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及预防
冰壶是一项技巧与智慧、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比赛中,运动员之间没有任何对抗性的身体接触,对运动员体能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一般认为此项目不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但是运动中的特殊技术动作与身体姿势均易引起相关部位的过度使用损伤与静力性损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对冰壶训练、比赛的观察及与国内冰壶裁判界权威人士的访谈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为国内对于冰壶损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冰壶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特点。
(1)流行病学调查。在第1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期间,对我国男、女共50名冰壶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显示,男子冰壶运动员运动创伤易发部位为腰背部、腕部、腰部和膝关节。致伤动作按致伤频率依次为扫冰、非冰训练和投壶。女子冰壶运动员运动创伤易发部位为肩部、膝关节和腕部。致伤动作按致伤频率依次为扫冰、投壶和非冰训练。该项目致伤原因主要是疲劳,其次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再次为带伤训练。
Reeser和Berg29对全美冰壶锦标赛和全美男子俱乐部锦标赛的参赛队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扫冰和投壶是最易引发冰壶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扫冰动作导致的损伤还有使运动员缺席训练的可能性;在损伤部位方面膝关节、背部和肩关节伤病发生率最高。
(2)损伤特点。由于冰壶质量接近20千克,传统的投壶技术是高摆动投壶和低摆动投壶,即前推动作完成后不要停顿,开始把壶向后、向上拉,拉至起踏板位置时,壶体实际已经离开冰面,并继续向后摆直到摆至膝关节的高度。在壶后摆的同时,左脚向后直线移动约一脚距离,臀部稍微抬起。在这一动作过程中,肩的高度几乎没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动作应该是有节奏、连贯的,不应该有任何停顿。所以这类投壶技术对肩部力量要求较高,常使运动员出现肩部、背部肌肉疼痛症状,而且力量不足的女运动员,往往难以完成投壶动作。
当今广为使用的“无摆动投壶技术”是从美国率先提出的,运动员利用脚蹬起踏器滑行推动冰壶前行,这种技术动作对于肩部和背部的负荷小,是较为理想的投壶方法。
在手离开壶体之后,运动员往往会继续滑行,协助指挥观察冰壶的运行轨迹,此时仍保持为膝关节和髋关节过度屈曲并外展的姿势,这对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荷很大。过度的屈曲使股四头肌牵拉髌腱力量增加,易引发髌腱末端病。膝关节半月板受力增加,随着体能消耗,技术动作变形,可导致半月板损伤。此时,膝关节外展带动踝关节外展,是为了增大足部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但该动作加大了膝关节髌骨及交叉韧带的负荷,长期训练均会产生不适感。髋关节过度屈曲使臀肌和髂胫束紧张,在髂胫束和大转子之间有一滑囊,另在髂胫束浅面有一皮下滑囊,外伤或长期反复摩擦可引起滑囊炎症,致“弹响髋”发生。许多人发现在起踏板上的时间不能太久,一般不超过20秒。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下蹲的时间在缩短。下蹲的时间过长腿部会变得麻木僵硬,以至会影响起踏力量和滑行动作。最好时机是在即将投壶前再做下蹲动作。
扫冰要求运动员腕关节弯曲紧握扫冰刷,肩部带动上臂、前臂进行持续运动,同时运动员要保持在冰上的平衡。这使肩部、前臂、腕关节易出现过劳性损伤,如肩袖损伤、腕部扭伤、腕部创伤性腱鞘炎等等。上体持续前倾可导致腰背肌肉筋膜炎,反复地做弯腰动作可使腰椎间盘受到过度挤压而出现病变,颈部的过度弯曲也可导致颈椎病的发生。踝关节因剪步滑行扫冰动作中的支撑脚受力过大可致使扭伤、拉伤及过劳性损伤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用力扫冰,因做爆发性动作腹内压升高,若引起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冲破疝环腹膜,则有引发疝气的危险,应提早注意此类伤病的预防。滑行过程中不慎摔倒、不慎相互碰撞也存在发生挫伤、擦伤的可能性。据了解,冰壶运动员不乏在冰面摔倒后造成脑震荡及头面部擦伤的情况发生等。
在欧美部分国家,冰壶作为娱乐健身类项目较为普及,个别业余爱好者喜欢在进行冰壶运动,获得娱乐享受的同时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以提高兴奋性。酒后上冰可造成摔伤、撞伤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这对于冰壶项目参与者,尤其是冰壶运动员来说应是严格禁止与注意的。冰壶场馆内平均温度在-15℃左右,而且为防止出现水蒸气滴,场地四周均安置除湿机,使场地内有干冷感觉,运动员在做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技术动作(扫冰)时,应注意保暖与防寒,预防冻伤和骨关节炎等疾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支参赛队的指挥队员由于基本上没有扫冰动作,身体处于非运动状态,应准备符合国际冰壶联合会要求的短款棉衣御寒。
2致伤原因。冰壶运动中2种主要技术动作为投壶和扫冰。比赛中由双方队员在4572米的场地内交替投壶(冰壶壶体为圆形,周长不超过9144厘米,高不低于1143厘米,含手柄和壶垫的质量在1724~1996千克)。
投壶包含平衡、时机、方向、松手四大技术要素,分为高摆动投壶、低摆动投壶和无摆动投壶3种技术动作。投壶时,腰腹肌肉等长收缩使上体略前倾、固定并保持正直滑行。滑行脚作为支撑腿而屈曲,股四头肌伸展,踝关节背屈。蹬板脚(浮腿)伸展微屈,在进入预备姿势后膝关节最能发力的最佳角度范围为135°~165°,股二头肌伸展,踝关节跖屈。投壶手的肩部三角肌收缩,带动上臂、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协调运动,另一侧手掌心向下握扫冰刷下1/3部,刷子背面接触冰面进行支撑以维持身体平衡。
投壶过程中的错误技术动作主要为:平衡不佳、时机不当、投壶方向不准和松手技术有误。所谓扫冰是指操作扫帚或刷子,对滑行中的冰壶前方的冰面进行擦扫,以此来延长冰壶的滑行时间,使冰壶能够滑行更长距离的一种技术。正确的扫冰技术可以使滑行中的冰壶减少冰壶旋转导致的弧度,也可以保持冰壶的滑行速度。根据场地标准长度计算,运动员扫冰距离最长为30275米,完成时间大多在10秒以内,属于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使用扫帚扫冰的动作要领为扫帚与冰面成60°,上方的手紧握扫帚柄并能重复运动,下方的手轻握扫帚柄的中部,掌心朝上或朝下,这个部位是扫冰时的力点,是运动的中心。身体与冰壶前进方向成直角,双膝微曲,身体重心位于前脚脚尖,此脚尖与前进方向一致。使用刷子扫冰的动作要领与使用扫帚时基本相同,但是如果在冰壶左侧扫冰,刷子就放在身体左侧,左手掌朝下,握住刷子近部,右手掌朝下,双手具有一定握距。扫冰时,运动员因单脚摩擦力较大并使用剪步行走技术,重心前移,身体前倾,双手握扫冰刷,肩部三角肌协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下肢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臀大肌肉交替收缩,腰背部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对躯干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肩关节带动前臂、腕关节持续运动完成扫冰动作。扫冰时错误的技术动作主要为:握法错误、身体位置错误、臂的动作错误和脚步移动错误。
脑卒中发生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以肩关节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较多见
1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Subluxation)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70%,好发于BronnstrumⅠ-Ⅱ期肌张力低下的阶段半脱位本身并不会造成肩关节疼痛,但它极易造成肩关节损伤进而引起疼痛,因此在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1)病因及发病机制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的球窝关节,肱骨头大,关节盂小而浅,有2/3的肱骨头位于关节盂之外,这虽然有利于肩关节进行各个方向大范围的活动,但却使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缺失的稳定性可以由肩关节周围强壮的肌肉给予部分补偿正常情况下,肩胛骨关节盂朝向上前及外侧,这种向上倾斜的关节盂的结构在预防向下脱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肱骨头向下移位时必须先向外侧移动当上肢处于内收位时,关节囊上部及喙肱韧带紧张,被动地阻止了肱骨头的侧向移动,也就防止了向下脱位,被称为“肩关节的锁定机制”当上肢负重时,冈上肌加强了关节囊的水平张力;当上肢外展时,该锁定机制不再发挥作用由于上肢外展或前伸时,关节囊上部变得松弛,所以肩关节的稳定性必须由肌肉收缩来保障,维持关节的稳定几乎完全依赖于旋袖肌
造成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肩关节锁定机制的丧失:脑卒中软瘫期,由于肩胛骨上提肌向上旋转的前锯肌及斜方肌等肌张力下降,在上肢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引起肩胛骨下移和向下旋转,关节盂向下倾斜,造成肱骨在体侧相对于改变了位置的肩胛骨而言处于外展位,破坏了正常的关节盂向上倾斜所提供的“肩关节的锁定机制”,使肱骨头向下滑动而产生半脱位
2)肩周围固定肌功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造成肩关节半脱位的重要原因这些肌肉瘫痪后在上肢重量的牵拉下可产生肩关节半脱位
3)不恰当的护理:处于弛缓性瘫痪期的患者,在翻身坐起转移等的过程中,未给予肩关节适当的保护,甚至在辅助时牵拉患侧上肢,这也常常是造成肩关节半脱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临床表现肩关节半脱位并非于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患者开始坐和站等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有些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过久时可出现下坠的不舒服感或疼痛,这种疼痛可以在上肢被支持或被上举时得到缓解或消失查体可见: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明显肌肉萎缩,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移位,呈方肩畸形,关节盂处空虚,肩峰和肱骨头之间可触及明显的凹陷从后面看,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靠近脊柱,肩胛下角内收明显并且比另一侧低肩胛骨的内侧缘被拉离胸壁,成为“翼状”肩胛
(3)检查方法
1)触诊检查:患者取端坐位,躯干保持稳定,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的两侧治疗师用食指触摸肩峰和肱骨头上方之间的凹陷,以横指宽为单位进行判定,记录为半横指一横指一横指半等注意评价时应对双侧肩关节进行比较
2)X线检查:
①检查体位: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向体侧
②投照方法:X线管中心高度与锁骨外侧端的上缘一致,中线与肱骨头中线一致,管球向足侧倾斜15°,距离为1m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投照双侧上肢,测量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双侧比较
(4)诊断标准
①肩峰下可触及凹陷;②两侧肩关节正位片上病侧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大于14mm,或病侧与健侧相比,病侧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大于健侧10mm或以上
(5)治疗
1)治疗目的:
①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以恢复肩关节原有的锁定机制
②刺激肩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的活动及张力
③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的全范围的被动活动度
④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2)治疗方法:
①纠正肩胛骨的位置:纠正肩胛骨的位置重点是抑制使肩胛骨下沉后撤和向下旋转的肌肉的肌张力,增加肩胛骨的活动性治疗师可以通过手法向需要的方向活动肩胛骨向偏瘫侧翻身和肘伸展位负重向两侧转移重心等方法来解除肩胛骨的痉挛状态,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之后,要进行肩胛骨主动运动的训练,增强肩胛骨的活动性例如:患者取仰卧位,肩关节90°屈曲,肘关节伸展,做上肢向上去够天花板和向下返回原位的动作,完成肩胛骨的内收外展运动;或患者取坐位,双手十指交叉,双上肢在身体前面下垂,做双侧的耸肩动作,完成肩胛骨的上提与下制运动
②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所有刺激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方法,如滚筒运动和桌面擦拭运动等均可用于激活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通过患侧上肢负重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地刺激肌肉的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治疗师可以利用手法进行关节挤压,刺激肩周肌肉的活动,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治疗师用双手环握住患者的上臂,向上进行关节挤压的同时使肩关节外旋,再使肩关节内旋恢复原位,反复数次后肱骨头就可能被拉回到关节盂内
③维持肩关节无痛性的全范围的被动活动度: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容易出现肩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所以维持关节无痛的全范围的活动度十分重要在治疗活动中治疗师要注意,一旦出现疼痛应立即减小活动度或改变支持的方法,矫正肩胛骨的位置并充分支持肩关节通常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④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肩关节不仅在被动活动上肢或进行其他治疗性活动时必须避免引起疼痛而且在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或转移到轮椅上时也要保护好肩关节,避免引起疼痛,坐位时应对患侧上肢给予支持,坐在轮椅中时多建议使用轮椅桌对吊带的使用争议较大,不仅吊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而且吊带的使用还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
a加剧患者对患侧上肢的失认,使患侧上肢从全身运动中功能性分离
b加重或强化了患侧上肢的痉挛模式
c阻碍了因身体姿势或平衡受破坏时,患侧上肢所产生反应动作的能力
d在步行中,妨碍了患侧上肢代偿性摆动
e阻碍了正常感觉的输入
f由于制动或压迫,不利于血液与淋巴液循环
2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障碍”
(rex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病率约为125%~320%其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患手浮肿和疼痛,皮温升高,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
(1)病因及发病机制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1)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学说:交感神经支配血管运动系统和皮肤腺体,当受到疼痛脑部病灶情绪变化等因素的刺激时会出现血管运动系统和皮肤腺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局部瘀滞性充血水肿
2)肩-手泵功能障碍学说:Moberg认为肩手的血液回流有赖于肩泵和手泵,而肩泵和手泵的动力来自肌肉的收缩活动,瘫痪后肌肉活动减弱或消失,血液回流缺乏动力,因而造成上肢远端的水肿
3)腕关节持续屈曲受压:患者卧床或坐在轮椅里时,可能未注意到腕关节处于过度掌屈位,血管造影证明,过度的屈腕可使血液回流受阻当患者坐在轮椅中时,因为他的体重向患侧倾斜,会进一步压迫腕关节而使静脉回流更加受阻
4)腕关节过度伸展:在治疗中,患者的腕关节可能被无意地超越了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因而损伤关节及周围组织
5)静脉输液:急性期需静脉输液时,不少护士喜欢用患手背静脉输液以解放健手,如果输液时液体渗入到周围组织中,就会发生明显的水肿
6)患手意外损伤:如向患侧跌倒时损伤患手接触过热容器烫伤等均可导致患手水肿
(2)临床表现及分期Ⅰ期:患者的手突然出现肿胀,很快发生明显的运动受限,水肿以手的背部最为显著,通常向近端止于腕关节,皮肤皱褶消失,触及患手有柔软感及膨胀感;手的颜色发生改变,呈橘红色或紫色,特别是当患臂垂于体侧时更明显;患手皮温较健侧高,有时有潮湿感,指甲变得苍白不透明;患侧肩关节和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前臂旋后和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屈曲明显受限,看不到掌指关节处的骨突起,手指外展严重受限,近端指间关节僵硬膨胀,几乎不能屈曲,也不能完全伸展,远端指间关节伸展,不能或几乎不能屈曲被动运动易引起剧烈疼痛是肩手综合征的一大特点,Ⅰ期一般持续3~6个月,这个阶段如积极治疗常常可以改善症状并控制其发展,未及时治疗的患者中,有些逐渐自愈,有些则很快转入第Ⅱ期
Ⅱ期:肩痛和手的水肿减轻,患手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常可出现类似Dupuytren挛缩样手掌腱膜肥厚,手指的关节活动受限越来越明显,X线透视可见患手骨质疏松样变化,肉眼可看到在背侧腕骨之间及与掌骨连接区域出现坚硬的隆起
Ⅲ期:水肿和疼痛可完全消失,但关节的活动性则永久丧失,固定于一种典型的畸形状态,表现为:
①腕关节掌屈并偏向尺侧,背屈受限,腕骨上的隆起更加坚硬和明显
②前臂旋后严重受限
③掌指关节不能屈曲,拇指和食指间部分萎缩并且无弹性
④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固定于轻度屈曲位,即使能做屈曲也是在很小的范围内
⑤手掌变平,大小鱼际肌明显萎缩
(3)诊断目前肩手综合征尚无统一公认的诊断标准上田氏认为脑卒中患者如存在肩痛上肢及手指肿胀,无论有无手指疼痛,即可诊断为肩手综合征不过应排除局部外伤感染周围血管病等所引起的浮肿
(4)预防预防肩手综合征的重点在于避免所有引起水肿的原因注意患者上肢和手的正确位置的摆放;当患侧上肢进行肘伸展位的负重训练时要格外小心,避免腕关节的过度背屈;尽量避免在患手上做静脉输液;避免患侧上肢尤其是手部的外伤
(5)治疗在肩手综合征的早期,刚刚出现水肿疼痛和活动范围受限时就采取积极的治疗,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即使在数月之后,如果仍有炎症反应疼痛和水肿,治疗也可能是有效的一旦发生了挛缩固定,各种方法几乎都没有任何效果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快地消除水肿,减轻疼痛和僵硬
1)体位摆放:保持良好的卧和坐姿,卧位时可将患侧上肢适当抬高,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身前的桌子上,当患者坐在轮椅里时,建议使用轮椅桌,避免患侧上肢和手悬垂在身体外侧甚至轮椅外侧
2)避免腕关节屈曲:为了改善静脉回流,可佩戴小型腕上翘夹板支持腕关节,使腕关节24小时保持背屈位夹板一直佩戴到水肿和疼痛消失手的颜色正常为止
3)主动运动:在治疗中应尽量要求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因为肌肉收缩可以起到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从而减轻水肿可以刺激患侧手臂随意运动的活动都可以应用,但在疼痛和水肿消除之前,应避免进行肘伸展位的负重训练
4)被动运动患侧上肢和手指的被动运动对防治肩手综合征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些活动应非常轻柔的进行,避免引起疼痛,实际上,任何会引起疼痛的活动和体位都应避免所有活动均可在患者仰卧位患侧上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的状态下进行
5)向心性加压缠绕手指(图4-4-57)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且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图4-4-57向心性加压缠绕手指
治疗师用一根直径1mm~2mm的长线绳从手指远端向近端缠绕首先缠绕拇指,然后再缠绕其他手指,最后缠绕手掌直到腕关节以上缠绕时先将绳子的一端对折做成一个小环,然后从远端快速有力不留间隙地向近端缠绕至指根,缠完后,立即从指端绳环处拉开缠绕的线绳
6)冰疗治疗师将患者的手浸入加入冰块的冰水中,冰与水的理想比例为水占三分之一,冰占三分之二,这样的温度即便于手的浸入,而且冰的不断融化使水温保持冰冷
分3次泡手,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治疗师应与患者的手一同浸入,便于确定浸泡的耐受时间
7)皮质激素类口服治疗
8)交感神经阻滞
当然可以吃的。以下是狂犬疫苗的使用说明书 禁忌方面和注意事项中均为说明打完疫苗不可以吃冰激凌。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商品名称:武生欣宁
英文名称:Rabies Vaccine(Vero cell)for Human Use,Freeze-dried
汉语拼音:Donggan Renyong Kuangquanbing Yimiao(Vero Xibao)
成份和性状 本品系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CTN-1V株)接种Vero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灭活病毒、浓缩、纯化,加入适量明胶、蔗糖保护剂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体,重溶后为澄明液体,无异物,含硫柳汞防腐剂。
接种对象
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再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数次),并及时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注射本疫苗;凡有接触狂犬病毒危险的人员(如兽医、动物饲养员、林业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人、狂犬病实验人员等),按暴露前程序预防接种。
作用与用途
本疫苗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
规格
本品复溶后每瓶05ml,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狂犬病疫苗效价出品时不低于40IU/剂,有效期内效价不低于25IU/剂。稀释液为灭菌注射用水,每瓶05ml。
免疫程序和剂量
(1)按标示量(05ml)加入本品配制的稀释液(灭菌注射用水),完全复溶后注射。使用前将疫苗振摇成均匀液体。
(2)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
(3)暴露后免疫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共5针,儿童用量相同。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议首剂狂犬病疫苗剂量加倍给予。
① 注射疫苗前1个月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者。
② 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
③ 接受免疫抑制剂(包括抗疟疾药物)治疗的病人。
④ 老年人及患慢性病者。
⑤ 于暴露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才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员。
暴露后免疫程序按下述伤及程度分级处理:
Ⅰ级暴露 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一般不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病疫苗。
Ⅱ级暴露 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及,应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 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被抓伤出血,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应按暴露后程序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按40IU/kg给予,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给予,将尽可能多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做咬伤局部浸润注射,剩余部分肌内注射。
(4)暴露前免疫程序:按0天、7天、28天接种,共接种3针。
(5)对曾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一般患者再需接种疫苗的建议:
① 1年内进行过全程免疫,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应于0天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② 1年前进行过全程免疫,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则应全程接种疫苗。
③ 3年内进行过全程免疫,并且进行过加强免疫,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于0天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④进行过全程免疫,并且进行过加强免疫但超过3年,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则应全程接种疫苗。
不良反应
注射后有轻微局部及全身反应,可自行缓解,偶有皮疹。若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较严重副反应者,可作对症治疗。
禁忌
(1)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程序接种疫苗无任何禁忌证。
(2)暴露前程序接种时遇发热、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或对抗生素、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禁用。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建议推迟注射本疫苗。
注意事项
(1)复溶后的疫苗有异物、疫苗瓶有裂纹或标签不清者,均不得使用。
(2)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
(3)禁止臀部注射。
(4)庆大霉素过敏者慎用。
贮藏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疫苗为管制注射剂瓶、卤化药用丁基橡胶塞和铝塑组合盖内包装,稀释液为安瓿内包装。5瓶疫苗+5瓶稀释液/小盒,5小盒/中盒,100小盒/箱。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YBS01522005。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050105。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生产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黄金村
注册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9号
邮政编码:430060
电话号码:027-88840477
传真号码:027-88913353
网 址:http://wwwwibpcomcn
如何自救互救
如何自救互救。生活中经常都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的,由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往往不是事故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或被不当救治造成的。下面看看如何自救互救。
如何自救互救1首先先人后物: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一切以人的人身安全为主,尽早脱离危险地点。
其次先重后轻: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保证重伤员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先他人后自己:在自身脱离危险后要积极提供帮助,尤其是驾驶员、乘务员等要积极组织抢救乘客,不能只顾自己。
抢救的基本顺序
现场呼救:利用附近的电话向公安、交通、医疗救护部门呼救。也可拦截过往车辆求救。就近向工矿企业、部队、机关等单位紧急求援。
现场抢救:遇伤员被挤压、夹嵌在事故车辆内的,不要生拉硬拖,而应用机械拉开或切开车辆,再救出伤员。遇车辆压住伤员,不要轻易开动车辆,应用顶升工具(如千斤顶等)或者发动群众抬起车辆,再救出伤员。
现场急救:伤员救出后,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急救,再转送医院。
扩展资料
遭遇火灾如何自救
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 、火光 、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
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捂严口、鼻,屏住呼吸,尽量降低身体高度,弯腰疾走或在地面匍匐前进;被困在房间内时,要用湿被单堵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向室内蔓延。
如何自救互救2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先复后固的原则。
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首先用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2、先止后包的原则。
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或药物等方法止血,接着再消毒,并对创口进行包扎。
3、先重后轻的原则。
指遇有垂危的和较轻的伤病员时,应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教较轻的伤病员。
4、先救后运的原则。
发现伤病员时,应先救后送。在送伤病员到医院途中,不要停顿抢救措施,继续观察病、伤变化,少颠簸,注意保暖,平安抵达最近医院。
5、急救与呼救并重的原则。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现场还有其他参与急救的`人员时,要紧张而镇定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可同时进行,以较快地争取救援。
6、搬运与急救一致性的原则。
在运送危重伤病员时,应与急救工作步骤一致,争取时间,在途中应继续进行抢救工作,减少伤病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安全到达目的地。
扩展资料:
现场救护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检查意识、呼吸、脉搏等状况及处理严重出血。
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4、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区。
5、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液运行情况。
6、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7、预防休克的发生。
8、如果离断肢残端出血多,呈喷射状,应先用指压止血法止血,然后上止血带,再行包扎。
9、对离断的肢体,应用三角巾、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包扎好,外面套一层塑料袋,放在另一装满冰块或冰棍的塑料袋中保存。
10、用大量纱布压在肢体残端,采取回返式包扎法加压包扎。
11、如果离断的肢体留有部分相连,则直接包扎,并按骨折固定法进行固定。
12、如有大的骨块脱出,应同时包好,一同送医院
如何自救互救3自救和互救常识
现场急救是救命第一招,科学的自救、互救是早期抢救伤病员的重要手段。平时多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就可能在紧急时刻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心肺复苏法
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不超过4分钟,有可能恢复功能;若超过
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急救必须及时和迅速。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者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子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最初六七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
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2、胸外心脏挤压:让患者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接下压胸腔3 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 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患者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成人海分钟80 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应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单人抢救为15:2,双人抢救为5:1。
手指压迫止血法(指压法)
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但时间不宜过长。
1、头顶部出血:在受伤一侧的耳前,对准下颌耳屏(就是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俗称“小耳朵” )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在太阳穴附近)。
2、上臂出血:一手抬高伤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即常规测血压的地方)。
3、手掌出血:将上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患者手腕部的尺、桡动脉(即平时搭脉搏的地方)。
4、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迫股动脉。
5、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角巾包扎法
用三角巾等简便器材进行包扎,可以减少感染,为进一步抢救伤员创造条件。用1米见方的布对角剪开即可做成三角巾。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是:角要拉得紧,结要打得牢,包扎要贴实,松紧要适宜。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底边向外上翻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
上、耳上,把两底角和顶角在脑后交叉,回额中央打结。
2、单眼包扎: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形,从耳下绕向脑后至
未受伤一侧,在该侧眼上方前额处反折后,转向受伤一侧的耳上打结。口决如下:折成带形三指宽,上一下二放伤眼;下端耳下绕脑后,健侧前额来交叉,伤侧耳下把结打。
3、下颌包扎: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带形,留出系带一端从颈后包住下颌部,与另一端在颊侧面交叉反折,转回颌下,伸向头顶部在两耳交叉打结固定。
4、肩部包扎:将三角巾一底角斜放在胸前对侧腋下,顶角盖住后肩部。用顶角系带在上臂三角肌处固定,再把另一底角一翻后拉,在腋下两角打结。
5、单胸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对准衣肩缝,盖住伤部。底边上翻,用两底角围胸,在背后与顶角系带打结固定。
6、双胸包扎:将三角巾一底角对准肩部,顶角系带同腰,在侧底边中央打结。
7、手背部包扎:将三角巾一折为二,伤手放中间,手指对准顶角。把顶角上翻盖住手背,然后两角在手背交叉,围绕腕关节在手背上打结。
最为异类的10类肌肉,当看到他们的样子,你作何感受?爆裂的肌肉身材不是用在健美舞台上展现自己漂亮的肌肉比例和肌肉线条,更愿意展现的是这样满满的干货!直接将摩托车扛在腿上,这才是真汉子!
健身部分年龄,即使是小娃娃般大的儿童,都可以练就这样一身的肌肉身材,这身材和成人的肌肉身材极其相似,这动作也是有模有样的!从小就开始举铁健身练肌肉的小小鲜肉,难道健身也要赢在起跑线上?!你怎么看!?
不自信看还一位是一个学生,仔细一看的确是一位侏儒症患者,但却拥有一身紧致有型的肌肉身材,健身对任何有梦想,想要成为肌肉男的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肯付出,愿意花时间,你就可以做到让你身边的人敬佩你!
让人尊重的不仅仅是侏儒症患者,这位失去双腿却依然坚持健身举铁的女孩也是大写的励志!也许因为失去双腿,让她更加明白身体健全健康的意义!她只想用仅有的身躯锻造一个更加坚强的自己!
即使是狂热的狮子,一样也要练肌肉,要不断地奔跑训练,才能获得强健有力的肌肉身材!每天都会奔跑的狮子都要进行力量训练,你一个在普通不过的普通人有什么理由不去举铁健身,不去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男人!
爆裂的麒麟臂也许你早已司空见惯,胸大肌也要爆青筋也许你见得并不多吧!只是因为肌肉猛男的训练模式威猛霸气,训练程度的狂野绝对让你瞠目结舌!所以能练出这样爆裂的胸大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罗!
肌肉巨兽人就是因其肌肉块巨大,威猛强悍,分离度超级清晰的麒麟臂,结实三角肌,厚实强悍的倒三角背肌,是他们最为有力的象征!平日在健身房的训练强度那绝对是重量级别的!没有年复一年的坚持,绝对到达不了的程度!
画壁纹身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强悍的三角肌,青筋爆裂的麒麟臂才显得格外耀眼!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为这样的肌肉男!但想要纹身特别好看,就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练出这样肌肉维度饱满有力的麒麟臂才可以哦!加油!
年龄再大那又怎样,只要想练,就一定可以练得好,并做得到!倒挂旗帜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不是青年人就学不会的,只要有心训练,也一样可以这么轻松自如!不只是身材更好了,肌肉控制力也更好了,心态也更加年轻百倍!
这样炸裂的肌肉身材,斜方肌上部饱满有力,麒麟臂这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直接凸出来,会不会太过于夸张?!只因他的训练方式可能过于……即使是汽车部件样式的杠铃,但练肌肉也要有度,一定要拉伸,一定要注意方法!科学健身是第一位的,同志们继续健身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