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有好几种可能性,像跟腱炎、足底筋膜炎、骨质增生等多种原因都会引起疼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1跟腱炎:跟腱反复受到剧烈拉伸、外伤、或长期劳损,可形成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脚后跟疼痛。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如通过合理休息、辅具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如保守治疗3~6个月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可考虑手术治疗。
2足底筋膜炎:长期行走或久站等,可导致足底筋膜炎,炎症持续刺激可引起脚后跟疼痛。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拉伸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必要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3骨质增生:也叫骨刺,可通过压迫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脚后跟疼痛。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加强补钙,促进钙吸收,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或物理方法缓解症状,如果骨质增生压迫了神经或影响了关节活动,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其他:如滑膜炎、脂肪垫炎、骨结核、骨髓炎、骨折等,也可引起脚后跟疼痛,治疗时需结合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此外,日常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久站或负重行走,穿着舒适的鞋子等有利于预防脚后跟疼痛的发生。如果脚后跟持续疼痛,不能忽视,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这种情况如果是有小腿的筋膜室综合征引起的肌肉坏死,长期不愈合,有神经的损伤,一般很难完全恢复功能的。神经的恢复需要三个月以上,超过半年没有恢复就不能再恢复了。意见建议:建议刀口部位继续换药,清理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可以局部用去腐生肌膏等中药促使愈合,必要时应该考虑进一步做植皮手术治疗才能愈合的。神经的最佳治疗是三个月内。
脚后跟的骨刺是因为跟骨和足底筋膜直接过劲,发生无菌性炎症。跟骨上出现“异物”,人体会认为跟骨出现问题,导致部分跟骨钙化。形成骨刺。 你现在需要经常放松 小腿三头肌(腿肚子) 用手去按这些肌肉 定有痛点,经常去按 然后拉伸,也要适度锻炼。会有改善。如想彻底痊愈需要体态评估,来找到原发点。你的足跟骨刺只是个表现点而已。
再说减脂 脂肪都是全身性的 只要保证每天摄入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热量 人自然会动用存储在人体的能力也就是脂肪来供能。 你就瘦了。如果不过度肥胖可以以力量训练为主,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也就是增加消耗的热量。
其分布情形也因男女的性激素和遗传特质的差别而不同。因为皮下脂肪组织分布不同,女性身上的肌肉通常比男性少。 依照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分布地方可分为三种: 横纹肌组织 平滑肌组织 心肌组织 横纹肌看起来象是由一束发状腺组成的,每条肌纤维均有横纹。它又称为随意肌或骨骼肌。但这些名称并不是很恰当,因为有些横纹肌如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就不是附着在骨骼上;而喉部和食道上部的横纹肌在收缩时,并不需要意志的控制和指挥。成人身上真正的横纹肌约占人体总重量的40%。 平滑肌不能由意志控制,所以又称为不随意肌。它是由细长的细胞或肌纤维构成的,没有横纹,主要分布在体内中空器官的周壁上。内脏、呼吸道和尿道的平滑肌共占人体体重的5%-10%。 心肌是人体最重要的肌肉,是由肌纤维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交织而成的,构成了心壁。 横纹肌、平滑肌核心肌组织不仅形态不同,就连其运作情形也互异。平滑肌收缩速度很慢,但确是永不倦怠的;而横纹肌收缩速度非常快,但容易产生倦怠感。至于心肌不但可快速收缩,而且又永不倦怠,是一种极为强健的肌肉,因此能使心脏不断地搏动,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我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有肌肉。肌肉有三种: 心脏的肌肉叫心肌,由于它的收缩与舒张,才保证了心脏的不断跳动。 在血管、胃肠、膀胱、子宫、支气管、瞳孔周围以及毛发根等地方的肌肉叫平滑肌。平滑肌有较大的伸展性,它能够拉长,扩大,收缩起来缓慢而持久。 骨肉紧相连,骨肉常并称。因为肌肉附着在骨骼上面,所以称之为骨骼肌。骨骼肌的肌肉纤维有许多明亮和暗淡的横纹,所以过去又叫做横纹肌。不过,面部的一些肌肉并不附着在骨头上,而是附在皮肤上的。这些肌肉可以用来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故而又叫表情肌。但由于它们也是有横纹的肌肉,所以仍归类于骨骼肌。心肌也有横纹,但心肌是种特殊的肌肉结构,与骨骼肌不一样。 科学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平滑肌出现得较早,而骨骼肌出现得最迟。 骨骼肌是通过肌腱固定在骨骼上的,它带动骨和关节,使我们做出各式各样的姿势和动作。当我们把一块糖放进嘴里时,就得让手臂上的肱二头肌和其它肌肉协同才能完成。 我们可以命令手指翻书,也可以命令双脚走路,但我们无法叫胃肠不运动。所以能够根据人的意志随意运动的骨骼肌又叫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不受自我意志的控制,故而又叫不随意肌。平时所说的肌肉,都指骨骼肌。 人体有639块骨骼肌,总重量随年龄而有所不同:新生儿还不到体重的1/4;成年后一般约占人体体重的40%;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比较发达,可以占到体重的一半左右;到了老年肌肉萎缩,水分减少,肌肉重量就可能减少到体重的25%。肌肉重量的增减,并不是数量上有了变化,而是肌肉纤维粗细不同的缘故。 1996年,美国两名科学家宣称,他们在头部发现了一块新的肌肉,其作用是帮助咀嚼食物。如果这样,那么,骨骼肌总数也就增加到640块了。 肌肉在拉丁文里是由"小老鼠"演变而来的。在希腊文里,"肌肉"和"老鼠"的意思完全一样。不过,同是肌肉,它们的模样却有很大差别:有的细长,有的粗短,有的呈三角形,但多数肌肉为梭子状,中间宽大,两头尖细。 肌肉的大小也不一样。例如,成年人大腿上的股四头肌常有2千克重,而耳朵里的镫骨肌长不足0.2厘米,轻得可怜,然而,它却有调节音响的作用。 每块肌肉都由许许多多的肌纤维组成,它们很结实,但长短悬殊。短的只有0.1厘米,长的可以超过33厘米。 人体肌肉及其分布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器官,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 ,在神经系的指挥下,完成随意运动 。 1肌肉的形态结构 肌肉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类。 每块肌肉按组织结构可分为肌质和肌腱两部分。肌质位于肌肉的中 央,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功能;肌腱位于两端,是附着部分,由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每块肌肉通常都跨越关节附着在骨面上,或一 端附着在骨面上,另一端附着在皮肤。一般将肌肉较固定的一端称 为起点,较活动的一端称为止点。 2肌肉的辅助结构 肌肉的辅助结构主要有筋膜、滑液囊和腱鞘,是肌肉周围的结缔组 织所形成的结构,有保护肌肉和辅助肌肉运动的作用。 3全身各部的主要肌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1)头颈肌:头颈肌可分为头肌和颈肌 。 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表情肌位于头面部皮下,多起于颅骨 ,止于面部皮肤。肌肉收缩时可牵动皮肤,产生各种表情。咀嚼肌 为运动下颌骨的肌肉,包括浅层的颞肌和咬肌,深层的翼内肌和翼 外肌。 (2)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和腹肌等。 背肌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有斜方肌和背阔肌。深层的肌肉较多 ,主要有骶棘肌。 胸肌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和肋间肌。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是一扁平阔肌,呈穹窿形凸向胸腔,是主要 的呼吸肌,收缩时助吸气,舒张时助呼气。 腹肌位于胸廓下部与骨盆上缘之间,参与腹壁的构成。可分为前外 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包括位于前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和外侧的三 层扁阔肌,这三层阔肌由浅而深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后群有腰方肌。 (3)四肢肌:四肢肌可分为上肢肌和下肢肌。 A上肢肌:上肢肌结构精细,运动灵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 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关节周围,有保护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其中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为长肌,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有肱二头肌、肱肌 和喙肱肌;后群为伸肌,为肱三头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多为长棱形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 手肌位于手掌。分为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B下肢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髋肌起自躯干骨和骨盆,包绕髋关节的四周,止于股骨。按其部位 可分为两群。 髋内肌位于骨盆内,主要有髂腰肌、梨状肌和闭孔内肌。 髋外肌位于骨盆外, 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 臀小肌和闭孔外肌。 大腿肌分为前、内、后三群,分别位于股部的前面、内侧面和后面。 前群有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内群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 等。 后群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和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 小腿肌可分为前、外、后三群。 足肌可分为背肌与足底肌。
希望采纳
1 跑步前脚掌着地还是后脚掌
要根据训练者情况选择,前脚掌着地更能保护膝盖,但是动作难度较大,对下肢力量要求更高。后脚掌着地对于初学者来说则是更加实用,但是对膝盖的冲击较大。
一般情况下,如果已养成了一定的跑步姿势,就不要轻易改变。因为改变脚掌落地姿势,也必然会带来身体的其他姿势改变,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并且,只要穿好专业的跑步鞋,保证动作正确,任何一种落地方式都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影响。
2 跑步前脚掌着地的优点 保护膝盖
1跑步时前脚掌着地指的是跑步足部落地时脚前掌先落地,这样在足部落地时会有更多的足部肌肉、肌腱和跟腱参与缓冲,减少膝盖受力。
2前脚掌着地的方式可以让足弓的弹性来缓冲落地时对膝盖的大部分冲击,从而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
3前脚掌着地时身体会轻微前倾,这样可以让膝盖保持一定的弯曲而不是伸直。如果膝盖伸直,那么冲击力会全部传到膝关节上,加大膝盖的压力。
跑得更快前脚掌着地的方式会使跑步时身体略微前倾,步幅更小、步频更快,短时间内可以更好的释放力量,并且最大程度的缩短了脚部着地时间,从而跑步速度可以更快。这也是为什么100米快跑都是用前脚掌着地的原因。
3 跑步前脚掌着地的缺点 对下肢力量要求高
前脚掌着地的落地方式对小腿肌肉群、脚踝、足弓等部位要求更高,它虽然缓冲了膝盖受到的冲击力,但却把这部分力量转移到了足踝部。对跟腱、足弓、踝足部肌肉、小腿三头肌、韧带、筋膜的压力却变大了。因此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式要求下肢力量要够强,否则很容易出现小腿三头肌疼、跟腱疼、胫骨前肌疼、踝关节疼等症状。
如果踝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那么不建议用此方式跑步。
跑步速度要求较快在用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跑步时,身体会略微前倾,膝盖也会微屈,那么这也要求跑步时要达到一定的速度,以便身体可以保持稳定前进。如果是慢速跑步,是不适合用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跑步的。
4 跑步后脚掌着地的优点 方便实用
后脚跟着地是我们平时走路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大多数初跑者会采用的方式。它是我们最习惯的步行跑步方式,不必要刻意训练。
更加省力后脚跟着地的方式使得跑步时可以借助于大腿的力量,相对于前脚掌着地小腿用力更少,帮助节省体能。
跑速较慢后脚跟着地跑步时落地点和起步点相差仅30厘米左右,身体基本正直,在慢速跑步时采用这种方式更易于保持稳定。
具有一定缓冲作用1后脚掌着地然后滚动到前脚掌本身就具有一点的缓冲作用。只要注意跑步时膝盖依旧保持微屈而不是伸直,步子不要起的太高太大,体重不会过重,就不会对膝盖造成太大的冲击。
2人体后脚掌具有特有的足底脂肪垫结构,可以帮助缓冲震动。
3专业跑鞋也会有脚后跟处的缓冲减震处理,从而帮助卸力,减少对膝盖的冲击。
什么是跟腱炎
跟腱炎是指跟腱发生了炎症。一般来说,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的,另外,平时很少运动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
导致跟腱炎产生的原因。
跟腱炎的主要症状
在早上起床的时候跟腱疼痛或者僵硬,下地活动一会之后有所缓解;跑步刚开始时跟腱处疼痛,跑着跑着会缓解;上下楼梯会感觉疼痛加重;跟腱位置出现肿胀。这些就是典型的跟腱炎的症状。
跟腱炎产生的原因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连接着小腿肌肉和足跟。小腿肌肉收缩,通过跟腱牵拉足部,协助完成小腿的发力。在跑步过程中,跟腱要承受高达8~12倍体重。跟腱受到了巨大力量的反复牵扯,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轻微创伤,如果反复发生,最终会导致变性和劳损。
引发跟腱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跑量过大或者运动强度过大;②平时不怎么运动,突然增加的锻炼或运动量;③小腿三头肌柔韧性不足、扁平足;④穿不适合的鞋子进行运动。
得了跟腱炎应该怎么办?
在急性发作期
一、休息。要停止停止训练,避免二次损伤。
二、冰敷。使用塑料袋装着“冰+水”对跟腱进行冰敷,以控制肿胀,每次冰敷15-20分钟,1天可以冰敷4-6次。
三、肌内效贴。冰敷完之后,可以选用2-3条适当长度运动机能贴剪成网状形,贴在跟腱肿胀部位,帮助消除肿胀以及避免再次损伤。
四、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何预防跟腱炎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和运动后拉伸运动
在长距离的跑步或者是跑马拉松之前,要做一下专门的下肢热身运动和拉伸,在正式跑步开始之前,先从慢跑然后慢慢增加跑步速度。运动后要对小腿后肌群和跟腱进行牵拉和按摩。
在现在这个 社会 上,很多的女性朋友都爱穿高跟鞋,穿尖头高跟鞋可以很好地体现女性的美,然后在美丽的外表之下,脚踇指正在承受着折磨,长期穿尖头高跟鞋的人很容易引起踇外翻,踇外翻的危害很多,会造成脚拇指变形、脚痛,严重的可能走不了路,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踇外翻呢?
第一、预防踇外翻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减少穿尖头高跟鞋的频率,甚至是丢弃尖头高跟鞋。 我们在选择鞋子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和我们脚的弧度相符的鞋子,鞋子头尽量宽一些,防止脚踇指受到压迫,而且高跟鞋的鞋跟不要太细,最好是在鞋店试穿一下,选择自己脚最舒服的鞋子。
第二、尽可能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是行走。 长时间站立或者是行走都可能会造成踇外翻,所以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懂得让自己的脚得到休息,在长时间行走之后要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的时候可以翘起脚尖,活动小腿,让脚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三、每天在脚劳累了一天之后,可以在睡前泡泡脚。 泡脚的水一定要是温水,不能过热也不宜太凉,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入一下泡脚的药材,可以较好地缓解脚疲劳和组织痉挛,泡完之后还可以进行足部按摩,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足部压力,这样可以较好地预防踇外翻。
拇外翻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拇趾向外倾斜的足部畸形。足拇趾外翻在我的临床工作中还是很常见的部疾病。拇外翻多是双脚同时发病,偶尔有单侧特别严重的。
据研究,拇外翻的发病原因多和女性穿高跟的尖头鞋有明显关系。也有人认为和足部骨骼结构的缺陷有一定关系。拇外翻其症状有轻有重。轻者在第一跖骨头内侧可形成一骨赘,因反复摩擦,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形成拇囊炎,很多患者都是以拇囊炎发病来就诊的。
晚期的拇外翻患者其第二足趾可被向外倾斜的拇趾挤向背侧,形成垂状指。严重影响着患者得日常生活,所以预防非常重要。
1如防治扁平足、不穿跟高头尖的鞋子。
2对于拇外翻较轻的患者可以第一和第二足趾之间夹棉花,夜间可以在拇趾内侧绑一直板来矫正踇外翻畸形。应用专门针对拇外翻的矫形器也是很方便的。
3对于畸形较重,疼痛明显的拇外翻患者还是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带来更大的损害。
就目前的拇外翻矫形手术水平来看,可以说良莠不一。所以我想如果想通过手术治疗,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找专科的医生去做,否则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经常穿高跟鞋的人的拇趾可能会外翻。因为穿高跟鞋的时候,脚趾常挤压在一起,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脚趾处于畸形的状态。那么,如果脚趾拇指外翻,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因为穿高跟鞋而导致脚趾拇指外翻的,需要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脚趾在受到挤压后,需要让脚趾有一段缓和的时间。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使脚趾放松。虽然这些措施对缓解脚趾外翻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对于长期受到挤压的脚趾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如果脚趾外翻者还继续穿高跟鞋的话,可能会导致增生的骨头变大,需要到医院进行切除。长期穿高跟鞋不但会使脚趾外翻,还可能会使得小腿变粗或者浮肿。这是因为穿高跟鞋时,小腿肌肉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导致肌肉产生。
脚趾外翻者可以通过矫正的方法来矫正该畸形。对于轻微外翻者,可以做赤足运动。赤足运动是矫正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加强足底肌肉力量,还可以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另外,患者需要了解一些矫正的知识,也需要了解防止脚趾外翻加剧的措施。为防止外翻加剧,可以向内侧掰动拇趾。轻度脚趾外翻者可将棉垫夹在第1、2趾间,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可以通过拇趾内侧夹板使得拇趾逐渐变直。
脚趾外翻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尽可能不要穿高跟鞋了,以免加大脚趾外翻的程度。矫正的道具有矫形鞋或平足鞋垫,脚趾外翻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矫正。长期配戴矫正器(比如:拇外翻矫正器)对于治疗拇外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骨骼静态的情况下使用拇外翻矫正器,效果相对来说较好。所以矫正器一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使用。可能第一次使用矫正器的时候,会感到轻微的疼痛,这是效果反应。
总结一下,脚趾外翻者不能经常穿高跟鞋,以免外翻程度加大。矫正这种畸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手法矫正、穿矫正鞋、使用矫正器等,选择什么方法矫正,主要是根据外翻的程度而定的。若外翻程度较大,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
踇外翻,女性常见。
形成原因:
1、遗传。2、足部不正确受力。3、不当运动。4、鞋不合适。
常见危害:
足形改变,影响美观、疼痛、足和下肢力线改变、影响步态、改变体态。
分四个阶段,根据经验,第一和第二阶段通过手法纠正和功能训练效果理想,第三、四阶段如果疼痛或严重影响行走,需手术治疗,但后续仍需要进行功能训练。踇外翻矫形器是被动矫正,当摘下矫形器,即打回原形。
纠正:
1、牵伸紧张的肌肉:踇收肌、踇长伸肌、踇长屈肌。
2、强化无力肌:踇展肌。
3、分离踇趾,重建足横弓。
预防:
1、早发现,早纠正。
2、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
3、尽量少做会导致踇外翻的动作。
4、学会正确步态。
5、重点强化踇展肌。
踇外翻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脚趾大骨节病,它不但引起脚趾的疼痛,主要是影响美观。特别是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夏天都不能漏出脚指头来,需要穿着包裹严实的鞋子。很多人向我咨询这方面的问题,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避免它的发生,如果发生了有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下面留给大家说一下。
踇外翻是指踇趾在第一趾跖关节处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因此而产生畸形,难以自行矫正,局部疼痛逐渐加重,影响穿鞋,步行困难。
要想预防踇外翻畸形的发生,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发生原因。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遗传。差不多有一半的患者有遗传因素。可以看出来遗传在这个病中占的比例有多高。这也是我们没法左右的。
2高跟尖头鞋。这是踇外翻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同学的前面为三角形,高跟站立时,前足被迫进入狭小的三角区域,鞋子迫使踇趾外翻并略外旋,加快了变形。
3长久站立和行走。加重了这个部位的磨损和退变。
4足部各种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破坏关节并半脱位,使踇趾外翻。
1疼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也是治疗的主要依据。可以是大踇脚指头根部疼痛,也可以是胼胝体疼痛。
2畸形。踇外翻畸形,踇趾内侧增生,踇趾脱位向外侧移位,到第二趾的下面。严重影响观。
3胼胝体,因为长期挤压磨损,容易产生胼胝体、鸡眼和脚垫等。不但不好看,主要是疼痛。
1别再挤压它,穿宽松柔软的鞋子。2局部可以烤灯、热敷、艾灸等理疗方法,减轻疼痛症状。3锻炼踇趾内侧肌肉力量,减缓它的外翻。4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5严重的只能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
大家知道了踇外翻畸形的病因,对于预防就可以比较好的理解了。
1不穿高跟尖头鞋。减少对脚的直接压迫。2锻炼足部肌肉力量,特别是内侧的力量,维持平衡,防止外翻。3在疼痛的踇趾内侧放置垫圈,减少摩擦和压力。4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5夜间佩戴矫形器。6积极治疗引起能它的相关疾病。
对于踇外翻畸形的先天性因素我们没法预防,但是可以积极面对,采取好的办法来减缓它的发生,或者预防它,不让它发生。为了美丽和 健康 ,就要持之以恒,放弃一些东西。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拇外翻
拇外翻,在医学上也被称为拇囊畸形,即:第一跖骨内翻+拇指外翻。从形态上看,拇外翻是指大拇指向外半脱位,同时第一跖骨向内移。
二、拇外翻的原因
三、拇外翻的预防训练
1松解紧张的肌肉
滚压足底筋膜:60s
2拉伸小腿三头肌
15s/次,3次,间歇5s
3强化薄弱的肌肉
部位:足底肌群
动作要点: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患者足趾尽力抓地,足弓隆起并在末端保持。
动作数量:20-30s/次,3-5次,间歇60s。
4加强小腿三头肌
动作要点:调整身体重心来调整强度患侧膝关节伸直,脚后跟尽量上抬
动作数量:15-20次/组,3-5组,间歇30s
你好,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大多出现在中老年女性的足部,跟平时穿高跟鞋、尖头鞋有一定的关系,为了避免拇外翻的出现影响 健康 ,建议大家平时尽量穿宽松舒适的鞋子,如果是上班需要的话可以在办公室里备一双舒适的鞋子,穿高跟鞋累了要让自己的脚放松,如果出现脚部疼痛现象,请及时就医。
骨骼系统
一中轴骨 (一)椎骨 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二)肋骨(从第一到第十二,共12对) (三)胸骨 (四)胸廓 二颅骨 (一)脑颅骨 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 顶骨、颞骨(各1对) (二)面颅骨 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各1对) 下颌骨、舌骨、犁骨(各1块) 三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共64块,每侧各32块) 1肩胛骨 2锁骨 3肱骨 4前臂骨 ①桡骨 ②尺骨 5手骨 ①腕骨(共8块) 包括: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②掌骨(共5块) ③指骨(共14块,除拇指2块其余各指均为3块) (二)下肢骨 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2股骨 3髌骨 4小腿骨 ①胫骨 ②腓骨 5足骨 ①跗骨(共7块) 包括: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各1块) 楔骨3块 ②跖骨(共5块) ③趾骨(共14块,除拇趾2块其余各趾均为3块)
[编辑本段]肌肉系统
一头部肌 (一)颅面肌 1颅顶肌 2眼周围肌(眼轮匝肌) 3口周围肌(眼轮匝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颈前外侧肌 (一)颈浅层肌和颈外侧肌 包括: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二)舌骨上肌群 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三)舌骨下肌群 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四)椎外侧肌 1前斜角肌 2中斜角肌 3后斜角肌 三躯干肌 (一)背部深层肌 1夹肌 包括:头夹肌、颈夹肌 2竖脊肌 (二)枕下肌 (三)胸部肌 1肋间肌 ①肋间外肌 ②肋间内肌 ③肋间最内肌 2膈肌 (四)腹部肌 1腹前外侧群 ①腹外斜肌 ②腹内斜肌 ③腹横肌 ④腹直肌 2后群 包括:腰大肌、腰方肌 (五)盆部肌 包括:肛提肌、尾骨肌、梨状肌、闭孔内肌 四上肢肌 (一)连接上肢与脊柱的肌 1斜方肌 2背阔肌 3菱形肌 4肩胛提肌 (二)连接上肢与胸壁的肌 1胸大肌 2胸小肌 3前锯肌 (三)肩胛部肌 1三角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四)上肢肌 1前群 ①喙肱肌 ②肱二头肌 ③肱肌 2后群(为肱三头肌) (五)前臂肌 1前群第一层 ①肱桡肌 ②旋前圆肌 ③桡侧腕屈肌 ④掌长肌 ⑤尺侧腕屈肌 2前群第二层(为指浅屈肌) 3前群第三层 包括:拇长屈肌、指深屈肌 4前群第四层(为旋前方肌) 5后群浅层 ①桡侧腕长伸肌 ②桡侧腕短伸肌 ③指伸肌 ④小指伸肌 ⑤尺侧腕伸肌 6后群深层 ①旋后肌 ②拇长展肌 ③拇短伸肌 ④拇长伸肌 ⑤示指伸肌 (六)手肌 1外侧群(为大鱼肌) 2内侧群(为小鱼肌) 3中间群(包括:骨间肌7块、蚓状肌4块) 五下肢肌 (一)髂区肌 1髂腰肌 2腰小肌 (二)臀肌和大腿肌 1臀肌 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2大腿肌 ①前群 包括: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②内侧群 包括: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③后群 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三)小腿肌 1前群 包括: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群 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3后群 ①后群浅层 包括: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 ②后群深层 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四)足肌 1足背肌 2足底肌 3足固有肌
[编辑本段]消化系统
一口腔 (一)口腔黏膜 (二)口唇与颊 (三)牙龈 (四)腭 (五)牙 (六)舌 二唾液腺 (一)腮腺 (二)下颌下腺 (三)舌下腺 三咽 (一)鼻咽 (二)口咽 (三)喉咽 四消化管 (一)食管 (二)胃 (三)小肠 1十二指肠 2空肠 3回肠 4盲肠 5阑尾 6结肠 7直肠 8肛管 五消化腺 (一)胰 (二)肝 (三)肝外胆道 1肝总管 2胆囊 3胆总管 六腹膜 (一)腹膜腔 (二)腹膜隐窝 1肝肾隐窝 2陷凹 (三)网膜 1小网膜 2大网膜 3网膜囊 七系膜 (一)肠系膜 (二)阑尾系膜 (三)横结肠系膜 (四)乙状结肠系膜
[编辑本段]韧带系统
(一)肝的韧带 1镰状韧带 2冠状韧带 3三角韧带 4肝圆韧带 (二)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编辑本段]呼吸系统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1鼻前庭 2固有鼻腔 (三)鼻旁窦 1上颌窦 2额窦 3蝶窦 4筛窦 二喉 (一)喉的软骨 1甲状软骨 2环状软骨 3勺状软骨 4会厌软骨 (二)喉的连接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 4甲状舌骨膜 (三)喉肌 (四)喉腔 (五)喉黏膜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一)气管 (二)主支气管 1右主支气管 2左主支气管 四肺(左右各一) 五胸膜 (一)胸膜的分部 1脏胸膜 2壁胸膜 (二)壁胸膜的分部 1胸膜顶 2肋胸膜 3膈胸膜
[编辑本段]泌尿系统
一肾(左右各一) (一)结构 1肾小盏 2肾大盏 3肾盂 (二)肾的被膜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二输尿管(左右各一) 三膀胱 四尿道
[编辑本段]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一)血管的种类 1动脉 包括: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 2毛细血管 3静脉 包括: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二)心 1心壁 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 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 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 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 ①右心房 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 ②右心室 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③左心房 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 ④左心室 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 ①窦房结 ②房室结 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 ③房室束 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三)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 ①左冠状动脉 包括:前室间支、旋支 ②右冠状动脉 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 ①心最小静脉 ②心前静脉 ③冠状窦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四)心包 1纤维心包 2浆膜心包 3心包窦 (五)动脉 1肺动脉干 ①左肺动脉 ②右肺动脉 2主动脉 ①升主动脉 ②主动脉弓 包括: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③头臂干 包括: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3头颈部的动脉 ①颈总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②颈外动脉 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 向后发出:枕动脉、耳后动脉 自内侧壁发出:咽升动脉 终末支是: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③颈内动脉(入颅腔) 4上肢的动脉 ①锁骨下动脉 包括: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 ②腋动脉 包括: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 ③肱动脉 包括:桡动脉、尺动脉 ④桡动脉 包括:掌浅支、拇主要动脉 ⑤尺动脉 包括:骨间总动脉、掌深支 ⑥掌浅弓、掌深弓 5躯干的动脉 ①胸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肋间后动脉、膈上动脉 b脏支 包括:支气管支、心包支、食管支 ②腹主动脉 a壁支 包括: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 b脏支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6盆部的动脉 ①髂总动脉 包括:髂内动脉、髂外动脉 ②髂内动脉 a壁支 包括: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闭孔动脉 b脏支 包括: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 ③髂外动脉 包括:腹壁下动脉、旋髂深动脉 7下肢的动脉 ①股动脉 包括:股深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 ②腘动脉 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 ③胫前动脉 ④胫后动脉 包括: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 ⑤足背动脉 包括:弓状动脉、足底深支、第一趾背动脉、足底弓 ⑥足底弓 (六)静脉 1肺循环的静脉 包括:左肺上、下静脉,右肺上、下静脉 2体循环的静脉 ①上腔静脉系 接纳: a头臂静脉(接纳: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肋间最上静脉) b头颈部的静脉 接纳: I 颈内静脉(接纳:颅骨、脑、面、浅部和颈部大部分区域的静脉) 即:颅内属支 颅外属支(接纳: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II 颈外静脉 III锁骨下静脉 C上肢的静脉 包括:上肢的浅静脉(接纳: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上肢的深静脉(接纳:腋静脉) d胸部的静脉 包括:胸腹壁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脊柱的静脉(接纳: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 ②下腔静脉系 接纳: a下腔静脉 b髂总动脉 接纳:(髂内静脉、髂外静脉) c下肢的静脉 包括:下肢浅静脉(接纳: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下肢深静脉(接纳:腘静脉) d下腔静脉的属支 包括:壁支(接纳:膈下静脉、腰静脉) 脏支(接纳: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 e肝门静脉系统 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接纳: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编辑本段]淋巴系统
(一)淋巴组织 (二)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3淋巴干 ①左、右颈干 ②左、右锁骨下干 ③左、右支气管纵隔干 ④左、右腰干 ⑤肠干 4淋巴导管 ①右淋巴导管 包括: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②胸导管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 (四)全身各部的淋巴结 头颈部的淋巴结 1头部的淋巴结 ①枕淋巴结 ②乳突淋巴结 ③腮腺淋巴结 ④下颌下淋巴结 ⑤颏下淋巴结 2颈部的淋巴结 ①颈前淋巴结 ②颈外侧淋巴结 a颈外侧浅淋巴结 b颈外侧深淋巴结 包括:咽后淋巴结、颈内二腹肌淋巴结(角淋巴结)、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的淋巴结 1肘淋巴结 2腋淋巴结 ①外侧淋巴结 ②胸肌淋巴结 ③肩胛下淋巴结 ④中央淋巴结 ⑤尖淋巴结 胸部的淋巴结 1胸壁淋巴结 ①胸骨旁淋巴结 ②肋间淋巴结 ③膈上淋巴结 2胸腔脏器淋巴结 ①纵隔前淋巴结 ②纵隔前淋巴结 ③气管、支气管和肺淋巴结 包括: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 1腹壁的淋巴结 2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结 ①沿腹腔干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②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③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排列的淋巴结 盆部的淋巴结 1髂外淋巴结 2髂内淋巴结 3骶淋巴结 下肢的淋巴结 1腘淋巴结 2腹股沟淋巴结 包括: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