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在位。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权臣之路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祖籍龙山镇平陵城古址,西汉孝 王莽画像
元皇后的侄儿,建立新朝。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礼经》。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建始十一年(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于是以为王莽很贤能。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及光禄大夫侍中。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王莽的表兄、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长发迹在先,地位超过了王莽,而且他善于阿谀奉承,又曾为汉成帝立赵飞燕为后出过力,深受汉成帝信任,很快升为卫尉,掌管皇宫的禁卫,成为九卿之一。这时大司马王根准备退休,很多人认为淳于长应继任大司马。王莽为了扳到他仕途上的竞争对手,秘密地搜集了淳于长的罪行。然后王莽利用探望的机会告诉王根,淳于长暗中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他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了;同时又说出淳于长与被废皇后许氏私通之事。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王太后让成帝罢免了淳于长,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狱中将其杀死。 绥和元年(前8年),大司马王根请求退休,推荐王莽将接替自己,于是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王莽执政后,克已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有一次,百官公卿来探望他的母亲,见到王莽的夫人穿着十分简陋,还以为是他家的奴仆。次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后,他的祖母定陶国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只得卸职隐居于新都封国。遂闭门不出,安分谨慎,其间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严厉地责罚他,且逼王获自杀,得到世人好评。王莽隐居封国期间,许多官吏和平民都为王莽被罢免鸣不平,要求他复出,汉哀帝只得重新征召王莽回京城适逢王太后,但没有恢复其官职。 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听说皇帝驾崩,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王太后于是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于是纷纷举荐王莽,只有前将军何武与左将军公孙禄表示反对。两人于是互相推举对方,以示对王氏外戚专权的不满。不久后,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其后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得到朝野的拥戴。此后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开始排斥异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后拔擢依附顺从他的人,诛灭触犯怨恨他的人。王莽知道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强化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于是他主动巴结当时著名的儒者大司徒孔光。孔光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为人胆小怕事,过于谨慎。王莽于是一边主动接近和拉拢他,引荐他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兼奉车都尉,一边以王太后的名义逼迫孔光为自己宣传造势,利用孔光上奏的影响力充当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于是上奏弹劾何武与公孙禄,将他们免去官职。后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剥夺了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的爵位。与此同时,王莽逐渐培植了自己的党羽,以其堂弟王舜、王邑为腹心,用自己的亲信甄丰、甄邯主管纠察弹劾,平晏管理机事事务。王莽平时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当想要有所获取利益的时候,只须略微示意,他的党羽就会按他意思纷纷上奏,然后王莽就磕头哭泣,坚决推辞,从而对上以迷惑太后,对下向平民百姓掩盖自己的野心。 元始一年(1年),大臣们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莽得知后,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以后再考虑他,并不顾太后多次诏令,坚决推辞。大臣们不断向太后建议,王莽在假意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始终拒绝接受封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此外,王莽与其三大亲信升任“四辅”之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除封爵之事外,其余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 王莽为了继续获取民心,先是建言应该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然后封赏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从而再次博得朝野的好感。其次是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每逢遭遇水旱灾害,王莽只吃素食,不用酒肉。元始二年(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亡。在王莽带头下,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被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大司徒司直陈崇为宣传王莽,于是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代汉建新
新朝大司空王邑
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于是将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王莽长子王宇怕平帝日后会怨恨报复,因此极力反对此事,但王莽又不听劝谏。王宇与其师吴章商议后,想用迷信的方法使王莽改变主意,于是命其妻舅吕宽持血酒王莽的住宅大门,然后想以此为异像,劝说王莽将权力交给卫氏。但在实行程中被发觉,王莽一怒之下,把儿子王宇逮捕入狱后将其毒杀。然后借此机会诬陷罪名诛杀了外戚卫氏一族,牵连治罪地方上反对自己的豪强,逼杀了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朝中政敌。事件中被杀者数以百计,海内震动。王莽为了消除负面影响,又令人把此事宣传为王莽“大义灭亲、奉公忘私”的壮举,甚至写成赞颂文章分发各地,让官吏百姓都能背诵这些文章,然后登记入官府档案,把这些文章当作《孝经》一样来教导世人。
在拥有史上最高气运的男主角汉光武帝刘秀登场之前,我们得先多花一些篇幅来介绍另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王莽。
很多人说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这一点我们不作评论。不过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笼罩着神奇的迷雾,他的很多所作所为,更是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此时距离西汉的开国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自从汉高祖斩白蛇而赋大风以来,先有文景之治,国库中的粮食和铜钱堆积如山;后有武帝的赫赫武功,卫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残,一半匈奴往西方迁徙,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波及到半个欧洲;武帝虽然消耗光了西汉的积蓄,后续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陈汤更是斩杀北匈奴单于,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看起来,帝国仿佛可以千秋万载,永世不朽。
但帝国崩溃的主因早已经种下。外戚专权,王子王孙,达官贵人们如饥似渴地兼并土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繁花似锦的盛世背后,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佃农、流民和奴隶。宣帝的太子(元帝)忧心于逐渐沸腾的民意,于是放弃了“汉家自有法度,霸王道杂之”的祖训,转向纯以怀仁的儒教治国,以经取士。虽然这一转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使西汉得以延续,但“自是以后,汉无刚正之士,遂举社稷以奉人”从此,汉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刚直不阿,文武双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穷经的公务员了。
历史除了必然性,还有如同开玩笑般的偶然。也许是天意希望西汉早点崩溃,所以命运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汉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公元前54年,元帝(这时候还是太子)的爱妃去世。哀痛之余,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赶走,从此累觉不爱。宣帝和皇后当然对此忧心忡忡,为了让儿子振作起来,皇后从自己宫里挑选了5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宫女给太子,让太子选一个来聊以排解寂寞。太子当时正在心烦,看都没看就随便选了一个。没想到,一夜风流之后,这个名叫王政君的宫女居然就怀了孕,次年就为帝国生下了嫡皇孙!
汉宣帝老来得孙,喜出望外,对孙子千娇百宠。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王氏一门鸡犬升天,一跃而成为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家族。5年之后,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个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王莽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全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逸,无恶不作。但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父兄去世后,他一个人赡养母亲和寡居的大嫂,抚养兄长的遗孤,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整个社会所瞩目,声名远扬。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为官以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是越发的谦恭简朴,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第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王莽为当世的圣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力的巅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梦中的理想国了!英特纳雄耐尔,我来了!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是时候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即将踏上舞台。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事还得往前说起。公元前7年,汉哀帝即位,王莽因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团的排挤而被免职,隐居在新都。3年以后,数百名官吏和数十万平民抗议对王莽的罢免,汉哀帝抵不过压力,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
也许是位面力量发现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开心回京的同时,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是真的,王莽靠着低调做人、拉拢人心的方式,获得了皇室和大臣的信任后篡位成功。王莽是西汉末期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是当时的权臣。他能篡位成功,靠的是外戚的身份,让皇帝和皇室信任他。谦卑待人,又用各种手段讨好,四处结交大臣,伪造了一个正人君子的假象。等到所有人都以为王莽要做2岁新帝的辅政大臣时,他私下号召大臣们推举他为新帝,夺取了西汉的政权。
1巴结王太后,获得了西汉皇室的信任。
王莽是王太后的侄子,从他一开始能够被汉室重用就是靠着王太后的举荐。王莽知道只要王太后掌权,他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为此他非常孝顺王太后,处处为王政君着想,甚至帮助王太后掌权。王太后也一直觉得这个王莽是个忠心孝顺的人,所以也愿意将朝堂大事交由王莽处理。当然西汉末期接连登基过几任皇帝,几个皇帝都是英年早逝,最后一个皇帝还是2岁幼童,王莽的权势则越来越大,竟成为了一个执掌朝堂政事的摄皇帝。
2名利诱惑,人情往来,朝臣们一心向着王莽。
王莽非常会拉拢人心,他自当官之后,待人和善,处处与人交好。随着官职越来越大,他待人接物各方面却更谦卑了。王莽为了获得民心,曾将女儿的嫁妆拨出大部分分给了穷苦人民,还用财富和官职讨好大臣,还经常帮助朝堂上的大臣。王莽伪装得好,让其他人丝毫抓不住他的错漏之处。很早就让朝堂的大臣们都听命于他,而西汉皇室却还将他当做是可用的权臣,根本没注意到他早就在策划篡位之事。
总的来说,王莽能够篡位靠的是身份的便利和拉拢人心的手段。
1、夏朝--商汤推翻 。
2、商朝--周武王姬发推翻,牧野之战。
3、西周--犬戎推翻。
4、东周--秦始皇推翻。
5、秦朝--刘邦推翻。刘邦比项羽先入城,秦王向刘邦投降。
6、西汉--王莽推翻,权臣王莽改朝换代,建立新朝 。
7、东汉--曹丕推翻,曹操死后,曹丕废帝自立。
8、 魏--司马炎代魏 。
9、西晋--匈奴人,永嘉之乱,少数民族反抗 。
10、东晋--刘裕建宋,东晋武将篡位 。
11、北周--外戚武将杨坚篡位,建隋 。
12、大隋--外戚李渊推翻。
13、唐朝--中间武则天建立大周。唐亡于武将叛变,虽然之前发生黄巢大起义。
14、后周--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 。
15、北宋--亡于金,靖康之乱。
16、南宋--亡于元。
17、大辽--亡于金。
18、大金--亡于蒙古。
19、西夏--臣于金,亡于蒙古。
20、大元--亡于元末农民大起义,朱元璋手下徐达北征,推翻大元,元皇室北退。
21、大明--亡于李自成大起义,被李自成攻破宫门占领。建大顺。
22、大顺--亡于清多尔衮。
23,、大清--辛亥革命,袁世凯逼迫清皇室退位。
24、民国--1949退守台湾。
扩展资料:
封建帝制,在中国商周时期和西欧中世纪出现的,以贵族统治阶层层层分封,占有土地和农民(或农奴)等财富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其基本形式是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农民(或农奴)耕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交纳给封建主。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阶层是封建主和农民(或农奴)阶层。
中国的封建制正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结束于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也就是始自周朝建立,止于秦统一六国。(关于中国封建制度详见条目封邦建国。)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指政治制度,经济上的土地私有制要开始于战国时期,结束于土地改革。)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
参考资料:
王莽在位期间推行了4次币制改革,他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从而来缓解当时社会关于钱币方面的矛盾。
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结果,甚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及负担。
王莽改革的时候,强行发行了新的货币,强行使用推举这种货币政策,并且建立了新的换算方式。
这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麻烦的,因为王莽所推举的货币换算非常的繁琐,而且货币种类十分多,所以老百姓私下还是偷偷的用之前的货币。
然后王莽发现之后,就开始强制实施,并且是必须使用他所推行的这种货币换算方式。不然的话一旦被发现不仅要坐牢,而且要连坐。
虽然说王莽自己制造的货币,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艺术品,非常的精美。但是这对当时的民众而言,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并且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王莽真的是非常成功的演绎了什么叫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的稀烂。
他的治国方式和理念太过于理想化,以至于他没有想象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是适用。
所以这就导致他好心办坏事,明明是想要把社会治理的更好,但是却被大家所反对。而且在遭到反对之后,不思进取,甚至想继续把这个政策给推行下去。
所以在他这种看起来明智,其实昏庸的统治下,开始各地不停的发生灾难,民众不停的发起暴动,最后走向灭亡
细数中国历代王朝,那些王朝起起伏伏都曾写过重要的一笔,不管他们时间有多么长,但至少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历史学家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它们进行立书著书,进行历史记录。
让强大的秦朝,富裕的宋朝,弱小的南朝等都在历史上有过很重要的记载。不过有这样一个王朝一直被历史学家所忽略,而很多学者对于它的开创者也有着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认为他和他的王朝是希望的转机,也有人认为他和他的王朝是恶魔的化身。这个所谓的他,指的就是王莽。
说起王莽大家能够想到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因为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对王莽政权有过多的记载,更多的只是记载到东汉末年分三国,还有汉王朝的辉煌往事。其实这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非常的重要,因为它暗示了中国古代一种新的转机,但同时这种转机的过程,却没有进行好,结果酿成了历史的翻车现象,最终这段历史也被很多人给遗忘,今天我就给大家来复盘一下,这个被人遗忘的王朝和这个被人痛恨的皇帝。
说起王莽这个人,大家必须要了解西汉时期以来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斗争,因为自从儒家思想被立为正统以来,很多的儒家文化被以各种系统给总结起来,分成了古今两派。今文经学最开始的时候富有生机力,能够应对当时的具体格局做出调整,而且还能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指引方向。但可惜的是,自从汉成帝汉哀帝以来,古文经学开始逐渐占据上风,而今文经学变得禁锢和愚昧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莽的出现代表着古今文化的对比,有了打破现有困局的一个希望。
根据历史记载,到了汉成帝的时候,虽然国家人口剧增,但是土地兼并问题严重,而且皇帝的不作为,官员的贪心,老百姓年年遭到天灾,这种机制的情况,让所有人都希望找到当年西汉政权时候的辉煌。因此人民迫切的需要改变,而且这时候文化一团糟糕,于是人们开始放弃对现实世界的向往,开始追求古代的那些美好,掀起了一股复古的风潮。
在这种背景之下,王莽以一种古文经学的大学者的姿态登场,它符合了西周以来的仁义礼智信的标杆,而且对老百姓特别的关心,并且有文化有思想有改革的步骤,因此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把他当成了西汉末年的一个拯救性的人物,希望他能打破僵局,把这个罪恶的现代环境转移到古代的那种美好的氛围之中。
所以王莽上台的时候,他是被所有的老百姓和官员,包括皇帝用双手给抬进皇宫的,毫不客气地说,当时王莽就是一个民意支持率达到90%的皇帝,他的政治威名,早就在上台以前,被所有人认可。于是王莽在这种民意的呼喊声中,对现有的困局进行调整,他把所有的改革目标和文化治理的方向,全部朝着古代和西周时期看齐,大规模地实行所谓的现代井田制,模仿西周时代的礼义。可以说,王莽的所作所为都符合了当时他上台以前的政治宣言,并且也基本上是老百姓的呼喊声,但可惜的是,他没想到这么做却酿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要知道政治改革和当时政策的调整,必然要以符合现有的国家环境来制定,毕竟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社会是发展的。他过于自信,而且呆板地把古代的制度强加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肯定就是不行的,所以他的改革措施,在理想上非常的伟大,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却是一团糟。
比如他搞井田制改革和国有化改革,不仅没能打击到地主豪强,反而把老百姓的钱弄没了,中下阶层的官员开始意识到自己利益的流失,而且根本看不到改革的未来前景,底层的老百姓在一片狂热的改革热潮中,丢掉了自己的土地,更为夸张的是,不断的模仿古代的那些制度,结果对各地的地方名称,还有经济手段改革,朝令夕改,不停地追求最美好,最完美的一个点,结果搞得底下经济贸易不流通,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就连地方上的称呼都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了。
刘玄的确是当了一段时间的帝王,但是因为最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他这个帝王并没有当久,最后使得刘秀成为了开国的帝王。
当时为了推翻王莽的政权,我们国家组成了两支起义军,一支绿林军,一支赤眉军。当时的刘秀是绿林军那边推选出的皇帝,因为绿林相对而言比去赤眉军更加的优秀一点。但是刘秀被拥立为皇帝之后,他做了几个比较错误的决定,导致他的江山葬送了。
首先他当时派刘秀去安抚北方的起义军,这个决定意味着刘秀就可以离开刘玄的视线,而到北方去慢慢的发展他自己的势力。所以刘秀到了北方之后,一直在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想要起兵夺取刘玄的政权。这是他犯的第1个错误,使得刘秀离开了他的视线,脱离了他的掌控。
然后他又犯了第2个错误,就是没有处理好和赤眉军的关系,虽然你是绿林军的人,但是赤眉军对于刘玄能够成为皇帝也是出了一部分力。所以说刘玄应该好好的安抚赤眉军,然后给他们的将领一些比较高一点的官职当一当,可是刘玄并没有这么做,只不过是随便用一点小官打发了他们。所以导致他们有一点不满刘玄的统治,有一点想要造反。
赤眉军后来果然兵分几路前来攻打刘玄,他们一直攻打到了京城杀掉了刘玄。但后来刘秀抓住了这个时机带领兵马前来收拾残局,获得胜利。
很多人说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这一点我们不作评论。不过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笼罩着神奇的迷雾,他的很多所作所为,更是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而比他更传奇的刘秀更是得到了位面之主的称号!咱们先从王莽慢慢道来。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他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为官以后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公元八年,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这也是被后世称穿越者的由来)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2,废除奴婢制度。3,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4,改革货币。5,政府建立贷款体系。6,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7,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刘秀即将踏上舞台。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刘秀9岁时,父亲去世,叔父抚养他直至成人。先是他哥哥刘縯结交的一位哥们因为犯法为官府通缉,这事也牵扯到了刘秀身上,所以刘秀就很没节操的逃亡了。后来野警方通过身份证实名系统和外来人口登记系统查到了他,并且以没办暂住证的名义把他抓进监狱,蹲了好几天。
出狱后的刘秀已经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监狱大熔炉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刘秀出狱后,和大哥刘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当时正是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的时代。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扩大声势,刘縯刘秀兄弟率军加入了绿林军(当时最大的一股起义军力量),很快也成为绿林军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汉朝复立这件事,对王莽的震动很大,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把这个危险的新政权彻底屠灭。
百万王师前来,将绿林军们都吓得够呛。当下就有高层建议,干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化整为零后说不定王师就找不着我们了是不?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怎么办?在这一瞬间,小小的偏将军刘秀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13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
逆天的是,一支只有万人的军队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刘秀又一鼓作气,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三个月以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多说一句,王莽死后,他的舌头被乱民割掉,头颅作为战利品被后来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后毁于火灾。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诡异的对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再后来的刘秀大哥被害,刘秀悲痛交加,忍辱负重。被派去河北诸地巡阅。但是,主角的强大光环随之显露出来,河北豪杰听说昆阳英雄刘秀来了,纷纷自带兵马前来投奔。不到20个月,刘秀的实力就从单车数骑,膨胀成为带甲百万、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势力(见过这么离谱的挂吗?)。刘秀随即与更始政权决裂,即皇帝位,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
穿越者虽然拥着着超前的思想,不过最后还是位面之主得到了最大的胜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