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哑铃反向飞鸟?反向飞鸟锻炼的是哪里?

如何做哑铃反向飞鸟?反向飞鸟锻炼的是哪里?,第1张

哑铃反向飞鸟的做法如上图,挺胸、沉肩,颈部保持中立位,手肘微微弯曲,吐气侧平举,吸气下放。

建议练习时,每次练2到4组,用比较小的重量,每组做16到20次。

反向飞鸟主要锻炼的是肩膀后侧的三角肌后束,其次可以刺激三角肌中束,小圆肌,冈下肌,斜方肌中下束,以及深层的菱形肌。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求赞:)

哑铃反向飞鸟锻炼三角肌后束。

锻炼时先把长凳调到30度-45度左右的角度,高度不要太高,也可以使用平板做飞鸟。

三角肌后束是比较小的一块肌肉,要使用比较小的重量。锻炼时一定要把肩膀完全展开,避免斜方肌借力。如果斜方肌借力,要么更换更小的重量,甚至可以徒手锻炼,要么是肩膀没有完全展开,避免过度收缩肩胛骨。

趴在斜凳上时,背部不要伸的过直,可以稍微弓背一点,胳膊微弯,双手掌心相对握住哑铃,双臂在展开、提起哑铃时两侧大臂与身体夹角尽量成90度。注意顶峰收缩,动作尽量放慢,体会离心发力感。

锻炼者为了更好的锻炼三角肌后束,可以改变手握哑铃的方向,改成虎口相对。

三角肌作为小肌群,每周锻炼一次两次就行,三角肌后束做一两个动作就可以。每个动作3-6组,每组6-12次,最多15次。除了哑铃俯卧飞鸟、还可以用蝴蝶结做反向飞鸟、杠铃或哑铃肩后划船、龙门架站姿绳索反向飞鸟、绳索面拉等动作。

保持手肘微屈,以弧线的轨迹将哑铃向身体两侧举起,同时呼气,直至手臂与地面平行,上举的过程中旋转手腕,使掌心从向下转为彼此相对,并且努力挤压肩胛骨,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在顶端稍适停留,然后慢慢将哑铃放回起始位置,同时吸气。

反向飞鸟训练主要锻炼是上背与三角肌后束, 通过肩膀和背部的配合,动作刺激的是肩部肌肉,加强此部的核心肌肉, 还加强了周围其他肌肉群,动作使整个肩胛骨相对挤压,进而锻炼多个肌肉区域,还可以训练你的胸椎肌肉。改善你上身体态,这就需要你正确的技术与正确的重量相结合。

我在家里练的时候,只能做俯身哑铃飞鸟,俯身的姿势比较不好掌握要领,先选择好偏小的重量,在抬高哑铃飞鸟到于地面平行的时候,记住要旋转自己的手臂,不能是开始什么样子,上去也是那个样子,做这个动作一定要慢抬慢放,不能利用摆臂的力量完成动作,要用后束的肌肉控制哑铃的重量,否则容易受伤。

朋友!还等什么?为了打造你的完美身材!努力加油!

反向飞鸟的动作主要用来锻炼我们的肩水平外展肌群:上背后方的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后束等等!

手持哑铃,双脚与肩同宽站立,首先膝关节微屈,俯身和地面平行,双手从身体两侧抬起,抬至大臂与肩与平即可,呼气抬起,吸气自然下落!这个动作主要锻炼三角肌后束!希望可以帮到你

俯身反向飞鸟,练三角肌后束

双杠臂屈伸: 胸肌肱, 三头肌, 三角肌(前束)为主, 兼练背阔肌、斜方肌

一般过程为:双手分别握杠,两臂支撑在双杠上,头正挺胸顶肩,躯干、上肢与双杠垂直,屈膝后小腿交叠于两脚的踝关节部位。肘关节慢慢弯屈,同时肩关节伸屈,使身体逐渐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片刻,两臂用力撑起至还原。动作要求:

1.下放的速度要慢,并尽量降低。

2.身体不可随意晃动,要保持平衡。

3.不要在身体的前后摆动中完成动作

双杠臂屈伸是运动,不同的动作要求对主练胸肌和肱三头肌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

1.握距的选择:窄握对肱三头肌刺激大,宽握对胸肌刺激大。

2.上体倾角(侧面观)的选择:着重练肱三头肌上体宜后仰,身体呈反弓形,

使手臂在体后完成动作;着重练胸肌则宜前倾。

3.上臂与躯干的夹角(背面观):着重练肱三头肌直夹紧,下放时也不要外

张,保持两臂平行;着重练胸肌,下放时则可外张。

胸肌包括: 上胸肌, 胸肌内侧, 胸肌外侧

先用较小的重量做一组20次的热身组,然后

上胸肌锻炼:上斜杠铃卧推

我对平板卧推从来都没有兴趣,因为平板卧推会过多地刺激三角肌前束。而上斜卧推能够很好地锻炼上胸部肌肉。把斜板的角度设置在30度,才能更好地刺激胸肌。大于30度,就会使重量过多地作用在三角肌前束上。全力以付做3组, 每组6~8次,每组都要练到力竭。下放杠铃时要注意控制速度,以缓慢而稳定为佳。但不要停留,也就是说,当举到最高点时,就立即将杠铃下放,保持动作的流畅。

胸肌内侧:坐姿器械夹胸

这个练习作为一个多关节参与的复合动作,能够有效地增长肌肉块,并且与杠铃卧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个角度独特的练习(在动作的最后,双手靠近),可以使胸肌得到更好地收缩(重点锻炼胸肌内侧)。器械练习比自由重量练习更加安全和稳定,不需要控制杠铃的平衡。在推出重量时,能够感觉到肌肉的收缩和产生的酸痛。全程动作6~8次,我建议做1-3组。

胸肌外侧:哑铃飞鸟

平板和上斜哑铃飞鸟,是发展胸肌外侧最好的练习。外侧胸肌的宽度和厚度对于整个胸肌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要把哑铃尽量放低,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在最高点时,不要使哑铃在一起,因为哑铃在最高点时,不能给胸肌提供有效的阻力。为了得到最佳锻炼效果和安全起见,建议你用缓慢的方式完成哑铃飞鸟练习。做3组,每组使用最大重量做6~8次。

  一、杠铃窄握卧推

  这个动作能采用大负重,迅速增大肌肉体积,不仅是锻炼肱三头肌的基本动作,而且能有效刻划胸肌中缝。

  动作要领:仰卧在长凳上,身体平贴凳面,双脚分开平放地面。挺胸沉肩,握距约20厘米。两肘略向外张开,控制杠铃垂直下落在胸前,肱三头肌发力垂直推起杠铃,并在最高点进行顶峰收缩。

  关键技巧:

  1关于握距,常见的说法是10厘米左右,但如果适当增加,就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对肌肉刺激更强烈一些。

  2保持两肘向外张开下落,使肘部始终在杠铃杆的正下方。

  3杠铃距离胸肌约2~3厘米时就停止下落,不要触及胸部。

  4肘关节略微打开,对肱三头肌的刺激就更多一些。

  二、绳索下压

  很好的孤立动作,针对肱三头肌外侧头训练,能提高肌肉分离度;由于这个动作很方便调节重量,并且简单易学,女孩子可以用较高的次数来锻炼上臂后部,让臂部更具弹性。

  动作要领:并腿站立,膝盖微弯,挺胸收腹,身体略向前倾,上臂夹紧肋部不动,双手握住绳索根部,下压,然后向两侧分开至体侧,同时前臂内旋;稍停,控制还原。

  关键技巧:

  1上身不要晃动,不要靠身体的重力下压。

  2肘关节始终紧夹肋部,只允许它屈伸,不让它前后移动。

  3胳臂将近伸直时旋转前臂可以让肱三头肌外侧极度收缩,取得很好效果。

  4这个动作后半程要在固定上臂的前提下,向侧后方拉动前臂。

  三、直杠反握下压

  孤立动作,对肱三头肌的内侧头锻炼效果明显。

  动作要领:并腿屈膝,挺胸收腹,上身略向前倾,起始姿势与绳索下压相同,掌心向上握杆,握距与肩同宽,收上臂使之夹紧肋部,肘部不动用肱三头肌的力量下拉杠杆,至体前时顶峰收缩,然后控制还原。

  关键技巧:

  1应选用较轻的重量,认真体会肌肉拉伸的感觉。

  2手腕平直,固定不动。

  四、哑铃颈后臂屈伸

  能够有效锻炼肱三头肌的长头,但对柔韧性要求较高。

  动作要领:

  坐在靠背凳上,右手握铃屈肘放置在头后方,肘部夹角小于90度,拳眼向下,上臂竖直、贴近头部;收缩肱三头肌将哑铃拉向头项,在顶端极力挤压肱三头肌,然后控制还原。做完一组后换左臂。

  关键技巧:

  1初学者往往会腹部挺出,背部反弓,给脊椎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建议采用坐姿,并且要有靠背。

  2上臂不要离开身体,否则会削弱训练效果。

  3下放幅度要适度加深,可以充分拉伸肌肉。

  4也可用杠铃练习双手颈后臂屈伸,握距20厘米左右,上臂尽力后展并夹向头部,再以肱三头肌的收缩力举起杠铃,直至肱三头肌处于顶峰收缩。

90度。在做哑铃肩上推举时,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屈臂提拉,大臂与地面平行,大小臂夹角为90度,掌心向前,收缩三角肌力量,使双臂上推至头部正上方,然后控制缓慢下放至起始位置,上推时呼气,下落时吸气即可。

先回答楼主的第一个问题:

酸涨感是正常的,如肌肉未拉伤则可继续训练,当然最好还是休息一两天,以使肌肉充分恢复。以下是原因

肌肉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是由肌糖元分解产生ATP所提供的。当供氧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称糖的有氧氧化;当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无氧分解成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称为糖酵解。

当机体进行长时间或剧烈运动时急需大量能量,糖的有氧氧化加快,而大量耗氧,肌肉处于缺氧状态,此时糖酵解处于主导地位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因而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肌肉有酸胀感。糖酵解是可逆的,当氧充足时,乳酸会脱氢氧化生成丙酮酸继续有氧氧化,所以当你休息后酸胀感就会消失。

第二问的回答,楼主耐心看看。

背部:

虎背熊腰是男性健壮的象征,宽阔挺直的后背会使一个男人看起来非常的强壮,同时,背部力量也是其它力量型训练的安全保证。背阔肌的主要锻炼方法是“划船”。

立姿,上身前俯与地面平行不动,双手下垂握铃,吸气,将铃向后拉引至腿前时,沿腿前提至小腹前,稍停,呼气,慢慢放下。过程中,上身保持前屈,不要动。

“划船”也有三种不同地握距,窄握距两手间距一掌宽,主要发达背阔肌上部;中握距手与肩宽,主要发达中部,较适合初学者,可使背部宽阔;宽握距两手间距比肩宽一至两个掌宽,主要发达中下部。

另外也可在单杠上做宽握距的引体向上,双手掌心向前握杠,身体垂悬,屈臂引体向上。

硬拉:就是用杠铃锻炼,直立,上身前倾与地面平行,伸臂握铃,用力抬起上身。如此反复。过程中双腿不动,双臂保持垂直,上身保持伸直,只用腰部力量运动。

每个动作可以做3~4组,每组做8~12个,如果做不到8个,说明负重过大,需要减轻重量;如果能较轻松的做完12个,则要加大负重。否则效果不大。

反握背阔肌下拉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观念与训练法一直推陈出新 ,有时小小的动作修正,却可创造出全新的训练成果,这也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许多健身者相信,较宽的阔背肌下拉,等于练就较宽的背肌成长。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练法,而成效也不错。但是我们现在稍稍 修正一下这动作-试试使用较窄的双手距离(肩宽)、并且反握的方式。你将注意到动作范围改变、肌肉收缩品质提升的超炫快感。作此项目时,每次5组各8--10下,各组间休息1至2分钟,以1-2-1的节奏,释放-下拉-释放。

起始动作

坐上训练机器,调整坐姿、使大腿撑在支架的垫子上。把脚置于地板上、脚掌贴地以保持平衡。手心面 向自己、反握于训练机的横杆(bar),调整双手适当宽度(与肩同宽、不要超过)。

动作解析

开始在你全神贯注控制下,从伸展的姿势缓慢的拉下横杆(bar)到胸部高度,直到接近碰触到胸肌。同时收缩你的背肌、保持手肘靠拢身体。此时你的背部应轻微的拱起来,胸与下巴要抬起来(像是在做单杠的引体向上动 作),整个背部包括下背应维持紧绷状态。至此步骤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完成后伸直手臂使横杆(bar)回到出发点,准备下一次动作。

要 诀

此项运动最重要的是伸展的组数与韵律性配合,这将帮助你的阔背肌快速成长。在健身房里常看到一些粗鲁的运动者,只是一昧的使用超重的磅数进 行伸展,希望获得别人羡慕的眼光。却没想到这只有重量移动及身体来回摆动的效果,对肌肉线条的修饰没有多大的作用。正确的方式应选择恰当的磅数(身体最大负荷的75-80%)来进行练习,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规定的组数, 毕竟成果是需要次数的累积,而非做一两下就OK的事情。另外在下拉过程,你的上身应尽量不动,只靠你的双臂来移动。如此一来效果才会展现在阔背肌上,而不是用作弊的方式以身体重量下移来完成动作。伸展回复过程要 控制好力气的释放、感受背肌的伸展,当手臂完全打直时,阔背肌同时伸展完毕。

背部肌肉训练

上背部 立式耸肩

起始姿势

身体直立,两手用正(俯)握法握杠铃或哑铃,握距稍宽于肩。

动作过程

先让肩部尽量下倾,两臂完全不使劲,然后耸起两肩(主要是收缩斜方肌),静止一秒钟,松下肩,重复再做。

呼吸方法

耸起肩部时吸气,松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

耸起肩部把杠铃稍稍上提要完全靠收缩斜方肌所产生的力量,两肘不能丝毫弯曲。

上背部 直立划船

起始姿势

两脚自然开立,两手握杠,用上握法握距比肩狭(可窄到两拳在杠中央相接)。

动作过程

把杠铃徐徐向上拉起,直到横杠几乎触及颏部。静止一秒钟,让杠铃徐徐下垂到两臂完全伸直,重复再做。

呼吸方法

杠铃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上拉时要让横杠尽量贴近身体。如握把较宽,杠铃上提时让两肘尖向上。上拉时身体不要摆动。下垂杠铃要徐徐而行,最后要让杠铃尽量下垂到可能的最低点。

背阔肌 引体向上

起始姿势

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两脚离地,两臂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动作过程

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

呼吸方法

将身体往上拉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上拉时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把身体尽可能的拉高,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下垂时脚不能触及地面。可在腰上钩挂杠铃片来加重。

背阔肌 坐式下拉吊棍

起始姿势

坐在凳上,两手用宽握距向上伸直,正握(掌心向前)吊棍。

动作过程

收缩背阔肌,将吊棍尽力往下拉,直到触及颈后肩背部或是触及前胸。然后慢慢放松背阔肌,让吊棍缩回到两臂伸直拉住的高度。

呼吸方法

将吊棍下拉时吸气,松回时呼气。

注意要点

应将意念集中在背阔肌收缩和放松的控制上。若坐着的高度不合适,可立着做或跪着做。

背阔肌 俯身划船

该动作是锻炼背阔肌的基本动作之一,可用杠铃、哑铃等来做。用杠铃时,握距宽时,并上拉到触及腹部时,对背阔肌下端有较大锻炼作用。握距窄,并直接上拉到触及胸部时,对背阔肌上部影响较大。若用哑铃,可左右手交替做或用单个先练一边,再练另一边。

起始姿势

屈膝,上体前倾,两臂直垂握杠,应使杠铃稍离地面。头不要低垂。

动作过程

收缩背阔肌,将上臂上拉,把杠铃尽量拉高,静止一秒钟,让杠铃徐徐下降到两臂完全伸直下垂。

呼吸方法

上拉杠铃时吸气,放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上拉时要想着让主要力量来自背阔肌的收缩,而不是臀部。上拉时,腰要收紧,上体尽量不摇动,腿部用力,臀部后移,以保持平衡。如做单臂划船,另一手可撑扶在膝上或凳上

背阔肌 并握划船 背阔肌 变化动作

起始姿势

将横杠一端套上杠铃片,让一端留空,并顶住墙角或用重物压住。骑跨横杠,面向重端,站在垫木上,两膝稍弯,臀部向后移,两手一前一后并握杠的近杠铃片处。将重端稍稍拉离地面。两臂下垂,不要低头。

动作过程

收缩背阔肌,屈肘将杠铃的重端拉起到接近胸骨。静止一秒钟,极力收紧背阔肌。放松背阔肌,让杠铃重端徐徐下降。

呼吸方法

上拉时吸气,下降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为了尽量用上背阔肌的收缩力,两手握杠要放松些,以少耗臂力。上体保持不动,不让抬高借劲。起拉前,要让背阔肌完全松开,上拉到最高点时彻底收缩。胸要挺,腰要收紧,腿要用力下踏,臀部往后移。

骶棘肌 直腿硬拉

起始姿势

两脚开立,比肩稍狭。向前屈体,不要屈膝。两手用正、反握握杠,握距稍宽于肩。勿低头。 动作过程

收缩下背部肌肉,把上体向上向后挺起,两肩尽量后移。最后,尽力收缩骶棘肌,静止一秒钟,再慢慢屈体向前,直到杠铃片几乎触及地面。如欲加大后背部的屈伸幅度来加大锻炼效果,两脚放在垫木上,杠铃放在地上。

呼吸方法

上拉时吸气,放下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两腿始终直立,膝部勿弯曲。意念要始终在后背部。动作平稳,用大重量,但又切勿过重。切勿突然用大重量。也可屈腿做这个动作,称为“屈腿硬拉”,对下背部的锻炼作用稍小,但有助于锻炼股四头肌。

骶棘肌 超度挺身

起始姿势

俯伏在长凳上,让上身前滑,直到小腹贴在凳边。向前屈体,让上体直向下垂。让一同伴压住或坐在小腿上。两手交叉放在胸前。若要增大抗力,还可抱一杠铃片在胸前。

动作过程

上体尽量向上挺,到最高点时,静止一秒钟。然后慢慢回复。

呼吸方法

上体挺起时吸气,前屈时呼气。

注意要点

向上挺伸时应尽力收缩骶脊肌,动作不要过快。

骶棘肌 负重躬身

起始姿势

颈后肩负杠铃,两手用宽握距握杠,全身直立。

动作过程

慢慢向前屈体躬身,直到上体与地面平行,静止一秒钟,身体向上挺起,直到回复全身直立。

呼吸方法

向前屈体时吸气,挺起时呼气。

注意要点

屈伸上体时,应始终保持挺胸收腹紧腰和两脚伸直。两手紧握横杠,勿使在颈椎上滑动。挺起时有意识的彻底收缩骶脊肌。

胸部:

双杠臂屈伸: 胸肌肱, 三头肌, 三角肌(前束)为主, 兼练背阔肌、斜方肌

一般过程为:双手分别握杠,两臂支撑在双杠上,头正挺胸顶肩,躯干、上肢与双杠垂直,屈膝后小腿交叠于两脚的踝关节部位。肘关节慢慢弯屈,同时肩关节伸屈,使身体逐渐下降至最低位置。稍停片刻,两臂用力撑起至还原。动作要求:

1.下放的速度要慢,并尽量降低。

2.身体不可随意晃动,要保持平衡。

3.不要在身体的前后摆动中完成动作

双杠臂屈伸是运动,不同的动作要求对主练胸肌和肱三头肌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

1.握距的选择:窄握对肱三头肌刺激大,宽握对胸肌刺激大。

2.上体倾角(侧面观)的选择:着重练肱三头肌上体宜后仰,身体呈反弓形,

使手臂在体后完成动作;着重练胸肌则宜前倾。

3.上臂与躯干的夹角(背面观):着重练肱三头肌直夹紧,下放时也不要外

张,保持两臂平行;着重练胸肌,下放时则可外张。

胸肌包括: 上胸肌, 胸肌内侧, 胸肌外侧

先用较小的重量做一组20次的热身组,然后

上胸肌锻炼:上斜杠铃卧推

我对平板卧推从来都没有兴趣,因为平板卧推会过多地刺激三角肌前束。而上斜卧推能够很好地锻炼上胸部肌肉。把斜板的角度设置在30度,才能更好地刺激胸肌。大于30度,就会使重量过多地作用在三角肌前束上。全力以付做3组,每组6~8次,每组都要练到力竭。下放杠铃时要注意控制速度,以缓慢而稳定为佳。但不要停留,也就是说,当举到最高点时,就立即将杠铃下放,保持动作的流畅。

胸肌内侧:坐姿器械夹胸

这个练习作为一个多关节参与的复合动作,能够有效地增长肌肉块,并且与杠铃卧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个角度独特的练习(在动作的最后,双手靠近),可以使胸肌得到更好地收缩(重点锻炼胸肌内侧)。器械练习比自由重量练习更加安全和稳定,不需要控制杠铃的平衡。在推出重量时,能够感觉到肌肉的收缩和产生的酸痛。全程动作6~8次,我建议做1-3组。

胸肌外侧:哑铃飞鸟

平板和上斜哑铃飞鸟,是发展胸肌外侧最好的练习。外侧胸肌的宽度和厚度对于整个胸肌来说非常重要。为了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要把哑铃尽量放低,使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在最高点时,不要使哑铃在一起,因为哑铃在最高点时,不能给胸肌提供有效的阻力。为了得到最佳锻炼效果和安全起见,建议你用缓慢的方式完成哑铃飞鸟练习。做3组,每组使用最大重量做6~8次。

希望能帮助你!

许多人都在卧推上吃过亏,甚至其中一些不是不知道卧推标准姿势。所以在进行卧推训练的时候,最基本的是循序渐进。

无害即是标准,想知道一个标准卧推姿势是怎样的,首先要知道卧推最容易受伤的是什么部位,然后的对症下药,找出其中规律。

总的来说,卧推受伤部位主要是肩袖、三角肌、手肘和手腕。受伤部位不同,预防措施也不一样。

一、卧推肩袖受伤预防

肩袖是小肌群中的小肌群,所以强度非常的低,轻微一点点代偿就会导致受伤,所以将肩袖的预防放在首位。

肩袖控制肱骨旋转,也就是手臂内外旋转,所以在卧推的时候,大臂保持固定非常重要,大臂保持固定的意思就是大臂不要旋转。

大臂不会旋转的条件是小臂位置不发生变化,小臂不能前移后摆,那样会加重肩袖负担。正确的姿势是小臂应与受力方向平行,平板卧推时与地面垂直即可。

在卧推过程中小臂前后的摆动或者错位,都会造成肩袖的损伤。

同时,卧推夹角也会对肩袖造成负担,卧推夹角越大,肩袖负担越重,一般在30度到60度左右即可。

同时卧推夹角也应该保持固定,夹角不能保持固定也会增加肩袖损伤风险、

二、卧推三角肌受伤预防

卧推是胸肌在发力,胸肌是大肌群,三角肌是小肌群,三角肌受不了胸肌训练重量情有可原。

三角肌受伤的主要原因是代偿,也就是试图通过肩胛骨前伸的动作来代替胸肌收缩,这反而好心帮了倒忙。

在卧推的时候,肩胛骨后缩下沉,后背两块肩胛骨往中间靠拢,同时往腰部下沉,就可以大幅减轻三角肌负担。

如果新手阶段感觉肩胛骨固定不住的话,你还可以尝试在脊柱位置垫个长条薄毛巾。

或者你也可以拱起你的腰部,这种借力方式能使你的肩胛骨被动保持固定,也是非常常见的方式。

三、卧推手肘受伤预防

卧推时手肘受伤,是因为卧推时轨迹的问题,杠铃卧推尽量不要直上直下,而是一条斜弧线。

卧推时杠铃杆从胸肌下沿开始,斜上升到胸肌上束位置,这个过程并不是直上直下的。

杠铃卧推是杠铃抓举是固定的,直上直下的话,小臂就得内摆或外摆,这就导致肘关节超出活动范围,进而导致手肘受伤。

哑铃卧推时可以直上直下的,直上直下有利于胸肌上束的塑造。

但同时它也会加重三角肌负担,新手无论是杠铃卧推还是哑铃卧推,都是不建议直上直下的。

四、卧推手腕受伤预防

腕关节的受伤主要是因为握姿的不正确,腕关节要中立,这样关节才可以承受的住强大的重量。

我们健身抓杆

1、干部的体 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肢部的体 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踝、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 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体表的肌性标志 一、头颈部 咬肌 当牙咬紧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颧弓下方可摸到坚硬的条状隆起。 嗫肌 当牙咬紧时,在聂窝,于颧弓上方可摸到坚硬的隆起。 胸锁乳突肌 当面部转向外侧时,可明显看到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 二、躯干部 斜方肌 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的外上缘的轮廓。 背阔肌 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廓,它的外下缘参与形成腋后壁。 竖脊肌 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胸大肌 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前锯肌 在胸部外侧壁,发达者可见其肌齿。 腹直肌 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脐以上有三条横沟,即为腹直肌的腱划。 三、上肢 三角肌 在肩部形成园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肱二头肌 当屈肘握拳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模到此肌的肌腱。 肱三头肌 在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肢三头肌长头。 肱桡肌 当握拳用力屈肘时,在肘部可见到肱桡肌的膨隆肌腹。 掌长肌 当手握拳、屈腕并使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桡侧腕屈肌 同上述掌长肌的动作,在掌长肌腱的桡侧,可见此肌的肌腱。 尺侧腕屈肌 用力外展手指,在腕横纹上方的尺侧,豌豆骨的上方,可见此肌的肌腱。 鼻烟窝 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向尺侧可见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腱。在后二肌腹之间有深的凹隆,称鼻烟窝。 指伸肌腱 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见此肌至2~5指的肌腱。 四、下肢 股四头肌 在大腿前方,股直肌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所组成的夹角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侧。 臀大肌 在臀部形成圆隆外形。 股二头肌 在国窝的外上界,可摸到它的肌腱止于腓骨头。 半腱肌、半膜肌 在国窝的内上界,可摸到它们的肌腱止于胫骨,其中半腱肌腱较窄,位置浅表且略靠外,而半膜肌腱粗而圆钝,它位于半腱肌腱的深面和靠内。 拇长伸肌 当用力伸姆趾时,在踝关节前方和足背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胫骨前肌 在踝关节的前方,姆伸肌腱的内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 趾长伸肌 当背屈时,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在伸趾时,在足背可清晰见到至各趾的肌腱。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并向下形成粗索状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肩膀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它没有胸部腹部那样美观的外表,也没有腿部那样强大的力量,它看上去是那么的“渺小”,但是肩膀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

它操控着人体上肢的整体活动,在生活中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过,但是时时刻刻都在用到肩膀,在训练中更是许多动作的基础,如果肩膀受伤了的话,那么基本上上肢所有的训练都无法很好的进行,所以我们需要训练肩部的肌肉,来达到保护关节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彻彻底底的训练肩部。

发达的肩部肌肉不仅能有效的保护肩关节,而且对于身体外观的改变也是非常明显的。

宽阔的肩膀会让你的胸大肌看起来更大、背阔肌看起来更宽,而且还可以衬托出腰部的线条,男人有着宽阔厚实的肩膀会给人一种安全感爆棚的感觉,肩部的肌肉是既有颜值,又有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发达的肩部肌肉在有些训练上可以让你举起更大的重量,比如说卧推,发达的三角肌前束可以帮助你承受更多的重量,并且让你的肩膀不那么容易受伤,你也就可以更安全、更效率的加大重量了。

肩部肌肉称之为三角肌,在所有的肩部训练中我们都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斜方肌的代偿,因为肩部的训练是很容易让斜方肌发力的,如果有不正确的姿势的话甚至会让斜方肌主导发力,这样的话就会降低你的训练效果,如果斜方肌过于发达,会伴随着一些肩颈的问题,所以在训练中一定要保持肩带的稳定,尽量的避免斜方肌过多的发力。

想要练出优秀饱满的肩部,就必须要做到尽可能的让你的斜方肌少发力甚至不发力,只有这样你的目标肌群才能得到更强大的收缩。

哑铃侧平举是一个训练三角肌中束的动作,肩膀是否宽阔基本上和三角肌中束有关,所以这是一个关键的动作。

这个动作可以通过调节力臂的变化也就是大小臂的夹角来改变动作的难度,当大小臂夹角越大时,动作就会变得越难,你所使用的哑铃的重量会让你感觉慢慢的变重,相反则会越简单,所以在到达一个小瓶颈或者是突破口时,别急着加哑铃的重量,可以先调节力臂的距离来增大动作的难度。

在所有以推为主的动作当中,你的肩部前束都会起到一个重要的辅助作用,换个说法来说,你这个部位练起来之后,很多动作都有力量加成。

我们平时做的哑铃推举就是垂直的往上推,并没有像图中这样加上旋转的动作,之所以加上这个旋转的动作是为了增加动作的难度,也就和侧平举改变力臂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旋转会加大对三角肌前束的刺激。

我们在做肱二头肌弯举时也会加上一些手掌的旋转动作来增大刺激,其实这个动作也是这个原理,通过一定的内旋来让肌肉收缩更加明显。

俯身飞鸟是三角肌后束的训练动作,后束是人们最容易轻视的肩部部位,大部分人基本上从来没有训练过三角肌后束,以至于肩膀看上去并不协调,如果想要练出好看的、像洋葱一样的肩部,那么你就得让肩膀全面的发展。

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肩胛骨的位置,你并不能收紧肩胛骨,因为这样会练到背部的肌肉,所以你要让你的肩胛骨处在自然放松的位置但是你又得固定不让肩胛骨移动,这样才能很好的训练到三角肌的后束。

这个部位肌肉的感受力比较弱,所以更需要动作的标准性来加强肌肉的收缩。

反向蝴蝶机和反向飞鸟是一样动作发力模式,都是稳定好肩胛骨然后向外展开,就像鸟在飞翔时的翅膀一样。

当你练出了强壮有力且饱满的肩部时,相信你的身材会提升一个档次,无论颜值还是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23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