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章程》,通过《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
陈独秀少年时便痛恨八股,为敷衍母亲而去应考,却高中第一名秀才。
回国后,陈独秀在上海、安徽等地参加反清革命运动,并创办民俗报刊,在当地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后办《新青年》杂志名扬全国。蔡元培闻其大名,特聘他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上任以后并不开课,而是专心致力于文科改革,国内提倡新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大多荟萃于北大文科,陈独秀在箭杆胡同9号的寓所成立了新文化运动的指挥部。
1919年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大力鼓动,被师生视为领袖,曾一度被捕。出狱后他在思想上转向共产主义,前往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发起组的前身。1921年中共召开“一大”时,正是由上海组织发起并通知各地代表到会。尽管陈独秀因受聘广东省教育厅长(后不到职)没有出席大会,只派包惠僧代表他参加,在缺席情况下被推举为中央书记。
陈独秀投身革命后,放弃了还算殷实的家产。在北大他月薪300块大洋。专职任党的领导后,就靠组织上每月三四十元的津贴和出版的《独秀文存》的版费维持生活,有时只有一件汗衫,一天喝两顿稀粥。
陈独秀一生影响最大的活动,是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本每期编辑费和稿费总共不超过200块大洋的杂志,却喻示着一个崭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在创刊号上,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大文豪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得力于陈独秀和《新青年》,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便在此刊上登出。 据毛泽东向斯诺回忆,是《新青年》改变了他的人生取向。毛泽东还认为,在北京时他受陈独秀的影响最大。
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发起者,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思想指导者,中国***主要创始人、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1920年初,成立***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
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
1929年11月,因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于1937年8月出狱。
1942年5月,在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逝世。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扩展资料:
创办《新青年》杂志驰名天下:
陈独秀36岁那年,他最精彩的的人生在上海掀开大幕。1915年6月中旬,陈独秀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乘坐轮船到达上海。他回到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谊里21号。
和阔别一年的妻子高君曼以及儿女住在一起。他开始筹办《青年》杂志,找到上海亚东图书馆创办人汪孟邹,希望他担当杂志发行人。
汪孟邹为难地说,他已经承担了几家杂志发行,无力承担新杂志的发行;。推荐了群益书社的兄弟老板陈子沛、陈子寿。
“好, 那就去试试看吧。”陈独秀充满希望。第二天,陈独秀与汪孟邹来到群益书社拜访陈氏兄弟。最终,陈氏兄弟答应承担新杂志的发行。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斗,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 陈独秀的住处诞生,陈独秀担任主编和主笔。
陈独秀发表了创刊词《敬告青年》,号召青年们战胜恶社会,解放思想,与旧传统、旧思想决裂。《青年》杂志刚出版,头疼的事就来了,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来信。
指责《青年》杂志和他们的周报《上海青年》名字相似,要求尽早更名。陈氏兄弟为了避免麻烦,建议杂志改名。陈独秀从第二卷开始,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受到热烈欢迎,陈独秀也一鸣惊人。1916年年底,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不愿受聘,他要在上海办《新青年》。
蔡元培盛情相邀,并提议《新青年》编辑部搬到北大,陈独秀这才勉强接受。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传单遭到拘捕,9月获释。
1920年2月,陈独秀离京返沪,仍然居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石库门里。这下,老渔阳里2号又热闹起来,厢房是迁回上海的《新青年》编辑部。
陈独秀总是在底层客厅坐在皮面靠背摇椅上,会见老朋友李汉俊、陈望道、沈雁冰、邵力子等;他也与来访青年交谈,后来青年来的越来越多,他被迫在客厅挂上小黑板。
上面写着“会客谈话以15分钟为限”。《新青年》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它发出一声声惊雷:大力宣传“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号召青年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举起“文学革命”大旗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也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新青年》发行量扶摇直上,创刊时1000份;仅仅创刊两年,发行量达到1万五六千份,以后与日俱增,成为知识阶层的必读。
《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也驰名天下,成为千千万万青年的偶像。陈独秀还做了一件影响中国的大事:创办中国***。
1920年4月,三位俄国人来到老渔阳里2号,他们是维经斯基(中文名吴廷康)和夫人库茨涅佐娃、翻译俄藉华人杨明斋。维经斯基向陈独秀提交了李大钊的介绍信。
陈独秀看了信激动地说:“我和李大钊多次谈论过在中国建立布尔什维克的政党,这次吴先生和杨先生来华,我们求之不得。”
事后,维经斯基向共产国际报告:陈独秀是“当地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早期的主要***。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早期的主要***。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1896年中秀才。次年入浙江求是书院学习。因发表反清文章被通缉,赴日本留学。1902年为反对《中俄密约》回国,在安徽创办《安徽俗话报》,与柏文蔚等组织岳王会,进行反清斗争。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到日本。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倡导新文化运动。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次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参加领导五四运动。次年4月与李等人会见共产国际派来的第一位使者魏金斯基,就建立***问题进行商谈,建议其拜会孙中山。9月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2月应陈炯明之请到广州任广东革命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重新组建广州***组织。中国***“一大”至“五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总书记。在上海与国民党***张继会谈,表示坚决支持孙。1922年与李率先加入国民党,被孙指定为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委员。1924年1月被孙指派为国民党“一大”代表,未出席。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写信给共产国际,建议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联盟。1927年八七会议后被撤销总书记职务。次年拒绝出席中共“六大”。邓演达曾把其文章做为教材,给宋庆龄讲解文章中引证的典故和成语的用法等。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2月15日与彭述之等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在上海成立托派组织。1931年5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派反对派”,出任总书记。次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请将陈独秀案作公开审判”。1937年8月获释。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发表文章及演讲,赞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亦拒绝张国焘拉拢另立“***”。1942年5月27日在四川江津病逝。著有《独秀文存》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