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拽跟硬拉的区别?

拖拽跟硬拉的区别?,第1张

与弯举相比,持续长时间高强度的深蹲和硬拉更能引来围观和赞叹,你也可以选择和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练,在相互比较中共同进步。标准的深蹲和硬拉动作都可以有效的增强肌肉的力量,但是它们的区别,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这样可以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两者都是锻炼肌肉的好方法,就连卧推效果也大不如深蹲和硬拉。

深蹲分为颈前深蹲,哈克深蹲,颈后深蹲,高脚杯深蹲等多种类型,硬拉包括传统硬拉,相扑硬拉,罗马尼亚硬拉和直腿硬拉等多种方式。但是总体来说这两个方式达到的运动效果是差不多的。

说起区别,首先是锻炼的部位不同,硬拉主要锻炼的是胯关节部位,在运动过程中,你会感到胯关节部位大幅度拉起,然后进行小角度的变化。坚持长时间的练习会让你胯关节部位更灵活,更有力量。

深蹲虽然对胯关节部位也有一定的锻炼效果,但它主要锻炼的部位是膝关节,通过深蹲,会让你的膝关节有明显的压迫力正是这种对膝关节的压迫力,带动对胯关节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但是不占主导地位。

其次在进行长时间标准硬拉动作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让人感到疲劳,长时间内恢复不过来,而深蹲动作即使经过大量的练习,也会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但是如果要问硬拉动作和深蹲动作哪一个更累的话,答案是深蹲动作更累。记得在训练的时候,经常被教练罚做深蹲。那时候手里没有任何东西,只是向前把手伸直,但却格外的累。

刚开始做深蹲或者硬拉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先从少量练习,短时间练习坐起,然后逐渐往上加量,这样会避免让身体感到过度疲劳,有一个相对缓冲的过程,对身体的伤害也减到了最小。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做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只有长时间的练习,积累才会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我可以非常的肯定你的俯卧撑非常的不标准。因为一个标准的俯卧撑能做35个的话,不可能引体向上只能拉4个。

标准的俯卧撑:两脚并拢,下俯的时候两肘一定是紧贴身体两侧肋骨。拳眼超上,以拳头接触地面。从肩部的角度看,你的拳眼到头部的位置一定是一个标准的直角。下去的时间15-2秒。起来以你个人的最快速度起来。全身紧绷。每个俯卧撑都是身体正面同一时间微微接触地面。不可以高低起伏。

在谈您所谓的引体向上。正握?还是反握累?我可以很专业的说是正握累。因为反握(手心面向您自己)的时候我们的肱二头肌会大量参与这个力量的拉伸运动。而正握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三角肌前束,背阔肌,小臂肌上束,肱三头肌,少量的肱二头肌参与运动。

这个过程中,两个脚交叉搭放着。起快,下慢。起的时候吧下颚超过单杠。下的时候将手臂放开95% 不是完全伸直哦。

所以,下面你一定可以很明白的去如何检测自己的力量了吧。

如上所说,10个俯卧撑。10个引体向上。还是有点难度的!

1 训练计划原则 动作正确

动作正确是所有运动的要求,而硬拉深蹲卧推训练对此的要求则更是严格。硬拉深蹲卧推训练中一旦动作不对,对身体的损害那将会是十分大的。并且一开始变严格按照正确的动作进行,也避免了以后改正动作花费更多的时间,也能更好的达到训练效果。

循序渐进

训练不能一蹴而就,训练者应该循序渐进进行练习。一开始应该以低强度、少次数进行训练,在运动能力提升后,在慢慢上升难度。如果以为求快、求重、求多,反而会使身体受伤,影响训练效果。

2 硬拉深蹲卧推训练次数安排

硬拉深蹲卧推属于力量训练,要求大重量、多组数、低次数、高密度,因此,硬拉深蹲卧推每个训练可以每次做3-5组,每组8-12个,组间休息控制在1分钟以内。也就是硬拉每次做3-5组,每组8-12个;深蹲每次做3-5组,每组8-12个;卧推每次做3-5组,每组8-12个。

3 硬拉深蹲卧推训练时间安排

硬拉和深蹲因为训练的身体部位有很多的相同,因为一般会分开进行训练。

一般安排的训练是硬拉+卧推组合,深蹲+卧推组合。比如,第一天进行硬拉+卧推组合训练,第四天进行深蹲+卧推组合,第七天再进行硬拉+卧推组合训练。

硬拉和深蹲训练需要隔开三天进行训练,因为硬拉和深蹲锻炼的腿部和臀部肌肉,需要经过72小时休息才能恢复。如果肌肉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那么可能会萎缩无力,反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组合训练也应该隔三天进行训练。

4 硬拉深蹲卧推训练难度安排

硬拉深蹲卧推训练的难度对于训练效果也很重要。难度太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难度太大,身体反而可能会受伤。

硬拉深蹲卧推属于力量训练,要求大重量,但这个重量不是绝对的,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力量来选择重量。

1最适合锻炼绝对肌肉力量的重量:该重量下你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是1-4次。

2最适合增长肌肉体积:该重量下你能连续做的最多次数是6-12次。

注意:当连续能做到15个以上的硬拉、深蹲或者卧推,那么你就需要增加重量了。

杠铃硬拉是最好的练习之一。无论你是想锻炼肌肉、燃烧脂肪、提高运动能力,还是仅仅专注于获得力量,这都是你必须做的训练。但只有当你学会正确地去做,它才会真正帮助到你。

如何硬拉

你会发现很多人像单峰骆驼,把杠铃拖到腿上。别那么做。每次你举重的时候,你应该完全专注于良好的状态。

良好的状态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这种风险永远不会为零,但良好的姿势会将重量的压力均匀地分布在各个部位上,而不是在特定的区域(比如后背下部)施加破坏性的负荷。

除了限制受伤的风险,良好的姿态也能提高表现:正确的肌肉在正确的时间工作,把杠铃从地板吊到锁定位置。当你以良好的姿势抬起时,杠铃会跟随一条有效利用腿部、臀部和背部的发力过程。

从髋关节开始

现在,你可能很想在健身房练习,但请稍等。实际上,重要的是掌握基本动作。

标准的硬拉是髋关节的一个重量训练,这是一个基本的人类运动模式。

髋关节中枢点就像它听起来的那样:在臀部的主要转折点。不是坐着,但像是坐着。这是一个重要的一点,使这个动作不同于蹲下。

这个动作发力来自你的臀部,而不是膝盖。这就像一个水平的推力:当你坐着的时候臀部向后,当你站起来的时候臀部向前。

在上杠铃之前学习整个运动的发力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安全更有力的举起杠铃,所以在你硬拉之前请先了解硬拉的正确姿态。

一旦你掌握了髋部关节的发力过程,你就可以朝着目标努力了。好的硬拉形式是什么样的

•你的脚应该与臀部同宽,手在腿外侧握紧杠铃。

•初学者使用正手握杠。

•从开始到结束,你的背部应该是平的、脊柱中立位置。

•你的肩膀应该向后和向下。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杠铃应该与双腿保持接触。

你的臀部和膝盖应该一起移动,将杠铃从地面移到大腿上部,锁定位置如果你在准备硬拉时不能保持平背,就不要从地板上拉起,没有规定说你必须这么做。

将深蹲架或挺举箱上的杆抬高到可以使脊柱变平的位置。这种巨大的硬拉变化被称为“架拉”,它特别适合那些有移动障碍的人,限制他们的运动范围。

因为很多初学者都有活动障碍,比如腿筋太紧,所以我建议你从这样半程拉杆开始,然后逐渐进行全方位拉杆。

如何安全前进

你怎么知道一个重物是不是太重了对于初学者来说,答案很简单:当你的表情崩溃时,它太重了。如果你的脊柱弯曲,或者你的臀部和膝盖不能同时移动,那么这个重量可能太重了。

提高重量最安全的方法是聘请一位合格的教练来帮你,并提示你的计划。最好每周增加2-5公斤。这听起来又慢又无聊,但你会得到很多练习,同时获得应有的能力。

为什么硬拉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硬拉呢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最有效的锻炼方式,可以让你拥有纯粹的力量,从而获得体型和运动能力。因为这是一种需要大量肌肉的全身运动,所以硬拉也能锻炼全身肌肉

同时这是为数不多的直接针对腘绳肌群的练习之一。腘绳肌群是在健身房里经常被忽视的肌肉群。它也会锻炼你的臀大肌,背阔肌和核心肌群。

这种力量的提升也能改善姿势。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身体的前部,而忽略了臀部。反过来,我们发展的身体框架没有平衡,导致一系列的姿势问题——例如,耸肩和虚弱的背部。

硬拉让我们重新回到身体的背部——腿筋、臀大肌和背部。后躯训练平衡身体,帮助我们站得更高,更有力量。

简而言之,举重可以锻炼肌肉,改善你的姿势,给你平衡的全身力量,并把你变成一个健身高手。毕竟,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从地面上拉起重物更酷的事了。

如何在锻炼中加入硬拉

举重使身体付出沉重的代价——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都在努力工作。因为它会消耗神经系统的能量,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在锻炼开始时就进行训练。

每次训练刚开始的阶段的神经系统可以高效的训练,因为身体更有效地学习运动,你就会有更好的状态。它也更安全。当你累了,你的状态会变得更糟,更有可能受伤。最好是在热身之后就先进行硬拉训练。

不要把这种锻炼看成是像背部或胸部这样的传统身体部位。相反,你将使用它进行许多重要的辅助练习。

当你做硬拉练习时,注意不要在前一天或后天训练相同的肌肉群。适当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一个例外是力量举比赛的训练。硬拉是力量举比赛的最后一个项目,这意味着运动员在第一次硬举前已经做了三次最大的蹲举和卧推练习。这时你会很累,这了只是特殊情况。

要做几组训练效果最好?

每组一般在1-6次。6个以上,会破坏你的状态,对于力量的提升也不利,所以要保持在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范围内。

保持练习的总次数在30次以下,随着练习强度的增加,减少练习次数。例如,包括4-5组3-6组练习。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直到你的第一次训练重量。然后,您可以继续为每个组增加重量,或者所有组保持相同的重量。

训练强度,或者你在一次硬拉中使用的相对于你最大力量的重量,取决于技巧。这就是为什么了解你的max或1RM是件好事。

有经验运动员使用最大重量(在90- 100%的1RM)定期训练,但不频繁。然而,新手应该将他们的锻炼强度保持在低到中等水平:大约是1RM的50%到60%。

当你变得更熟练的时候,你会加更多的杠铃片,但是在开始的时候,要让保持可控的重量。保证动作不变形。

如何有序提高硬拉水平

因为这是一个重量增加的过程,它最适合与机动性和核心练习结合在一起,这将改善你的硬拉和训练力量,而不只是单纯的增加重量。

建议可以和上背部,臀部和脚踝训练安排在一起,因为硬拉需要所有这些关节灵活。选择核心运动来对抗脊柱运动,因为它们有助于加强脊柱的中立位置。

类似的协助训练旨在训练重量的提升。在我们目前辅助训练计划用于训练身休后侧和核心——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需要提高的区域。

这些动作被分成不同的层次。最困难的练习紧随其后,而第二和第三级将一步步升级难度:

第一级

深蹲架练习

罗马尼亚硬拉

直腿挺身

第二级

山羊挺身

壶铃摇摆

腿弯举

第三级

杠铃卷腹

引体向上

徒手下蹲运动(注重臀部伸展)

计划是第一级每个动作3-5组每组4-8个, 第二级3-4组每组5-10个,第三级进行3组。它们是“第三级”,因为它们不能直接帮助你的硬拉,但它们可以训练肌肉,让身体准备好用力拉。

硬拉万岁

硬拉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训练和肌肉锻炼动作。这是任何训练目标都必须做的。学会发力,利用好深蹲架,感觉正确的方式,以及全方位的移动。坚持在正确的训练方法。你将会成功完成每次硬拉并享受漫长的训练生涯!

硬拉常见动作变化

罗马尼亚硬拉

1 用内旋(掌心朝下)握杠与臀部水平。双肩后仰,背部挺起,膝盖微微弯曲。这将是你的起始位置。

2 把你的屁股向后挪得越远越好。保持杠铃靠近你的身体,头朝前,肩膀向后。正确地做,你应该达到你的腿筋的最大范围。任何的移动都是补偿,应该避免这种移动。

3在你的运动范围从底部,通过推动臀部向前,直到站直,回到起始位置。

相扑硬拉

1 首先在地上找到杠铃。靠近杠铃,使杠铃与脚掌中间相交。脚应该放得很宽。弯曲臀部抓住杆。手臂应该在肩膀的正下方,两腿的内侧,你可以使用内旋握,混合握,或钩握。放松肩膀,这实际上延长了你的手臂。

2 深呼吸,然后放下你的臀部,抬头向前看。重心放在后脚。伸展到臀部和膝盖。

3当杠铃穿过膝盖时,向后倾斜,带动臀部接近杠铃,把肩胛骨拉到一起。

4在下坠的过程中,臀部弯曲并控制重量,让重量回到地面。

请关注本频道,获得更多的健身知识和咨询!

那么硬拉安排在哪个训练日都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安排在腿日的最前面进行

可以在体力更充沛的时候,让你使用更重的重量

更高效的对肌肉产生刺激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会意识到,这对部分训练者却也可能造成一个缺点

那就是因为硬拉能够使用的重量太重

训练强度太大

也很耗费体力

那么在训练完硬拉后,有部分训练者

是有可能因为神经系统跟身体的双重疲劳

而直接导致对下半部分的训练失去热情

,训练质量跟完成度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这也是部分训练者跟我反应深蹲硬拉一起来带来的问题)

如果这符合你的情况,那么其实你不是一定要像很多人会做的那样把硬拉安排在训练一开始进行,放在训练比较后面去进行硬拉也会是不错的选择。虽然使用的重量会显著减少,但是由于你之前已经进行了比较大量的腿部训练,那么你在做硬拉时,能够更好的产生对下肢肌肉的刺激,也更不容易因为握力或是背部的薄弱而导致锻炼下肢的目的受到影响。当然不管哪种安排的方式,都会很累练腿都不累你还练什么

1 硬拉可以天天练吗

不可以。

硬拉是一种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体积。肌肉增长的过程是:锻炼——肌肉纤维轻微撕裂破损——补充营养和休息——肌肉恢复增长。硬拉锻炼到的肌肉群大都需要48-72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如果天天练习,肌肉会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也就不能增长恢复,反而变薄而无力。身体也会因为疲劳积累导致免疫力下降,反而影响训练。

2 硬拉几天练习一次

3天左右或者一周一次。

做硬拉和其他运动一样,一定要坚持才有效果。但是硬拉强度较大,一般3天左右进行一次训练,一周进行2次左右即可。新手锻炼可以每周做一次硬拉,过一段时间再增加次数。

3 硬拉每次做几组

硬拉每次做3-5组,每组8-12个,组间间隔1分钟左右,休息时间不能太久,否则会降低训练效果。

4 硬拉什么时候做最好

理论上下午3-5点是最好的锻炼时间,实际中适合自己的时间即可。

科学理论上3-5点是人体机能最为活跃,潜能能最大激发的时间,最适合做硬拉运动。但实际上一天之中的时间点对于锻炼效果的影响其实很小,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在这个时间去锻炼,所以其实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即可。不过需要避开空腹、睡前两小时以及饭后一小时内这几个时间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93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