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的三个基本动律

羌族舞蹈的三个基本动律,第1张

羌族舞蹈的三个基本动律为胯部动律分为摆胯、顶胯、转甩胯,形式多样的胯部动律贯穿始终。

1、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也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这种舞蹈动律贯穿于所有的羌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中,且以自娱自乐性舞蹈为多,尤以萨朗表现得最为突出。

2、是以上身倾斜和拧倾韵律为主体,这种舞蹈多在祭祀活动中出现,以杂谷脑河下游一带的席步蹴表现得尤为突出。因受宗教祭祀的影响和限制,这又是形成羌族舞蹈动律下沉、舞姿古朴典雅的又一风格。

3、羌族民间舞蹈在动作,步伐组合及音乐节奏方面,与藏族民间舞蹈有共同的特点。其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屈伸、颤腿、跳跃、拐、胯部的开关、顶胯、肩的左右转动、双脚的交替点踏、左右拧倾和同边行舞等。

4、羌族民间舞蹈同其他民族民间舞蹈一样,可分为祭祀性舞蹈和自娱性舞蹈,各种舞蹈又有各自不同的表演形式、内容与特点,或欢快跳跃,或沉稳庄重,或古朴虔诚,或端庄秀丽,但胴体轴向转动这一舞蹈韵律,却贯穿在各个舞种中,成为它的基本韵律。

 拉丁舞形体训练包括站立、头与肩的训练,胯、腿和舞姿的训练等。对于拉丁舞运动员来说,形体反映舞者的精神面貌,反映运动员的艺术造诣,是检验运动员美的意识的主要标志。

 一、形体训练的内容及功能

 拉丁舞形体训练包括站立、头与肩的训练,胯、腿和舞姿的训练,等等。

 (1)在拉丁舞中,站立姿态要做到:双脚并立,身体尽量伸直,头、肩、胯三点成一线,两眼平视,脖子拉直,下颚稍微内收,挺胸使两肩胛骨向后向内关闭,两肩下沉同时将身体的中段(胸腰部分)向上拨起,使身体的中段和两肩有股互相顶压的力;臀部稍向内收,小腹稍向上拉,感觉躯干是挺直的;两条大腿要稍内收,双膝要绷直,不可弯曲,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要收紧,感觉是向反方向拉紧,身体始终保持向上的感觉。这样的姿态可以给人一种挺拔和美的感觉。

 (2)挺拔直立训练,可采用静立式训练,方法是采用双肩平正、下沉、提颈、顶头、双目平视、收腹、挺胸,练习时就像有一直线从头顶沿着脊柱向上拉起,在做练习时,也可靠墙站立。挺拔直立训练可以练习人的基本站姿,给人以美的感觉。

 (3)不同的头部动作对于整体的表现有所不同。第一,头部动作可以传达情意,例如,低头表示思索、歪头表示活泼、抬头表示期待,等等。第二,在舞蹈技术中也起着相当的作用。例如,旋转动作中的留头,可以给人一种转速加快的感觉。因此头部动作的形态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质量。

 (4)肩部的训练,在拉丁舞中要求肩部基本不动(特定动作除外)的情况下来做动作,但是肩关节的幅度和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拉丁舞中,肩部的动作与大臂动作联系在一起。因此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如做纽约步时,常做的手上动作是将手臂向斜后上方打开,这就需要肩部有着很好的柔韧性才能让动作舒展。

 (5)胯部的训练是拉丁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胯部的动作也是拉丁舞动作的基础,首先要练习胯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拉丁舞以胯部的前后摆动为特色,但这和中国人舞蹈方式(胯部左右摆动)相违背,因此在做形体练习时经常会借助芭蕾的“爬地蛙式”训练和躺地压胯来做开胯练习,保证在舞蹈中胯部动作的正确性和整个形体的规范性。

 (6)形体训练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腿部练习,腿部主要是以锻炼腿的屈伸、控制能力和快速踢起能力等。例如,在牛仔舞中,在整个舞蹈中几乎脚跟不落地,则需要很强的脚踝的力量;在跳桑巴时的弹动和髋关节的动作,几乎是脚与地面的作用力而形成,在这里则要求运动员的腿部腰有一定的控制。

 (7)最后形体训练中的舞姿和控制是一种全身性的配合,它拥有很强的风格和代表性。作为优美的舞姿就必须有良好的控制力,一种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因此我们需要很好的发展身体各部位,做到协调配合。例如,我们在跳桑巴时,对于背部和髋部控制不好,则会导致在弹动时弓背伸脖,破坏整个身体形态。

 二、身体素质训练

 拉丁舞属于体育项目,舞者必须有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拉丁舞的技巧是建立在身体素质:力量、速度、柔韧、协调性、灵敏度和耐力的基础上。

 (1)力量素质

 爆发力是由于肌肉在瞬间一次性快速收缩所克服阻力的能力,如恰恰恰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是追步,追步的技巧就是把第四拍分成两个半拍,将它与第一拍联系在一起则可以看成是QQS这样的节拍,在做动作时一定要将Q和S分隔清楚,两个Q要做的干净利落,这需要肌肉在瞬间的快速收缩所做的功,也就是说爆发力能帮助追步动作做的更加干净利落。

 速度力量是拉丁舞中的主要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伴随音乐持续不断的控制肢体关节各肌肉。如牛仔舞舞步敏捷、跳跃,舞姿轻松、欢快。速度力量可使牛仔舞这种欢快的的舞蹈持续性的保持下降所产生的弹性,并贯穿于整个牛仔舞中,从而展现牛仔舞的轻松快捷的感觉。

 (2)速度素质

 选手的反应速度可采用三个步骤逐步实现:第一,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节奏或节拍反复练习;第二,将音乐速度放慢进行练习,强化已建立的相互之间的感觉;第三,在标准音乐速度下进行练习。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对选手的反应、应答速度的训练以及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帮助选手应对在比赛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在比赛中与其他选手发生碰撞或是前进路线遭到阻碍,无法进行事先已决定好的动作,这时就需要选手及时作出反应选择应对方式。

 提高选手动作速度及位移速度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训练:第一,选择或改进适合某已动作完成的技术;第二,提高完成动作时的身体储备;第三,预先加大难度练习。例如,在跳牛仔舞基本步时,为了突出其风格,常常会在第一步出脚时尽量把动作做得轻松自在,而把后面的动作做得紧凑迅速,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有利于选手把动作做得更加的迅速,并且干净利落。

 (3)耐力

 耐力素质是决定拉丁舞选手竞技能力高低的主要素质,而专项耐力是指选手在竞技比赛中,按特定强度、质量要求长时间进行专项运动的能力。

 提高选手一般耐力可采用长跑或结合拉丁舞对其身体素质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动作进行训练并采用循环训练法进行训练。训练时结合时间、次数,对选手完成情况。选手专项耐力的提高,可模拟拉丁舞比赛的过程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5种舞成套动作的连接。特别注意每一种舞完成的时间,每种舞时间间隔不能过长,最好在30~40秒之间,使舞者更多完成动作的技术、适应不同练习环境。这样可使选手带着氧债完成下一种舞,能有效地提高选手的专项耐力。在一堂训练课中,当选手已适应了一个轮次的练习,还可以安排2个或3个轮次进行训练。当选手能适应多轮次的训练后也就适应了拉丁舞比赛时的需要。

1 是霹雳舞动作,现在多用于街舞,现代舞。2 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80年代传入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固族舞蹈文化是在其长期居住的地域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裕固族文化与蒙古族、藏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共同对裕固族舞蹈的形成产生影响。裕固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人民都能歌善舞,裕固族舞蹈与藏族舞蹈在膝关节的屈伸动律上有相似之处,膝关节松弛,有弹性、韧性,做屈伸动作时重拍向上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不仅动律特点相同还有很多藏族舞蹈中的步伐也常出现在裕固族舞蹈之中,如:点踏步、退踏步等。裕固族舞蹈与蒙古族舞蹈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不仅动作变化相似,动律特点也基本相同。

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姿中有什么的舞姿造型特点如下:

自然环境、劳动生活、民族性格、审美观念,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在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形态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颤动和左右轻摆;

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力向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是动律的基本特征。节奏多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动作平稳,仪态安详。多规律性的重复,跳跃性动作很少见。在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

有大象漫步森林的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傣族舞蹈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外,手和上身舞姿的丰富也是其特色之一。傣族舞蹈有多种手势,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势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

云南地区的舞蹈家和舞蹈教师们整理傣族教材时,从纷繁多彩的民间舞蹈中,归纳出8个“手的基本位置”:“高低翅”、“低展翅”、“高展翅”、“平展翅”、“双合翅”、“双抱翅”等。

所以,傣族舞蹈既有韵律美又有造型美,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钹等乐器和谐击打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说到蛇、鸟图腾时,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傣族民间舞蹈基本舞姿中“三道弯”的造型,柔软如水波的臂部动作,以及各种孔雀舞的优美形象。当然,这种舞姿动态的形成虽和信仰小乘佛教的宗教影响有关,和王公贵族及头人的爱好和推崇有关。

但根本原因则在于两千年前其先民的蛇、鸟的图腾崇拜和由此发展而来并逐渐深化的民族审美心理。一些云南的考古学者们认为:“今日傣族人民的舞蹈,若考其源源,有着很长的历史可寻。

他们优美的舞蹈动作从云南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可以找到印证。”云南晋宁石寨的出土文物上的舞蹈动作,就像今天傣族的三道弯舞蹈造型;西汉初期青铜文物上显示的一个奴隶形象,她的发式与今天傣族未婚女青年一模一样。

从古越人的鸟图腾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是千百年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发展。由于该地区适于孔雀生长和繁殖,傣族人民才能够仔细观查孔雀,从而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造,并于后来融入了宗教因素。

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当孔雀立于高处或栖息在树桠上,长长的尾羽垂下来,其形态正好是三道弯。从自然科学角度上看它的骨骼结构,三道弯与弯曲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孔雀形象,不仅仅在舞蹈中,就是在傣族织锦,饰物上的孔雀图案,也多是三道弯的形象。

如杨丽萍编导、表演的《雀之灵》在体态上运用修长、柔韧的手臂和灵活自如的手指形态变换,尤其是运用了手臂各关节魔术般有节奏,有层次的节节律动创造了高洁、纯真和富有生命激情的形象和真、善、美。

每一组动作无不体现了“三道弯”。现在,傣族人对蛇并不喜爱,但在远古却不然。当时,蛇和水一样,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傣族古歌谣中就有把水比作蛇的描写。例如《打水歌》:“山头有小河,流过树林间,水清流得快,看去像跑蛇。”

此诗不仅描述了蛇似清水,而且反映出山地、林间的生活环境。当然,今日体态的三道弯和手臂弯曲的造型,远非自然地模拟蛇、鸟和水,而是千百年来群众智慧的结晶与升华。云南的地形非常复杂,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93%以上。

傣族虽然住在上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时的步态和形体动态中,就有一顺边的特点。

例如: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时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大竹蔑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边顺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蔑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脚同时向下用力的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

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的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过去,我们比较多地讲述“三道弯”和手臂各关节的弯曲,而忽略了手和脚同出一侧的一顺边特点。

追溯其源,前者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顺边的美,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如舞蹈《水》的开始,女演员挑着水款款走来,这就有了三道弯与一顺边的特点。特别是在中间洗头部分,她跪坐在水边,散开瀑布般的秀发清洗并整理时的舞姿造型使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三道弯”的体态并不限于傣族。

许多少数民族舞蹈中也多如此,就连汉族的胶州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的女子舞姿中都有此造型。若寻其源,可以说都是百越人的审美遗风,是稻作文化型民间舞蹈的特点之一。

一顺边是高原舞蹈的特有的动律和形态,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这种文化现象。而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则在于三道弯与一顺边融合后,在傣族特有的安详、舒缓的动律中体现出来,成为民族审美情趣和舞蹈者心理活动形象化。

不论是自娱性的轻歌曼舞,还是舞台上的表演,以及大型的游行表演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优美的动态形象。总之,傣族舞蹈艺术是古越遗风的承载,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水文化的表现形式。

天人合一的自然景物,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清新优雅的傣族舞蹈艺术;悠久的历史背景,淳朴的民族风格,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傣族舞蹈艺术。

加之千百年来傣族人民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创新,使傣族舞蹈艺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地,成为当今独具特色的知名民族舞蹈艺术形式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57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