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医针灸常用穴位有哪些?

请问中医针灸常用穴位有哪些?,第1张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点,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美女,47岁,颜面轻微浮肿,四肢手脚小腿自诉肿胀多日,屈伸不自如,口服降血压多年,二便正常,食欲尚可,全身有酸胀,颈椎片显示C4567突出增生有狭窄,长年头重,脖子不能支撑住脑袋感觉!

查体,血压150/90mmHg,心率正常,面微黄,唇淡白,形体稍丰满,下肢明显浮肿,脉诊,双关独大,双尺不及。舌诊,肝胆有热中下焦寒湿。

诊断,水湿木郁,脾肾阳虚,上焦不清。

治法,疏肝泻胆针法+健脾温肾灸+宣泄天部针法+双肺俞放血  一次

第二天,复诊月经来潮,水肿明显消退,颜面紧致无浮肿之相!

辨证,水谷精微物质入胃游溢精气,入脾脾气散精,入小肠分清别浊,通过胃脾小肠上归于肺,而肺为水上之源,她通调水道上宣发到皮毛,下肃降到膀胱,通过肺脾肾三焦气化蒸腾输布全身,到肺呼气,到膀胱代谢二便。

此人双关大,肝脾升降失调,当健脾利尿脾虚不运,脾阳不足,水饮而聚肿,用艾灸祛脾湿

此人双尺不及,肾阴肾阳阴阳两虚,阳虚不能化气,水湿内停而水肿,舌诊肝胆有热,下焦寒湿,当疏肝补肾,用疏肝泻胆针,肝肾同源,女人以肝为先天

此人宣泄天部针,调理心肺之穴,要理在乎肺主一身之气,化气行水,调通水道,提壶揭盖,气乃推动水血运行的动力,所以肺脾肾同调是治疗水肿之根本!

使用对抗力量对关节或肢体进行牵拉,使关节伸展,称为拔伸法。又称为“拔法”、“拽法”、“牵拉法”、“牵引法”。常用于颈腰部、四肢关节处。具有整骨复位、松解粘连、解除痉挛、拉宽关节的作用,是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不可缺少的手法。拔伸法的操作方法共性是:固定肢体或关节的近端,术者沿纵轴方向牵拉其远端;或在关节两端做相对用力牵拉。其动作要领是:①动作要稳而缓和,均匀而持续。开始拔伸时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要用突发性的暴力。②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否则,运用不当不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有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1颈椎拔伸法

操作

(1)颈椎掌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其身后,用双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风池穴处,双手掌根合力夹住下颌部两侧以帮助用力。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2)颈椎肘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其身后,一手扶住患者枕后部,另一侧上肢用肘弯部托住其下颌部,手掌扶住对侧头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牵引其颈椎。

本手法操作方便且较省力,故临床上在颈椎拔伸法中应用较多。

要领及注意事项

(1)颈椎掌托拔伸法:拔伸时术者双手掌不能夹按两侧颈部,以免压迫颈动脉窦,引起患者头晕等不良反应。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的摇法。

(2)颈椎肘托拔伸法:术者肘部不能挤按颈前部,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不畅。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的摇法。

适用部位颈椎。

作用主要用于落枕、颈椎病、颈椎半脱位、颈椎小关节错缝、颈项部扭伤、项背肌筋膜炎。

2肩关节拔伸法

操作

(1)肩关节对抗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和肘部,逐渐用力牵拉,同时嘱咐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有一助手协助固定患者身体,与术者牵拉之力相对抗。

(2)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臀部半坐在患侧床边,将一足跟置于患者腋下(左肩脱位用左足,右肩脱位用右足),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做缓缓拔伸,同时用足跟顶住腋窝与之相对抗。持续1~2分钟后,再逐渐使患肩内收、内旋。此法又叫手牵足蹬法。

适用部位肩关节。

作用主要用于肩关节脱位、粘连。

3腕关节拔伸法

操作患者坐位。术者坐在其侧方,或站在其侧方,一手握住其指掌部,另一手握住其前臂部,两手同时用力做对抗拔伸。在拔伸的过程中,术者还可以配合腕关节的屈、伸、尺偏、桡偏活动。

适用部位腕关节。

作用主要用于腕骨错位、腕关节扭伤。

4指间关节拔伸法

操作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手捏住患指指端,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拔伸。

适用部位指间关节。

作用主要用于指间关节半脱位、指间关节扭伤、屈指肌腱腱鞘炎、指间关节屈伸不利。

5腰部拔伸法

操作患者俯卧位,双手抓住床头。术者双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关节上端,逐渐用力做拔伸牵引。

要领及注意事项操作时,患者应用力抓住床头,术者上身应顺势向后倾仰,以加强拔伸牵引的力量。

适用部位腰部。

作用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6骶髂关节拔伸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患侧膝关节微屈,会阴部垫一软枕。术者站在患者足端,一手按住其膝部,另一侧上肢用腋部夹住其小腿下段,前臂穿过其腘后,握住另一手的前臂下部,再用一足跟部抵住患者的会阴部软枕处。然后,术者身体逐渐后仰,手脚协同用力,将患侧下肢沿纵轴方向进行拔伸牵引。

要领及注意事项在做骶髂关节拔伸法之前,术者要先用按揉法、摩法等手法将骶髂关节周围的肌肉放松,以利于关节的复位。骶髂关节复位后,术者应嘱咐患者在屈髋屈膝位卧床休息2~3周,以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

适用部位骶髂关节。

作用主要用于骶髂关节半脱位。

7踝关节拔伸法

操作患者仰卧或坐在床上。术者用一手握住其小腿下段,另一手握住其足趾,两手协同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拔伸牵引。

要领及注意事项在拔伸过程中,术者可配合做踝关节的摇转活动。

适用部位踝关节。

作用主要用于踝关节扭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43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