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散打泰拳,只要是站立格斗技。力量的根源是脚的抓地力也可以理解为蹬地力。不管是打拳还是踢腿,腿部、腰部、腹部的力量最为关键。
关于打拳,肘击的力量,每个动作都会有转脚,转髋的动作。因此力量的根源是腿部,力量的增加和传递是腰部,力量的输出是手臂。所以腿部和腰部的力量明显要重要于手臂。对于腿部,应采用绝对力量训练法。增加单击的力量为主,耐力为辅。对于小腿则正好相反,小腿需要灵活性,需要极强的耐力和爆发力。因此建议小重量,多次数的练习。而砸肘和有些实战中变形打法的摆拳是会向斜下方发力的,这就需要强大的腹肌收缩能力,来提供足够的击打力。
对于上肢的力量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对肩部的耐力和弹性要求很高,总不能打到第三局的时候,手臂就酸掉太不起来。这样也就只有挨打了。
腹部的要求非常高,在后面说完腿法和膝法再说。
对于腿法,刺蹬腿首先要韧带很好,以免每次蹬腿要克服韧带的阻力而减小力度和使动作变形。蹬腿的话,支撑腿的中心控制能力和绝对力量很有用,腿部仍人是力量之根源。攻击腿是瞬间刺蹬出去的,因此对爆发力和绝对力量要求高。这样才能有杀伤力。而刺蹬的同时,腰部腹部配合出的送髋动作,与腿部力量整合而发出的力不容忽视。所以腰腹已然是关键。要想增加蹬腿的力量,要发力一致,形成习惯。
对于扫腿,支撑腿的旋转,和送髋很重要。再加上身体的旋转,手臂的合力配合,腹部的收缩,统一发力。行程毁灭性的扫踢。这属于发力的技术层面。从上面不难看出,可以大力培养发力的地方,还是腿部,腰部,腹部。
膝法也是要一致发力,垫脚,提膝,收腹,手臂箍颈下拉。一贯发力。属于身体上段与下段的合力。因此力量巨大。对于膝击的力量,主要是腿部,腰腹,背阔。
所以总结上面的,腰腹部是核心,是关键。
明确的训练计划任何人也不能随便给定的。
这个要根据你的目的,身体情况,承受情况,和身体调整情况综合评定。
我大概给你个建议。
以下所有的力量训练都要根据你个人能力而定。想要自己提高的话,自己要花点心思的。等别人给你一份计划出来多数不是非常切合自己用的。
手臂:前臂力量重要于大臂力量。腕部力量多练。对于大臂,肱三头肌要比肱二头肌重要。
肩部:刚刚有提过,耐力更为重要,因此选择小重量,少组数,多次数的联系。次数越多越好。
胸部:带着练练就好,要保持弹性,和爆发力;不要练得过于臃肿,那样影响打拳速度。
背部:上体的重点,打拳,肘击,膝击,都会用得到。已绝对力量为主,兼备耐力。所以选择4组12个的极限重量练习较好。偶尔做一做大重量,发展一下绝对力量。
腹部:核心。每天都要练习。两头起,仰卧起坐,仰卧举退,加负重举腿,侧腹也很重要。
腰部:硬拉。挺身。要求耐力更多,绝对力量更少。
腿部:深蹲是重点。要发展绝对力量,最好采用少次数,多组数的极限重量练习。
小腿:小重量,少组数,多次数的提踵练习。跳绳。跳轮胎等等。
对于绝对力量的训练要求极限重量,少次数(3-5次),多组数(6-10组)。
对于耐力肌肉训练要求多次数(根据你的极限越多越好),少组数(2-4组),合适重量(指能完成上述两项要求的重量)
对于爆发力训练采用大重量,少次数,高强度的训练方法。与绝对力量和耐力穿插开进行。
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于爱好拳击的朋友来说,仅仅每周几次的正规健身房力量训练是不够的,拳击运动有其独特的力量需求,需要特殊的训练方法。那么,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1颈部训练
为了增强抗击打能力,让脆弱的颈部能够抵抗头部遭受的重击,拳击爱好者应该把颈部训练作为主要内容之一。
桥练习:仰卧在垫子上,头顶和双脚接触地面,臀部z起,身体反弓形成桥。初学者练习时,双手可以支撑地面,幅度要小。经常练习的拳手可以将双手合十放于胸前,进行前后移动,幅度要大,使颈部肌肉收缩或伸展。一组20次,做4组,每周练习2~3次。
腰腹部训练
腰部是力量的桥梁,它把大腿的力量传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其产生的力量虽比大腿小,但使用率更高。职业拳手的每一拳都应该充分借助腰部的力量。
掷沙包训练:使用20-30公斤的沙包,离墙面3-5米远,双手握住沙包放于身体右侧,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形成弓箭步,后脚掌发力,双手抡起沙包向前扔出,捡回沙包,放于身体左侧,右脚向前迈一大步,用相同方法扔出沙包。每组左右各做10次,做24组,初学者可以适当减少。注意体会腰背部发力的感觉。
速度训练
单纯的力量练习是不够的,尤其对竞技运动来说——需要更大的爆发力,更有速度的力量。
站立平推:杠铃放在锁骨上,双手手掌向上握住杠铃杆,双脚发力的同时迅速平推出杠铃,直到手臂伸直,然后手心向下,快速收回到原处。此方法主要练习爆发力。初学者用杠铃杆练习,次数和重量因人而异。
大腿训练
腿部训练是拳手力量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迈克·泰森每周有6天练习深蹲,每天20组,他说:“深蹲能大幅度提高重拳力度,增强连续出拳的能力,对进攻方面的一切能力都有帮助。它就像罗马武士的剑,虽然你在拳台上看不到它,但每次进攻中都有它的影子。”乔·路易斯每天练习深蹲15组。乔治·福尔曼给自己确定的深蹲训练标准是“直到站不起来”。
深蹲练习:要坚持重量大次数少,对于一般运动员,每组使用1~6RM的重量,一周训练3~4,每次4~6组。
拳击手的周训练计划
星期一:跑步3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4回合、沙包练习6回合、流星球练习4回合、速度球练习4回合、跳绳4组,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二:准备活动,跳绳4组、空击练习10回合、流星球练习4回合、速度球练习4回合,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三:变速跑3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2回合、沙包练习12回合,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四:准备活动,空击练习4回合、手靶练习10回合、流星球练习2回合、速度球练习2回合,放松伸展。
星期五:跑步2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4回合、沙包练习4回合、手靶练习6回合、流星球练习2回合、速度练习2回合、跳绳2组,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六:跑步5公里,准备活动,空击练习2回合、对打练习8回合、速度球练习2回合,腰腹部练习各20次以上,做4组,放松伸展。
星期日:全天休息。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21、深蹲
提高核心力量的最佳动作。由于练习时整个上身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也能练习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这对于拳击手也是极为重要的。练习时从深蹲架上扛起杠铃,把杠铃压在颈后斜方肌上,然后屈膝下蹲,直到大腿后侧接触小腿后伸膝站起。整个过程中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成30度,上体保持直立。
2、半蹲
模拟拳击发力最有效的动作。拳击发力时都是适度屈膝,与半蹲相似。但半蹲提高核心力量的效果有限,主要是将深蹲练习的核心力量转化为重拳专项力量。半蹲动作与深蹲相似,但下蹲到大腿与地面水平就伸膝站起。
3、腿举
提高核心力量的有效动作。因为不受上肢负重能力的限制,提高极限力量的作用比深蹲还好。但它不能直接提高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练习时坐在腿举机上,将座位调整到坐好后大腿紧贴胸部,然后伸膝将踏板向斜上方蹬起,直到双腿伸直后屈膝还原。
4、前蹲
训练时对上身的压力更大,因此对提高力量从腿部到上肢的传递能力效果更好,但提高核心力量的效果较差。练习时双臂交叉,将杠铃固定在胸前肩上,其余动作与深蹲相似。
5、坐蹲
动作与半蹲相似,但强度较小。练习时身后放一把坚固的圆凳,下蹲时蹲至坐到圆凳上,然后伸膝站起。
6、箭步蹲
扛起杠铃后,一侧腿向前伸出,然后屈膝下蹲成弓箭步,重心落在伸出腿上。
7、腿屈伸
坐在腿屈伸器上,用双脚构住支撑板,用力将小腿向上抬起,直到双腿伸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
8、仰卧起坐
头朝下斜躺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脚勾住支撑板。双臂在胸前抱住杠铃片,然后用力将上体向上弯起,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大腿保持静止。
9、仰卧举腿
头朝上斜躺在仰卧起坐斜板上,双手勾住支撑板。将杠铃片绑在双腿上,用力向上抬起双腿,直到上体与双腿垂直。整个过程中上体保持静止,大小腿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31、拳击的力量训练是为专项训练服务的,更应该突出重点。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集中在价值最高的核心力量项目上,尽量减少训练项目。
2、力量训练的“每组做8~12次”指的是使用每组最多只能做8~12次的重量,称为8~12RM。这个重量是发达肌肉最有效的重量范围。但作为增大绝对力量,应该使用更大的重量,即1~4RM。
3、拳击的技术通过上肢运动表现出来,但这和发力是两回事。通过各种拳法的发力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力量才是拳击发力的关键。重拳击打时主要依靠伸膝蹬地发力,经过转髋传递到肩臂。如果刻意增大上肢力量,反而会破坏重拳的“发力链条”。因此,拳击的力量训练应该以核心力量项目,如深蹲、腿举为主。
4、力量训练要求逐渐增大强度。也就是说,训练的组数、重量都要不断提高。刚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组数不应太多,以免过度疲劳,影响其他训练。例如每次训练安排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做4~5组。随着力量的增长,组数应该逐渐增加。例如泰森每次训练要完成深蹲、腿举各20组。
5、每次力量训练开始后要先用轻重量热身,使肌肉逐渐适应。热身组可以采用15~20RM的小重量。做正式组时,由于重量较大,要集中精力,并安排助手保护。每组间的休息时间,以肌肉能够消除短期疲劳为标准,一般在20秒~120秒之间。每次训练至少要安排一组冲击极限重量。冲击极限重量前的各组不需要完成极限次数,以便为冲击极限重量保持体力,如4RM的重量可以完成2~3次。冲击极限重量后的各组要完成极限次数,以提高训练强度。
6、我们既不能逃避力量训练,也不能盲目的进行力量训练。
7、提高重拳力度有两个步骤,首先要通过力量训练增大基础力量,然后还要通过重沙袋训练将基础力量转化为在重拳力量。大多数拳手只重视了第2个环节,但是没有强大的基础力量,即使把基础力量100%转化成重拳力量,也成不了拳王。
8、大腿和臀部是全集的主要发力部位,力量是这个部位的唯一要求。有力的大腿意味着有力的重拳。肩部和小腿小腿是全集使用最频繁的部位,因为总要保持拳架,不断出拳和移动。这两个部位的训练标准是耐力。而腹部和前臂,前者要经常承受击打,后者要不断承受出拳的反作用力,因此要求有发达的肌肉。其他部位对拳击的贡献比较小,按照前面的第四条原则,在训练中可以忽略。值得注意的是腰部。它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主动发力的部位,而是个传力的部位。因此不应该对它进行过多的训练,以免混淆发力时的顺序。另外力量训练腰部垂直发力方式和拳击要求的水平发力方式也不相符。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4一、上肢肌肉里力量的练习方法
上肢肌肉群在拳击运动中的力量发挥占最重要的地位,主要包括:上臂肌、肩带肌、前臂肌和手肌,主要练习爆发力和支撑力,运动员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要重视各部位的力量练习,特别是小肌肉群力量的练习。
练习1:颈后弯举。最大重量为40%-70%负荷强度,每组8-15次,练习3-6组,间歇1-2分钟,练习速度要按照训练目标决定。
练习2:连续挺举。以25-50kg的杠铃为负荷重量,每组15-20次练习3-6组,间歇1-2分钟,要求以最快速度完成。
练习3:抓举。以50%-80%负荷强度,每组8-12次,练习3-6组,间歇1-3分钟,要求动作连贯、迅速、干脆。
练习4:提拉杠铃至肩高。以30%-50%额负荷强度,每组做10-30次,练习4-6组,间歇1-2 分钟,以中等速度完成。
练习5:站立、坐,双手头后执杠铃推举。以30%-60%的最大负荷强度,每组做10-30次,练习3-6组,间歇2-3分钟,要求中等速度完成。
拳击训练安排
第一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各个进攻动作和防守动作的速度和力量,完善一般耐力。手段——力量练习、速度练习、一般耐力练习、配对练习、有条件的实战练习。
第二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技战术组合的速度,提高个人技战术水平,完善一般耐力。手段——用于发展速度、力量和一般耐力的各类专门的`战术练习、配对练习、有条件的实战练习。
第三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各项动作的速度和力量,完善技战术动作配合的速度和灵活性。手段——速度练习、力量练习、灵活性练习、配对练习、有条件的实战练习。
第四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技战术动作配合的速度和灵活性,完善专项耐力。手段——速度练习、灵活性练习、专项耐力练习、配对练习、有条件的实战练习。
第一阶段至第四阶段的持续时间,为两个月或两个月以上(根据比赛阶段的性质确定)。
第五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专项耐力,将培养速度和耐力过程中学习的各种战术动作加以综合。手段——自由对打、专项耐力练习。
第六阶段
主要任务:综合第五阶段的战术动作,完善专项耐力。手段——自由对打、自由练习。
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的持续时间,各为两周。
第七阶段——比赛阶段。
第八阶段——恢复专项工作能力。
在计划安排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时,需要考虑到,一般身体训练的许多练习,在训练头几个阶段可以发展某些身体素质,但在后几个阶段则会失去本身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将这些练习作为恢复手段。这时,这些练习在各个小周期中的地位和练习量,应与第一种情况下的地位和练习量有所不同。应当指出,上述拳击运动员训练的分阶段安排,并没有否定运动训练周期化理论的实质,而是其自然发展。
健身房拳击训练计划初期;以发展身体素质、熟练基本动作为主。此时的身体素质发展要全面。
中期;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更深一步熟练组合技术。
高级期:身体素质训练以价值最高的几个项目为主,且强度要明显加大。
在完善技术的同时,加强战术训练
下面是训练计划每周练六天,技术动作可以上网搜或看有关书籍
初期;
每天早晨:
跑步3km。压腰、腿、肩。前后左右滑步、左右闪步、前滑并步、后滑并步。前后直拳、勾拳练习
下午:跳绳3--4组 每天
单日:哑铃深蹲8组。哑铃划船3组。仰卧起坐2组。仰卧举退2组。拳法练习最好打手靶
双日:徒手深蹲跳3组。俯卧起上身3组。哑铃弯举2组。哑铃手腕弯举2组。提哑铃耸肩这个就是练斜方肌的2组。连续斜上推哑铃可用轻些的重量3组。拳法练习
中期:
每天早晨:跑步3km。柔韧性练习。50米、100米冲刺2组。组合技术练习
下午:高抬腿2组。跳绳4组每天
每周四天:每天做:单腿深蹲8组每条腿。负哑铃做俯卧背起4组。划船3组。耸肩2组。手腕2组。拳法打手靶
高级期
每天早晨:变速跑3km。柔韧性。假想敌做技术训练
下午:每天;高抬腿2组。跳绳4组
每周四天:负哑铃做单腿深蹲8组。深蹲跳4组。俯卧背起4组。划船3组。连续推举3组。手腕2组。两头起4组。打靶
有时间时多与人交流。
附:我的训练日程:我;60kg,19岁
每条早晨和给你写的一样。
下午每周四天:杠铃深蹲:50kg2组,60kg8组,100kg2组
硬拉;70kg4组。引体向上4组。手腕2组。推举4组。
拳击武术虽然风格不同,但主题都一样,围绕着发力、攻防进行。
人类的防卫意识和人体运动学原理决定了技击术在缘起之初是近乎相同的,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文化,不同的民族性格造就了五光十色的各种技击术,
根据肌肉收缩的力学特点。肌肉不具有完全弹性,而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收缩时间过长其收缩力与速度就会下降。所以肌肉不要过早收缩,以免引起肌肉疲劳和松驰。例如;正确的冲拳是;拳要打到目标的一刹那间才急速把拳握紧。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肌肉放松的方法掌握越好,就越能经济地使用能量和尽快地补充被消耗的能量。
要做到快速有力,就要发挥脚,腿,髋腰肩的共同作用,协调配合。并根据肌肉的发力顺序原则,由大块肌肉首先工作,使身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以便于身体启动:中等肌肉次发力,使肌肉获得一定速度的身体进一步加速;小块肌肉最后发力,主要是控制拳的运动路线和幅度。 同时在发力的一刹那,配合呼气,屏气蓄劲,以气催力,达到意气力三者合一,最终达到增大击打的目的。
出拳和肘真正的爆发力取决于前锯肌,膝击是一条腿的弹跳和另一条腿的快速收缩抬膝,臀部锻炼不可忽视,踢击也和膝击相似,但也有些动作运用腰部的扭转发力。一遍遍地和助手或沙袋击打来强化动作,爆发力。还有一句话,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初期;以发展身体素质、熟练基本动作为主。此时的身体素质发展要全面。
中期;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更深一步熟练组合技术。
高级期:身体素质训练以价值最高的几个项目为主,且强度要明显加大。
在完善技术的同时,加强战术训练
下面是训练计划每周练六天,技术动作可以上网搜或看有关书籍
初期;
每天早晨:
跑步3km。压腰、腿、肩。前后左右滑步、左右闪步、前滑并步、后滑并步。前后直拳、勾拳练习
下午:跳绳3--4组 每天
单日:哑铃深蹲8组。哑铃划船3组。仰卧起坐2组。仰卧举退2组。拳法练习最好打手靶
双日:徒手深蹲跳3组。俯卧起上身3组。哑铃弯举2组。哑铃手腕弯举2组。提哑铃耸肩这个就是练斜方肌的2组。连续斜上推哑铃可用轻些的重量3组。拳法练习
中期:
每天早晨:跑步3km。柔韧性练习。50米、100米冲刺2组。组合技术练习
下午:高抬腿2组。跳绳4组每天
每周四天:每天做:单腿深蹲8组每条腿。负哑铃做俯卧背起4组。划船3组。耸肩2组。手腕2组。拳法打手靶
高级期
每天早晨:变速跑3km。柔韧性。假想敌做技术训练
下午:每天;高抬腿2组。跳绳4组
每周四天:负哑铃做单腿深蹲8组。深蹲跳4组。俯卧背起4组。划船3组。连续推举3组。手腕2组。两头起4组。打靶
有时间时多与人交流。
附:我的训练日程:我;60kg,19岁
每条早晨和给你写的一样。
下午每周四天:杠铃深蹲:50kg2组,60kg8组,100kg2组
硬拉;70kg4组。引体向上4组。手腕2组。推举4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