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海陆丰所有拳种都在这里了,你学的是哪一种?

据说海陆丰所有拳种都在这里了,你学的是哪一种?,第1张

自古以来,海陆丰地灵人杰,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明、清的碣石卫城为国家海防要塞,与着名的天津卫,沈阳卫齐名,重兵镇守,扞卫着国家和民族安全。海陆丰人民爱武术,习武因而兴起,自南北佛教、道教和四面八方的武术文化流入,形成了民间拳技流传下来,历史悠久。

海陆丰地区民间传统舞狮的主要特点突出了一个“武”字,是展示民间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视窗,从这个“视窗”看到的“武术”仅是沧海一粟。根据地方史志、家谱、手抄本及传闻,在这里将对民间部分武术的传承发展情况作初步探讨。

流传在海陆丰的武术主要有少林派、峨嵋派与武当派,种类繁多,派内分派分家。

海陆丰武术文化的传承从清朝中叶开始至今约有260年历史,内容丰富多彩。

罗山拳:

海陆丰着名南拳大师郭转(1720--1790),海丰可塘罗山庄厝乡人。清乾隆六年(1741)只身往南少林学艺,被至善禅师收为少林俗家弟子,郭转先後两次入寺,第二次同在寺中的还有可塘下踏村王铁手、汕尾城区东冲镇石洲村王绍良、陆丰西山曾埠胄等八位。1750年八弟子奉师命下山收复被外界侵占的少林寺庵并回乡开拳馆广收弟子。

郭转大师创立“义兴馆”,以少林拳及跌打伤科行世,久负盛名,其武艺和医学世代相传,清乾隆至现名师荟萃。如乡中前辈有:郭戌、郭林燕(旅居马来亚开馆授徒)、郭三、郭剑、郭歪、郭琼、郭慧、王继葵(郭林燕之子过继给舅父为嗣,由叔父戌师傅授拳艺)、王培芳、郭大孝、郭熙等等,不胜枚举。传下徒弟徒孙不计其数,分布国内国外……

在历史上,罗山少林拳驰名於世,二百五十多年来,传播於海丰、陆丰、汕尾、惠州、港澳及东南亚等地。中国内地解放後,本派大量拳师陆续涌到香港,有的以授拳行医为生,如本乡传人有王继葵(火欉)、王培芳、郭大孝、郭荣、郭业、郭锄、郭石撬、郭填、郭、王捷初、王捷坚(现为风火堂国术协会和南少林罗山拳龙狮总会顾问)、王捷生、郭潭如、郭妈安、郭锦存、郭明丰、郭兴城(现为罗山派张文声国术总会顾问);还有外乡本派传承人(老前辈):黄国辉、庄报、刘家闲、何炳权、吴荣、杨威树、陈妈丹、李益等。

自郭转师创拳以来,罗山派众多传承者相继在内地及海外设所、立堂、创会,发展传衍罗山武术。如60年代初在香港有由罗山人,王培芳、郭大孝等在九龙红磡创立“郭氏宗亲会”罗山公顶楼,内设“罗山诊疗所和武馆”,联系族亲、行医济世、授徒传艺;80年代後有由黄国辉、刘家闲之高徒张文声和庄报之得意门徒徐连来、李才、苏保、徐志洪等本派传承人,先後在香港设馆(堂)创会授徒;还有众多罗山拳师父,在港屋村家中传教等等。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家乡武术传授香港的子弟,以期传统拳艺能在异地薪火相传,不致枯萎,为弘扬海陆丰武术与狮艺文化作出贡献。罗山南少林拳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意义,也是海丰“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值得弘扬,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莫家拳:

莫遮蛟(香港人称莫清矫),汕尾城区人,西元1746年到南少林学艺、被至善禅师收为俗家弟子,是至善禅师得意门徒,莫遮蛟学艺成後回汕尾授拳。据地方志记载,福建少林寺建於唐代乾符中(西元874至879年)。

明末清初,是福建少林寺鼎盛时期,至清康熙年间清王朝大破少林寺时,传说有数位少林高僧散走四方,隐居他乡,各以其长传徒授技,於是,少林南拳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以洪熙官、刘三眼、蔡九仪、李式开、莫清矫等五位少林弟子为代表人物的广东五大门派。它们各有专长,各有特色。

一代神拳刘仕忠(1897 ~1974),诨号“三脚虎”,广东陆丰甲子镇人。自小醉心武学,喜看戏,尤喜武侠义士,由此养成尚武的性格和侠义胸怀。

早年承练蔡家拳和莫家拳、并四处寻师访友,拜师学艺,每到之处有武名者无不诚心求教,不数年已练成一身高深武功,年二十即在潮州设馆课徒,以教寓学,并暗中找寻名师,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刘仕忠本拟设馆授徒,安居乐业,奈何在一去接受踢馆挑战中,错手打伤挑战者,不得已浪迹江湖,到处为家。

自刘仕忠创派以来,威名远播,盛行於潮汕、海陆丰、东江流域、香港及东南亚各地,人材辈出。传人有刘远成(子)、黄岱、陈妈如、陈述升(娘昌)、陈世正、张合、黄土(永辉)、吴笑、刘乌镭、刘开亮、张造、方梅、曾一然、曾随、曾庆丰、曾昭坚、着名文武生陈宝寿和溜旦等。

相传刘仕忠师父在民国时期曾参加抗日游击队,在潮汕海陆丰一带打击日寇。一次劫狱营救战友的战斗中,左掌被炸药炸断,愈後经刻苦锻炼,左手有如杵槌一样,具有惊人的杀伤力。他平常只以右臂应敌,如遇高手,则突发左臂,锐利如锥,力发千斤,应者辄倒,名闻于惠、潮、梅三州,称“三脚虎”。1974年仙逝,终年77岁。

续後其子刘远成,成为蔡莫派拳第二代掌门人。刘远成幼承庭训,年未及冠即习入门功夫,天性聪敏,过目不忘,又能刻苦勤练,十多岁就协助其父之教务,教学兼长,随其父走遍潮汕、海陆丰、惠州各地,其父见其风雨不辍,朝夕钻研,遂将本门高深功法悉心教导。

刘远成的一手蔡莫拳术,尽得其父真传,已臻化境,尤擅棍法,曾以一手“阴阳弹箭棍”折服不少拳师,而其最擅长的“近身攻防功夫”是武林一绝。五十年代刘远成师父南来香江,发扬蔡莫派拳术,在港创立“蔡莫派国术总会”任武术总教练,设会授徒,在香港致力发扬推广,经数十年的辛勤传播,桃李满门。 1999年在香港仙逝,享年70岁。徒弟有刘标、向华民、江旺、吕堂及誉满中外武打明星向华强等。

刘标(蔡莫拳传承人之一):海丰县人,自幼喜欢武术,在乡间时学得一招半式,其後来到香港,1966年机缘下得遇蔡莫派宗师刘仕忠的徒弟黄岱,即时拜师习武。黄岱师父仙逝後,蒙刘仕忠宗师儿子刘远成纳为门下,专心致志追随师父学习蔡莫派功夫。其後,刘标师父在1977年正式在香港开设刘标武馆,1978年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锦标赛”获得亚军。 1998主编出版《南少林蔡莫拳》。

南枝拳 :

以陈南枝命名。陈南枝(1847~1925),字鉴山,海城人,壮年时移居妻家揭阳县南山区邓村(今揭西县境内)。少年时学习家传武术,後得福建少林寺双禅法师的第三代传人松先生的真传。功成後,到潮汕地区设馆授徒。他所授的拳术注重实战,近身擒拿,手足并用,技击特点与当地拳术截然不同,群众把他传授的拳术称为“南枝拳”。

该拳在潮汕地区分为两脉:一脉在普宁、潮阳一带,着名弟子有陈四大、陈任夷、陈宏、谢坤记等。建国後,在普宁、澄海两县均有传授,从学者来自潮安、饶平、南澳、潮阳等地。另一脉在揭阳一带。

陈南枝在揭阳授徒时有7名徒弟:黄国荣、魏内园、周玉添、洪利、林庭、洪卿、许英豪。南枝拳流传於海丰、揭阳、普宁、潮阳、澄海、汕头、潮安、南澳、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有深远影响和较高声誉

黄三拳(安徽凤阳北少林拳):

北少林拳安徽凤阳传人黄三,女,生於光绪3年,享年101岁,5岁开始在曾祖父的指导下练筋骨习武,17岁时已身怀少林柔拳、练步拳、梅花拳、蝴蝶掌、罗汉十八掌、罗汉拳等,还有少林棍、刀、暗器飞刀等北少林拳武术的精湛技艺,尤其擅长蝴蝶掌、梅花掌、少林柔拳、飞刀、内功等。

同时,还深得少林伤科始祖异远真人传下的真方医术、清代技击大师黄严的技击秘诀及神效骨伤科秘笈,中医伤科医术精湛。黄三排行最小,深受师傅兼曾祖父的疼爱,成了第五代传人。

光绪21年,师傅命17女士前往京城配合已经准备好的人员劫狱,营救义和团义士。17女士从安徽赶到京城预定的地点会合时,因泄密,劫狱失败,黄三只身南逃过长江来到南京。後邂逅峨嵋派“会门拳”高手、广东海丰捷胜籍人仕翁明晃(在南京开海味商铺),1896年冬被翁明晃迎娶回大流村完婚。翁、黄婚後生有四子,第四子姓黄继承黄三之香火,辈份按黄家排辈。

1915年,翁明晃夫妇将家庭迁至汕尾城区,1949长孙黄坤泽出生,16岁被授为入室弟子第六代衣钵传人。黄三把一生的拳艺及伤科秘方传授予长孙坤泽。

1972年黄坤泽在某地巧遇河北省籍拳师刘润中,拜其为师,刘润中把“戳脚”、粘衣十八法、混元气功、金锺罩气功、擒拿和刀棍,以及子午流注法和医治法则授给黄坤泽。3年後学成,回到汕尾,坤泽把祖传武功和刘润中武术浑为一体,精益求精,创立了“黄氏子母韧拳”内功拳法。

民国初黄三与丈夫翁明晃开始收徒传授武艺,弟子有李劳工、陈仁桧(字陈芳),刘成芳、曾茂悍、江贵、吴杰、吴荣、石坤、陈并、老尾流、老尾歪、陈妈如等。江贵亦跟江西艺人(流民教)学习武当拳,传人有江韩、江玉等,1942年江韩旅居香港,60年代在港创立“江韩健身学院”传授拳艺,徒弟有罗枪、江旺等。

溪角山拳(朱家教):

赤坑镇溪(鸡)角山村王妈起师傅,生於1852年,1875年到海丰白水磜(莲花山)寻师。白水磜有一位拳师是南少林朱家教高手,姓余名洪,余洪师傅看王妈起学艺意诚,便收他为徒,把自身所学朱家教拳棍传授给他,同期同学还有陶河镇锺闸古,他们满师後都回乡授教,把这种拳术发扬光大。

余洪师傅所传拳术共12个套路,套路中有三步、四门、十二步等,其中擅长於棍术。王妈起和锺闸古师兄弟都长于棍术。棍术套路共9套,尤以中銮及横镰棍为绝。锺闸古因对该棍术加以研究,把它发展成为“锺厝棍”,其子及孙(锺汉集)亦嫺熟此棍术套路。

刘阿梅拳:

刘阿梅(1861~ 1936),又名远跋,法名志远,城东邦唐村人,後移居海丰公平。曾到泉州石角山少林寺求师,後转到湖北武当山拜师,其拳艺炉火纯青。特点:高架软手,灵活善变,以柔克刚,借力用力,攻守兼备,其手法与凤阳拳有雷同之处。传人有刘三(子)号老三牙、朱友爱、黄可桐、陈诗隆、陈海洋、陈俊贤、张根、刘德胜等。

八万周拳:

因首创此拳种者姓周名招胜,陆丰八万乡人,故称八万周拳。其特点和风格:硬马吞吐、八步桩、弓前步、转肩收腹、吊艮挡手、擒拿勾手、收手反弹、宽架马、长距离、长於内涵、转功自如、技击性强,在海陆丰习此拳者甚多。传人有杨梓、洪辉、余镜、彭新会(余镜和彭新会亦为莲花大水坑“文师”之门徒)、西秦剧名伶罗振标等。

圆山拳:

"圆山拳”以海丰县圆山乡拳师陈川、陈向攀为代表,其特点和风格以硬马桩步、手脚灵活、技击快速见称,手法有献爪、猴仔洗面等。据传“圆山拳”其中一种武术套路属“地功门拳”,有“少林地上飞龙”之美称,是女子所创,由福建少林寺对面的白莲庵尼姑传授给陈姓人家(陈鸿鼎、陈鸿悦堂兄弟)。

後经圆山陈鸿鼎前辈多年总结补充,发展到18个套路;奔、扑、滚、翻、撑、仰、蹬、卧、闪、窜、抖、跳的格斗动作,分上、中、下三盘,其中以下盘为绝招,它既有独特的地趟动作和丰富多彩的腿上功夫,又有南拳的手法特点,也是北腿的腿法风貌;刚柔相济,灵活多变,上下飞腾,独具一格。

圆山拳套路中有部分与笏口拳有雷同之处,同属南少林拳系。传人有陈火宗、陈生(50年代陈火宗、陈生在香港创立“圆山国术总会”)、陈锭、陈妙、陈谋、陈代、陈水、陈佛传、陈丁泉、陈孝、陈奋展等。(部分资料录自《海丰史志》)

林田心拳:

林田心(俗称二师),清末海丰海城城北人。拳术招数:直马、花拳、十二步、拳出肩转、技击内顾、马正後坐。相传田心师行拳三次喊力能拔起一棵青竹、拳穿田埂等,足见其拳种威力甚大。传人有林仁、林召飞。

笏口拳:

海丰县附城笏口村以前舞“白额青面狮”的武术套路已失传,现在的拳术套路为五华客家人所传。清中叶期间(离今约180年),一位身材细小俗称“鸟脯师”的打白锡(修理家用金属器具)师傅,另一位名陈灶秀的补箩师傅,二位五华师傅武术精湛,将拳技传授於笏口村先辈陈灶营,後经陈灶营师父传给陈雪隆(红虾师),红虾传亚螺(子)、陈四贵、陈五贵(孙)及陈贵培等。

万仙拳:

鹿境“永和馆”创立於民国初年,馆内三十余人,馆址原设在田书房,当时聘请拳师万维新(称万师、万仙)。曾担任彭湃警卫员的拳师万维新(烈士),原系五华县长乐河口人,後迁居惠阳坚(歧)岭(现海丰莲花崎岭村)。

他宗支张天师(张陵)创立的道教第一山,江西龙虎山正一派,师兄弟有万味清、杨其珊等。万仙传授的虎形拳,(鹿境民间手抄本记载为“朱家螳螂拳”),乡民沿称为“万仙拳”。武馆棍师曹福(莲花山埔仔人),棍术称“溜仔棍”(双头棍)。

当时传下拳棍师有:鹿山的吕睦水、吕义珍、吕守龙、吕守靖、吕啻(称为“五虎”);鹿南的吕水华、吕周等。续後拳术由吕睦水执教,棍术为吕义珍担纲。吕守龙传下高徒有:袁伟、陈荣等。

永和馆虎狮班由山头社村传承至今,狮馆灯笼一面写上“鹿境吕、一面写上潜山县正堂”。值得一提的是,清道光年间,一代武师吕乃顺的武术套路在鹿境乡已失传,实感可惜!当时有一句口头禅:文有吕月槎(贡爷),武有乃顺公(吕乃顺、字式琴,长期在马宫长沙设馆授徒,牌号为“蟠桃广进师,广东吕贤堂”)(吕校选整理)

吕睦水,万维新之高徒,为“万仙拳” 传承人之一,又习郭家拳、刘阿梅拳、凹师拳等,从师多人,招数多样。徒弟有吕从友(老五宁)、吕娘伟、吕强等。老五宁亦练习文师拳,1943年移居香港後,在港设馆收徒,1964创立“香港少林朱家螳螂派惠丰建身学院”。

传人有吕良(子)、吕娘古、吕荣再等100多人。吕荣再又名吕荣,少年跟家乡池口村吕雪引学罗山拳。1962年定居香港、再从师吕从友,尽得朱家螳螂拳法真传。1997吕荣再创立香港“少林朱家螳螂派吕从友国术同学会”,任国术及麒麟金狮总教练,亦兼“香港新界米埔陇敬意花炮会”国术教练。

蔡清玩拳:

蔡清玩(字养好)、海丰县蔡厝围乡人。精通峨嵋拳、南少林拳,其中创立的“猫形拳”属稀有拳种之一。技法上有:主攻偏门、搭桥抢攻、消身借力,打兼收、收即打。特点是“快”,三角形马、提胯收臀、肘不离怀、善用腕力,开爪“扑弹缠封”、闭爪“扣掐擒卷”,两臂变幻难测、声东击西,使人望空扑影。

民初年间,被海丰附城鹿境蔡族武馆聘为拳师,传授“猫形”拳技及“左掌右拳三步套路”,俗称(蔡厝围拳)。传人有:鹿境乡的蔡家喜、蔡少贺、蔡谭镇、蔡荣来等。解放前,蔡清玩师父移居香港继续设馆授徒,後因被养猫抓伤感染致病在港仙逝。其子及孙亦嫺熟此拳术套路。以前海丰县蔡厝围村拳术有多种门派,武艺世代相传,名师辈出,除蔡清玩师外,还有蔡谭荣、蔡进滔、蔡乃兴等。

马德新拳:

马德新出生於1902年,海丰联安田心人,自幼爱好拳艺,早年从师黄可桐,黄美旦(俗名老尾旦)等,并到处寻师学艺,是一位集各派拳艺大成的人物。後又得卖艺卖药的外地女郎薛蕙兰真传,学到风吹杨柳名拳,使铜板为暗器,百发百中,成为薜振玉一炁五形拳第三代掌门人。

因马一生重拳德,不轻易与人高低,故其名声远播,影响很大,徒弟有李自鸣、吴古、许登国、温江等,拥有数千人之多。(温江亦练南少林拳、武当拳、李家拳、朱家拳、洪家拳等,70年代在香港创立 “惠雄建身学院”)

叶添拳:

叶添,民初海丰堆山人,早年拜至善禅师之高徒广进师为师,亦练峨嵋拳。拳术招数是硬马吞吐、花拳、半蹲架。传人有陈锭、叶树营、叶柱、叶辅跃、叶汉、叶顶、叶梓存、黄永鑫、黄经秀、林样、鈡元雄、罗标(潮州九)、许祥进、杨其昌、黄国义等。

添师拳在海陆丰以及东南亚澳港地区影响很大;以前有香港“叶树营健身学院(武馆)”、香港“叶柱健身学院”、香港“叶辅跃健身学院”、香港“黄氏健身学院”(黄经秀任总教练)、香港“林样健身学院”、香港“锺元雄健身学院”等,设院传播添师拳术。

杨其昌(添师拳传承人之一):海丰县人,12岁起从师黄永鑫之高徒黄经秀、林样、鈡元雄、罗标等,练习“添师拳”(罗标授棍术)。杨其昌从师多人,集众师拳艺为一体,拳法有:走步、三节、三步推、四门、撩打、赶打、吊打、拳排、龙肩、老虎背猪、观音坐莲等;棍法有:南山臼、贴地棍、四门棍、排闸、倒插金钗、雪花盖顶等。

1962年杨其昌定居香港,2000年杨其昌同黄国义创立香港“南少林添师国术会”任国术总教练,兼任香港“广东汕尾市瑞麟金狮文化国术总会”国术教练。

青塘拳:

黄骞(黄强),陆丰青塘人。早年跟花禅师学习南少林拳、又习峨嵋拳,後经黄骞师父创出技法独特的“前伸後拱架”招式,称“青塘拳”。其拳运动幅度较大,上中下动作快速勇猛,手法严密紧凑,常以左腿出击最为凶猛。传人有陈公坐璧、陈乐盛、陈光泽、陈金泉、陈戊已、吴丰淦、吴招钳、张娘鑫、朱云保等。(旧时青塘村中出名拳师有:黄君愿、钓钩、七霞、同师等)

陈四任拳:

陈四任,海丰县城下围陈人。清嘉庆年间,学艺于福建少林寺,其特点:动作舒展大方,马正步隐,技击性强,突出南拳风貌。陈一生卖鱼度日,不轻露拳艺,有武德。曾与试艺者嬉戏,将铜板捏扁,足见其功力非凡。

易经拳:

易经拳师陈妈丹,海丰青草人。自幼爱好武术,八岁起拜同乡易经拳师王覃春为师,学习福建南少林达摩易经拳法及医术,尽得太极拳艺真传。学成後再跟郭剑、郑覃潮、赖立学罗山拳,其间又练三脚虎拳、溪角山拳、青塘拳、咏春拳、万仙拳、圆山拳、虎鹤双形拳等十多种拳术,集各种拳技为一体。

乌肩拳:

传入海丰海城的南少林正宗“七寸脚”软马武术,源出之白美庵寺(现县防疫站址)的月浪大师。後传於海城北门、龙津下庵及田心仔村,称“乌肩拳”。手法有“摔、拍、穿、劈、钻”。步法有“行步、散步、连环步”。

腿法以暗发为主,重七寸低腿。北门武术爱好者蔡丁国中医师之祖父蔡德才、父亲蔡绿香为“乌肩拳”承传人之一,丁国医师自小耳濡目染,得真传,又习凤阳拳,并吸取诸拳精华,自成新拳,其套路独特,在实战技巧上有很高的价值。

上文承蒙香港:陈文清先生、陈春成先生、刘家闲先生、陈妈丹先生、刘标先生、温江先生、吕荣再先生、王捷初先生、王捷坚先生、罗枪先生、郭兴城先生、张文声先生、杨其昌先生、徐志洪先生、曾兆煜先生,海陆丰:蔡丁国先生、吕校选先生、蔡信会先生提供部分资料。

— The end —

图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庄心妍。

1993年1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市,华语流行音乐女歌手。

2012年,因发行首支单曲《一万个舍不得》,从而正式出道。2013年,获得酷狗繁星网新声代歌唱比赛第二名。2015年,凭专辑《一直想着他》获得第14届华鼎奖华语年度最受欢迎专辑奖。

2014年,其演唱的歌曲《一万个舍不得》获得酷狗音乐年度最受欢迎彩铃金曲。2015年,发行情歌《再见只是陌生人》;同年,举行《甜妍蜜语》全国巡回演唱会沈阳铁西体育馆站。2016年,举行《从心出发》全国巡回演唱会河北体育馆站。

扩展资料:

详细经历:

2018年,获得酷狗直播年度音乐盛典最受欢迎榜样女歌手。4月2日,在酷狗发行数字专辑《多么舍不得》,该专辑在酷狗音乐平台上线短短半个月即获得超50万张销量。5月19日, 举行庄心妍SAW THE LIGHT全国巡演佛山站。

5月20日,发行第十四张情歌专辑《爱能有多好》。8月,为爱情轻喜剧《爱情进化论》演唱的人物主题曲《爱得像个小朋友》正式上线 。

9月,为电视剧《橙红年代》演唱的插曲《幸福的定义》正式上线。10月10日,举行庄心妍Saw The Light巡演第十站汕头站。12月11日,为电视剧《将夜》演唱的插曲《真心》正式上线。

2019年1月7日,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唱响新时代》,并演唱歌曲《今天就要回家》。3月,举行“花young时光”的系列主题音乐会。

3月8日,推出专辑《说再见就好》,收录了包括《Panama(中文版)》、《一人一城》等在内的10首歌曲;4月,为**《雪暴》演唱的推广曲《静好岁月》正式上线。

-庄心妍

                                     (汕尾海陆丰武学探讨稿 )  

              评《泉州南少林拳与海陆丰传统武术》一书

                  

  我们读了吕选先生主编的《泉州南少林拳与海陆丰传统武术》(以下称该书),对于弘扬海陆丰传统武术文化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拜读之余,有感书中内容主要是“认祖归宗”。把海陆丰大宗民间传统武术认定为“宋太祖赵匡拳”的说法,是不符合海陆丰传统武术的实际情况的。对作者根据泉州闽南拳与海陆丰岭南拳的地缘(同南)关系,以各乡武馆供奉祖师爷(神位)的名称、纪念先师对联的文字作为依据,把海陆丰民间大宗传统武术定为太祖拳(五祖拳),及论述各门派源流简介的错误观点评论如下: 

   什么叫五祖拳 即五个拳术综合创编而成的新拳种。泉州南少林分古代五祖长拳和近代五祖鹤阳拳,合称五祖拳“太祖拳”。

据《少林拳谱》记载:明未清初北少林大批高师投奔福建泉州南少林寺,开始衍生了五祖门派:有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南少林古代“五祖拳” (属北派闽南拳系),近代五祖拳(蔡玉明创),还有南派五大门“广东五祖拳”等。福建省内七种拳技中,传播较广的泉州南少林五祖拳有二个:古代五祖 (太祖、达尊、罗汉、行者、白鹤) 以太祖长拳为主拳;近代五祖(太祖、白鹤、达尊罗汉、猴拳、玄女法),以太祖长拳和鹤拳为主拳,所以五祖拳可称为太祖拳,总称五祖鹤阳拳。又名宋太祖赵匡胤长拳、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太祖洪拳。作者 要认的祖宗就是五祖之一“太祖拳”。 

   一、该书序言记载:作者十年磨一书,旨在还原真实“认祖归宗”。108页倒9行记:海陆丰的武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太祖拳门”。 

  宋太祖赵匡胤拳门属“北派”长拳,海陆丰传统武术属“南派”短拳。要认太祖为宗不能成立! 据《太祖拳谱源流》载:“宋太祖长拳,古称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做“太祖拳”,此拳据传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赵匡胤手法擅用“长拳"(大开大合、硬攻直进),海陆丰拳法多属“短拳”(短打近攻、沉肩闭胛、吞吐化消、借力反击)。两种拳技完全不同宗。 

 二、该书108页10行记:海陆丰几大传统主流拳派都属太祖拳(五祖拳)。 

  海陆丰民间传统拳术传承有200多年历史,而近代太祖拳“五祖拳"创拳历史仅有100多年。年代倒置,上辈认下辈,不符合逻辑。这个宗就是“太祖拳门”,“主流拳派都属太祖拳(五祖拳)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公元1750年少林寺八大弟子中:海丰郭转、王铁手、王绍良、陆丰曾埠胄等奉师命下山收复被外界侵占的少林寺庵,并回乡设馆广收弟子,开始传播武术(该书避谈近代五祖创拳年代史,请见附页亦留意今后续评)。

   南少林前、中、后“五祖”中包括太祖拳在内多个门派(北拳种)。每个门派的武术历经衍变为泉州少林“闽南拳”,与海陆丰民间传统的“岭南拳”套路不同。虽两地武术同称“南拳”,但泉州南少林拳法总是离不开北少林拳法功架。海陆丰传统武术则来自南北佛教、道教、流民(艺人)教和四面八方的武术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融合和创新而形成民间拳技流传下来,其套路的共同特点具有短手连打,结构紧凑,手法多变,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岭南拳武术。 

   作者说“海陆丰几大传统拳术是“都是少林太祖赵匡胤拳”,这需要多方面武学史志考证,才可定论。泉州南少林有古近代五祖拳门和太祖拳门,各门派名师名拳及拳种众多,谁是海陆丰民间传统拳术的“祖宗”?这要靠汕尾市武术界传统拳术传承同仁来考证、根据各乡门派实际情况 (家谱、拳谱、口述、谱诀、拳形、手法等)寻根溯源。不可单凭个人的臆想,谬误地进行记述! 作者断言“都是太祖拳”,有过早定论之嫌。 

   三、该书100页倒1行说:“从其祖师对联考证,都是南少林太祖拳”。众所周知,人们把祖师爷神位当作图腾和偶像来供奉与崇拜,是一种传统的信仰民俗。中国武术界各门派的祖师爷有:达摩、太祖、关公、三达、张三丰等等。其中达摩是印度人,为嵩山少林寺和禅宗的创始人,后人取其为开基祖而奉为祖师爷。关公为三国忠义名将,后人取其重义气而奉为祖师爷。太祖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他依靠超群的武艺和出众的胆略建立大宋王朝,后人以其是有武艺的皇帝而奉为祖师爷。所以说:海陆丰各派武馆都供奉各自的祖师爷,不能简单地将其祖师爷的名称作为取拳名的依据。 

   作者把祖师爷的名称定为拳名,是不妥的,如海丰县“笏口拳”是梅县客家人所传,有其独特桩步拳法,属“岭南拳系”,虽然他们供奉赵匡胤(宋太祖)为祖师爷,但将“笏口拳”说成是“太祖拳”,是不成立的。如鹿境乡吕姓永和狮馆“万仙拳(虎形朱家拳)”是莲花崎岭人万维新所传,属于“江西拳系”,但其供奉的祖师亦是赵太祖,不能因此将“万仙拳”说成是“太祖拳系”。又如陆丰著名拳师“三脚虎”,其拳术继承少林内家心法,并融汇广东五祖拳(洪、刘、蔡、李、莫)及朱、范、钟、六合,太极等各派实战技法;尤其是造就其武学地位的师傅张文永(既传得之南少林武学秘籍和峨嵋派绝技)。因此,其独创的蔡莫拳,集各种拳术门派之大成。蔡莫派武馆供奉“达摩”为祖师爷,若根据作者说法,将祖师爷的名称来定拳名的话,能说他的拳术是少林太祖拳功架吗?  

    四、该书102页倒数9行记“学传太祖蟠龙棍,习练家公罩虎拳”。 海丰县罗山乡武馆供奉“三达"祖师爷,武馆楹联:“学传太祖蟠龙棍,习练家公罩虎拳”,横批“祖训是式”。联中所说“太祖和家公”均指纪念罗山先祖郭转“太祖公”,作者把“太祖家公”解读为太祖赵匡胤,这是最大败笔之处。作者以“从其祖师对联考证,都是南少林太祖拳”的依据来命拳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推理,是断章取义的做法,绝对不能成立。 

   五、该书102页中记“应不属雷拳”。雷家教拳术是正宗南少林拳,短打近攻,刚劲有力,刚中有柔,上中下三盘动作快速勇猛,演练起来富有阳刚之美。《罗山派武馆拳谱》记罗山拳部分套路有“雷拳”等打法,但被该书否定。据罗山郭转大师第九代孙,罗山拳传承人郭锦明说:“罗山武术出手时有如“声随拳出如雷响,收打变幻似闪电”。又说:“家族有内传的拳法及八卦吨书,书中字句透出五台山太平兴国寺高僧杨五郎,是罗山乡先祖崇敬的一位武艺高强北宋名将,佐证先祖曾练过杨家武术。罗山拳部分套路不但有雷拳的打法,又有杨五郎八卦拳棍法的特点。先祖所创的拳术,却被吕选说成罗山拳都是太祖赵匡胤拳,我们罗山人对这种说法表示反对! ” 

    六、该书102页倒1行特意注明南少林寺查无“红眉道人”。据《罗山派武术馆谱》、《海丰县志》、《艺海春晖》(香港汕尾海陆丰同乡总会编)、《海陆奇葩》(香港蔡惠进主编)、《汕尾(海陆丰)历史系列文丛书》记载: “清王朝大破少林寺时,为了斩草除根,特派高手“红眉”道人率众高手追踪到海陆丰,以武林界的比武为名,发下武林帖,约定公元1789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在汕尾关爷宫戏台比武,意欲一网打尽。在这次比武中,“红眉”道人不敌郭转大师,便使用暗器,郭转大师当场打死了“红眉”道人,同时不幸被“红眉”道人毒镖所伤,四个月后不幸逝世,享寿七十岁”。作者所谓:“南少林暂查无“红眉道人",一笔抹煞了郭转大师在汕尾一段比武抗清的壮烈事迹。 

    七、将蔡莫派宗师刘仕忠(三脚虎)拳说成是:“离不开太祖拳功架”,更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作者在该书101页记道:“陆丰刘仕忠(三脚虎)师,有纳其百家之长,在后期根据自己个人的身体条件,有其独特的一面,但都离不开太祖拳功架”。南拳蔡莫派主席(“三脚虎”四代孙)刘尔曼、南拳蔡莫派武术研究会顾问林达群说:“蔡莫派武术名声显赫,武馆有15间之多,门徒近千人,拳术流播国内外。而作者记载蔡莫派武术仅有二行,只字不提蔡莫派拳术源流以及众多传承名贤,即等于不承认海陆丰有蔡莫派拳种存在。连蔡莫派拳术是谁创的都不知道,怎么有资格论述海陆丰传统武术呢?该书亦未记载三脚虎一段参加工农武装革命,在营救战友时,被炸断左手(导致其个人身体残缺) 的英勇事迹。本派同仁都表示愤慨和不满”。从该书对(三脚虎)拳的记载可以看出,作者是有意把蔡莫派与三脚虎拳脱离关系。草稿未经本派同意就成册,到处散发,并送到有关部门作历史资料保存。就此,我们传承同仁表示保留追究权利! ” 

    八、贬低名师称呼。在武术界中曾扬名粤东地区的八大名师, 该书只列四位: 记甲子“三脚虎”、罗山郭转,公平刘亚梅,莲花万维新。其中三位被该书列为普通拳师,刘亚梅仅列为一代拳师,而一代宗师和一代大师刻意不称。这说明上述名师还未达到作者自己所规定的县级大师资格要求。如一代南拳大师郭转,被该书称为“转师”。郭转大师是罗山派创拳人,世传拳谱,拳术传播海内外,他是海陆丰一位著名的南拳大师。其武术被列为海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如一代宗师刘仕忠(三脚虎),被该书称为(三脚虎)师。宗师刘仕忠是蔡莫派创拳人,自编蔡莫拳谱,其拳术风格独特,有一代“神拳”之称。1998年,香港蔡莫派传承人刘标师父,根据其拳谱进行整理,编成《南少林蔡莫拳》武术教学书(中英文版)和视频。出版发行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以及英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2013年“三脚虎”名字列在《海陆丰历史文丛书》名流章中,荣获“武术名流”尊称 (注: 陆丰刘仕忠“三脚虎”和海丰郭转的拳术编入《书》)中。《书》“第四卷第三章、门派众多各领风骚·流派与特点”。 10月25日首发式在汕尾市政府举行,市委领导出席首发。以上二位具有独创拳术,自创拳谱的武林名师,竟在该书不列为县级大师之称呼, 这存在着明显贬低一代宗师的现象。历年来大家公认的武林大师,却被今人贬低,有愧先师厚德!  

    九、《泉州南少林拳与海陆丰传统武术》一书,内容约有80%的文字抄摘泉州少林寺等有关“太祖拳”的资料,书中大部分文章的出处及作者亦无加注明。海陆丰已知的传统拳种约有30多个门派,但书中仅仅搜集8个门派的拳种简介入书,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毛病,例如海陆丰拳种尚有:陆丰蔡莫拳、青塘拳、逛花门拳,海丰马德新拳、刘乌镭拳、蔡厝围拳、北门拳等各门派源流,又如该书之“海陆丰明清二朝武举名人录”,大部分抄自《海丰县志》和《陆丰县志》、《惠州府志》(亦未加注明资料来源)。历史上海陆丰还有众多武举名贤,该书却不予载入。取材如此片面,难以全面公正地记述海陆丰传统武术历史。 

    十、 该书在未经海陆丰有关门派武馆核准的情况下,就匆忙地拿到泉州南少林寺给名师过目,虽博取异地名师名贤周焜民等题词及汕尾武协主席叶继醒作序,但其过程同样采取不恰当的做法。尤其是草稿未经有关门派武术传承人的校对及同意,草率成册出版,到处散发,造成广泛的不良影响。稿避核对、唯我独准,亦是不妥之处。 

    综上所述,《泉州南少林拳与海陆丰传统武术》一书,考据不周、疏漏不实、逻辑谬误,所论武术源流不准确。海陆丰民间传统武术历史悠久,历经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岭南拳击技术。作者将丰富多彩的海陆丰传统武术,笼统地定为“太祖赵匡胤拳”,是错误的! 

                              附太祖拳与五祖拳文摘: 

    太祖长拳有《少林拳谱》为证:“宋初少林寺主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请全国18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18家之一。 据《太祖拳谱源流》载:“宋太祖长拳,古称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做“太祖拳”,此拳据传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宋太祖乃一代马上皇帝,一条盘龙棍打下赵氏江山300年,其文治武功之强自不待言。然宋太祖毕竟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是否有此闲心造拳,我们无从考证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载:“古今拳家,宋太祖长拳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泉州太祖拳源流·五祖拳承传人周焜民》记载:"太祖拳有太祖长拳、六步拳、猴拳、囮拳”等, 各势各异,而实大同小异”; 另有记载:“古传太祖拳法阐真世传太祖拳法有两种,一曰宋太祖长拳,一曰明太祖洪拳”。 

    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创拳时间及创拳人是谁?据《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会》、《 体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福建《体育科学研究》、《青阳蔡氏族谱》载: “为了正本清源,厘清五祖拳的历史源流。通过专家调查挖掘了《玉塘蔡氏家谱》、《青阳蔡氏族谱》的资料,参考各流派的说法,就蔡玉明的籍贯,名字、外号、生卒年月,考秀才史实及时间等各种说法。用比较法,反证法,归纳法作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五祖拳创始人蔡玉明是现晋江市灵源街道英塘社区(蔡厝)人氏。其姓名是蔡玉明而非蔡玉鸣; 蔡玉明生于清咸丰癸丑年(即公元1853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根据以上资料论证:太祖拳属长拳种,海陆丰属短拳种,太祖五祖拳史短,海陆丰拳历史长。所以海陆丰主流拳派是不可能都属太祖拳(五祖拳)的 。为弘扬海陆丰民间传统武术文化,本会敬请老前辈,武术后贤和爱好者参与对海陆丰武学史的探讨和考证。           

                               

                              海陆丰蔡莫派武术研究会   

                              罗山派武术馆 联合评论    2013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41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