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上有哪些穴位

肩膀上有哪些穴位,第1张

摘要:肩膀是人体重要的部位,肩膀上也有很多穴位。大家都知道,穴位是在中医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问,通过按摩穴位,不仅可以调理身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够缓解身体劳累的现象,让人体变得更轻松,更有活力。肩膀上的主要穴位有风府穴、风池穴、中渚穴、阳池穴、关冲穴、合谷穴、肩痛穴、肩井穴、中府穴等。肩膀上有哪些穴位

一、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肩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治疗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缓解治疗肩背痛、颈项痛、落枕、牙痛、乳痈、乳腺炎、肩周炎、肩软组织损伤、上肢痛、难产、半身不遂、胞衣不下、肺炎、扁桃体炎、瘫痪、四肢厥冷、中风不语、诸虚百损等

3、提高性功能

温馨提示:

按摩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有血压高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按摩肩井穴的方法:

1、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左肩的肩井穴,用力按压5秒之后慢慢放开,重复十次之后换左手。

2、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右肩的肩井穴,依然是重复十次。

特别注意: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很容易造成流产的

穴位位置:肩部最高处,或两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

保健作用:具有疏导水液的功效。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瘰疬等。

按摩方法:将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5分钟,再将右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左侧肩井穴5分钟,力量要适中,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做1次。

二、肩_三焦经

[定位]在肩部,肩_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主治]臂痛,肩重不能举。[配伍]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三、肩外俞小肠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四、肩中俞小肠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目视不明。

五、肩_大肠经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六、肩贞小肠经

取穴方法:肩贞穴位于人体的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①肩臂疼痛,上肢不遂;②瘰疬。

能缓解肩痛的几个穴位

1、风府穴

双手微微分开,沿脊柱的颈部周围,轻轻按压穴位。穴位的位置在头部的后部,背部的中部向上,头发的边缘在边缘。如果头部的背部疼痛和麻木,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

2、风池穴

风池穴有两个,也在后脑勺。风池穴具有壮阳益气作用。如果头痛头晕,容易耳鸣,你可以多按摩穴位。经常偏头痛的人也可以寻找这个穴位。

3、中渚穴

中柱位于小指和无名指的指间位置,在下方2厘米处。当你触摸你的手指时,它是指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凹地方。

4、阳池穴

阳池穴位于手腕的中心,靠近小指的一侧。将指尖反翘起来,各手指在手腕处会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无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为止的部位,就是阳池的位置。

5、关冲穴

关冲位于无名指的下端,在小指的一侧的下端。正确地说,它应该在无名指的左边,画一条直线,在指甲的底部画一条水平线,这两条线相交,即关冲。

6、合谷穴

用一只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边,然后拇指屈曲按下去,指尖指向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在久坐的办公室里按压合谷可以缓解头痛和眼痛。

7、肩痛穴

肩痛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变为主。

8、肩井穴

肩井是治疗肩痛和肌肉缠结的典型穴位。肩部肌肉越僵硬,疼痛就越剧烈。其位置在低头时,颈部后方会突出一块骨头,肩井穴在这块骨头与肩膀末端连接线的中间点。中指按压法,手心朝向肩膀,拇指或者中指放在肩井穴上轻轻按压。

9、中府穴

中府穴位是缓解肩部疼痛的重要部位。主要治疗由上身前弓或者长时间穿高跟鞋走路导致的肩膀酸痛。其位置在锁骨末端向下约两指宽的地方。按压方法,用手微微握住肩膀,将拇指放在中府穴上轻轻按压。

肩周炎,是一种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的慢性肩部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通常会感觉到肩部逐渐开始疼痛,一般在晚上严重,疼痛会逐渐加重,并且会引起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逐渐加重,一段时间后,疼痛以及相应症状减轻直至消失。

艾灸相关穴位可疏通气血、祛除湿邪,减少疼痛,从而治疗该病。

一、一般施灸:

灸肩髃穴:

功效疏导阳气上行,通经活络。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法。施灸时,手执艾条悬停于肩髃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

二、辨症施灸:

症状1:上臂痛。

1、加灸臂臑穴

功效通经活络,疏散风热。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法。施灸时,手执艾条悬停于臂臑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2、加灸曲池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取穴时,仰掌屈肘成45 ,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功效清热去火。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手执艾条悬停于曲池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3、加灸肩贞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取穴时,正坐垂肩位,在肩关节后下方,当上臂内收时,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取穴。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功效散热,通经络。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执艾条悬停于肩贞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症状2:肩胛痛。

加灸 天宗穴

定位取穴 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

功效生发阳气。

施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施灸时,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执艾条悬停于天宗穴位置,距离皮肤1 5~3厘米,患者感觉温热不烫即可。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手臂上有一条经络线—小肠经。小肠经上一共有38个穴位。最容易淤堵的穴位是后溪穴、天宗穴、肩贞穴,这三个穴位疏通了,颈椎病、肩周炎和落枕带来的颈部不适感也可以轻而易举搞定。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穴位:后溪穴

后溪穴与督脉相通,经常刺激可升阳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颈椎病严重患者,按揉此穴1-3分钟可明显减轻颈椎不适感与痛感。

此穴位置比较好找。我们紧握双拳,可以看到此穴位于第五手掌与手指关节后,紧握双拳的同时,用另一只食指点揉即可达到按摩的效果。

第二个穴位是:天宗穴

肩颈不适的人,该穴位处会有强烈的痛感。有时候,中医推拿按摩师推拿按摩的时候,患者常常难以忍受。此时一定要坚持做推拿按摩,坚持舒筋活络多日,气血通畅后再按摩时痛感会消失,肩颈不适感也会随之缓解。

天宗穴位于人体后背部,所以一般需要按摩者辅助按摩。被按摩的患者可以平趴在床上,上身放松,术者可用手掌根部按揉肩胛骨下窝中央。

此外,由于现代人多喜食用寒凉食品,因此小肠经容易积寒湿,继而引发肠胃问题。此种情况患者,可在天宗穴处拔罐。拔罐颜色黑紫者可进行多次拔罐,直至颜色消退为止。

第三个穴位是:肩贞穴

肩贞穴是治疗肩部疼痛及降血压的重要穴位

肩贞穴是小肠经的常见堵塞点,随时探查可以知晓经络的畅通情况。此处持续不通,逐渐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久而久之则引发颈肩痛,因此肩贞穴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而且根据日本已故针灸大师泽田健的经验,此穴有降血压的作用,泽田大师常以肩贞穴为主穴治疗高血压。

探查肩贞穴也需由他人帮助,用对侧的手操作,即左手置于右肩、右手置于左肩,其余四指置于肩关节上,用拇指点按腋后皱襞上1寸处就是肩贞穴,多数人此处有结节,此时忍住疼痛坚持按揉5分钟,3-5日后结节就会消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1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