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林功夫 [编辑本段]中国功夫概况 1、中国功夫的历史 中国功夫也称中国武术。 武术缘起于中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就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后,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的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商周时期,产生了太极学说,从此奠定了中国武术的体系。少林派功夫代表潘国静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时,盛行角力、击剑,还有“刀舞”、“力舞”等。唐朝时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明清时期则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意味着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2、中国功夫的特点 第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作为体育运动,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但又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第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3、中国功夫的作用 第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第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第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第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4、各种功夫举例: 猛鹤拳、形意拳、三晃膀大洪拳、戳脚翻子拳、米组拳、八卦掌、八极拳、查拳、大悲拳、峨嵋铁臂金刚捶、花拳、临清潭腿、劈挂拳、三皇炮捶、太极拳、螳螂拳、通臂拳、意拳、咏春拳等等 [编辑本段]中国传统武术 中国武术如同浩瀚大海,深不可测,门派拳种,枝繁叶茂,穷毕业生精力能得其九牛二虎之一毛,已属不易。整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武术爱好者对中国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坦率的说,由于武术的神秘性,不可能将所有门派(拳种)概括于本文之中。其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切望广大武林师友予以指正、补充。 (一)少林派 少林武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体形态文化或是作为健身、御敌、竞技专案在中国早已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少林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 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所以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别不同,讲究的是“禅武合一”。在少林寺众多的禅武修炼者当中,潘国静法号释延武就是其中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人物。少林武功又是中国武功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宗教文化底蕴,最具完整的体系,最具权威性,又最具神秘感的中国武功流派,它无疑已成为中国武功的主流学派。 相传著名的达摩祖师在 “少林寺”面壁修炼十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养性,善化人性,清净无为的武德。使佛教文化哲理的“禅”等武功相辅相成,达到二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少林派是武术中一个约定俗成的技术流派。因以少林寺所传习拳械为基础形式,曾一度被民间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又称少林拳,少林武功等。 少林武术的形成,除去托名和杜撰的说法,大都来自民间和军旅武术,少林僧人中,有的不容于世,遁入空门,削发为僧,以致把武术带进寺院,也有武林名家将自己的艺业传于少林。据传:韩通传通臂,马籍传短打,李叟传大小洪拳,白玉峰传龙、虎、蛇、豹、鹤五拳和气功等等。这些武技传入少林寺后,形成了少林派的基本部分。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社会需要的制约和禅宗文化的影响。逐步演进成明清间已相对稳定形成的少林拳派。 社会上许多著述和传说,限于历史背景和宗教意识的左右,假托、附会应运而生。少林寺武术推崇达摩老祖,只不过借助达摩在佛教中崇高的地位罢了。 发展到近现代,少林拳派的运动特点表现为拳禅一体,神形一片,硬打快攻,齐进齐退。 少林拳套路很多;包括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罗汉拳、邵阳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等,对练套路有扳和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此外,还有“心意把”等散招练法。器械有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器齐全,其代表性的拳术有: 1、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是少林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的总称。载于《少林宗法》和由其脱胎而成的《少林拳术秘诀》。书中说:“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五拳学之能精,则身坚气壮,手灵足稳,眼锐胆壮。” 虎拳2、 心意把 心意把是河南少林寺中传习的一种散招练习法。有人考证认为此技是心意六合拳鼻祖姬际可“读书古寺”、“传 艺河南”时,传留少林寺的,心意把共十二大势,其名目有:起式把、左右把、(楔撅把)、翻身把、地磐把、起纵把、腾挪把、亮翅把、展翅把、推上把等。心意把只有单势练习形式,无套路,直线往返练习。此为少林派秘不外传之技。太极奸,八卦滑,论毒毒不过心意把。 3、 炮拳 炮拳,性烈刚猛,轻捷快灵,如爆似炮。谱曰:“青龙献爪追风炮;猛虎扑食飞门炮;狮子张口开路跑;白鹤亮翅连环炮;梅鹿卧枕转身跑;豹子翻山当头炮;白蛇吐信地雷炮;鸿雁斜翅冲天炮。”少林炮拳,既有钻翻上挑冲天之能,又有劈压下砸截之功。 4、 罗汉拳 罗汉拳共有十八路,意为具有降龙伏虎之罗汉那样的本领的拳法。歌曰: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久练自化,熟极通神。 (二) 武当派 俗称内家拳为武当派。源于湖北五不山。传为张三丰“夜梦玄帝授之拳法”,次日便身怀神勇杀敌百人,绝技遂此传名于世。此说无实可考。黄百家称:“张三丰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依此说,武当派是在少林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近代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合并为“内家拳”,称为“武当派”。实际上,张三丰是否创造了内家拳尚属悬案,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也并不出自武当山,少林派亦不能包罗那么庞杂的内容。 除上述名拳种外;武当拳具有代表性的拳术还有“九宫神行拳”、“九宫十八腿”、“太乙五行擒扑”等,更以武当剑法为最。 (三) 峨眉派 峨眉派是中国武术的著名派之一。该系武技崇奉四川峨眉山为发样地。清初湛然法师在《峨眉拳谱》中写到:“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峨眉月“即指峨眉派武术。有人将近代四川流传的僧、岳、杜、赵、洪、化、字、等八门。黄林、点易、铁佛青城、青牛等五派,统归为峨眉派,即《峨眉拳谱》所谓“五花八叶扶”。此外还有余门拳和白眉拳等。其中,僧、岳、杜、赵称四大家,洪、化、字、会称四小家。 1、 僧门 僧门是四川地方拳种,蜀称“四大家”之一,也称“申门”。 2、 岳门 岳门是四川地方拳种,蜀称“四大家”之一,附会岳飞为创始人。 3、 杜门 杜门是四川地方拳种,蜀称“四大家”之一,据说此拳是清乾隆时江西杜观印传入四川,故名“杜门”,又说“杜”是杜绝,阻止敌人进攻之意。杜门初无拳套,只练单操手法和功法。 4、 赵门 赵门是四川地方拳种,蜀称“四大家”之一,附会宋太祖赵匡胤为创始人,故称赵门。此系拳法以“红拳”为基础。 5、 洪门 洪门是四川流传的拳种,蜀称“四小家”之一。据说源自反清秘密组织三合会传习的洪拳,分为旱洪门,水洪门两系。靠近长江流域者称水洪,其余称旱洪。 6、 化门 化门是四川流传的一种拳术,蜀称“四小家”之一,又称缠闭。传自江西人黄吉川。 7、 字门 字门是四川流传的一种杂谈,蜀称“四小家”之一,湖北汉阳单回人李国操于1919年入川,传授此拳。据说此拳有一百零八字,此字练拳,以单操为主。 8、 慧门 慧门是四川流行的一种拳术,蜀称“四小家”之一,亦称会门。近代传习者不多。 9、 余门拳 余门拳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传自四川简阳县余氏。 10、 黄林派 黄林派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亦称黄陵派。关于此拳的起源有两说:其一,此拳为嘉庆年间,四川荣昌和隆昌两县交界处,黄林僧(或黄林道人)传人,称为“黄林派”;其二,此拳由陕西传入四川,因轩辕黄帝陵在陕西,帮称“黄陵派”。 11、 白眉拳 白眉拳是四川地方拳术的一种,据传此拳是四川峨眉山道人所传,故名。 (四) 内家拳 内家拳是一种“主于御敌”的拳种。所谓内家是相对于主于搏人的外家拳技而言。 内家拳又被统称为武当派。传习者说此拳传自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清末年初,有将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等概括为内家拳说法,这种说法在民间一直沿用着。 1、 太极拳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之一。清初始见传于河南温县陈家沟。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传自唐朝许宣平或李道子;一说传自宋代张三丰,一说传自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据唐豪、顾留馨等人考证,这些说法均淡附会,或者仅是没有依据的传说。 太极拳分为: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 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 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 赵堡太极拳,因在赵堡镇流传,故名。 太极五星推 太极五星推为太极拳系套路。 2、 六合八法拳 六合八法拳是一个拳术套路。1930年铁岭满族人吴翼军开始在上海传授此拳。吴自述此拳是从河南开封陈光兴、陈鹤侣三人学得。源自宋初道士陈搏,“见蛇鹤相争,而悟创拳。”一般认为,陈搏创拳说出于“伪托”。推测六合八法源自太极拳,兼取心意六合拳和八卦拳之长编成;或者源自心意六合拳,兼取太极拳和八卦拳之长编成。 3、 禅门太极拳 禅门太极拳是一个拳术套路。相传为少林和尚根据“广大圆满无凝大悲陀罗尼”经咒,演绎其意融入拳式而编成。初名“大悲陀罗尼拳”(简称“大悲拳”)。 4、 八卦掌 八卦掌为武术流派之一,原名“转掌”,后称“八卦掌”,亦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揉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影响较大的有程派、尹派、梁派等,但都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 (1) 老八掌 老八掌为八卦掌系的八个基本组合动作的练习形式,据说传自创八卦掌始祖董海川,故言“老”。又以此八掌为变化衍生的基本掌法,称为“八母掌”。 (2) 六十四掌 六十四掌是八卦掌系的六十四个基本组合动作或单个招式的练习形式,亦称六十四式、六十四手。 (3)、新八掌 新八掌为八卦掌练习形式之一。河北沧州人姜容樵(1891—1974)创编。 (4) 形意八卦掌 形意八卦掌是近年流传的一种八卦掌练习法,传自任定财。其师张占魁,本从师刘奇兰,精形意拳,后拜入董海川师门,得八卦掌精要。 (5) 八卦掌对手 八卦掌对手是两人固定招法的对抗练习形式。亦名八卦对子、八卦对折、八卦散手。 5、 心意拳 心意拳全称心意六合拳,亦称六合拳。后代传习者以此拳强调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而惯称之为“心意拳”。关于此拳的起源传说不一,一般认为此拳创自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字龙凤)。有人附会为岳飞所传。 6、 形意拳 形意拳“取其以心行意之义”,亦称为行意,此拳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 (1) 五行拳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拳。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五拳。形意拳将此五拳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故名。 (2) 五行生克拳 五行生克拳为形意拳对练套路名称,亦名“五行”。此套路采用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即五行拳)技法,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自生互破进行演练。 (3) 五行连环拳 五行连环拳为形意拳本套路,亦简称连环拳,是以五行拳为基本动作编组而成的。 (4) 十二形 十二形是形意拳系传统套路之一,取十二种动作特点,结合动物的术招式编组而成。 “十二形”包括: 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鼍形、鸡形、鹞形、燕形、蛇形、鲐形、鹰形、熊形。 (5) 八字功 八字功是形意拳系拳术套路之一,因其传者将其拳路要诀概括为八字而名。这八字是:斩、截、裹、胯、挑、顶、云、领。 (6) 百形拳 百形拳为新篇形意拳套,传自姜容樵。据姜说,这是他根据形意拳谱和周侗的百形图创编而成的。其弟子沙国正精此术。 (7) 意拳 意拳是拳术的名称。是形意拳的古名之一,传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成文的《心意六合拳序》云:“(岳飞)精通枪法,以枪为拳,另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近代王芗斋的意拳又称“大成拳”。 (五) 自然门 自然门为武术的一种,湖南慈利县人杜心五(1869—1953)所传。杜自称此术得自四川武师徐矮师。近代由万籁声广为传播。 自然门无固定拳套,不讲招,不讲相,以气为归,以不失自然为本旨;所谓: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六) 长拳 长拳泛指遐举遥击、进退疾速的徒手攻防技术和运动形式,所谓长是相对而言。长拳是相对短打而言。 现代长拳拳术架式舒展、工整,动作灵活、敏捷,腿法和鼠窜跳动作较多。 1、 查拳 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叉步,插拳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 查拳拳系以十路查拳为本,另有滑、炮、洪弹诸拳。 2、 弹腿(附潭腿) 弹腿是一种以屈伸腿法为主,结合步法,手法编组成的拳术。因该拳发腿是出以激力,取弹射之势,故名。弹腿有“十路弹腿”和“十二路潭腿”之分。 3、 华拳 华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或说此拳始自华山蔡氏,故名“华拳”。或说此拳以精、气、神为三华,以“三华贯一”为理论基础,而称华拳。又称此拳源于西岳华山,故名。 华拳的代表套路为十二路拳。另有其它拳械,共计四十八路之多。有“华拳四十八、艺成行天下”之说。 4、 红拳 红拳是长拳的一种。传说创自宋太祖赵匡胤,或说萌发于陕西关中,有的人将红拳写成洪拳,并称之为北派洪拳,以便与南拳系中洪拳相区别。 5、 梅花拳 梅花拳是长拳类拳术之一,亦称梅拳。此拳起源待考,据说源自少林寺拳技。 6、 六合拳 六合拳是长拳类拳术之一,源自少林拳。万籁声《武术汇宗》称此拳属少林韦陀门。传统拳套共十二趟。 7、 迷宗拳 迷宗拳是长拳一种,亦称燕青拳、迷宗拳、猊宗拳、迷宗艺。有关此拳起源的传说颇多。或称创自宋代燕青。故名“燕青拳”;或说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边前行,一边以树枝扫去足迹。后世取此意遂以“迷宗”名其拳;或说燕青之拳学自耍猴人“半夜仙”。其拳是取猊宗猴灵敏善跃的特点编成,故名猊宗拳;或说此拳是取各家招法编成,难明其宗,故名迷宗拳。这些传说多无史料凭据。拳械套路有三十六路,有“迷踪三十六,艺成天下行”的说法。 8、 花拳 花拳是一种注重实用,以跌法为主,不讲套路的拳法。此拳创自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宁侠士甘风池。 (八) 八卦拳 武术中取名为“八卦拳”的拳术有多种。西南地区流传有八套路,中州地区流传有阴阳八卦拳(亦称八卦捶),浙江地区流传有小八卦拳,两广流传的洪家八卦拳和内外八卦拳。体系较为完备的流传鲁、冀、豫地区的八卦拳。其要诀云:“你打俺不护,俺打(你)护不住。” (九) 三皇炮捶 三皇炮捶是短打类拳术之一,亦简称“炮捶”。以此杂谈发劲似爆炮,出拳似捶落,故名“炮捶”。所谓三皇,是附会此拳源自原始部落时三个酋长。又有一说源自少林。 (十) 八拳 八拳是一个拳术套路名称。因全套共八式,故名。据说创自清中叶湖南辰州人言某。 (十一)岳氏连拳 岳氏连拳是短打类拳术之一。它是以“岳氏散手”为基础串组单式而成拳套。传说此拳是岳飞将《易筋经》行动与武技融合创成,显是附会。 (十二)绵拳 绵拳是一种动作柔软如绵的拳术,以其动作连贯、劲力绵长又称“连贯绵拳”或“延手”。绵拳的远源不明,明代已有传习。 (十三)三晃膀大洪拳 三晃膀大洪拳是集内外家于一体的近身短打拳,此拳强调调动内气,以气发力,架子名六六架,先天纯阳,后天八九七十二为阴,运用全身,又名三晃膀,一晃无极静,二晃太极动,三晃混合气,水火济济,气存丹田,又称六步架,以马步桩为根基,攻多崩炮,防多截肩,独具一体,有别于我国南方的洪拳和北方的红拳。起势横劲,撇身埋膀;阴阳合璧,虚实相生;出没无阵,变化无端;打即防、防即打,攻防兼备,顾打合一。手法以勾、挂、缩、挑、软、硬、随、发为主。一动全身皆动,拧腰晃膀,立身旋滚发变,内含吸、转、护、封、化、让一体之技法,势势相连,技法多变,招里含招,拳里有拳,一打三还,肘捶相连,见势打势,旋掌连环,因敌制化。讲其鸡、凤、蛇、虎、鹤五形,合于大、顺、拗、小、败五势;究其金、木、水、火、土五行,合于劈、崩、钻、炮、横五捶。五行者,内通五脏,外通五官,行于手足,以周天功练气为主。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一气贯串,刚柔相济。强调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要求手眼身法步,步眼身法合,内外兼修互练。底盘马步稳扎,架势浑厚,朴实无华。脚步法以勾、挂、碾、踏为佳,腾、挪、踩、撩为妙,于旋风步里求功夫。架子八大纲领:大、小、屈、伸、刚、柔、发、聚。大则气运周身,是静中之动;小则芥子藏身,是动中之静;屈是屈中有伸;伸是刚中有柔;刚是水火济济;柔是气海丹田混合之气;发是气随捶发,足落捶打;聚是聚于气海,存于丹田。是系练气练力于一体的气力步架基本功法,是古老而鲜为人知的内外交修互练的拳种。该拳主要流传于江苏丰沛县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 (十四)戳脚 1、 戳脚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拳术。相传起源于宋代,戳脚的典型动作为玉环步、鸳鸯脚。小说《水浒传》中描写武松醉打将门神时,就用了玉环步,鸳鸯腿。 戳脚套路内容分为武趟子、文趟子两类,武趟子全名为“九转连环鸳鸯脚”,是戳脚的本源。文趟子是在武趟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套路。 2、 戳脚翻子,是戳脚和翻子拳相互融为一体的拳术。 此拳兼有戳脚法灵活、翻子拳之手法密集,因而手领脚现,脚到手到,手防上,脚防下。 (十五)通背拳 通臂拳,也称为通背拳,是一种典型的长击类拳术。一些拳家以此系拳法多上肢动作。两臂宛如通臂猿(或名长臂猿)舒使猿臂,贺论摔拍、直出穿点,而写作“通臂拳”。一些拳家以此系拳法强调以“通背”促成“通肩”、“通臂”、使两臂串通如一,而写作“通背”。 近现代传留的通臂拳。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劈挂通臂”三种。 1、白猿通背拳 白猿通背拳属通臂拳系,因崇“白猿”为始祖,故名。 2、祁家通臂拳 祁家通臂拳以其拳系始传自祁姓而言名。初有“老祁派”和“少祁派”之分,后“少祁派”发展成“五行通臂拳”系,“祁家通臂”就单指老祁派技法体系了。 3、五行通臂拳 五行通臂拳由祁家“少祁派” 拳技发展而成。 4、通备拳 通备拳此门拳法主张以“理(拳理)象(形式)会通,体(健体)用(技击)具备”和“通神达化、备万贯一”为宗旨,而名通备拳。 (十六)劈挂拳 劈挂拳是典型的长类拳术,古名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又称“劈挂掌”。
希望采纳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类专业用《伤寒论讲义》(梅国强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存在—些值得商榷的学术问题。今摘出其中部分商榷如下。
张仲景当未曾参考《神农本草经》
该讲义说「从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出现了一批著名医家,产生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一系列重要医学著作,此为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故《伤寒杂病论集》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并说「《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主要根植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等基本理论。药学理论及方剂运用,则得益于《神农本草经》、《胎胪药录》及《汤液经》等」。
「胎胪药录」四字作为一个书名似有不妥。「胎胪」是一书名,为「妇产科」内容,「药录」二字为一书名,指「本草」。而并《平脉》、《辨证》当为「并平脉辨证」,这是张仲景自己经验,并「平其脉」、「辨其证」也。「汤液」—词,首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指「米汤」。不知何时候转为「药液」的,又是怎么「转」的,而供人们写成了《汤液经》之书的?至于《神农本草经》,其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亦未曾见过《神农本草经》之书。《神农本草经》乃三国之后作品。
现就《神农本草经》自身文化内容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考察之。
1、矿物药列在全书「上、中、下三品」之首,这是当时「服石之风」盛行的反映,魏晋士大夫阶级颇多「服石」者,如何晏等等。
2、战国末期燕齐—带方士流传过程中演变为「神仙家」,逐渐为道教所接受,故书中充斥了很多「不老」、「延年」、「轻身」、「神仙」等词汇。
3、避讳。在《黄帝内经》一书里,除「七篇大论」(包括「遗篇」共九篇)为三国作品外,其余篇章在必要时多用「癃」而不用「淋」(不避东汉殇帝刘隆讳),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则全用「淋」而不用「癃」(避东汉殇帝刘隆讳)。至三国时期,又不避「刘隆」讳而「淋」、「癃」同用。如《神农本草经》卷二载:「石龙子……主五癃结邪气,破石淋」,卷三载:「石蚕……主五癃,破石淋」,皆是其例,
4、「痓」字的出现。《神农本草经》卷—说:独活主「痫痓」,发髲「疗小儿痫,大人痓」,麝香主「痫痓」,牛黄主「热盛狂痓」,石蜜主「诸惊痓」。卷三说:鼠妇主「痫痓」。考《尔雅》、《说文》皆无「痓」字,而「痓」字首见于张揖之《广雅》。《广雅·释诂》卷三下说:「痓,恶也。」《玉篇·疒部》亦说:「痓,充至切,恶也。」是 「痓」字从「疒」而训「恶」,其义当为「恶病」。而《备急干金要方》卷五上第三说「夫痫,小儿之恶病也」,故「痓」与「痫」连用为「痫痓」。其「痫痓」— 词,亦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四第—下,彼说「心脉满大,痫痓筋挛,肝脉小急,痫痓筋挛」。至于「疠」在古代虽也称为恶病,然「痓」从不与「疠」连用,是 「痓」与「疠」无关也。
可见《神农本草经》晚出于张仲景时代,张仲景不可能看到《神农本草经》。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所参考书目自己就列得很清楚,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并未说看过《汤液经》和《神农本草经》,注解时不能说张仲景用了这两书。
「坐」当作「责」解
讲义对经文第48条「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句,抄录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放在教材上,不加自己对关键字「坐」注释,语意模糊。
考《仓颉篇》卷下说:「坐,罪也」,郝懿行义疏:「罪,古罪字,《说文》云:『罪,犯法也。』《墨子·经上篇》云:『罪,犯禁也。』犯禁为罪,加之刑罚亦为罪。」《广韵·去声·三十九过》说「坐,被罪」,即加之以罪也。在我国古籍上,每有如此用「坐」者,如《脉经》卷八第十五说:「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侯·消渴候》说:「其病变多发痈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不引,血气壅涩,故成痈脓。」《汉书·楚元王传》说:「夏候胜坐诽谤系狱三年,免为庶人。」《后汉书·五行四》说:「又邓皇后小人,性行不恒,苟有颜色,立以为后,后卒坐执左道废,以忧死。」皆是其例。坐,罪也。罪,责也。坐、罪、责三字声转可通也。此条「其人躁烦,不知痛处,怎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而「脉涩」,但责之以汗出不彻,故当更发其汗而病愈。
不可把「痉」和「瘛痓」二病混同
讲义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之「痓」字为误,当据《脉经》、《玉函经》之文校正作「痉」。此说极是。以仲景时尚未创出「痓」字也。然接着又引《正字通》说:「五痉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痓」。把「痉」和「瘛痓」二病混为同一,不妥。
考《说文·疒部》说:「痉,彊急也,从疒,巠声。」《玉篇·疒部》说:「痉,渠并切,风强病也。」强与彊同。《灵枢·热病》说:「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膕中及血络出血。」《伤寒论·辨痓湿暍病篇》说:「伤寒所致,太阳痓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成无己注:「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痓者恶也,非强也。……痉谓骨痉而不随,痉者强也。《千金》以强直为痉,《经》曰『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者痉』,即是观之,痓为痉字明矣。」是 「痉」乃以「瘛痓」者,《说文·疒部》说:「瘛,小儿瘛疭病也,从疒,恝声。」《伤寒论·辨太阳病篇》说:「剧则为惊瘸,时瘛疭。」瘛,同瘛。《素问·大苛论》说:「心脉满大,痫瘛筋挛。」《针灸甲乙经》载此文作「心脉满大,痫痓筋挛」,则「痓」与「瘛」义通,《神农本草经》卷—说:「发髲……疗小儿痫,大人痓」,杨上善《太素·经筋》说:「在小儿称痫,在大人则称癫」,癫,是「癫痫」之「癫」,与「痓」字义通。是「瘛疭间发」为「瘛痓」之临床特征也。这就造成了项背强急,难以屈伸的痉病和卒然仆地、四肢瘛疭的癫痫分而不清。
再者,讲义在「[词解]2」中说:「痓」字《脉经》、《玉函经》均作痉,可从。」然查遍手头上「清·光绪癸巳景苏园校刊大字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9月据光绪癸巳景苏园复宋本影印出版《脉经》、商务出版社1954年12月重印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福州市《脉经校释》本」,皆作「痓」,诸本无一作「痉」者。只有《玉函经》作「痉」,也应该写出书的全名《金匮玉函经》才是对的。为了避免误会,更要写明《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因为唐代杜光庭亦撰有一部称作《金匮玉函经》的医学著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