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黄金比例这种数字去判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比例排列才是最优的,但其实我们对于绝大部分普通训练者而言,实现身体各个部位在力量上的平衡,反而会是更实际的目标,因为外在的黄金比例实在太看天赋。
对于一般的训练者,在刚开始训练的前几年,可能使用的都是比较模板的计划,有着相似的编排逻辑,哪几个大肌群在前,哪几个动作要着重去做等等,而这样最后的结果就会导致一部分的训练者力量发展是均衡的,而更大一部分的训练者并不均衡,而力量上不均衡才大概率会导致形体上的不均衡。
在开始训练前的基础跟每个人的天赋,不管是先天结构还是肌纤维的分布都可能会不同,因此针对每一个训练者,我想几乎100%会存在某一部分的短板,而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具体差多少,就是我们今天希望帮助大家找到的。
下面我们采用的思路是通过比较不同动作之间使用重量的比值来得到这一个结果,
今天出现的这些数字是由加拿大力量训练专家Charles Poliquin根据个人经验加所做书籍《结构平衡》中的资料以及俄罗斯奥运会举重文献资料跟举重原始世界纪录的分析中得出的。
当然必须要明确的是这些比值一定是不完美的。
因为不同的人一定会在不同的动作上各有优势,尤其是在身体杠杆跟做功距离上,一个先天手长的训练者可能不用很努力训练一年就能硬拉200kg,但是卧推超过120kg可能是他要持续拼命努力几年才能超过的数字,同时对于动作的熟练程度,还有自身活动度的差异也会显著的影响到具体动作的力量表现,不适用的情况一定会很多,但是尽管如此,今天所讲的比值依旧会是非常好的让绝大部分普通训练者可以拿来判断自身力量均衡程度跟找到弱点的参考。
下面我就先列出关于下肢力量平衡的比值来进行解说:
下肢力量平衡:
参考动作:深蹲(要求蹲至髋关节低于膝盖表面)
前蹲: 85%深蹲
高翻硬拉: 100%深蹲
抓举式硬拉: 90%深蹲
力量举式硬拉(应该是指传统而非相扑): 120%深蹲
解释:基本上这一套体系会 选择一些核心的动作作为参考标准,然后根据核心动作的训练重量给出相应的比值,从而得到其他动作的理想数字,整个研究基于的数据都是以力量举跟举重为主的,而作为两项最主要基本的力量训练运动,我相信可以很好的给普通的力量训练爱好者带来指导作用。
Clean Deadlift高翻硬拉(或者应该叫举重式硬拉?)指的是模仿高翻起始位置的硬拉动作,臀部下蹲的程度会比普通硬拉更低,而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高翻以及挺举这样的动作做准备,相对的股四的使用比例会更高。
而传统的希望能够拉起更重重量的力量举式硬拉则会有更高的臀部位置,也会更加依赖臀部铰链跟下背部来完成动作。抓举式硬拉跟高翻硬拉的发力模式会更接近,不过使用的握距更宽,这就会导致更低的臀部位置。
注意,以上的比值不是一定要根据1RM(最大极限重量)来,你只要确保自己参照的强度是一样的就可以了,比如5RM的深蹲跟5RM的前蹲来比较比值,2RM跟2RM来比,不要深蹲明明是极限的重量,然后硬拉用3RM去进行比较,一般而言我会建议把参考的强度定在1RM或者3RM或者5RM,会比较的稳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训练习惯跟目标来调整。
首先,因为卧推代表了上半身力量,深蹲代表了下半身力量,硬拉则代表了全身性力量,测试卧推、深蹲和硬拉的1RM,计算每种练习的1RM与你体重的比值,能够看出你目前的力量水平与标准之间的相对关系,还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力量水平,并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良好”代表1RM已经超过了普通人的平均水平,“优秀”代表1RM已经达到了高级训练者的水准,“精英”代表1RM达到了竟技水平的力量举运动员的水准。
卧推、深蹲、硬拉的均衡力量比为115:15
1RM与体重的比值 |男性 女性
卧推
良好 >125倍体重 >08倍体重
优秀 ≥175倍体重 >1倍体重
精英 >2倍体重 ≥125倍体重
深蹲
良好 >2倍体重 >15倍体重
优秀 ≥25倍体重 >2倍体重
精英 ≥3倍体重 >25倍体重
硬拉
良好 ≥2倍体重 ≥15倍体重
优秀 ≥25倍体重 >2倍体重
精英 ≥3倍体重 ≥25倍体重
不管起点如何,所有健身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训练获得最大的力量。绝大部分评估卧推、深蹲和硬拉的1RM很重要。 在开始一个训练计划前以及计划完成之后测试你的卧推、深蹲和硬拉(或者任何其他的你用来增强力量的练习)的IRM,是你判断这个训练计划的效果,并考虑是否在将来继续使用该计划的唯一方式。
从空杠开始,然后逐渐增加重量,直到使用的重量接近准确的1RM。在完成最后一组热身后休息3分钟,然后开始测试。先估计一个保守的1RM,做第一次尝试。休息3~4分钟后再做第二次尝试。如果第二次尝试失败了,你要减轻5~10磅(23~45千克)的重量再次尝试。如果第二次试举成功,那就增加5-10磅(23~45千克)的重量继续试举。如此重复下去,每次试举后休息3~4分钟,直到你完全无法举起某个重量为止。你在前一次举起的重量就是你在这个项目中真实的1RM。
如果你有伤病,担心使用极限的大重量测试会加重伤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你想避开1RM测试,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常用的是爱普利公式或者称为内布拉斯公式:1RM=[1+(00333×完成的次数]×使用的重量多
例如,你使用225磅(1021千克)的重量完成了10次卧推,那么使用这个公式就可以得到:
1RM=[1+(00333×10)]×225=1333×225磅=300磅(1361千克)
使用内布拉斯加公式估计出了1RM,你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的相对力量值、训练重量,或者评估自己在使用某个训练计划后所取得的进步了。 测试过程可以用来用作峰值训练,但要先测试三个主项,再练习其他副项。
在每周的训练中,至少要有一次分别将卧推、深蹲或硬拉安排在首位进行。主要练习之后应该安排相应的辅助练习。力量训练者经常使用1RM的50%的重量进行爆发力训练,这同样有助于增强力量。
无论选择哪种练习,每种练习最多允许1组训练达到肌肉力竭的程度。很多力量举运动员很少,甚至从不让肌肉训练至力竭。不过,一项采自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在力量训练中,每种练习允许1组训练达到肌肉力竭比没有1组训练或者有2组以上的训练使肌肉力竭的效果好。
力量训练中每次的训练量一般较小。对力量训练的三种主要练习来说,每种练习通常会使用高达8组、每组低至3次重复的方式进行训练。每种辅助练习则通常使用3~4个训练组。
经常打破准则也是一种增强力量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在你遭遇平台期时。变强的第一步就是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安排训练内容和制订基本的训练计划。
组数递减训练法的目标是在4组内完成70次练习。
开始时,你要先选择一个可以完成20次重复的重量。第一次尝试这种方法时,你可能需要6-8组以及2分钟的组间休息才能完成70次重复。
你的最终目标是在4组或更少的组数内完成70次重复。该方法对增强力量耐力非常有效。
选择一个可以完成20次重复的重量
组数递减力量训练法(重量不变的情况下)
力量寸进训练法(局部训练计划)
这种方法须谨慎使用,只有在其他所有力量训练方法都难以达到力量增长的目标时才能使用。
在框式深蹲架内完成训练,因为它有助于你准确地衡量练习的动作幅度,并将其限制在需要的位置。
当你试举失败的时候,保险杠能够保障安全如果你希望增强力量,那么应该使用比自己目前的1RM高出10%的重量来开始力量寸进训练。
表911卧推的寸进训练
周|保险杠设置
1|距动作顶部4英寸(102厘米)
2距动作顶部6英寸(152厘米)
3距动作顶部8英寸(203厘米)
4距动作顶部10英寸(254厘米)。
嘴巢果雅在无翻功的情况下完成,你要再次
5距动作顶部10英寸(254厘米)
6|距动作顶部12英寸(305厘米)
7距动作顶部14英寸(356厘米)
80|完整动作幅度,1RM为300磅(1361千克)
注:①不管你在深蹲架内的训练进度如何,通常要在第
八周重新测试你的1RM。你可能已经能够用该重量
完成完整的动作幅度了,即使你还没有完成从动作顶
部下降10-12英寸(254~305厘米)的目标。即使
不能使用新重量完成完整的动作幅度,你的1RM也
至少应该比最初时增加了5%。
作用机制涉及神经系统,比如肌肉力量极限爆破训练法和波动训练法。5%训练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规律地增加和减小使用的重量,德勒姆力量递增金字塔训练法则会在每个连续的训练组中逐渐增加使用的重量。等重训练法会在每组训练中使用相同的重量。
使用1RM的90%的重量完成一个单次组的方式来增加使用1RM的80%的重量在后续的训练组中完成的重复次数。
这种方法的最佳使用方式是用于三种主要练习,并且每种练习每周只进行1次。任何练习都不宜连续使用这种方法超过8周。
虽然训练者通常只能使用290磅(1315千克)的重量完成8次重复,但增强效应可以让他使用310磅(1406千克)的重量完成2组训练。
这种训练法遵循重量渐增的模式。基本上,每次训练使用的重量会以5%的幅度递增,完成的重复次数则每组递减1次。
你为每个肌群安排的练习不要超过3种,并且每次训练后你都要休息5~7天。
使用这种方法,你在特定练习的所有训练组中使用的重量会保持恒定,选择能完成7~8次重复(1rm80%)。当你无法完成每组6次重复时,你需要停止训练。
你的目标是完成5组、每组6次重复的训练。一旦你能够使用某个重量完成超过这个次数的练习,就要在下次训练时增加5%~10%的重量,开始新一轮的渐进式训练。
换重量很浪费时间,最好是有三组人轮流换重量,深蹲-卧推-硬拉讲练分割周计划很适合这个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你需要首先完成几个热身组,然后完成2~3个波次、每波次3组的训练,组间和波次间的休息均为4分钟。
休息一暂停训练法是一种举重技巧,即在训练中停下做短暂的休息,然后继续完成该组训练
卧推紧缩训练计划
卧推训练之后的每种辅助练习使用常规训练方式完成
3组、每组4~6次重复。
随着组数的减少,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完成所有的重复。当这种情况第一次出现时,你可以在下一次的训练中使用与之前相同的组数和重复次数。如果你仍然不能完成全部的重复次数(但无论如何你必须前进),你可以相应减少组数,并尽自己所能完成更多次重复。记住,只允许相同的训练重复2次。
六周手臂强化训练周计划列表
在每次训练之前,你需要完成几个热身组以适应正式组的重量。辅助练习以循环的方式完成,每种练习间休息90秒,两个循环之间休息3分钟。完成3个循环,每种辅助练习总计完成24次重复。
对于一般人来说,硬拉最好保持肩胛骨在中立位置。为什么?因为链接肩胛骨的菱形肌是脊柱保持中立位置最重要的肌肉。
在《解剖列车》中,螺旋线像一个保证脊柱稳定的“盔甲”紧紧地捆绑着身体,让躯干处于中立位置,而螺旋线的核心点就是菱形肌,如果你的菱形肌没有力量,那么整个螺旋线也没法好好保持身体的中立位置。
如果,你能在肩胛骨在中立位置的时候就能保证在硬拉过程中脊柱没有弯曲,那么你就保持肩胛骨在中立位置;如果,你必须要夹紧肩胛骨才能保持脊柱中立位,那么你就夹紧肩胛骨。
说到这里,会有人提出异议,特别是力量举选手们,因为力量举技术存在脊柱并不保持中立的硬拉技术:
这些都是专业举重选手的硬拉技术,我想说一句:“
普通人学开车的技术,能和赛车选手的技术一样么
?”
普通人学开车的技术,能和赛车选手的技术一样么
专业的举重选手为了缩短力矩,更能拉起更大的重量,会采用圆背技术,但是注意一点,他们的腰椎是挺直的,一般人能在圆背的状态下,保证腰椎的挺直么?一般人健身需要这种为了“节省”力量,要拉起绝对重量的技术么?
如果你需要参加力量举比赛,那么跟随专业力量举教练的训练方案;如果,你只是为了健康,这种
竞技技术
是没必要学的。只为了健康是不需要举起大重量的(80%
1RM以上,1-5RM),80%
1RM已经可以完全激活所有肌肉的神经募集,高于这个重量才需要这种“圆背”技术,而且
高于这个重量区间对于增肌其实是不利的
。
竞技技术
高于这个重量区间对于增肌其实是不利的
也有上背部屈曲的硬拉变式,但是并不建议一般业余健身爱好者在没有专业指导下训练,因为要训练上背部屈曲而又不弯曲腰椎的技术,是要特别经过训练的,一般人没必要去学这种硬拉技术。
对于业余健身来说,健康第一、安全第一,而最安全的做法是保持脊柱的中立位,不要因为某某“大神”采用这种技术,你就这样练——
记住“大神”的训练,你一点都不适合
。
记住“大神”的训练,你一点都不适合
参考:《解剖列车》《力量训练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