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证

五苓散证,第1张

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3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4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9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金匮要略12  痰饮咳嗽

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金匮要略13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5、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金匮要略15  黄疸

18、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64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味甘平)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大枣十五枚(掰,味甘平)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刘渡舟

奔豚,是病人自觉有气从下向上游走,如果气到了胃脘,就会觉得胃脘胀满;如果到了胸部,就觉得胸闷心悸;如果到了咽喉,就觉得憋闷窒息,冷汗淋漓;到了头部,就觉得眩晕。一旦气下去,诸证皆无。这个病有间歇性,病因多是中上焦阳气不足,下焦水气上犯。

过汗损伤心脾阳气,导致下焦水寒上犯,所以用苓桂枣甘汤治疗。

胡希恕

这个也是由于气上冲,如果里有停水,只是发汗是不行的。这里下有停水,就是小便不利,膀胱蓄水,非要利小便才能解决,发汗是无效的。脐下悸动,就是关元膀胱部位悸动;奔豚就是说这个病势气上冲,一会又下去了,下去后人没事。这就是误发汗导致的,应该利水,表就解了。

这里用桂枝甘草降气冲,茯苓大枣利水,大枣是唯一利水的甘药。这一段说的是误发停水,蓄水人的汗,就是膀胱有蓄水,小便不利,不能发汗。里头有水饮,在上头,用小青龙汤;心下有水气表不解,如果小便不利,膀胱蓄水,就用利水药,半夏干姜细辛之类的温性药;

刘志杰

这一条和上一条比,就不是心下了,是脐下了,就是下焦。下焦有水湿,本人胃虚,发汗后气上冲,汗从上面出去了,上面虚导致胃不足,水湿就上冲了。茯苓治疗水湿,心脏病见到舌质淡胖的,就可以用。大枣补充胃气。

这一篇过去在中医里很难解释,因为涉及水的问题,当你了解了中医水的观念时,这一篇就不难理解了。

一、水的气化观念

《内经》里水的气化观念是:肺(金)法象天,越高的地方气候越冷,天是虚空的,正常人是虚的,故“虚”是不会死人的,人死在“实”上。心臓(火)不断搏动产生的热,遗热到小肠(火),当小肠火很盛时,吃下去的东西中有两种水:1、喝的水,到胃里就气化掉了;2、食物里的水,经胃的研磨后到小肠,小肠的火把食物消化,水和糟粕进入大肠(金),大肠的水受到小肠火的加热后气化回到肺(金),两个金是相通的。大肠的肠壁把糟粕过滤掉,只有干净的水才上升进入肺。如果肺里有实,水就上不去,便回到大肠,所以肺癌一定会下利,肺癌治到不下利了就说明治好了。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好的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这套体系已经很完整了,不需要X光、不需要验血报告,从外面望闻问切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如果心脏力量不够,小肠的温度也就不够了,大肠的水就无法气化,水跟着糟粕一起下来就成下利,中医把它定义为“寒”。 怎么知道寒了? 脚是冷的,因为小肠管脚的温度。练腹式呼吸,是想尽办法把心火导入小肠,小肠火增加后,大肠的水会气化入肺入喉咙,故打坐练功正确时越练津液越多。换而言之,小肠和心互为表里。

二、奔豚的由来

人受到惊吓后,心臓跳得很快,心脏好的人,跳快一会儿就跳回来了,心脏不好的人就一直跳快,即心悸。

一受惊吓,心跳加速,小肠压力突然增加,大肠里的浊气就会回逆,回逆时走几种管道:第一种,跟着水 进入三焦系统 ,大肠和肺之所以会表里是因为有三焦系统连贯到;第二种,病人本来就有便秘,一受到惊吓后,大便的浊气从大肠进入肝脏,大肠跟肝之间有一根血管连着,这根血管是全身唯一一根没有瓣膜的血管,允许血来回走。中医的观念是:吸气时横膈膜下降,把肝血压入大肠周围,大肠就有力量蠕动,推动食物往前走;吐气时横膈膜上升,血回到肝脏,一呼一吸让大肠正常蠕动。 浊气进入肝脏后,木生火,跟着血进入心脏, 心脏为君主之官,本身不受病,现在浊气进来了,便加强力量把它推出去,于是产生动悸,即“ 奔豚 ”。

还有一种由来,病人本身津液不足,原因可能是服了利尿剂,或运动,或误诊,或吃到味精口很渴,医师见其有表症开发汗剂,结果汗发太多,发汗后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汗发出去到皮肤表层,表水还有但无法回到肠胃,这时用五苓散把表水带回肠胃。另一种是汗发出去后表虚掉了,肺里津液没了,大肠的水气来不及补上来,也会产生动悸,原因是 过汗 。

本篇列了几个方子应对几种不同原因的奔豚。不管是哪一种,给西医看都是精神病,神经质。

这四种病症其原因都是受到惊吓而发的。吐脓为肺痈,桔梗甘草汤证;受到火灾惊吓造成的火邪,核桃承气汤证。

三、三个处方

奔豚发作时从肚脐往上冲到心脏,去医院检查正常,病人说不舒服,检查不出便说病人有神经质,去找心理医生,这时就要想到奔豚症。

如果心臓真正有病是持续的痛或是固定时间发作。如果“ 发作欲死,复还止 ”,就是发作时感觉很难过,好像心脏都快要停掉了,等一下后又自己好了,这“ 皆从惊恐得之 ”。这种情形,张仲景一共出了三个处方:

第一个方子是 奔豚汤 ,肠子里面的浊气跑进三焦淋巴系统里面去,之后再进入胁下,于是就胸腹有痛,因为这浊气进入淋巴系统,产生气胀的痛,主症是 往来寒热 ,往来寒热是少阳证,《伤寒论》里有往来寒热兼有恶心是小柴胡汤,如果往来寒热无恶心是桂枝麻黄各半汤。

处方里甘李根白皮药房里没有,找农家种李树的挖东南方的李树根去芯留皮,因为东南方是巽卦,巽为风,所以东南方的根去风力量较大。中药用到皮,大多数在少阳证,现在很少这样用。

因为有往来寒热,在半表半里间,故临床上用 小柴胡汤 ,甘草、黄芩、半夏、生姜这四味是小柴胡汤里的,腹痛一定是用 白芍 ,腹痛是因为惊吓后小肠绷紧导致,腹满用厚朴。再加 当归、川芎 ,不管什么原因的奔豚都会影响到心脏,当归活血川芎补血。每当一个人受到惊吓的时候,病人的脸色都发白了,这表示血不足了,所以要给病人补血的药。所以当病人有往来寒热、气上冲胸时(感觉心脏快要从嘴巴里跳出来了),用小柴胡汤加白芍、当归和川芎。

如果一个病人已经被发过汗了,就代表表症没了,结果再“烧针令其汗”,必发奔豚。这种情况现在已很少有了。

第二个方子是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其实就是肠子里面大便的臭气,渗入血里面再进入肝,然后回到心脏里面。心脏本身是君主之官,本不受病,现在有气逆行回来,就会引发奔豚,心脏会跳得很快,在这个时候我们会使用桂枝加桂汤。

处方上是桂枝汤加重桂枝,临床上用桂枝汤六碗煮两碗,喝时加肉桂粉半钱,肉桂能加强心脏的喷射力量,把大肠的浊气压回去。

中医的观念:胸为阳,腹为阴。桂枝是阳药,白芍是阴药。奔豚病发在胸腔,心动悸,胸阳不够,故重用桂枝。阴不足时加白芍,如小健中汤。经方家从头到尾都在用桂枝和白芍来调和身体的阴阳,阴阳一平衡病就好了。治麻疹内陷的二仙汤,只两味药:白芍和黄芩(等量),用白芍是因为阴不足(内陷),黄芩去热,一下就把肺炎的高热去掉,这也是阴阳的协调。

第三个处方是 苓桂甘枣汤 :茯苓5钱,桂枝4钱,甘草2钱,大枣十五枚 。

我们平常发出的汗,都是从我们肠胃的津液来的,土生金,所以一直在制造肺的津液,肺主皮毛,然后再进入表,所以肠胃的津液经过肺以后到了皮肤表面成为汗水后就发掉了。汗发掉后正常人的津液很充足,部分的津液带着滤过性病毒一起跑出去了,部分的津液会慢慢进入肺再回到肠胃里面来,这是正常状况。若病人本来就表虚,再运动大汗或处方发汗,就造成“ 脐下悸 ”,因为小肠津液没了,就动悸,小肠跳得很厉害。

中医的观念认为膏就是油网、网膜里的油,网膜在督脉背后起在第十三椎,正面起在任脉的阴交穴,膏就是黄油,产生在鸠尾的地方,三焦油网里的油要足。 茯苓 利三焦油网,在三焦系统里走,能产生油。水会动有两个原因,一是气,二是油,三焦里的水在油上走会跑得更快,水被油包住就不会乱跑,这就是茯苓,茯苓能够生三焦黄油,故能利水,通利积在中膈的水。所以 只要有动悸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到茯苓,水不通利的时候也会用到茯苓 。

《内经》里讲:心主五液。我们身上有很多津液,通通是由心脏在管,如果我们不开强心的药,光开这些发汗的药,病人身体不会如此听话刚刚好将肠胃的津液发散出去而血都不跑出去。张仲景用桂枝去行阳,心脏一强起来,身体抵抗病毒的机能就跟着增强起来,就好像心脏会告诉肠胃说:“土,肠胃的津液,你赶快出去,有滤过性病毒进来了。”于是肠胃就跑去跟门房讲,就是肺说:“肺,你赶快出去。”肺是传导之官,于是肺就出去到皮肤表面上把敌人赶走,这是一个自发的抵抗系统。我们从桂枝汤了解到脾胃的重要,然后再进而了解到肺,但是你仔细去了解桂枝的话,就知道是从心脏开始的。人体的抵抗力是靠心脏的力量激发起来的,肠胃受到这个力以后才开始上来帮肺的忙,如果没有这个动力,就没有这种力量,所以我们平常必须要运动,让心脏跳的很快后,开始出汗,心脏就因而越来越强。桂枝能够行阳,这阳讲的就是动能。病人经过发汗以后,肠胃津液已经没有了,故把甘草、大枣放在里面,可以把失掉的津液同时补足,然后把停在中焦的水利下去就好了。已经失去的津液,靠甘草、大枣去补足,桂枝能够将心脏力量加强起来,把热导入小肠,茯苓能够把水逆产生的奔豚气往下导,不要继续往上冲,这就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由来。

补津液用甘草大枣,胃口没有时再加人参,这就是经方,而不是去滋阴,经方是行阳,希望阴要自回。

关于动悸的观念 :脐下动悸用茯苓,脐上动悸用桂枝。这里“脐下悸者”,用了桂枝和茯苓,应该是脐正后方动悸。

总之,治疗奔豚仲师就用这三个方。一发奔豚、惊恐起来的时候,如果是过汗,就是苓桂甘草汤证,如果进入三焦系统, 如何辨知? 脉弦,往来寒热,就是奔豚汤证。如果都没有,就是桂枝加桂汤证了。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被誉为医方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书中关于“痰饮”的论述有44处,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有33处进行了论述,篇中比较具体地论述了痰饮的分类及证因脉治。其余11处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脉证第七》和《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二篇中。现将痰饮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文献归纳诠释如下,希冀对临床内伤杂病的辨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痰饮之名称及分类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明确指出了“痰饮”的名称,并按其停留部位的不同分别名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一,问曰:夫饮为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二,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金匮》中首次提出了“痰饮”的名称和依病位分为四类及其主症,痰饮是水饮停留于胃肠,肠间沥沥有声是其主症;悬饮是水饮停留于胁下,咳嗽牵引作痛;溢饮是水饮留行于四肢肌肉之间,身体疼痛而沉重;支饮是水饮停留于胸膈,咳喘不能平卧,且外形如肿。同时还指出了据饮邪停留的长短之别还有留饮和伏饮之分,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指出“四,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五,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为有留饮”。“六,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润剧,必有伏饮”。留饮是水液停留不行,留积于体内;伏饮是水饮伏留于内,难于攻除,潜伏不出。留和伏是意味病情的新久深浅,并不是四饮之外另有所谓的留饮和伏饮。

  2 痰饮之病因病机

  张仲景从人和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并指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病因学说思想,根据一理论,痰饮的病因病机可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连,邪气由经络深入脏腑,必然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若脾胃运化失常,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肾的主水失常,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必然致水液的代谢失常,停滞为患,走于肠间则为痰饮;入于胁下则为悬饮;外溢肌表则为溢饮;上迫胸肺则为支饮。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四肢九窍,内有血脉经络相连,邪气由外皮毛孔窍而入,壅塞水液运行之道,必然停滞为患,从而形成痰饮,寒饮郁肺,则“咳嗽上气,喉中如水鸣声”;饮热郁肺,则咳喘;痰浊阻肺,则“咳喘上气,时时吐浊”等等。这些都是外感寒热湿等邪气从皮毛孔窍而入所致的。

  “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这条致病因素中能引起痰饮之证的主要是五劳内伤,五劳所伤,时日即久脏腑功能必然受损,脾失温运,肺失宣肃,肾失气化,三焦水道通达失调,水液代谢必然失常而为患,为痰饮、水肿之证。

  3 痰饮之病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篇中对痰浊、寒饮、热饮等阻肺出现的病证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如本篇中“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十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十四、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十五、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中描述了痰浊壅塞,气滞不通致的胸痹证,其证见除“咳唾,胸背痛,短气”之外,还可见“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等症状。如篇中“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五、胸痹,心中痹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对痰饮的病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痰饮停留在胃则呕,心下逆满,头眩,肠间沥沥有声;在胁下则咳唾引痛;在胸膈之间则咳嗽喘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在四肢则四肢肿胀,身体疼重;在肾则畏寒,少腹拘急;在下焦则脐下悸,饮邪上逆,吐涎沫等。除上症外仲景还指出脉象多为“弦脉”。

  总之,痰饮为有性阴形实,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易阻窍道,滞着难祛的特点。其证涉及面广,如逆于胃则呕,射于肺则咳,入于肾则喘,侮于肺则满,犯于肝则痛,溢于肤则肿,凌于心则悸,敝于阳则眩。这就是仲景指出的痰饮八大症。

  4 痰饮之治疗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明确地指出了痰饮病的治疗大法“十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组方遣药上大的法则,临证具体运用中把握其灵活性。痰饮的病情有上下内外之分,具体治法上温化是正治之法,应有发汗,攻下,利小便之法。综观《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病的方剂有三十多首,分析可知不外下列六类具体方法。

  41 温脾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十二、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饮停胃中,故胸胁支撑胀满,清阳不升故目眩。治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健脾利水。这是“温药和之”的具体体现。

  42 温肾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十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亦主之”。所谓“微饮”即是指“水停心下,微者短气”之证,虽为“微饮”亦是脾肾阳虚所致,阳虚气化不行,水液停滞为痰饮水湿,水道不行,故小便不利,故用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此条亦是“温药和之”代表方剂之一。

  43 温肺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二十七,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二十八,咳逆倚息不得平卧,小青龙汤主之”。这两条均是外寒内饮之证,溢饮的发热恶寒是饮溢肌表,营卫不和所致;咳逆喘息不得平卧是寒饮停肺所致,故用发表散邪,温肺化饮的小青龙汤治之。特别应阐述的是篇中“二十八,……三十三”六条原文是一份完整的寒饮阻肺的咳嗽病历,记载了服用小青龙汤后的各种变化,治疗上药随证转,具体反映了辨证施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其主要精神在于说明下虚上实的痰饮咳嗽证,在临床上不同于一般的痰饮病情,而痰饮又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虚实标本错综复杂,必须仔细分析,灵活处理。这实为仲景辨证施治的举例示范,足资后人临床借鉴。

  44 温肺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二十二,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二十三,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二十四,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上述三条均是饮停胃中,胃失和降所致之证,故用小半夏汤温胃化饮,降逆止呕。膈间或心下有水者加茯苓一味健脾行水。

  45 通阳化饮 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二十五,假令瘦人脐下有悸者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饮停下焦。阻遏阳气,清阳不升故头眩;浊阴上逆,则吐涎沫;下焦阳气不展,故心下悸;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饮在下焦,故因势利导,用五苓散通阳化气,气行水利。“二十六,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这同样是水停心下清阳不升出现头目眩昏之证,仲景用泽泻汤通阳除饮,健脾利水。

  46 涤痰除饮 涤痰除饮乃治标之法。标急先治标是一般治疗的常法,仲景对痰涎壅盛的重证常用此法。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篇“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寒饮郁肺,痰浊阻滞气道,故上逆咳喘,喉中有痰鸣如水鸣声。治疗上用射干麻黄汤涤痰降逆,散寒宣肺。“十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卧不得眠者,皂夹丸主之”。痰浊壅滞于肺,气道不利,故咳嗽喘气;肺中痰稠,随上气而出故频频吐浊,故用皂夹丸宣壅导滞,利窍涤痰。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五,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上述三条主要是痰浊阻滞,胸阳不宣。虽各自兼挟证不同,其治疗的主法仍是涤痰除浊,通阳宣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81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