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冲压模具维修率

如何算冲压模具维修率,第1张

16冲裁模常用的修理工艺方法有哪些?

冲裁模常用字的修理工艺方法如下:

(1) 修磨变钝的凸凹模,一种方法是用油石加煤油或风动砂轮修磨另一种方法是用平面磨床磨削

(2) 修理间隙变大的凸凹模,先用适当尺寸的块规检测凸凹模间隙,若间隙不大,只需把刃口平面磨锋再用油石修整,若间隙过大,可先用氧-乙炔气焊加热发红,局部锻打,对冲孔模应敲击凹模刃口周边,以保证凸模尺寸,对落料模应敲击凸模,以保证凹模尺寸敲击延展尺寸均匀后可停止敲击,但仍继续加热几分钟以消除内应力,冷却后再用压印锉修法重新调整间隙,并用火焰表面淬火

(3) 修磨间隙不均匀的凸凹模,除自然磨损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圆柱销松动失去定位能力,致使凸凹模不同心而引起间隙不均匀应对凸凹模刃口对正恢复均匀,再用螺丝紧固,把原销孔铰大01~02mm,重新配作非标准圆柱销

2) 导向装置磨损,精度降低,起不到导向作用,使凸凹模相对偏位需将导柱表面镀铬,再用磨削方法与导套研配直到恢复原配合间隙和精度等级

(4) 更换细小的冲孔与落料凸模

根据冲裁件缺陷,通过质量分析,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最后通过修理和调整消除影响,见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

冲裁间隙太小

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2

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

冲裁间隙太大

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3

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

冲裁间隙不均匀

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

4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

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

返修凹模,调整顶板

5

校正后制件尺寸超差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所致,多见于下出件冲模

减小落料模凹模或改换有弹顶装置的落料模

6

内孔与外形位置偏移

1挡料梢位置不正确

2导正销过小

3侧刃定距不准

1修正挡料梢位置

2更换导正销

3修正侧刃

7

孔口破裂或制件变形

1导正销大于孔径

2导正销定位不准

1修正导正销

2纠正定位误差

8

工件扭曲

1材料内应力造成

2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

1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

2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

9

啃口

1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

2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

3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

4平行度误差积累

1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

2返修或更换推件块

3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

4重新修磨装配

10

脱料不正常

1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它脱料件装置不当

2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

3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

4凹模有倒锥

1修整脱料伯

2更换弹簧或橡胶

3修整漏料孔

4修整凹模

18如何根据弯曲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弯曲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高度尺寸不稳定

1高度尺寸太小

2凹模圆角不对称

1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2修正凹模圆角

2

弯曲角有裂缝

1弯曲内半径太小

2材料纹向与弯曲线平行

3毛坯的毛刺一面向外

4金属可塑性差

1加大凸模弯曲半径

2改变落料排样

3毛刺改在制件内圆角

4退火或采用软性材料

3

制件外表面有压痕

1凹模圆角半径太小

2凹模表面粗糙间隙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4

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1凹模圆角太小

2凸凹模间隙过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5

凹形件底部不平

凹模内无顶料装置

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6

制件端面鼓起或不平

弯曲时材料外表面在圆周方向受拉产生收缩变形,内表面在圆周方向受压产生伸长变形,因而沿弯曲方向出现挠曲端面产生鼓起现象

1制件在冲压最后阶段凸凹模应有足够压力

2做出与制件外圆角相应的凹模圆角半径

3增加工序完善

7

弯曲引起孔变形

采用弹压弯曲并以孔定位时弯臂外侧由于凹模表面和制件外表面摩擦而受拉,使定位孔变形

1采用V形弯曲

2加大顶料板压力

3在顶料板上加麻点格纹,以增大摩擦力防止制件在弯曲时滑移

8

弯曲后不能保证孔位置尺寸精度

1制件展开尺寸不对

2材料回弹引起

3定位不稳定

1准确计算毛坯尺寸

2增加校正工序或改进弯曲模成型结构

3改变工艺加工方法或增加工艺定位

9

弯曲后两边对向的两孔轴心错移

材料回弹改变弯曲角度使中心线错移

1增加校正工序

2改进弯曲模结构减小材料回弹

10

弯曲线与两孔中心联机不平行

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极限高度时弯曲部位出现外胀现象

1增加折弯件高度尺寸

2改进折弯件工艺方法

11

带切口的制件向下挠曲

由于切口使两直边向左右张开,制件底部出现挠度

1改进制件结构

2切口处增加工艺留量,使切口连接起来,弯曲后再将工艺留量切去

12

弯曲后宽度方向变形,被弯曲部位在宽度方向出现弓形挠度

由于制件宽度方向的拉伸和收缩量不一致产生扭转和挠度

1增加弯曲压力

2增加校正工序

3保证材料纹向与弯曲方向有一定角度

19如何根据拉伸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拉伸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凸缘起皱且制件壁部破裂

压边力太小,凸缘部分起皱,材料无法进入凹模型腔而拉裂

加大压边力

2

凸缘平面壁部拉裂

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太大造成危险断面拉裂

减小压边力;增大凹模圆角半径;加用润滑剂或增加材料塑性

3

制件边缘呈锯齿状

毛边边缘有毛刺

修整毛坯落料模刃口

4

制件边缘高低不一致

1毛坯中心与凸模中心不重合或材料厚度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和模具间隙不匀

1调整定位

2校匀间隙和修整凹模圆角半径

5

危险断面显着变薄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压边力太大,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引起危险断面缩颈

加大模具圆角半径和间隙,毛坯涂上合适的润滑剂

6

制件底部拉脱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材料处于被切割状态

加大凹模圆角半径

7

制件边缘皱折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拉伸过程的未阶段脱离了压边圈但尚未越过凹模圆角的材料压边圈压不到,起皱后被继续拉入凹模形成边缘皱折

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采用弧形压边圈

8

制件底部凹陷或呈歪扭状

1模具无出气孔或出气孔太小堵塞

2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顶料杆太长

1钻扩出气孔

2修整顶料装置

9

锥形件或半球形件侧壁起皱

拉伸开始时大部分材料悬空加之压边力太小,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或润滑油太多使径向拉应力减小,切向拉应力加大,材料失稳而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采用拉延筋;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加厚材料

10

矩形件角部破裂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间隙太小或制件角部变形

加大模具角部圆角半径及间隙或增加拉深次数(包括中间退火工序)

11

矩形件角口上部被拉脱

毛坯角部材料太多或角部有毛刺

减小毛坯角部材料或打光角部毛刺

12

制件底部不平整

毛坯不平整,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缓冲器弹力太小

平整毛坯,修整顶料装置

13

矩形件直壁部分不平整

角部间隙太小,多余材料向侧壁挤压失去稳定而起皱

放大角部间隙,减小直壁部分间隙

14

制件壁部拉毛

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半径上有毛刺,毛坯表面或润滑油中有杂质,拉伤制件表面

须研磨抛光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清洁毛坯,使用干净的润滑油

15

矩形件角部向内折拢局部起皱

材料角部压边力太小,起皱后拉入凹模型腔引起局部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增大角部毛坯面积

16

阶梯形制件肩部破裂

凸肩部分成形时材料在母线方向受过大的拉应力

加大凹模口及凸肩部分圆角或改善润滑条件,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

20如何根据翻孔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孔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孔壁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翻孔后孔口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

制件孔口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太硬

3冲孔断面有毛刺

4孔口翻边太高

1调整模具合理间隙

2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3调整冲孔模间隙或改变送料方向

4改变工艺降低翻边高度

21如何根据翻边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边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翻边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边缘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3坯料放偏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修正定位件

3

边缘有皱纹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外轮廓形状突变

1修整或更换凸,凹模

2将坯料外形改圆滑过渡

4

外缘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

2圆角半径太小

3坯料太硬

1调整模具间隙

2加大圆角半径

3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22如何根据冲件的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

根据冲件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消除冲件缺陷的方法见下表:

序号

缺陷

解决办法

1

冲件粘在脱料板

在脱料板装弹性脱料钉

2

冲孔废料粘冲头端面

采取防止废料上粘的各种措施

3

毛刺

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

4

印痕

调节弹簧力

5

小冲头易断

小冲头用镶套固定或采用其它固定方便的结构

6

脱料板倾斜

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 相结合的形式

7

凹模胀碎

严格按斜度要求加工

8

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

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

9

孔变形

修正孔的工位

10

拉深工件发生问题

增加后拉深的工位和空位

11

每批零件间的误差

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是番茄皴纹果。在果肩部或脐部出现放射状的皴纹,称之为皴纹果。

果实出现皴皮最主要的原因是温湿度调控不当,次要原因是摘叶不当。

例如,在青果期或白熟后,棚内高温干旱,湿度过低,导致果皮干燥就会出现干裂;在青果期,摘叶过早,棚内湿度小,果皮迅速脱水也会导致突然出现皴裂;棚内低温高湿,突然放风,使果皮表面的露水快速蒸发,随之在果皮表面形成微小皴纹,后期果实膨大,变为皴纹果。

因此,预防番茄皴纹果,培育精品果要从以下三要素入手:浇水、摘叶和放风。

首先,高温时及时浇水,低温时控水。棚内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60%左右,摘叶后提高到70%左右。

其次,温度高时少摘叶,番茄青果期尽量保留叶片,白熟后可摘叶,摘叶时循序渐摘,一层一层果实摘叶。

最后,后期放风很重要,前脸放风关系到果实裂果,棚顶放风关系到果实皴皮,因此,两者需保持协调一致。建议白露后晚上关闭前脸放风口,因为晚上温度低,易引起低温裂果和皴皮。

苹果顶部最甜,

苹果的顶部最甜。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对苹果的4个部分用糖度计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1)60%-70%的苹果顶部(学名称花萼凹陷部)最甜。

(2)程度较差的是苹果的中间部位,其次是苹果的肩部(学名叫花梗凹陷部),甜度最差的就是苹果核附近的地方。

扩展资料

苹果的挑选方法

一、红富士苹果的挑选方法:

(1)看苹果柄是否有同心圆,由于日照充分,比较甜;

(2)看苹果身上是否有条纹,越多的越好;

(3)苹果是越红,越艳的好。

二、秦冠苹果的挑选方法:

(1)挑大小匀称的,最好是中等大的;

(2)用手按下苹果,按得动的就是甜的,按不动的就是酸的;

(3)颜色要均匀。

三、黄元帅苹果的挑选方法:

(1)挑颜色发黄的,麻点越多越好;

(2)用手掂量,轻的比较绵,重的比较脆。

是氨纶出现了问题,一般含氨纶成分的衣物都是有弹性的,氨纶都是这个作用,但是由于你洗涤不当,导致氨纶大部分纤维组织断裂,形成上面的现象!

氨纶在服装制作上用处很大很广,但是它的缺点是不耐用,使用寿命短,比如袜子口或者带松紧边的衣物,穿着时间长了都会失去原有的弹性!

另外根据你描述的位置我分析:大概是喜欢双肩背包或者是刚刚旅游回来吧,包的肩带面料一般比较粗糙,与衣服摩擦造成这件T恤的面料组织纤维遭受损害,在加上目前夏天人都爱出汗,汗液也会对面料的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

很抱歉,我必须明确告知这件衣服没有修复的可能

(一)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二)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五)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六)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七)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延祜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5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