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元朝皇帝,元朝主要事件建议去看元史,以下是概括: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
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
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
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由参知政事王鹗建议,忽必烈始设翰林国史院,开始纂辑国史。至元年间,又设立蒙古翰林院,专用蒙古文记录史事。
这些机构的设立,使元朝除了元顺帝的“实录”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较为完整的“实录”,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据。
太祖铁木真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
太祖铁木真,奇源部包侕赤金氏族姓包罗特意为包氏名铁木真,蒙古族。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崩于1227年,庙号太祖。
编辑本段太宗窝阔台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编辑本段定宗贵由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编辑本段宪宗蒙哥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包罗特,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编辑本段世祖忽必烈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包罗特,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编辑本段成宗铁木耳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编辑本段武宗海山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编辑本段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姓包罗特,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编辑本段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编辑本段天顺帝阿刺吉八
天顺帝阿刺吉八(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编辑本段文宗图帖睦尔
文宗图帖睦尔(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编辑本段明宗和世瓎
明宗和世瓎(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瓎,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编辑本段宁宗懿璘质班
宁宗懿璘质班(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璘质班,元明宗次子。
编辑本段顺帝妥欢帖木儿
顺帝妥欢帖木儿(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元朝建立
1260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建元中统,任用汉地士人,建立起中书省、10路宣抚司以及负责中原汉地政务的燕京行中书省等行政机构,巩固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阿里不哥也在漠北称汗,据有漠北地区。忽必烈亲自率师北征。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投降。至此,忽必烈控制了岭北局势。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位战争之初,即已承认旭烈兀对阿母河以西土地的统治权,原来由大汗直接领有的波斯诸地遂变为大汗的宗藩伊利汗国。伊利汗国与立国于钦察草原的术赤后王(见钦察汗国)之间又为领土争端爆发了长期战争,大蒙古国分裂了。中原汉地成为忽必烈政权的重心。中统、至元之初,元廷博采汉族士大夫建议,遵循中原传统制度,同时也采取了充分保障蒙古统治者特殊权益的各种措施,大体奠定了元代政制的规模。中统四年(1263)以开平为上都 ,至元元年升燕京为中都 。四年,始于中都旧城东北建造新城。至元八年十一月,诏告天下,正式建国号大元。九年,升中都为大都。
统一全国
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困隔汉水相望的襄樊重镇,襄樊军民拒守孤城达6年。至元十年初,元军攻下樊城(见襄樊之元朝疆域图战)。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督诸军,分两路大举南进,宋诸帅皆不战而降。十二年二月,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御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伯颜拒绝。十三年正月,宋幼帝赵上表降元,宋亡。十六年,完全占领四川,又追灭南宋卫王于崖山,随着1279年崖门海战的结束,元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国内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远征海外
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十八年,分两路进攻日本。由于元军在日本鹰岛遇飓风,战船多坏,将卒溺死者众,几乎全军覆没。十九年,从广州渡海攻占城,连战逾年。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镇南王脱欢(忽必烈子)发兵侵安南(今越南北部),因暑雨不止、瘟疫流行被迫退师。二十年、二十三年,元兵两次从云南出侵缅国(今缅甸)。二十九年,从泉州起航出侵爪哇(今印尼爪哇岛),爪哇统治者降元。
与北方诸王之战
至元初年,忽必烈巩固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后,立即着手恢复大汗对西道诸王的政治控制。他诏令窝阔台后王海都入觐。六年,海都、八剌和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联合反对大汗和伊利汗阿八哈。至元八年,忽必烈命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蒙哥子)等叛。八月,伯颜率元军破昔里吉于鄂尔浑河。二十四年,东道诸王以乃颜为首,又在辽东叛乱。忽必烈擒乃颜。二十六年,海都、察合台兀鲁思汗笃哇举兵击败镇边宗王那木罕以及甘麻剌(忽必烈孙),进据和林。忽必烈最后一次率军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在大都去世,庙号世祖。其孙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从大德元年(1297)至四年,元军与海都、笃哇在北边屡次交锋。海都先胜后败,受伤后与笃哇退出岭北,在这年秋冬之间病死。
成宗“守成”
元成宗委政于世祖旧臣,罢征日本、安南之役,内政以奉行忽必烈成规为务,国家相对安定,因而被称为守成之君。大德五年,元廷派刘深侵西南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等地)。元军沿途骚扰。土官宋隆济和女土官蛇节举兵围刘深于穷谷,云南行省东部人民皆起而响应。十一月,诏刘国杰往镇。七年春,蛇节、宋隆济先后被俘杀,南征之师亦罢。大德八年,元廷与笃哇、窝阔台兀鲁思汗察八儿(海都之子)约和。大汗虽完整地保有岭北行省,但被迫承认了察合台兀鲁思控制哈密力(哈密)以西地区的事实。
“武仁授受”与南坡之变
成宗晚年连年患病,皇后卜鲁罕掌权。大德十一年初成宗卒,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等人谋立镇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右丞相哈剌哈孙则秘密遣使北迎出镇朔漠的怀宁王海山,南迎被卜鲁罕排挤出京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三月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诱执阿难答,诛阿忽台等,奉御玺北迎海山。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海山任用亲信,政令失当,朝政紊乱。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卒。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于大都,是为元仁宗。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积极采取措施,改革朝政和吏治。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延佑初,元廷还派人检括河南、江西、江浙等地漏隐田土,核实税入。仁宗对宗戚勋旧过于软弱,在诸王压力下不断让步。他还背毁传位给武宗子嗣的誓约,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佑七年, 仁宗卒,硕德八剌继帝位,即元英宗。英宗刚毅而思有作为,锐意于改革。朝廷召集有治国经验的退职老臣,优其禄秩;行助役法,以岁入助役;颁行《大元通制》,改变政令不一、罪同罚异的混乱现象;裁罢冗职,节省浮费,减免赋役,以舒农力。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自上都南归驻跸南坡(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为御史大夫铁失所杀。九月,也孙铁木儿(甘麻剌子)即位,次年改元泰定,史称泰定帝。
两都之战和燕铁木儿专权
泰定帝统治时期 ,元廷对贵族赐予益奢,兴役造作益多,国家财源已呈枯竭,吏治更加腐败。致和元年(1328)七月,他病死于上都。八月,留守大都的武宗亲信燕铁木儿(床兀儿子)迎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入京。同月,梁王王禅(泰定帝侄)奉泰定帝年幼的皇太子阿剌吉八即位于上都,改元天顺,分诸道进攻大都。九月,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并宣布待长兄和世归自北边将立即让位。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先后起兵响应上都。两都之战发展成为大规模内战。天历二年(1329)正月,和世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元明宗,随即启程南返。明宗擢拔不少亲信入省、院、台供职。八月,明宗中毒暴死。八月中,图帖睦尔再次即皇帝位于上都,是为元文宗。元文宗图帖睦尔复位后,以燕铁木儿独任丞相,总裁天下事。文宗初即位,就建立奎章阁,集儒臣于阁中备顾问,又置艺文监,以蒙古语翻译儒书 ,刊刻经籍。至顺二年(1331),敕编《经世大典》书成。至顺三年八月,文宗卒。临危遗诏立明宗之子为帝。燕铁木儿奉遗诏拥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宁宗逾月而卒。燕铁木儿在文宗后坚持下,被迫将放逐于静江(治今广西桂林)的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迎入京都。至顺四年六月,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史称元顺帝。
矛盾激化
燕铁木儿死后,伯颜独秉国政,中书省、枢密院官员大都出其门下。大批蒙古贵族、官僚通过受赐、占夺等方式转化为大土地所有者。汉族地主也大肆兼并土地。这时,伯颜继废止科举之后进一步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蒙古、色目文学,以阻塞他们的仕途;还企图废顺帝另立。他的所作所为使当时的社会危机更加深刻。至元六年,伯颜侄脱脱将他贬黜。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次年,改元至正,宣布“更化”,恢复科举取士,开马禁,减盐额,修辽、金、宋三史,政治一度较为清明。
元朝灭亡
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决堤。十一年四月,顺帝命工部尚书贾鲁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民工开凿新河道,时紧工迫,官吏乘机舞弊,人民痛苦更深。十年底,顺帝又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腾。贾鲁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红巾军。至正十一年十月,徐寿辉称帝。以蕲水为都,建立政权,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其他非红巾军系统的起义军,以方国珍、张士诚两支最强大,活动范围最广。十四年正月。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建立北方红巾军的政权——宋,建元龙凤。韩林儿为帝,又号小明王。至正十八年五月,刘福通攻占汴梁,定为宋政权都城。元军于十九年八月,攻破汴梁城,刘福通保护韩林儿逃奔安丰。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进攻安丰。小明王遣人向朱元璋求救,二十六年十二月,朱元璋部将廖永忠迎归小明王至应天,途经瓜步,将其沉死,宋亡。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攻占太平 ,杀害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天完陇蜀省右丞明玉珍于至正二十二年三月建国大夏,改元天统,自称皇帝,占据全蜀。至正十七年,张士诚投降元廷,被封为太尉。二十三年九月自称吴王。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二月,陈友谅子陈理降朱元璋,汉亡。八月,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张士诚。吴元年(1367)九月,张士诚被俘,自缢死。吴元年十一月,方国珍投降。次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建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月,福建平定,接着,两广也为明所有。吴元年十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洪武元年七月,元顺帝率后妃、太子逃到上都。八月初二,徐达率北伐明军进入大都,元政权被推翻。元顺帝再往北逃,洪武三年四月病死于应昌。
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拔都征伐欧洲,立下了大功,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登基,并且于1247年迫使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66年元朝太庙建成,贵由被元世宗忽必烈追封为元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1241年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去世,贵由还在西征欧洲的途中,窝阔台在世时不喜欢元定宗贵由,之前想立三儿子窝出为汗,但是窝出在战场中战死,乃马真后决定称制。等诸位王子回朝之后,必须推选一个人为汗,从而召开选汗大会,当时西征的统帅拔都威望最高,但是乃马真后笼络了诸王百官,让他们都推选孛儿只斤•贵由,贵由也从此即位为汗。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上台后,朝政本来就因为乃马真后长期的把持变得混乱不堪,使的元朝政令不一,政治越来越差。此外他还大开府库,并且花费大量金银珍宝奖励支持他的官员。身体不好的贵由还沉迷于酒色,中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后来因为怀恨拔都因病没有参加他的选汗大会,决定西征拔都,却在途中感染风寒,不久后因病情加重身亡,年仅43岁,在位时间不足两年。
贵由轶事有很多,刚登基时便发生了一件轶事。
这件贵由轶事发生在他参加登基大典的时候,贵由登基的时候,有来自各个地方的友人参加典礼,其中有一位意大利教士叫做柏郎。之前贵由率领蒙古铁骑浩浩荡荡向西挺进的时候,震惊了整个欧洲大陆。到公元1245年,英诺森四世在里昂组织召开了一个各个宗教的大会,大会的目的就是阻止蒙古国的侵略,大会上统一决定派遣教士去蒙古游说蒙古国君,劝贵由放弃侵略欧洲和停止对基督教的迫害。大会之后柏郎毛遂自荐作为教皇英诺森四世的使者,进入蒙古国,并且参加贵由的登基仪式。贵由正式登上皇位以后,召见了各国的嘉宾其中就包括柏郎,柏郎向贵由交付了教皇给大汗的书信。英诺森四世在信里质问大汗,为什么指挥蒙古人对基督教的国土大肆侵略,而且还滥杀基督教徒,这些做法都违抗了上帝的旨意,蒙古应该改邪归正,改国教为基督教。如果不然,就会遭到上帝的惩罚。
对于这样的威胁,贵由根本没当回事。在给教皇的回信中十分轻慢的讽刺了教皇的顽固,驳回了教皇的劝诫,并且将蒙古铁骑的成功归功于上帝的庇护。在回信的最后,贵由还说如果教皇愿意的话,可以亲自拿着国书来见我归降,蒙古国会好生对待你们。之后柏郎带着贵由的回信,灰溜溜的回国复命了,这就是著名的贵由轶事。
蒙古对欧洲的横扫,震动了罗马教廷,所以罗马教皇给新登基的贵由大汗写了两封信,内容主要是指责蒙古军队草菅人命,之后贵由也给罗马教廷回信。
贵由给罗马的信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贵由给罗马的信的开头就使用嘲讽的语气写到,我们(蒙古国),才是被上天的诸位神灵庇护的力量下最强大国皇家。你所派遣的使者,重新回到了你们那荒蛮之地的汇报如果你能够听得见,你教皇还有你们那些君主们,应该一同亲自过来为我们做犬马之劳,那时候我将教会你应该遵守的所有的规矩。
接着贵由又驳斥了罗马教皇的来信:你说,你每天都向你们说的上帝祈祷,希望我接受洗礼,但是我根本不知道你们祷告有什么用,也听不懂你们的祷告。贵由给罗马的信中还说,你们罗马教廷不信服成吉思汗,也不信服窝阔台可汗,更不相信长生天,不遵从长生天的懿旨,你们欧洲人才是最粗鄙、最下流的愚民,谁也不可能违背上天的旨意,西征全是遵从长生天的旨意。在贵由给罗马的信的最后,贵由再次警告教皇,现在你应该诚心诚意的归降我们蒙古国,并且年年为我们进贡,那样你才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如果你依然不遵从长生天的命令,如果你对于我的劝告不予理睬,还把我当作敌人来看待,那么我将会教给你不遵守规矩不服从命令的后果。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铁木真出生于一个存在已久的贵族家庭。在他的家族中,早从六世祖海都开始,不断有领袖人物出现,维持着整个家族的尊贵和兴旺。他的父亲也速该姓孛儿只斤,是蒙古族的乞颜部首领,享有拔都(指勇士)的荣誉称号。铁木真出生时,其父也速速打败了塔塔儿部,并将该部首领铁木真生擒。为了表示对这次战争的纪念,他用此人的名字给自己的儿子起名。
铁木真的童年生活一直是幸福而美满的,但当他9岁的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年,与乞颜部有仇的塔塔儿人见始终不能战胜勇猛的也速该,于是投毒害死了他。铁木真的父亲死后,乞颜部群龙无首,在一些叛离者的带动下,整个部落顿时如一盘散沙,不久便分崩离析。从此,铁木真的母亲带着他们一家人过起了艰苦的生活。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靠挖野菜和渔猎度日。另外,他们还要躲避与乞颜部有仇的部的追杀。13岁的时候,铁木真被一个部落活捉,幸好他本人聪明机智,乘天黑逃了出来。
艰苦岁月磨练了铁木真,使他变得勇敢而刚毅。他下定决心,要像父亲那样骄傲地活着。为了方便拉队伍,他决定先找到后台。不久,铁木真依附了父亲的至交脱里,称其为义父,得到了脱里的收留。脱里是克烈部首领,而克烈部是当时蒙古高原上最为强大的部。在脱离的影响下,铁木真没有花费多少工夫就将父亲也速该的旧部召集起来。不仅如此,铁木真还善于与其他部的首领建立友好关系。比如,他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指兄弟)。
铁木真一面发展自己的势力,一面筹划着夺回被蔑儿乞部抢走的妻子。待时机成熟后,他征得脱里和札木合的同意,借用他们的兵力突袭了蔑儿乞部,击溃了该部,将被俘的妻子夺回。从此后,铁木真声名远播,成为蒙古高原上另一支霸气十足的秃鹰。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铁木真毅然脱离克烈部,带领本部兵马移至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大张旗鼓地扩张势力。众多蒙古部众闻风而动,纷纷来投降。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盟友札木合因铁木真的扩张而心生忌恨,决定灭掉铁木真。他召集了13万联军,合兵30万,浩浩荡荡向铁木真杀来。铁木真将3万军队分成13翼迎敌,这就是蒙古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战”。由于兵力悬殊,处于劣势的铁木真战败。不过,札木合嗜杀成性,虐杀战俘,他的一些部众因不满他的行为而倒戈相向,投靠了铁木真。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铁木真作战中损失的兵力不仅得到了弥补,而且实力比以往壮大了许多。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金章宗承安元年),与铁木真有杀父之仇兼乞颜部宿敌的塔塔儿部入侵金朝,兵败后逃亡。受金朝丞相完颜襄之约,铁木真和脱里毅然率兵出击,凯旋而归。铁木真立下战功,被金朝封为“札兀惕忽里”。不久,铁木真与脱里再次强强联手,将正在会盟的11部联军击溃。
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铁木真率军狠击札木合,击败了扎木合组织的联盟军。次年,铁木真遭到乃蛮联军的袭击后退至金朝边境,然后后发制人,在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一带大破敌军,并乘胜重创塔塔儿部。
随着实力的增强,铁木真的实力渐渐赶上了脱离。与铁木真曾经的盟友札木合一样,脱里将铁木真视为敌人,于1203年突袭铁木真。铁木真被脱里打败,逃至班朱尼河(今呼伦湖西南)。为鼓舞士气,他与从者同饮浊水,立下同渡患难的誓言,后整顿残部,以牙还牙,乘夜突袭脱里,击溃脱里大军,脱里在只身逃亡中遭乃蛮部杀害,昔日最为强大的克烈部从此消失在广阔的蒙古高原上。此后的几年里,铁木真先后吞并了蒙古族五大部(克烈、塔塔儿、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部)。
1206年,铁木真召集各地将领,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召开大会。在大会中,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是为元太祖。铁木真宣布正式建国,是为“大蒙古国”。
威猛无敌所向披靡
铁木真建国后,立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改革,如建立千户制、扩充护卫军、创立了蒙古文等等。但与他的武功比起来,这些人要逊色得多。
铁木真的第一个攻打目标是西夏。1205年,铁木真曾率军攻打西夏边境,攻破了力吉里寨和经落思城,抢掠了很多人口和牲畜。
成吉思汗二年(1207年),铁木真再次入侵西夏,因西夏国右厢诸军的强烈抵抗而退回。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铁木真第三次发兵,对西夏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西夏军不敌蒙古军,西夏襄宗李安全被迫投降言和。此后,西夏国向蒙古国称臣,按年进贡。
在这期间,深受西辽欺凌的一些西辽属国纷纷投奔蒙古国,如别失八里(今新疆济木萨尔)、高昌(今吐鲁番地区)、海押立和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等。
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铁木真见金朝国内外矛盾复杂、国主完颜永济平庸无能,于是御驾亲征,统率大军攻金。蒙古军士气旺盛,所向披靡,先后占领了金朝的乌沙堡、乌月营、昌州(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九连城)、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抚州、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膳房堡北)等。金朝为守野狐岭,在该地布下了30万金兵。然而,在铁木真的猛烈进攻下,金军被打得溃不成军,精锐尽失,“死者蔽野塞川”,最后退至浍河堡(今河北怀安东)。与此同时,由铁木真之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的另一路蒙古军同样势不可挡,先后抢占了金朝的净州、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白塔镇)、云内(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东胜(今托克托)、武州(今山西五寨北)、朔州等地,战功显赫。次年,铁木真号令继续进军,又攻取了宣德(今河北宣化)、德兴(今河北涿鹿)等地。攻打西京(今山西大同)时,铁木真不幸被流矢射伤,遂班师而还。
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铁木真重新整顿军队,再次攻金。蒙古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居庸关,随后兵分三路,对居庸关进行包夹。在包夹过程中,蒙古军对金朝大地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凡破九十余郡,所过之处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皆席卷而去,屋庐尽毁,城郭丘墟矣”。次年春,蒙古军从三面包围中都(今北京),要求金朝向蒙古称臣。此时,金朝元帅胡沙虎已弑完颜永济,将完颜珣推上皇位,是为金宣宗。金宣宗向蒙古军进献了巨额财物和许多童男童女,并献上了女歧国公主(完颜永济的妻子)。铁木真见金朝停战求和,于是撤出居庸关。同年五月,金宣宗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铁木真再围中都(今北京),又抢占了金朝的一些地盘。第三年五月,蒙古军占领中都,将城中大量珠宝绸缎运走。
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年)春,铁木真安排好镇守任务后,率领大军撤回漠北。次年,铁木真抽调大军,继续伐金。这次,他双管齐下,一面令大军进攻,一面招诱金朝的地方武装势力,取得了显著效果。经过11年的长期征讨,截至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年),除山西太原、平阳等地,金朝的其他地方已被蒙古尽收囊中。
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铁木真开始调兵讨伐西北各部,先后平定了秃麻、斡亦剌、乌斯、撼合纳、康合思、秃巴思、不里牙惕、客失的迷、帖良古、失必儿等部,基本上统一了西北地区。
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铁木真任哲别为将,率军征讨西辽。西辽人民对当时的统治者屈出律充满愤怒,在他兵败逃亡时将其捕获并交给了蒙古军。从此,西辽划入了蒙古国的版图。
蒙古国吞并西辽后,与花剌子模(中亚古国,位于阿姆河下游)接壤。十一世纪中叶,该国向塞尔柱帝国称臣;1141年,塞尔柱帝国被西辽军打败,花剌子模国转而臣服于西辽。后来,花剌子模国乘塞尔柱帝国虚弱之势不断扩张,并于十二世纪末灭掉该国。吞并塞尔柱帝国后,花剌子模国继续扩张,直至波斯西部。花剌子模沙摩诃末于1200年继位后,用了近11年的时间将花剌子模国变成了穆斯林世界里的王者。1215年,花剌子模国与蒙古国开始进行友好往来,互通贸易。1218年,蒙古国的商队抵达该国边城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中游东部的齐穆耳)时,讹答剌城长官谋财害命,将商队成员统统杀害,仅有一名骆驼夫逃返。铁木真从这名骆驼夫人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派遣使者向花剌子模沙摩诃讨个公道。不料,花剌子模沙摩诃不但毫无诚意,反而杀掉三名使者中的一位,把另两位使者剃须后逐出花剌子模国。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夏,铁木真统领20万蒙古精骑兵开往花剌子模国境。铁木真分兵四路,向花剌子模国展开了全面进攻。蒙古军势如破竹,花剌子模军节节败退。花剌子模沙摩诃四处逃窜,最后藏身于宽田吉思海(今里海)附近某个岛屿,于次年年底病死。花剌子模沙摩诃死后,其子札兰丁即位。
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秋,铁木真令幼子拖雷为先锋,率军渡过阿姆河作战。拖雷渡河后,攻克了呼罗珊地区的诸城,随后又攻陷了马鲁、沙不儿、也里等城池;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兄弟另率一军,激战数月后将玉龙杰赤攻克;成吉思汗自率一军,沿着阿姆河征讨,将阿姆河沿岸诸城一一攻陷。其后,花剌子模沙札兰丁虽然组织了猛烈的反攻,但最终不敌蒙古军,被迫退至申河(今印度河)。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年)冬,花剌子模沙札兰丁彻底被打垮,遂逃入印度。次年春,铁木真一边平定被攻克诸城的叛乱,一边继续扩大战果,到秋天时返回西域,设置好镇守官后启程返回。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春,铁木真抵达蒙古。在此期间,铁木真令速不台、哲别二人继续率军挺进,攻打波斯中西部的诸城。此后,他们率领的蒙古军先后经过了谷儿只(今格鲁吉亚)、打耳班(今格鲁吉亚巴库西北部的捷尔本特)、太和岭(高加索山),阿速(高加索北麓部落)、钦察(里海至黑海之北的部落)、阿里吉河(今乌克兰共和国日丹诺夫市北)、勒河(伏尔加河)、里海、咸海等地。
在铁木真西征期间,西夏见蒙古大军久出未归,遂与金朝结盟,欲合力对抗蒙古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待蒙古军调养完毕,铁木真再次出兵,决定彻底灭掉西夏。蒙古军勇猛无比,连克数城,于同年年底消灭了西夏军主力。次年七月,铁木真不待灭掉西夏而病故。随后,蒙古军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攻破中兴府,西夏国主李煖投降后被杀,西夏从此灭亡。
蒙古部落的起源及其社会的发展
蒙古部落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那时,在狃越河(今洮儿河)以北,西至俱轮泊(今呼伦湖)周围,东至那河(今嫩江),北至黑龙江的地域内,分布着许多许多被统称为“室韦”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一个“蒙兀室韦”部。蒙兀就是蒙古(Mongqol)的唐代音译。《旧唐书·北狄·室韦传》记载:
大山之北有大室韦部落,其部落傍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大室韦界,又东经蒙兀室之北,落俎室韦之南。大山指令大兴安岭,望建河即今额尔古纳河。根据这段史料,蒙兀室韦部的居地应在额尔古纳河下游东南的大兴安岭北端地区。十三世纪蒙古人的历史传说称,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名为“额尔古纳昆”(Ergunequn,qun意为山崖)的地方,应是指额尔古纳河附近的山林地带,和汉文史籍所载唐代蒙兀部的居地正可以相互印证。
大约在唐代后期(九世纪下半叶),蒙古部落从兴安岭山地向西面的草原地带迁移。随部落的分衍,所占地盘逐渐扩大,有一部分迁到了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的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地区。成古思汗的先世就属于这部分蒙古部落。
元代史籍记载下来的蒙古人祖先传说,反映了古代蒙古部落繁衍和迁徙的历史过程。《元朝秘史》一开头就讲述蒙古人的起源,说是有一奉天命降生的苍色的狼(孛儿帖赤那,Borte-chino)和一白色的母鹿(豁埃马阑勒,qo’ai-maral)相配了,渡过腾汲思海子,来到斡难河(鄂嫩河)源头的不儿罕山立下营盘,生了个儿子名巴塔赤罕。传到第十一代,有兄弟二人,兄都蛙锁豁儿有四子,迁移出去成为朵儿边部(Dorben,意为四);弟朵奔蔑儿干娶豁里秃马惕部女子阿阑豁阿为妻,生二子,其后裔各成一部。朵奔死后,阿阑豁阿感天光而孕,又生三子,长不忽合塔吉,后裔为合答斤部(名见《金史》,作合底忻),次不合秃撒勒只,后裔为撒勒只兀惕部(名见《金史》,作山只昆,元代又译散只几,珊竹);幼子孛端察儿,后裔为孛儿只斤部,从这一支又分衍出约二十个氏族或部落。孛端察儿就是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元史·宗室世系表》称为“始祖”。
《史集》记载了另一种起源传说。据传远古时蒙古部落在与他部战争中被屠灭殆尽,只剩捏古思、乞颜两名男子和两名女子,逃进额尔古纳昆山地中,在那里长久地生息繁衍。他们的后裔形成为各个氏族(斡孛黑oboq),从这些氏族又分出许多支族,由于人口众多,山地狭隘不能容纳,就迁到了广阔的草原。后来所有的蒙古部落都源出于最初的捏古思和乞颜两人的氏族。《史集》记载成吉思汗先世谱系也追述到孛儿帖赤那,但说他是一个部落首领,从他下传八代到朵奔伯颜(《秘史》作朵奔蔑儿干);因他们出于乞颜氏族,所以这个部落在古代就称为乞牙惕(Kiyat,kiyan的复数)。他们的牧地在斡难、怯绿连(克鲁伦)、土兀刺(土拉)三河之源不儿罕山。朵奔之妻阿阑豁阿在夫死后感蒙古氏族世系表第一表,迭列列斤蒙古(《史集·部族志》)
捏古思(Nekuz)
乞颜(Kiyan)
(《史集》:额儿古涅昆蒙古人两始祖)
1捏古思
1兀良合惕(Uriangqat)
2弘吉剌惕——主儿鲁黑蔑儿干……弘吉刺惕(Qonggirat——忽拜失列……——
3亦乞列思(Ikires)
4斡勒忽讷惕(Olquno'ut)——秃剌不答儿……
——5合剌讷惕(Qarano’ut)
——6弘里兀惕(Qongli’ut)
——7豁罗剌思(Qorulas)
——8亦勒只斤(Iljigin)
9斡罗讷兀惕
——1O晃豁坛(Qongqotan)
——11阿鲁剌惕(Arulat)
——12斡罗讷斡惕(Orono’ut)
——13嫩真(Nunjin)
14许慎(Hushin)
15速勒都思(Suldus)
——16亦勒都儿勤(Ildurkin)
17巴牙兀惕
——18者台(Jedei)
——19客额邻(Ke'erin)
20轻吉惕(Kinkit)
2乞颜《元朝秘史》)
乞颜
(1)孛儿帖赤那(Borte-chino)妻:豁埃马阑勒(Qo’ai-maral)
(2)巴塔赤罕(Batachi-qan)
(3)塔马察(Tamacha)《史集》:有五子
(4)豁里察儿蔑儿干(Qorichar-mergen)
《史集》:其弟四人迁出:为朵儿边氏(Dorben)。
(5)阿兀站孛罗温勒(A’ujam-boro’ul)
(6)撒里合察兀(Sali-qacha’u)
(7)也客你敦(Yeke-nidun)
(8)寻锁赤(sam-sochi)
(9)合儿出(Qarchu)
《史集》Qali-qachu
(10)孛儿只吉歹蔑儿干(Borjigidai-mergen)
妻:忙豁勒真豁阿(Mongqoljin-qo’a)《史集》无。
(11)脱罗豁勒真伯颜(Toroqoljin-bayan)
妻:孛罗黑臣豁阿(Boroqchin-qo’a)《史集》无。
(12)都蛙锁豁儿(Duwa-soqor)
朵奔蔑儿干(Dobun-mergen)四子,迁出,为朵儿边氏。
妻:阿阑豁阿(Alan-qo’a)《史集》无。
(13)别勒古讷台(Belgunutei)不古讷台(Bugunutei)
2别勒古讷惕氏
3不古讷惕氏
注:123……为氏族部落序号,下接第二表。(1)(2)(3)……为世代序号,第二表同。
天光连生三子,“重新开创”了一个氏族:由这三子的后裔繁衍出来的各部落称为“尼鲁温蒙古”(尼鲁温意为腰,据说指其皆出于阿阑豁阿贞洁的腰所生之子),他们是同一血统的亲族。其他部落则通称为“迭列列斤蒙古”(意谓一般的蒙古人)。
“三河之源”不儿罕山即肯特山地区,原是突厥语民族的居地。蒙古部落迁到这个地区后,十分可能通过征服或其他途径吸收了不少留在当地的突厥语族人口,从而使本身的民族成分发生变化;在经济文化方面,更受到突厥族的深刻影响。上述蒙古人的苍狼白鹿始祖传说,当是承袭了高车、突厥人的狼祖传说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感天光生贵人的神话,也和畏兀(回鹘)人天光照树诞生可汗的传说有一定关系。当蒙古部落还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中时,狩猎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迁居鄂嫩河流城和肯特山地区后,他们从当地突厥语族居民那里学习了从事游牧畜牧业的丰富经验,由原来“射猎为务”,“捕貂为业”,“用样皮盖屋”(《隋书·北狄·室韦传》)的森林狩猎部落,转变为饲养马、牛、羊,逐水草放牧,居“黑车白帐”的草原游牧部落。《史集》记载说,成吉思汗的七祖篾年土敦(据《秘史》、《元史》,为八世祖)之妻莫孥伦拥有的牲畜多到不可胜数,聚扰起来时,从山顶到山脚下的河边都布满了。篾年土敦、莫孥伦生活的时代约在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相当于辽圣宗时期。《契丹国志》也记载辽时的“蒙古里国”人民过着逐水草、食肉酪的生活,“以牛、羊、马、驼、皮、毳之物与契丹交易”,足见此时蒙古部落的游牧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能够提供远超过自身消费的大量牧畜和皮、毛等畜牧业产品,用于和邻人进行交换了。
随着蒙古部落游牧经济的发展,氏族共有制被突破了。传说阿阑豁阿死后,四个大儿子把家私——牲口(adusun)和食物(ide’e)都分了,欺侮幼弟孛端察儿,不给他一份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牲畜和其他财产早已为家庭所私有,儿子继承父母的财产已成为社会通则。私有制刺激了家庭财富的积累,一部分人的财产日益增多,成为富者(伯颜,bayan),而大部分则成了贫穷者(牙当吉古温yadanggi-gu’un)。掠夺邻人是强有力者增加财富的重要手段。孛端察儿兄弟共同掳掠了兀良哈部扎儿赤兀惕氏族的一群百姓,“因这般,头口(adu’un,畜群)也有了,茶饭(ide’e,食物)、使唤的(haran,tutqar,人口、仆人)都有了”。《契丹国志》说,当时北方达打(塔塔儿)等部皆“以部族内最富豪者为首领”,蒙古部的情况也是如此。孛端察儿之孙篾年土敦带有突厥语官号“土敦”(tudun)的头衔,当是部落首领,他家就拥有多不胜数的牲畜。后来,被辽朝军队打败的札剌亦儿部从克鲁伦河溃退,侵入蒙古部牧地,发生了冲突,篾年土敦诸子被杀。其孙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长大后,率部复仇,灭札剌亦儿部,尽掳其妇幼为奴。札剌亦儿是人数众多的大部落(《辽史》作“阻卜札剌部”),因此这次战争的胜利意义很大,它使海都的威望和势力大为扩大,“拥有了难以数计的妻妾、部属、羊群和马群”。《元史·太祖本纪》说,海都被立为“君”,自战胜札剌亦儿后,“形势大……四傍部族归之者渐众”。
海都长子拜姓忽儿和次子察剌哈宁昆相继袭为部落首领,“宁昆”(《秘史》作“领忽”)即辽朝的属部、属国官官号“令稳”之音讹。察刺哈长子直拿斯继任为首领,称想昆必勒格,“想昆”即辽高级属部、属国官官号“详稳”,地位相当于节度使。当时漠北各部都在辽朝统治之下,辽朝除设置西北路招讨司等北面边防官府进行控制外,又置北面部族、属国官、“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辽史·百官志》)。察剌哈父子生活的时代约为十一世纪下半叶,即辽道宗时期。《辽史·道宗本纪》太康十年(1084)两次记载“萌古国遣使来聘”,可见蒙古部亦通贡使于辽朝,故其首领被命为属部属国官。中原王朝的封授无疑大大加强了他们的政治势力,使他们得以朝廷命官的身份管领本部百姓,成为高踞于普通部落成员之上的“那颜”(noyan,老爷,官人)。察刺哈父子由此身价百倍,子孙世袭官人地位,成为蒙古部最有势力的一家贵族,称泰赤乌氏(Tayichi’ut,源于汉语“太子”)。拜姓忽儿之子敦必乃薛禅也管领一部分部民,势力不下于察刺哈家族。其子葛不律罕(成吉思汗曾祖,《秘史》作合不勒合罕)继想昆必勒格之后统辖了全蒙古百姓,称汗号;他的子孙以远古始祖氏族的名号为标榜,称乞颜氏。
随着草原贵族势力不断壮大,普通部落成员的地位日益低落,成为贵族的属民。他们中不仅有迭列列斤蒙古各部落的成员(占属民的多数),也有同属孛端察儿后裔的尼鲁温蒙古一些氏族的成员,这些氏族由于势单力薄,不得不依附强有力的贵族,受其统治。例如,据《秘史》记载为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后裔的斡罗纳儿、晃豁坛、雪你惕等氏族成员,后来成了泰赤乌和乞颜两家贵族的部属,《史集·部族志》竟把他们列入迭列列厅蒙古诸部中,但另一处又说他们也属于尼鲁温蒙古,这种氏族起源不清的情况正反映了他们地位的跌落。在一次泰赤乌氏贵族推举首领的会议上,因争执不下,请一个出身斡罗纳儿氏的老人发表意见,他回答说:“我是低贱的哈剌出(qarachu,下民),有什么权利说话?你们众主公。请口吐贤明良言,使我们哈剌出能如驹得乳,得遂得生养足矣。”可见属民(哈剌出)不但没有被推举为首领的资格,也没有推举首领的权利。属民虽受贵族的统治,但还具有不完全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独立的家庭经济,可以脱离原来所属的贵族而别投他部。他们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又是战士的主要来源,所以一家贵族势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控制的属民有多少。游牧畜牧业的生产者能提供超过自身消费的许多产品,因而使用奴隶劳动成为有利可图的事。蒙古部进入草原地区后,很快就出现了掳掠别部人口为奴的现象,如上述孛端察儿兄弟掳掠了一群兀良哈百姓,于是家中就有了供驱使的仆役。后来,海都消灭了札剌亦儿部落,这些札剌亦儿人除被屠杀者外,都成了海都及其诸子家庭的奴隶。古代蒙古社会的奴隶(孛斡勒bo’ol)被称为“门限的奴隶”(bosoqa-yinbo’ol),“家门的梯已奴隶”(e抲den-uemchubo’ol),说明他们是各个主人家庭的私属人口。他们的子孙也世袭奴隶的身份,祖祖辈辈与主人家保持主奴关系。被海都俘虏为奴的札剌亦儿人的子孙,祖祖辈辈就成为海都后裔的奴隶,一直传到成吉恩汗时。著名将领木华黎就是这些札剌亦儿人的后代,幼年时即被送到成吉恩汗家服役,“教永远做奴婢者,若离了你门户呵,便将脚筋挑了,心肝割了”。成吉思汗还有一个奴隶,是四世祖敦必乃掳来的奴隶的后裔,因此成吉思汗说他是“我祖宗以来的奴婢”。奴隶可以成家立业,拥有自己的一些财产,但必须附属在主人门下,不得擅离;要为主人提供种种无偿劳动。
为了维护对属民和奴隶的统治与奴役,为了进行日益经常的战争,蒙古贵族建立了隶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贵族身边集结了一帮效忠于他们个人的侍卫——那可儿(nokor,伴当),他们有的出身于属民,有的出身于奴隶,还有来自别部的投靠者,都与各自的主人结成特殊的隶属关系,受其豢养,为之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势力强盛的泰赤乌氏和乞颜氏贵族,还组织了护卫军——土儿合兀惕(turqa’ut)和怯薛(keshig),它的核心就是由那可儿组成的。这是与贵族具有特殊关系,侍奉他个人的队伍,而不是氏族内部的人民武装。那可儿和护卫军的产生进一步强化了贵族的权力,并促使他们更频繁地去进行掠夺和兼并战争,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奴隶,控制更多的属民。
古昔的父系血缘氏族——斡孛黑(oboq)早已解体了,代之而起的是另一种性质的氏族,虽然仍称为“斡孛黑”,但实际上是以人数不多的显贵家族为主人(额毡,ejen),统治着许多出身于不同氏族的属民(哈阑,haran)和奴婢(bo’ol)的社会单位。原来氏族长老的地位为贵族家族长所取代,以他们的名字或尊号作为“氏族”之名。贵族户家长将属民和奴隶作为家产分配给成年的儿子们,诸子各继承一“份子”(忽必,qubi),再扩展形成新“氏族”。为了共同对付外敌的侵略或进行掠夺战争,出于同一父或祖“氏族”贵族的许多子或孙“氏族”贵族,往往结成联盟,推举最有势力的一家贵族为长。久之,有些弱小的“氏族”贵族,不仅属民被强大贵族所兼并,就连他们本身也成了强大贵族的附庸,甚至沦为属民。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后裔(尼鲁温蒙古的一支)诸“氏族”的分衍和泰赤乌、乞颜两大贵族势力的形成,就是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证明。
草原贵族拥有各种尊号,如“土敦”、“太子”、“薛禅”(sechen,贤者)、“蔑儿干”(mergen,善射者)、“巴阿秃儿”(勇士,ba’atur)等等,他们被属民称为“那颜”。他们已脱离了游牧生产劳动,而以统领部众从事战争和掠夺为职。草原贵族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各部贵族之间争夺蒙古高原霸权的激烈斗争。正是各部贵族的争霸战争,把蒙古高原推向统一,从而结束了草原贵族制时代。
http://blogsinacomcn/u/494037fc010003ns
关于蒙古人起源的传说
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被称为蒙古的部落,与另一些称为突厥的部落发生了内讧,终于引起了战争。 另一些部落战胜了蒙古部落,对他们进行了大,使他们只剩下两男两女。这两家人害怕敌人,逃到了一处 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叫额儿古涅昆,那两家人的名字叫捏古思和乞颜。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数增多了 ,额儿古涅昆这个地方再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了。于是,他们用七十张牛皮做了 鼓风箱,用炼铁的方法熔化悬崖绝壁后,走到了广袤的大地。
关于蒙古人起源的又一传说
按照一般的理解,一个民族应该只有一个起源传说。但有关资料显示,蒙古民族的起源传说除《额儿古涅昆的传说》之外,还有一则叫《太阳的后裔的传说》:
在天地初分之际,太阳就生了两个女儿。当黄河注入东海的时候,人世间就有了第一叶轻舟,太阳的两个女儿并坐在周上,一路观花赏景,来到了山清水秀的神州大地。
以后,姐姐嫁到南方,妹妹嫁到北方。这一年,姐姐生下一个婴儿,用丝绸给他做了一个襁褓。因为婴儿啼哭时,发出“唉咳,唉咳”的声音,所以把他叫做“孩子”,取名为“海斯特”,意为“汉族”。据说,“海斯特”降生时,手里握着一块土地,他长大后就种植五谷,成为农业民族的祖先。
第二年,嫁到北方的妹妹也生了个儿子,用毡裘给他做了一个襁褓。这个婴儿坠下母胎时,发出“安啊,安啊”的哭声,因此就把他叫做“安嘎”,取名为“蒙高乐”,意为“蒙古族”。“蒙高乐”生下来时,手中攥着一把马鬃,因此他长大后就放牧马群和牛羊,成为游牧民族的祖先。
蒙古四獒之一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蒙古国人为什么恨忽必烈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是毁灭了蒙古帝国的基础上,忽必烈是屠杀了大量的蒙古士兵和百姓,在此位置上开拓自己的疆土,成为了千古一世的帝王。
但是其实对于蒙古百姓来说,本来自己还是一个当时世界上非常繁盛的帝国,被忽必烈打败之后,不仅面子上过意不去,就连实力,兵力,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用来调养生息的,同时由于战争失去了家人的家庭对忽必烈的憎恨更是上升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封地。
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蒙古帝国十大名将
蒙古帝国开国十大功臣
1,木华黎蒙古汗国大将,开国功臣。札剌儿部人。生于斡难河东。自幼投靠铁木真,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屡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1206年蒙古汉国建立时,因功受封为左手万户长,兼领左翼第一千户,统汗庭以东至哈剌温只敦的广阔地区。元太祖六年至十一年随成吉思汗连年伐金。大败金兵。1215年5月,木华黎取临潢府、北京路诸州县,大败金军于花道,进克辽西重镇北京,遣人招降兴中府。辽东、辽西诸州郡尽为蒙古军所有。太祖十二年秋,成吉思汗诏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成吉思汗回漠北后,命木华黎经略对金战事和中原地区的治理。同年攻下河北,山东诸州。1218年攻入山西,陷太原、平阳等80余城。1220年秋入济南。磁、洛、恩、博、滑、浚等地30万投降。1221年秋,出河西,取葭州,破绥德、鹿、坊等州。1222年,西攻凤翔,凤翔军民英勇抵抗。蒙古军围攻了一个多月,仍不能克,只得引兵退还。1223年3月病死于闻喜。子孛鲁嗣位。子孙世袭国王。
2,博尔术,又作孛斡儿出、博郭尔济。蒙古国大将。阿儿剌氏。与成吉思汗同宗,均系海都后裔。纳忽伯颜子。
以“志意沉雄,善战知兵”著称。居地邻蒙古部。年十三岁,助铁木真追回被盗之马匹,结友好。自是,随从铁木真,充当那可儿,“共履艰危,义均同气,征伐四出,无往弗从”。当三姓蔑儿乞人袭击蒙古部时,随从铁木真逃避于不儿罕山,幸免于难。宋淳熙十六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后,与者勒蔑同被封为众官之长,参与运筹。随从统一蒙古诸部,无役不从,屡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庆元五年,受命与木华黎等援救克烈部王罕,战败乃蛮部曲薛吾军。嘉泰二年,随从铁木真战察罕塔塔儿等四部于答阑捏木儿格思。翌年,战克烈部于合兰真沙陀,均有战功。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因功封右翼万户长兼千户长,统辖汗庭以西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深受器重,群臣无出。其右者,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并命汗子察合台从之受教诲。与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并称“掇里班·曲律”,世任“怯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成吉思汗二十一年,随从征西夏,不久病逝。窝阔台汗八年,因功赐其后裔广平路一万七千三百余户为分地。大德五年,追封广平王。
3,博尔忽,又作孛罗忽勒、博罗浑、钵鲁欢、孛罗浑、博鲁温等。蒙古国大将。许兀慎氏。成吉思汗母月伦养子。以智勇著称。原附属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主儿乞败亡后,被月伦收作养子,充当“那可儿”,随从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并与汪古儿等同典御膳,五年,受命与博尔术等援救克烈部王罕,战败乃蛮部曲薛吾军。嘉泰三年,在合兰真沙陀中,与克烈部对垒,只身营救汗子窝阔台于危难中。四年,以蔑儿乞首领带儿兀孙降后复叛。与沈白领右翼军追至薛凉格河,讨平叛军。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因功封千户长,并配合博尔术同掌右翼军队。与木华黎、博尔术、赤老温并称“掇里班·曲律”,世任“怯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成吉思汗十二年,征讨秃马惕部时,中伏兵死于军中。及秃马惕部平,以该部民百户赐其妻,以示抚恤。后追封淇阳王。
4,赤老温,又称齐拉衮。蒙古国大将。逊都思氏。锁儿罕失刺之子。以雄勇善战著称。
原附属於泰赤乌部。铁木真早年遭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得其营救幸免於难。後归附铁木真,随从参加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曾与博尔术等一起,配合克烈部,击败乃蛮部曲薛吾军。以作战勇敢,铁木真赐号「把阿秃儿」。宋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与父同掌一千户,代父领军,统领薛凉格河地区。与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并称「掇里班·曲律」,世任「怯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并世袭「答刺罕」之号,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
5,哲别蒙古大将。别速部人。原名只儿豁阿歹。初臣服蒙古泰赤乌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赐名哲别。又译者别。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太祖六年,成吉思汗将兵南下攻金。金筑乌沙堡拒之。成吉思汗命哲别攻之,破乌沙堡、乌月营。蒙古军拔德兴府,金居庸关守将遁去。哲别率兵入关,抵金中都。十三年奉成吉思汗命,率2万人讨伐屈出律,执斩之,灭西辽。十四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于阿里吉河战役中击溃斡罗思诸国王公与钦察汗的联军,进掠斡罗思南境,又转攻也的里河上的不里阿耳国,然后东返蒙古。病死在归途。
6,速不台,又作雪不台、速别额台等。兀良哈氏。哈班次子。蒙古国军事家、军事统帅。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把阿秃儿”称号。与铁木真五代世交。初以质子侍铁木真,继任百户长。与者者勒蔑、哲别、忽必来并称“四獒”,常任先锋。宋嘉泰四年,征乃蛮部,威震群敌,战功最著。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成吉思汗六年,随汗征金,翌年率兵取桓州。十二年,受命统军歼灭蔑儿乞部余众。十四年,从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次年与哲别追击花刺子模算端摩诃末,迫其走死于宽田吉思海一孤岛。复攻略阿哲儿拜占、谷儿只并越太和岭,败阿速、钦察及斡罗思诸部十九年,奉诏班师东返。二十一年,从征西夏,连破撒里畏兀儿等部及德顺、镇戎诸州。窝阔台汗即位后,充统将随从参加对金战争。从汗弟拖雷假道宋界攻金河南。窝阔台汗四年,大败金军于钧州南之三峰山,以都元帅总兵镇河南。翌年,取汴京六年,配合诸军破蔡州,金亡。七年,受命从拔都西征,任副帅。八年,破不里阿耳。九年,败钦察部八赤蛮,继入斡罗思境,连破也烈赞、莫斯科、兀剌的迷儿及斡罗思中部和南部的所有主要城镇。十二年,下乏瓦。继续西进,分军侵入孛烈儿马札儿,进军至秃纳河附近。1242年,闻窝阔台汗死讯,与拔都一起班师。定宗贵由即位后,以老还乡。至大三年,追封河南王。子兀良合台、孙阿术俱为名将。
7,者勒蔑,又作哲里麦。蒙古国大将。兀良哈氏。札儿赤兀歹之子。居不儿罕山地区,与蒙古部为邻。自幼侍从铁木真,多有功劳,被铁木真誉为是“有福庆的伴当”。曾相随逃避蔑儿乞人追击。南宋淳熙十六年,铁木真即蒙古部汗位时,与博尔术同被封为众官之长,参与运筹,随从统一蒙古各部,以果敢善战著称,有“饮露骑风”之美称,屡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嘉泰二年,在与泰赤乌部作战中,搭救受重伤的铁木真。翌年,孤军断后,截击克烈部进攻,掩护铁木真撤退。四年,充先锋,与乃蛮部作战。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与哲别、速不台、忽必来并称“四獒”。
8,忽必来,又作虎必来。蒙古国大将。八鲁剌氏。以雄勇著称。早年与弟忽都思投靠铁木真,随从参加统一蒙古各部战争。宋淳熙十六年,共同拥戴铁木真为蒙古部汗,充“云都赤”。嘉泰二年,受命整顿军纪,对战争中违令私掠财物之阿勒坛、忽察儿等予以惩治,籍设其所掠财物。四年,充先锋,征乃蛮部,威震群敌,战功居多。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并总管汗国军务。为十大功臣之一,与者勒蔑、哲别、速不台并称“四獒”。据《史集》载,其所辖千户隶属成吉思汗第五子阔列坚。后统兵西征哈刺鲁,成吉思汗六年,迫使哈刺鲁部主阿儿思兰汗归降,并携其至怯绿连河行宫朝觐成吉思汗。旋卒。
9,术赤台,又作主儿扯歹、术彻台等。蒙古国大将。兀鲁兀氏人。十大功臣之一。原为兀鲁兀部首领,依服札只剌部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因不满札木合的残暴,率众归附铁木真,随从参加统一蒙古各部战争,以智勇善骑射著称,深受器重,“每遇战阵,必为先锋”。其所辖兀鲁兀部军作战英勇,在战争中屡承重任,充当主力军。宋嘉泰三年,在合兰真沙陀中,率本族士兵力战,射伤克烈部首领王罕子桑昆,重挫敌军,使蒙古军摆脱困境。继充任先锋,突袭王罕驻地,击灭克烈部。四年,征乃蛮部,在纳忽山之战中,率军奋战,使敌军望而畏退,配合诸军一举灭乃蛮部。开禧二年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成吉思汗将嫔妃亦巴哈别吉赐之以示奖励。成吉思汗八年,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主左军,大败金兵,取蓟州、平、滦及辽西诸部。窝阔台汗八年分封时,念其功,赐其子孙德州二万户为食邑。
10,畏答儿,与术赤台称为“二勇”。忙兀特氏。纳臣拔都次子忙兀特六世孙也。与兄畏翼俱事太祖。时泰亦兀赤部落强盛,与太祖有隙,畏翼率其众叛附泰亦赤兀。畏答儿力劝之,不听,追之,又不肯还,畏答儿乃还事太祖。太祖曰:“汝兄去,汝何为独留?”畏答兀无以自明,取矢折而誓之。太祖遂与畏答儿约为按答,又呼为薛禅。祖拒王罕,虑众募不敌,先谓术赤台曰:“伯父,欲使汝为前锋,何如?”术赤台以鞭拂马鬣,未及答。畏答儿自奋请行,谓:“我犹凿,诸君犹斧,斧非凿不入,我请先之。当出敌背,树我帜于奎腾山上。不幸战殁,有三子,惟上怜之。”遂怒马陷阵,败王罕骁将合答黑失。其后援阿赤黑失伦骤至,剌畏答儿坠马。术赤台继进,大败之。畏答儿创甚,太祖亲为敷药,留宿帐中。后月余,自合泐合水移营,资粮匮乏,畏答儿力疾出猎。太祖止之不可,遂创发而死。太祖痛惜之,葬于合泐合水上斡而讷兀山。太祖灭王罕,获其将合答吉,使领只儿斤降众百人,役属于畏答儿妻子。太祖即位,大封功臣,追封千户。又别封其子忙哥合勒札为千户,命收集忙兀特族人之散亡者。太宗思其功,复以北方万户封忙哥合勒札为郡王。九年,大料汉民,分城邑以赐诸王,贵戚,失吉忽都虎主其事,定畏答儿薛禅位下岁赐五户丝,授忙哥合勒札泰安州万户。太宗讶某少,忽都虎对曰:“臣今差次,惟视旧数多寡,忙哥合勒札旧裁八百户。”太宗曰:“不然。畏答儿本户虽少,战功则多,其增封为二万户,与十功臣皆异其籍。”术赤台之孙端真争曰:“忙哥合勒札旧兵不及臣家之半,今封户顾多于臣。”太宗曰:“汝忘尔先人横鞭马鬣事耶?”端真遂不敢言。
蒙古国历任元首
蒙古历届总统:
1、彭萨勒玛·奥其尔巴特1990年3月21日—1997年6月20日蒙古人民革命党
2、那楚克·巴嘎班迪1997年6月20日—2005年6月24日蒙古人民革命党
3、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2005年6月24日—2009年6月18日蒙古人民革命党
4、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2009年6月18日—今蒙古民主党
蒙古国1996年通过宪法规定,实行有总统的议会制。蒙古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总司令,任期4年,最多可连任一届。
蒙古獒犬
从你的上看,你这只不是你说的蒙古獒幼犬。它只是一只普通的串串狗。
串串狗是所有杂交犬类的统称,有些串串狗保留了原品种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这些特征上分辨出具体品种,有些则是经过多次杂交的,原品种的特征已经看不到了,就像你这只,只能叫串串狗了。
这种狗的最大特点是特别聪明,并且善解人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