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舞蹈

什么是舞蹈,第1张

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表演艺术,在仪式,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学习舞蹈的种类,能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艺术发展的规律。 那么,常见的舞蹈都有哪些种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爵士舞街舞1、古典舞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2、民族舞

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

3、现代舞

现代舞蹈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一辛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4、芭蕾舞

欧洲古典舞蹈,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5、爵士舞

爵士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是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现代舞所表现的一种内敛性的舞蹈。爵士舞吸收了芭蕾、现代舞、街舞、拉丁舞的元素和技巧,扭胯、扭腰、身体呈波浪形扭动,要表达的是更强劲、富有活力的风情。

6、街舞

街舞最早起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爵士舞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它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80年代传承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现在你是不是对舞蹈种类都了解了呢?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舞蹈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舞蹈的特点、作用与种类

 1、舞蹈的概念: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2、舞蹈作用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入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风度、气质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等。

 3、舞蹈种类

 根据舞蹈参加者与舞蹈的目的作用不同,划分为公众舞(生活舞)和剧场舞(艺术舞蹈)。

 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划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

 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特点,划分为独舞(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音乐舞蹈史诗。

 根据舞蹈的性质、体裁特点,划分为情节舞和情绪舞。

 社交舞蹈又名“交际舞”或“交谊舞”。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主要有“华尔兹(三步舞)”、“布鲁士(慢四步)”、“狐步(快四步)”、“探戈”、“仑巴”等。

 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为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五类。“摩登舞”部分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快步;“拉丁舞”部分包括:桑巴、伦巴、恰恰恰、帕索多布累、牛仔舞等。

 二、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1、基训:

 指以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2、主力腿:

 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

 3、动力腿:

 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

 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

 5、法儿:

 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

 6、韵律:

 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辩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

 7、身段:

 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8、形体:

 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所常用。话剧和**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9、舞蹈动作:

 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10、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

 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三、舞蹈记录方法

 主要是书面记录方法。其具体内容包括:舞蹈内容简介、舞蹈音乐、基本动作、场记和舞台美术等五个部分。

 1、内容简介(可包括舞蹈主题或训练目的):用简炼生动的文字将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以及展示主题所设置的典型环境和主要情节介绍清楚作为舞蹈教材作品应写出教学目的或教学提示。

 2、舞蹈音乐:一般采用简谱记录主旋律。如果有几首乐曲就按顺序将其编为曲一,曲二……为了便于记录动作顺序、场记,应在主旋律上标出小节数。同时要将音乐演奏的要求,如表情力度、速度等加以标明。乐曲的演奏顺序,遍数,演奏使用的乐器从音响效果等都应根据需要在乐谱上加以注明。

 3、基本动作(可包括主要的主体组合动作):主要记录舞蹈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基本动作和较难做的组合动作。其他动作(如过程性动作等)就可放在场记部分说明跳法;基本动作记录应包括:动作名称或编号,动作节拍数,人体方位,动作起止路线,身体重心变化等,可配上关键性人体动作图。

 4、场记:通过舞台调度图和文字说明及必要的动作插图,把一个舞蹈的情节、动作、造型、队形及地位的变化、表演要求等分段记录下来,比较完整地反映其表演过程场记的记录内容应根据舞蹈作品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取舍。

丝竹鼓舞尽声色,中西融会启唐韵(魏晋南北朝舞蹈)"魏晋南北朝是艺术自觉的时代,也是舞蹈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此时,舞蹈已改变了它在汉代被融于“百戏”的性质而向相对独立的形式过渡,并且形成了柔婉、绮丽、飘逸的文人化审美格调。同时,魏晋南北朝亦为舞蹈发展至唐代成为相对独立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舞蹈的主要艺术特征

  舞蹈呈现出多元态势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对两汉经学的一元帝国文化的背叛、文化呈多元走向的时代,也是各民族大迁徙、社会大动荡的局面造成人文又一次自觉生动显现的时代。在这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里,歌舞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舞蹈呈现出多元态势。

  南北方形成几种主要的舞蹈形式

  1 北方的杂舞

  “杂舞”即指民间舞蹈,其著名的舞蹈有:“公莫舞”、“杯盘舞”、“白舞”、“拂舞”、“鹆舞”、“拍张舞”、“大垂手”、“小垂手”等。杂舞中有前代遗留下来的《明君》、《圣主》,均由鞞舞成长而来,《公莫舞》则由巾舞成长而来。此外,还有按照平易近间传布的舞蹈创作的《杯盘舞》、《拂舞》等。

  西晋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养蓄众多舞伎,恒舞于室,其中舞得最好的是绿珠,石崇作《明君舞》,绿珠饰演明君(即昭君),《明君舞》厥后也归入《清商乐》中。晋太康时风行的《杯盘舞》(又称《晋世宁》,祝愿晋世获导俪濑),舞者用手栖身杯盘,一再而舞。晋人谢尚的《鸲鹆舞》是模拟鸟的舞蹈,他在公开场合之下,舞起来屈伸俯仰,旁若无人。南京西岗出土的西晋鸟兽人物瓷罐,良多灾类聚于罐顶,造型斑斓,下面有似带面具的男舞人,扬起长袖和吸腿起舞。

  魏晋文人崇尚清谈,褒衣博带,手执尘尾赡桑他们常怀有人生无常、实时行乐的人生不美观,喜爱轻盈超脱、抒情委宛之美,这在必然水平上影响了那时的舞风。东晋顾恺之所绘的“洛神赋”中,洛神修颈细腰,手执尘尾扇,飘带萦绕,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恰是这一时代审美的典型。另一幅是一男人立于饰有羽葆流苏的双鼓前,手执一双鼓棰正在吹奏。河西走廊的酒泉丁家闸魏、晋墓出土的《燕居行乐图》也有华夏舞风,舞伎头戴花冠,手持便面(即扇子)起舞,显得轻盈潇洒。

  2 南方的乐舞

  南朝乐舞主要指南朝新声,其代表性的乐舞有:吴声歌曲、神弦歌、西曲、江南弄、上云乐、雅歌。吴声歌曲主要以歌为主,舞曲较少,代表性的舞蹈是“前溪曲”。“神弦歌”是巫觋祀神歌舞曲;“江南弄”是舞蹈曲;“西曲”以舞蹈为主;“上云乐”是祭神舞曲;“雅歌”是祭祀宗庙的雅乐。这些新声乐舞均被收录于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中。

  《白纻舞》

  白纻舞最早呈现于三国时代的吴国,舞伎着江南白纻制成的舞衣,质轻如云,色洁如银,广袖长裙。晋《白纻舞歌》:“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白纻舞》后收入清商乐一向留传到隋唐。到了晋代,白纻舞逐渐受到封建贵族的喜爱,以至南北朝的齐代和梁代以来,已经成为宫廷豪族的常备娱乐节目,表演极为频仍。白纻舞衣不仅质地轻软,而且袖子很长。这种长袖最能浮现白纻舞舞蹈动作的特点。舞女双手举起,长袖飘曳生姿,形成各类轻盈的姿态。在表演白纻舞时,往往有声乐和器乐伴奏。晋代张华的《白纻舞歌诗》有“齐倡献舞赵女歌”的诗句,南朝齐代鲍照的《白纻歌》有“秦筝赵瑟挟笙竽”的诗句,正声名在统管交响、轻歌流唱之际,舞女如斯起舞的场景。南朝梁代沈约,曾经奉梁武帝之命写成《四时白纻歌》,分为《春白纻》、《夏白纻》、《秋白纻》、《冬白纻》、《夜白纻》五章。表演《四时白纻歌》时,凡是为五个舞女集体起舞,表演竣事后,这些舞女还要向不雅鉴赏表演的王公贵族进酒。因为白纻舞是在劳动中发生的,而且先在平易近间传布,所以早期气概清爽。晋代往后,白纻舞进入了宫廷朱门,受到绮靡奢华的贵族风尚的感染,变灯揭捉艳起来,这时舞女已经不穿素雅的白纻舞衣,而穿起带有各类花纹图案的丝织舞服,全身还佩饰着珠翠,连舞鞋上也缀有明珠。~

舞蹈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更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在舞蹈中情感是很重要的。情感催生出舞蹈,舞蹈因为情感而得到发展。如果坐在观众席的观众没有跟随舞者的节奏,就会无法体会到舞者想要表达的意境。所以,有时人们观看到的只是表面,而不是里面。由于观看时的程度太浅,因此感受往往没有多么深刻。

舞蹈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如同飞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却没有受到限制。心在飘着,就像一片落叶。没有方向,随风旋转。飘来飘去,不知到了哪处地方。又如海鱼在水中自如地游泳,凭着自己的感觉。身在走着,就像一叶孤舟。茫茫大海,不见边际。迎着风浪,大步向前。

舞蹈是一种娱乐,同时也是一种游戏。把灵魂交付出去,任人处置。把肉体留给自己,慢慢把玩。其实,我们在看它时都忘记了它本来的面目。在一场视觉盛宴中,享受来自别处的思绪飘飞。观看时,观众不会问为什么。只在意身心是否愉悦,以及由此而得到的满足。结束时,观众已记不得什么。匆匆离去,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但,舞蹈并不是如此。它有自己的思想和内涵,也有寓意和象征。它不是娱乐,而比娱乐更崇高。如果你想说它是游戏,那就要承受因为说错话而带来的惩罚。我之所以在本段开始时那样说是因为要引起读者的思考。舞蹈有自己的含义,不是别的什么可以代替。

  街舞是起源于美国,基于不同的街头文化或音乐风格而产生的多个不同种类的舞蹈的统称,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八十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跳街舞使人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动作优美、随意。同时,跳街舞还有瘦身功效,因为街舞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在一个小时的运动中,消耗全身脂肪的作用是相当强的。此外,街舞是一种小肌肉运动,经常练习能增加你全身的协调性,让你的身材比例更趋标准。

1、形:一切外在的,直观的动作,姿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称之为“形”。

2、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

3、劲:指内在的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

4、律:指舞者在完成动作时即能有顺水推舟,一气呵成的顺势,又能在动作中有起伏跌宕,相反相成的逆向效果,形成一种特定的节奏。

5、拧:即下肢固定,上身(包括腰,肋,肩,颈头)向左或有作水平的旋扭。

6、倾:指上肢向前或旁做“折”状。

7、含:以腰,肋,胸的收缩并往前倾。

8、仰:凡是上肢向后“折”状,即使“仰”。

9、平圆:无论是手的局部动作或是整个上肢动作,运动时要如“磨盘”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竖面的圆线运动。

10、立圆:它的运动轨迹如同“车轮”状,即展开在面前的是一个竖面的圆线运动。

11、八字圆:又称“风火轮”,指肩部或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形成“前后”或“左右”两个车轮式的圆线运动。

12、点:从动作的外部而言,是指动作中的突出的强拍或瞬间的停顿。从神韵及内涵而言,是指呼吸中瞬间的闭气,“提沉”中起伏的强弱;眼神运用时动幻中的凝聚;身法变换中意念的闪动。

13、线:从动作的外部而言,现是指运动遵循的路线。从神韵及内涵而言,线是指运动全过程中内在意识的旋律感。

14、动律:指经过对一切动作分析,概括,提炼,使之成为不同于某一具体或完整动作的,具有概括性质的“元素”。

15、元素:指提,沉,冲,靠,含。腆,移,庞提,这些由心意带动呼吸,又由呼吸支配腰部而体现出来的基本势态。

16、坐: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臀部全着地,双腿盘于身前,开胯,后背自然垂直,肩胸放松,眼平视,手腕搭于膝上,双肘放松,也可双手背于身后,肘尖下垂。

17、沉: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在“坐”的姿态上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没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在此过程中眼皮随着沉气而徐徐放松。

18、提: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在“沉”的基础上深吸气,感觉气由丹田提至胸腔,同时以胸之力带动腰椎由微弯状一节一节直立,感觉头部顶向虚空,提至胸腔之气不能静止憋住,随着“头顶虚空”的感觉向上延伸,同时眼皮也向微松状逐渐张开,瞳孔以气之力放神。

19、冲:中国古典舞训练基本姿态,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移斜,肩与地面要保持平行线,切忌上身向前倾倒,头部的配合或与肩相反,或向右转成后看状。

20、靠:“靠”和“冲”相反的不可割裂的一对动律,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无向后躺倒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无上仰状。

21、含: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过程与“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含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状,空腰低头。

22、腆: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是与“含”相反的运动。是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23、移: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肩部在腰的发力下向左或右的正旁移动,与地面成横的水平运动。现经“提”,在“沉”的过程中,以腰发力,用肩带动向旁拉长肋肌,头与运动方向相反。

参考资料 -中国古典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7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