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病刮痧疗法

妇科常见病刮痧疗法,第1张

导读: 。月经不调、与宫寒不孕,这三大一直是广大女性朋友的烦恼,这些问题的治疗方法也。下面为大家推荐,一起来看看。

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

本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如中暑、外感、肠胃道。有学者认为是变化而来。《保赤推拿法》载:“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时期,有较多的记载,并称为“夏法”。及至清代,有关刮痧的描述更为详细。郭志邃《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如“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自松解。”《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也有记载。由于本无需药物,见效也快,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

妇科病刮痧疗法

1、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快速疏肝理气、打通瘀滞,经络气血一通,痛经自然就可缓解或康复。

刮痧部位:

第一步:背部肝俞。

第二步:胸部,期门。

第三步: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

操作方法:在背部肝俞,痛经病人一般在肝俞穴附近会出现结节,结节有很多种表现如黄豆大、蚕豆大、铜钱大,在结节明显处应进行留罐,一般可留10~15分钟。

2、妇科病的刮痧疗法

刮痧主要是把其腰骶部的“病根”祛掉,即以出痧形式打通腰骶部经络,祛掉“病根”。

刮痧部位:双侧腰骶部,主要是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到骶部膀胱俞这段区间。

操作方法:在这段区间进行刮痧和走罐,若发现皮下结节较多可在此留罐,留罐可留置10~15分钟。

3、妇科常见病宫寒不孕的刮痧疗法

刮痧配合艾灸可疏通和温暖肾经,以此来达到治疗宫寒不孕的目的。

刮痧部位:命门,肾俞,关元。

操作方法:在命门、肾俞、关元进行刮痧,待出痧后再在此穴进行艾灸。灸的时间因人而异,宫寒不孕的病人因寒气很重,灸的时间可较长,只要局部皮肤不感觉烧灼感就可以一直灸,可以是半小时也可是一个小时,视病人感觉而定。

以上是对于妇科三种常见病的刮痧疗法的叙述,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刮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所以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士进行刮痧。

刮痧疗法少不了的就是刮痧工具,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刮痧工具最好呢。刮痧疗法工具的选择,下面一起来看看。

刮痧疗法工具选择

1、苎麻:这是较早使用的工具,选取已经成熟的苎麻,去皮和枝叶晒乾,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捏成一团,在冷水里蘸湿即可使用。

2、头发:取长头发,揉成一团,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壳:取边缘光滑的蚌壳,多为渔民习用。

4、铜钱:取边缘较厚而又没有缺损的铜钱。

5、牛角药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药粉的牛角材料制成的药匙。如:牛角刮痧板、水牛角刮痧板。

6、瓷碗、瓷酒盅、瓷汤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选取边缘光滑而没有破损的即可。为现代所习用的工具。

7、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刮痧疗法刮治部位

1、背部: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问向外侧斜刮。此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头部:取眉心、太阳穴。

3、颈部:项部两侧,双肩板筋部(胸锁乳突肌),或喉头两侧。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 禁刮。

5、四肢:臂弯(在肘的屈侧面)、膝弯(膕窝)等处。

刮痧虽然有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要操作正确才能看到治疗效果。刮痧疗法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

1、治疗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如天气转凉或天冷时应用本疗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风寒。

2、不能干刮,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3、初刮时试3~5下即见皮肤青紫而患者并不觉痛者,为本疗法适应证。如见皮肤发红患者呼痛,则非本方法适应证,应送医院诊治。

4、要掌握手法轻重,由上而下顺刮,并时时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5、刮痧疗法的 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仰卧、俯卧、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适为度。

6、刮痧的条数多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处刮2~4条,每条长约2~3寸即可。

7、刮完后应擦干油或水渍,并在青紫处抹少量驱风油,让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觉胸中郁闷,心里发热等,再在患者胸前两侧第三、四肋间隙处各刮一道即可平静。

8、刮痧后患者不宜发怒、烦躁或忧思焦虑,应保持情绪平静。同时,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品。

9、如刮痧后,病情反而更加不适者,应即送医院诊治。

更多有关刮痧疗法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妇科病怎么治疗的等方面的内容需要了解的,请关注,或者在站内搜索可以找到更多更详尽的答案。

、、刮痧疗法

肩颈部刮痧具体操作方法肩颈部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一个桥梁,肩颈部承担着人体头部血管、神经、经络与全身的沟通,因此可以说肩颈部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体全身的健康。通过刮痧疏通肩颈部的经络,不仅可以治疗肩井的疾患,对于人体面部的疾病也有很大的改善。

以下介绍肩颈部的刮痧方法:选择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颈肩刮拭部位,用热毛巾擦拭清洁。颈部刮痧,坐位肩颈刮拭方法:首先,在颈部涂抹均匀刮痧介质(刮痧油),并用刮痧板的平面在皮肤上摩擦到有热感为度,被刮痧者一定要放松。其次,先从颈部正中刮痧开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从颈部上的风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从哑门两侧的天柱向下刮至风门穴。刮痧板应以45度角平面向下均匀一致,从轻手法逐渐加力到中度手法。

整个刮痧过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种渗透到皮肤内部的力,每一条刮痧带刮拭15-30次。然后,再从双侧的风池穴刮至肩井穴,风池穴和肩井穴采用点压、按揉法。颈部一律采用轻手法刮痧,刮15-30次。肩颈刮痧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种:1具有舒筋通络的作用,可以治疗肩周炎,腰腿疼痛。可以消除疼痛,消除肌肉的紧张,有利于病灶的恢复。2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身体中的毒素排出体外。使身体中的血液更加顺畅,恢复自然的活力。3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失眠的症状,缓解慢性疲劳,治疗习惯性便秘。治疗痛经的症状。  进行肩颈刮痧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需要分段进行刮拭,每一次刮的长度应该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大家在刮痧同时需要对皮肤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按压,如果遇到疼痛或者是肌肉僵硬的时候,就应该重点进行刮拭,已经出现肩颈疼痛的人,每个礼拜需要刮痧一次,再缓解疼痛以后可以两个礼拜到三个礼拜刮痧一次,这样可以起到巩固作用。

1 灸后容易上火的人群

1、上热下寒中气虚(详细解释:上热(有上火的表现)、下寒(畏寒,手脚冰凉,特别是脚)、中气虚(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2、气血严重不足,稍微运动就累,两虚。

艾灸上火有什么症状

1心火

夏季多发!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

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

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

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

其实,一般俗称为“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灸后上火的应对措施

1、控制灸量:

即减少艾灸的时间。

2、刺激“降火穴”:

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3、补中益气,引火下行:

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髎、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以引火下行。艾灸半小时后可用艾叶或盐水泡脚。

4、灸前喝温水:

最好是取麦冬、熟地适量各约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5、注意饮食: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

最简单的降火方法:用千林爱罐在大椎处刮痧

大椎处刮痧,可以取到降火的作用!

操作方法很简单,在大椎涂上精油,用千林爱罐在大椎处用力快速刮几下,出痧后,等10分钟痧退之后可继续刮。

除了降火气,刮痧还有利尿排毒、发汗排毒、清除毒素、舒筋活络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9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