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制录取人数为什么远远超过唐代录取的人数? 不要粘贴的!

宋代科举制录取人数为什么远远超过唐代录取的人数? 不要粘贴的!,第1张

1、唐朝教育基础没有宋朝广泛,武则天之前基本读书人还是门阀士族,穷人普遍接触不到书,随着宋初经济文化发展,到宋朝基本就形成了惟有读书高的局面。

2、唐朝时期还存在门阀势力,虽然庶族地主崛起但是替代还需要一个过程,选官制度还需要靠推荐,宋朝时期庶族地主成为主流,科举取人正式昌盛。

3、唐朝时期统治基础还不广泛,到了宋朝经济极度繁荣,阶级基础扩大到乡村地主,为招揽人才,稳固统治,宋朝科举录取人数更为积极。

扩展资料:

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朝廷下诏废除唐代的公荐制,所有考生通过科举应试,不得作弊,违者“重置其罪”。

在一千年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宋代是对寒门学子录取比例最高的朝代。有学者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

这是唐至五代时期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名录取的进士中,平民出身的占据50%以上。

参考资料:

-科举制度

随着高考的到来,古代科举制度也成了热门话题之一。 在文风炽盛的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往往都打着复古的"乡举里选"旗号, 于是在朝野大臣们面红耳赤的论争中,“ 乡举里选”这一古代“高考”制度也就变成了士人集团与皇权争夺权利的场所。 一起跟白羽来了解一下吧。

"乡举里选" 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选举制度, 指的是在基层乡村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这项听上去很美的选举范围包括了所有的国人、庶人和野人。 而这种儒家理想中的选官办法,是完全符合周朝贵族子弟任官的实际情况。

汉代沿用了这一选官制度,并规定地方官员有责任定期向朝廷荐举人才的义务。 这些人才如果是“贤良方正”和“孝廉秀才”在经过皇帝策问后即可择优录用、有时候不问就立即任用 如果是“博士子弟”要进入太学继续深造。 其实只要被"举荐"过,基本上就是"保送官员",即使无法立刻当官,经过深造和"集中培训"后,也能当官。

这项制度从一开始还相对比较合理和公正。 但到东汉以后,地方上豪强势力发展迅速,官员们的节操也是一掉再掉,人才的“品评臧否”直接由土著豪强垄断和把持。 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政治的全面腐败,这一制度完全成了府、胥、吏、徒等基层当权者敛财和谋取私利的手段。 曹操在东汉末年就曾被举为孝廉,也不知道老曹为了儿子有没有走过门路。

魏晋时期,地方豪强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人才选拔受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控制。 皇帝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得不向豪强世族让步,承认了士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 于是 "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巧的是,实行这个制度的正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这项制度与曹操的"唯才是举"截然相反, 九品中正制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服务世家大族,而这种埋没人才的“黑暗制度”到了隋朝终于被废除。 于是隋唐开始了科举取士的"高考时代"。

宋代人在儒学大兴的人文思潮下,当朝的官员们遇到点事情都喜欢"引经据典",越是老的就越是好的,特别喜欢拿上了年纪的东西说事。 于是,古老的"乡举里选"这根老黄瓜被刷上绿漆,重新摆在了当政者面前。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作为最重视科举政策的宋朝最高统治者要是不把科举整出点新花样来,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皇帝。 为了彰显自己对文教领域的重视,宋仁宗下令对科举政策进行革新。 为了让大臣们能够充分"体察圣意",不要把"经"给念歪了。仁宗在开宝五年专门下旨: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显, 圣旨里提到的"乡举里选"只是借用了这个噱头而已, 其真正目的在于纠正广大举人集中在开封进行科举考试的弊病。 这就跟现代高考前,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孩子买一个"北京户口"是一个道理。 皇帝打着"乡举里选"的旗号,不过是为了让举人们还返回各自的省份考试而已,谈不上科举制度的改革。

既然皇帝都能拿"乡举里选"作为唬人的借口,粘上毛比猴还精的大臣哪还有学不会的道理。

庆历三年,赵祯要求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提出政治改革方案。范仲淹等人马上就呈上了一份《答手诏条陈十事》的答卷。 关于科举制度改革的部分指出, "乡举里选"的本意在于先考察士人的履历,再考察艺业,但宋代的科举制度将考察履历这一环节取消并采用封弥等手段, 录取对象的姓名都无从知晓,更不论考察士人的品行了, 完全不符合"乡举里选"的本意。

因此他们提出"乡举里选"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力兴办学校教育上。 其实在科举考试中先考策论然后再考诗词歌赋、取消封弥等科举改革方案。 他们的改革侧重点放在优选人才,集中保送到高级学府去当"大学生", 目的是为国储才,而不是直接当官 。这样的设计,具有相当高的智慧水平和政治眼光。

范仲淹、欧阳修这些杰出的政治家敏锐的察觉到,"乡举里选"是以贵族政治为前提条件的, 宋代实行的是"异地为官"制度,根本无法在本地做到举贤任能,与科举制度根本无法并存。 因此"乡举里选"这种老旧的选拔制度在宋代已不可恢复, 最多也就是“借壳上市”而已

到庆历四年二月, 崇政殿说书赵师民认为,范仲淹等人的方案"先策论后诗赋"仍是通过文章取士,并不符合"乡举里选"的原则, 不能革除科举弊端,要求"还乡举里选,复序升默,以教育而察纠之也"。

同年三月,赵祯要求进一步讨论科举改革方案。于是翰林学士宋祁等人上奏,认为"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饰矣", 于是提出了"立学舍,保明举送之法"的科举方案,也就是说要把学校教育与取士制度结合起来, 主要内容包括: 兴学校;实行入学保荐制度,以考察入学者的行止;学校教育与解额关联制度。

就在激烈讨论的当天,一向拖沓的大宋朝廷居然难得的达成了上下一致。 大家根据会议讨论内容下了一份关于改革贡举制度的诏书,要求"本学校以教之,然后可求其行实"。 也就是说,这是一套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所谓"乡举里选"方案。 只有到了省级大学里面学习,才有资格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 自此"乡举里选”这项由先秦直接“保送官员”的制度,彻底变成"保送大学生"。 而这项教育制度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也不了了之。

到了锐意进取的宋神宗年代,科举改革也成了熙宁新法的重头戏,这时期的科举改革也披着"乡举里选"外衣,却产生了新的含义。 王安石等人实行“太学三舍法”的学校取土制度,裁定的"三经新义"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 其改革的目标集中在统一思想、培养"治国"人才上面。

针对神宗的科举改革意图,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二月呈《乞改科条制札子》,明确要求兴学校以统一士人的思想: "伏以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宋廷随之实行太学三舍法以实践这种所谓的"古法"。

就这样, 庆历年间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乡举里选",到熙宁年间已经发展为"学校取士"。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 大观元年(1107)年宋廷又根据蔡京的建议,实行所谓的"八行科"取士 ,即按照孝、梯、睦、姻、任、恤、忠、和等八种美德推举人才,保荐入太学,再通过三舍法取士,以此进一步恢复理想中的"乡举里选"。 于是,"乡举里选"再次成了"道德选举"的重要手段。

只要考试涉及到了道德层面,那么作为朝廷官员这种满口仁义道德的政治动物,就别想用道德去作为衡量标准了。 《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了层出不穷的"请托"和"舞弊"现象,这项"王安石变法"中的真经, 被蔡京这歪嘴和尚直接念成了别的曲调,高考的"福利"变成了"腐利", 直接让这项制度趋于崩坏的边缘。

宋朝前期和中期的大臣智商集体在线,后期的大臣们基本就不在线。 南宋的朱熹从故纸堆里扒拉出程颐当年的取士方案,如获至宝。朱熹上奏疏说:

这个建议能不能革除流弊咱不知道,但是皇帝绝对看出来这厮是在吹牛弊。 因为谁都知道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官僚机构。

程颐这一派的主张是按照古老的"乡举里选"的原则改革科举, 代表人物是司马光、吕大临、程颐、程璟, 改革的核心内容正是限制皇权。 这个方案的拥趸们认为,赋予官员自由保举士人的权力,其实是从皇帝手中分得了一部分取士的权力。 陆九渊甚至提出了完全舍弃科举,采用乡举里选法的方案, 从根子上说其实是要摆脱皇权的束缚。

而削弱专制权,是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不过这个方案本身就不完善,连咣咣砸缸的司马光也承认"然举荐之法即行,则干求属请诚所不能无也"。 所以这个取士方案从来没有受到皇帝的喜爱。

皇帝真正喜欢的还是苏轼这一派,苏轼敏锐地洞察到宋代科举的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国家选拔人才是为了更好的为皇权服务,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认识到了这一点, 苏轼就认为恢复“乡举里选”不过是脱离实际的复古之论。 "统一思想,扩张皇权"完全符合皇帝的利益,这也是宋神宗最欣赏的苏轼奏议的地方, 说明科举改革的目的只能是加强皇帝的选士权力。

白羽点评: 儒家理想中的"乡举里选"是以选官权力落实到地方 社会 为前提的,与科举加强集权是背道而驰的。 宋代的科举改革虽然打着"乡举里选"的旗号, 但是只有智者才没把这种老掉牙的东西当回事。 所以论争的结果要么是庆历新政中对"乡举里选"的肆意曲解,要么是王安石变法中因自相矛盾而注定失败的科举政策。 究其原因不过是加强皇权与限制皇权两种对立因素的对撞罢了,也是国家与 社会 力量之间的博弈而已。

创史上最繁荣时代,一代帝王宋仁宗有才能,在于他善于善于纳谏,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在位期间,经济,科技,民生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几百个皇帝,被上庙号仁的只有四位,蜀汉仁宗刘禅,宋朝宋仁宗赵桢,明仁宗朱高炽和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就是嘉庆帝。刘禅最后亡国;朱高炽本来很有明君气度,结果也让人唏嘘;清仁宗虽然道德好,也施行了一些仁政,但其统治期间却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时欧洲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使中国错过了再次兴盛的大好历史机会。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其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因此受到后世的称赞。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

宋仁宗通过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发现和利用了一大批人才,他一生中格外看重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这也为后来国家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宋仁宗可能没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伟业,但也以其仁而足以成为历史上最具人气的皇帝之一。

在中国古代选举人才的手段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是一项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目前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一种机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那么,我刚刚也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宋代的时候,是增加了录取人数,也就是说科举考试有更多的人可以当上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样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貌似后来就出现了冗官。具体的我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南宋王栐史料笔记《燕翼诒谋录》中“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就颁布诏书,特奏贡士(科考落第者)马浦等106人,各赐本科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不仅如此,宋太祖还推行“堂吏用士人”制度,他以过去“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脏”为由,于开宝4年(971年)“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薄、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并将此策作为“开基立国之宏规”。

这样一来“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不断扩招,虽造成公务员队伍臃肿、效率低下,加重了财政负担,但也有效地防范了“黄巢式”的落第秀才造反作乱。

与此同时,宋太祖及宋王朝历代最高统治者还发扬光大了武则天发明的“殿试”,以进一步安抚和笼络读书人。据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载,开宝六年(973年),翰林学士李昉主持科考,录取了38名考生,宋太祖在召对这些考生时,发现有两个考生材质太差而予以淘汰,其中一人是李昉的同乡,这引起了宋太祖的怀疑。而当时落第考生徐士廉等又击鼓控告李昉营私舞弊,希望能复试。于是,宋太祖令在落第考生中选出195人,和已录取的38人一起殿试,结果已录取的38人中有10人落选。好在宋代皇帝非常敬畏生命,李昉只受到了降职处分。

王栐转录此事还予以点评:“艺祖皇帝以初御试,特优与取放,以示异恩;而御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赵匡胤举行大规模殿试的目的就是,其一,做好人谁不会要做的话,也应该有本天子做,天下读书人都知道是皇恩浩荡,自然会拥戴“赵家天下”。

其二,以往考中的进士皆自投主考官或举荐人门下,结果出现了许多“小团伙”,实行殿试可防止甚至杜绝“团团伙伙”的出现,减少对皇权的威胁。归根结底,宋代科考屡次“扩招”,并推出“特奏”“堂吏士人”等一系列善待读书人的“重文轻武”制,真正目的就是笼络读书人,防止他们“揭竿而起”。

好吧!从某种程度上宋朝做到了无秀才举兵的现象,但随之而来的尴尬是,宋朝出现了严重的冗官现象。

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有人说,他太弱了,虽然有三百年的历史,可偏偏是一直都在被打的状态。有人说,宋朝很厉害,当年它社会上的经济发达程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办法比的。但事实上,攻击宋朝的人,都只能是拿着这三百年挨打的事实来说话,但反驳这种说法的人,却可以拿出很多中言论。

宋朝的优秀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首先就是所有人公认的有钱。就拿公元1000年的宋朝生产总值来看,这个数值占到了世界经济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可以说,宋朝是真的很有钱。其次,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因为儒学得到了复兴,一定程度的让科技发展,也让政治开明。最后,宋朝很厉害,没有内患,其他朝代都有的外戚,藩镇割据情况,宋朝是没有的。这也让宋朝荣登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是亡于内乱的朝代了。

但不管宋朝有多优秀,宋朝终究还是一个孱弱的朝代,并且历史都是被分成两段的。可偏偏,这个存在了三百年的朝代,明明孱弱,却出现了一个北宋出丞相,南宋出名将的现象。你来告诉我,宋朝究竟是凭什么得到这些人才的?

我想,不管是宋朝的孱弱,还是宋朝拥有的这些人才,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为当年开国帝宋太祖的一句话,那就是重文轻武。宋太祖得到天下的原因他自己也很清楚,那就是因为自己是武将,拥有兵力。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创立的王朝被这样推翻,他提出了这一观点。结果,这成为了宋朝的治国方针,并且多年都没有改变。

于是,我们看到了孱弱的宋朝,被打的一直朝贡的宋朝。但同时,因为对文人的重视,所以让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更是被陈寅恪认为,华夏文化最登峰造极的时候,就是在宋朝。可以说,因为文化的繁荣,宋朝可以培养出许多担任大任的丞相。北宋在亡之前,靠着朝贡换来的和平,他有了培养文人的土壤。

而南宋出名将,则是与社会环境和外部环境有关。因为文化繁荣,儒学盛行,所以在人们的心中,是有很强的忠君爱国思想的,这种思想让宋朝出现了非常多的英雄,如岳飞,文天祥等人。另外,比起北宋的相对和平,南宋更是被北方政权逼的不断南退。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让南宋逼不得已出现了许多的名将。比如文天祥,他本是文臣,后来才成为了武将的。

现代的高考为我国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可以说高考是让我们又爱又恨。而宋朝的科举与现在高考非常相似,还有很多反作弊措施。宋朝是一个非常重文轻武的朝代,设立了很多考试内容,有的宋朝国君还专门设立了美术类考试。考试的种类多,考试也公平公正,这样会吸引更多人的来考试,也能选拔更多的人才。

宋朝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和以前的差不多,他们也是考帖经、墨义和诗赋,但是王安石之后考试就发生了变化,王安石主张经义、论、策为考试的内容。此次考试的改革变成了四场考试,先考大经和兼经,再考论和策。而且殿试仅限千字以上,只能对当时考生说一声自求多福吧。 

但是这是王安石的主张,其他人并不同意,于是王安石一下台之后,考试就变化多端了。这也让让众多考生负担压力增大,学习了很多内容。在考试政策的不断变化之中 ,宋朝的考生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知识面也就越来越广了。

不得不说宋朝的反作弊系统也是非常厉害的,不仅出题的考试官会像现代一样被关进“小黑屋”,而且与考试的相关人员有关系的考生会被单独集中考试,考生考试之前也会检查考生是否带有相关物品以防作弊。在这样相对公平的考试体制下,大大减少了考试的水分,提高考生考试的积极性。因此在国家政策的监督再加上考生极高的积极性,宋朝的进士不多也难。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权知贡举,各科共录取899人,其中,进士388人。 一甲三名为,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 都不认识?没关系。同年考中进士的还有: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 宋明理学的引路人张载、程颢; 以及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等。 这一年试举,光辉照耀整个大宋。

于是,我们很容易就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宋朝为什么能够实现人才大爆炸?宋朝的人才为什么那么多?

先说几个想当然的原因:宋朝的人口多,所以宋朝的人才多;宋朝的科举更繁盛,所以宋朝的人才多;宋朝的经济文化最发达,所以宋朝的人才多。

这些立即能够给出的原因,也并不完全就是想当然,因为它们都有理论模型的支持。人口增加了,产生人才的总量就增加了,总量增加则优异数必然增加。科举取士则是在以增加头部机会的方式增大标准差,标准差增大则优异数也必然增加。经济文化发达,特别是印刷术的成熟,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自然提高了整体平均素质,平均值增大必然增加优异数。于是,按照正态分布的模型来分析宋朝,其人才优异数肯定是历代王朝中最大的。

但以上这些,都能找到反例,甚至连这个问题本身都有反例。

就顶尖的治国人才来说,宋朝不及汉朝,甚至也不如秦朝,虽然宋朝的经济文化更发达。秦朝的李斯直接开创了三公九卿制,这种开创性的工作,谁能比?汉朝的贾谊,一篇《治安策》雄冠两汉四百年,要比苏洵的《六国论》不知道高出多少层级。

要说诗词歌赋的文学人才,宋朝也不及唐朝,虽然宋朝的人口比唐朝还多。宋朝的宋词着实美轮美奂,但是唐诗呢?唐朝一个中等诗人拉到宋朝,都能列到顶级里面。

至于开疆拓土的将军人才,宋朝可能跟谁都没法比。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不低于唐朝,那是因为唐朝一直在打仗,而且一直在打硬仗。而澶渊之盟后,宋朝基本上就没打过什么大仗。而且,其主要胜率都在前期,也就是建国之初。那时候打仗的将军和士兵都是谁?都不是宋朝培养的,而是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将。

同样,要说人口多,宋朝怎么也比不过元明清吧。要说科举取士,明朝和清朝也没少录取。要说经济文化,洋务运动后的大清,实现了传统王朝的回光返照,经济上不次于宋朝。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反例,那就是谁能跟春秋战国比。这个轴心时代,诸子百家,历朝历代都无人能够争锋。

如果问一个现代人,更愿意生活在哪个朝代,很多人选择宋朝。而且给大家的一般感觉,仍旧是宋朝的人才最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口总量最多、科举取士更多、经济文化更发达,这些只是问题的表象。而问题的本质应该是宋朝的社会活力更强。

传统王朝中,没有哪个王朝能有宋朝的社会活力。

苏湖熟天下足,这个肯定夸张。但是,足以说明一个问题是江南财富之丰盛。同时,也能说明国家不需要四处找钱,有了苏湖熟就够了。

宋朝几乎是古代中原王朝中少有不歧视商人的,读书靠不上进士,那就去经商。在宋朝,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宋朝女人的社会地位肯定不如唐朝,但是也不会太低。之所以后来各种低,主要是因为南宋,对外打不过就对内拼命搞各种礼教束缚。但是,我们说宋朝往往都是说北宋。

更难得的是宋朝还有过一段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这是历史课本说的。其主要依据就是宋朝的手工业极为发达。而且,还有《梦溪笔谈》这种著作。四大发明里,有三个就在宋朝。所以,你不能说宋朝的社会成就是一种偶然。

以上都是活力的表象,而活力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不用常年对外征战,所以社会环境非常宽松,于是也就活力四射了。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还是跟匈奴打了一场大仗,蒙恬三十万人北却匈奴,这一仗跟南伐百越不一样,是不得不打的,因为匈奴入侵会亡国。后来,又不得不修长城,直接逼出了一个大泽乡起义。

汉初七十年修生养息,但是也没少跟匈奴打仗,而且动员十几万规模的场景也不是没有过。汉武帝之后就更别说了,几乎是年年都要打。

唐朝是不修长城的自信帝国,但是唐朝的对外战争就没停过,光跟吐蕃就打了200多年。跟外边还没打完,内部自己又打上了,安史之乱后大唐就没消停过。

清朝呢?清朝直到乾隆时期打完大小和卓战争才算消停一点儿。但是,清朝人不自信,始终担心汉人造反,所以社会管制就要多严有多严。然而这也没防住,太平天国运动就打了14年,几千万人都搅和了进去。

唯一的特例就是宋朝。自澶渊之盟后,宋朝基本上就没打过什么大仗。对西夏的战争确实没有中断过,但那只是一个局部战争,一个陕西军基本上就能搞定。

正是因为宋朝不打仗,所以国家才允许社会宽松起来。开封城能开夜市,但是大唐的长安就得搞宵禁。原因是大唐帝国时刻都要准备打仗,所以国内必须高度紧张。

既然要常年打仗,国家就得集中资源。谁都知道商人能促进经济,经济发达了能促进税收。但是,古代国家没有那么先进的税收系统,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编户齐民,一个一个地数人头去收税。商人虽然有用,但只是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没啥用,当然就不受政府待见。

手工业或工商业要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先别说吃好穿好的问题,得先说能不能吃上饭和吃得饱的问题。但是,如果国家常年打仗,那就多少粮食都不够吃。十万大军背后是几十万壮丁,几十万壮丁背后又是多少土地被荒芜。这种状态下,农业即便搞得起来,也得先养活上百万不事生产大兵。

一般历史学家都说中国在清朝遭遇了内卷化,人力资源过剩所以一切技术改良都无必要。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清朝的管制太严导致社会没有活力。没有活力的社会,也就没了创新。

管制太严,清朝有清朝的问题。但是清朝之前,则主要是战争的问题。为了战争,社会就必须实现一种半军事化管制。而宋朝,恰恰不需要担心战争的问题,所以社会管制就没啥必要。王安石变法实际上就是在实施一种严格管制的目标方向,但是失败了。反对派是一个方面,但国家不需要才是最大的原因。商鞅变法能搞成,原因是秦战国太需要了,因为不变法就得死。

所以,宋朝之所以呈现出人才繁盛的样貌,主要是因为社会活力四射。而宋朝社会之所以能够活力四射,就是因为社会环境足够宽松,国家不用常年准备打仗。人才之所以成就人才风流,得首先要有产生人才的土壤,但更关键的是有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一个活力四射的社会,就是这种土壤、就是这种平台。宋朝能够提供,但其他朝代却不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6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