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微科普丨大寒之时,收冬藏之尾,为来春生发而备

节气微科普丨大寒之时,收冬藏之尾,为来春生发而备,第1张

饮食减咸增苦,补养心气

大寒适逢年终岁末,人们开始除尘出新、腌制佳肴、备年货,这个时候容易过于劳累而导致精神不佳,肾气不足,故大寒的饮食应遵循“保阴潜阳”之原则,减咸增苦,补养心气。大寒寒气重,白天可多摄食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有滋补脾胃、温肾补阳的功能,以此来抗寒保阳。晚上可有意识地减少进补量,增加平补或清淡些的饮食,如鸭子、野菜、鱼类、水果等,也适当食少量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葱、姜等,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准备,但不宜过多食用。

每日提踵顿足,改善肾脏功能

大寒 养生 ,运动要适度。可每日提踵顿足,能益肾通络,防治骨质疏松。方法:双手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再稍用力握拳。再两腿并拢,五趾抓地,提肛收腹,之后上提脚跟,全身放松,让脚跟自然落地,轻震地面,每次18遍。中医上讲,提踵抬脚时,身体主要以前脚掌着地支撑,正好可以按摩足三阴经,起到温补肾脏、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脚后跟落地可以刺激肾经的足部穴位;轻震地面可使气血运行。同时要注重保暖,免疫力差的人出门一定要带帽子,头皮穴位多,以防寒邪凝滞,到来年春天发病。

按摩大椎穴,疏通经络防疾病

在中医理论当中,大椎穴是人体所有阳经和气血聚集之处。经常按摩揉搓大椎穴,有利于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络,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嗽、头痛等疾病。低头,颈后最高凸起的骨头下就是大椎穴。大椎穴可采用按摩法或热敷法进行保健。按摩法:食指和中指其中一指着力于大椎穴,做轻柔的顺时针环旋按摩,反复10-15 次即可。热敷法:热敷大椎穴,可温经散寒,消除寒邪对身体的影响。可用小热水袋,装上70 C左右的热水,置于大椎穴上热敷,持续30 分钟。以上方法也交替使用,每日1-2 次。年幼、年长及骨质酥松人群需注意,按摩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而挫伤颈椎。

逆天了!21天消除足底筋膜炎,居然靠的是这几种中医的方法!!

当长时间行走或爬山时,当双脚踩下地面那一刻,脚跟和脚底会有疼痛感席卷而来,这种时时刻刻被筋膜炎支配的日子实在是太难了。

我也是去过医院做过冲击波 理 疗啥的,但都是当时好了,过几天又复发,总是反反复复难以彻底的根 治,直到后来我的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种中 医的 方法,我哦才算是彻底的摆脱足底筋膜炎的困扰。他家之前是中 医世家,他爷爷跟爸爸都是中医,所以他自己从小也学了一点。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他教给我的几种方法。

一、制动

这个是最基本的,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是出现了足底筋膜炎问题都会建议你尽量的减少活动,这样可以减轻对足底筋膜的刺激,有利于筋膜炎的恢复。这个我就不过多的介绍了。

二、外用 药 膏

之前我也试过好几款 膏 药,但是由于皮肤比较 敏感,用了以后过不了几天就过敏。后来我也就不抱希望了。最后还是这个朋友给我说有一种足利 芙跟痛 膏,抗敏 性还挺强的,让我试 试。于是我就自己在网上 买 了几盒,还别说用 了 这个以后还真就没有出现过敏了,而且缓 解足底筋膜炎的效 果也是杠杠的,主要作用于软组织,能够减少组织疼痛。并且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刺 激神 经末梢,通过反射作用促 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强 效止 痛以及消 除足底筋膜炎作用。作 用时间也比较 久。感觉很适用 于较为严重的朋友。我两个月时间达到了治 愈的目的,因为绿色中 药萃取成分可有效防 止过敏。

三、热敷

这个热敷不是我之前的那种简单的热敷,这个是中医的热敷方法,先取一些陈醋,然后用小火煮,醋被煮的剩下大概一半以后再加葱须放进去再煮,煮开以后把葱须过滤掉,然后找一个干净的毛巾 侵泡一会,然后拧干直接热敷在足部。那种感觉真的超级酸爽,对于辅助缓解是有帮助的,大家也可以去试试。

四功能锻炼

1、脚趾抓毛巾:足部固定仅用足趾用力向后抓毛巾,力度适中锻炼后有足部微酸发热为宜。此法加强足底肌肉力量,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2、腿部前群的肌肉;两腿开步与肩同宽,可靠于墙,身体正直目视前方。垂直下蹲,注意膝垂直脚面,不过脚尖,重心放于足中部。静蹲待大腿前侧酸痛为宜。

3、提踵锻炼:双腿并拢同时踮起脚尖,维持数秒后落下;也可采取单脚练习增强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通过上面的这些方法,大概两个多月,我的足底筋膜炎就基本恢复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复发过。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对自己有帮助。

八段锦的养生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一 针对性强。 这八个动作柔缓,每一节针对身体特定脏腑功能,每一节重复次数因人而异,可多可少,适合各年龄段。比如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三节五劳七伤往后瞧,对于颈椎腰椎可缓解疲劳,恢复肌肉弹性,对于常见的腰肌劳损、颈椎劳损一类的办公室一族不妨一试。

二 增强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身体机能得到提高。很多人都有体会,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吃饭睡觉明显好了,精力体力都有改善。

三 调息功能 中国传统医学有五大项: 针 砭 药 按摩 导引 。八段锦就是典型的导引术。人活一口气,通过调息调气来养生,进而通任督二脉,是古人的智慧,也是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八段锦有以下八个特点,能够达到养生功效:需要的建议收藏!

(一)导气引体,调畅气血

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其运动方式符合人体自身节律。传统养生十分强调运动要“法贵柔缓”,这是因为“上善若水”、“柔则生,刚则损”。柔和缓慢的运动能让生命机体充分放松自然,更好地发挥自身具有的调节功能,因而有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且不带任何副作用。八段锦锻炼通过对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升降开合的引导,使全身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畅通流利,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现代研究已经表明,通过八段锦锻炼,周围血管弹性和心肌收缩力得到改善,心肌收缩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更强。

(二)松紧配合,增强适应

八段锦的一个锻炼特色乃是松紧结合。这个特点贯穿在整套运动过程当中,习练时要求松中有紧、松而不懈,紧从松来、柔和拔伸。“紧”只是动作中的一瞬间,而松贯穿动作过程始终。松紧的这种密切配合和频繁转换,有助于刺激调节机体本身的阴阳协调能力,促动经气流通,打开关节粘连,活血化瘀,强筋壮骨。从现代运动科学来看,这是一种小负荷的运动应激。良性柔和持续的应激,可调动全身各脏器组织的储备潜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与防病能力。有研究已经表明,八段锦的习练对血压、心率、血糖、甲状腺功能等都具有双向调节功能,从而增强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

(三)提倡站桩,强心难老

八段锦的基础姿势是站桩。站桩是气功中常见的调身手段,要求意静神宁、舒适得力、轻松自然。八段锦中,预备式是三元式(抱球式)站桩,第一、三式是托球式站桩,第四式和第五、六式转换时为浮按式站桩,以及第二、五、七式采用马步站桩。站桩能够促使肌肉筋脉产生节律式蠕动,特别是下肢,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和经气的布散。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持续适度的站桩无疑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和平衡能力,可以防老。有研究表明,站桩有利于实现“体外反搏”,促使下半身血流加速回流到躯干和头颈,从而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四)脊柱为轴,整体调节

八段锦活动中心在于脊柱。整套八段锦的练习,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断转换,并且力求平衡,动作连贯相随。这就要求八段锦的所有动作都通过一个中心来指挥——脊柱。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由于脊柱两侧分布着支配肢体脏器的全部神经根,因此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八段锦正是通过对脊柱的拉伸旋转,刺激一身阴阳根本的任督两脉;牵一处而动诸全身,起到全身心的锻炼功效。

(五)运动适量,小劳防疾

从运动强度来看,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在《千金备急要方》中提到“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小劳是八段锦健身养生的一个重要特色。宋代蒲虔贯在《保生要录》中记载:“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污。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亦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小劳”的功效是:“事闲随意为之,各数十过而已。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壮,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体中小有不佳,快为之即解”。

(六)中医指导,符合生理

八段锦同传统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理论关系密切。八段锦第一式通过上托下落、对拉拔伸的动作,刺激调节人体“三焦”系统,有利于元气水液上下布散,发挥滋润濡养脏腑的作用。第二式通过左右开弓,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疏理肝气,治疗胁痛。第三式动作左右升降对拉,符合“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原理,能够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第四式中“五劳七伤”是中医学病因,其病症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这一式扭头旋臂,调整了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可以消除亚健康。第五式中的“心火”是由于思虑过度、内火旺盛所致,可见心烦口疮、失眠多梦、便秘尿赤等症候;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肾水得升、心火得降。第六式通过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使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等得到充分拉伸,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良性刺激作用。第七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系经脉,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第八式提踵颠足,内可以按摩五脏六腑,外可以舒缓筋骨;正如民间谚语所言:百步走不如抖一抖,这一式具有“消百病”的神奇功效。

(七)松静自然,调摄精神

八段锦虽然是以外形肢节躯干的伸展开合为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广播体操。后者动作刚健有力,直来直去,节奏单一,不讲究呼吸意念;而八段锦练习过程中,要求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动作柔和,刚柔相济,强调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和,意念集中在动作部位,排除杂念。因此八段锦的锻炼方式是身心一体式的,而且突出对情志的调摄。良好的情志应该是恬淡宁静,祥和愉悦。《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代的医学家王冰也曾指出:“导引按蹻,中人用为养神调气之正道也。”

(八)天人合一,万疾化尘

八段锦的“锦”是指华贵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意味整套练习如丝棉般柔顺连绵、丝滑流畅。所以《遵生八笺》中说“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在古人记载的一段“十二段锦总诀”中曾提到,练功必须“遍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这样“勤行无间断”,才能收到“万疾化为尘”的效果。八段锦整套编排中,第一式为托天式,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脾胃、肝胆、肾和泌尿生殖系统,最后以颠地式为结尾;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古典养生思想完满地贯穿其中。持续的操练八段锦,可以不知不觉地实践着天人合一,收到祛疾防病、长生延年的功效。

癫足可以提高人体平衡能力。

从中医理论来看,提踵、颠足可激发足三阴三阳的井穴和原穴。中医将井穴喻为水的源头,是气血的发源地;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的地方,故提踵、颠足能促使下肢经脉的疏通,从而达到调理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有助于防治疾病。

反复提踵、颠足,辅之以收腹提肛技术细节,有助于激发任、督二脉调节功能,并能规律性挤压按摩五脏六腑,利于全身气血通畅。

从全息论的角度来看,脚底可反应出全身整体,前脚趾是脑的反射区,后脚跟是卵巢、睾丸、生殖系统反射区,故提踵、颠足动作,有助于提高大脑和生殖系统机能,具有补益先天、调补后天的作用。

适度的颠足对脊髓及其神经根可产生良性刺激,改善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增强其对生理活动的调控功能,并使全身关节肌肉得到放松复位,有助于解除肌肉紧张。

颠足可强健骨骼,有利于骨细胞积存骨钙的活动,预防骨质疏松。提踵可发展小腿后群肌力,增强足弓及踝关节周围韧带的力量。

扩展资料:

颠足:放松躯干, 补肾纳气。肾经起源于足小趾,颠足可有效刺激肾经上的各个穴位,并牵拉放松躯干肌群,补肾纳气。

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脚趾用力抓地后提起脚后跟,然后身体向下有节奏地颠动。

注意身体放松,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提踵时尽量维持10秒以上,脚跟落地时要轻柔。

另外,经常按摩腰部、双脚等,借助手部的热感刺激穴位,也能疏通经络,保护我们的肾脏。

人民网-4个动作护肾强筋骨:握固、站桩、转腰、颠足

2021年1月20日(04:39:42)(农历2020年十二月初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15日的三候为:“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大寒之冷仅次于小寒,风大,低温,积雪不化,恰似“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而从五运六气看,则为新一年“运”、“气”之始,从大寒到春分为初之气,2020年的太阳寒水之气已转为2021年的厥阴风木之气。2021年为辛丑牛年,岁水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大寒处于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厥阴风木,两木相得而盛,又岁水不及,水不涵木,则风木妄动,生布万物以荣,气机条舒,但风湿相搏,易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等。故大寒 养生 要根据以上特点进行调整。

1、调节阴阳,疏通气机

大寒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自然界的气机即将由“冬藏”转为“春生”,此时阳升阴长,风气流行,故需平衡阴阳,协调五脏。饮食、运动都要做出相应调整。 饮食上首先要遵循养阴潜阳的原则,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如莴苣叶、莴笋、苦荞麦、巧克力等,也可使肾气坚固。 其次要减少进补量,渐趋清淡,以温性食物及绿色蔬菜为主。 温性食物多选根茎类,如芋头、山药、马铃薯、红薯等;绿色蔬菜宜选白萝卜、白菜、油菜等,但要忌食生冷。 另外,适当佐食少量升散之物如紫苏叶、生姜、花椒、桂皮等,或化积消滞之品 ,如山楂、柚子皮等以疏通气机,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

此外,调节阴阳, 尚需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御寒,但要注意运动不可剧烈而出汗,运动时间宜日出或天亮之后 ;仍需“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骤寒骤热,大汗当风。

2、牛蒡、贴墙功、提踵顿足,大寒三宝

第一宝:牛蒡

性味: 性凉、味甘而辛。

功效: 清热解毒祛湿、健脾开胃通便、催乳、滋阴壮阳。

现代医学: 降血糖、血压、血脂,润泽肌肤、美容祛斑。

传统中医:牛蒡是中药也是蔬菜,皮色黑,肉质黄中带青,正符合大寒阴中蕴阳之特性。 《本草纲目》载其“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烘烤后经常泡茶饮——排除体内毒素,并补肾;捣烂外敷——治水火烫伤;其叶捣烂外敷——治未化脓的乳腺炎等 。堪为大寒之宝。

第二宝:贴墙功

功效: 补益肾气,散寒通经。

方法: 第一步:面墙而立,鼻尖及脚尖贴墙,两手掌护腰,缓缓下蹲后,双臂抱住下蹲的双腿;第二步:仍鼻尖贴墙,缓慢起立,每次18-36遍;第三步:做完后双手掌搓热,在面部按摩9次,再双手掌搓热捂在腰部,最后从头到脚搓3-6遍,搓热为止。

注意: 但此运动老年人不宜,以免意外或摔倒。

第三宝:提踵顿足

功效: 益肾通络,防治骨质疏松。

传统中医: 提踵可以牵动膀胱经及肾经;脚后跟落地可以刺激肾经的足部穴位;轻震地面可以“运动”五脏六腑。大寒处冬春之交,提踵顿足更为一宝。

方法: 双手握固,将大拇指扣在手心,再稍用力握拳。再两腿并拢,五趾抓地,提肛收腹,之后上提脚跟,全身放松,让脚跟自然落地,轻震地面。每次18遍。

3、负阴抱阳,宁志护腰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言不仅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而且也涵盖了大寒 养生 的根本。 大寒本当寒极,因地下阳生,故非最寒之时。同理,大寒 养生 也当抱阳以负阴。故善 养生 者,多从阴阳而悟入生命之本,健身以修心。若能悟透此理,以抱阳而负阴之姿势,或站桩、或太极、或八卦,皆能成为“抱负”之人。

大寒也确是养志、养抱负之时,肾之神为志,养志必先养精,肾虚之人难有大志。 大寒要“使志若伏若匿”,保持精神内守,神志深藏于内,静以养精而蓄锐,精足则阳气自生,故大寒“抱”阳越紧,人体会越 健康 ,春生会更有力量。

此外,古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 养生 之秘,乃以二十四节气对应24节脊柱,从冬至对应第五腰椎开始,从下往上, 大寒对应第三腰椎,可根据各人体质及大寒“抱阳负阴”的特性对第三腰椎进行艾灸、按摩或穴位贴敷等。

总之,大寒“抱阳”而“负阴”,其道理也告诉我们,能够接受美好的“阳”的炙热,也能够承受负面的“阴”的磨练的人,才能称得上有抱负之人。在“大寒”之时,承受住严寒,很快就能迎接人生的春天!

养生 一荐:

抱阳负阴汤:

组成: 白萝卜300克,花椒6克,白果6枚(壳打碎),核桃4枚(壳打碎)。

功效: 补肾固脱、滋阴和阳、阴中求阳。

煎服法: 久炖2小时,去渣于下午5时服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2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