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出现齿痕,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恢复?

舌头出现齿痕,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恢复?,第1张

前两天和大家分享了一篇裂纹舌的科普文章,不少病友来询问想要辨证治疗,我们发现,在询问的病友中,有部分人的舌头是有齿痕的。有些朋友认为,舌头有齿痕就是湿气重,其实,并不一定,并非所有的齿痕舌都是湿气重引起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齿痕舌的成因和中医调理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 :“有诸于内,行诸于外”,意思是说身体体内脏腑的病变通常也会通过一些肉眼可观察得到的症状显现出来的。而舌头就是我们观察身体 健康 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正所谓观舌知其病,如果身体 健康 ,则舌头一般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淡红舌,薄白苔”。

如果体内五脏六腑不和,则也会通过舌头表现出来,其中齿痕舌就是异常舌象中最常见的一种。有调查发现,齿痕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发生率约为40%-60%。而且这些人群通常多伴有神疲乏力、肢体困重、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大便便溏等症状。

有些朋友会认为,齿痕舌的出现是因为脾虚湿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气重了,其实,并不尽然。舌头为血脉丰富的肌性组织,舌体除了有赖于津液的滋润外,还需要气血的濡养。单从这两方面来说,齿痕舌的出现可大致分为两类。一为阴邪阻滞,包括水湿、痰饮、瘀血等的阻滞;二为气血不荣所致。

(1)阴邪阻滞:

俗话说“阴阳调和则身体安康”,阴阳两者是相对的,阴阳平衡则体内的气血可顺畅流动输布至全身。如果阴邪阻滞,使得气血流动受阻,气血不能上荣于舌,致舌体伏而不动,牙齿与舌体交阻压迫,久而阻滞气血,水津外渗不匀,就会形成齿痕舌。

常见的阴邪有水湿、痰饮和瘀血。中医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脾主运化,脾虚失运,则会使得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水湿郁于舌之血脉,渗透舌体肌组织,充盈舌体,使舌体胖大,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齿痕舌,这属于脾虚湿盛型齿痕舌。

痰饮和水湿两者同是津液代谢失常的产物,但相对来说,痰饮会更加黏稠,更易于阻滞气血的运行,使舌体失养,伏而不动,舌头受到牙齿压迫,久之则会生痕。这一类齿痕舌属于痰饮内停证。

另外,瘀血郁于舌之血脉,会使得舌体充盈,加上血液运行不畅,致舌体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滋养,久之,牙齿压迫舌体也会导致齿痕。其中,肝血郁滞为常见病因,《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也有记载:“舌边缘凹凸不齐如锯齿状,为肝脏气血郁滞”。

(2)气血不荣:

心主血脉,开窍于舌,故此舌于血脉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舌受血则能语”,指的是舌头只有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才能灵活屈伸,清楚言语。若血虚不能上荣于舌,则舌苔的屈伸灵活性也会减弱,不能随意运动,久之就会形成齿痕舌。因血为气之母,所以这一类齿痕舌多见于气血两虚,患者的齿痕舌多淡嫩,并无胖大的特点。

综上所述,齿痕舌的出现并非是脾虚湿盛单一病因,也有可能是因瘀血阻滞或气血两虚致血不荣于舌所致,因此,治疗上,当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辨证治疗。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施治的依据。但 中医治病需整体辨证,齿痕舌只是疾病的某一种表现,在实际治疗时,一般还需根据其他症状、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辨治。 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加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治病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辨治,故下面仅分享一些常见的类型和治法,仅供参考。

(1)若舌头表现为舌淡红,边有齿痕,或伴有食欲差,脘腹胀满,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水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苔多白。则多由脾虚、气虚所致。因此,治疗原则为健脾,和中益气。

(2)若舌淡白湿润,边有齿印,或伴有胃寒,肢冷,腹胀,大便稀溏或易腹泻,多属于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所致。该型齿痕舌可用健脾祛湿,辛温补阳等法治疗。

(3)若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或多伴有身重疲乏,昏沉嗜睡,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小便不利黄赤;舌苔多黄、厚、腻,则多由湿热痰浊壅滞所致。可依据病机不同采用健脾祛湿、芳香化湿、清热利湿等治法。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往期文章

舌头为什么有裂纹?3种原因,3种治法,让裂纹舌有效愈合?

腰感觉僵硬一般有以下原因,第一,不够放松,跨部的转动是要通过肌肉的收放来完成的,如果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肯定会感觉僵硬;第二,长时间不做运动,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身体的肌肉

一、侧身弯腰运动:直立。双腿分开,两臂左右平举,上体前屈,用左手指去碰右脚,右臂自然上举,两腿和两臂都不得弯曲,吸气,然后还原,呼气。再换一方向,重复一次。连做8次。 二、屈腿运动:仰卧位。双臂左右平贴地面,两腿伸直后同时屈膝提起,吸气,使大腿贴近腹部;然后呼气,缓缓还原。重复8次。 三、举腿收腹:主要是发展下腹部肌肉。上身平卧,腿伸直并尽可能抬高,接着再缓慢放下。这一练习做均匀后,双膝弯曲继续做同样的动作。重复8次。 四、坐式屈团身:主要为发展上、下腹部肌肉。伸直膝盖,上身后仰,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屈膝收腹,使腹肌极度折屈。练习中,脚始终不能触及地面。 五、“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动作较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历时2030秒钟。 六、扭腰: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种姿势的扭腰和转身练习,以锻炼腹外斜肌和腰部肌肉。 以上运动,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并根据体力状况每次运动量由少至多,逐渐增加,每天进行2次。

PS 参考了一下以前大神回答的问题,祝你进步

傣族屈伸动律要点: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

傣族舞蹈的分类:

1、蝴蝶舞:

傣语称“戛吆”。流行于耿马县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一带。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

2、斗笠舞:

流行于金平县一带。那里炎热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都离不开斗笠。因而有了斗笠舞。笠帽的动作有“扛帽”、“体前滚帽”、“滚肩帽”、“摆帽”等,舞时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弯造型,但不明显。

傣族舞蹈的介绍: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於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於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61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