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正确睡姿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甚至视物模糊。由于患者长期处于屈颈位,使颈椎间盘内压增大,引起颈椎间盘退变。那么颈椎病的正确睡姿是什么
1、针对早期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者反弓的情况,建议患者在睡前应先将合适高度的枕头垫在肩部下面,然后平卧半小时左右,使头颈部自然向后仰。这样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颈椎病所致的颈背疼痛,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颈椎的生理弧度。
2、在正式入睡前,患者需再次调整枕头至合适位置。对于有颈椎病的人来说最好保持平躺的姿势。睡觉时应该把枕头垫放在颈下,不要让颈部悬空。另外,睡姿也可以采用侧卧,这种姿势下脊柱自然形成弓形,而且侧卧的时候会将双腿弯曲,使肌肉得到放松,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3、我们经常会从电视上或一些科普读物中看到一些侧卧睡眠有利于心脏健康的内容,并说应该睡如弓,似乎只有侧卧睡眠才是科学的。的确,右侧卧位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及肝脏血液流入,有利于食物在胃及肠道中消化,但对于患有颈椎病的人来讲,侧卧并不是最好的睡眠姿势。
下面我为你介绍各种睡姿的对比:
1、俯卧位:由于身体趴着,头部偏向一侧,这显然对颈部的平衡状态及生理曲度极为不利又影响呼吸。所以俯睡是不健康不科学的睡姿,必须纠正。
2、侧卧位:右侧卧位睡姿心脏位于左边,确实给心脏的压力较小,有利血液流通和胃中的食物消化,但是也容易造成胃反酸和皮肤下垂。左侧卧位睡姿虽然有利于胃内容物排入下消化道,有助于消化,但是左侧卧位压迫心脏和胃部,很容易让人睡眠不稳定。在选择侧卧位时,应经常改变侧卧的左右方向。由于长期取一侧卧位,会使脊柱受力失衡,而不利于颈椎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对于颈椎病的患者而言,侧卧并不是最好的睡姿。
3、仰卧位:仰睡是很多医生推荐的睡姿,因为它能够更好维持脊椎的自然弧度,适合有颈椎或脊椎病痛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仰卧位睡姿是标准的呢仰卧位般将头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后正中处,并与颈背部的弧度相适应以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颈椎病患者如何做好日常护理注意心理调节。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同时注意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做适当的锻炼。正确进行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手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避免受凉。避免受凉及不适当的颈部活动,夜眠时不宜用高枕,应用低枕枕于颈部,而枕头两侧略高,使侧卧时仍保持颈部正直的位置。
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在平素工作中作适当的颈部活动,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可预防颈椎病。
穴位按摩。用指揉及掌揉法按揉颈、肩、上背部肌肉10-20遍,以有轻微酸胀痛,使肌肉松弛为度。按揉风池、肩井、天宗、大杼、风门及阿是穴(痛点)各1-2分钟,以酸胀为度。
颈椎病自测方法1、肢体某一部位发生像触电一样的放射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如果同时伴有头晕、恶心、视物旋转的症状,则往往伴有椎动脉型颈椎病。
2、手指麻木,特别是双侧都麻木,可能是得了颈椎病,导致脊髓重要结构受到压迫。
3、手指屈伸实验:手握拳,然后完全伸开,10秒钟做20次以上才算正常。
4、试图两只脚在一条线上走,颈椎病患者是走不了直线的。
促进睡眠的瑜伽体式
促进睡眠的瑜伽体式,睡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睡眠不足,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还会导致我们肥胖等问题,看看促进睡眠的瑜伽体式。
促进睡眠的瑜伽体式11、跪姿前屈体式
以床为场地,双腿并拢跪在床上,双脚绷紧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腿上,身体正直,两手自然抬于背上,双手相拉扣在背上拉伸手臂。
臀部会慢慢的向上抬起,头顶重要穴位百会穴触地,双手向天花板上面顶起。吸气呼气,保持动作10-20组,呼吸要均匀,要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做完会感觉身体无比的轻松。很快便会产生倦意困意,使你安然入睡,由于床是比较软的,所以很多动作做得不太标准,不过也没有关系,以舒适为主。
2、侧卧屈膝拉伸
晚上睡觉前做一组拉伸动作,侧躺在床上身体腿部伸直,左手撑头,大腿自然弯曲回勾,右手去够右腿,手臂拉着腿拉伸韧带,坚持10-20组,再换手做另只手和腿。
这个体位主要帮助睡眠者拉伸腿部肌肉,手里的肌群主要是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肌肉的拉伸有助于身体更加的柔软,并且有助于减肥瘦身,瘦大腿塑形都有帮助,而且能够帮助更好的入眠缓解绷紧了一天的身体神经,令身体更加放松轻松入眠。
3、婴儿式
练习者跪坐在床上,两膝分开与肩同宽,脚背贴着地。吸气的同时收紧了腹部,呼气的同时一双手放到身子前方,自然的伸展开来,额头慢慢的触地,眼睛微微闭上均匀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身心得到放松。
等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再回到之前的姿势重做一遍,这样的动作做5-10组。可以让心情更加的平静,忘记一天当中的疲惫,舒缓身体的疲劳感,帮助睡眠。
4、分腿坐
坐在床上,双腿向前展开达到个人的最大限度。此时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的脚趾膝盖绷直,用双手去抓双脚,以臀部为主心轴,肚子背部手臂往下压。受可以放在腿上或者是脚上,来支撑全部身体的力量,要配合深呼吸做5-10组。
这个动作更有助于人轻松达到,放松入眠的状态。简单又比较有成效,是个不错的瑜伽练习,联系起来也不太困难,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促进睡眠的瑜伽体式2犁式
在地毯上选择仰卧的姿势,把自己的'双腿向前伸直后并拢双脚,手臂放于身体两侧。吸气,手掌轻轻向地板用力,抬起双腿离开地面。呼气,双腿继续上抬到达在头部的上方后,臀部和下背部离开地面。放低双足,直到足尖触地。这时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呼吸自然,放松全身。
助眠作用:犁式你让自己体内的血液暂时的回流,使血液中的垃圾得到清理,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新陈代谢,从而让自己的睡眠质量更好。
肩倒立式
起步同犁式。先把自己的双腿向上伸直,背部离开地面,以肩部着地。保持自然呼吸。
助眠作用:通过这种锻炼的方式可以改进血红蛋白含量,补充大脑和腹部器官的活力,让睡眠不好的情况得到有效的调理。
瑜伽语音冥想
按瑜伽冥想姿势坐好,闭上眼睛,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深吸一口气。呼气时先发出“O”的声音,然后合上嘴唇,发出“M”的声音,直到这口气彻底呼出,然后再吸气重复。反复进行。发出的声音要足以让自己的耳朵听到,注意力集中在语音上,体会它在大脑中的回音。
助眠作用:如果这种方式能够放松大脑皮层,进入安静的内心世界。
促进睡眠的瑜伽体式3瑜伽会促进睡眠吗
瑜伽是可以促进睡眠的。
瑜伽是一种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减肥塑形还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所以睡前练习一下瑜伽是可以促进睡眠的。
睡眠瑜伽引导深层次放松睡眠并不是唯一的放松方式,睡眠质量不佳,更需要睡眠瑜伽来帮你进行深层次的放松,从而改善睡眠质量。睡眠瑜伽和其他瑜伽的区别就是放松,从而使自己的身心都得到最彻底的休息。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如何使自己放松来进行的,通过呼吸、体位、休息术等方法,从而进入深层休息的状态。
除此外晚上练习瑜伽还有其他的好处,晚上练习瑜伽后,可使人放松,缓解一天的疲劳,改善睡眠状态,在睡前可服用酸奶练习再配合饮食,可改善和调解女性内分泌系统,有减脂塑形,减缓衰老达到美容美体的目的。
不过刚做完瑜伽后不能马上就睡觉。虽说瑜伽是一项很好的有益身心有又减肥的运动项目,比如睡前做瑜伽能改善失眠症状。可是,这不代表做完瑜伽后可以立即睡觉,建议隔1到2小时左右为宜。
睡前瑜伽的好处
安抚情绪
可能在忙了一天之后很多人在晚上会陷入情绪的低谷期,这个时候可以练习瑜伽,练习瑜珈有利于安抚情绪,这与在练习瑜珈中需要多做深呼吸有着直接的关系。
女性练习瑜珈中一呼一吸之间、在或轻柔或单纯,或有竞技感的瑜珈动作中总能找到一份宁静,找到一份舒心。简而言之就是练习瑜珈有利于修身养性,培养女人的好脾气,获得内心的平静。
放松
瑜伽是一种比较舒缓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在白天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瑜伽。那么,睡前瑜伽就是这群人很好的选择了。做睡前瑜伽的好处很多,我今天就讲几个比较主要的吧。第一个好处就是改善睡眠质量。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和神经没有完全放松下来的话,他就会很难入睡。
有利于身体健康
睡前练习瑜伽也是运动的一种方式,瑜珈也是属于有氧运动的一种,虽然说女性朋友在练习瑜珈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酸、痛感,特别是在面对高难度动作时,往往不知道要如何适从。而只要你练习之后,你会发现,那酸痛过后的中快乐感、舒展感也将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研究发现,瑜珈动作具有激活腺体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治疗颈椎病最好的运动方法,这里非常推荐跳绳。
脖子是我们健康的来源,因为脊椎外面就接着自律神经,如果脖子歪了、太僵硬了,自律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自律神经失调”,让全身上下都出现问题。但只要改善脖子的健康,有90%的不舒服,都可能顺利解决。
而在30岁开始,随着骨质开始流失,颈椎也开始越来越难维持健康,但其实透过适当的运动,还是可以帮助矫正颈椎,让身体恢复“无病一身轻”。
根据哈佛大学资料显示,医学院物理医学讲师Dana Kotler说,脖子的主要工作是支撑头部,但头部很重,7块小小的颈椎承受很大的负担,“光是低头玩手机这个动作,脖子负担就会达到头部的2倍重量、几乎多了27公斤,如果脖子肌肉不够强大,脊椎迟早会退化。”
每天跳绳3分钟,矫正颈椎、消除酸痛
不过要锻炼脖子的肌肉,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造成半身不遂,所以不如去锻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通过这些肌肉的帮忙来分担脖子的压力。
你的脖子不是孤立存在的,头部的重量,会一直沿着脊椎往下分布,所以只要支撑下脊椎,也会减轻脖子的压力。而正确的跳绳方法,会让脖子直立,同时也必须站直,可以让脊椎回到正确姿势的位置,同时也会用到背部、腹部的肌肉,能帮助脖子分散重量。
跳绳的方法选择一条跳绳,对折后长度刚好是脚到肩膀的高度。双脚并拢站直,抬头挺胸。跳跃的时候都要保持膝盖微弯,避免受伤。用手腕甩绳,不要牵引到手臂。
而只要用每秒跳2下的速度连续跳10分钟,带来的运动效果就跟慢跑30分钟、游泳650米一样,同时因为手脚并用,还能刺激左右半边的肌肉进行调节。不过对于舒缓脖子的压力来说,每天只要3分钟,或是跳150~200下左右,就有不错的效果。
跳绳太过剧烈可能会下背拉伤,要注意这些姿势要点!
在还没练习顺畅之前,都保持低空跳跃的高度。跳跃时保持膝盖微弯。可以在1公分厚的软垫跳跃,吸收多余的震度。跳绳前,可以先进行坐姿体前弯,拉伸背部、小腿等容易受伤的地方。当然,如果你不能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颈椎病,这里还有一个很方便的自我检测方式,就是把手举起来,做类似投降的动作,身体就会特别舒服,这个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睡姿。如果睡醒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老是举高高,那你得了颈椎病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
如果我们的颈椎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脊椎的排列,导致全身性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协调的错乱,这样的错乱在临床的表现有很多。很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吞咽困难,比如你会感觉到“喉咙发痒、喉咙卡卡的”,而且又以女性居多。
女士侧卧撑的正确做法
女生俯卧撑的正确做法及注意事项、女生俯卧撑训练方法指南
当提到训练胸肌,我们总是少不了提到伏地挺身(push up) 。因为它不需要任何器材,在家就可以进行训练,所以相当受欢迎。而且伏地挺身除了可以锻练胸大肌以外,也可以训练到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为什么我要特别推荐女生做伏地挺身呢?因为女性锻炼胸肌,虽然没有办法让胸部明显变大,但却可以使胸部更加饱满坚挺,胸型当然也就会变得更好看啰!
俯卧撑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的运动,然而,健身专家研究发现,俯卧撑竟可能是女性最佳的健身运动。
女士做俯卧撑好处多
为什么科研人员的数据显示,如果女士适当练习俯卧撑,不仅可以丰胸,紧致胸部,而且还能塑造曲线更好的香肩、背部和手臂。而且,俯卧撑还有助于女生消耗更多热量,从而达到保持身材的作用。
不仅如此,做俯卧撑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少的锻炼可以比其他女性健身项目起到更高效的作用。不过,女士对需要力量的俯卧撑通常望而却步,然而,美国健身专家,撰写过《女性健康健身宝典》(The Women's Health Big Book of Exercises)的亚当·坎贝尔提供了一套帮助女性迅速学会俯卧撑的方法。
第一步:了解基本的俯卧撑
俯身双手撑地,两手之间保持比肩膀略宽的距离,屈臂直至胸部接近触及地板,注意,在屈臂时保持手臂贴紧身躯。身体达到最低点时略作停顿,然后迅速撑起。无论做俯卧抑或撑起的动作时,身体都要保持一条直线。因为一旦期间身体任何部位松弛,动作就等于失败。
如果女性觉得手掌直接撑地会伤害芊芊玉掌,可以使用一对小哑铃作为辅助工具。不过,在做俯卧撑动作时,必须保持握住哑铃的手腕垂直,否则可能受伤。
第二步:改良版最简单版俯卧撑
坎贝尔提供了一系列的俯卧撑模式供女士选择,其中最简单的莫过于膝盖着地的俯卧撑。与普通俯卧撑相比,这种适合普通女性进行的俯卧撑不是以双脚撑地,而改为膝盖着地,耗力程度要远低于普通俯卧撑,基本上任何女士皆可做到。
第三步:上坡俯卧撑
找一个可以调整高度的长椅,双手支撑在椅面上,以普通俯卧撑的标准做12个左右。在适应了这一高度的俯卧撑后,可降低椅面高度,而一旦每次做不到12个,则将高度调回上一个循环,继续挑战自己。
第四步:做到普通俯卧撑
不断降低坡度俯卧撑的高度,循序渐进,直至达到能在普通地面做俯卧撑的程度为止。
第五步:分腿俯卧撑
在能够做到普通俯卧撑的基础上,逐渐扩大两腿之间的距离,改变锻炼的肌肉群组。
虽然标题是女孩的伏地挺身入门,但只要是肌力不足的人都可以参考这篇喔!让我们开始吧!
屈膝伏地挺身
对于肌力不足的初学者来说,屈膝伏地挺身会是个好选择!因为膝盖接触到地面,施力臂变小了,所以胸大肌需要出的力量也就因而变少。
需要注意的重点:
起始
1、手臂打直,手掌摆放在肩部正下方,比肩宽稍微宽一些的位置。
2、身体从头到大腿必须呈一直线,核心肌群用力,别让身体掉下去了。 夹紧臀肌,有助保持臀部稳定
3、小腿可以直接放在接触面,也可以像附图一样双腿交叉、膝盖着地。
向下
1、臀部和腹部要持续用力,头部自始至终都在同一个位置。
2、手肘弯曲,让身体下降至胸部接近地板的位置,在最低点稍停,再推回起始姿势。
3、在最低点时,上臂与身体呈四十五度。
常见的伏地挺身
如果屈膝伏地挺身做得得心应手,就可以尝试一般的伏地挺身啰!
重点大致和屈膝伏地挺身相同,另外要注意脚打直,并将重量放在脚趾上,身体从头到脚踝维持一直线。
温馨提醒
不能因为想要胸型漂亮,就狂做伏地挺身,忽略其他训练。有锻炼胸肌的话,就一定也要锻炼背肌,这样才不会造成肌肉不平衡喔!
人体腰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腰部是连接人体上半身和下半的中间支柱,承担着人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重力。实践证明提高腰部的肌肉力量以及增加腰部的肌肉是保护腰部的最好方法。那么如何锻炼腰部肌肉呢
一、锻炼腰部两侧的动作
俯立转腰
站立,双脚分开比肩宽,两臂水平打开。 然后扭腰向下,右手摸左脚脚面,直立,换左手动作。 此动作重复3组,每组20次。
哑铃侧腰
站立,双脚稍微分开,右手叉在腰间,左手持哑铃(2~3公斤),自然下垂。然后身体向左侧弯曲,左手尽量下垂,再拉直身体。重复此动作2组,每组20次。 两侧轮流做。
健身棒侧腰
站立,双脚分开。双手持一根健身棒,置于肩膀上(如果没有健身棒,可以将两手交叉,平端于胸前),保持背部挺直。 然后向两侧拉伸腰部,动作要缓慢,注意幅度,不要拉伤。 重复此动作3组,每组20次。
侧卧抬腰
这个动作有些难度。侧躺在地板上,一支手臂弯曲,用手肘支撑身体,小臂向前。身体保持挺直,然后腰部用力下向,使整个下身接触地面,再拉起。 重复此动作2组,每组20次。
备注:
减掉腰、腹部的赘肉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只做健身操并不能完全到达目的,你需要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增加力量练习,这样锻炼出来的腰部才会又细小又结实!迷人的小蛮腰有谁不想要呢那就赶快行动吧!一切的努力都会有回报的,相信自己,相信专业。
二、六种方法教你锻炼腰部肌肉
侧身弯腰运动:
直立。双腿分开,两臂左右平举,上体前屈,用左手指去碰右脚,右臂自然上举,两腿和两臂都不得弯曲,吸气,然后还原,呼气。再换一方向,重复一次。连做8次。
屈腿运动:
仰卧位。双臂左右平贴地面,两腿伸直后同时屈膝提起,吸气,使大腿贴近腹部;然后呼气,缓缓还原。重复8次。
举腿收腹:
主要是发展下腹部肌肉。上身平卧,腿伸直并尽可能抬高,接着再缓慢放下。这一练习做均匀后,双膝弯曲继续做同样的动作。重复8次。
坐式屈团身:
主要为发展上、下腹部肌肉。伸直膝盖,上身后仰,保持身体平衡,然后屈膝收腹,使腹肌极度折屈。练习中,脚始终不能触及地面。
“踏自行车”运动:
仰卧位。轮流屈伸两腿,模仿踏自行车的运动,动作较快而灵活,屈伸范围尽量大。
扭腰:
一手握把手或拉一定重量的重物,作各种姿势的扭腰和转身练习,以锻炼腹外斜肌和腰部肌肉。
三、锻炼腰部肌肉群
骶棘肌的锻炼方法:
只要把躯干向后弯曲后,再挺身起立或者躯干向前弯曲后,再站立伸直。在动作的过程中,只是以躯干向前弯曲再伸直的动作。
腰侧肌群的锻炼方法:
只要把躯干向体侧弯曲或者转体,再起立或转体让躯干伸直。
俯卧异侧起
身体俯卧于垫上,手脚保持伸直,抬头。集中腰部肌肉的力量将异侧的手和脚同时举起,稍停,然后再换另一侧。
山羊挺身
身体俯卧在器械架上,保持身体自然向下弯曲并感觉下背有拉伸感觉(向下自然弯曲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弯曲的角度),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然后集中下背肌群的力量将上半身挺起,并保持上半身与地面平行,稍停,再慢慢还原至起始位置。
反转式劈柴
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双手伸直握住绳索(哑铃、徒手)放于体侧,保持重心下降至膝盖成90度角(下蹲时膝盖的角度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然后集中腰部肌肉的力量将绳索从体侧斜向上举起至身体另一侧遇见齐平,稍停,然后在慢慢还原至起始位置。
负重哑铃体侧屈
身体保持直立,一侧手握哑铃,另一手掌心贴紧身体。然后身体重心慢慢移向手握哑铃侧,保持腰侧肌群的收缩,稍停,然后再快速回到起始位置。
四、腰部肌肉锻炼黄金动作
杠铃坐姿转体
练习目的:使腹外斜肌更紧致。
动作要领:坐在凳子的一端,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并舒适地分开。将一根直杆横架在双肩 后面,双手握住它的两端。保持头部不动, 并确保你的骨盆不会在凳子上滑动,向一个方向从容地、尽可能大幅度地转动你的上半身和肩膀。
平板支撑
练习目的:相对地能练到腰腹部和大腿屁股这些核心肌肉。
动作要领:1、头部、上背、臀部保持一条直线
2、手肘位于肩膀正下方,后方以脚尖顶住
3、臀部、腹部用力绷紧
游式挺身
锻炼目的:游式挺身(ContraLateral Superman),与俯卧两头起有些神似,但主要是从斜线角度上锻炼腰部,有些像自由泳时手脚的配合(左手右脚、右手左脚)来保持身体平衡。主要锻炼竖脊肌(后腰或下背)
动作要领:1俯卧,伸展身体,双腿和双臂向四周充分伸展。拉长脊骨,伸展手臂,肩膀和双腿微离开地面。
2腹部和臀部收紧,保持颈部、脊柱成一条直线不动,慢慢抬高左手和右腿,还原至水平线,换右手和左腿抬高,始终保持双腿及双手不落地锻炼后背肌群臀部。
俯卧两头起
锻炼目的:主要锻炼竖脊肌(后腰或下背)、也能锻炼到臀大肌
动作要领:完全放松地俯卧,手臂向头部上方伸直,双腿伸直,吸气的时候手臂和腿同时向上抬离地面,稍微控制一下再慢慢呼气放松。
一、按法
按法是用力向下按压的一种方法。可用指、手掌、肘、足跟在病人身体某个部位或穴位上下按压。可由轻而重,可一按一松,也可按紧一处约一分钟,然后突然放松。需重按时可用双手重叠按压。按的用力度可浅达皮肤、皮下组织,重达肌肉,深按可达关节、骨骼、内脏。按法的练习较易,但需要稳、准、有耐力。此法根据不同部位,可选用指按、掌按、肘按、足跟按,分述如下:
1指按
指按一般都用在穴位上,可一手按,也可双手相对按,按在穴位上,使有酸胀反应为合适。背部穴位用掌按,头上太阳穴常用双手按。也有用拇指按住大血管,如股动脉,按紧一会儿,然后放松,反复数次。
2掌按
掌按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掌按腹部用单手操作,按时要随呼吸起伏。掌按背部用双手重叠按,按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逐渐移动,反复数遍。又可用双手掌按头部,两掌心相对用力,由轻渐重,由重渐轻至结束。
3肘按
肘按用于软组织较丰满或较深的部位或穴位上,用肘关节屈曲时鹰嘴尖端按压,如按环跳穴。按压力度也以有酸胀反应为度。
3肘按肘按用于软组织较丰满或较深的部位或穴位上,用肘关节屈曲时鹰嘴尖端按压,如按环跳穴。按压力度也以有酸胀反应为度。
二、摩法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个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做回旋性摩动的一种手法。
施用时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做回旋性摩动,作用力温和而浅,仅达到皮肤下。摩法的频率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一般慢则30~60次/分,快则100~200次/分。可用单手,也可用双手操作。常用于推拿治疗的开始,或疼痛剧烈的部位,或强烈手法以后。根据治疗部位不同,分指摩、掌摩、掌根摩三种。
1指摩
用拇指的指腹平伏在身体某部位或穴位上做回旋摩动,单手或双手均可。双手摩时,二指的动作要协调,着力要一致。在背部操作时,拇指平伏接触皮肤,其余四指放松,拇指灵活而协调地回摩,自中心向四周慢慢扩展,周而复始,频率可在60~100次/分。穴位双指摩时,拇指平伏紧触穴位,其余四指不接触皮肤,自然展开微屈,用腕力带动拇指做回旋摩动,频率在100~200次/分,但移动幅度极小。另有四指摩膻中穴,拇指自然屈曲,其余四指并拢,指腹着力于膻中穴上,做回旋摩动,频率在120次/分左右。
2掌摩
用全掌平伏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上做摩动。着力要均匀,一般用单手操作,频率为30~60次/分。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腹、背、腰、臀部。如腹部掌摩,要沿顺时针方向摩动,并自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周而复始。
3掌根摩
用掌根的大小鱼际处用力,在身体某一部位摩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操作时掌根触及皮肤,各指微屈翘起,用腕力使掌根摆动,边摩边进。由于此法用力稍大,且频率较快,达100~200次/分,故皮肤产热感较明显,病人会有舒适轻松之感。此法常用于头、背、腰、臀部。
三、推法
推法是用指或掌在身体某部或经络上做前后、上下、左右推动的手法,也可用指在穴位或某一固定点吸定而推。推的深度随用力大小而异,既可浮于皮,又可深及筋骨、脏腑。推法用力须由轻而重,依病人而定。推法的频率一般在50~150次/分,由慢而快。操作时根据不同部位可用拇指平推、拇指尖推、拇指侧推、四指推、掌推五种方式。
1拇指平推
用拇指指腹接触皮肤,做定向推动,向前向下时拇指着力,回收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指背接触皮肤而带回。其他各指不用力,只帮助固定方向。频率为60~120次/分,由慢而快。拇指平推适用范围广泛,头、背、四肢皆可应用,一般多用于头、背、肩部。
用双手拇指同时在穴位上向左右推开的称分推法,如分推印堂穴、大椎穴。分推着力深达筋骨,称分筋法,多用于腰背肌肉部位,分筋方向与肌肉走向垂直。
2拇指指尖推
用拇指指尖在穴位上或在某一固定点上推动。推时指尖移动范围极小,如吸附在固定点上,腕部屈曲下垂,拇指的指间关节灵活屈曲摆动,运用腕力和指力,使推力渐渐深入。推的强度一般较大,有酸、胀、微痛的感觉,称“得气”感。频率为100~150次/分,由慢而快,频率快时指尖稍带旋转。可单手或双手操作。此法多施用于穴位和疼痛点。
3拇指侧推
用拇指外侧的部位接触皮肤做长推或点推,操作要领可参照拇指平推法和拇指指尖推法。
4四指推法
此法用单手操作。用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的指腹接触皮肤,掌指、指间关节伸开并微屈,腕部伸屈,灵活摆动,运用腕力和指力。拇指起固定方向的作用,主要运用于颈、肩、头、四肢等部位。
5掌推
用手掌在身体上推动,将手掌平伏在皮肤上推动。多用于胸腹部,在腹部推时需随呼吸起伏,当病人呼气开始,即向上推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另有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紧贴肢体,着力推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然后收回原处,反复推动。掌推常用于肢体肿胀,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四、拿法
拿法是用手指提拿肌肉的一种手法,可结合穴位提拿,亦可提拿某一肌腹。一般拿方向与肌腹垂直。方法是拿起组织后,持续片刻再松手复原。此法强度较大,一般以提拿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为度。如提拿后疼痛感不消,则说明用力过大。一个部位一般拿1~3次即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可用三指拿、抖动拿、弹筋等几种操作方法。
1三指拿
用拇指和食、中指提拿,适用于较小的部位,如拿肩井,拿委中、颈项等。
2五指拿
用五个手指提拿,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满的部位,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单双手均可,或双手一松一拿交替进行。
3抖动拿
用双手五指提拿,多用于腹部或肌腹较松弛的部位。用手指拿起肌腹后,做前后抖动3~5次或8~9次后松开。
4弹筋
用拇、食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沿肌肉垂直方向提拿起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接处,并向外尽量牵开后,再让肌腱在指间滑脱归位(如拉弓射箭一样)。在肌腹滑脱过程中,可发出“咔嗒”声响。此种手法较重,刺激强度很大,病人会有重度酸胀感,但弹后感觉松快。
弹后也可用柔和手法,帮助缓解酸胀反应。每次进行1~2次即可。此法多用于慢性病痛的肌肉部位,如股内收肌、股二头肌、股三头肌、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等部位。
五、捺法
捺法是用拇指指面捺紧一处,重重下压,然后用腕部左右摆动,使指劲逐渐深入。这种手法动作不需快,频率为100次/分左右,但必须深透而有实力使捺到深部组织,以有酸胀感觉为度。捺法较难,必须刻苦锻炼,使动在腕,劲在指,紧捺不放松,同时又能随心移动。
在捺时还要体察病变的重点部位,找到要害反复捺。经过锻炼,使有耐力,才能达到治疗要求。捺法常用于软组织深部的损伤和慢性炎症的治疗。例如肌肉筋膜炎等,用捺法治疗就有较好疗效。
六、缠法
缠法是用拇指尖在穴位上做螺旋性动作,如旋螺丝钉一样,越旋越深,使穴位上有较强的酸张反应为度。缠法必须由轻而重,逐渐深入,而且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各个穴位的敏感程度而定。一个穴位上缠约一分钟。然后由重而轻,由深而浅。缠法的动力在腕,锻炼时使腕做旋转样活动,要熟练而有耐力。此法主要用于穴位推拿,例如胃肠功能紊乱的疾患,可在背部两侧的穴位上做缠法推拿。
七、法
法是用手背在身体上滚动,手呈半握拳状,四指略微伸开,先以手的小指掌指关节处贴紧患处,然后用力下压并向前滚到手背,使手背用力于推拿处,如此一滚一回,反复滚动。
法频率在100次/分左右。法要做到用力均匀,滚动的手吸附推拿部位,不能有跳动或擦动,以免造成病人有不舒服感觉,或损伤术者的手背皮肤,但滚动时又必须能随心上下左右移动,使滚动到较宽广的部位。所以法需先在砂袋上练习,练到非常成熟,并有腕劲和耐力方可用于治疗。法可单手操作,也可左右手交替进行,也可用双手同时滚动。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背、腰、臀、腿等处。现时,也有使用木制的滚轴的,或用电动的滚动推拿床或推拿椅做推拿,可以代替人工推拿,虽然可节省术者体力,但疗效远不如手法滚动得好。
八、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挤捏软组织,用拇指和其他各指相对捏住肌肉或肌腱,上下各指相互转动,边捏边向前推进。
操作时要用柔劲,使感到温柔舒适为好,不宜捏得疼痛难忍。捏法的频率可慢可快,60~150次/分。捏时也要腕部转动助劲。该法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适用于两骨之间较窄的部位;又可用拇、食和其他各指相对捏,适用于肌肉丰厚、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肩部和大小腿。
九、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指面或掌面揉动的方法。揉法不同于摩法,揉时手与皮肤之间不移动,手贴紧皮肤,把皮下和更深的组织旋转揉动,所以,揉法可深达皮下组织和肌肉。此法比较温和而有揉劲,动作频率较缓慢,50~60次/分。一般单手操作,必要时可两手重叠加大压力揉动,根据不同部位选用指揉或掌揉。指揉一般用拇指指面,适用在较小的部位或穴位上,常在强刺激手法后用揉法缓解酸胀等反应。部位较大处也可用食、中指或食、中、无名指一起揉动。掌揉是用整个掌或掌的根部或大鱼际进行揉动,一般用在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肩、背、腰、臀等处,揉力要由小到大,越揉范围越大,用力越深。
十、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搓动肢体的一种手法。一般用两手的手掌相对用力搓动,强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结束时再由快转慢,其力度可达肌肉、骨骼。用力小时可觉肌肉松展,用力大时,可产生明显的酸胀反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用力大小。行搓法时运用手掌和臂力,左右二手将患处挟住,边搓边上下来回移动。也可搓下肢,需病人仰卧抬起患肢后搓动。搓法一般用手掌,如需要较强力度时,可用手掌的尺侧相对用力搓动,可有明显的酸胀感觉。用搓法使肌肉松软后就可结束。
十一、掐法
掐法是用手指尖或指的侧面,在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深在、持续的掐压的手法,又称指针法,就是以指代针,所以常用在穴位上。如用拇指尖掐压合谷穴。也可用中指伸直,拇食指挟持中指,使中指保持正直,可强有力地掐压穴位。也可用中指屈曲,以中指的指间关节处掐压穴位。掐压穴位力度宜大,使穴位上有强烈的酸胀反应为好。掐法刺激较强,所以掐时要渐渐施劲,指力慢慢掐入,切不可突然用力,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力因人而异。每个穴位掐到有酸胀反应后,再持续施劲约30s,随后用摩、揉等手法使局部酸胀反应缓解。
另有一种掐法,用一手或两手拇指的侧面,对肿胀的软组织掐压,边掐边向前推进。
此法用力要巧,但又要深在。操作时可见肿胀局部受指端掐压、推挤而下陷。如此重复进行,使肿胀部位掐成一道密集的指切压痕而使肿胀消散。
十二、振法
振法是用指端或手掌紧压身体某部或穴位上做震颤样动作。操作时主要是利用手和前臂的肌肉收缩,并持续用劲发力,形成震动力,达到手指或掌而作用于推拿部位。术者要施以频率很快的震动,又要有较长久的耐力,所以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熟。振法如用拇指或中指作用于穴位上,可增强或维持穴位的刺激。也可用手掌作用于腰背、大腿等处,可缓解肌肉胃肠痉挛,但振时手掌必须随呼吸起伏。做振法,术者很费力,现在可用电振器代替人工发力。电振器一般配有各式不同的触头,适合不同的推拿部位。电振与人工振的作用近似,可选用。
十三、擦法
擦法是用指或掌在皮肤上来回快速擦动的手法。其用力表浅,只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频率较快,150~200次/分;皮肤有较大反应,一般擦到皮肤发红为度。行擦法时,不能用力过猛,防止擦伤皮肤,可用指擦,即食、中、无名三指擦动,适用于手足等较小的部位;也可用掌擦,即用掌的尺侧擦动,适用于背部。擦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新陈代谢。进行背部擦动,有缓解疼痛、调整胃肠功能等作用。
十四、弹点法
弹点法是用手指做急速的弹点动作。弹时用拇指或中指扣住食指,然后食指发力在拇、中指处滑落,使食指指背着力弹击患处。点时用中指指尖,拇指支持中指做点叩动作。弹的强度由轻而重,适用于关节周围表浅的部位。点的强度较重,适用于穴位上。如需着力较重时,可用五指点叩。
十五、拍打法
拍打法是用指或掌拍打身体的一种手法。作用轻时,用指面、指背或空心掌拍打;如需作用强时,可用拳或掌侧捶击。拍打主要动在腕,使腕轻巧而有弹性,并有腕劲。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交替拍打。拍打适用于胸、背、腰、大小腿和关节处。用指面拍打,操作时各指张开,指关节略微屈曲,用指面拍打患处。又可用手指拍打,操作时各指略微分开并微屈,用食、中、无名、小拇指背着力拍打。又可用空心掌拍打,操作时各指并拢,拇指伸直,掌心形成空凹,拍打患处。又可用拳拍打,操作时双手虚握拳,使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二节的背面排齐,用此部位着力捶击患处。此法需用巧劲,捶时要有弹力,可快一阵慢一阵,上下移动捶击。又可用拳侧拍打,操作时双手虚握拳,各手指间略微分开,用小指侧捶击(图9-28)。又可各指伸直时,用小指侧捶拍。现在有用各种拍击器拍打的方法,拍击器有用海绵做的,也有木制的,等等。专业用的拍打器是用布制成圆柱筒状,中充以棉花或中草药,用此推送拍打。以上各种拍法均有一定疗效,可根据病情选用。
十六、刮拨法
刮拨法是用拇指端的侧面在身体某一部位深深紧压并做刮动或拨动的手法。刮动时指力要透过皮肤而深达组织有粘连部位或慢性疼痛点,进行刮拨。刮拨的方向需随情况而定。
此法强度较大,病人有明显酸胀反应,要注意嘱其忍耐一点,与术者配合。用力强度还需适可而止,并注意勿损伤皮肤。拨动时用力较轻,一般拇指深掐于肌肉或肌腱的缝隙中进行拨动。一个部位拨5~10次即可。刮拨法多用在关节周围、背部筋膜、韧带或肌肉、肌腱等组织,有松解粘连,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缓解疼痛等作用。
十七、抖动法
抖动法是把肢体抖动起来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操作时术者握住患肢末端,像抖绳子一样抖动病人肢体。抖时要注意该部肢体可动的角度和范围,用柔劲抖动,使被抖动的肢体像波浪起伏。可上下抖动,也可横向抖动。如抖手指:术者握住手指指端,轮流抖动每个手指,每指抖3~5次。又如抖手腕:术者一手紧握其前臂远端,另手捏住食、中、无名指,相对方向拉紧,然后做抖动,约抖10次。又如抖上肢:术者一手握住肩部,另手握紧腕部,双手反方向拉紧后做抖动。用同样方法可抖动下肢或抖动腰部。抖法主要有牵松肌肉挛缩,活动关节等作用。
十八、摇动法
摇动法是摇动关节的一种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做此手法必须熟悉各种关节的可动范围。凡双轴或三轴活动的关节都可做摇动手法。操作时把病人体位安置恰当,并尽量使其躯体肌肉放松。摇动动作要缓慢而稳妥,幅度由小到大,直至达到最大可能的幅度。摇动次数需随病情而定。摇动方向可按顺时针方向,也可按逆时针方向。摇法主要使僵硬或强直的关节逐渐松解,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所以操作时,术者须检查关节活动的可能性,测量关节活动度,经多次治疗逐渐增加摇动的范围,不可急于求成,以病人感到轻微酸痛为好。摇法有摇指、摇肘、摇肩、摇踝、摇髋、摇腰等。
十九、松动法
松动法是松动关节和软组织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术者必须熟悉全身关节和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组织的解剖及其活动关系。可对颈、腰、手、肩等各部位做松动法。如松颈时,病人取坐位,肌肉放松后,将其头向一侧转动一点,并向一侧侧屈,然后轻轻一扳,有颈部松动一下的感觉即可。同样可做另一侧的松动。松颈也可仰卧位下进行。又如松腰时令病人取坐位,向前弯腰,并转向一侧,然后轻轻一扳,有腰部松一下的感觉即可。手指松动方法较易,把需要松动的手指先牵拉一下,然后将其屈曲,有“咔嗒”一声的松动感觉即可。
其他关节部位的松动方法相似,可参考上法。松动法适用于关节强硬的病症和椎间盘病变。
二十、伸屈法
伸屈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做伸屈活动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伸法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病人肢体关节活动幅度,然后用缓慢、均衡、持续的力量徐徐加大其可伸展的幅度,并在此幅度范围内连续地弹动。伸展到最大可能的幅度后保持1~2min,然后放松,休息片刻再重复一次。做伸法切忌突然发力,也不能用蛮劲。操作时需使着力点有效地达到受限关节。此法常用在肩、肘、髋等关节。屈法的操作要领同伸法一样,常用在髋、膝、踝等部位。
二十一、引神法
引神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用巧劲进行突然牵神的手法,为特殊的被动活动手法。此法发力的作用可使关节和周围组织超过平常活动幅度运动。操作技巧较难,要顺势而行,轻巧发力,不可用蛮劲,幅度要大而恰如其分。此法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悟得其巧。
1引神上肢
病人坐位,术者靠患侧相对而立。术者双手捏住患侧的五指,掌心对病人的脸。提起患肢,做旋转上肢的活动,转数遍后,当患肢肌肉已经很放松时,将患肢由下而上突然用力提神一下,可重复操作2~3次。
2引神下肢
病人仰卧,术者弓步立于患侧,前臂托住患侧小腿,另手扶膝部,先将患肢屈曲,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然后发力,用巧劲将患肢向外上方牵拉。可重复数次,每次牵拉,可逐渐增加患肢离床面的高度。
3引神腰
引神腰的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主要是使腰向后引神,也可根据病情需要,使腰向前屈曲引神。
(1)腰向后引神:有数种方法。如扳腰法,病人健侧卧,术者一手抵住病人腰部,另手握住患肢踝部,将患肢后神牵拉,双手协调地一牵一抵,当感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双手突然用较大力牵抵一下,使病人腰部有过伸的动作。此法只需做一次。又如压腰法,病人俯卧,术者一侧前臂紧按腰部,另侧前臂抬托病人双大腿膝部,一臂向下压时,另臂用力向上抬,如此双手协调地一压一抬,使腰部弹动性地活动数次,待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增大发力强度,使腰向后引抻一下,腰部应有较大的过伸动作。此法需要术者有较大的力量才能成功,如术者力量不足,可二人协同操作。
(2)腰向前屈引抻:病人健侧卧,术者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抱托患肢,使屈髋屈膝,并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用力推送,使脊柱向前屈曲,活动的幅度需一次比一次大,待觉其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发力,向前推送一次。此法如一人力量不足,可使病人仰卧,二人协同操作。
另有一法,病人健侧卧,术者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抱托患侧下肢,另手推住患侧肩后,抱托的手使患肢向腹部,推肩后的手用力向前推动,一屈一推使腰部有扭转的动作,待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加力,一屈一推,使腰部有扭动感。
引伸法主要对脊柱的椎间盘组织病变或关节位置不正有较好的作用。如针对合适的病情,施用得法,可有明显疗效。
二十二、踩踏法
踩踏法是一种古法,用脚在身体某部或穴位上推拿的方法。操作时用全足、足弓、足跟三处,有踩踏、踩搓、踩研三种。病人一般取俯卧或卧仰位,术者手攀屋顶上面的横杠,然后单脚或双脚踩在病人身上的经穴进行治疗。
1踩踏
病人俯卧,在胸和大腿处垫枕,使其腰部凌空,术者单脚踩于病人骶部,踩踏时弹动性地一起一伏,使腰部像挑扁担样弹动起伏,如此踩10~50次,力量须由轻而重。此法对某些腰部病变和椎间盘病变有疗效。
2踩搓
病人俯卧,术者一手攀住上面横杠,一脚踩于病人背、腰、大小腿处,用足弓着力做横向搓动,每处可搓数十次。此法对肌肉、筋膜的病变有效。
3踩研
病人仰卧,术者手攀横杠,用一脚的足跟踩于下腹或穴位上,做旋转研磨样动作。踩研的力量由浅入深。此法可治腹部的某些慢性病。
二十三、其他推拿手法
其他推拿手法尚有很多,如捻法、扯法、抹法等。捻法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住皮肤捻动,用于小儿背部和腹部皮肤,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症;扯法是用拇、食二指拿住皮肤,向一侧拉开,然后突然放脱,可有“嗒嗒”声,一处可扯十余次,扯到皮肤发红为度,可治疗中暑、消化不良等症;抹法是用拇指的指面按住一处皮肤或穴位上,按紧后向两侧分开,反复数次,常用在抹前额,治头痛、视力疲劳等症。
疲倦时可躺着喂奶。身体侧卧,让孩子面对你的乳房,用一只手揽着孩子的身体,另一只手将奶头送到孩子嘴里。这种方式适合于早期喂奶,也适合剖腹产的母亲。
在孩子未满3个月前最好不采用卧位哺乳。因为小婴儿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亲哺乳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窒息而发生意外。只有当孩子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
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健康和福祉也同样有好处,这也帮助延长了生孩子的间隔,降低了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险,增加了家庭和国家的资源,属于安全的喂养方式,同时对环境具有安全性。
母乳喂养是一个自然行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学习。大量研究证实,母亲和其他照护者在开始和持续进行适宜的母乳喂养时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92年发起了爱婴医院行动,来加强孕产妇习惯做法,以支持母乳喂养。爱婴医院行动在改善全世界范围内的纯母乳喂养状况做出了贡献,并支持整个卫生系统,这都有利于母亲持续地进行纯母乳喂养。
扩展资料:
1、摇篮抱法。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直,将孩子抱在怀里,用前臂和手掌托着孩子的身体和头部。喂右侧时用左手托,喂左侧时用右手托。放在乳房下的手呈U形,不要弯腰,也不要探身,而是让孩子贴近你的乳房。这是早期喂奶的理想方式。
2、交叉摇篮抱法。与第一种类似,但喂右侧时用右手托,喂左侧时用左手托。
3、橄榄球抱法。如果你是剖腹产,或者乳房较大,这种方式比较合适。将孩子抱在身体一侧,胳膊肘弯曲,手掌伸开,托住孩子的头,让他面对乳房,让孩子的后背靠着你的前臂。为了舒服起见,可以在腿上放个垫子。
参考资料:
母乳喂养-
导读:腰肌劳损是一种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健康的疾病,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要想彻底治愈腰肌劳损,还需要大家提前了解下各种诊疗办法,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中医辩证治疗腰肌劳损
寒溼型腰肌劳损
症状表现:腰部疼痛,遇冷加重,转身不利,休息时症状不减轻,脉沉,舌苔白腻。
方药:强腰散。
处方:川乌30g,肉桂30g,干姜30g,白芷20g,胆南星20g,赤芍20g,樟脑30g。
制法:将上述中药研制成细末状,每次取30-50g,开水冲调至糊状,涂于纱布上,趁热贴敷于患处,隔日1换。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溼热型 腰肌劳损
症状表现:腰部疼痛伴有热感,天气热或者雨天病情加重,活动后减轻,脉滑数,舌苔黄腻。
方药:补肾活血汤。
处方:当归10g,赤芍10g,木瓜10g,泽泻10g,生地黄15g,桃仁6g,红花6g,川芎6g,桂枝6g,蜂房6g。丹参9g,茯苓12g。
制法:水煎服。
治法:清热利溼,舒筋通络。
肾虚型腰肌劳损
症状表现:腰痛酸软,四肢无力,劳累时加重,侧卧减轻,面色苍白,喜寒怕冷,脉沉细。
方药:温肾止痛丹。
处方:附子12g,*羊藿15g,杜仲15g、桑寄生15g、黄芪15g、熟地黄15g、当归15g,赤,15g,白芍15g,怀牛膝15g,川芎9g,鸡血藤30g。
制法:水煎服。
治法:补肾填精益气。
淤血型腰肌劳损
症状表现:腰部针刺般疼痛,伴有血尿,夜晚加重。
方药:补肾壮筋汤。
处方:熟地黄12g,当归12g,牛膝10g,山茱萸12g,茯苓12g,续断12g,杜仲10g,白芍10g,青皮5g,五加皮10g。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祛瘀,通络止痛。
西医如何治疗腰肌劳损
1、腰肌劳损理筋手法
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这是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之一。
2、腰肌劳损药物治疗
推荐中成药,比如立正消痛贴,外敷叠加,效果较好。西药最好少吃,副作用大,而且大多只治标,不治本。
3、腰肌劳损的物理治疗
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一系列腰肌劳损的治疗措施。该方法主要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牀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腰肌劳损的饮食疗法
1椒茴煮猪尾:胡椒12g,大茴香10g,猪尾1条(去毛洗净切段),水适量,煮汤;煮汤过程中加入适量调料,煮熟后即可服用。
2当归牛尾汤:当归30g,首乌15g,杜仲12g,牛尾巴1条;将牛尾巴去毛洗净,切成小段,和上述药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温火煲;煮熟后加入调味,喝汤吃牛尾。
3薏苡仁生姜羊肉汤:薏苡仁50g,生姜20g,羊肉250g,加水适量,煲汤;煲熟后加入调味,喝汤吃肉。
4杜仲狗脊汤:杜仲20g,狗脊15g,黄精15g,鸡血藤30g,猪骶骨1个,久煎,调味喝汤吃肉;每日1次,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
5良姜猪脊骨粥:高良姜10g,苡仁30g,杜仲10g,寄生20g,生姜10片,水煎去渣,再加猪脊骨250g、大米120g,煮粥服用。
6牛膝黄精猪肾汤:牛膝20g,黄精15g,川断10g,杜仲10g,猪肾1对,将以上食料放入锅内并加水煲汤;每日1次,连服30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