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传文言文翻译介绍如下:
翻译:杨士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於世,泰和人。很早就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他随母亲到罗家,不久恢复本宗。家中十分贫困。他努力学习,教授学生以维持自己的生活。经常出游湖、湘之间,在江夏设立书塾最久。建文初年,朝廷召集各地儒士修纂《太祖实录》,杨士奇已因推举召为教授正要出发,王叔英又以有治史之才推荐,於是被召进翰林院,充任编纂官。
不久,朝廷命吏部考核评定史馆的各位儒士。尚书张鱿得到杨士奇的策论,说:“这不是经生所能说的话。”上奏为第一。授官吴王府审理副,仍旧在史馆供职,成祖登位,改任编修。不久,被挑选进入内阁,主管机要事务,几个月后晋升为侍讲。永乐二年,挑选太子属官,任命杨士奇为左中允。
永乐五年,晋升为左谕德。杨士奇任职十分谨慎,在私人居室从不谈公事,即使是最亲密交厚的人也从来听不到。在皇上面前,举止恭敬谨慎,善於应答,论事总是合乎皇上意旨。别人有小过失,曾经为之掩盖。广东布政使徐奇装载着岭南的土特产馈赠给朝廷的大臣,有人得到他准备送人的捆目名册进呈皇上。
皇上看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召见询问他。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去广东时,各位大臣作诗歌文章送行,臣正值生病没有参加,所以只有我没上名单。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礼物轻微,应当没有其他的意思。”皇上急忙下令烧毁了名册。永乐六年,皇上出巡北方,命杨士奇与蹇义、黄淮留下辅助太子。
太子喜爱文章词采,赞善王汝玉以作诗之法进呈。杨士奇说:“殿下应当留心《六经》,有空闲可看两汉的诏令。诗歌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去做。”太子称好。当初,皇上起兵的时候,汉王多次奋力作战有功,皇上许诺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后来没有得到册立,就怨恨失望。皇上又怜惜赵王年纪轻,十分宠爱他。
於是两位亲王就联合起来离间太子和皇上的关系,皇上很是心动。永乐九年,皇上返回南京,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代理国事的情况,杨士奇回答说很孝敬,并且说:“殿下的天资高,即使有了过失一定会知道,知道了一定会改正,一心爱人,决不会辜负陛下的托付。”皇上很高兴。永乐十一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
礼部尚书吕震请求不要免去朝贺。侍郎仪智坚持说不行。杨士奇也引用宋仁宗的事竭力论说。於是免去了朝贺。第二年,皇上出征北方。杨士奇仍然辅助太子驻守京师。汉王暗中攻击太子更加急迫。皇上返京,因太子接驾慢了一步,将太子属官黄淮等人全部关进监狱,杨士奇后到,原谅了他。召见他询问太子的事。杨士奇叩头说:“太子还和原来一样孝敬。
拖延接驾的事,都是臣等人的罪过。”皇上怒意缓解了。随皇上出征的各大臣纷纷上奏章弹劾杨士奇不应当被单独宽宥,於是被关进锦衣卫的监狱,不久释放。永乐十四年,皇上返回京师,稍微听说了一些汉王争夺嫡位的阴谋以及各种越轨的行为,以此事询问蹇义,蹇义不回答,於是问杨士奇。
回答说:“臣与蹇义都侍奉太子,外面人没有敢对我们两人说汉王事情的。但是汉王两次被派去藩地,他都不肯动身。现在知道陛下将要迁都,就马上请求留守南京。希望陛下深入地观察汉王的意图。”皇上沉默,起座还宫。过了几天,皇上全面了解了汉王的事情,削减了两个护卫,将他安排在乐安。第二年,晋升杨士奇为翰林学士,兼任原来的官职。
永乐十九年,改任左春坊大学士,仍然兼任学士。第二年再次以辅助教导太子有差错而获罪,关进锦衣卫监狱,十天后被释放。仁宗登位,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皇上驾临便殿,蹇义、夏原吉奏事还没有退下。皇上远远看见杨士奇,对两人说:“新任华盖殿大学士来了,一定有正直的言论,我们试着一起听他说。”
杨士奇入殿说:“皇上下恩诏减去每年宫廷用度才二天,惜薪司就传下旨意徵收红枣八十万斤,与前面恩诏相抵触。”皇上立即下令减少一半。朝廷中穿丧服守孝二十七天期满,吕震请求马上换成吉服。杨士奇认为不可以,吕震厉声地斥责他。蹇义兼取双方意见奏进。第二天,皇上穿戴着白帽和麻衣麻带临朝听政。
朝廷大臣中只有杨士奇及英国公张辅的衣服和皇上一样。朝见结束,皇上对左右的人说:“灵柩还停留在宫中,换下丧服难道是臣子所忍心说的杨士奇坚持是对的。”晋升为少保,与同僚杨荣、金幼孜一起被赐予“督察过失纠正谬误”的银质徽章,准许密封奏章论事。不久晋升为少傅。
当时布政使、按察使、知府、县令等地方官员来京朝见皇上,尚书李庆建议发派军队中多余的马给这些官吏,每年向他们徵收产下的马驹。杨士奇说:“朝廷选择贤才授予官职,却让他们去养马,这是重视牲畜而轻视士子,用什麽给天下后世的人树立榜样呢”皇上同意并亲自颁发圣旨取消这一做法,旋即又没有声息了。杨士奇再次竭力上言,又没有答覆。
过了一段时间,皇上驾临思善门,召见杨士奇对他说:“朕以前岂是真的忘了这件事听说吕震、李庆等人都不喜欢你,朕是担心你孤立,恐怕被他们所伤害,不想是因为你的上言而取消这件事罢了,现在有托辞了。”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论养马不便利的奏疏,让杨士奇起草敕令并实行之。杨士奇叩头谢恩。
群臣练习正月初一朝贺的礼仪,吕震请用音乐,杨士奇与黄淮上疏制止。没有答覆。杨士奇又上奏,在庭中一直等到夜漏下十刻,答覆说同意。过了一天,皇上召见杨士奇对他说:“吕震每件事情都耽误朕,不是你们上言,后悔也来不及了。”命杨士奇兼任兵部尚书,同时领取三种职务的俸禄。
杨士奇辞掉了尚书的俸禄。皇上代理国事时,怨恨御史舒仲成,到这时候想加罪於他。杨士奇说:“陛下登位,下诏说从前违逆过皇上意旨的都将得到宽宥。如果治舒仲成的罪,那麽诏书就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如汉景帝那样对待卫绾,不也很好吗”皇上立即作罢,不治罪了。有人议论说大理寺卿虞谦上言论事不机密,皇上发怒,将他降了一级。
杨士奇为他辩白其中的冤屈,得以恢复原来的级别。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言论事而获罪。杨士奇说:“弋谦响应皇上的诏令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加罪於他,那麽各位大臣从此就不敢说话了。”皇上立刻晋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自己的过失。当时有上书歌颂天下太平的人,皇上把它拿给众大臣看,都认为确实如此。
只有杨士奇说:“陛下虽然是恩泽遍布天下,然而流离失所的人还没有返回家乡,满目疮痍还没有恢复,人民的生活还十分艰难。再休养生息几年,也许太平盛世就可以期待了。”皇上说:“是这样的。”因此回头看着蹇义等人说:“朕以至诚对待你们,希望得到匡救辅助。只有杨士奇曾五次上奏章。你们都没有一句话。
难道果真朝廷中没有错误的政事,天下太平了吗”众大臣惭愧谢罪。这一年的四月,皇上赐给杨士奇诏书说:“从前朕受命代理国事,你侍奉左右,同心同德,为了国家而舍身,多次经历艰难险阻,从不改变志向。一直到朕继位以来,有好的建议就入宫禀告,期望朕治理好国家,坚贞而没有贰心,这些都刻在朕的心中。
现在制作‘杨贞一印’赐给你,希望能继续尽心匡辅,以成就君主贤明臣下良善的美誉。”不久修纂《太宗实录》,与黄淮、金幼孜、杨溥一起充任总裁官。不多久,皇上病了,召杨士奇与蹇义、黄淮、杨荣到思善门,命令杨士奇起草敕令去南京召回太子。宣宗登位,修纂《仁宗实录》,仍然充任总裁。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叛。
皇上亲自征讨,平定了叛乱。军队返回,驻扎在献县的单家桥,侍郎陈山迎接觐见皇上,说汉、赵二位亲王其实是同一条心,请求乘此机会袭击彰德拿下赵王。杨荣竭力赞同。杨士奇说:“事情应当有实据,天地和鬼神是可以欺骗的吗”杨荣厉声说:“你想阻挠大计吗!现在逆党说赵王其实参与了阴谋,怎麽说没有理由”
杨士奇说:“太宗皇帝有三个儿子,当今皇上只有两位叔父。有罪的人不可赦免,而其无罪的应当厚待他,怀疑就防着他,只要不出事就行了。怎麽能突然使用军队,伤害皇祖在天之意呢”当时只有杨溥与杨士奇的意见相同。正要入宫谏诤,杨荣先进去了,杨士奇跟在他后面,守门人不放他进去。不久皇上召蹇义、夏原吉进去。
二人将杨士奇的意见告诉皇上。皇上当初就没有加罪於赵王的意思,发兵的事得以平息。等到返回京师,皇上考虑杨士奇的意见,对他说:“现在议论的人大多上言论赵王的事情,怎麽办”杨士奇说:“赵王是皇上最亲的人,陛下应当保全他,不要被群臣的言论所迷惑。”皇上说:“我想把群臣的奏章加封后给赵王看,让他自行处理怎麽样”
杨士奇说:“太好了,再得到一份诏书那就更好了。”於是派使者出发带着诏书抵达赵王的藩地。赵王得到诏书大喜。哭泣着说:“我有生路了。”立即上表谢恩,并且献上王府护卫,那些言官才不说了。皇上对赵王日益亲近而疏远陈山。对杨士奇说:“赵王之所以能保全,是你的功劳。”赐给金银彩帛。当时交阯几次叛乱。朝廷多次发大部队征讨,都战败覆灭。
交阯的黎利派人来京假意请求册立陈氏的后裔。皇上也厌倦了打仗,想准许这一请求。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以下的人,都说给他封号没有名义,白白地向天下人示弱。皇上召见杨士奇、杨荣谋划,二人竭力说:“陛下体恤百姓的生命所以安抚荒远的边地,不是没有名义。汉代放弃珠匡,前朝史书以此作为美谈,不算作示弱,准许他只会带来便利。”
不久皇上下令选择出使交阯的人,蹇义推荐伏伯安有口才。杨士奇说:“说话不符合忠信,即使是蛮荒之地也不能让他去。伏伯安是小人,出使将会玷辱国家。”皇上赞同他的意见,另外派遣使者。从这以后放弃交阯,停止出兵,每年节省军事费用成千上万。
宣德五年春季,皇上侍奉皇太后拜谒祖先陵墓,召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以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在皇太后所住的临时宫殿中朝见太后。太后慰劳了他们。皇上又对杨士奇说:“太后对朕说,先帝在东宫做太子时,只有你不怕违忤,先帝能够听从,因此没有坏过事。又教诲朕应当接受直言进谏。”
杨士奇回答说:“这是皇太后具有美盛品德的话,愿陛下记住。”不久皇上敕令鸿胪寺,杨士奇年老有病,赶着上朝有时落在后面,不必论罪上奏。皇上曾经改装出行,夜晚驾临杨士奇的宅邸。杨士奇慌忙出来迎接,叩头说:“陛下怎麽能不珍惜自己关系到国家社稷命运的身体呢”皇上说:“朕想与你说句话,因此就来了。”
过了几天,抓获二个盗贼,有不轨的企图。皇上召见杨士奇,告诉他这件事,并且说:“从今以后知道你爱护朕了。”皇上因各地频频发生水灾旱灾,召见杨士奇商议下诏令宽大体恤,免除受灾地区的租税和养官马所亏空数额的事情。
杨士奇因而请求一并免除拖欠的赋税以及徵收柴火乾草的税钱,减少官田赋税的定额,清理滞留的冤案,淘汰到京城服役的工匠,以扩大皇上布施恩德的意愿。百姓非常高兴。过了二年,皇上对杨士奇说:“体恤百姓的诏令下达已久,现在还有什麽可以抚恤的吗”杨士奇说:“上次诏令减免官田的租税,但户部仍然按以前的定额徵收。”
皇上不高兴地说:“现在开始执行诏令,违反规定的人将依法定罪。”杨士奇又请求安抚逃荒的人民,纠察贪官污吏,推举有辞章修养的文人和勇猛果敢的武士,让被判极刑人家的子孙都能够在仕途上进升。又请求朝廷大臣三品以上的以及都察院和六科的官员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以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人选。
都答覆同意。在那一阶段,皇上励精图治,杨士奇等辅臣同心辅助,四海之内号称为政治修明,社会安定。皇上就效仿古代君王和臣子巡游的事,每当一年的开始,赐百官休息十天。皇上的车驾也时常驾临西苑、万岁山,众学士都随从左右,赋诗唱和,皇上安详地询问民间的疾苦。有什麽论事上奏,皇上都虚心地倾听接受。皇上当初登位的时候,内阁大臣有七人。
陈山、张瑛因为是皇上当太子时的旧臣而蒙恩入阁,不称职,调出内阁任别的官职。黄淮因病退休。金幼孜去世。内阁中只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杨荣爽朗果断,遇事敢作敢为,几次随从成祖出征北方,能够知晓边疆将帅是否贤良,要塞的险阻平坦和距离远近,敌国的归附情况。但是他经常接受迹赠,边疆的将帅每年按时送他好马。
皇上很清楚这事,就问杨士奇。杨士奇竭力上言:“杨荣精通边塞事务,臣等人不如他,不应当以小毛病耿耿於心。”皇上笑着说:“杨荣曾经揭你和夏原吉的短处,你还要为他设想吗”杨士奇说:“愿陛下能像宽容臣那样宽容杨荣。”皇上的怒气才缓解。这以后,杨士奇所说的话渐渐传出,杨荣因此愧对杨士奇,两人相处得十分愉快。
皇上也更加亲近厚待杨士奇,先后赐给杨士奇的精美果品、祭品美酒、金绮衣、钱币、书籍器皿多得无法计算。宣宗崩,英宗登位,才九岁,军事国务大事禀告太皇太后后作决定。太后一心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有事就派遣宦官去内阁咨询商议,然后作出决策。三人也都很自信,从容不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杨士奇首先请求训练士兵,严守边防,设置南京参赞机务大臣,分别派遣文武官员镇守巡抚江西、湖广、河南、山东,取消侦事校尉。又请求按照次序免除租税,慎重用刑断案,严格考核各部门工作。都批准实行。正统的开头几年,朝廷政治清明,是杨士奇等人的功劳。正统三年,《宣宗实录》修成,晋升为少师。正统四年,请求退休。
不批准,敕令准他返乡扫墓。不久,返回朝廷。当时宦官王振得宠於皇上,逐渐开始干预内庭之外的事务,引导皇上用威严管理下属,大臣往往被关进监狱。靖江王佐敬私下赠金子给杨荣。杨荣已先返乡扫墓,回来后不知道这件事。王振想藉此机会扳倒杨荣,杨士奇竭力缓解这件事,得以平息。杨荣不久去世,杨士奇、杨溥更加孤立。
第二年就大规模发兵征伐麓川,库银耗费巨大,士兵马匹死去达几万。后年,太皇太后崩,王振的势力更是大盛,大肆作威作福,文武百官稍有抵触,就遭执拿并拘禁。朝廷大臣人人恐惧不安,杨士奇也无法制止。杨士奇已经年老,儿子杨稷傲慢暴戾,曾经施暴杀人。言官纷纷上奏章弹劾杨稷。朝廷商议不立即定罪,将这些奏章封送给杨士奇看。
又有人揭发杨稷横行暴虐的几十件罪状,於是将他关进监狱。当时杨士奇因年老有病正在休假。皇上恐怕伤了杨士奇的心,降旨慰劳劝勉。杨士奇感激流泪,忧伤得不能起床。正统九年三月去世,年八十。赠官太师,谥号文贞。有关部门於是论罪诛杀了杨稷。当初,正统初年,杨士奇上言瓦剌渐渐强大,将成为边疆的祸患,而边疆军队缺少马匹,恐怕无法抵御。
请求在附近的太仆寺马群登记处领取马匹,西番进贡的马匹也全部发给军队。杨士奇死后不久,也先果然入侵,发生了“土木之难”,有识之士想起了杨士奇的话。又一直善於识别人才,喜欢推荐清贫的读书人,他推荐的人中有从来没有见过面的。
于谦、周忱、况钟等人,都是因为杨士奇的推荐,做官达一二十年,清廉和才干为天下之首,成为当代的名臣。第二子杨樋,以上代余荫的资格被任命为尚宝丞。成化年间,晋升太常寺少卿,掌管太常事务。
管理古罗马公共事务的机构带有军事民主制性质,主要有:①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的成年男子参加,其任务是决定战争,选举包括“王”在内的高级官吏,对重大问题的议案进行表决。②元老院,又称长老议事会,由罗马 300个氏族的显贵组成,协助“王”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由它首先讨论。③“王”,由库里亚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审判、祭司等权,但无民政权。第六位“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执政时(约公元前578~前534),依靠平民的支持进行改革,促成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形成,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推进了一步。
共和时代王政时代末,“王”塔克文暴虐无道,罗马人愤而逐之。约于公元前 509年建立了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共和时代早期,罗马政权掌握在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执政官、监察官等行政长官手中,逐步形成寡头共和政体。贵族当政,平民无权,平民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平民终于取得了设立平民保民官和平民会议、担任高级官职等一系列权利,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的不断完善。其政治机构主要有:①执政官。共和时代始设,从森图里亚会议(百人团会议)中选出2人,任期 1年,掌管最高军事和民政权力。最初多为贵族独占,公元前366年起始从平民中选出1人,任满后可进入元老院。②公民大会。此时森图里亚大会已取代了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库里亚大会。其职权是选举高级官吏,决定是否对外宣战,表决执政官提交的一切议案,但大会通过的所有议案须经元老院的最后批准始能生效。由于各等级投票数额不一,故实权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③元老院。成员已由100人增至300人,最初为贵族垄断,后卸任执政官及上层平民亦可加入。元老院是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总揽行政、立法、外交、军事、财政、司法等大权,也是罗马共和政体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并设有保民官、财政宫、监察官、司法官等。
公元前3~前1世纪,由于不断进行对外扩张,罗马已从一个蕞尔小邦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国。公元前 1世纪,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和平民的反抗斗争,罗马共和国出现了严重危机,共和政体已不再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共和时代末先后出现了LC苏拉和GJ凯撒的独裁。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G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屋大维确立了个人的专制统治,共和国宣告覆亡,罗马从此进入奴隶制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罗马帝国通常分为前期帝国(公元前27~公元284)和后期帝国(284~476),前期帝国采用普林斯制,后期帝国实行多米那特制。两者本质一致,旨在建立军事独裁的专制帝国,但各有特点。
普林斯制一般称为元首政治(或元首制)。普林斯是拉丁文 principatus的音译,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普林斯制形成于奥古斯都在位时期(公元前27~公元14)。奥古斯都逐一战胜政敌,结束了长期的罗马内战。他承袭凯撒的传统,企图重新确立个人的独裁统治。但是,共和制在当时还有影响,维护共和政治传统的社会力量依然存在,促使奥古斯都采取元首政治的传统方式。这种政治制度是古罗马奴隶制国家从共和走向帝制过程中产生的,在政治上具有过渡性。普林斯制的基本特点是:①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元老院等共和时代的国家机构名义上继续存在,元首可以援引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为依据而拥有各项个人权力。②国家机构的原有职能逐渐变化,或被削弱(如元老院),或名存实亡(如公民大会),一些重要的职位为元首长期占有,如奥古斯都连续多年担任执政官,获得终身保民官的职权,元首成为掌握实权的民政机关的主宰。后来元首还兼任大祭司长,在宗教事务中起主导作用。③普林斯制的主要支柱是军队,元首享有最高元帅的称号,他不仅拥有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而且成为驾驭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元首政治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一般认为,奥古斯都就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元首政治形式上尊重元老院,故近代一些学者也称罗马帝国前期奉行的是元首与元老院的两头政治。
多米那特制多米那特是拉丁文 dominatus的音译,意为君主制。GAV戴克里先继位(284~305),把共和制的外衣完全抛弃,代之以公开的君主制。从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由普林斯制转变为多米那特制。多米那特制的特点是: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是"多米那斯"意为(主人、统治者);自诩其权力起源于神,其命令具有法律效力,对臣民拥有生杀予夺之权;采古代东方君主的宫廷朝仪。戴克里先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被分成4个部分,由4个统治者共同治理,形成了“四帝共治制”的局面,但由戴克里先掌管全权。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政体,巩固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帝国,实施了行政、军事、财政及币制等多项改革。
王政初期,罗马按氏族部落召集武装力量。到王政后期,相传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约公元前578~前534在位)实行改革,根据财产原则划分公民为 5个等级,规定各等级中17~60岁的公民皆有服军役的义务,从而创建了公民兵制(见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王负责征集和统率军队。公民兵出征须自备武装和给养,战后即解散,返回家园重操旧业。当时作战队形是排成密集方阵,重装步兵在战斗中起决定作用。
共和国建立后,特别在公元前4世纪,由于战争的频繁和扩大,罗马军事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传说中将此变化归之于著名统帅MF卡米卢斯(~公元前365)实行的改革,其实这些变革并非一人之功和一时之效,而是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大概起初在军队中发放军饷,并由国家供给武器和给养,后来逐渐改进了军事组织、战斗队形和武器装备。继而在布匿战争中又有多方面的改进,终于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军事制度。当时罗马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是军团,通常由4500人组成,包括3000名重装步兵、1200名轻装步兵和300名骑兵。重装步兵为军团的主力,配备投枪、短剑、大盾、金属头盔、胸铠和胫甲。每个军团分为30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为两个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中队按士兵年龄和经验分成三类:由年轻人和由成年人组成的中队,各有120名重装步兵;由老兵组成的中队,只有60名重装步兵。战斗时,年轻人组成的中队居前,称为枪兵;成年人中队居中,称为主力兵;老兵中队居后,称为后备兵。这就是著名的罗马军团三列队法。轻装步兵和骑兵亦分为小队,战斗中轻装步兵通常配置于军团前面,骑兵则掩护两翼。征服意大利后,罗马军队中还有臣属于罗马的城邦或部落即所谓同盟者提供的大量辅助部队,配合军团作战。最高军事指挥权掌握在执政官手中。军团的指挥官是 6名军事保民官,系由公民大会推举或由执政官委任。下级军官中最重要的是森图里奥(Centurio,又译“百人队长”),从士兵中挑选任命。罗马军纪严酷,违犯者受到严惩甚至处死。行军和扎营都作严格规定,宿夜必须挖沟筑墙,建造营地,以防突然袭击。
公民兵制随着城邦危机显露出其弱点。公元前 2世纪末,著名军事家G马略(公元前157~前86)实行军事改革。其主要之点是推行募兵制,招募以前无权参军的贫苦公民到军中服役;提高薪饷,延长服役期限;同时为了加强军队的机动性,改变军团的编制和作战队形(见马略军事改革)。此后,罗马开始出现职业军,军队参与社会斗争,逐渐成为奴隶主权贵争权夺利和实现独裁统治的工具。
奥古斯都创建帝国之后,又对罗马军事制度作了改革:以精锐军团组成常备军,并配备以辅助部队,驻扎于行省和边防要地;还建立近卫军拱卫罗马,保卫元首及其家族;军团的编制基本照旧,但军中要职由元老和骑士担任;军团士兵仍从罗马公民中招募,辅助部队则从行省和附庸国非罗马公民中征集,近卫军仅来自意大利的罗马公民。这三者的士兵在服役期限和薪饷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辅助部队的退伍士兵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后来,由于罗马公民权的扩展,行省居民在军团中的比例日益增加,军团和辅助部队的差别逐渐缩小。到公元 2世纪,驻行省的帝国军队就地征兵,并修筑了永久性营地,完全成为当地驻军。此时,军队装备有所改进,骑兵的作用较前增强。
LS塞维鲁(193~211在位)对各类军队的招募地区和待遇作了改革,使每个士兵都有升任军官的可能,允许士兵和家属住在一起。皇帝PLVE加列努斯(260~268在位)则不让元老在军中任职,并且扩大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建立一支机动的骑兵后备军。3 世纪末和4世纪上半叶,GAV戴克里先(284~305在位)和君士坦丁一世实行军事改革,把帝国军队分为边防军团和机动军团,加强军队的机动性,以应付危机(见戴克里先的改革)。晚期帝国军队中显著的变化是“蛮族”成分愈来愈大。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杭州做知州(行政长官)时,把他的一些部下都推荐当上了官有一个叫苏麟的人当时正受命在外巡检,没有被范仲淹注意到苏麟就写了一首诗献给他诗有有两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表面上是写自然现象,实际寓意是:在您身边的人都先得到了提拔当机会,而我没有得到重用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提升
现通常用此典故讽刺由于地位或关系亲近而优先得到便利或利益的人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好像是东北辽宁省)。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难道母亲也没了?韩愈在祭奠侄子韩老成死的祭文中没讲明白,说只能依靠兄嫂),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诱导。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4)年间(因为其他年号都比较短),文坛风气是比较崇尚古文,模仿杨雄和董仲舒的议论文,而独孤及和梁肃被称为模仿的最好,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广泛尊敬。韩愈和他们的拥趸们交往,刻苦钻研和模仿,打算靠这个成为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考取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上交给多位国家重要行政长官,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很快就成了进士。
宰相董晋到大梁去工作,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慕名请他去做下属。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承认,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去从事一些世俗的人情交际。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在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就是太监到市场上明抢,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反映了此事,曾导致一名太监被愤怒的农民杀死,因为这个太监不但要抢东西,还抢人家的驴子)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因为抢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用,德宗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自尊心超强和喜好奸佞的一个混蛋,可以说他在位时期,极大地动摇了地主阶级的腐朽统治)。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从京官贬到连州(后来刘禹锡好像也被贬到这地方,好像属于广东省,当时属于不发达地区,很边远)山阳县做县令,后来又转到江陵府作政府科员。
元和初年(唐宪宗年号,805年以后,唐德宗的孙子,他在位期间对不服从的藩镇手腕强硬,并取得了很多成绩,逐渐恢复了朝廷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召韩愈去做国子博士,后来又任命为都官员外郎(大概相当于什么候补委员之类,宋代,员外干脆成了土地主的代名词)。但是华州刺史阎济美因为公事停止了华阴县令柳涧县令的工作,但还让他临时担任职员的工作。过了几个月,阎济美停职了,到公寓中去住,柳涧挑拨农民工去向他讨要前年为军队服劳役的工资。后来的刺史认为柳涧做事不妥,上报朝廷,朝廷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正好经过华州,听说此事后,认为俩刺史合伙欺负人,就上书朝廷替柳涧开脱,韩愈的奏章被留在了皇宫中没有处理。皇帝命令监察御史李某某考察这件事,发现了柳涧的罪恶,于是追加处罚,把柳涧贬到某处作尉官。朝廷认为韩愈在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胡说八道,又把他恢复成原来的职位:国子博士。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丢在一边,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我安慰:国子博士早晨到学校,把学生们召集来,教导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大家赶上了好皇帝,都好好学习儒家经典,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出头之日,还没说完,学生中有人笑起来,说,您这是糊弄我们呢,我跟了您很久,您学习六艺非常的投入,排斥不符合儒家精神的佛老思想,刻苦总结从古到今所有的经典,但您公众面前既没有威望,也没什么私人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动不动就被贬官,日子过得很清苦,头发掉了牙齿松了,不去考虑这些反而教别人和你一样?先生说了,你过来,我只是说你自己努力就行了,至于会不会受重要,那是宰相们的事情。孟子和荀子都很牛查,但他们也不是没有机会?我现在虽然文章言论并不是很恰当,皇帝大臣没有收拾我,对我已经很眷恋了。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考虑到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可能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差不多吧,也是起草公文的)
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提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科员期间,荆南节度使(省级军政长官)裴均对他很好,裴均的儿子裴锷很平庸俗气,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作了一篇序文送行,称呼裴均的字(好像古代不兴对儿子称呼父亲的字,具体搞不懂)。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817年)8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军是行政单位,和州一级,水浒上害宋江的黄文炳,家住无为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赐给韩愈金紫的衣服。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12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因为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刑部副部长,定额好像是两位),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碑文,这篇文章中韩愈多数突出裴度的事迹,而当时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跑到皇宫中上告碑文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李愬的父亲是李晟,功劳很大,娶的老婆好像是公主),皇帝下令取消韩愈写的这篇碑文,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编写并刻石。
长安附近的风翔,有法门寺,法门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中珍藏了释迦牟尼的手指骨一节,传说这个宝贝三十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会保佑庄稼收成好,人民幸福和谐。元和14年(819年)正月,皇帝让太监某某帅三十个人,去迎接佛骨,要在皇宫中保留三天,再送到各个寺院。无论是大臣和老百姓们,都跑去施舍(毕竟三十年才一次,人生有几个三十年?乱世之中求个平安吧),唯恐落在后面,老百姓就有因此而导致破产的,甚至烧掉头发烧灼胳膊去赶这个时髦,韩愈一向不喜欢佛教,于是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参见我另一篇文章)。
宪宗看了这篇文章十分生气,过了一天出示给大臣们看,将要严厉处置韩愈。裴度和崔群说:韩愈虽然让您生气,应该判罪,但也是因为他内心很诚恳,不怕被您处置,否则他干嘛这么吃力不讨好?请宽恕他以显示您的大度,这样会鼓励其他上书言事的人。皇帝说,韩愈说我过度信仰佛教我可以宽容,他干嘛说东汉之后皇帝信佛的都短命,这岂不是太荒谬了,作为臣子如此狂妄,不能原谅!于是大家都吓得不敢说话,以至于其他官员都认为韩愈罪有应得,随便找了个借口把韩愈贬官为潮州(今广东潮汕吧?当年鳄鱼泛滥成灾,想必也是蛮荒之地)刺史。
韩愈到了潮阳,又上表给皇帝说:
宪宗对大臣们说,昨天看了韩愈的表章,想起他劝谏我不要接纳佛骨的事情,我发现他还是很爱我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宪宗属于一惊一乍的人物),但是韩愈作为臣子,不该说我信仰佛教就会短命,我是因为这个讨厌他的随便)宪宗打算重新启用韩愈,所以先跟大臣们打个预防针,想看看大臣们如何反应。宰相皇甫镈讨厌韩愈的刚直,恐怕他被重用,第一个跳出来回答,韩愈终究是狂妄粗心,把他调到一个好一点的州郡吧,于是授予韩愈袁州刺史。
开始,韩愈得了潮阳,开始办公,问到老百姓关心的事情,都说,本地西边的湫水中有很多鳄鱼,体型巨大,把老百姓养的家畜将近吃光,所以老百姓都很穷。过了几天,韩愈亲自去看了一下情况,命令判官某某抱着一个猪一个羊,投到湫水中,并作了一篇祭鳄鱼文,让鳄鱼们滚蛋,如果不听就派人收拾它们,不要后悔。祝愿完毕的那天晚上,湫水中忽然刮起了狂风,伴随着打雷,几天之后,湫水全部干涸,从此潮州人再也不用担心鳄鱼。 袁州的风俗,男女到别人家做仆人的(估计是少男少女的家长借了富户的钱,把儿女作为抵押),如果超过期限不还钱,则做工的人就永远做富户家的仆人。韩愈到袁州之后,增设了相关法律,赎出那些未成年人,还给他们的父母,改变从前的约定,禁止富户这种抢男霸女的行为。
元和15年,上调韩愈为国子祭酒(国立大学的校长),转去做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正赶上镇州乱兵杀死了州长田弘正,推举王廷凑代理军政长官。朝廷让韩愈去安抚人心。韩愈到了之后,召集军民,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造反。慷慨陈词,王廷凑在一边听了对韩愈很敬畏。后来又改任韩愈为吏部侍郎(国家劳动部人事局副局长)。后来又改为京兆尹(首都长安市市长),兼任御史大夫(言官,负责向皇帝建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因为韩愈不太去指定地点上班,,被御史中丞(根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早先御史中丞这个官是御史大夫派去到皇宫中和皇帝做沟通的官)李绅(谁知盘中餐的作者)弹劾。韩愈没有被查办,不服气,还是不去上班。李绅和韩愈都是脾气性格急躁走极端的人,于是互相吵闹,别人怎么劝也不听。于是皇帝各打五十大板,派李绅作浙西观察使,韩愈改任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等到李绅要去浙江之前,跑到皇帝面前哭诉,唐穆宗(很贪玩的一个皇帝)可怜他,于是让李绅作兵部侍郎,韩愈作吏部侍郎。长庆(穆宗年号,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四年12月死去,时年57岁,追认韩愈为礼部尚书(教育部部长),谥号为“文”,所以后世经常称他作韩文公。
-------------------
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1 古文言文中的官职名有哪些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参与中央 的行政决策,并负责具体的执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
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东曹掾,领郡国事,主长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领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进退,秩俸比四百石。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仓曹,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计相,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侍曹,主通报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金印紫绶。官吏主要有长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
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 掌星历。 望气佐, 主望气。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 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 秩俸百石,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协助令,丞。
祝人, 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 主厨。 屠者,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
2 文言文中表示官员的字或词在中央:
丞相,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侍中,侍郎,待诏,尚书令,中书令,中书舍人,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太史令,平准令,太尉,中尉,卫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将军,宗正,将作大匠,将作少匠,大司马,大学士,司农,司徒,司空,节度使,宣抚使,枢密使,按察使,布政使,提刑使,转运使,都指挥使,指挥使,参知政事,羽林监,骑都尉······
在地方:
刺史,太守,郡丞,县令,县丞,都尉,县尉,校尉,知州,知府,知县,总督,巡抚,道台,都统,提督,总兵······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官名都不太一样,多的数不过来,这只是一部分而已,
3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名称都有哪些主政事,秩俸四百石,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凡国祭祀,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 秩俸二百石,星历。 太史丞。
太卜属官。 大典星, 掌星历,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太乐丞, 秩俸四百石,秩俸比三百石。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铜印黑绶: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御史大夫,太尉,主郡国上计事。
主簿,省录众事。 宰人, 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其实也不能具体说哪些官职是常见的,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掌守明堂。
灵台丞,参与中央 的行政决策,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 三公是指丞相, 铜印黑绶,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 铜印黑绶,因为高考都是随便拿一个人传记的,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
丞相征事。 法曹,掌天时,典诸陵邑。
赞飨, 秩俸六百石,秩俸是中二千石。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主通报事。
2,秩俸比千石,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 望气佐, 主望气,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主仓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分掌星,日,天象, 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共同行使宰相的职权。
员吏,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 主屠牲。 卫士, 主警卫。
丞相少史,光禄勋,辅佐丞相,检举不法,金印紫绶,秩俸万石,掌佐天子,助理万机,太祝,太宰,主章奏事。 贼曹,主盗贼事,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主邮驿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转运事。 奏曹, 秩俸二百石, 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为最高的武官职位,秩俸万石,大司农,立储,封赠: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职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太史属官,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
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 屠者, 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 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 主典台殿事,龟卜,请雨事。
治历, 主历法,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侍曹, 铜印黑绶, 铜印黄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 铜印黑绶,民政,法律。 决曹。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铜印黑绶, 主厨。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员吏,银印青绶。 二,赏功,罚罪等事: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丞相,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右扶风,三公中地位最低,丧娶事,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太宰属官。
宰人,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太尉 太尉是朝中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这些作为课外知识吧,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 主厨, 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 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 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 秩俸四百石, 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 秩俸三百石, 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 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 主宗庙。 寝郎, 主守寝。
园郎, 主守园。 员吏, 卫士, 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 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 秩俸千石, 车郎将, 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 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 秩俸六百石, 为皇帝谋事。
仆射, 秩俸比千石, 主宾赞受事。 。
4 "中官"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朝内之官,大概就是在京城做官的。但是后来一般指皇城内的官,就是宦官。
拓展:
1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2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5 求文言文中常见的官职名1、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 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
县教育局长。 30、训导。
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
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
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 副处级干部。
33、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
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
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
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36、都司。
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州之佐官。
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
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
中央警卫局官员,(有朋友提出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40、典籍官。
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
6 文言文中有任官意思的字及例子1除 chú
例: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右臣蒙恩除尚书兵部侍郎。」
2辟 bì
例:清冯桂芬《庄年丈七十寿序》:「唐时方镇得自辟幕职。」
3迁 qiān
例:《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嘉﹞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4拜 bài
例:《汉书•爰盎传》:「上拜盎为泰常,窦婴为大将军。」
5授 shòu
例:《红楼梦》第四回:「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
7 在古文中哪些此表示授予或担任官职一、授职荐举: 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
“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拜:授给官职。
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史记•吕太后本纪》 召:征召。累召不应。
《张衡传》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 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
《孟尝传》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提:提拔。
“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北史•魏收传》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封:封赐,封授,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史记•李斯列传》;后以军功封定阳子。
《指南录后序》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汉书•萧望之传》补:任。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 铨:铨选,选拔。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记王忠肃公翱事》 策:策试。
尝后策孝廉。《孟尝传》 衡:权衡,比较。
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选:推选。
选广为少傅。《疏广传》 进:引荐、进荐。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向雄传》 二、提升官职: 擢:在原官上提拔。
“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
《汉书•赵充国传》); 升:升官。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李密《陈情表》 进:用于较高职务。“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史记•孙膑传》 起复:恢复原职务。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
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谭嗣同》;“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三、调动职务: 转、移、调、徙:一般的转任,改任,调动,调迁。再转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天圣中,河南诸县多盗,转运使奏移渑池尉。《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
《汉书•翟方进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出:指出京受任。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张衡传》 改:改任。
后公改两广。《记王忠肃公翱事》 放:外放,外调。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
8 文言文中所有升官或初到官任的字词(1)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 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 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945年台湾光复之前是日本统治。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领土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进入日治时期。二战期间,1943年开罗会议中,同盟国同意战后台湾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
同年8月29日日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并于9月1日于重庆宣布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警备总部”。同时命陈仪兼任台湾警备司令。
扩展资料: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18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
台湾人民不愿沦为亡国奴,决定以自己的力量浴血奋战、抵挡到底。1895年5月25日,为了免于被割让,丘逢甲等台湾士绅建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任大总统,清军将领刘永福任大将军, 率黑旗军和以徐骧为首领的义军等抵抗力量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月的战斗。
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因武器落后和后援不继终遭失败,6月7日日军占领台北。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6月17日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建立起在台湾的殖民统治。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10月23日台湾全岛沦陷。
在日本侵占台湾的五十年间,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持续20年的斗争。
后来,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台湾***等组织领导了民族抵抗运动。原住民抗日行动有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事件。许多台湾人还从事政治、社会运动以争取权益。
—台湾
山西刘武周,隋末著名军阀之一。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个故事。他的父亲和母亲正坐在院子里休息,这时他们突然看到一只公鸡形状的东西。它的光照亮了地面。它嗖嗖地飞向法庭上的女人。刘武周的妈妈起身抖了抖衣服,才发现什么都没有。
不久后,吴舟的母亲传来喜讯,10月生下了刘吴舟。
刘武周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武术家,但他也努力学习,刻苦练习。后来凭借这一身武艺,参军立下战功。当他回到家乡时,他被任命为太守的警卫官。刘武周的血液里充满了躁动的因子,他杀太守是为了对抗隋朝。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归他指挥,他的士兵也越来越多。
他一边极力讨好突厥人,一边应付对他隋军的进攻,不仅打败了隋军,还反击拿下了雁门,随后攻占了汾阳宫,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大胜利。他把美人献给突厥,换来了可汗的称号。权力逐渐增加,他干脆称自己为皇帝。李渊侵占长安后,接受部下的建议攻打晋阳。逐一击败李渊派来镇守太原的唐朝将领,攻占太原。他派部下继续向南推进。这期间,一些小军阀也纷纷响应刘武周。刘武周逐渐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区。唐高祖惊慌失措,派秦王去进攻。李世民兵分多路,分别击败了刘武周的军队。刘武周不得不逃往土耳其,秦王收回山西所有失地。
三年后,刘武周逃亡家乡的计划失败,被突厥人杀害。
唐高祖和刘武周,谁会先起兵?
刘武周比唐高祖起得早。曾任刘武周太守的侍卫官,期间与太守的妃子有染。但太守发现后,刘武周惶惶不可终日。其实刘武周早就想趁天下大乱,把太守给杀了。那时,有一场饥荒。虽然政府有充足的食物,但吝啬的行政长官拒绝把食物分给人民。
刘武周派人在大街上到处说太守的坏话,做足了舆论攻势。大业十三年三月,刘武周因正当理由杀太守,造反。他没有受到人们的批评。为了让他的叛乱更受欢迎,他打开粮仓帮助灾民。他还号召当地民众加入他的队伍,最终得到了数万人的响应。地方官势力也纷纷投降,推荐刘武周为地方首领。地处突厥边缘,他尽快派人联系突厥,希望得到突厥支持。他率领突厥军队攻打隋军,攻占汾阳宫,把皇帝的美色献给突厥可汗。
大冶十三年农历七月,李渊起兵。在他参军之前,他还立下誓言:他谴责杨迪是一个坏国王,导致人民生活悲惨。他派人到土耳其,请求突厥可汗出兵援助。与此同时,大儿子和二儿子向南进军,迅速向西南推进。当时隋炀帝正在扬州休假,山海关的隋军很弱,根本挡不住唐军,其他地方势力都在各自为战,完全忽略了这支部队。因此,他们迅速入侵长安。李渊一进长安,就立杨迪的后代为皇帝,立杨光为太上皇,掌管朝政。
刘武周是怎么死的?
刘武周被突厥人杀死。刘武周出身富贵,爱舞刀弄枪,交游甚广。他的哥哥曾经劝他,交朋友要慎重,否则如果交这种乱交的朋友,他的家庭总有一天会毁在他的手上。刘武周年轻气盛,家里无事可做,就参军了。
凭借灵巧,他立下战功,被封为军官,回到家乡。他的家乡离突厥不远,刘武周每天都害怕突厥在一天之内进攻。当地太守贪财,拒绝开粮仓救助灾民。刘武周举起正义的旗帜,杀了太守,开粮仓救助灾民。他被当地人推举为太守。隋朝堂见刘武周杀了太守,自然要派兵捉拿。刘武周派人联系突厥,希望突厥能帮助自己。后来在突厥兵马的帮助下,刘武周打退了隋军,为了讨好突厥人,攻下汾阳宫后把里面的美女献给突厥可汗。突厥方面不仅送来了战马,还赐了丁洋可汗的称号。这个时候刘武周和突厥的关系很好,双方为了各自的目的,默契地结成了联盟。
刘武周善于用人,善战。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不仅打败了李元吉等唐朝名臣,还几乎控制了整个山西省。山西是李渊的老巢,他不能允许别人在这片土地上呼风唤雨。他派李世民去攻打刘武周。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虽然刘武周也很强大,但这对李世民来说是不够的。他被李世民打败,不得不投靠他的盟友突厥。但突厥人已经放弃了刘武周,因为李渊出于政治原因向突厥人伸出了橄榄枝,突厥人选择了更强大的队伍做自己的盟友。逃到土耳其的刘武周发现自己的盟友与敌人合作,只好逃跑。土耳其人感觉到了他的意图,干脆杀了刘武周,以显示他们对唐力的诚意。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回答者:hljrzcy219 - 经理 五级 3-15 16:54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