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结构一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位于臂后面的皮下。肱三头肌三个头中的两个只跨越肘关节,而长头跨越肘关节和肩关节,这一肌肉对抗肱二头肌和肱肌。肱三头肌是一块有三个头或三个分支的、长的、宽广的肌肉,肌肉对尺骨和尺骨前臀的其中一块骨头的附着,使它成为伸直肘部的重要杠杆:肱三头肌是唯——块执行这个功能的肌肉。肱三头肌的长头附着于肩胛骨并参与协助稳固手臂。
起点:
长头:肩胛骨的盂下结节
后头:肱骨轴后面的上半部(桡骨头之上之后)。
中头:肱骨轴后面的下半部(桡骨头之下之间)
止点:尺骨鹰嘴突的后部。
功能
长头:伸肘,肩关节内收和后伸
外侧头:伸肘关节
内侧头:伸肘关节
神经与供血
神经:受桡神经支配
供血:受肱深动脉供血。
症状描述
疼痛部位:肩膀后面至手肘部疼痛、高尔夫肘、网球肘
1引起后肩部和外肘部的疼痛。当问题较严重时,还可引起上斜角肌和颈根部的关联痛。
2引起肘部外侧的疼痛,也是众所周知的“网球肘”的原因之一。疼痛可沿着前臀背侧向下转移一段距离
3引起上臂背侧的局部疼痛,它还能使外侧头紧缩继而 压迫桡神经,可引起前臀和手尺侧的麻木。
4引起肘部极端的触痛,因此常无法将肘部靠在桌面或椅背上。
5引起肘部内侧的关联痛,有时还会累及前臀内侧。有时候,人们将这个部位的疼痛表现称作“高尔夫肘”
6引起无名指和小手指的疼痛,前臀背侧和三头肌区域产生闷痛感以及肘关节无力,并限制它的弯曲和伸直。
7上述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关节炎、肌腱炎和滑囊炎。
所谓诊断是要查条件,任何条件的改变,结果一定会变。不要拿结果当诊断,不要拿受害者当凶手,几乎大多数现有的病名都是现象和结果,一切的现象和结果都是条件组合产生的。
诱因
长时间的抱小孩。
长时间的玩手机、使用平板电脑打游戏。
长时间使用鼠标,键盘工作玩游戏等。
打羽毛球、网球不注意前期的科学热身以及运动后的科学拉伸及整理工作。
肱三头肌的外侧头在三角肌的下面,臂外侧皮神经从它穿过,此处皮肤长癣或皮肤颜色的改变与它有关,肱三头肌和肱肌之间和肱桡肌之间,穿出来前臂后侧皮神经、桡神经。
先痛后麻:先有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肌痉挛,肌痉挛卡压周围神经,或卡压血管,远端可有肿胀表现,指压发紫或灰白(椎管外的)。
先麻后痛:(考虑椎管内的,但95%还是椎管外的)神经根出口受压,水肿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应,后来有无菌性炎症产生,N→软组织。
每天早上起床啥事没有,活动到中午的时候或走一会儿,麻出现痛出现,到下午的时候加重,平躺好转→恻隐窝/椎管内。反之越走越减轻则是椎管外的,骶髂关节或者是软组织。夜里疼痛加剧,不麻就疼,白天减轻,赶紧查血沉,这大多数来自于骶髂关节深层的炎症,很多从腰疼开始,多数是无菌性炎症造成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的疼痛。夜里不疼白天疼,如果只是局限于疼痛,没有麻感,也是软组织的(95%)。妈妈手网球肘腕管综合征都要处理 喙肱肌 →冈下窝,斜角肌。
编辑:黄川琦
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 滑囊炎
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如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后发生坐骨结节滑囊炎;鞋子过紧引起的跟后滑囊炎等。另外,感染病灶所带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痛风合并肘关节部位的鹰嘴和膝关节部位的髌前滑囊炎。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并发症
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可发展成慢性滑囊炎。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而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等。因疼痛、肿胀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三角肌下,尤其是冈下肌腱滑囊的钙质沉着可为X线片所证实。感染性滑囊炎可并发周围组织蜂窝组织炎;痛风性滑囊炎可并发石灰样沉淀物沉积。
假如急性肿痛减弱,且热已消除,就可以冰热敷交替的方法来治疗,即冰敷10分钟后热敷10分钟,如此反复。休息是解决任何关节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应让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
1、对于非感染性急性滑囊炎,暂时休息或患部制动和大剂量NSAID,必要时并用麻醉镇静剂可能有效
2、疼痛消退后,应增加主动运动摆动锻炼特别有益于肩关节的康复
3、炎症过程顽固的病人可抽出滑液,然后向滑囊内注入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25mg/ml或40mg/ml的去炎松05~1ml混合至少3~5ml局部麻醉剂,在1%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注入滑囊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的剂量及混合后的体积视滑囊大小而定确定病因时必须除外感染因素需要反复抽液和注入药物
4、对疗效差的急性病例,在除外感染与痛风后可全身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5~30mg/d或其他等效激素,服3日)
5、慢性滑囊炎的治疗方法与急性滑囊炎的相同,但夹板固定与休息可能不如对急性滑囊炎有效经X线证实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如果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极少数病例需要手术切除或用大号针头抽吸致残性粘连性肩周炎需要反复关节内和关节外多部位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加强理疗麻醉下推拿术并不能改善远期效果,除非是在应用上述矫正粘连性滑囊炎的措施之后进行推拿必须通过锻炼纠正肌肉萎缩,使运动范围和肌力得到恢复有感染者需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引流或切开如果其原发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慢性职业性劳损等)未除,滑囊炎可能复发
人身上总共有639块,总重量约占体重的40%。肌肉固定在骨骼上,牵引骨关 节活动人体肌肉共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下面为大家介绍身体躯干及四肢的各种肌肉以及一些肌肉相关知识。
人体肌肉分类
骨骼肌
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这些肌肉通常随意志收缩,意味着想要收缩它们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颤搐)或长期持续收缩(破伤风)。
人体的骨骼肌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红肌纤维依靠血红蛋白持续供氧运动,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和拉伸,从而使我们进行日常行为活动。而白肌纤维则(多在紧急情况下)依靠内部快速化学反应迅速伸缩,其特点是持续、反应时间短,其反应时间是红肌纤维的四分之一。
平滑肌
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例如,胃和肠中的肌肉每天都在执行任务,但人们一般都不会察觉到。
心肌
只存在于心脏,它最大的特征是耐力和坚固。它可以像平滑肌那样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样的力量来收缩。它只是一种颤搐肌肉并且不随意志收缩。心肌有固定的收缩规律从而产生心跳。正常人的起搏细胞正常,心肌收缩规律一定,起搏细胞出现异常,心肌收缩规律会发生改变。
人体肌肉结构说明
躯干部分
胸大肌
两块胸大肌位于胸的两侧。胸大肌通常称为胸肌,成扇型,且分裂为大小不等两部分。
功能:使上臂向内、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
腹外斜肌
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
功能:使骨盆后倾、躯干前屈、躯干向同侧侧屈和向对侧回旋。压缩和支撑腹内脏器。
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
功能:使脊柱侧屈、骨盆后倾,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
胸小肌
在胸大肌深面,为三角形扁肌,起自3~5肋骨的前面及肋间肌表面的筋膜,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功能:前伸和降低肩胛骨,但在用力吸气时才有活动。
肋间外肌
位于肋间隙的外面,共11对。起于上位肋骨下缘。纤维自外上方到内下方,止于下位肋骨上缘。
功能:使胸廓额状径和矢状径扩大,起到吸气作用。
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肌纤维方向与腹外斜肌相反,是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自髋结节下行。
功能:收缩时可使脊柱前屈或者控制身体体转。
斜方肌
位于项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成斜方形。
功能: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
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
功能: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
肩胛提肌
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是颈椎负担很重的一块肌肉。
功能: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回旋
下后锯肌
位于背阔肌中部的深面,借腱膜起自下位两个胸椎棘突及上位两个腰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下4肋骨肋角外面
功能:下拉肋骨向后,并固定肋骨,协助膈的吸气运动。
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将肩胛骨内侧向前拉的胸部肌肉,
功能:将肩胛骨内侧向前拉而外翻,使肩膀抬高。
竖脊肌
被背浅层肌及上,下后锯肌覆盖,充填于棘突与肋角之间的深沟内。从骶骨直至枕骨,为一对强大的伸脊柱肌。
功能: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重要结构,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
大菱形肌
大菱形肌为菱形肌的一部分,起于胸椎1-4棘突,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和小菱形肌共同构成菱形肌。
功能:使脊柱胸段伸,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
上肢部分
三角肌
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
功能: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旋内、外展、伸和旋外。
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
功能: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
喙肱肌
喙肱肌与肱二头肌短头同起于喙突尖,沿肱二头肌内侧向下,止于肱骨内侧缘的中点。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屈、内收和水平屈。
肩胛下肌
位于肩胛骨前面,呈三角形。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经肩胛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功能:使肩胛关节内敛和旋内。
大圆肌
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
功能:肩关节旋内、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后伸。
肱三头肌
在上臂后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该臂,肱三头肌一个附着在肩胛骨上,另两个附着在肱骨上。
功能:伸肘
小圆肌
位于冈下肌下方,起始于肩胛骨的腋窝缘上三分之二背面,经肩关节后部,抵止于肱骨大结节后方。
功能:冈下肌协同使上臂外旋。
拇短伸肌
前臂后群深层肌之一。外侧有拇长展肌,内侧有拇长伸肌。起自桡、尺骨背面和骨间膜,止于拇指第1节指骨底。
功能:伸拇指。
桡侧腕短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肌腹呈内缘薄锐外缘肥厚的梭形。前面被桡侧腕长伸肌覆盖,后面隔外侧肌间隔与指伸肌相邻。
功能:伸腕
桡侧腕长伸肌
起自肱骨外侧髁上嵴下部和外侧踝的前面,向下止于第2掌骨底的背面。
功能:伸腕
肱桡肌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
功能:可使前臂屈,使上臂向前靠拢。
掌长肌
系前臂前群浅层肌之一。起自肱骨内上髁和前臂筋膜,止于掌腱膜。
功能:屈腕
旋前圆肌
起自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向下止于桡骨外侧面的中部。
功能:使前臂旋前
尺侧腕屈肌
系前臂肌前群第一层,起自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止于豌豆骨。
功能:屈和内收腕;屈肘。
桡侧腕屈肌
腕桡侧屈肌沿桡骨内侧缘紧后方向下行,止于第2(有的为第3)掌骨近端;止腱在腕部包有滑膜鞘。
功能: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手关节外展、辅助肘关节屈和前臂内旋。
下肢部分
髂腰肌
定义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
功能:近侧支撑时,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缩时能使大腿屈。
臀中肌
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起于髂嵴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能外展和内旋大腿,是髋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单足站立时,此肌能保证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们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关系极大。
缝匠肌
缝匠肌呈扁带状,是人体最长的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
功能:负责将膝盖举起、放下与盘腿的动作。
阔筋膜张肌
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紧张阔筋膜并屈大腿。
耻骨肌
指的是位于股骨小转子下方的肌肉。大腿股内侧肌群中的1块肌肉。
功能: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使骨盆前倾。
股薄肌
属于大腿的内侧肌群,是扁薄的带状肌,位于大腿浅层,以腱膜起自耻骨下支,向下于股骨内上髁平面移行为条索状肌腱,最后以扇形放散,止于胫骨粗隆内侧。
功能:内收、内旋髋关节。
长收肌
长收肌为长三角形的扁肌,属大腿内侧群肌。长收肌与耻骨肌在同一平面,为三块收肌中最前面者。
功能:大腿外旋和内收。
股直肌
是大腿前面中部较浅的一块肌肉。它起自大腿根部外侧、髂骨前下方的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下方包绕膝前方的髌骨以后,借髌韧带止于胫骨上端前面的胫骨粗隆。
功能:伸膝关节及屈大腿。
股四头肌
是人体的大腿肌肉,位于大腿肌肉前面,它由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
功能:使小腿伸、大腿伸和屈,伸膝关节、屈髋关节,并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臀中肌
位于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为羽状肌。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止点于股骨大转子。
功能:使大腿外展,屈和内旋;伸和外旋。
臀大肌
略呈四边形,起自髂骨、骶、尾骨及骶结节韧带的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方,以一厚腱板越过髋关节的后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后伸并外旋大腿。
股二头肌
系大腿后群肌之一。有2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嵴中部,2头会合,以腱止于腓骨小头。
功能:屈小腿、伸大腿;屈膝时外旋小腿。
半腱肌
半腱肌位于大腿后侧,起自坐骨结节,终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
功能: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外。
半膜肌
半膜肌位于大腿后侧,起自于坐骨结节,终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内。
腓肠肌
小腿后面浅层的大块肌肉,俗称小腿肚子。肌的下端形成坚韧的跟踺连结跟骨。
功能: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对人的直立和行走起着重要作用。
胫骨前肌
起自胫骨外侧面,肌腱向下经伸肌上、下支持带的深面,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
功能: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胫骨后肌
胫骨后肌位于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之间,起自胫骨、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长腱经内踝之后,到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和内侧、中间及外侧楔骨。
功能:屈踝关节跖屈、和使足内翻。
趾长屈肌
位于小腿胫侧,起自胫骨上部后面,比目鱼肌线下方。至小腿下部踝关节上后方形成长腱,长腱先行于胫骨后肌腱内侧,至踝关节后方转置胫骨后肌腱后侧并与其共同包裹于一个纤维鞘内,行向足底。
功能:屈(跖屈)踝关节,屈2~5趾。
比目鱼肌
位于腓肠肌深面,几乎被该肌所遮盖,其形状如比目鱼。
功能:使足屈并外旋;牵引小腿向后,使膝关节伸。
各部位肌肉锻炼方法
胸大肌: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肱二头肌:各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胸锁乳突肌: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前臂屈指肌: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斜方肌: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三角肌: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肱三头肌: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肱桡肌: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背阔肌:各种方式的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
前锯肌: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腹直肌:各种仰卧起坐;直腿上举。
常见肌肉疾病
力弱
最常见,只有少数肌病,如先天性肌强直麦卡德尔氏病及脂类贮积病,某些病例缺乏此症状。疾病早期力弱出现于持久、用力活动时如表现为跑步速度慢等。以后日常生活中一些动作(如行走、起坐等)亦难完成。疾病后期肌肉完全丧失运动功能。
肌疲劳
重复运动后出现肌力弱,休息后症状减轻,故晨起时症状较轻,活动后症状加重。检查时可令患者重复动作多次(如睁闭眼,握紧及松开拳头等),或连续引出腱反射,以观察肌肉运动的幅度是否越来越小。肌疲劳常见于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
肌痛及触痛
为炎症性肌病和代谢性肌病的特点。与肌痛有关的疾病大致分为四种:①肌纤维炎症,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约半数有肌痛症状,持续性出现,运动时可加重。②肌纤维崩解、破坏,见于麦卡德尔氏病,其他代谢病及肌强直样疾病。③血管性疼痛,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椎管狭窄所致马尾缺血等。④原因不明的肌痛。
肌肉萎缩
肌容积减小。一般判定无困难,但在婴幼儿皮下脂肪较多时不易发现。检查时用手触摸判定。皮下脂肪萎缩常被误认为肌肉萎缩,但脂肪萎缩多分布于臀、腰、腹、肩及局部脂肪丰富处,呈斑片状或环状萎缩,与肌肉走行方向不一致。
肌肉肥大
肌肉过度运动、锻炼及脂肪结缔组织增生均可引起肌肉肥大,前者称工作性肥大或真性肥大,后者称假性肥大。真性肥大见于运动员,健美锻炼者或体力劳动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可表现一侧肌萎缩而另侧肢体相对运动过度而肥大。假性肥大见于肌营养不良。
肌肉不自主运动
肌肉、肌群或肌肉的一部分,出现的不受意志支配的运动。见于多种疾病,亦见于肌病。肌肉纤颤和肌肉束颤,多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所致的继发性肌萎缩。正常人疲劳、寒冷时及神经病患者亦可见束颤。肌纤维颤搐为肌肉纤维连续、缓慢的自发运动,沿肌肉纵轴方向波浪起伏地运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链接: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9012html
====================================================================================
不会是你担心的现象,也可能无意中磕碰着了,如果慢慢变小就不用担心,我家孩子出生后4岁多时我也发现过,也担心过,但现在7岁了哪几个肿块自己消失了,我也给她看过医生,医生说孩子出生时淋巴结大小不一样,大了就会好的,真的现在就好了,最好在饮食上多吃些含维生素高的,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慢慢就会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