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以患腰椎间盘突出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腰椎间盘突出有何表现?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①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
②腰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腰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
③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和麻木同时存在。
④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
⑤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病人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疼痛突然加重。
1、卧位,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
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直,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
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3、坐位
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
4、起座
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别着急,冷静的处理,建议用中医的治疗方法、用中药外涂治疗、绿色安全中医拯骨水该中药制剂,不含化学添加剂和激素,中药外涂是真正的绿色疗法。---可以采用中医外用的药水
外涂渗透治疗!可以加我咨询。。
腰突症怎么做腰背肌锻炼?
腰突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除正规治疗外,还可采用体疗方法,如做腰背肌锻炼。做腰背肌的锻炼,可增强腰背肌肌力,形成强有力的腰围,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另外,锻炼腰背肌还能疏通气血,强筋壮骨,恢复脊柱功能,以及防止腰背肌僵硬。
锻炼腰背肌的方法有多种,最常采用的方法是飞燕点水式和拱桥式。
1、飞燕点水式
病人俯卧于床上,手和上臂后伸,头后仰,使胸部离床。躯干和双下肢同时用力向后伸,膝不能屈曲,只让腹部着床,让身体成反弓状,在此姿势下保持510秒钟,然后上、下肢及头、躯干放下,贴床休息510秒钟,再做上述动作,如此重复做10次。每天可锻炼两遍,从第2天起每遍增加2次,逐日递增,一直增加到3060次。
2、拱桥式
病人仰卧于床上,两上臂自然放于体侧。双膝尽量屈曲,让臂部高高抬起,悬空保持510秒钟,然后轻轻放下,休息5-10秒钟,再做上述动作,如此重复做10次。每天锻炼两遍,从第2天起每遍增加2次,逐日递增,一直增加到30-60次。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1、急性期卧硬床休息在腰突症急性发作的最初几天,患者的自觉症状十分严重,此时应采取一个既简单,又较为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症状,这就是卧床休息。床最好是硬板床,能使人体在仰卧位时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侧卧时保持腰椎不侧弯。
2、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电针疗法、刺血拔罐法、手针疗法、刮瘀疗法等。
3、封闭疗法包括痛点封闭疗法、硬膜外腔封闭疗法,椎间孔神经根封闭等。
4、硬质腰围可以起到体外韧带的作用,协助稳定腰段脊柱。
5、理疗,推拿,按摩,热敷均可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目的。
7、可以辅助以药物治疗,包括抗炎止痛-氟比洛芬巴布膏、消痛贴膏等膏药和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口服药,消肿迈之灵,放松肌肉乙哌立松,营养神经甲钴胺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误区
1、腰腿痛不算病
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统。有些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但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病不仅可以引起腰腿痛,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冷凉、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腰腿痛治不好
腰突症的特点是容易复发,尤其是神经功能障碍者,修复过程较长。因此,有的患者认为此病治不好。其实,腰突症治疗的总体效果非常好,通过严格正规的治疗,优良率在95%左右。
3、迷信影像学检查结果
CT、磁共振等影像学设备为腰突症的诊断提供了直接的影像,可明确突出的大小、类型、位置等。这些优点使一些患者容易忽视它们的不足之处,进入唯影像学诊断而与临床脱节的误区。
其实,CT检查假阳性假阴性并不少见,只做CT检查,非常容易漏诊、误诊。MRI(磁共振)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但有腰椎畸形者或机器性能欠佳者,其诊断准确率常受影响。所以,应结合患者发病年龄,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规律、腰部外形及活动度、物理检查等多方面加以综合分析与判断。
4、迷信一种治疗方法
腰突症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类治疗方法。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每一种具体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没有一种方法能包打天下。因此,应严格选择病例,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来选择合适的治法。
5、对手术的误解
盲目手术和拒绝手术均不可取。不加选择地对腰突症进行手术治疗,一方面加重了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各类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机会。而把手术所带来负面影响扩大化,认为手术坚决不能做,而一味保守治疗同样有害。
因为有一部分患者必须接受手术治疗,而且越早越好,否则,神经功能的丧失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通常来说,膨隆型、不完全突出型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获得治愈。而完全突出型、突出破裂型和髓核游离型的患者,则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治愈。
我以前腰间盘突出,经过锻炼后现在没有任何感觉了,会恢复吗
不会恢复的。但会适当回呐一些。我也突了。求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如何锻炼恢复腰椎间盘突出在很多人身上都会发生,如果出现较严重的表现就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腰突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后者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你所说的锻练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康复,目前主要是釆取卧床时积极腰背肌锻练,其中俯卧位釆用燕子抄水,仰卧位采用鲤鱼打挺、和四肢尤其是下肢肌肉锻练法。
腰间盘突出恢复期如何锻炼腰间盘突出的锻炼,不管是对病情的恢复还是防止复发都是有一定作用的。那腰间盘突出恢复期如何锻炼呢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专案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及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是否能进行体育运动,要视患者的病情才能够决定。一般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硬板床休息,并适当采取的治疗,绝对禁止进行体育运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且要对运动专案进行选择,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相对少一些的运动专案,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直腿抬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压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腰间盘突出怎样锻炼恢复快一:倒退行走。 挺胸倒走,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步子宜大些,默数500步。晴天在户外平地上走,雨天时可在室内走。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是比较常见的。 二:腰部捶打。 取站式,两腿稍分开,左右手半握拳,轮流朝后捶击腰椎间盘突出之处。做50次,力度以能忍受为宜。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之一。 三:腰部扭动。 两腿并拢站定,使劲将腰部、臀部往前拱动、挤压,直到极限,然后收回。如此反复15次。这也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措施。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慢慢下沉,重复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这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最后则建议饮用 9味葆骨通来调理腰间盘突出,只需每天两杯,简单又方便。
腰间盘突出锻炼能好吗
锻炼 能减轻疼痛 但是不痊愈 会反反复覆的 建议你 还是吃点药
腰间盘突出怎么锻炼锻炼方法:
1五点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以头、双肘、双脚后跟着地,尽力挺胸3-5秒。
2半桥式:仰卧位,屈膝90o双上肢自然放松,双下肢屈曲,将骻、腰、背部抬起停留5-10秒。
3弯腰式:站立位,双手插腰,向下弯腰,最大程度90o,重复20次。
4腰部两侧弯曲:站立位,身体向左右两侧弯曲。
5后伸式:站立,双手插腰,做要背后伸运动。
6腰部回旋运动:站立位,双手插腰,左右旋转腰背。
腰间盘突出患者怎么锻炼:
1、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2、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3、直腿抬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4、压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5、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
专家建议使用传统黑药膏治疗贴于体表的膏药 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区域性血液回圈,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同时,药物穿面板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回圈,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腰间盘突出患者怎么锻炼呢
1、后伸腿练习: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挺胸抬头,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
2、提髋练习:身体仰卧,放松。左髋及下肢尽量向身体下方送出,同时右髋右腿尽量向上牵引,使髋骶关节做大幅度的上下扭动,左右交替,重复1~8次。
3、蹬足练习:仰卧位,右髋、右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收缩紧张一下,约5秒钟左右。最后放下还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下肢做20~30次。
4、体侧弯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两手叉腰。上体以腰为轴,先向左侧弯曲,还原中立,再向右侧弯曲,重复进行并可逐步增大练习幅度。重复6~8次。
腰间盘突出怎样锻炼你好,若想治好腰椎间盘突出,光靠锻炼还是不够了的,只有到专业的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才是王道。下面就为你介绍一家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十分专业的医院-哈尔滨武警医院 。 “2009第三届骨科科技成果会暨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近百位权威专家汇聚,对骨科微创新进展进行全方位探讨,并对骨科成果进行了表彰。这标志著以 哈尔滨武警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1gkyy/yzjptc/ 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GRT射频靶点热凝术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 GRT射频靶点热凝术目前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为国际首创,首次安全取代了椎间盘镭射技术、臭氧技术,胶原酶溶核技术等治疗方法的高新技术,是骨科界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大突破和治疗革命。 治疗原理:利用神经专用射频仪在CT直视监护下,直接将椎间盘突出部分的髓核通过靶点热凝原理使其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并修复髓核和纤维环,从根本上治愈椎间盘突出。 “GRT射频靶点热凝术”因其治疗效果好,安全率高,创口最小,治疗时间短获得了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成果一等奖。GRT射频靶点热凝术创伤最小,安全度最高,无感染,无复发。 在GRT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过程中,在CT下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在数字减影下进行时时检测,用一根直径只有05mm的穿刺针,通过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进行热凝消融,资料精确到1mm以下。整个操作,精确,严谨,15-20分钟便可完成整 个手术,手术没有伤及任何正常组织,手术非常安全,术后有些患者几个小时就可以出院了。现代高科技治疗手段之神奇,一根小针 就能解决大问题,以往要开刀、全麻,近十几公分的创口的场景都看不到了。有的只是人性化的安全、舒适和有效。 GRT射频靶点热凝术六大优势 GRT射频靶点热凝术是21世纪最先进的一种微创技术,不同于手术切除、药物化学溶解、镭射气化等传统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 有以下优点: 1、创伤小,不出血,无痛苦; 2、不损伤神经,不伤害正常组织; 3、手术时间短,当天可下床活动,两天即可出院,术后恢复快; 4、安全无副作用,无并发症,杜绝感染,不复发 5、效果显著,当天缓解症状 6、费用低,工薪阶层都能接受 椎间盘诊疗超市,选择适合你的方法 另外,哈尔滨武警医院首推“椎间盘诊疗超市”,除了GRT射频热凝术外,还有椎间盘镜技术等疗法,让患者可以充分享受像 在超市购物般的自由权与知情权,彻底改变只能由医生说了算的传统就医模式。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病情,选择治疗效果上佳、安全、 平价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这就避免了“千人一方,万人同法”的医疗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为患者节省医疗费 用,为广大患者带来实惠。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突出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久站久坐,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1、腰间盘突出患者会出现腰部活动障碍,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腰部活动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以后伸障碍最为明显,而且少数患者会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2、腰间盘突出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的现象。很多人会存在不定期的腰痛史,或者有时会出现反复的腰痛现象。腰痛的轻重程度不同,严重者会影响他的翻身或坐立。
3患者会出现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腿亚大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4、患者也会出现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5 患者会有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6、腰间盘突出患者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椎侧弯。侧凹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与神经根的关系。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推拿、按摩、针灸、理疗:
主要是运用各种手法或器具通过人体体表作用于经络穴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对患者有一定的止痛效果,是应用广泛而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2、物理牵引疗法:
主要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用两个方法相反的力量,同时作用于有病部位,通过减弱或消除对病情不利的病理应力,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3、打封闭针:
封闭针内主要有麻醉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打封闭针只对疼痛点作局部的麻醉,使血液循环、神经交换局部冻结,换取一段时期内止痛的效果。
4、止疼西药:
有很多镇痛药的镇痛效果很有效,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但是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
5、外用中药疗法:
外用中药是针对病因,通过药物作用直达病灶,从而达到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目的,且疗效显著。
6、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手术疗法只能在不得已时采用,腰突症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自限性或自愈性疾病,应尽量选用保守疗法。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1、定期健康检查,如发现脊柱先天性畸形,或突发性畸形者,及时到医院检查,在劳动中应注意保护腰部,防止反复损伤。
2、改善劳动姿势,改正不良劳动习惯。弯腰活动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正常站立时高出一倍以上,故弯腰工作人员的腰腿痛比站立者发病率高。
3、加强肌肉锻炼,强有力的腰背部肌肉可以防止腰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及肋间肌的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
4、如有腰腿痛疾患者应及早检查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锻炼或休息,以利于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有研究指出其发病率在西方为152%—30%,国内统计为18%,并且有上升趋势。但是,目前中、西医学对此病的发病机理仍不甚清楚,严重影响此病的诊断与治疗。笔者发现力学因素在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以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中的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人体力学角度出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单纯切除腰椎间盘不仅不能去除致病的力学因素,反而会破坏腰椎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力平衡,影响人体的自我修复和自我代偿。
针刀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针刀医学认为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受力异常所致。其病理过程为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腰段弓弦结合部应力集中,人体通过第一套自我代偿机制使腰部软组织在腰部弓弦结合部产生粘连、瘢痕、挛缩。当这种代偿机制能够代偿异常应力时,腰段弓弦异常应力分解,就不会出现临床表现;当这种代偿机制不能代偿异常应力时,人体就会启用第二套自我代偿机制,使腰部软组织在腰部弓弦结合部产生硬化、骨化、钙化(也就是弓变长、弦变短)来代偿异常应力。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腰椎骨质增生,或发生腰椎椎骨关节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等。当第一、二套自我代偿机制均不能代偿异常应力时,就会出现腰段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从而形成以腰部软组织在腰部弓弦结合部产生的粘连、瘢痕、挛缩为点,以此处各软组织(弦)走行方向为线,在腰部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形成立体网络状的粘连、瘢痕、挛缩。此时就会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即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腰痛反复发作、下肢麻木等,甚则可见患者有程度不同的脊柱侧弯,侧弯多突向健侧。简要过程见图1。
(图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过程简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原理
1、腰椎间盘突出的力学原理分析
根据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脊柱正常的形态结构是靠其周围的软组织来维持的。腰椎与肋骨、髋骨、股骨、肱骨等骨组织通过软组织连结成一个类似于斜拉桥的结构。见图2。
(图2 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
在腰部软组织受力正常或所受到的异常应力在人体自我代偿与自我修复范围之内时,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也就不会产生腰椎间盘突出。见图3。
(图3 正常情况下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示意图)
此时我们可以对整个腰部软组织所受到了力作受力分析。F和F’分别为左边和右边拉索所受的力。F1、F2为F的分力。F’1、F’2 为F’的分力。 F1、 F’1形成一对相互平衡的力(F1= F’1 )共同维持桥塔的稳定。中间绿色部分的力为F2、 F’2的合力。见图4。
(图4 腰部软组织受力分析示意图)
当腰部软组织受力异常,并且超出人体自我代偿与自我修复范围时,此时的腰椎力学模型就会发生改变。当一边拉索出现问题(拉索拉力过大或过小)时。 F1、≠F’1 两者不能平衡,即桥塔出现倾斜,久之影响桥墩,也会出现桥墩的倾斜。见图5。
(图5 腰部软组织受力异常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此时,由于椎体两侧受力不平衡,椎体挤压椎间盘向受力较小的一边突出,即产生了椎间盘突出。此时影像学上可以出现相应改变。图6。
(图6 腰椎间盘突出示意图)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的力学原理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部软组织受力异常,并且超出人体自我代偿与自我修复范围时,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所致。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而且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往往并不相符。下面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两大主要临床症状和部分常见临床表现从力学角度分析如下。
当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腰部筋膜、肌肉、韧带、关节囊产生广泛病理性粘连、瘢痕、挛缩时就会出现腰部软组织的疼痛、酸胀症状。同时,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腰椎椎体两侧受力不平衡,椎间盘从受力较大一侧的对侧突出,并卡压支配下肢的神经根,而出现该神经根支配相应区域的麻木,反射和感觉障碍。
根据力学分析我们还可以得知,当咳嗽、打喷嚏、排便时,就会出现腹压增高。此时,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以及胸腰筋膜张力增高,与其相连接的腰大肌、腰方肌等软组织拉力增大,就会加重腰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力学失衡导致症状加重。而当我们休息时,腰部软组织处于放松状态,人体利用自我代偿与自我修复潜能,对不平衡的力学状态进行修复,临床症状也就会逐渐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治疗
1、 牵引、按摩、推拿手法等治疗方法,都是通过对人体特定的组织结构施加外力,其目的拉宽椎间距,纠正脊柱侧凸及脊柱微小关节错位,意图通过通过改善 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解除突出的椎间盘的压迫,从而消除症状[4]-[6]。但是,牵引、按摩、推拿手法的治疗,一定程度上是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一起牵引、扳动,往往无法精准的将外力施加于异常的解剖结构,不可避免的对正常组织产生一定损害,并且改变了正常解剖结构的力学状态。
2、 砭刀筋膜松解疗法在治疗点的选择上,近年来有学者不仅以传统经络腧穴为标准,还以压痛点、肌肉起止点等为标准,两者虽治疗部位有所暗合,理论基础的阐述却有所差异,但是其本质都属于对精确的解剖结构进行的点状力学刺激,故而也是一种物理性质的力学治疗。砭刀筋膜松解疗法,精准、明确,直达病灶,松解功能,比针刺的点状刺激效应更大,对软组织的力学结构改变更大。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力学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以及诊疗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必要从腰部力学和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去认识此病。
针刀医学从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结构的角度重新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现腰椎间盘在整个腰椎弓弦力学解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缓冲、减震作用,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退化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腰段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有内在联系。突出的腰椎间盘不是引起腰突症临床表现的根本原因,只是一个结果或影像学上的表现。腰段软组织的力平衡失调才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单纯的切除椎间盘不仅无法从根本上去除致病的力学因素,反而进一步的破坏了人体自我代偿的条件。我们只有对腰段软组织施加外力,通过调节腰段脊柱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力平衡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发生腰脱的时候,最主要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就是腰痛,接着就是下肢呈放射痛以及马尾神经疼痛方面的症状。每一个疼痛其实对于患者来讲都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不管是在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还是在身体方面的表现。

腰脱其实是很多年纪比较大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容易出现的一个毛病,当然在突然之间遭受到某些冲击力或者是外在的一些伤害的时候,也容易产生腰脱的问题。不过这个症状一旦产生就必须要直接的进行治疗,那么腰脱的症状有哪些呢?
腰痛
对于所有关于腰部疾病的症状来讲,腰痛绝对是最为典型的一个表现,症状也是绝大多数的患者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它的发生概率占到了91%,通常是由于纤维环的外层以及后韧带都受到了来自下腹部,那么在椎神经的刺激下就会伴随疼痛,这种疼痛感是必须要等到症状缓解或者是完全治愈之后才能够改善的。
下肢放射痛
很多时候要脱都会引发骨神经痛,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没有达到5%,但是很多的患者都会有坐骨神经痛的表现,而这种疼痛是呈放射状的,尤其是在打喷嚏或者是咳嗽的时候都会呈现出极其剧烈的疼痛,也有少部分的患者会呈现出中央型的双下肢症状,这种疼痛的情况可能会引发化学方面的炎症,例如有的患者很有可能会水肿,有的可能会造成神经性缺血。
马尾神经疼痛
这种疼痛情况其实会表现在很多的方面,例如会腰椎侧突出疼痛或者是腰部活动受限疼痛又或者是压痛方面的禁脔等等,这些问题其实跟腰椎间隙发生了病变的原因是一致的,但是80%到90%都会呈现出阳性,这种病变的明显位置都比较好辨别,但是患者腰部的活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比方说不能够弯腰或者是不能够转身,所以一旦发现这种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进行治疗,否则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症状体征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机体状态和个体敏感性等不同,其临床症状可以相差悬殊。因此,对本病症状的认识与判定,必须全面了解,并从其病理生理与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断。现就本病常见的症状阐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①机制:主要是由于变性髓核进入椎体内或后纵韧带处,对邻近组织(主为神经根及窦-椎神经)造成机械性刺激与压迫,或是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组胺(H物质)释放而使相邻近的脊神经根或窦-椎神经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学性和(或)机械性神经根炎之故。
②表现:临床上以持续性腰背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容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时间少则2周,长者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呈现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而椎管狭窄者亦可出现此征,但持续时间甚短,仅数分钟)。卧木板床、封闭疗法及各种脱水剂可起到早日缓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①机制:与前者同一机制,主要是由于对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刺激之故。此外,通过患节的窦椎神经亦可出现反射性坐骨神经痛(或称之为“假性坐骨神经痛”)。
②表现: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虽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则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剧。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囊的牵拉使对脊神经的刺激加重(即屈颈试验),因此患者头颈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10)其他:视受压脊神经根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
(1)一般体征:主要指腰部与脊柱体征,属本病共性表现,包括:
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
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少数病例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多系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
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图1)。实际上,此仅为一般规律,尚有许多因素,包括脊神经的长度、椎管内创伤性炎性反应程度、突出物距脊神经根的距离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均可改变脊柱侧凸的方向。
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相当于骶棘肌处。部分病例伴有下肢放射痛,主要是由于脊神经根的背侧支受刺激之故。此外,叩击双侧足跟亦可引起传导性疼痛。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时,棘间隙部亦可有明显压痛。
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则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绝测试腰部活动度。一般病例主要是腰椎前屈、旋转及侧向活动受限;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后伸亦受影响。
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临床上对此组病例均应常规行大腿及小腿周径测量和各组肌肉肌力测试,并与健侧对比观察并记录之,再于治疗后再加以对比。
⑦感觉障碍:其机制与前者一致,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其中后型者达95%。早期多表现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感觉完全消失者并不多见,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⑧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腰5脊神经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第1骶神经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2)特殊体征:指通过各种特殊检查所获得的征象。临床上意义较大的主要有:
①屈颈试验(Lindner征):又名Lindner征。嘱患者站立、仰卧或端坐,检查者将手置于头顶,并使其前屈。如患侧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椎管型者阳性率高达95%以上。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屈颈的同时,硬脊膜随之向上移位,以致使与突出物相接触的脊神经根遭受牵拉之故。本试验既简单、方便,又较为可靠,特别适用于门诊及急诊。
②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使患膝在伸直状态下被向上抬举,测量被动抬高的角度并与健侧对比,此称为直腿抬高试验。本试验自1881年Forst首次提出以来已为大家所公认。本试验对愈是下方的神经根作用愈大,阳性检出率也愈高(抬举角度也愈小)。此外,突出物愈大,根袖处水肿及粘连愈广泛,则抬举角度愈小。
在正常情况,下肢抬举可达90°以上,年龄大者,角度略下降。因此,抬举角度愈小其临床意义愈大,但必须与健侧对比;双侧者,一般以60°为正常和异常的分界线。
③健肢抬高试验(又称Fajcrsztajn征、Bechterew征、Radzikowski征):健侧肢体直腿抬高时,健侧的神经根袖可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位,从而使患侧的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则受到限制,引起疼痛。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检查时患者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为阳性(图2)。
④Laseque征:有人将此征与前者合为一类,也有人主张分述之。即将髋关节与膝关节均置于屈曲90°状态下,再将膝关节伸直到180°,在此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下肢后方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伸膝时使敏感的坐骨神经遭受刺激、牵拉之故。
⑤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Bragard征,即在操作直腿抬高试验达阳性角度时(以患者诉说肢体放射痛为准),再将患肢足部向背侧屈曲以加重对坐骨神经的牵拉。阳性者主诉坐骨神经放射痛加剧。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除外肌源性因素对直腿抬高试验的影响。
⑥仰卧挺腹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做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此时,如果主诉患肢坐骨神经出现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⑦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但近年来亦有人用于检测腰4~5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其阳性率可高达85%以上。
⑧其他试验:诸如腘神经或腓总神经压迫试验、下肢旋转(内旋或外旋)试验等,主要用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疾患。
现将常见部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意义的症状与体征列于表1。表2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3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分型 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与方向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大型。
(1)椎体型:即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多见)或上方(少见)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状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既往认为此型少见,实际上,如能对腰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此型患者不低于10%;尸体解剖材料表明此型所占比例可高达35%。此型又可分为:
①前缘型:指髓核穿入椎体边缘(以下一椎体的前上缘为多见),使该边缘出现一个三角形骨块样外观(故临床上误诊为椎体边缘骨折者时有发生)。本型临床上较多见,曲绵域(1982)在102位体操运动员中发现有32例,占313%,较一般3%~9%的发生率为高,可能与此组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及活动量等有关。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腰背部后伸,椎间隙内压力增高,髓核向前移位并突入椎体(图3A)。
视脱出后的病程不同而呈现不同形态,后期可构成椎体边缘骨赘的一部分。
②正中型:指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状向上或向下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中,并形成Schmorl结节样改变(图3B)。因临床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因此不易诊断,尸检发现者约在15%~38%之间。
突出物可大可小,大者易被X线或CT、磁共振检查所发现,小者则常被遗漏。在正常情况下,变性的髓核不易穿过软骨板上的小渗透孔,但如遇后天损害、软骨板变薄或恰巧穿至血管通道遗迹处,则可引起此型。
(2)椎管型:或称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脱出的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为“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则称“椎间盘脱出”。
根据突(脱)出物所处解剖位置不同而又可分为以下5型(图4)。
①中央型:指突(脱)出物位于椎管前方正中央处者,主要引起对马尾神经的刺激或压迫。个别病例髓核可穿过硬膜囊壁进入蛛网膜下隙。本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及膀胱、直肠症状。其发生率约为2%~4%。
②中央旁型:指突(脱)出物位于中央,但略偏向一侧者。临床上以马尾神经症状为主,同时可伴有根性刺激症状。其发生率略高于前者。
③侧型:指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前方中部者,可略有偏移。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为临床上最为多见者,约占80%左右。故提及本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时,大多按此型进行阐述。
④外侧型: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的外侧,多以“脱出”形式出现,因此不仅有可能压迫同节(内下方)脊神经根,髓核亦有机会沿椎管前壁上移而压迫上节脊神经根。因此,如行手术探查,应注意检查。临床上较少见,约占2%~5%左右。
⑤最外侧型:即脱出的髓核移行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根管或椎管侧壁。一旦形成粘连,甚易漏诊,甚至于术中检查时仍有可能被忽略,因此临床上需注意,所幸其发生率仅为1%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