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针打在什么部位?

破伤风针打在什么部位?,第1张

建议到正规医院注射,注射位置可以选择肌肉丰厚的地方,如三角肌臀大肌都是可以的。注射次数一次就够了。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污泥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在户外活动多的温暖季节,受伤患病者更为常见。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

破伤风俗称“锁口风”、“脐带风”等,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

病因

该病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通常由伤口感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发本病。在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等封盖,创伤内组织损伤、出血、有异物,以及创伤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羊常因皮肤创伤、去角、去势、分娩、胎儿处理不当而感染发病。

症状

潜伏期一般5~15天。初期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四肢僵硬,精神不振,全身呆滞,运动困难,角弓反张(尤以躺卧时更明显),牙关紧闭,流涎吐沫,饮食困难,并常发生轻度膨胀。在病程后期,因呼吸窒息而死亡,尤以羔羊死亡率高。

防治

破伤风类毒素可较好地预防本病。羔羊的预防,则以母羊妊娠后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较为适宜。

对感染创伤进行有效的防腐消毒处理,彻底排出脓汁、异物、坏死组织及痂皮等,并用消毒药液消毒创面,结合用青霉素、链霉素在创伤周围注射,以清除产生破伤风毒素的来源。在羔羊断脐、公羊阉割、母羊分娩、去角时要注意器械、手术部位等的消毒。

早期应用破伤风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可1次用足量(20万~80万单位),也可将总量分2~3次注射。皮下、肌肉、静脉注射均可,也可一半皮下或肌肉注射,一半静脉注射。

分类: 医疗健康 >> 外科

解析: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它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如伤口、骨折、烧伤,甚至木刺或锈针刺伤)而侵入人体,并在伤口深部缺氧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破伤风杆菌病毒,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全身特异性感染。

另外,有一种特殊的破伤风,是由于新生儿断脐所致,俗称脐风、撮口,因其常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故又称“七日风”。

破伤风一般在细菌入侵后1—2周开始出现症状(极少数人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才出现症状的)。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一般在伤后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

发病时间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首先是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喷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

这种全身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任何轻微的 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均可诱发。

● 破伤风的治疗

一旦患了破伤风,应送医院进行枪救,并隔离病人,保持安静环境,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

应用大剂量破伤风抗毒素,以中和体内毒素。

内治:以祛风定痉为主。先吞服万灵丹2粒以发汗,再用五虎追风散(蝉衣、南星、天麻、全蝎、僵蚕)煎服,另加0.8-15克冲服。服药前先服黄酒60克作药引,或用玉真散2—3克分2次吞服,热陈酒一盅调服;或蝉衣15克(去头足)研末,陈酒吞服。亦可用红蓖麻根(鲜)为主药,每天125—25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几次口服,儿童剂量酌减。

外治:对伤口出现感染或引流不畅者,应给予清创。清创应在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之后,或将抗毒血清加入麻药中。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清创后外敷玉真散;创口出脓后,改用三三七丹、生肌玉红膏;脓尽新生,则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

破伤风抗毒素--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所制得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

皮下注射在上臂三角肌处。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部位须分开。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或臀大肌外上。皮下、肌注无异常者方可静脉注射。

静注应缓慢,开始不超过1ml/分。以后不超过4ml/分,静注1次不超过40ml,儿童不超过08ml/kg,亦可稀释后静滴。

用量:

1预防:皮下或肌注每次1500~3000单位,儿童与成人相同。伤势重者加1~2倍。经5~6日还可重复。

2治疗:第1次肌内或静脉注射5万~20万单位,儿童与成人同,以后视病情而定,伤口周围可注抗毒素。初生儿24小时内肌内或静注2万~10万单位。

●如何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

本病多发生在出生后4-6天,病初常有烦躁不安、哭闹,以后可出现吸奶不紧、牙关紧闭、抽搐、眼裂变小、面肌痉挛,及出现皱眉、举额、口角向外牵引、口唇皱缩、撅起成苦笑面容;颈部和躯干四肢肌肉痉挛,再现双手握拳、两臂强硬、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严重者呼吸肌痉挛,出现口唇青紫,甚至窒息;而且任何轻微 ,如声音、光亮、震动都能引起痉挛发作;多数患儿有发热,但也可以无热或低热。

此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1、孕妇应接受破伤风免疫注射。

2、分娩时应采用新法科学接生。

在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端的清洁处理,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若遇急产而来不及使用消毒接生包,可将剪刀在火上烧红后使用,并把脐带残端多留4-5厘米,并在24小时之内按严格消毒操作将脐带远端再剪去一段,重新消毒结扎。其近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涂以25%碘酒。同时,给新生儿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青霉素,可以预防感染。

一旦患了破伤风,应送医院进行枪救,并隔离病人,保持安静环境,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

应用大剂量破伤风抗毒素,以中和体内毒素。

内治:以祛风定痉为主。先吞服万灵丹2粒以发汗,再用五虎追风散(蝉衣、南星、天麻、全蝎、僵蚕)煎服,另加0.8-15克冲服。服药前先服黄酒60克作药引,或用玉真散2—3克分2次吞服,热陈酒一盅调服;或蝉衣15克(去头足)研末,陈酒吞服。亦可用红蓖麻根(鲜)为主药,每天125—25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几次口服,儿童剂量酌减。

外治:对伤口出现感染或引流不畅者,应给予清创。清创应在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之后,或将抗毒血清加入麻药中。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清创后外敷玉真散;创口出脓后,改用三三七丹、生肌玉红膏;脓尽新生,则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

破伤风抗毒素--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所制得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

皮下注射在上臂三角肌处。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部位须分开。肌内注射应在上臂三角或臀大肌外上。皮下、肌注无异常者方可静脉注射。

静注应缓慢,开始不超过1ml/分。以后不超过4ml/分,静注1次不超过40ml,儿童不超过08ml/kg,亦可稀释后静滴。

用量:

1预防:皮下或肌注每次1500~3000单位,儿童与成人相同。伤势重者加1~2倍。经5~6日还可重复。

2治疗:第1次肌内或静脉注射5万~20万单位,儿童与成人同,以后视病情而定,伤口周围可注抗毒素。初生儿24小时内肌内或静注2万~10万单位。

破伤风打针是要皮试的,皮试注射在前臂内侧。指导意见注射部位在上臂三角肌或臀大肌。可能会有大片红肿丘疹,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嘴唇发绀,嘴唇及眼脸水肿,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等等。这个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破伤风注射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而肌肉注射通常选择三角肌或者是臀大肌来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

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前我们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使用双氧水冲洗,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或者是碘伏进行消毒包扎伤口,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之前需要进行皮试,如果皮试阴性,也就是对破伤风抗毒素不过敏就可以全量注射,如果过敏的话需要进行脱敏治疗。

希望可以帮到您,顺祝生活愉快!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1接种对象

3月龄至6周岁的儿童。

2使用方法

我国现行的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在1岁半至2周岁时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7周岁时用精制白喉疫苗或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针。吸附百白破疫苗采用肌内注射,接种部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外上1/4处。

3免疫效果

百白破疫苗经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目前一般认为对破伤风、白喉的免疫效果更为满意。

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或用破伤风疫苗2针免疫后,所有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都可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抗体可维持10-15年时间,保护率可达95%以上。

http://wwwananbabycom/baby/artphpart_id=18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96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