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杠铃窄握卧推
这个动作能采用大负重,迅速增大肌肉体积,不仅是锻炼肱三头肌的基本动作,而且能有效刻划胸肌中缝。
动作要领:仰卧在长凳上,身体平贴凳面,双脚分开平放地面。挺胸沉肩,握距约20厘米。两肘略向外张开,控制杠铃垂直下落在胸前,肱三头肌发力垂直推起杠铃,并在最高点进行顶峰收缩。
关键技巧:
1关于握距,常见的说法是10厘米左右,但如果适当增加,就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对肌肉刺激更强烈一些。
2保持两肘向外张开下落,使肘部始终在杠铃杆的正下方。
3杠铃距离胸肌约2~3厘米时就停止下落,不要触及胸部。
4肘关节略微打开,对肱三头肌的刺激就更多一些。
二、绳索下压
很好的孤立动作,针对肱三头肌外侧头训练,能提高肌肉分离度;由于这个动作很方便调节重量,并且简单易学,女孩子可以用较高的次数来锻炼上臂后部,让臂部更具弹性。
动作要领:并腿站立,膝盖微弯,挺胸收腹,身体略向前倾,上臂夹紧肋部不动,双手握住绳索根部,下压,然后向两侧分开至体侧,同时前臂内旋;稍停,控制还原。
关键技巧:
1上身不要晃动,不要靠身体的重力下压。
2肘关节始终紧夹肋部,只允许它屈伸,不让它前后移动。
3胳臂将近伸直时旋转前臂可以让肱三头肌外侧极度收缩,取得很好效果。
4这个动作后半程要在固定上臂的前提下,向侧后方拉动前臂。
三、直杠反握下压
孤立动作,对肱三头肌的内侧头锻炼效果明显。
动作要领:并腿屈膝,挺胸收腹,上身略向前倾,起始姿势与绳索下压相同,掌心向上握杆,握距与肩同宽,收上臂使之夹紧肋部,肘部不动用肱三头肌的力量下拉杠杆,至体前时顶峰收缩,然后控制还原。
关键技巧:
1应选用较轻的重量,认真体会肌肉拉伸的感觉。
2手腕平直,固定不动。
四、哑铃颈后臂屈伸
能够有效锻炼肱三头肌的长头,但对柔韧性要求较高。
动作要领:
坐在靠背凳上,右手握铃屈肘放置在头后方,肘部夹角小于90度,拳眼向下,上臂竖直、贴近头部;收缩肱三头肌将哑铃拉向头项,在顶端极力挤压肱三头肌,然后控制还原。做完一组后换左臂。
关键技巧:
1初学者往往会腹部挺出,背部反弓,给脊椎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建议采用坐姿,并且要有靠背。
2上臂不要离开身体,否则会削弱训练效果。
3下放幅度要适度加深,可以充分拉伸肌肉。
4也可用杠铃练习双手颈后臂屈伸,握距20厘米左右,上臂尽力后展并夹向头部,再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举起杠铃,直至肱三头肌处于顶峰收缩。
三角肌为肩肱关节外层有力的肌肉,是肩部的重要肌肉。
三角肌起点广泛,纤维起自锁骨外1/3前缘,肩峰尖及其外侧缘,肩胛冈嵴,向下缩窄至远端变成一扁腱,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在肱骨干中点稍上,其肌束分为前,中,后3部。三角肌前部肌束较长,从前方走向后下方,与结节间沟的外侧唇在一线上。中部纤维构造较为复杂,肌束较短,由肩峰向下行,三,五束肌纤维与由下部止点向上的腱索彼此镶嵌,腱性组织在近侧部伸展到整个肌点起始处,在远侧部则附着于不大的区域中。后部肌束较长,从后方斜向前下方,构成桡神经沟的上界,向上与肱三头肌外侧头的起点在一线上。
上臂外展运动主要由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协同作用完成,其前部纤维收缩可内旋及屈曲上臂。后部纤维收缩可以外旋及伸展上臂。
三角肌瘫痪时,肩肱关节可发生半脱位。
臂后区,皮肤较厚,浅筋膜较致密,有四条皮神经分布。
①臂外侧上皮神经,是腋神经的皮支,分布于三角肌区和臂外侧区的皮肤。
②臂外侧下皮神经,起自桡神经,分布于臂外区下份的皮肤。
③臂后皮神经,是桡神经在腋窝的分支,分布于臂后区的皮肤。
④前臂后皮神经,也是桡神经的分支,约平臂中、下1/3交界处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前臂后区的皮肤。 1.筋膜与肌肉臂后区的深筋膜厚而坚韧,借臂内、外肌间隔与肱骨共同围成臂后区骨筋膜鞘,包绕肱三头肌。该肌的内、外侧头、长头与肱骨桡神经沟形成一个绕肱骨中份后 面的管道,称为肱骨肌管,内有桡神经及伴行的肱深血管,故又名桡神经管。
2.血管神经束
(1)桡神经血管束:由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组成。桡神经在大圆肌下缘与肱骨交角处斜向下外,于肱骨干后方与肱深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经肱骨肌管,至臂中、下1/3交界处,与肽深动脉前支桡侧副动脉共同穿外侧肌间隔达臂前区。后者与桡侧返动脉吻合。肱深动脉后支中副动脉在臂后区下行,与骨间返动脉吻合。由于桡神经穿肱骨肌管时,紧贴骨面,故肱骨中段骨折时,易伤及桡神经, 致前臂伸肌麻痹,引起腕下垂。
(2)尺神经: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在臂中份以下,行于臂内侧肌间隔后方,经肘后内侧沟至前臂前区。
(1) 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于臂丛,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 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 肌皮神经(hmusculocutaneus)(C5、7)(图10—85、86)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nmedianus)(C5、7)(图10—85、86)由来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继在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下行。经腕至手掌,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图10-87)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和前臂发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发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皮肤,以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
(5)尺神经(nulnaris)(C7、T1)(图10-85、86)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图10—8889)。 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浅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尺侧一个半指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第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6)桡神经(nradialis)(C5、8)(图10—89、91)发自臂丛后束的粗大神经,初在腋动脉后方,继而伴随肱深动脉向后,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体的桡神经沟向下外行,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与深支。 ①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的皮肤以及桡侧二个半指背面的皮肤(图10—86、88)。 ②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侧,在深、浅肌之间下降,分数支,其长支可达腕部。(图-89) 桡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所有伸肌和旋后肌。 桡神经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手指皮肤(图10—88)。 肱骨干骨折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功能减弱。②感觉障碍: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③抬前臂时,由于伸肌瘫痪及重力作用,出现“垂腕征”(图10—90)。 7腋神经(nradialis)(图10—89)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向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损伤腋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②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③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1、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各支配什么肌肉?这些肌肉各负责什么运动?2、正中、尺、桡神经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3、正中,尺,桡神经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4、谁能解释一下正中神经,详细一点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各支配什么肌肉?这些肌肉各负责什么运动?
1、正中神经
支配手外在肌共9块:即掌长肌、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食中指指深屈肌和4块指浅屈肌。支配的内在肌共有45块:分别是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为半块)和第一、二蚓状肌。损伤后出现猿手。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使手桡侧屈曲,屈腕。
2、尺神经
支配外在肌共3块:即尺侧屈腕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内在肌共145块:即骨间肌7块、第3、4蚓状肌2块、小鱼际肌群4块、大鱼际肌群中的拇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15块,尺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4、5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
3、桡神经
支配手部腕背侧的全部肌群12块:即伸腕肌3块、拇长、短伸肌及拇长展肌3块、指总伸肌4块、食小指固有伸肌2块。损伤后出现垂腕。
扩展资料:
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1、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根据神经损伤后出现的症状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需要医生具有很好的神经解剖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你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2、治疗方法的选择
从我们治疗大量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大部分是部分神经损伤如牵拉伤、撕裂伤等,少部分为完全性横断伤如刀砍等。如为刀砍伤手术吻合神经是第一选择,如果为部分损伤,康复治疗是第一选择。
3、神经恢复
神经恢复是非常缓慢的过程,神经损伤程度不同,恢复时间不同,神经损伤恢复最长时间1-2年,短的1-2个月,通常3-6个月。
-桡神经
-正中神经
-桡神经
正中、尺、桡神经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臂丛神经由颈5至颈8颈神经前支正中神经,以及胸1神经大部分前支构成。桡神经是其中一个分支正中神经,自臂丛神经主要分布于上肢,桡神经是臂丛神经后束发出正中神经的,桡神经在上臂肌肉分支不多,主要分布于肱三头肌。
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深支和浅支,浅支分布到臂和前臂后侧的皮肤,最后分布到手背桡侧1/2和桡侧两个半近节背面皮肤,桡神经深支到前臂后面深浅肌层之间下降,沿途分肌支支配肱桡肌及前臂伸腕及伸指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如果起来早,上班也不赶时间。再来一组20个站姿哑铃交替弯举,就在身体保持站立,左右手各拿一个哑铃,两边前臂交替弯曲。这对锻炼肱二头肌和前臂屈肌群和伸肌群很有帮助。
2、为正中神经了防止局部肌肉疲劳,而其正中神经他肌肉群得不到锻炼。第二天可以在做完俯卧撑之后,换一组哑铃动作。改为站立手握哑铃,自然下垂放松,做耸肩动作。做两组,每组20个。这主要是锻炼肩部三角肌。让你有个发达的肩部肌肉,穿衣服也好看。
3、第三天改为附站立双臂哑铃侧平举。这是锻炼上臂后面的肌肉,也就是股三头肌。也是一天做2到3组,一组20个。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手肌
正中,尺,桡神经各支配哪些手部肌肉正中神经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第1、2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头,第1、2蚓状肌
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第3、4指深屈肌,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对掌肌,小指屈肌,第3、4蚓状肌,骨间肌,拇收肌,拇短屈肌深侧头
桡神经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
扩展资料:
正中神经是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后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长短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到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较多见。少数病例与尺神经同时受伤。
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的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食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发于臂丛内侧束,初与肱动脉伴行,离开肱动脉向后下方,至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可在体表触摸到,穿经尺侧腕屈肌到前臂内侧,沿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分为较粗的掌支和较细手背支。
尺神经在前臂上部发出肌支至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中部发出细的皮支,向下穿过深筋膜,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
桡神经发自臂丛后束,初在肱动脉背侧下行,后伴肱深动脉入桡神经沟,沿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方,于肱骨外上髁上方,肱骨中、下1/3交界处穿经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在此处分为浅、深二终支。
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出现抬起前臂时呈“垂腕”的姿态。其感觉障碍是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的皮肤最为明显。
参考资料: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谁能解释一下正中神经,详细一点正中神经(median nerve)(C6~T1)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
正中神经在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发出运动支支配下列肌肉:①旋前圆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②桡侧腕屈肌,其功能是使手桡侧屈曲,屈腕;③掌长肌,其功能是屈腕;④指浅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节指骨屈曲。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①拇长屈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末节屈曲;②第1、2指深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末节指骨屈曲;③旋前方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
在腕管的远端,正中神经支配:①拇短展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外展;②拇对掌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向对侧;③拇短屈肌浅头,其功能是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④第1、2蚓状肌,其功能是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个指节。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可累及全部分支,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