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起止点

肌肉起止点,第1张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部位:肩胛骨冈上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展。

部位:肩胛骨冈下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部位: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和伸。

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起点: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定时。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部位:肱二头肌下半部分深层。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分。

止点: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部位: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与三角肌粗隆相对应)。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内收和外旋。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并使前臂内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起点: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手关节外展、辅助肘关节屈和前臂内旋。

起点: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鹰嘴。

止点: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参与桡腕关节内收和肘关节屈。

起点: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前臂内旋,辅助肘关节屈。

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关节囊。

止点: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关节伸。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相同。

部位:腰椎两侧和髂窝内,由腰大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倾。

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后壁。

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节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髋关节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部位:大腿内侧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部位: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同。

部位:小腿前外侧浅层。

起点:胫骨体外侧的上2/3。

止点:内侧楔骨内和第1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伸(背屈)、内翻。远固定时,使小腿在踝关节处伸,维持足弓。

部位:小腿后部。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屈(跖屈),腓肠肌还可使膝关节屈。远固定时,可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协助膝关节伸,维持人体直立。

部位:腹内斜肌深层。肌纤维横向分布。

起点:第7~12肋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壁。

功能:维持腹压。

部位:腹前壁正中线两侧。

起点:耻骨上缘。

止点: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前面。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

两侧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助呼气。

部位:腹外斜肌深层。肌纤维由后外下向前内上斜行。

起点: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第10~12肋骨下缘和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后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回旋;

两侧收缩使脊柱屈。

部位: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维由外上向前内下斜行。

起点:第5~12肋骨外侧面。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收缩可使脊柱屈以及降肋助呼气。

部位:大腿前内侧浅层,肌纤维从大腿外上方向内下斜行。是人体中最长的肌肉,呈梭形。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粗隆内侧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1、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肌(上下肌),大、小圆肌——使肱骨稳定于肩胛盂上

2、肩胸关节:不是解剖意义上的关节,临床上一般由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胸胛关节组成,他并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关节,而是相连骨头关节构成,可以支配上肢和肩关节活动,肩关节的运动也会导致这些肌肉有一定的活动度。主要影响肌肉:胸小肌,前锯肌,胸大肌,三角肌前、后束;背肌——后据肌(上下),肩胛提肌,前锯肌,菱形肌(大小),背阔肌,斜方肌

三角肌(前中后束)肱二头短肌、肱二头长肌、肱三头肌(外侧头、长肌)——主要与手臂肘关节相关

肩胛下肌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内收、旋内(肩胛下神经C5-6)

冈上肌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5-6)

冈下肌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肩胛上神经C5-6)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肩关节旋外(腋神经C5-7)

大圆肌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旋内(肩胛下肌C5-6)

三角肌前束和后束

起点:前束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后束起于肩胛冈外侧缘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前屈和旋内(前束),肩关节后伸和旋外(后束)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主要作用:内收内旋及屈肩关节

胸小肌

起点:第3-5 肋骨或2-5肋(肋骨变异)

止点:肩胛骨喙突

作用: 拉肩胛骨向上向前向下 、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帮助吸气(胸内侧神经)

前锯肌

起点:第1-8或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5-7)

上后据肌

起点:C6-7棘突和T1-2棘突

止点:第2-5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提肋骨(肋间神经T1-4)

后下据肌

起点:C11-12和L1-2棘突

止点:第9-12肋骨角的外方

作用:降肋(肋间神经T9-12)

大菱形肌

起点:T1-4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下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小菱形肌

起点:第C6-7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上部

作用: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肩胛提肌

起点:C1-4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角

作用: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4-6)

背阔肌

起点:T7-12棘突,L1-5棘突、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肩关节后伸、内收及内旋(胸背神经C-8)

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作用:拉兼顾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副神经)

相关骨性标志:锁骨,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大结节嵴、肱骨粗隆,肩胛骨(内侧缘,外侧缘、上部、下部),冈上窝,喙突、颈椎C棘突,颈椎C横突,胸椎T棘突,腰椎L棘突,髂嵴

总结:主要功能——

1肩关节前屈、后伸、前旋、后旋、内收、外展等关节运动。

2是决定人体肩部活动如:手臂上举、“勾肩搭背”等日常生活举动的关键肌肉群

当这些肌肉局部紧张或过度拉伸,将会出现:

1、体态问题:圆肩、溜肩、含肩、高低肩、虎背熊腰、含胸驼背、头前引、富贵包、拜拜肉

2、疼痛健康问题:肩周炎、肩胛内侧疼痛、落枕、手臂发麻

3、对生活影响:关节稳定性降低,当收到外力突然撞击或抽拉时,容易导致肱骨错位或脱位、胸肌拉伤

肋间肌和膈肌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身体躯干章节再展开。

引用3Dbody,文章为自我学习资料笔记整理,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三角肌前部

起点:起于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止于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此肌肉在上臂外展90度至180度时,具有最大的收缩力。当臂上举过头时,前、后部纤维还有使上臂内收的作用。因此三角肌在在肩关节处有使上臂屈、伸、伸展、内旋、外旋和环转等运动功能,该肌对加固关节有一定的功能。

肱二头肌

起点: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时,屈前臂。远固定时,使上臂靠拢前臂。肱肌是肘关节屈负荷最大的屈肌。经常练习前臂弯举、引体向上、爬绳、爬竿、提拉杠铃等,可以发展肱肌、肱二头肌的力量。

肱三头肌

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格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和前臂伸。远固定时,使时关节伸,如俯卧撑的撑起动作。

肩关节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关节囊较松弛,附着于关节盂周缘和解剖颈。关节腔的滑膜层穿经纤维层膨出,形成肩胛下肌滑液囊及包裹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结节间滑液鞘。

肩关节运动包括肩胛骨的运动及盂肱关节的运动。

一、肩胛骨的运动包括上提、下拉、内旋、外旋、前伸、后伸。

1、上提:四个肌肉可上提肩胛骨,斜方肌上部纤维可提肩胛骨外角;肩胛提肌及大小菱形肌上提肩胛骨脊柱缘。

2、下拉:胸小肌、锁骨下肌、背阔肌、斜方肌下部纤维、前锯肌、胸大肌都参与该动作。只前锯肌有使肩胛骨下角外旋作用,其余均有使肩胛骨内旋作用。

3、外旋:指肩胛骨下角外旋,由斜方肌及前锯肌协同完成。

4、内旋:指肩胛骨下角内旋,主要由菱形肌、肩胛提肌提升肩胛骨内侧缘,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及上肢的重力作用使肩胛骨外角下降共同完成。肩胛骨内旋多伴有肩胛骨下降动作以协助上肢向下伸的动作。

5、前伸:指肩胛骨沿胸壁向前外侧移动,由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共同完成。

6、后伸:指肩胛骨沿胸壁向后内侧移动,向脊柱靠拢。斜方肌中部纤维或全部纤维同时收缩可使肩胛骨后伸,大小菱形肌、背阔肌也有使肩胛骨后伸的作用。

二、盂肱关节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1、前屈:肩关节前屈主要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肱二头肌完成,其中三角肌前部纤维最明显。

2、后伸:肩关节后伸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其中三角肌后部纤维作用最大。

3、内收:主要有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此外三角肌前后部纤维也有内收作用。

4、外展:肩关节的外展由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间束)及冈上肌完成。当肩处于内旋或外旋位置时,三角肌在最外侧的部分是外展的主要肌肉,当肩外旋时外展肌力要更强些。

5、内旋:内旋肌主要是肩胛下肌,当肩关节处于特定体位时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大圆肌及背阔肌也有一定的内旋作用。

6、外旋:肩关节的外旋肌有冈下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最重要的功能

肩关节最重要的功能为使上肢上举,因此对目前这一动作有详尽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在上肢上举的过程中,盂肱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各自的运动范围有多大,也就是经常说到的肩胛骨、肱骨节律的问题。

在上举的前30°内,盂肱关节的运动范围占较大比例,而在最后60°上举活动中,盂肱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度是基本相等的。最终,在整个上臂上举的过程中,盂肱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的总运动角度的比例约为2:1。

另外从侧方看随着上肢的上举,肩胛骨相对于胸壁亦有前后方向的旋转运动。在上举的前90°内,肩胛骨相对于胸壁旋前约6°;在随后的上肢继续上举的过程中,肩胛骨又向后旋转16°。因此,在上肢极限上举时,肩胛骨处于相对于静息位向后旋转10°的位置。

-肩关节

-肩关节运动学

一、肩关节的构造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外有喙肱韧带、喙肩韧带及肌腱加强其稳固性,唯有囊下部无韧带和肌加强,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部脱出,脱向前下方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环构成的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¼,因此,肱骨头的运动幅度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下壁尤甚,附着于关节盂的周缘,上方将盂上结节包于囊内,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刨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并随同该肌腱一起突出于纤维层外,位于结节沟内,形成肱二头肌长肩关节头腱腱鞘,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接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缘连接于肱骨小结节及解刨颈的下分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环绕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应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肌能,肩关节周围有大量肌肉通过,这些肌肉对维护肩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但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

二、肩关节解刨

      肩关节是由六个关节组成,分为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喙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

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盂小而浅,肩关节仅包绕肱骨头的⅓,关节囊薄而松弛,所以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绕运动,但肩关节的这个结构上的特点虽然保住了它的灵活性,但他的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最常见的是向肩关节的前下脱位,因为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及连于其间的喙肩韧带,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了其牢固性,而只有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的增强,这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因此当上肢外展时,在外力作用下或跌倒时,如上肢外展外旋 后伸着地,肱骨头可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薄弱区,移出到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脱位,这时患腱塌陷,失去圆形隆起的轮廓,形成所谓的“方肩”

三、肩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运动是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成肩肱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度或前屈60度,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之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度,肩关节转10度,,肩胛骨转5度,两者比例为 2:1,当外展至90度以上时,每外展15度,肩关节转5度,肩胛骨转10度,两者比例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

前屈上举150-170

后伸40-45

外展上举160-180

内收20-40

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

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

水平屈曲135

水平伸展30

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二是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由肩袖来完成),因此肩关节的运动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作用

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肌肉有:

屈:喙肱肌、三角肌前束、胸大肌、肱二头肌

伸: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

外展:三角肌中束、冈上肌、肱二头长头

旋内: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前束

旋外:冈下肌、小圆肌

肩关节包括臂上部、腋窝、胸前区及肩胛骨所在的背部区域等身体很大的一部分。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关节囊较松弛,附着于关节盂周缘和解剖颈。关节腔的滑膜层穿经纤维层膨出,形成肩胛下肌滑液囊及包裹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结节间滑液鞘。

肩胛骨通过盂肱关节与臂部连接。肩关节的肌肉一部分起于肩胛骨止于上肢骨,作用于肩关节,称肩关节的内在肌;一部分起于胸廓脊柱等中轴骨止于上肢骨,作用于肩关节,称肩关节的外在肌。

扩展资料:

运动特点

1、前屈:肩关节前屈主要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肱二头肌完成,其中三角肌前部纤维最明显。

2、后伸:肩关节后伸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其中三角肌后部纤维作用最大。

3、内收:主要有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此外三角肌前后部纤维也有内收作用。

4、外展:肩关节的外展由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间束)及冈上肌完成。当肩处于内旋或外旋位置时,三角肌在最外侧的部分是外展的主要肌肉,当肩外旋时外展肌力要更强些。

5、内旋:内旋肌主要是肩胛下肌,当肩关节处于特定体位时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大圆肌及背阔肌也有一定的内旋作用。

-肩关节

人体全身肌肉百科全书如下:

1 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前外侧部和胸前内侧部。胸大肌主要由胸肋部和腹部肌肉重叠组成。胸肌能使上臂屈、内收和旋内,松弛时上臂松弛、旋外,受前锯肌影响。

2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上部被腹直肌鞘包裹,下部被腹下肌鞘包裹。肌纤维被三个肌腱分为八个段落,三个肌腱被三个浅筋膜隔开。三个肌腱断裂后,会出现腹肌收缩无力或腹肌不同的隆起状态。

3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浅层,为三角形扁肌,肌纤维由外上向内下斜行。肌纤维走向在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之间有向内上移位的趋势,此段位置最深。

4 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包绕肩关节,形状类似于倒置的三角形。三角肌的前部、后部和中部纤维向外下方斜行,外侧缘与三角肌肱骨肌腱相连,外侧缘以上的部分肌肉称为三角肌前缘,以下的部分称为三角肌后缘。

5 背阔肌:位于背下部及胸部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扁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背阔肌由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部分组成。背阔肌收缩可以使上臂屈、内收和旋内,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以使臂伸、旋外,上部纤维先收缩可以使臂屈、内收。

6 臀大肌:位于臀部皮下,是维持人体直立和支撑的重要肌肉,其形状为四边形。臀大肌纤维自外上向内下斜行,起点位于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点位于股骨臀部的粗隆和髂胫束。

7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及股骨的前面,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股四头肌的作用为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以屈髋关节。

8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面,有长、短两个头,收缩时主要屈肘关节。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个头再汇合止于桡骨粗隆。

9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面,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下方,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三头汇合止于尺骨鹰嘴。

10 半腱肌和半膜肌:位于大腿后面内侧,上端位于髋关节囊内,下端至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腱肌止点比半膜肌止点高约1cm。半腱肌和半膜肌收缩时主要伸展膝关节。

以上是人体全身肌肉百科全书的一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40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