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用针散记(14):肩部不适症状的处理

黄帝内针用针散记(14):肩部不适症状的处理,第1张

陶女士第一次来扎针时,脸色灰黄,一个人近乎虚脱,软软靠在椅背上。右肩及肩膀酸重、疼痛,断断续续发作两年多,严重时胳膊抬不起来,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困乏无力。医院针灸、推拿多次,好不了几天又会再来。我让她抬起来试试,胳膊举到额前很费劲,再往上就开始龇牙咧嘴。

肩部疼痛,识证为上焦;肩膀疼痛,识证为下焦,黄帝内针限定肘膝以上禁针,倒换到上焦用针。

肩部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区域;

肩膀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及太阴经区域。把这些症所在的经络合并同类项,这样组合取穴就简化了,集中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区域。

三焦同气取上焦腕部,在 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

此时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说好是好点了,但还是痛。

接下来阴阳倒换,先是上下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倒换到后溪穴、少阳经外关穴倒换到中渚穴、阳明经偏历穴倒换到合谷穴、太阴经经渠穴倒换到鱼际穴。

同时,进行表里倒换。前面所刺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这四针,阳明与太阴已经暗含倒换,故只选择太阳与少阳进行表里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和后溪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和少府穴;少阳经外关穴和中渚穴, 表里倒换至厥阴经内关穴和劳宫穴。

然后再取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调中。

进针完毕,再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惊喜地发现,手臂不仅能自如抬举,还能绕过头摸到后面项背。

第二天,陶女士除了有些酸重感和轻微疼痛,症状竟已好了大半。第二、第三次用针后,她除了感觉右肩及胳膊有两根筋还牵着,疼痛酸重感已经消失。如此针治四次,陶女士就再没来过。

肩部不适症状的处理,根据症之所在经络,在腕部上焦区域寻找阿是穴或者同气点下针。

如果用针效果不好,可在掌部以及肘部进行上下倒换,或者表里倒换来寻找解决之道。

肩部的经络循行,与颈项的经络分布有点类似。

肩部正后,包括背部的上焦区域,都是太阳经说了算;

往两侧去,在肩髎穴附近,是少阳经小哥的地儿;

正中肩峰区域,那是阳明经的疆土;

肩前云门穴、中府穴附近,则是太阴经的蜗居点;

腋前大筋附近是厥阴经的循行地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肩部问题,往往与颈项以及肩膀的问题连在一起。颈项的问题,在前篇已专门说过。这里重点说说肩膀的经络循行区域。

还有一点要说明,肩部与肩膀的不适问题,在熟悉经络时分开来掌握,可能更方便初学时理解。

比如从三焦定位看,肩部的问题,可归入躯干的定位,放在上焦来看待;肩膀的问题,可归入手臂的定位,放在下焦来看待。

而在处理肩部不适症状时,少阴经的问题几乎很少涉及,所以说明肩部经络循行路线时,就将其归入到肩膀区域一并介绍。

从肩部向肩膀延伸,在外侧(表侧)的是三条阳经,从前到后,依次是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这几条阳经的区域划分,分别可以阳明经肩髃穴与曲池穴、少阳经肩髎穴与天井穴、太阳经肩贞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作为轴线,以轴线与轴线之间的二分之一处作为三条阳经之络的划分中心线,这样就可以相对清晰地区分出三条阳经的主管区域。

同样,在里侧(内侧)的三条阴经,从肩前往里去,依次是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刚才已经说到,太阴经是肩前区域,厥阴经是腋前大筋附近,少阴经在腋下,也就是腋窝里。

细分的办法,也是一样找连线,太阴经是从肩髃穴前二横指到尺泽穴,厥阴经是从腋前大筋到曲泽穴,少阴经是从极泉穴到少海穴,连线与连线的中间线,就是络与络之间的分界线。

我有个好友是健身运动爱好者,三天两头跑健身房,胳膊一弯,满满隆起的都是腱子肉。前几天忽然找我,不晓得是健身用力过猛,还是肩部受寒,左胳膊举不起来了。寻找痛点在哪里?痛点正好在肩髃穴(阳明经)附近。

症在左边,左病右治,三焦同气取右手腕部,就在 阳明经 阳溪穴刺入一针。

让他再举手臂。到底是“运动健将”,一下就把手举过了头顶。咋样?他说,大部分好了,只有一点点不舒服了。

继续阴阳倒换, 阳明经腕部阳溪穴上下倒换至肘部曲池穴 刺入一针,再让他举。

当然,既然是上下倒换,可以向上倒换到掌部合谷穴,也可以向下倒换到肘部曲池穴。至于往哪里倒,心中明了理,上下倒换都一样,平时用针不用过多拘泥。

这次举得更加自如,手臂绕到颈项另一侧也没问题了。朋友说,这几天干活稍不注意,胳膊抬过一点,眼泪就差点要痛出来。现在居然一下子好了,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这就是黄帝内针的奥秘啊!你去买本书好好学。我卖了个关子。

不过这个关子还真不是刁难,如果他真的有心去学,一定能够学会。黄帝内针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能学会的简易针法。

看在好友的份上,再送你一针,太阴经尺泽穴。这一针与阳明经曲池穴并驾齐驱,既是调中,又是太阴经、阳明经表里倒换,实实在在为他买了一份保险。

果然,就这么一次,好友的胳膊就恢复了,又去健身房耀武扬威去了。

像好友这类偶发性的症状,不是陈旧性的伤痛,用黄帝内针见效较快。有些不适症状时间较长、成因相对复杂的,针治难度也会大一些。

有个同事手臂抬举困难,医院诊断是“五十肩”,针灸、贴膏药、吃西药,想了很多办法不见好。这个同事的不适症状主要是右侧肩膀及肩关节沉胀、酸痛。

我让同事抬举胳膊,肘部拎到胸前,就再也拎不上去了;再让他向前伸,胳膊活动基本不费劲;让他后展时,肩膀除了刚才抬举时的不适,隐隐感到腋下大筋的地方也被牵住了。

胳膊向上拎举困难,障碍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区域;后展感到腋下大筋处有不适,那是厥阴经有问题。

问诊时判断肩膀问题在何经何络,让患者作前伸、抬举、后展动作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前伸困难,一般是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乃至太阴经出毛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后展困难,一般是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有问题的可能性大;

抬举困难,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甚至少阴经都有可能是问题所在。当然,牵涉到少阴经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少见。

具体的判断依据,要结合患者的感受来判定。

这位同事肩膀不能抬举,识证是下焦,按照右病左治法则,取其左手腕部,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

考虑到同事的病发时间比较长、症状相对较重,进针的同时进行了阴阳倒换,在腕部阳明经阳溪穴、太阴经太渊穴、厥阴经大陵穴各刺一针,这样与前面所进之针形成上下倒换。

针入后,同事抬举手臂有所改善,但疼痛症状还是比较明显。

我的第一选择还是 考虑 阴阳倒换(上下倒换), 在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厥阴经曲泽穴各刺一针。

但疼痛症状还是变化不大。

上下倒换还不行,那就再来 表里倒换 。最先针刺的是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阳明与太阴已经含有表里倒换之意,现在只要选择厥阴经进行表里倒换,将厥阴经内关穴表里倒换至少阳经外关穴。

同时,跳出经络上下、表里倒换的圈子,将患处放到更大的空间来考量。

症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从整个肩膀来看,正好可以看作是外侧、前侧,也就是阳;与之相对应的太阳、少阴区域也就可以理解为后侧、里侧,也就是阴。

这样一来,用针的思路又得以拓宽,阳病治阴啊,再来一次前后倒换,选择太阳经的支正穴。

施针结束,他肩膀的疼痛症状大为好转,但是肩关节里面还是有明显痛点。这个“老顽固”还真是难缠。

我略一沉吟,在其阳明经二间穴、三间穴横穿一针。再让同事感受患处,痛点消失。

为何选二间穴、三间穴横刺?人体处处有三焦。

把手掌竖起来划分三焦,如果把掌根部位看作是下焦,掌中部位劳宫穴、少府穴等一圈看作是中焦,掌指关节处(二间穴、三间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上焦?

肩关节阳明经处不适,不就正好与食指阳明经循行处 二间穴、三间穴 同气吗?既是经络同气,还是三焦同气。同气自然相求,有求必应。

肩关节从手部来讲的话属下焦,按理在对应的另一侧肩关节来用针,但是因为肘膝以上禁针,上下倒换到上焦腕部用针。

当然,如果把肩关节放到躯干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上焦所在,那亦是同气相应。

以此类推,一个手掌其实可以包罗万象。

同事的“五十肩”,先后针治了三四次,肩部不适症状基本消除。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有次问他肩膀怎样了。不料他告诉我又反复了。我很纳闷,这么快就变脸啦?

这个同事是个顶级书法爱好者,肩膀稍微有些好转,又开始醉心于他的理想,没注意休养生息,不适症状又卷土重来。又回到那个老问题,健康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呢?

小贴士:肩部不适之症,识证为上焦,(肩膀不适之症,可视作为下焦),经络主要为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

一般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求同气。

取穴可以《黄帝内针》“肩部经络(同气)”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

斜方肌(颈段)损伤多有劳损史;颈肩背部酸胀不适、沉重,疼痛。可有抬高畸形;固定患肩头颈向健侧旋转时,可引起疼痛加剧;枕骨粗隆下稍外部肌肉压痛阳性,呈条索状,下颈部于肩峰之间,肩胛冈上、下缘可触及条索状物,有压痛。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对斜方肌(颈段)的损伤点采用剥离粘连,减张。

(二)操作常规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头稍前屈20°左右,定点。

2、局部行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3、如病变在枕骨粗隆外侧,针体垂直于枕骨骨面进针,刀口线与后正线平行刺入,在枕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剥离1~2刀,再横行摆动。

4、如病变在肩部,可将肩部皮肤肌肉提捏起来,针体垂直于皮肤,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刺入达该肌肌腹中,行纵行剥离或横行1~2刀,出针,按压针孔。

5、如病变在肩胛冈上、下缘外,针体垂直于皮肤进针,刀口线与斜方肌肌纤维方向平行刺入,纵行及横行剥离1~2刀,出针,棉球按压针孔。

(三)注意事项

1斜方肌枕部附着处,有第三枕神经穿出,注意避开神经勿损伤。

2肩部操作勿损伤副神经,进针勿深,避免误入胸腔。

3操作时要轻揉。

二、手法治疗

术毕,对病变点行点压,分筋手法,同时对斜方肌施以滚法、顺筋理筋法。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一、物理治疗

二、功能锻炼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头颈肩活动功能正常。

二、好转:症状体征消失,头颈肩活动基本正常。

小生活科儿童方领裙勾织教程如下:

基本说明:

年龄:1-2岁 

成品尺寸:胸围56cm,衣长415cm,肩宽20cm,袖长5cm,帽围44cm 

规格:35cm/10cm2,平面编织24针x 34行 

材料:浅绿色有机毛线180g(连衣裙)、50g(帽子),3mm、35mm棒针,5/0号钩针,装饰用蕾丝1m,纽扣1枚(13mm),珍珠13枚。

第一、连衣裙的后身边编织说明:

1使用3mm棒针、浅绿色线起96针。 编织底部花样包括起针的第1行。 换35mm棒针,如图编织86行花样A。每5行减1针减1次(5-1-1),每6行减1针减12次{ 6-1-12),每4行减1针减1次(4-1-1),再编织21行平针。 

2袖身处,每1行减4针减1次(1-4-1),每2行减2针减2次(2-2-2),每2行减1针减1次( 2-1-1),每4行减1针减1次( 4-1-1),再编织21行平面编织。编织第12行时收13针, 为了后身片开口处,平面编织12行至中心处。 

3肩部编织11针后,以每2行减5针减1次(2-5-1),每2行减4针减1次(2-4-1)为引退针编织抬肩。与此同时编织后领窝,每2行减2针减1次(2-2-1)后平面编织2行。留长约为肩宽5倍的毛线,再将肩部9针穿于别针休针。 后身片中心连接异线,平面蝙织12行。 

4收13针后编织肩部斜线与后领窝,其编织方法与右侧相对称,留长约为肩宽5倍的毛线,再将肩部9针穿于别针休针。

第二、连衣裙的前片编织:

1使用3mm棒针、浅绿色线起96针,编织8行底部花样。包括起针的第1行。 换35mm棒针,如图编织86行花样。此时如图示两端同时每5行减1针减1次(5-1-1),每6行减1针减12次(6-1-12),每4行减1针减1次(4-1-1),再平面编织5行。 

2袖身处,每1行减4针减1次(1-4-1),每2行减2针减2次(2-2-2),每2行减1针减1次(2-1-1),每4行减1针减1次( 4-1-1),再平面编织21行。

3编织到前身片中心处(肩部9针+领口将减的15针)后编织前领窝。方法为每2行减5针减1次( 2-5-1),每2行减4针减1次(2-4-1),每2行减3针减1次( 2-3-1),每2行减2针减1次(2-2-1),每2行减1针减1次( 2-1-1),再平面编织6行。

4平面编织2行后以与后身片同样的方式编织抬肩。 留长约为肩宽5倍的毛线,再将肩部9针穿于别针休针。 前身片中,心处连接毛线,编织前领窝及抬肩。编织方法与右侧相对称。

第三、袖子的编织方法:

使用35mm棒针、浅绿色线起96针。 每3行减1针减1次( 3-1-1),每2行减1针减3次( 2-1-3),每2行减2针减2次(2-2-2)后收针。

第四、连接的方法:

1用缝合侧线的方法连接前、后身片的侧线。 用连接肩线的方法连接前、后身片的侧线。 将身片翻转使内侧冲外,将小盖袖放置前、后身片之间,使身片表面与袖子表面对齐。

2对齐盖袖中心与身片肩部的中心线,将不同颜色的毛线穿于缝针大致固定位置。另一侧盖袖也使用相同方式固定。 以连接袖子的方法连接身片与袖子。

第五、收尾的方法:

1使用3mm棒针、浅绿色线,在领口处挑74针,编织4行平针后收针。前领窝凹凸不平处的收针手法紧密些。 袖身处挑70针编织4行上针后收针。袖身曲线明显处的收针手法紧密些。 

2用5/0号钩针,如图在后领窝处编织1行短针作扣眼。 固定纽扣(13mm)。 用5/0号钩针编织10朵小花。连衣裙用5片花瓣的花朵进行装饰。 用缝针在花样的末端固定花朵。 

3用缝线和缝针在花的中心装饰珠子。 袖身与裙摆处用白色蕾丝装饰。外露的部分控制在05cm左右。

肩周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渐进性发展的肩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肩周炎是肩部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年龄集中在40~70岁,其中以50岁左右最为高发,在此年龄段有约2%~5% 的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肩周炎是小问题。我临床经常遇到,轻一点的用针灸,配合拔罐放血等,一两周可以好转。重的需要配合中药内服。肩周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主要与年龄增长气血衰退,局部受寒或劳损有关。

治疗肩背不举,最简单的就是取穴肾关穴,肾关穴根据手躯逆对,对应于肩颈部,治疗肩周炎有特效,另外对于肩颈范围的病变皆有效果。针灸方法就是取同侧曲陵穴下针,以筋治筋,采用泻法,用呼吸补泻法,也就是在吸气的同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也就是在肺中多一口气时进针,在吐气时肺中少了一口气时出针,只是提到皮层,不拔出来,一呼一吸为一次,行六次出针。

治法:痛经活血,祛风止疼。以局部阿是穴和手阳明经、手太阳、手少阳穴为主。主穴 肩禺、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肩周炎的治疗有效可得到98%,白芥子,公丁香,生川乌,肉桂,半夏,草乌,乳香,没药,乌稍蛇,雄黄,麝香,樟脑,麻油,广丹粉。

虚症针对侧手阳明大肠经的母穴曲池穴。补法,顺经快转逆经慢慢回来。边针边让患者抬患侧胳膊。慢慢患侧胳膊,抬了起,来。没收费。,,肩周炎治疗包括活血,对症治疗,理疗,适度功能锻炼。针灸是理疗的一种方法,能够减轻症状,结合推拿艾灸效果更佳。

  一、肩周炎常见的治疗方法

  1、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2、外敷药膏。自我按摩、锻炼之后,肩关节会感到疼痛、发热、活动范围增加,这是血液循环增加,粘连组织松解的表现。此时正是继续巩固治疗的好时机,可以在肩部痛点处涂抹扶他林等解热镇痛的药膏,也可涂些红花油等中成药水,以活血化淤。最好再外贴些药膏,如伤湿祛痛膏、麝香壮骨膏、狗皮膏等。这是常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之一。

  3、中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的。这是常见的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4、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5、局部麻醉是属于肩周炎的治疗方式之一,是指在肩胛上神经周围或臂丛神经肌间沟注射局麻药物,可以缓解肩周炎的疼痛症状,然而这种肩周炎的治疗疗效维持时间短暂,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改变自然病程。所以治疗肩周炎只能用于辅助。

  6、肩痛穴(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是治疗肩周炎的特定穴位,经基础研究,此穴具有消炎,镇痛,促进软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还可以用于保健,抗衰老。

  7、肩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病人,针灸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患者,治疗通常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日,针灸治疗肩周炎所选择的穴位主要有,肩髃,肩峰,肩髎,曲池,条口穴(距足三里5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活动困难时,以太阴经为主,取手,足太阴经穴,先刺阴陵泉,再刺尺泽、太渊、肩髃、曲池、合谷、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以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穴,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髎,外关。凡刺下肢穴位时,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

  8、还可以按摩:肩三针(肩前--在腋前皱襞尽头上1 寸;肩后--在腋后皱襞尽头上15 寸,此二为奇穴和肩髃)、肩髎、臑腧、肩贞、天宗、秉风、肩外俞、抬肩(肩峰前下15寸,此为奇穴)等。

  9、阳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阳陵泉穴,进针2寸,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活动患肢,10分钟后顿觉肩部轻松,上举、外展功能恢复正常。

  10、条口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条口透承山,取患侧,采用26号3-4寸毫针,刺入条口,针尖透向承山,得气后施捻转之泻法(强刺激),使针感放射到肩部,针感有酸麻胀热,留针15分钟而愈。

  11、中平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左侧中平穴。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号毫针3寸1根,行直刺法,病人感到针感闪电式传至大脚趾,疼痛立即缓解,令其活动患肢,上举达170°,外展达70°。

  

  二、生活中如何预防肩周炎

  首先,应保持正确的做卧站姿势。如:站立时要挺拔胸背、沉降肩臂,下颌内收,后方观看,躯干左右对称;坐着时要挺拔胸背,下颌内收。椅背7°~10°后倾,膝关节的位置比股关节水平稍高一些,觉得舒适自然;卧姿:高低适中的枕头,符合颈部的生理曲线,通常仰卧、侧卧等各个状态均可,但俯卧姿势尽量避免。侧卧时尤其要注意避免下位肩膀的过度受压。可选择厚薄相宜的软枕垫在耳侧,维持颈肩部的相对位置。

  其次,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伏案工作者常低首耸肩,长时间这一姿势将使颈部及肩部肌肉的负担增大,导致肩周肌肉群的劳损。近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坐在屏幕前敲打键盘,使腕源性肩周炎的发生大大增加。这类人首先应选择高矮适中的椅子和电脑台,另外在工作30~45分钟后,最好起立作5~15分钟的康复运动,舒展腰肢,转动头颈,舒松肩关节。

  同时,洗澡不宜用过凉的浴水。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1、 将肩膀长度织成自己满意的长度后,留下肩膀周长长度2-3倍的线。(肩膀、围巾等针的方法相同。以下样本只用作示范。)

2、然后可以看到右边的针是上面是有两个织上去的,然后收针的时候都是织下针的,如图所示。

3、然后需要用左针在针前先将两针右方的右针摘到左方,就是两针进行互挑,然后挑过去,然后就是使针又收上了。

4、继续以这种方式接受针,直到线完全闭合,割线,注意留下一些长度线。

5、 然后就是用一根针扎在围巾上的多余的线,往里面的挑戳进去,然后就可以把线头隐藏起来了,这样操作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51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