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夹肌和颈夹肌和头疼有关系吗?

头夹肌和颈夹肌和头疼有关系吗?,第1张

夹肌位于颈部,被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胸锁乳突肌覆盖,为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阔肌,依照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头夹肌和颈夹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是转动头和伸展颈部的肌肉,与很多头痛有相关关系。夹肌就是从第3到第6胸椎的脊突,到上二或者上三颈椎的横突后结节。

因为穴位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颈夹肌双侧收缩使得头往后仰,单侧收缩使得头颈屈向同侧,头同侧转动。颈夹肌应该是以胸椎为支撑,主要以第一胸椎为支点。综上所述,颈夹肌的位置如上,如果觉得相关位置出现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

肌肉日记之胸锁乳突肌

斜角肌包括三部分:前中和后科角肌,位于颈部两则,在斜方肌上部前绿和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可以找到斜角肌,所有这些肌的共同作用可侧屈并稳定头领部,同时对深部结构形成一个防护置,部结构包括椎动脉、颈静脉和臂丛等。

头颈部不动时,斜角肌能在深吸气时上提第1、2肋,上提肋时可增加胸腔的体积,促使更多的气体进人肺内,斜角肌过紧,肥大(如过度使用)、创伤或结构异常可导致它所保护的结构(如臂丛或锁骨下动脉)受到挤压,临床上称之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功能:

双侧收缩

1、后伸头与上段颈椎。

2、屈曲颈部。

单侧收缩

1、侧屈头和颈部。

2、使头颈部转向对侧。

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最大和最浅表的肌之一,其两端分别连于颞骨乳突和胸骨柄及锁骨内侧端之间,胸锁乳突肌与下颌支平行走行,与头夹肌形成一个倒“v”字形结构,这两块肌一起使头部前后居于肩胛带中央。

胸锁乳突肌在颞骨乳突处附着坚实而且斜撑在颈部,使其成为头颈部前屈、侧屈和旋转的强有力原动肌,因为它附着于颅骨背面,因此能使头和上颈部后伸,使颈部屈曲和头部后伸这种联合动作可使头在下巴引导下向前运动。

如果你问一个人是否有过脖子不舒服的经历,大概80%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如果再将这个问题具体一些,你的颈后是否经常僵硬疼痛?有时这种疼痛会上蹿至头顶,仿佛是头颅内部的疼痛一般,与此同时头部会产生一种紧箍感。这时有的朋友会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脑子出了毛病,实际上,头、颈夹肌劳损也可能会引发上述问题。

何为头、颈夹肌?

当我们自行扭动脖子时,需要两块肌肉的收缩与拉伸,而这两块肌肉,就是位于我们后脖颈处的头夹肌和颈夹肌。头、颈夹肌位于人体颈后,属于颈部的深层肌肉,两块肌肉呈“V字形”分布,其上被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以及胸锁乳突肌覆盖。

头夹肌和颈夹肌的主要功能是:单侧收缩时,可以使颈部向同侧屈曲或同侧旋转;双侧收缩时,可以使颈部伸直。由于头夹肌与颈夹肌同属颈部深层肌肉,因此它们也是帮助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肌肉。

头、颈夹肌劳损会带来哪些影响?

由于头、颈夹肌是帮助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肌肉,因此当其发生劳损时,随之而来的便是颈椎稳定性下降,当颈椎不稳发生后,又易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除了容易引起颈椎病,头、颈夹肌劳损后,还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即头项僵硬、疼痛、有沉重感;有时会牵扯到眼眶痛;颈肩拐角处疼痛明显,低头或转头可使疼痛加重。

是什么原因导致头、颈夹肌受损?

1、长时间低头

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很容易导致头、颈夹肌受损,这是因为,当人体在低头时,头、颈夹肌长期处于被动拉伸状态,时间久了,颈后部肌肉就会疲劳受损,引发颈肩疼痛、僵硬不适、头晕脑胀等不适症状。

2、急性外力损伤

如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被人推倒,或是乘车时在急刹车中造成的挥鞭样损伤。此类急性外力损伤都易造成位于我们颈后部的头、颈夹肌受损,因此当发生此类意外时,应当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头、颈夹肌受损后应当如何改善?

首先,当我们感觉头晕脑胀、颈后僵硬时,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改变长时间低头的不良习惯,每保持固定姿势半个小时左右,就要起身活动活动颈椎,让头、颈夹肌得到充分的休息。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适当按摩来帮助放松颈后肌肉,以增强颈部的肌肉力量。

动作一

将手掌置于头颈夹肌处,用手指缓慢按压5秒后缓慢放松,动作重复5次。

动作二:

呈端坐位在椅子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将弹力带套在头部后侧;双手分别拉住弹力带的两端,延展脊柱,与颈部形成对抗力;动作保持5-10秒,然后缓慢复位,重复5次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55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