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还未发明机床时,第一台机床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在人类还未发明机床时,第一台机床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第1张

第一台镗床问世

工场手工业虽然是相对落后的,但是它却训练和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技工,他们尽管不是专门制造机器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却能制造各种各样的手工器具,例如刀、锯、针、钻、锥、磨以及轴类、套类、齿轮类、床架类等等,其实机器就是由这些零部件组装而成的。

说起镗床,还先得说说达·芬奇。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可能就是最早用于金属加工的镗床的设计者。他设计的镗床是以水力或脚踏板作为动力,镗削的工具紧贴着工件旋转,工件则固定在用起重机带动的移动台上。1540年,另一位画家画了一幅《火工术》的画,也有同样的镗床图,那时的镗床专门用来对中空铸件进行精加工。

到了17世纪,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大炮制造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如何制造出大炮的炮筒成了人们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镗床是1775年由威尔金森发明的。其实,确切地说,威尔金森的镗床是一种能够精密地加工大炮的钻孔机,它是一种空心圆筒形镗杆,两端都安装在轴承上。

1728年,威尔金森出生在美国,在他20岁时,迁到斯塔福德郡,建造了比尔斯顿的第一座炼铁炉。因此,人称威尔金森为“斯塔福德郡的铁匠大师”。1775年,47岁的威尔金森在他父亲的工厂里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造出了这种能以罕见的精度钻大炮炮筒的新机器。有意思的是,1808年威尔金森去世以后,他就葬在自己设计的铸铁棺内。

但是,威尔金森的这项发明没有申请专利保护,人们纷纷仿造它,安装它。1802年,瓦特也在书中谈到了威尔金森的这项发明,并在他的索霍铁工厂里进行仿制。以后,瓦特在制造蒸汽机的汽缸和活塞时,也应用了威尔金森这架神奇的机器。原来,对活塞来说,可以在外面一边量着尺寸,一边进行切削,但对汽缸就不那么简单了,非用镗床不可。当时,瓦特就是利用水轮使金属圆筒旋转,让中心固定的刀具向前推进,用以切削圆筒内部,结果,直径75英寸的汽缸,误差还不到一个硬币的厚度,这在当对是很先进的了。

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对威尔金森的镗床作了许多改进。1885年,英国的赫顿制造了工作台升降式镗床,这已成为了现代镗床的雏型。

车床诞生记

早在古埃及时代,人们已经发明了将木材绕着它的中心轴旋转时用刀具进行车削的技术。起初,人们是用2根立木作为支架,架起要车削的木材,利用树枝的弹力把绳索卷到木材上,拉动绳子转动木材,用刀具车削。

这种古老的方法逐渐演化,发展成了在滑轮上绕二三圈绳子,绳子架在弯成弓形的弹性杆上,来回推拉弓使加工物体旋转从而进行车削,这便是“弓车床”。

到了中世纪,有人设计出了用脚踏板旋转曲轴并带动飞轮,再传动到主轴使其旋转的“脚踏车床”。16世纪中叶,法国有一个叫贝松的设计师设计了一种用螺丝杠使刀具滑动的车螺丝用的车床,可惜的是,这种车床并没有推广使用。

时间到了18世纪,又有人设计了一种用脚踏板和连杆旋转曲轴,可以把转动动能贮存在飞轮上的车床上,并从直接旋转工件发展到了旋转床头箱,床头箱是一个用于夹持工件的卡盘。

在发明车床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名叫莫兹利的英国人,因为他于1797年发明了划时代的刀架车床,这种车床带有精密的导螺杆和可互换的齿轮。

莫兹利生于1771年,18岁的时候,他是发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据说,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农活的,16岁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伤残,才不得不改行从事机动性不强的木工活。他的第一项发明便是1778年的抽水马桶,莫兹利开始一直帮助布拉默设计水压机和其他机械,直到26岁才离开布拉默,因为布拉默粗暴地拒绝了莫利兹提出的把工资增加到每周30先令以上的请求。

就在莫兹利离开布拉默的那一年,他制成了第一台螺纹车床,这是一台全金属的车床,能够沿着2根平行导轨移动的刀具座和尾座。导轨的导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轴旋转时带动丝杠使刀具架横向移动。这是近代车床所具有的主要机构,用这种车床可以车制任意节距的精密金属螺丝。

3年以后,莫兹利在他自己的车间里制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车床,上面的齿轮可以互相更换。不久,更大型的车床也问世了,为蒸汽机和其他机械的发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19世纪,由于高速工具钢的发明和电动机的应用,车床不断完善,终于达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现代水平。

刨床和铣床

在发明过程中,许多事情往往是相辅相承、环环相扣的:为了制造蒸汽机,需要镗床相助;蒸汽机发明发后,从工艺要求上又开始呼唤龙门刨床了。可以说,正是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作母机”从镗床、车床向龙门刨床的设计发展。其实,刨床就是一种刨金属的“刨子”。

由于蒸汽机阀座的平面加工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很多技术人员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理查德·罗伯特、理查德·普拉特、詹姆斯·福克斯以及约瑟夫·克莱门特等,他们从1814年开始,在25年的时间内各自独立地制造出了龙门刨床。这种龙门刨床是把加工物件固定在往返平台上,刨刀切削加工物的一面。但是,这种刨床还没有送刀装置,正处在从“工具“向“机械”的转化过程之中。到了1839年,英国一个名叫博德默的人终于设计出了具有送刀装置的龙头刨床。

另一位英国人内史密斯从1831年起的40年内发明制造了加工小平面的牛头刨床,它可以把加工物体固定在床身上,而刀具作往返运动。

此后,由于工具的改进、电动机的出现,龙门刨床一方面朝高速切割、高精度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朝大型化方向发展。

19世纪,英国人为了蒸汽机等工业革命的需要发明了镗床、刨床,而美国人为了生产大量的武器,则专心致志于铣床的发明。铣床是一种带有形状各异铣刀的机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状的工件,如螺旋槽、齿轮形等。

早在1664年,就有人依靠旋转圆形刀具制造出了一种用于切削的机器,这可算是原始的铣床了。当然,真正确立铣床在机器制造中地位的,要算美国人惠特尼了。

1818年,惠特尼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普通铣床,但是,铣床的专利却是英国的博德默于1839年捷足先“得”的。

1862年,美国的布朗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万能铣床,这种铣床在备有万有分度盘和综合铣刀方面是划时代的创举。万能铣床的工作台能在水平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并带有立铣头等附件。同时,布朗还设计了一种经过研磨也不会变形的成形铣刀,接着还制造了磨铣刀的研磨机,使铣床达到了现在这样的水平。

磨床和钻床

磨削是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一种古老技术,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用的就是这种技术。以后,随着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研磨技术的发展。但是,设计出名副其实的磨削机械还是近代的事情,即使在19世纪初期,人们依然是通过旋转天然磨石,让它接触加工物体进行磨削加工的。

1864年,美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磨床,这是在车床的溜板刀架上装上砂轮,并且使它具有自动传送的一种装置。过了12年以后,美国的布朗发明了接近现代磨床的万能磨床。

人造磨石的需求也随之兴起。如何研制出比天然磨石更耐磨的磨石呢?1892年,美国人艾奇逊试制成功了用焦炭和砂制成的碳化硅,这是一种现称为C磨料的人造磨石;2年以后,以氧化铝为主要成份的A磨料又试制成功,这样,磨床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以后,由于轴承、导轨部分的进一步改进,磨床的精度越来越高,并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滚磨床、齿轮磨床、万能磨床等等。

与磨削技术相似,钻孔技术也有着久远的历史。考古学家现已发现,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发明了打孔用的装置。古人在两根立柱上架个横梁,再从横梁上向下悬挂一个能够旋转的锥子,然后用弓弦缠绕带动锥子旋转,这样就能在木头石块上打孔了。不久,人们还设计出了称为“辘轳”的打孔用具,它也是利用有弹性的弓弦,使得锥子旋转。

到了1850年前后,德国人马蒂格诺尼最早制成了用于金属打孔的麻花钻;1862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人惠特沃斯展出了由动力驱动的铸铁柜架的钻床,这便成了近代钻床的雏形。

以后,各种钻床接连出现,有摇臂钻床、备有自动进刀机构的钻床、能一次同时打多个孔的多轴钻床等。由于工具材料和钻头的改进,加上采用了电动机,大型的高性能的钻床终于制造出来了。

不断发展的车床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单一的车床已逐渐演化出了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等,这些主要机床已经基本定型,这样就为20世纪前期的精密机床和生产机械化和半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在20世纪的前20年内,人们主要是围绕铣床、磨床和流水装配线展开的。由于汽车、飞机及其发动机生产的要求,在大批加工形状复杂、高精度及高光洁度的零件时,迫切需要精密的、自动的铣床和磨床。由于多螺旋线刀刃铣刀的问世,基本上解决了单刃铣刀所产生的振动和光洁度不高而使铣床得不到发展的困难,使铣床成为加工复杂零件的重要设备。

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福特,提出:汽车应该是“轻巧的、结实的、可靠的和便宜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研制高效率的磨床,为此,美国人诺顿于1900年用金刚砂和刚玉石制成直径大而宽的砂轮,以及刚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发展,使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精密化的新阶段。

在1920年以后的30年中,机械制造技术进入了半自动化时期,液压和电器元件在机床和其他机械上逐渐得到了应用。1938年,液压系统和电磁控制不但促进了新型铣床的发明,而且在龙门刨床等机床上也推广使用。30年代以后,行程开关——电磁阀系统几乎用到各种机床的自动控制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数控和群控机床和自动线的出现,机床的发展开始进入了自动化时期。数控机床是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后,运用数字控制原理,将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换刀具的操作数码和文字码作为信息进行存贮,并按其发出的指令控制机床,按既定的要求进行加工的新式机床。

数控机床的方案,是美国的帕森斯在研制检查飞机螺旋桨叶剖面轮廓的板叶加工机时向美国空军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参加和协助下,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们正式制成了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样机,成功地解决了多品种小批量的复杂零件加工的自动化问题。以后,一方面数控原理从铣床扩展到铣镗床、钻床和车床,另一方面,则从电子管向晶体管、集成电路方向过渡。

1970年至1974年,由于小型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机床控制,出现了3次技术突破。第一次是直接数字控制器,使一台小型电子计算机同时控制多台机床,出现了“群控”;第二次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一支光笔进行设计和修改设计及计算程序;第三次是按加工的实际情况及意外变化反馈并自动改变加工用量和切削速度,出现了自适控制系统的机床。

1968年,英国的毛林斯机械公司研制成了第一条数控机床组成的自动线,不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工厂自动化的先决条件是零件加工过程的数控和生产过程的程控”,于是,到70年代中期,出现了自动化车间,自动化工厂也已开始建造。

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机床的家族已日渐成熟,真正成了机械领域的“工作母机”。

车床的发展史

车床的发展大致可区分成四个阶段,雏型期,基本架构期、独立动力期与数值控制期,底下将针对 其 发

展的过程加以介绍。

车床的诞生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逐渐演进而成,早在四千年前就记载有人利用简单的拉弓原理完成钻孔 的工作,这是有记录最早的工具机,即使到目前仍可发现 以人力做为驱动力的手工钻床,之后车床衍生而出,并被 用于木材的车削与钻孔,英文中车床的名称 Lathe(Lath 是 木板的意思 ) 就是由此而来,经过数百年的演进,车床的 进展很慢,木质的床身,速度慢且扭力低,除了用在木工 外,并不适合做金属切削,直到工业革命前。这段期间可 称为车床的雏型期

18 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象征着以工匠主导的农业社会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大量生产的工业社会, 由于 各种金属制品被大量使用,为了满足金属另件的加工,车床成了关键性设备, 18 世纪初车床的床身已是 金属制,结构强度变大更适合做金属切削,但因结构简单, 只能做车削与螺旋方面的加工,到了 19 世纪才有完全以铁制 零件组合完成的车床,再加上诸如螺杆等传动机构的导入, 一部具有基本功能的车床总算开发出来。但因动力只能靠人 力、兽力或水力带动,仍无法满足需求,只能算是刚完成基 本架构的建构。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使得车床可藉由蒸气产生动力用来驱动车床运 转,此时 车床的动力是集中一处,再藉由皮带与齿轮的传递分散到工厂各处的车床, 20 世纪初拥有独立动力源的动力车床 (Engine Lathe) 终于被开发 ( 见图三 ) ,也将车床带到新的领域。此期间拜福特公司大量生产汽车所赐,许多汽车零件必须以车床加工,为了确保零件供应充足,供货商必须大量采购车床才能应付所需,即使到今天车床的发展仍受到汽车产业的荣枯所左右。

20 世纪中,计算机被发明,不久计算机即被应用在工具机上,数值控制车床逐渐取代传统车床成为工厂 利器 ,生产效率倍增,零件加工精度更是大幅提升,且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日趋进步与成熟,许多以往视为 无法加工的技术一一被克服, CNC 化工具机的比率成了国家现代化 的重要指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促使车床发展除了 18 世纪工业革命与 20 世 纪汽车业兴起是主因外,另一项主因是切削刀具的进步,早期使用 的切削刀具材质是碳钢,切削速度只能限制在 20m/min 以下,而且 加工精度不佳,之后刀具材质采用合金钢,仍至今日的陶瓷刀具, 切削速度更提升到 1000m/min 以上,于是车床转速愈来愈高,进给 速度也愈来愈快,而且加工精度也从百年前的 1mm 大幅提0001mm ,进步之快除了刀具的改良与技术的提升,当然有数值控制的配合也是最大的功臣。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一个这样的话语"还是小孩儿记性好,脑瓜儿够用"。

话虽这么说,但很大一部分家长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每天在辅导孩子功课时,孩子的记忆就像老太太的年龄,是怎么都记不住啊,而很多家长和孩子发生的"战争"往往也都是因为这一点。

孩子的大脑一直都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记忆力其实也会受一些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1、制定准确的记忆目的

学习是一项单调乏味的工作,即使我们成年人同时面对“玩”和“学”,也很难保证我们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学习,而在孩子的世界里正是以玩为主,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能够提高他们的专注力,这样在上课、做作业、背单词公式时才不会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

其次,如果是漫无目的的记住一些东西,有多少能记住,不能在最后记住只能听天由命,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制定出记忆目标,让孩子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记忆之中。

2、大声阅读图画书

大声朗读可以通过改善大脑的氧合作用并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皮层,因此父母每天花10分钟让孩子们一起读一本图画书,每天花10分钟。可以争论孩子们学习可以大声朗读,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发现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很有用。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记忆,那么引起您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会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并视线。结果,听不到课程的内容,分数自然变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记忆能力也很差。

4、保证足够的睡眠

睡眠不足除了会导致孩子精神不足、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而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学习显然是没有起到好的效果的,所以作为家长,当孩子早早完成作业的时候懂得让孩子能够按时上床睡觉,以保证第二天的精力充沛,有一个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5、服用英泰含片

英泰含片作为神经突触之间的“邮递员”,可以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以及胆碱能神经分化因子DNA的合成。可以缓解大脑疲劳,帮助补充大脑消耗的精力,消除身体疲劳。同时增强记忆力,提高头脑的敏锐速度和反应速度,从而达到帮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总之,孩子在学习上便显出的不足,背后还有很多触发原因,家长要学会发现、找到其引发的原因,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解决。

  雷锋事迹

  ★雷锋事迹1:人民的勤务员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

  ★雷锋事迹2:孩子们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即现在的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

  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雷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辛勤培养下一代茁壮成长。共青团抚顺市委为表彰雷锋的事迹,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颁发奖状,上面写着:“奖给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

  ★雷锋事迹3:模范班长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事迹4: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 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雷锋事迹5:牺牲经过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了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

1、首先滑动角色到前方妖精处,就会自动触发战斗。

2、其次开始战斗,点击下方自己的出战角色,会对敌人发起攻击,每点击一次,攻击一次。

3、最后上面会显示捕获机率,点击合成炮筒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5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