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的屈和伸:是关节围绕冠状轴的运动,运动时相关节的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小称屈,反之角度增大称伸。
脚掌的屈伸:足尖上提,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为距小腿关节的伸,习惯上称背屈,足尖下握,是屈,习惯上称为跖屈。
解剖学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可以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解剖学的主要分支有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的革新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要想查清病因和有效治疗,首先应了解、熟悉正常人体的结构,解剖学就是了解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
是一种以膝关节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软腿或膝关节交锁现象,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间隙固定的局限性压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半月板损伤多由扭转外力引起,当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及股部猛然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而致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损伤的主要症状
多数有明显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
1压痛部位
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2麦氏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
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
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
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
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7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X线检查:拍照X线正侧位片,虽不能显示出半月板损伤情况,但可排除其他骨关节疾患。膝关节造影术对诊断意义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可以直接观察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类型和关节内其他结构的情况,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采用中医外敷黑膏药的方法,从中医整体观念入手,在治疗半月板损伤时以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强筋健骨为主要原则,通过改善患处血液微循环,补充周围组织营养,从而消除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加强关节屈伸功能。
半月板损伤日常恢复
1早期诊断处理及时,没有较大的血肿,症状不严重,如无膝关节“卡”、“交锁”的现象,股四头肌无萎缩现象,中老年人患者或者医生根据MRI判断患者不用手术的,可以不用手术。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样参加体育运动,但也要在一年半至两年以后。
2运动员或体育爱好者还想继续玩体育,一般会建议手术,但是手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要高昂的费用外,恢复过程也要个人进行科学康复锻炼。另外,不能不知道的是,手术本身是一次有规则的较大创伤,少数人术后会膝关节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受限。
3除了注意运动姿势和运动的强度外,要注意运动保护,如佩戴运动护具防止运动中的意外损伤。
4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有预见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帮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损伤风险。如上下公车或上下楼的时候,不要过于匆忙,可借助扶手帮助稳定身体再迈步走,有职业习惯的人,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劳作的姿势和稍事休息。
你
小腿骨
小骨末端
骨折
,没有错位,不必担心,可按照以下方法康复治疗。
踝关节
骨折的康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采取早期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后期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治疗方法:
1、早期阶段(固定术后1~3周):
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术后3~7天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既能促进消肿又能为以后的锻炼做准备。
一般在术后7天,
创伤
炎症
开始消退,
局部
疼痛
缓解。这时患者在做
足趾
活动的同时,可做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方法:一手扶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
前部
,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嘱患者做相应肌肉收缩运动。每日早晚各锻炼50次。
2、中期阶段(术后4~6周)
此期骨折已基本稳定,骨折处已有原始
骨痂
形成。踝关节从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度到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鼓励患者做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同时辅以
外力
来增加踝关节
活动范围
。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同时鼓励患者做髋及
膝关节
的功能活动。此期踝关节活动已基本达到正常。
3、
后期阶段
(术后6~12周)
此期骨折已处于临床
愈合期
,嘱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负重功能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量,至术后12周离拐完全负重行走。
4、饮食以高热量、高
维生素
、高钙饮食,以利骨折修复和
机体
消耗的补充。
5、每日到户外
晒太阳
1h,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要补充
鱼肝油
滴剂
或
维生素D
奶、酸奶等。
6、保持心情舒畅,以利于骨折愈合。
因早期有
石膏
固定,所以不要担心骨折移位,只要患肢不持重就行,可以
坐沙发
,脚可放在
地上
。活动方法参照以上方法进行。
发表时间:2010-06-05 发表者:吕铮 (访问人次:2044)
1 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骼断端的连接尚较为脆弱。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即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至疲劳为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吕铮
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放置患肢: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不得过多行走!行走中扶双拐,患腿绝对不得受力负重!更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
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1)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可能,即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5分/组,1组/小时。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
CPM,2次/日,30分钟/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 分钟(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
活动度等关节有活动的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左右,如平时(站立、行走后)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3-5次/日。
2 初期:(2—4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髋关节屈曲角度未达到90°前,绝对禁止正常姿势坐起!只能半坐起(即半躺半坐)!
(1)开始直抬腿肌力练习:
10—20次/组,1—2组/日。
(2)开始主动关节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
主动髋屈伸练习: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见附录1—图13。
(3)加大CPM练习角度:
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
(4)开始下地扶拐行走: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注意保护!不得摔倒!
3 中期:(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逐步尝试患腿负重改善步态。通过X光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负重!
(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
负重及平衡:
随骨折愈合的牢固程度,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平板健康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逐渐至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次/日。
(2)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
坐位抱腿:
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
(3)有条件可以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20-30分/次,2次/日。
(4)开始腿部肌力练习
后抬腿练习:
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
俯卧位抗阻屈膝:
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抗阻伸膝练习:
以沙袋或皮筋为负荷在髋关节无痛的活动范围内进行。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5)提踵练习:2分/次,休息5秒,3-5次/组,2-3组/日。
4 后期:(4个月—6个月)
目的: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如骨折完全愈合,并具备足够牢固程度,即可开始以下练习。
(1)静蹲练习:
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2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2-3组/日。
(2)跨步练习:
向前跨步 向后跨步 向侧跨步
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
(3)患侧单腿蹲起练习:
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
股骨颈骨折康复方案(胫骨结节骨牵引保守治疗)
1 固定期:骨牵引阶段(根据骨折断端愈合情况约8-10周不等)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等长肌力练习。
(1)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疼痛允许,即开始踝泵练习。
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5分/组,1组/小时。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
即大腿前方及后方肌肉的绷劲及放松。练习时必须确保牵引的位置,不能移动肢体,不能产生膝关节屈伸动作。大于300次/日。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2 早期:骨牵引拆除后
目的:开始膝及髋关节活动度练习,开始肌力练习。
髋关节屈曲角度未达到90°前,绝对禁止正常姿势坐起!只能半坐起(即半躺半坐)!
(1)开始直抬腿肌力练习:
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2)开始主动关节屈伸练习:
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动作幅度在刚开始练习时无法达到图解中角度,角度必须逐渐增加。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6-8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
(3)有条件可以使用CPM练习角度:
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6-8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
(4)开始下地扶拐行走:
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注意保护!不得摔倒!
3 中期:通过X光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负重后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逐步尝试患腿负重改善步态。
(1)负重及平衡练习:
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负重由:1/4体重至1/3体重至1/2体重至2/3体重至4/5体重至100%体重逐渐过渡。5分/次,2-3次/日。
(2)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
坐位抱腿:
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
如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20-30分/次,2次/日。
(3)开始腿部肌力练习:
后抬腿练习:
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
俯卧位抗阻屈膝:
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并逐渐过渡至“立位抗阻屈膝”。
抗阻伸膝练习:
以沙袋或皮筋为负荷在髋关节无痛的活动范围内进行。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提踵练习:
2分/次,休息5秒,3-5次/组,2-3组/日。
4 后期:骨折完全愈合,并具备足够牢固程度,即可开始以下练习。
目的: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
(1)静蹲练习
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始终小于90°),2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2-3组/日。
(2)跨步练习
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
(3)患侧单腿蹲起练习
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
股四头肌(1)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全脚掌着地,上体挺直,然后曲膝下蹲至不能再低时,慢慢用力立起,立起时,两手分别按于大腿中上部,施以适当压力,至两腿和身体完全伸直时,使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极力收缩紧张,稍停,放松肌肉下蹲重做。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15-20次为1组,可重复练3-4组。也可在颈后肩上负重来做。(2)半蹲。两足开立与肩同宽。曲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两手自然搁在两腿上,上体成挺胸直腰半蹲姿势。用这种姿势保持片刻。至腿部肌肉酸胀不能支持时,立起休息数秒钟,然后重新做。半蹲过程中,可自由呼吸。根据本人体力,自行规定所练次数。
腓肠肌、比目鱼肌。练法于锻炼股四头肌相同,但改用足尖站立。两手可扶在墙上或椅背上。下蹲起立后,使小腿后面的腓肠、比目鱼肌极力收缩紧张,稍停,还原重做。练10-15次为1组,可重复练3-4组。
本文(包括:颈部徒手锻练法、臂部徒手锻炼法、胸大肌徒手锻炼法、腹部徒手锻练法、腿部徒手锻炼法)所规定的每个锻炼动作的练习次数和组数仅供参考。初练者应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增减。练习一个阶段。体力增加后,应加大运动量。
手外伤病人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再植或再造指的功能恢复需经过一个时期的功能锻炼后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恢复患指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手的各种功能。
俗话说:“三分手术、七分锻炼”,手部功能锻炼十分重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时期运用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持之以恒,刻苦锻炼,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具体方法有:
1、虎口开大锻炼,可用在自己大腿上撑压或用专门的虎口套牵引器进行牵引,一日数次,每次10~20分钟。
2、主动屈伸各关节,这是病人自己锻炼的主要方法:用健侧手固定一关节,主动屈伸另一关节,每次屈伸,使其达到最大限度;自由屈伸各关节;作对掌运动;作拇指外展和内收运动。按以上顺序循环练习,直至感到关节部有轻微的酸痛为止。
3、被动屈伸各关节。
4、抗阻练习:可用拉皮条的方法锻炼增强手指的屈伸,内收及对掌肌力,这些方法用力要大,每一动作持续3~4秒,重复10~20次/分钟,至局部有疲劳感为止,每日1~2次。
5、技能训练:除练习执笔、执筷、扣纽扣等日常生产动作以外,还应练习使用各种生产工具。
半月板损伤的检查方法:
1压痛部位:压痛的部位一般即为病变的部位,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及确定其损伤部位均有重要意义。检查时将膝置于半屈曲位,在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沿胫骨髁的上缘(即半月板的边缘部),用拇指由前往后逐点按压,在半月板损伤处有固定压痛。如在按压的同时,将膝被动屈伸或内外旋转小腿,疼痛更为显著,有时还可触及到异常活动的半月板;
2麦氏(McMurray)试验(回旋挤压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根据疼痛和响声部位确定损伤的部位;
3强力过伸或过屈试验:将膝关节强力被动过伸或过屈,如半月板前部损伤,过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后部损伤,过屈可引起疼痛;
4侧压试验:膝伸直位,强力被动内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损伤,患侧关节间隙处因受挤压引起疼痛;
5单腿下蹲试验:用单腿持重从站立位逐渐下蹲,再从下蹲位站起,健侧正常,患侧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可引起关节间隙处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试验:病人取侧卧位,抬起下肢作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患侧关节间隙向下时,因损伤的半月板受挤压而引起疼痛。反之,患侧关节间隙向上时,则无疼痛;
7研磨试验: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作内外旋活动。损伤的半月板因受挤压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将小腿向上提,再作内外旋活动,则无疼痛;
8X线检查:拍照X线正侧位片,虽不能显示出半月板损伤情况,但可排除其他骨关节疾患。膝关节造影术对诊断意义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9膝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可以直接观察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类型和关节内其他结构的情况,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