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卧推练胸肌,但双臂力量太大,练习时胸肌没有感觉,怎么办?

我用卧推练胸肌,但双臂力量太大,练习时胸肌没有感觉,怎么办?,第1张

转一篇锻炼上肢、胸肌的方法给你试试:

一、动静结合法

其方法是把动力练习和静力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先动后静。即先做动力练习至极限,而后固定在需要锻炼部位的角度上静止用力6-8秒,可练2-4组。

例如:动静结合的弯举(发殿肱二头肌)先用60-70%的重量做6-8次,而后固定肘关节使上臂和前臂的夹角成90度,坚持6-8秒,做2-4组。

二、克制退让结合法

用动力练习(克制性收缩)重。复5-6次,做不起来后再做2-3次退让性工作。这样的结合能使肌肉得到更深的刺激。

三、先衰竭法

这是目前增大肌肉围径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要想发展那块肥肉,先选择只发展这块肌肉的局部肌肉练习来训练,做6-10次直到疲劳,使其衰竭,然后在3-5秒之内跑向另器械,做一个以发展这块肌肉为主的综合肌肉群练习,用79%的重量做到极限,这样交替训练4组左右,肌肉会感受到极大的刺激。据研究,这样能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促进其发育。举例如下。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胸大肌的方法;

发达胸大肌的局部有效练习是仰卧飞鸟,而发达胸大肌等综合肌群的练习是宽握卧推,它除了发展胸大肌外,还能发展肱三头肌、三角肌前部和前锯肌。如将仰卧飞鸟和卧推结合起来举行训练,则效果会比单纯练一样要好。其方法是:运动员先用只能举6-10次的重量做仰卧飞鸟练习,直到起不来,紧接着跑到卧推架前用事先准备好的60-70%重量做卧推,尽力举次数,直到起不来算一组,共做4组左右,累计总运动量为8组约50次左右。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三角肌的方法:

发达三角肌的局部肌肉练习是各种方向的平举,如前平举主要发展三角肌前束;侧平举(掌心向下)主要发展三角肌中束;后斜举主要发展三角肌后束。发达三角肌的综合练习则是颈后宽推,这个练习既能发展三角肌,还能发展肱三头肌,对胸大肌、前锯肌也有影响。为发达三角肌将这两个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训练,其效果会更好。做法是;是动员先用只能举6-10次的重量做哑铃侧卧倒上举的练习。直到起不来,紧接着跑到放置在另一侧的杠铃前,用杠铃做宽握颈后推举(70%),直到一个起不来算一大组,共做4大组。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肱三头肌的方法:

发达肱三头肌的局部肌肉练习是各种臂屈伸如颈后臂屈伸、弓身臂屈伸等,而其综合练习是窄力量推,将这两种有效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训练效果比较好。做法是:运动员先做颈后臂屈伸6-10次直到疲劳,然后迅速跑向深蹲架前拿起架上事先放好的杠铃(杠铃重量为自己最高重量的60-70%),连续举直到起不来,这样两种练习算一大组,共做4大组,肱三头肌就会很胀,刺激很深,只要营养跟得上肌肉就能得到很快的发育。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背肌的方法:

发达背肌的有效局部肌肉练习是负重山羊挺身,而发达背肌的综合练习则有弓身、直腿硬拉等。为了加深对背肌的刺激可以采用如下练法:先在山羊上做负重挺身6-10次直到挺不起为止,紧接着跑向深蹲架前肩负杠铃做弓身练习(或做直腿硬拉),直到疲劳。将这两个练习组合在一起训练4组,背肌就能得到很好的刺激。

用先衰竭原理发达股四头肌的方法。

运动员先做发达股四头肌的局部肌肉练习;负重腿屈伸,尽力做8次左右,紧接着做发达腿部肌肉的综合肌群练习;深蹲,也尽力做6-8次,这样交叉轮换做8组(4大组)约50次,股四头肌就会因刺激较深而发胀。

从理论上讲它符合极限负荷后的超量恢复的原则。这是因为肌体精疲力竭地负荷之后,首先功能能力大大减退,紧接着在恢复防疲肌体由适应一提高;超过它原有的水平;

四、先疲劳再重复法

先做综合肌肉群练习,紧接着再做局部肌肉群练习。如至少有四块肌肉参与的卧推,主要练习部分是胸大肌,肱三头肌在最大用力时并未最大限度地参与用力。根据先疲劳再重复的原则,首先练卧推(采用超组数法),然后,卧在板凳上持哑铃做飞鸟练习。

五、连续减重法

开始用较重的重量做到极限(8-10次);紧接着由同伴减低重量后再做到极限(4-6次人再由同伴将重量再减小,再重复做到极限(4次左右),如此连续做3组左右,一使肌肉极度紧张,得到最大的刺激。

例如:仰卧推举(卧推)(80千克+70千克+60千克)/(8次+4次+4次)为一大组。

又如;立姿弯举(35千克+30千克+25千克)/(12次+6次+4次)为一大组

六、连续加重法

其方法是先用轻重量做某一动作,轻松地完成练习后,紧接着加重练习使肌肉有所感觉,再加重做练习,一直到起不来为止,这种不断加强度、加深刺激的方法,提高了肌肉的鲜明度。

七、借力强行法(先实后虚重复法)

一在精疲力尽之后,还要借助于身体其它部位的附加力量,做几次不太规格的重复。

例如:直立弯举做不起来后,身体前倾然后向后摆动身体,两臂借助这个摆动顺势屈肘,坚持再做2-4次。

又如:卧推起不来后,立即做挺髋式卧推,用挺髋之力补充双臂及购大肌用力之不足,这样再坚持做2-4次,对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和前锯肌的刺激就会加深。

八、念动一致法

根据优秀运动员的实践得以练习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什么地方,想那块肌肉极为重要,这样会大大提高训练效果。

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卜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因此,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的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九、同类动作组合法

把发展同一群(或一块)肌肉的相类似练习采用不同器械、不完全相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集中依次练习,加深对该组(或该块肌肉)肌群的刺激。。

例如,为发展肱二头肌可选择如下练习:

1.立式弯举:(60%/8-10)4

2.轮换单臂弯举:(65%/8)4

3.斜板弯举:(60%/6-8)4

4.仰卧弯举:(70%/5-6)4

又如:为发展肱三头肌可选择如下练习。

1.立式颈后臂屈伸:(60%/8)4

2.弓身单臂臂屈伸:(70%/6)4

身单臂臂屈伸;(70%/6)4

3.仰卧臂屈伸:(65%/8)4

十、双组训练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两倍的组数不休息地进行练习。通常有三种双组珠

1.一组做主动肌;紧接着下一组做对抗肌

例如:一组做主动肌(如肱三头肌),中间不休息接着做对抗肌(肱二头肌)。

2·以同样的方法由可以连续用两种不同的练习练同一块肌肉。

例如:一组做后深蹲(负荷约70%)8次,紧接着跑到另一器械做腿蹬出(负荷约70%)8次。

3·同样的动作做伊限次数后休息20-30秒,接着以同样的练习和同等重量尽量多次重复。

例如:为发展胸大肌采用仰卧飞鸟练习,先练仰卧飞鸟8-12Rm,休息20一80秒再用同重尽力做。

十一,难度递减法

开始练难度最大的练习;然后减低难度做同一动作;再进一步减低难度做同一动作,每次都要求做到极限。

十二、难度递增法

此种方法是先做低难度(角度小)的动作,再增加难度(如斜板的角度升高)做,直到增加到最高难度做到极限。这种方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不易受伤,但由于它逐渐增加难度并做到极限,因而增加了对肌肉的刺激,从而增加了肌肉的鲜明性。

十三、循环训练法

把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动作编排在一大组内分设4-8个站,然后按序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做到规定次数后即快速转换到下站进行训练。待所有的站都全部跑完,该大组训练结束。训练下来后,汗流满面,心跳加快。这种训练法是有氧训练,对去脂减肥,增加肌肉线条的鲜明性大有好处。

例一:发达上臂伸肌(肱三头肌)的循环练习

十四、动作多变训练法

肌力训练有一个规律,一当几个固定动作,采用恒定运动负荷量训练一阶段后,肌体就会逐渐适应,肌力就不会提高或提高甚慢,此时应采用变异性训练法以促使肌体发生变化,从而进入新的适应过程。例如,采用仰卧飞鸟(30千克/8次)4组,在训练一阶段后,胸围提高甚微,则应适时变换训练手段和方法采用斜板飞鸟等动作,增加训练次数和强度来发展胸大肌,增加胸围。

十五、听从直觉训练法

高级健美运动员由于训练经验比较丰富,他会对训练方法的选择本能地作出反应,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有,因此,应重视并听从这些建筑在实践基础上来安排不同的训练手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有效地健美训练,使肌肉发达,轮廓清楚,、线条鲜明、形体健美。

胸部一直以来都是训练者最爱的部位,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练胸可以练上胸和下胸,而今天我们针对胸部的一个更加关键的区域来进行说明,那就是胸肌中缝,这个部位很多健身爱好者在锻炼的时候都会忽略掉,还有人觉得只要胸肌整体大了,中缝就自然出来了,这其实也没错,但是你何不换个想法去考虑问题,如果我们去强化中缝,是不是在外观上就显得我们的胸肌更大呢?

如果一个人的胸部体积很大,但是中缝训练还差火候的话,看上去就会非常奇怪,因为我们的第一感官是视觉,在视觉上就会觉得脂肪比率占得更多,而我们在健身中,最希望体现的就是我们的肌肉量,所以练好中缝,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推荐几个动作给大家。

动作一:龙门架夹胸

动作要领:其实所有的夹胸动作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我们去主观的控制胸部中缝位置的变化,在这个动作中,我们需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胸大肌的中缝,这样的话就可以增加我们胸部的发力感,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而选择龙门架的原因,更多的在于我们采用其中的绳索去训练,比固定的铁块或者器械,对我们的肌肉能够有更加持续的张力。

动作二:蝴蝶机夹胸

动作要领: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不要左右前后摇摆不定,然后我们的肩部要下沉,不要再夹胸的过程中把肩部往身体的前方送,这样是绝对不允许的非常有碍于我们的专项训练,因为肩部一旦往前送的话,我们的胸肌中缝是非常难以去发力的。

如果我们迟迟找不到这个动作的正确发力感,那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做一个拥抱的姿势,在拥抱的动作再改善一点就是利用我们的手肘去往内收,应该就会好很多。

动作三:哑铃卧推

动作要领: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在将哑铃推起来的时候,双手有一个内旋的动作,要注意内收的形成,这样才能更加刺激胸肌中缝,这个也就是我们如果想塑造更漂亮的胸型,一般选择哑铃卧推不选择杠铃卧推的差别,因为它可以更好的去针对胸肌的轮廓进行改善,而杠铃主要是对胸部的力量,和整体发展有着很大的提升条件。

虽然说我们的胸肌形态更多的是看我们先天的基因,因为很多人的八字胸其实没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但是我们的胸肌上侧,不管是内还是外,都可以利用训练去完善肌肉,只要你努力去训练,都是可以对你的胸型有加分的。

而且还有一个点,那就是胸肌中缝明显了就显得你这个人更有对称感,就像腹肌中间的一条线一样,如果没有则感觉非常奇怪,如果你既有腹肌中间的线条,又有明显的胸肌中缝,那就是最完美的搭配了!

胸肌本来就很难长,如果想要练出一定的胸肌形状,你需要系统健身四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轻微的胸肌线条。

如果想要练出一定的规模出来,你的训练要系统进行一年以上,才有可能。而且,绝大多数人前一年的健身根本谈不上系统,只是在尝试阶段而已。

如果你雷打不动的系统健身一年多了,尽管训练很刻苦,但是胸肌依然薄的要死,这说明你的胸肌增长策略发生了一些失误。

这些失误让你的胸肌增长效率变得很差,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所以胸肌练不出来。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比较常见的四个误区,避免这些误区,你的胸肌训练会很有效。

有人说,夹胸动作适合胸肌线条的雕刻,而推胸动作适合胸肌围度的增大,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围度,就没有雕刻线条的必要。

所以在新手阶段,胸肌围度应该是我们胸肌训练的主要方向,先练 围度 再练线条,所以推胸动作应该占据胸肌训练的主要内容。

很多人在胸肌训练的时候,往往会做很多夹胸动作,相应的推胸动作却很少去做,因为他们感觉到夹胸动作练胸刺激效果更好。

其实你错了,你之所以感觉到夹胸动作刺激效果更好,是因为胸肌离心脏比较近的原因,夹胸动作一般孤立性强,次数较多,所以很容易让胸肌充血发胀。

但其实等你训练完,充血效果退却之后,胸肌依然还会薄的要命。夹胸动作尽管容易让胸肌充血,但是本身对胸肌纤维的破坏性较低,所以肌肉事实上没有什么增长。

所以在胸肌训练的时候,有人说没有用药的人,尽量以推胸动作为主。但是考虑到睾酮覆盖,夹胸动作也可以做一两个动作,但是不要占比太多。

我们很多新手在训练的时候,往往都比较重视胸肌下束和中束位置,而对于上束胸肌则相对没有那么重视。

因为新手觉得,胸肌中束有利于胸肌整体维度的增长,而胸肌下束则有利于胸肌线条的雕刻,这样可以让胸肌有垂下来的感觉。

但是有经验的老手都知道,胸肌上束才是胸肌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第一点是胸肌上束面积最大,将近占了胸肌的一般面积。

所以针对胸肌上束,会让我们胸肌整体都会变得很大,而针对胸肌下束和中束,带来的训练全面性就没有那么高。

其次,胸肌上束训练的活动范围很大,比如下斜俯卧撑和常规俯卧撑相比较,下斜俯卧撑身体发生的位移距离就更长一些。

所以上束胸肌从训练本身来说,对于胸肌的刺激要比其它动作形式更能刺激胸肌增长,所以胸肌上束训练是很重要的。

练到一定程度的老手,基本上会以胸肌上束为主要训练内容。有些身材比较宽的人,会只练上胸。

这是一个动作标准方面的误区,这个要是展开来说的话,篇幅就太大了。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在进行任何一个胸肌动作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到沉肩和肩胛骨固定,这是为了有效避免肩部代偿。

比如卧推的时候,肩部不要耸上去,不要把脑袋缩进脖子里面去,这就叫沉肩。而后背两块肩胛骨,不能跟着动作动来动去,而是要死死的顶在卧推床上面,这就是肩胛骨固定。

此外,经常有人出现手臂代偿的情况,这是由于小臂没有跟力量方向平行的原因,尽量要保持小臂与力量方向平行。

比如做俯卧撑的手,小臂要与重力平行,所以小臂要尽量垂直于地面。而绳索夹胸的时候,小臂则要与绳索方向一致。

三分练七分吃,训练说到底只是一个破坏过程,真正的肌肉增长发生在训练后恢复的过程,在恢复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蛋白质的供应,不仅肌肉不会长,而且恢复也比较慢。

如果没有出现上面三项错误,但是胸肌还是不长,那说明你在吃的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到位。

增肌跟体操、体能不一样,蛋白质补充是非常重要的,打个比方来说,同样在健身,那些吃了蛋白粉的人,比不吃蛋白粉的人,一般肌肉增长速度要快,而且恢复速度也快。

所以健身玩家主要的花费,其实也在吃的上面,主要是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如果你生活水平比较高的话,可以通过肉蛋奶这些食物来补充蛋白质。

如果你平均一周五练,一天力量训练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话,那你大概的蛋白质需求量是120g左右,也就是你一天要吃20个鸡蛋。

随着你肌肉量的增长,这个数字也会不断增长,尤其是练腿的人,半年之后,蛋白质需求量就会成为140g以上。

只有避免以上的四个误区,我们的胸肌围度才会发生明显的增长。如果我们发现胸肌训练没有什么变化的话,可以通过上面的介绍来找到原因,进行相应的解决。

作者:旺旺的封神日记

#清风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55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