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总管,问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说:“率先垂范,宽免小过,选拔贤才。”仲弓又问:“怎样才能尽知贤才而用?”孔子说:“选用你所知者即可。至于你所不知者,别人难道会舍弃他们吗?”
注释
“仲弓”,冉雍之字。孔门十哲德行科弟子,小孔子29岁。孔子认为其有领导者素质,称其“可使南面”。曾为季氏宰,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
“季氏”,鲁桓公四子季友之后,世袭鲁国正卿,三桓之首,长期把持鲁国大权。
“宰”,此处指家宰。古时大夫的封地为“家”,其家臣总管即为家宰。
“先有司”,即行在有司之先,亦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之意。类似用法如“身先士卒”。“有司”,职有专司的简称,指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赦”,音“社”,宽免、宽容。
“举”,推荐、选用。
“贤才”,才德之士。现代常用词,可不译。
“其”,通“岂”,表示诘问。“难道”之意。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评析
本章的“先有司”通常认为有两种解读,一是“先使职有专司”。这其中又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先设定各有司之职,以使职责分明,办事有序。但家臣事务并非冉雍首创,其有司各职的设定应当早有先例,无需冉雍再行创制;其二是分配有司职务,但这就涉及选人用人,似乎与后边的“举贤才”又有所重复。
因此,笔者倾向于“先有司”的另一种解读,就是行在有司之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此亦“为政以德”之属。但“为政以德”必须己先有德,然后方能为之,否则将无以服众。是故儒家重德,便因德行乃为仁之所必需。冉雍有德,故孔子告知以“先有司”。
有注解认为本章孔子对冉雍所说的“先有司”与上一章中孔子对子路所说的“先之”同义,这种说法似乎忽视了冉雍与子路在个人特质上的不同。冉雍为人厚重有德,能以德服人,故可为人垂范。但子路之长却并不在德行,而在果决好勇,其虽可摄人以勇,却难以为人垂范。因此,若视“先有司”与“先之”同义,恐有失孔子因材施教之明。
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参见《善读「论语」15》)。“赦小过”便是对“爱人”的一种体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领导者对于部属的无心小过应当抱以适度宽容的态度。若定要苛求部属无过,则必致无人敢于任事,而怠政亦将由此产生。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而言,“赦小过”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为政在人,故“举贤才”永远都是为政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冉雍担心不能尽知贤才而用,但孔子认为:你所不知者,必有他人知之;你不肯舍弃贤才,他人亦必有不肯舍弃贤才者。所以只要你肯“举贤才”而用,即便有你所不知的贤才,也一定会有人推荐给你。人皆各举所知,以贤引贤,则贤才必无所遗。故“举尔所知”可也。
冉雍虽在季氏处“仕三月”,且季氏“待以礼貌”,但季氏对冉雍却“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冉雍“遂辞去”。此可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的一个范例。
意思是在平民百姓当中选出有政治才能的人才。这涉及封建时期的选举制度,举贤与能。孔子“举贤才”主张,
儒家继承了这种“尚贤”“育才”的思想,并以此作为“选贤举能”的思想基础。孔子是第一个把“尚贤”政治加以合理解释的人。孔子这里所指的“贤才”,显然不再限于奴隶主贵族耳目所及的范围,而是包括平民在内的。孔子“举贤才”的主张已开始突破了“周道亲亲”的贵族血缘关系的限制,向平民特别是“士”阶层打开了政权的大门。孔子所要“举”的“贤才”究竟以什么作标准呢 统而言之,就是他培养人才的标准:德才兼备;要而言之,第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第二,要有出类拔萃的才能。通过在平民中举贤才,使平民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获得自己的士途,而不是被士家大族所垄断。为平民提供一个机会,用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各自拥兵为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国土,举贤思想显著发展。在士大夫以上的世官之中,也要举贤了,此即所谓的“以世举贤”。春秋末年,世官制进一步衰落,就连政治思想偏于保守的孔子也主张从下层举荐有才能的人充实到官僚队伍中去。《毂梁传·昭公十九年》曰:“名誉既闻,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有司举之,王者不用,王者之过也。”这充分表明以举选官已经成为当时一股很大的潮流。战国时,由于贵族骄*矜夸,根本不足任事,臣的贤与不贤、能与不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一些国君终于打破贵庶界限,从庶民中举用人才。随着社会生彦方式的变更,世官制度趋于崩溃。当时各国激烈竞争,都想开辟土地、消灭他国,所以对举用贤才十分重视。那些举荐得人的国家,便能迅速繁荣强大起来。
齐国便是当时通过举荐得人而强大起来的典型例证。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王位,为争夺霸主,首先就注意选拔人才。他接受鲍叔牙的建议,从鲁国迎回管仲,而且不计射钩之仇,与管仲交谈了两天两夜而无倦意。从谈话中,齐桓公发现管仲确实有才能,不是浪得虚名,便决定拜他为相,并诚恳地自省说:“我爱好游猎,又贪恋女色,因此影响了建立霸业。”管仲说:“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君王不能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一是不知贤能;二是知贤不能用;三是用贤而不能信任;四是贤才与小人并用。好比建造大厦不能只靠一根栋梁之才,浩瀚的大海不能只靠一条河流之水。君王如果决定要拜我为相,请同时起用5个杰出的人才。”齐桓公询问5个人的姓名。管仲说:“管理官吏,公平升迁,我不如公孙隰朋,请以为大司徒;管理农业,我不如宁戚,请以为大田;指挥军队,我不如王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明察狱讼,我不如宾须无,请以为大理;刚直不阿,犯君颜而直谏,我不如东郭牙,请以为谏臣。君王若能任用这5个人,使各居其位,我才服从您的命令,为齐国建立霸业。”齐桓公答应了管仲的请求,把他推荐的5个人分别拜官,使各治其事。同时,还尊管仲为仲父,并通告百官:“凡国家大事,
要先告诉仲父,然后再告诉寡人,重要决策由仲父裁决。”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国。管仲的政绩为天下所传诵。当人们赞颂管仲贤能的同时,也对鲍叔牙的识才和举荐贤才的高尚品格大加赞赏。管仲也常常叹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公元前650年,管仲积劳成疾,在病危时,齐桓公握着他的手说:“仲父的病太重了,万一不幸,我要把政事托付给谁”当时宁戚和宾须无都已经先后去世了。管仲叹息说:“可惜呀,宁戚。”齐桓公说:“除了宁戚,没有别人了吗我想委任鲍叔牙,如何”管仲说:“鲍叔牙是我的恩人。但是,他不能当相国,因为他善恶太分明,不能宽容别人。见到别人的一点过错,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是他最大的短处。”齐桓公问:“公孙隰朋怎么样”管仲说:“公孙隰朋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门,公而忘私。但天生的公孙隰朋只能充当我的舌头,我死了,舌头也不会存在,恐怕您不会用公孙隰朋太久,因为他的身体也比较差。”齐桓公又问:“你看大夫易牙怎么样”管仲说:“即使您不问我,我也要说,易牙、竖刁、开方这3人都是小人,一定不能亲近。”齐桓公说:“为了让寡人尝到鲜美的人肉,易牙把自己的儿子杀了煮熟给我吃,可见他爱寡人胜过爱他的儿子。”管仲说:“人情至深,莫过于爱怜自己的儿子。他对儿子都这样残忍,将来会怎样对待您”齐桓公说:“竖刁为了进宫能日夜伺候寡人,宁愿忍受宫刑,可见他爱寡人胜过爱自己,怎么可以怀疑”管仲说:“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人之常情。他忍痛损害自己的身体,为了讨好大王,他一定是有企图的。”齐桓公说:“开方是卫国的公子,他放弃拥有1000辆兵车的太子地位,而做寡人的臣子,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可见他爱寡人胜过爱他父母,这是不应该怀疑的吧!”梁十九年鼎管仲说:“再亲的人情,莫过于孝顺父母。他连父母都不孝顺,怎么会爱国君拥有1000辆兵车,是一般人的欲望,他放弃这个好处投奔而来,一定是想得到更大的好处。您一定不要亲近他,否则国家肯定要大乱。”齐桓公说:“他们3人在我身边已经,很多年,仲父为什么以前不告诉我”管仲说:“我所以不说,是想让您生活舒心。这3个人好像洪水,我就是堤防,我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作乱,我死了以后,他们恐孤就要犯君作乱。您以后一定要远离他们。”管仲与齐桓公的对话被人窃听而告诉了易牙,易牙十分恼怒,赶紧跑到鲍叔牙面前,说:“仲父当相国是你推荐的,现在他在病危中,君王问他谁可以继任相国,他竟然忘恩负义地说你不能做相国,而推荐公孙隰朋,我很为你抱不平。”鲍叔牙不以为然地说:“我当时推荐管仲为相,是因为他有贤相之才,并不是为了朋友之间的交情。我当司寇驱除奸佞小人还是有余力的,但不能挑
起整个国家的重担。”易牙挑拨不成,尴尬而退。管仲死后,齐桓公按照管仲的遗嘱,拜公孙隰朋为相,果然不到1个月,他就去世了。齐桓公又以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推辞不了,说:“我没有管仲的才能,如果一定要让我为相,请远离易牙、竖刁和开方3个小人。”齐桓公说:“仲父早就嘱咐过,我怎么敢不遵从”于是立即斥逐了3人,不许入朝相见。鲍叔牙谨慎地按照仲父制定的政策行事,齐国仍然保持着霸主地位。
此外,其他一些国家也采取破格提拔人才的做法,如楚国起用虞丘孙叔敖、晋国任用解孤等人。凡是能不拘一格起用人才的国家,都很快变得强大起来。
与其他国家相比,齐国实行的选贤任能与荐举是最成功的。秦朝到穆公时,主要的选官方式仍然是世官制度,不过当时的世官者仅限于大夫以上,大夫以下的士、府、吏、胥、徒等却取诸“乡里贤能”,这就是《周官》所记载的乡举里选制度。这种制度一般习惯称为“选举”,但其确切的含义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选举”,而是荐举。秦穆公在位时,推行推择为吏的办法,就是乡举里选的遗留,并加以完善、发展。考察春秋时期秦朝的荐举选官的史实,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特点,即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宗法制的藩篱,大胆举用本宗族及本国以外的人。就通常情况来看,春秋列国之执政,多以宗族任之,外人极少受到重用,这也是导致各国衰落的一个原因。秦与此恰恰相反,其本族人受重用者远不如外人多。例如:春秋时,秦宗族同姓见于经传记载者:仅有公子絷等寥寥数人,而为秦所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外人如百里奚、蹇叔、由余、巫豹、公孙枝、内史廖、随会、白乙丙、西乞术、孟明视等济济一堂。秦穆公大胆地从已沦为社会下层的人物之中举用人才,起用百里奚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对百里奚的起用,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百里奚原是虞国的大夫,虞被晋灭亡后,百里奚作为亡国大夫被带到晋国。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絷代自己去晋国求婚,晋献公把大女儿许给了秦穆公,还送了一些奴仆作嫁资,其中就有百里奚。在回秦国的路上,百里奚偷偷地跑掉了。跑了一个奴仆,公子絷完全不在意。在半路上,他看到一个臂力过人的大汉,就把他招来充数,带回秦国。这个大汉名叫公孙枝,晋国人。秦穆公在完婚以后,查阅陪嫁奴仆的名单,发现少了一个百里奚,就问公子絷。公子絷说:“他是虞国人,是个不肯在晋国当官的亡国大夫,在陪嫁的途中逃走,不知去向。”秦穆公再询问公孙枝。公孙枝说:“百里奚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可惜怀才不遇,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秦穆公听后,马上派人四处打听百里奚的下落。百里奚半途逃跑后,跑到楚国。开始,他被楚国当作北方诸侯国派去的奸细,大遭凌辱和鞭打。当楚国人弄清他的来历时,才允许他住下,让他放牛。由于他有一套放牛的本领,凡是经他放的牛都很肥壮,因而很快闻名楚国。不久,连楚成王也知道他的名字,并派他去南海牧马。当秦穆公知道了百里奚的下落后,便准备了厚礼,想派使者到楚国,请求楚成王送回百里奚。公孙枝连忙阻止说:“不能这样做,现在楚国还不知道百里奚是个怎样的人物,所以才派他去牧马。要是你以厚礼去请他,这不是公开告诉他们,秦国将要重用他。这样,楚国哪肯放他回来”后来经过大臣们的反复计议,秦穆公按照当时一般奴隶的身价,派使者带了5张黑色的上等羊皮前往楚国。使者遵嘱献上羊皮,并对楚成王说:“鄙国有个奴隶犯了法,逃藏在贵国。这个人名叫百里奚,请让我们把他赎回去治罪。”楚成王不知其中底细,信以为真,便把百里奚装上囚车,交还给秦国使者。百里奚一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车,待以上宾,并向他请教治理国政的大事。他们就如何富国强兵、争霸诸侯的谋略进行商讨。经过几次长谈,秦穆公懂得了不少治国安邦的道理,觉得百里奚的确很有才能,便要拜他为相国,但百里奚坚决推辞。他说:“我算得了什么真正能治国平天下的人是我的老朋友蹇叔,他的才能至今尚未被人发现,我必须为他宣扬一番。譬如:我曾想去侍奉齐君,就因他的劝阻才没有去成,使我免于在齐受难;王子颓要重用我,又是他的阻止,才使我免于受株连;后来我要去侍奉虞君,他也曾反对过,当时我虽知虞君不可能重用我,但由于环境所迫,也是为了贪求爵禄,听不进他的劝告,结果便和虞君一起成了晋国的阶下囚。像蹇叔这样有远见卓识的人,确实难得!您若有诚意要引进人才,最好还是把他请来吧!”秦穆公自然乐于寻访这位贤才,便立刻请百里奚写信,派公子絷到鹿鸣村迎接蹇叔。但是,蹇叔不愿意出来做官。公子絷再三央求,最后说:“要是先生不肯去,恐怕百里奚也不会留在秦国。”蹇叔听了,叹口气说:“百里奚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一直找不到一个施展才能的地方,现在总算碰上理想的国君了,我理该成全他。”就答应公子絷说:“好吧,我就为他走一趟,但我还得回来种我的地呀!”公子絷又同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交谈,觉得他们也是很不平凡的人物,经再三恳求,把他们两人也一起请到秦国来了。秦穆公见到蹇叔,非常高兴,就向他请教怎样做个有作为的国君。蹇叔随口谈吐,有条不紊,使秦穆公听得入神,连饭都忘了吃。次日,秦穆公就拜蹇叔为右相,百里奚为左相,西乞术、白乙丙为大夫。由于重用贤才,注重发展生产,操练兵马
第十三条第二章
仲宫被姬家杀,问政。子曰:“先有师,赦其过,养其才。”说:“你怎么认识人才,让他们搭车?”岳:"如你所知。不知道,人家放弃了?”
仲宫:冉雍,字仲宫。“冉家三贤”之一。“孔孟四家”中,德行派代表人物之一,“孔孟十子”之一。
孔子曾高度赞扬他说:“和也可以通南”。意味着冉雍可以胜任卿大夫的职位,带领官员造福一方。
因为冉永家是游牧民族,父亲冉立是坏人,所以自卑。而主张因材施教的孔子,却开导了他的心理状态。子曰:“牛虽不能用来祭祀山神,但山神若有红发,角端正,必不嫌弃其子。”
孔子的意思是:虽然你父亲表现不好,但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后来,冉雍放下包袱,努力学习,不负孔子的期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姬府的管理者。
冉雍在上任之前,很乐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孔子,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所以才写这篇文章。
他在姬府当官时,冉雍“以礼俭朴”,主张“以德为民”。但在姬府中,“谏不可为,言不可听。”于是冉雍辞职,回到孔子身边。
在“冉家三贤”中,冉雍排名第二。老大叫冉更,名叫伯牛,也是出了名的有德。后来,他因为一场大病而英年早逝。
杀:识字。从米(min),从辛。“米”手表室。辛本义指刑刀,意为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能在屋内干活的罪人,一般都是比较有专业技术的工匠,这就引出了监工和主持人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官员的统称。如《周礼》,有冢斋、大斋、小斋、斋福、内斋、内斋;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酋长也叫宰。
丞相相当于百官之首,所以“宰”特指“丞相”。
在古代,牲畜的宰杀一般由仆役负责,所以“宰”引申为宰杀、宰杀、割肉等意思。
由此也引申为从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身上分账或索要高价,如“宰客”。
宰也是中国姓氏,以“宰夫”、“太宰”等官名命名。比如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
司:手指话。甲骨文-形,意思是一个人用嘴发号施令,有统治和管理的意思。是“侯”的镜像,有帝王之意。
司的本义:岗位,主管。引申后表示承办、行政部门等。先设立各部,称为“先有司”。
赦免:宽恕罪恶的意思。
传:形与音。单词“chu”、“Gu”、“Gu”也发音。“易”是一个“漩涡”省份。“吉”和“吉”合起来就是“出漩涡”的意思。本义:走出漩涡,摆脱纠缠。“过”在本文中的意思是过错。
比如:识字,随手(和)。本来打算用双手拿东西的。这里是推荐的意思,推荐。
人放弃一切:放弃从嵇到曹的一切。平是简单的住宅,由平(屋顶)、平(柱子、横梁)和口(基石)组成,意为给人暂时的休息。
还有“安置”“安顿”的意思。还有“放下”的意思,比如“日夜不舍”。放弃也意味着放弃。
朱:语气词。历代圣贤都把这句话理解为:“别人会抛弃他吗?”通过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在逻辑上是不连贯的。应该理解为:“怎么安置他们?”
全文理解为:
冉雍担任吉府总经理,向孔子求教政治。孔夫子
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懂得选人用人,而不是“手把手”,只是把责任分配到各个部门,把人才选拔好、用好。诸葛亮很勤奋,但是没有培养和选拔好的人才。最后累死,被后人诟病。
103010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人和马一起走的时候,人没有马跑得快,但是人坐马车骑马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不能任命下属,事事亲力亲为,那就像放弃开车,与马同行。不仅没有马跑得快,还会压制和挫伤“马”的积极性,使之无用武之地。
事必躬亲是更严重的后果,导致各级职责混乱,领导不力,乱象丛生。“此亡国之风也!”。
如果说“先有分工”是为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那么“宽宥小错”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犯了错误但愿意改正的人。
俗话说“人无完人无黄金。”还说:“水若清则无鱼,人若观之则无徒。”如果你对什么都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执着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谁会追随你,为你努力?
所以,领导一定要原谅下属的小过错。这就是孔子教仲宫“小错不赦”的道理。
在人才的选拔上,一定要多观察,全面了解。否则稀里糊涂推荐提拔人才,后患无穷。
看到天气的异常变化,赞扬官员关心人民的疾苦。
C(泰)和朱(泰)一样,都是以地名为依据,但C是一个罕见的姓氏,全国排名一千。
C姓中有个叫丙吉的名人,西汉成,“麒麟阁十一杰”之一。他是一个政绩卓著的清官。他对人民很有同情心,为人正直,历史悠久。
嵇,山东人,西汉时期的宰相。一天,他开车进城,路过一群人打架的现场。地上躺着许多死伤者。
人。
他没停车,也没问,就走过去了。他的属下很奇怪,也很不以为然。不久,遇到了一个人在赶牛。牛吐着舌头直喘气。他忙命人停车,命属下:“去问问牛主,这牛走了多少路了?为什么喘成这样?” 他的属下很生气:“丞相!刚才路上死伤了那么多人,您都没停车。如今,不过是牛喘得厉害一点,您就命人去问。是不是您认为牛喘比人命还重要?”
丙吉神色严肃地说:“地方上有人死伤,是地方官的职责。这件事应该由京兆尹负责处理。
现在,才是春天,牛却喘成这样。如果,它是走了远路,还没关系。若它走得不远,就有这样的现象。我怕也许是天候失调,春行夏令。
天候失调,连带影响收成,攸关百姓的生计。这正是我作为丞相最该关心的事!怎能不问呢?我关心的,并不是这一只牛,而是天下苍生呀!”
丙吉问牛不问人的典故告诉我们:各部门应该各司其职,领导只要抓好重点就行,没必要管得太宽。
丙吉不但关心百姓疾苦,还非常宽厚仁爱。丙吉还只是一个典狱官的时候,有一次,一群官兵来到监狱门口大喊开门,丙吉隔着门问:“是谁?有什么事?”
“我是宫中的内侍。陛下欠安。望气者报,长安狱中有天子气。陛下命我带领侍卫,把狱中的囚犯不论罪过大小,一律杀光。”
以前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除了自己,还有天子气,那不表示有人会把皇位夺去了吗?所以一听说长安狱中有这种情况,汉武帝就下了这一道残忍的命令。
不料,典狱官丙吉竟然抗命,拒不开门:“皇曾孙在狱中,一般人无辜被杀,都上干天和,我怎能让你们进来把皇曾孙杀了?”
皇曾孙刘询(后改名刘病已)被投进监狱,是因为他原本已被汉武帝立为太子的祖父刘据,被江充(西汉奸臣)诬告诅咒父皇。汉武帝听信了诬告,太子无法辩白以证明无辜,一怒起兵斩了江充。因此更无法自明,兵败悲愤自杀。
刘询因此受到牵累,一生下来就坐了牢。丙吉心中不忍又不平,所以对他特别照顾。
他听说皇帝要把天牢中的犯人杀光,深恐皇曾孙也遭毒手,所以死也不肯开门。为了防范越狱,监狱的门是铁铸的,又厚又重。不从里面打开,外面的人想进去,还真没有办法。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夜。
内侍无法交差,只好回去告状。这一状,倒把汉武帝这个糊涂的曾祖父告醒了。他毕竟还不是昏君,觉得自己以有干天和的方式来求病好,的确不妥。
所以,汉武帝不但取消了屠杀令,还大赦了天下。丙吉在不知不觉中,救了不少人。
不过,谁也没想到,天子气之说还真信而有征!因为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儿子早逝,权臣霍光拥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海昏候)为帝,不久就被罢免,于是这位在天牢里长大的皇曾孙刘询,当了皇帝(汉宣帝)。
他在监狱中没人闻问。当上了皇帝,却有一大堆人来表功,求赏赐。皇帝要丙吉审核有功人士的名单。丙吉把别人都列上了,只有自己,一字不提。
皇帝因此更尊敬他,认为他仁厚而贤能,封他为博阳侯。
正当封拜,他却病危了。皇帝很伤心,都准备下诏为他办后事了。太子太傅说:“博阳侯绝不会死的!他的德行,上天还没有报答。怎么会让他就这样死了呢?”
果然,他几度病危,到最后终于化险为夷。五年后,皇帝任命他为丞相,治理国家。在他们君臣共同努力下,天下太平,社会稳定,那段时期被称为“昭宣中兴”。
相关问答:一、译文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祖父曹肇,曹魏时为掌管宫门警卫将军。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学习善作文,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调补为临淄县令。
县境有一寡妇,奉养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轻,劝促她改嫁,媳妇守节毫不动心。婆母怜悯她,悄悄自杀了。
亲戚乡党控告她谋害婆母,司法官用严刑拷问,寡妇忍受不了苦楚,便自行捏造供词认罪。按罪行临处决时,适逢曹摅接任到职。曹摅知道此案有冤情,重行辨析查究,完全得知了案情的真象,当时的人称颂他的英明。
狱中有判死罪的囚犯,年终,曹摅查狱,怜悯他们,问道:“你等不幸到这非人住所,感受怎样?新年向来为人情所重视,难道不想在此时会见家人吗?”
众囚犯齐哭诉:“如果能暂得归家,死无遗恨。”曹摅通知开狱放归,明令限时返狱。下属官吏各持己见,都说不可放归。曹摅说:“他等虽是小人,却不会背义,我替大家负担责任。”限期到了,都遵守时间回狱了,并没有违令的人,全县感叹佩服,传称“圣君”,后人称此事为“曹摅约囚”。
进入朝廷任尚书郎,转任洛阳县令,广施仁爱明断讼事,百姓都怀念他。时遇天降大雨雪,宫门口在夜间失去了栏架,经众官检察,都未查出它的下落。
曹摅令收监门卫,众官都说不妥。曹摅说:“宫门近旁禁令森严,决不会有外人敢作盗,必是宫门卫士把它烧掉驱寒罢了。”经责问卫士,果然服罪。因病辞去官职。后又重任洛阳县令。
当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曹摅和左思同为记室督。司马冏曾经从容问曹摅说:“天子被叛臣威逼,没有人能挺身拯救。我率领四方义兵起来恢复王朝,如今入朝辅佐朝廷,挽救时局艰难,有人劝告我还归封地,而你的意见是怎样的呢?”
曹摅说:“扫平祸国叛贼,辅助恢复帝位,自古迄今人臣所建的功都不及大王盛大。但道没有兴隆后而不泯灭的,物没有茂盛后而不衰落的,这不仅是人事规律,而且也是天之常理。我个人接受您的询问,岂敢不尽献真情。
希望大王身居高位考虑到危乱,在充裕时逆料到空虚,精心选拔百官,心存公道排除私欲,举荐贤能进献善人,致力求得良才,然后整顿车马,拱手告别返归封地,便可上下同庆,曹摅等亦当极为庆幸。”司马冏没有采纳。
不久转任中书侍郎,长沙王司马乂任他为骠骑司马。司马乂战败,免去了官职。继之而来的是母亲去世服丧。
公元306年(永兴三年),朝廷起用曹摅为襄城太守。当时襄城多次经历匪患,曹摅进行安抚整顿治理,一个月便得到恢复。
公元308年(永嘉二年),征南大将军、高密王司马略(字元简)坐镇襄阳,任用曹摅为征南司马。当年被流放的王逌等聚众屯驻冠军,攻入城镇掠夺。司马略派参军崔旷讨伐,命令曹摅为崔旷的都护。
崔旷是个狡诈残暴之人,欺哄曹摅为前锋作战,自己约期作后援,曹摅接战后崔旷未能如期到达,曹摅孤军与王逌战于郦县,军队战败遇难。旧吏属及百姓同往奔丧会合送葬,一路号啕,像奔父母之丧一样。
二、原文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宫前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
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
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
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三、出处
《晋书·列传第六十·良吏》
四、作者简介
《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
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
拟订修史体例:敬播(注:没有流传下来。)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有题“御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晋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二、作品赏析
《晋书》体例比较完备,使它能容纳较多的历史内容,而无繁杂纷乱之感。《晋书》的帝纪按时间顺序排列史事,交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全书的总纲。在帝纪中首先列宣、景、文三纪,追述晋武帝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开创晋国基业的过程,使晋史的历史渊源清晰明了,是很得史法的。
《晋书》继承了前代晋史著作的缺点,记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搜神记》、《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之谈也加以收录 。例如《干宝传》中记载干宝之父妾陪葬十余年,开棺后仍能复生之事 。《张华传》中提到吃“龙肉”之事,并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
-曹摅
成语“大公无私”意思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是对一个人的宽阔胸襟的描述。这个成语来自春秋时期的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回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中国还有句古话说“荐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意思是在为国家推举贤才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人跟自己的亲疏关系,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大公无私”的人。
孔子事迹大概传颂最多的就是他周游列国吧。那么到底讲述了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孔丘周游列国的典故讲了什么
正当吴楚、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公元前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另立昭公庶出的儿子宋为国君。这就是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力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
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但是,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慢慢地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其中,以季孙氏家的问题最为严重。这时季孙意如已死,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了权力,并任鲁国的相国。季孙斯的家臣阳虎,乘机攫取了季孙氏的实权,并且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年,阳虎起兵叛乱,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无忌的封地。孟孙无忌有个老师叫孔丘,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孟孙无忌作了警告。因此,孟孙氏预先调兵遣将,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孟孙无忌的伏兵一拥而上,将阳虎打败了。
孟孙无忌的老师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邑(今山东邹城东南)大夫。但在孔丘幼年时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深,并且收了不少学生、弟子。不久,这些学生、弟子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地就在诸侯国中出了名。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还应该“正名”,即国君、大夫、百姓、父亲、儿子都应各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jiàn)越”。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要爱人;“礼”就是要人重视内心修养,并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自己收教的学生,就各种出身的人都有,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观点。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格言。
当时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着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利益。比如关于“正名”的观点,正打中了大夫们的夺权割据、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
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只好又回到了鲁国。孔丘五十岁那一年,正碰上阳虎叛乱。
由于孔丘提醒孟孙无忌,制止了阳虎的叛乱,孟孙无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孔丘当上了鲁国的司空。
公元前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当相礼,陪定公一起去夹谷(今山东莱芜)与齐景公会盟。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应对,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
鲁定公回国后,升孔丘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的叛乱,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了。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纵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他先后从卫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楚昭王知道了,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将他围困了三天三夜。孔丘受了三天惊吓,饿了三天肚子,到第四天上,楚国的救兵到了,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地着书立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礼》、《乐》,他都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他的言行,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他教的学生、弟子,号称三千人,其中有名气有成绩的,就有七十二人。最难能可贵的,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编纂成了《春秋》一书。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四年)的我国历史上共年中的重大事件。这个时期,人们就通称它为春秋时期。孔丘于公元前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周平王元年)开始,到公元前年(周敬王四十四年)结束。也就是说,就在孔丘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孔丘的学说,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孔子在教育思想上的成就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原句是举贤不避亲仇,意思是举荐贤能的人不避开亲近和仇人。
出自:秦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原文: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4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准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尊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译文: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四方没有偏私,四季的运行没有偏私。它们各自施行它们的恩德,所以万物才得以生长。黄帝说:“音乐禁止过分,色彩禁止过分,衣服禁止过分,香气禁止过分,饮食禁止过分,宫室禁止过分。”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当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任用了解狐,国人都对此说好。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尉,谁可以担当这个职位?”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说:“说得好。”
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祁黄羊的说法好!推举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人不避开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的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纯,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对他说:“先生年纪已大,又没有其他儿子了。我已经下令有关官员,不杀您的儿子,先生在这件事上就听我的吧。”腹纯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说:‘杀人的处死,伤人的给予刑罚。’这是用来制止杀伤人命的。
禁止杀伤人命,这是天下的大道义。大王您虽然给予宽恕,下令有关官员不杀他,我腹解不可以不奉行墨家的法度。”腹纯没答应惠王,于是处死了他的儿子。儿子是人们偏爱的,忍痛割爱而奉行天下的大道义,这位大师可以说是公正的人。
厨师调制饮食但不敢自己吃,所以才可以做厨师。如果是厨师烹调食物却自己吃了,就不能用他当厨师了。当王、伯的人也是这样,诛杀残暴的人但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才可以当王、伯;如果是当王、伯的人诛杀残暴的人而去私占他们的财产,那也就不能当王、伯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是《吕氏春秋·孟春纪》中的第五篇,第四篇是《贵公》,两篇可视为姊妹篇。私是与公相对来说的。《吕氏春秋》创作之时正是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前夜,但作者创作此文是为了鼓吹分封,反对帝王将天下视为一己一家之私产,任意挥霍享乐。
这篇文章所选的故事比较典型,记述具体,重点突出,引事说理,说服力强。《吕氏春秋》的作者鼓吹分封,从反对帝王将天下视为一己一家之私产,任意挥霍享乐这一点来说,它具有积极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