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你好,肌肉的拉伤造成局部组织水肿,所以疼痛。组织损伤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才行,如果在24小时内禁止采用热敷的方法治疗。
意见建议:
建议,局部涂抹“扶他林乳膏”超过24小时可用热敷,尽量少一些按摩,肢体的休息有助于尽快康复。
肩周炎颈椎病是现在很常见的疾病,而且是比较难根治的疾病,每次发作的时候就会比较难受,有的人可能会选择针灸治疗,还有的人会选择拔罐治疗,拔罐确实是很好的一种治病方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那拔罐对肩周炎有效吗?肩周炎拔罐位置在哪里?
1、拔罐对肩周炎有效吗
有效。
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动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都可使肩部经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通过拔罐,可以祛风散寒,除湿祛毒,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舒筋止痛。从而达到缓解肩周炎症状的作用。
2、肩周炎症状分型
1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
2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外侧肩_,肩_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
3太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_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
3、肩周炎拔罐位置
主穴:肩_,肩前,肩贞,阿是,阳陵泉,中平穴。
配穴:太阴经证加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者加手三里;太阳经证者加大杼;阳明,太阳经者加条口,承山穴。
拔罐功效:局部近取肩_,肩前,肩贞,意为“肩三针穴”,配局部阿是穴,可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是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穴,所有穴位远近相配,使病邪得以祛除,筋脉疏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
4、肩周炎拔罐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
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以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阳陵泉,中平穴,阴陵泉,条口,承山等腧穴可以采用煮药罐法,选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火罐,另煎桃红四物汤药液,每罐内放置3-5毫升药液,对上述穴位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
急痛症可采用刺络拔罐法,对肩_,肩贞,阿是,手三里,大杼等腧穴进行点刺出血后,再用闪火法拔罐。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或用梅花针重叩该区域,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隔1-2日操作一次。
5、肩周炎拔罐注意事项
1采用刺络拔罐法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施术。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出血量宜少,每次成年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ml为宜,出血后应注意消毒。
2拔罐治疗肩周炎之前应明确诊断,排除肩关节结核,肿瘤,骨折,脱臼等其他疾病,并与颈椎病,内脏病等引起的牵涉痛相区别。
3把握治疗时机,病程越短效果越好,对组织产生粘连,肌肉萎缩者,应配合推拿治疗,以提高疗效。
4病人在进行拔罐治疗的同时,坚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自主锻炼和被动锻炼是配合治疗,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不可缺少的环节,此外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6、肩周炎和颈椎病
1、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
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较为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2、肌肉萎缩:颈椎病表现为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肩周炎在肩周围的肌肉可有萎缩,如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等。
3、肩痛:颈椎病以颈项、肩背疼痛不适为主,上肢上举抬高疼痛反而减轻,牵拉下垂时疼痛加重,疼痛为神经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
肩周炎以局限的肩痛为主,肩臂上举、外展和旋转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特征,不能向患侧侧卧,多于夜间疼痛加重,无手指麻木的症状。
4、压痛点:颈椎病在肩部无压痛点,肩背及颈项部有压痛,如椎旁肌、项肌在枕骨附着处,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等处可有压痛点。
肩周炎以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在肩部,压痛点沿三角肌前后或三角肌肱骨段压痛点最为常见,冈上肌腱通过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等处可有压痛点,个别病例在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处有压痛点。
肩井穴——胆经 位于脖子与肩膀头连接的大肌肉上,也就是平时肩部按摩常常抓捏的那个位置。〔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
肩臑穴——大肠经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七寸处。[主治] 肩臂痛,颈项拘挛。
天宗穴——小肠经 [定位] 在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主治] 肩胛疼痛,气喘,……。
图就自己去找一下吧,很多的。
如果拔罐技术不佳,就用按摩的办法吧。
这都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有收获的。
(一)大椎穴、定喘穴、百劳穴
先了解一下脊柱的组成,脊柱由26块 椎骨组成,包括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整个脊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不要轻易通过外力破坏它整体稳定性。无论针刺、艾灸和拔罐,要注重整体调理。因为久患颈椎病颈肩不舒,慢慢会引起腰椎的问题,反之依然。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
定喘穴:大椎穴旁开05寸。
百劳穴:大椎穴上2寸,旁开一寸。患有颈椎病的人,这个地方经常会感觉疼痛僵硬不舒。在这个地方拔罐时应选择小号罐。
(二)风门穴、肺俞穴:
风门穴: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内应肺体,是气息出纳的道路,所以命名为风门穴。好像天地之间的橐籥。所以对伤风受寒引起的项背痛,咳嗽有很好的作用。有的人背部稍微着凉就咽痒,咳嗽,可以在风门穴拔罐,配合定喘穴,肺俞穴,脾俞,胃俞。也可以在背部和腹部艾灸,增加人体正气。
肺俞穴:
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调理因风寒引起的咳嗽、感冒时,常和以上诸穴配合运用。如果肺热引起的咳嗽,有黄痰,可以在肺俞穴刺络拔罐。效果很好。
(三)
中府、云门
距离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肩关节的前内侧。是肩关节疼痛常用的腧穴。是肺经的腧穴,所以风寒引起的感冒咳嗽也会经常用到。
(四)臂臑、肩髃
臂臑:三角肌下段
肩髃:肩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这个穴位也是治疗中风的大穴。中风、肩周炎等疾病,上肢活动受限,本穴经常用到。
林两传医师
荣春中医诊所院长
有一次我去按摩,那位按摩师傅准备为我拔罐,我连忙拒绝!他说他的拔法与众不同,不会拔得黑黑一圈一圈的,一定要我试试!他在我的肩颈及上臂拔了好多个地方。用的是抽气式的拔罐器,当罐子吸紧后,他把罐子拉了几下,没几秒钟便把塞子拉开,移除罐子。当他拔过后,我感受到上背一阵松开的舒适感,那时忽然有一种明悟出现,心中想着,对了,这是符合我一贯想法的拔罐法。
一般的拔罐,不管是抽气罐还是火罐,通常会停留在皮肤上一段时间,利用拉紧皮肤以改变整个筋膜系统的张力,因整个筋膜受到牵引拉扯,其中的肌肉自然会跟着被拉扯而改变在三度空间中的位置和张力。如果某个部位或关节上的肌肉或肌腱已经到了代偿所能承受的极限,也就是说再增加额外的张力给该关节便会有疼痛发生。这时在该局部附近找到肌肉收缩最厉害,最紧的团块处拔罐,则整个肌群的张力会被强迫改变,而疼痛的关节上的肌肉或筋膜因为得到了些许缓冲,疼痛的感觉会下降许多。如果再把造成系统不正常张力的其他肌肉,也藉拔罐松解其包里的筋膜而放松,则疼痛耐受度,会改变更多。当然也可以在直接造成疼痛的肌肉最紧处直接拔罐,然后吸住不动,再要病人起来活动,因为一部份的筋膜被拉扯移位,全身在活动时,筋膜会重新分布改变,因此对于疼痛的效果会好。但是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吸拔的时间过久,皮下组织容易造成一些虽轻微不易察觉的伤害,但却是不易复原的纤维化。另一个问题是这种调整法,也是一种期待式的,就是让筋膜自己去滑动,虽有改变,但并非是在医者清明控制之下的还原,所以症状在当下虽会缓解,但再发的机会也高。那要怎么用拔罐这个方法,来进行比较清明而且是在医者控制之下的有意义还原呢?我们就来谈谈!
卫生署把拔罐定义成非医疗行为,其实是好事,给了许多民间医疗从业人员多点生机,有工具可以用,总比徒手要省力多了。就像「笑傲江湖」中的独孤求败,草木皆可为兵,那拔罐在理解身体筋膜转折成因的情况下,当然也能做为有效且精准的治疗工具,这点希望在西医掌控之下的卫生署,永远不能明白的。
先说拔罐作用在单一个点上的用法。所谓作用在单一个点,就是在松解局部一个关节或一条肌肉。如果要松解一条肌肉,应当在肌肉绷得最紧的地方最有效,可以改变筋膜最多。而作用在关节上,就最好找肌腱相互粘连的地方,或找肌肉转变成肌腱处,比如说肘内、膝窝、腋下,就是许多肌腱粘连处如此可以牵动筋膜转变最多。在这些地方拔罐虽不能如针刺般精准,但如果技巧够好,效果有时也不输针刺。至于所谓在近关节处,肌肉转成肌腱的地方,就像是肘部的肱骨外上髁前方,膑骨的上缘,膝的内侧外侧上方,肩三角肌的前后缘等都是,也是拔罐的一种重要选择点。
单一点的拔罐要领,一如我一贯的原则,就是要清明,知道自己的手下做的是什么。先要清楚自己要解的肌肉张力的状况,然后选好吸拔的点,另外要再选一个地方,做为吸拔时,肌肉松解了没有的监测处。就像平时在带学弟调肠荐关节时,我会把手放在被调者的背上或头上,当肠荐对位上的时候,背部一大堆被动出槽的肌群会瞬间松解,大片筋膜会产生滑移(这才是真正调整骨头时的入骱有声,是一种极轻微的震动,滑动,是没有声音的,而不是把关节拗出声音。把关节弄出声音,只代表使肌腱硬滑过关节,与骨架关节归位否,根本无关。所谓归位代表的意涵,是附着其上的肌肉松解、平整),因为筋膜环环相扣,无远弗届,所以肠荐归位时的筋膜滑移会牵扯到背部和头皮,所以我在背部或头部的手,如果感受到这种滑移,就知道已经达成某种程度的归位了,而依我手下的张力改变(即筋膜的通透度),可以知道归位的完整与否,而且可以知道那一个方向的归位不完整,不必我亲自用手去触摸肠荐才能得知。
所以当你选择了一个要吸拔的地方,用右手操作时,因为右手很难像行针时,还可以有很清明的针下感受,所以须用左手做为操作手法的依据。一般人拔罐时通常吸住了以后就放在那里等待预定的时间到,然后看看皮下出血的状况,越黑的认为越有效,有的甚至认为越黑排出的毒素越多。当然这是不对的。愈黑表示皮下微血管破裂愈多,但也表示其下张力是比较大的。有的人也会把吸住皮肤的罐子拉一拉,再松掉。这个是对的,可以增加筋膜的松解度,但要小心造成伤害。那左手要感知什么呢?如果肌肉有不正常的收缩,那么筋膜就会有不正常的扭旋,当你用右手操作吸附着皮肤的罐子时,是可以用些手法去改变这种筋膜的扭旋的。如果左手摸清楚筋膜被牵引的方向,右手可以操作的方式除了提动外,还可以轻轻拉扯和扭旋罐子以疏解筋膜。所以基本的手法为罐子的左右扭旋,前后左右的扯动及上下拉提三种混合使用。左手放在病灶处或罐子的远程,(而吸拔处通常并非痛处,跟针灸一样,下针处未必就是表象的病灶或疼痛处),以感知筋膜的变化,当罐子吸住皮肤后,先左右旋,看那个方向筋膜较顺畅,再上下左右移使筋膜更平整平顺,最后再把罐子上下轻轻提动,使这局部筋膜平整的新张力能往外沿伸,如水波般往外扩散,以致于新张力平衡能达到整个系统。致于张力改变中的状况可由左手监控得之,知道拉拔罐子的力道够不够,筋膜沿伸改变的传导对不对,那一侧圆融柔顺了,那一侧仍然扭曲锁着不动,以便再选择下个吸拔的点。
解开一个点(一条肌肉或一个关节)后,拔罐可以再进一步改变一个小系统的肌群张力。比如说下臂肌群僵紧绷住,使得尺挠骨没有办法完全伸展摊平,这时可以借着皮下筋膜的旋转(主要是绕着尺挠骨做环状的转动)看看那个方向是可以让筋膜松解。操作时吸住下臂肌中比较紧的点,斜旋移再提动罐子,可以让整个下臂屈肌松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在肩颈,大腿、腹部(腹内外钭肌)踝上许多地方。
拔罐还可以还原一整个大系统,比如说肩带和体壁的对位,这种归位是要照着整个体轴的势去归位的。顺着体轴的势对位好肩带和体壁(低头弯腰或抬头挺坐后仰再加上身体轻微的左或右旋),罐子拔住筋膜后,再行罐(旋移提)时,要病人深呼吸,藉肋骨开令筋膜松动的力量,罐子才能提动整个大系统的筋膜而还原,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肋排和肠骨的对位,股骨肠骨和荐椎的对位。
另外拔罐也可以用在旋转还原体轴。主要用在两侧肩带使用不均造成的上胸两侧肋骨旋转,双肩不等高,舌下颈后肌肉僵紧,看要低头抱胸左右旋,还是叉腰挺胸抬头左右旋,可以使得轴在线的肌群处在较松的状态,再把罐子吸在斜方肌,菱形肌或胸大肌上,逆着轴旋转的方向,趁病人深吸气吸行罐,找两侧反复做几次,可以很有效的还原体轴。同样方法也可以用在归位骨盘,和腹背部张力(脊柱双曲线的张力)的调整。
这些操作技巧,其中有许许多多是法无定法,因形势而定的。无法用文字尽述。但原则应该是可以被理解的。除了精确的归位外,拔罐还有一种松解濡养的功能,是别的疗法很难相提并论的。有一种人背僵脚硬而属湿阻的(就是皮下肌肉绷紧,皮下仍饱满而不松空者,皮下松空者属阴虚,拔罐的效果通常比较差!),可以在背部或小腿滑罐,这种滑罐范围要大,不要吸拔过用力,最好不要出痧(出痧,则皮下会轻微受创,反复多次会造成伤害),反复多次,日久有功,疏通松解兼濡养。疏通了以后,整个体质都会改变,骨架的调整也会容易得多。
最后建议,前述的拔罐法,每次吸住皮肤的时间,仅量不要超过五秒钟。同一处不要拔超过三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