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1-26.肩胛带周围肌群

功能解剖学1-26.肩胛带周围肌群,第1张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26肩胛带周围肌群

1胸廓示意图右半边(图1-93)为后面观 ,从后面可见以下结构:

①斜方肌

斜方肌是由功能不同的3部分肌纤维组成:

※ 上方肩锁部肌纤维 (1):上提肩胛带,防止负重时肩胛带下降。还可使颈部过伸,并可在肩部保持不动时使头转向对侧。

※ 中部水平肌纤维 (1'):起于锥体,使肩胛骨内侧缘向中线移近2~3cm,并将肩胛骨压向胸廓,使肩胛带后移。

※ 下方纤维 (1''):斜向下内侧走行,将肩胛骨拉向下内方向。

这 3部分肌纤维同时收缩会产生以下动作 :

※将肩胛骨拉向内下方向。

※肩胛骨向上旋转(上回旋)20°,对外展运动所起的作用较小,但在搬运重物时,该运动起主要作用。

※防止肩下垂及肩胛骨远离胸廓。

菱形

菱形肌向上和向内侧方向倾斜(2)。

※将肩胛下角拉向内上方倾斜,作用与菱形肌相同。

※将肩胛下角固定在肋骨上,菱形肌瘫痪时导致肩胛骨与胸壁分离。

③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3)向内上方倾斜,作用与菱形肌相同。

※可将肩胛内上角向内上方牵拉2~3cm(耸肩时)。

※搬重物时起作用,该肌肉瘫痪可导致肩胛带下垂。

④前锯肌 (图1-94,4')

图1-93可见左侧前锯肌前方以及胸小肌和锁骨下肌。

⑤胸小肌

胸小肌向前下方倾斜(5)。

※将肩胛带下拉,使肩胛盂面向下方(如在平衡木上运动时)。

※将肩胛骨拉向前方,使其后缘远离胸廓。

⑥锁骨下肌

锁骨下肌向内下方倾斜,几乎与锁骨平行(6):

※使锁骨和肩胛带下降。

※将锁骨内侧端拉向胸骨柄,借此保证胸-肋-锁关节面吻合良好。

2胸部轮廓示意图可见(图1-94):

※斜方肌(1)上提肩胛带。

※肩胛提肌(3)。

※前锯肌(4和4')位于肩胛骨深面,向胸廓后外侧延伸。它由两部分组成:

——上部分(4)水平向前,将肩胛骨向前外侧拉12~15cm,当向前推重物时,可以防止肩胛骨后移。前锯肌上束瘫痪后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如果患者靠墙站立,瘫痪侧肩胛骨与胸廓分离。

——下部分(4')向前下方倾斜,通过将肩胛下角向外侧拉,使肩胛骨向上倾斜,并使关节盂面向上。它可以使手臂屈曲外展,在搬重物时(如提一桶水)且上臂外展超过30°时,这部分前锯肌也起作用。

3在胸廓水平切面(图1-95)上 ,肩胛带显示得非常清楚,还可以观察到肌肉活动:

※右侧:前锯肌(4)和胸小肌(5)将肩胛骨拉向外侧,增加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间的距离。胸小肌和锁骨下肌(未标出)将肩胛带下拉。

※左侧:斜方肌中间束(未标出)和菱形肌(1)使肩胛骨脊柱缘向脊柱靠近。菱形肌也可以上提肩胛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líng xíng jī

2 英文参考

rhomboideus

3 注解

rhomboid muscle

菱形肌位于背上部斜方肌深面,为菱形扁肌。

菱形肌的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注靠拢并稍上提。

|斜方肌与菱形肌作用相反,详细如下介绍。

按关键词阅读: 斜方肌 菱形 作用

1、肩胛骨的构造,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 。

位于胸廓的后面 , 是三角形扁骨 , 介于第27肋之间 。

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

前面为肩胛下窝 , 是一大而浅的窝 。

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 , 称肩胛冈 , 冈上、下的浅窝 , 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 , 称肩峰 。

外侧角肥厚 , 有梨形面 , 称 。

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 , 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 , 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

,菱形肌,起于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 。

止于肩胛骨的外侧缘 。

,呈菱形 , 斜方肌中部深面 。

作用:牵拉肩胛骨移向内上方, 近固定 , 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 。

远固定时 , 两侧收缩使脊住伸 。

,上交叉综合征,上交叉综合症是由于后上背部和颈部肌肉肌力弱且肌肉被动拉长 。

2、 , 前侧肌肉紧形成的 。

错误的姿势 , 如懒散地坐在电脑前都会导致上交叉综合症 。

主要是因为缩短紧张的肌肉和无力拉长的肌肉连接成线的话 , 在侧面看形成了一个“X”字 。

这些紧张和无力的肌肉牵拉我们的骨骼至一个不正确的体态 。

,上交叉综合症中肌肉不平衡部分,过紧的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 过弱的肌肉: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深层颈屈肌,前锯肌,前锯肌有多个起点,起于19肋骨的外侧面,分割到三组手指般大小的区域 。

(1)上面部分 , 附着在第一和第二肋骨上 , 距离肋软骨几英寸;

(2)中间部分 , 附着在第二和第三肋骨上;

(3)下面部分附着在第四 , 五 , 六 。

3、 , 七 , 八肋骨上 , 换句话说 , 前锯肌附着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到第八肋骨上 。

,前锯肌,前锯肌的作用,近固定时 , 可使肩胛骨前伸 , 上回旋 。

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 , 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 , 助臂上举 。

前锯肌的上部和中部把肩部往前拉 , 辅助如俯卧撑 , 卧推之类的运动 。

也帮助抬起上体 , 如侧身起坐 。

最奇特的是 ,前锯肌的下部帮助旋转肩胛 , 并转动肩关节窝向上 。

因此 , 前锯肌下部主要是辅助三角肌 , 并且是任何头顶上推动作的重要力量因素 , 同时 , 上中部前锯肌辅助上体旋转 , 侧弯和稳定 。

这证明他们虽然不大 , 但对于全身力量却是必需的。

,此肌瘫痪 , 肩胛骨下角离开胸廓而突出于皮下 , 出现“翼状肩” 。

,翼状肩,正常人的肩胛骨紧贴胸壁 , 这主要 。

菱形|菱形肌与斜方肌的作用4、是由前锯肌和斜方肌的协同收缩来完成的 。

如果前锯肌和斜方肌麻痹 , 就可使肩胛骨失去贴胸的作用力 。

当上臂运动使肩胛骨旋转时 , 它就可以出现因脊柱缘失去牵拉而翘起 , 形成似蟋蟀翅膀的样的畸形 , 所以临床据此特征而命名为翼状肩胛 。

,翼状肩的临床表现,患侧上肢酸困无力 , 工作时容易疲劳为其前驱症状 。

病情继续发展 , 就会使上臂上举不能过头(因为肩胛外旋60度的机能丧失 , 肩只能使上臂上举120度左右所致);

让患者作上肢运动时 , 无有肩胛骨的活动 , 肩胛骨的运动范围比腱侧明显变小 。

再让其两手推墙支撑时 , 可见肩胛骨内侧缘翘起而发生翼状畸形 。

此病一旦发生 , 治疗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 所以对它进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解剖列车角度分析,菱形肌和前锯肌一起 , 是螺旋线中的下一段连接 , 形成了肩胛骨的肌筋膜旋带 。

肩胛骨被悬挂在两者之间 , 肩胛骨的位置取决于两者肌筋膜的相对张力 。

朋友你好!下面我来为你回答: 一、单臂哑铃划船

这是背肌训练中必要和基本的练习,它能孤立锻炼背部两侧肌群,尤其能锻炼上背肌群,使背部厚实并拥有清晰的线条。

预备姿势:左膝和左手按放长凳上,上身与地面平行,右手抓握哑铃,右臂伸直。抬头眼前视,稍弓背。

练习:上拉哑铃,屈肘,至腕部刚好在腰下,掌心向内。在最高点停约2秒钟,然后慢慢伸直胳膊还原,背部绷紧。伸直胳膊时拇指向内旋转右手使背阔肌充分伸展。

组数:左、右臂各做5组,5次/组。哑铃尽量使用较大重量,但不要勉强。你可能还需通过“欺骗”的方式完成最后1~2次,但不可多用。

技巧:右手持铃练习时,试着从左肩看左手(左手练时相反)。这可防止身体在哑铃上拉和回落时形成扭曲和猛拉,并能使背阔肌受到更强的刺激,同时能使你正确地评价练习的效果。

二、反握胸前下拉

宽握下拉(主要是练背阔肌的块头)能塑造宽阔的背部,这种练法确实适合许多人。但对整个背部来说,使用多样性和均衡的练习更是个好主意。因此,不妨试试使用窄握,你会注意到在运动范围上与宽握的差异。此外,该练习对上背内侧肌群有很好的强化作用。

预备姿势:坐姿,双脚着地,调整胶辊压住膝盖,使膝盖保持稳定。掌心向内反握横杠,两手间距同肩宽。

练习:从伸展位下拉横杠到胸部,背肌收紧,肘部靠近身体。稍弓背,胸部抬高,下颏上抬,腹部和下背保持紧张。

横杠下拉到胸部上方时,两侧肩胛骨收拢夹紧挤压背阔肌,用背肌的张紧力控制横杠保持用力下拉约2秒钟,然后控制性使横杠还原,到达最高点伸直双臂时再停约2秒钟。每次练习应感到双臂充分的伸展和背阔肌的拉伸。

组数:使用你能做3组、8~10次/组的重量,要特别注意动作规范。伸展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上背内侧肌群和中背部肌肉块的增长。

提示:下拉时尽量避免仅用两臂的力量,要充分关注背部肌群的收缩和伸展。

三、单臂拉力器划船

它能教会你用背阔肌进行充分的收缩和伸展,你会强烈地感到背阔肌的用力,同时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背阔肌支配的功效。

预备姿势:使用高滑轮拉力器,右手掌心向内抓握拉把,右膝跪地,左腿屈膝支撑。

练习:向胸部下拉拉把,肘部远离身体。下拉时向身体方向旋转右手。在完全收缩位用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拉把2秒钟,然后使拉把慢慢还原。

组数:左、右臂各做3组,10~12次/组,左手拉时左膝跪地。

技巧:单臂划船时头部转向对侧肩部效果更佳。

四、俯立侧平举

三角肌是肩部主要肌群,绝大多数练习者认为俯立侧平举是单纯的肩部练习,其实三角肌后束在背部比肩部占有更大的部分,因此,拥有强健、发达的三角肌后束在塑造背部方面至关重要。经验告诉我们,强化三角肌后束最好的时机是在背肌训练之后,因为在背部没有被“喂饱”之前,强壮的背阔肌可能会“接管”三角肌后束应该做的工作。

预备姿势:两手各握一哑铃,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膝微屈,向前躬身使躯干与地面基本平行,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掌心相对。

练习:收缩三角肌后束抬起哑铃,保持肘部稍弯曲,举起哑铃时避免躯干上抬。当上臂侧抬至与肩部齐平时,停顿约2秒钟,然后控制性降低哑铃还原。

组数:做3组,10次/组。

技巧:提拉时确保哑铃与肩在同一垂面内,不要使哑铃退至腰部。这样能孤立练三角肌后束,并使上提更加用力。若是首次尝试该练习,则不要过多关注动作的规范和肌肉的收缩 希望早日听到你的好消息!加油,帅哥! 希望我的回答令你满意!(本回答个性拥有,请勿复制)

斜方肌:这块钻石形的肌肉非常有趣。它的肌纤维有几种不同的走向,根据募集的肌纤维的不同,它能够做出几种不同的动作。健身房里最常见的斜方肌训练动作都是针对上部的,上部的主要功是上抬肩胛骨和锁骨。主要的训练动作是各种耸肩。体积较小的肩胛提肌也能够帮助上抬肩胛骨。斜方肌中部的功能是(和菱形肌一起)使肩胛骨缩回。所有肌纤维同时收缩,也能够帮助肩胛骨缩回。最后,斜方肌下部的功能是使肩胛骨下压(向下拉动肩胛骨)。

背部训练要领

1 反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朝向身体,正手引体向上是指掌心向外。

2 在垂直拉类动作中,背阔肌参与更多;在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参与更多。一般说来,做动作时,躯干越接近垂直,背阔肌参与越多;躯干越接近水平,菱形肌和中背部肌肉参与越多。要全面、平衡地发展背部,这些知识很重要。

3 在最低点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这听上去很简单,但我敢打赌,有95%的训练者在背部训练中动作幅度不足。这就像有些人用半蹲代替深蹲一样,他们想利用大重量来显示自己,而不关心做出正确的动作。

要想自起点到嵌入点充分发展肌肉,全程动作是必需的。在起点和终点,使得背部保持紧张的同时伸展,在中点(顶点)挤压,以确保正确完成拉类动作。

想着以肘拉动重物能够帮助我们专注于利用背部肌肉而不是手臂肌肉。把你的手臂想象成钩子,即可减少手臂的参与,有效刺激背部肌肉。

4 做动作时总是保持挺胸。如果你在意下背部健康的话,这一点在所有动作中都非常重要。做动作时,抬高胸腔,保持挺胸。这会使得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背部在负重时弯曲是导致下背部损作的首要原因,因此做动作时要使脊柱保持自然的曲线。

如果你难以理解这一点,可以想想自己在海滩上的样子。男人(以及一些女人)想要展示自己的肌肉,他们自然会抬高胸腔,或者使胸部张开。进行重物训练时,想着这种“肌肉海滩”反应,因为它能够保持自然的脊柱姿态。

5 采用大重量的基础背部训练动作,使肌肉平衡发展。背部不仅对于全身肌肉的平衡发展和力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还能够帮助你避免损伤。你一定见过很多塌肩的、有肩撞击综合症的、有肌腱炎的训练者。如果他们能够像训练胸部和肩部那样认真训练背部,很多人都会痊愈。强壮的肩胛骨缩回肌和下压肌对于保持肩部健康和上肢体姿非常重要。

6 专注于动作。发达的背部属于善于思考的人。你必须专注于动作,因为你无法看到背部肌肉。

背部肌肉群训练:

背部肌肉群并不是身体最大和最强壮的唯一部位。它是由一系列复杂且相互连接的肌肉群组成。从锻炼的角度来讲主要是

(1)背阔肌和大圆肌,菱形肌

(2)斜方肌

(3)下背部:竖脊肌。每一个区域都需要使用特殊的动作和轰击角度来有针对性地刺激

谈训练动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要训练的肌肉,以及它们的功能。

主要的背部肌肉包括:

背阔肌:背阔肌的主要功能是使肩部伸展、内收、内旋。在所有拉类动作中,背阔肌都会参与,无论是水平拉类动作(如划船),还是垂直拉类动作(如引体向上)。垂直拉类动作对背阔肌的刺激更强烈。

斜方肌:这块钻石形的肌肉非常有趣。它的肌纤维有几种不同的走向,根据募集的肌纤维的不同,它能够做出几种不同的动作。健身房里最常见的斜方肌训练动作都是针对上部的,上部的主要功是上抬肩胛骨和锁骨。主要的训练动作是各种耸肩。体积较小的肩胛提肌也能够帮助上抬肩胛骨。斜方肌中部的功能是(和菱形肌一起)使肩胛骨缩回。所有肌纤维同时收缩,也能够帮助肩胛骨缩回。最后,斜方肌下部的功能是使肩胛骨下压(向下拉动肩胛骨)。

大圆肌:肩关节旋内、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后伸(在无阻力的运动中,不表现出电的活动,但在做抗阻力动作时,它是原动肌),由于该肌对手臂的作用同背阔肌很相象,所以,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

菱形肌:菱形肌是位于肩胛骨之间的深层肌群。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或者叫缩回(使肩胛骨向后拉)。在垂直和水平拉类动作中,菱形肌都会积极参与。水平方向的划船对菱形肌刺激更大,因为肩胛骨缩回的幅度更大。

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冈下肌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盖。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肩关节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作用是使肩关节旋外。

竖脊肌:又称骶棘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棘肌,是负责伸躯干的主要肌肉(使躯干后部靠近双腿后部)。在硬拉和山羊挺身等动作中,竖脊肌会积极参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110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