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引证解释肉牛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肉牛的引证解释肉牛的引证解释是什么,第1张

良好的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不必加精料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放牧育肥牛群的组织是十分重要的,最好的组群原则是各方面同质,即性别、年龄、体重膘情等方面要基本一致,否则就会影响育肥效果。如在阉牛群中放入母牛,则牛群不能安静。再如,阉牛比较适宜于远牧,如3~4千米以远,如果有犊牛混群,牧工就不能正常照看牛群。不同年龄的牛对植被的爱好有别,耐劳程度也不一样,老口牛采食能力较弱,所以应按年龄分群。8岁以上的牛要单独组群,4~8岁的可以合为一群。3岁以下的牛因发育程度不同,将体重相近的组成一群,效果较好。否则体重大的牛还未吃饱,小的已卧下反刍了,不易管理。一个牛群内的体重差距不超过50千克,管理就容易了。膘情不同的牛食欲不同,采食的疲倦期不同,达到最佳膘情的时间也不同,所以,按膘情相似的牛组群也是提高效果的办法,这对提供批量的商品牛上市是重要的原则之一。群体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草场特征、饮水源、植被质量、牛的年龄及放牧人员素质等。在土地平坦、植被丰厚、牧地宽阔的内蒙古、东北和新疆的草原,牛群可大到200~250头。如果放牧带较窄,水源较远,以100~150头为好。在山地、比较缓和的坡地,则只能在50头以下。坡地不太平缓或稍崎岖一些的地方,只能是几头一起放牧,或散放。

(1)体重大小相近组群的效果

据《中国黄牛》杂志报道,自5月初开始到9月中旬的110~124天时间内进行划区轮牧,其中5月和9月每天放牧12~13小时,6~8月每天放牧15~16小时,就近饮水3~4次,并给食盐块舔食,3种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牛因组内体重的不同,增重的效果差别很明显,见表4-8。

表4-8 体重不同牛群放牧增重效果比较

从表4-8可以看出,体重差异大的放牧群育肥效果只有体重近似的60%~66%,除了增重低以外,膘情也差。

肥育的好坏表现在增重的快慢和膘情的等级,膘情好的牛屠宰率高,优级肉比例高,牛肉价格好,总产值高。牛肉优质优价在我国市场已经体现出来了,对我国肉牛业是很好的促进。各种年龄和性别组内体重差异大的牛能增重1倍的话,体重近似的牛能增重两倍以上。所以必须重视按体重近似的牛组群。

(2)连续育肥在生产牛肉中的重要性

我国有的地方养牛在越冬期往往不是增重,而是失重,某些采用半原始放牧方式的地区,甚至出现秋肥、冬瘦、春死的不正常现象。商品肉牛情况稍好,但养得较好的也不过能保持入冬前的膘情,这种情况下牛膘都很差,牛体疲乏,在转入夏牧后,头年生的牛犊很难再次达到500千克的终重。如果结束越冬期前能使牛体重有所增加,对后期放牧肥育有良好的影响。有这样的报道:一组牛越冬期末增喂精料,体重自1月末的260千克到4月末达300千克左右;而另一组牛在同期内没补精料,只增重2千克左右。期末两组牛的膘情是前一组中等,后一组中下等。转入放牧前,两组体质差异还不是很大,但内在潜力明显不同。5月初转入牧场,每天放牧达14~15小时,饮水充足,经100天的育肥后,前一组牛日增重达1100克,而后一组牛只有790克。这说明越冬后期初喂少量精料在夏牧季节能取得良好的后续效应,因此,在越冬期末增喂精料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我国的一些山区,凡有改良牛的地方,用连续育肥的方式可以在不到20月龄达到400千克左右的体重,从而降低出口肉牛的成本。连续育肥法的增重效果至少要比放牧瘦牛提高25%,而分割肉的价格至少还要提高1/3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4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