吸运动方面关系密切。 肺通调水道,肾调节水液,两脏对于水液的输送和排泄起重要作用。当肺失宣肃,通调失司,或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时,均可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 并互相影响,从而出现咳逆喘息不得卧、水肿、尿少等症。 在呼吸上,肺的呼吸需要肾的纳气来配合,才能保持正常,所以《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肾的精气不足,或肺病久虚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

8、肝与脾 在气机的协调和血的运行两方面。肝气正常疏泄,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更能调畅气机,推动脾胃的升降之机,协助消化;而脾气强盛,气血生化有源,又使肝血充盈而肝气舒畅顺达。肝藏血,脾统血,以维持血的正常运行。若肝失疏泄,常阻脾的运化,而引起脾不调的病症; 脾虚化源不充,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肝失血养,可出现肝脾两虚之证。此外,脾失健运,湿热郁蒸,影响肝的疏泄之机,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9、脾与肾 是先后天的重要关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为“后天之本”, 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需要肾阳的温煦维系; 而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藏精,肾脏精气有赖水谷精微的滋养。因此,脾肾之间相互资助和促进,在人体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病理上两者也常互相影响,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多损及肾阳,最终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

10、肝与肾 体现了“肝肾同源”的密切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 ,肝的阴血要依靠肾精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帮助,肝、肾之间关系密切。在病理上,肾阴亏虚可导致肝阴不足,而引起肝阳上亢;反之,肝火炽盛或肝阳化火,可下动肾阴,形成肾阴不足。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两者相付相成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

肌肉日记之胸锁乳突肌

起止点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神经支配:副神经。

功能:

1,一侧收缩,头屈向同侧。

2,两侧同时收缩,伸头或屈头。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最大。最具弹性的肌肉之一,它有两个头,将颞骨的乳突突连接到胸骨柄和锁骨内侧,胸锁乳突肌与下领支平行,并与头夹肌形成一个“内倾”的结构,这两个肌群一起将头部从前到后置于肩带的中央。

胸锁乳突肌与歌骨的乳突紧密相连,并在颈部倾斜,这使其成为侧向弯曲和头颈旋转的强大原动力。

夹肌位于颈部,被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胸锁乳突肌覆盖,为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阔肌,依照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头夹肌和颈夹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是转动头和伸展颈部的肌肉,与很多头痛有相关关系。夹肌就是从第3到第6胸椎的脊突,到上二或者上三颈椎的横突后结节。

因为穴位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颈夹肌双侧收缩使得头往后仰,单侧收缩使得头颈屈向同侧,头同侧转动。颈夹肌应该是以胸椎为支撑,主要以第一胸椎为支点。综上所述,颈夹肌的位置如上,如果觉得相关位置出现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

肌肉日记之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包括三部分:前中和后科角肌,位于颈部两则,在斜方肌上部前绿和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可以找到斜角肌,所有这些肌的共同作用可侧屈并稳定头领部,同时对深部结构形成一个防护置,部结构包括椎动脉、颈静脉和臂丛等。

头颈部不动时,斜角肌能在深吸气时上提第1、2肋,上提肋时可增加胸腔的体积,促使更多的气体进人肺内,斜角肌过紧,肥大(如过度使用)、创伤或结构异常可导致它所保护的结构(如臂丛或锁骨下动脉)受到挤压,临床上称之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功能:

双侧收缩

1、后伸头与上段颈椎。

2、屈曲颈部。

单侧收缩

1、侧屈头和颈部。

2、使头颈部转向对侧。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最大和最浅表的肌之一,其两端分别连于颞骨乳突和胸骨柄及锁骨内侧端之间,胸锁乳突肌与下颌支平行走行,与头夹肌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这两块肌一起使头部前后居于肩胛带中央。

胸锁乳突肌在颞骨乳突处附着坚实而且斜撑在颈部,使其成为头颈部前屈、侧屈和旋转的强有力原动肌,因为它附着于颅骨背面,因此能使头和上颈部后伸,使颈部屈曲和头部后伸这种联合动作可使头在下巴引导下向前运动。

人体内脏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状腺、气管、上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脏、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静脉、下主动脉、胆囊、脾、胃、肾、胰、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膀胱、直肠、尿道。

人体内脏分布图

人体内脏分布图彩图

腹后壁图

腹部脏器-图

腹网膜

人体内脏器官常见病(详图)

内脏

泌尿生殖系统

胆囊和胰腺的位置

关注本公众号可以查询以下内容

斜方肌 腓总神经 股神经 臀上皮神经 腰方肌 喙肱肌 肩胛上神经 旋后肌 胸锁乳突肌 枕下群肌 椎枕肌 人体解剖 踝关节 胸小肌 肱二头肌 脊柱错位 开颅术 阔筋膜张肌 三角肌 体表定位 颈部肌群 人体之最 竖脊肌 髂腰肌 臀小肌 脊髓内部 海马 常用肌肉 经典歌诀 颈丛 臀中肌 颈动脉 三角肌 梨状肌 肩袖 肩背拉伸肌肉 解剖巧记 三叉神经 膝关节 大圆肌 坐骨神经 肩胛骨 呼吸系统 肩关节 全身肌肉 脊柱的稳定性 前锯肌 胸大肌 菱形肌 大脑 消化系统 骶髂关节 臀中肌 颈枕部 股外侧皮神经 肩胛提肌 面神经 背阔肌 神经系统1 神经系统2 运动系统 肱肌 头夹肌 颈夹肌 斜角肌 肌肉起止点 筋膜 解剖趣味记忆 踝关节韧带 椎管 腰椎解剖 肩部压痛点 头颈背部浅层肌 腰部解剖 人体解剖 软组织 查体要点 颈椎病 隐神经 腓浅神经 颈前外侧肌 头颈背部浅层肌 脊神经 腹内斜 肌腓肠 肌腹外斜肌 枕下肌 颈前外侧肌 肩胛下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4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