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肌肉力量(不是增大肌肉块)

如何增加肌肉力量(不是增大肌肉块),第1张

想练力量,对吗?那就采用力量举运动员的训练方式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举运动员—瓦西里克雷洛夫

1935年7月的一天,基辅郊外的一个体育馆内,挤满了肌肉强健的力量举运动员。比赛的顺序没有按照通常的深蹲、卧推、硬拉的次序进行,而是按照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举运动员—瓦西里克雷洛夫(1898~1983)要求,改按卧推、硬拉、深蹲的次序进行。他一定要形成一种重量逐渐增大的气氛。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腿举、单腿腿举、腿屈伸、箭步蹲四项。

克雷洛夫躺到了卧推架上,他要的重量已加到了372。5公斤。这在硬拉比赛中已经是很大的重量,世上还没有第二个人尝试要推起这一重量。他成功了。场边的红军军官也兴奋起来。克雷洛夫接着又要了375公斤,没有成功。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奇迹。硬拉486。5公斤,又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重量。就是在深蹲比赛中,也是很大的重量。但真正的高潮还在后面。箭步蹲602。5公斤,深蹲938。5公斤,腿屈伸1057公斤,单腿腿举4702。5公斤,腿举9754公斤。虽然尝试腿举9000公斤时失败(他很想冲破这一关),但这已经是梦幻般的成绩了。克雷洛夫为此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因为他证实了世界头号大力士是俄罗斯人,超过了所有西方的大力士。

克雷洛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据他自己说,只有三点。第一点,腿部。大多数力量举运动员对腿部的重视不够。在初级水平的运动员中间,这一点尤甚。而这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大力士。克雷洛夫的父亲是一名铁匠,他本人则作过伐木工人。长期的重体力劳动使他认识到:人总是趋向于向力量大的部位借力(上肢->腰部->腿部), 抱不动时便会提,提不动时便会扛。举重时人们总是反复下蹲,以期借助腿部力量。如果仅靠上肢力量,谁也举不起那么大的重量。人在从事大强度的力量活动时依靠的主要是腿部和腰部力量。在相同的时间内,练习腿力取得的效果要比练习臂力大得多。练卧推不可能让上肢力量发挥到极限,因为在你的上肢大肌群达到极限之前你的手腕、肘部、小臂、肩部已经承受不住了;而硬拉能让上肢被动地受到极限刺激,因为硬拉的重量比卧推大得多。同理,能让腰力发挥到极限的动作不是硬拉,而是深蹲。而深蹲和箭步蹲由于受到腰部的限制,也不能使腿力发挥到极限。真正的腿力极限只有用腿屈伸、单腿举、腿举才能练到。用极限重量练习能使你的全身肌肉焕然一新,即使是非主练的肌肉,这比整天练习上肢小肌肉效果好得多。在克雷洛夫看来,腿力是力量的根本,腿力大了,腰力自然会得到发展;而腰力大了,上肢力量也会水涨船高。

第二点,简单。一切以简为佳。克雷洛夫认为,练习力量事实上是最自然的时,复杂化会适得其反。克雷洛夫的训练计划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只有七个动作。周一,深蹲。周二,硬拉。周三,单腿举。周四,卧推。周五,腿举。周六,箭步蹲。周日,腿屈伸。从不做任何改变。这和前苏联举重界训练项目繁多的思路截然相反。保加利亚举重队采用了这种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方举重、健美界的哈特非尔德、麦克门泽尔、多里安耶茨都是这种思想的支持者。在克雷洛夫看来,练小肌肉全无必要。而在他眼里,除腰腿和上肢的胸大肌之外,其他部位都是小肌肉,在练习大肌肉的动作中捎带练到就可以了。即使是腿部的股二头肌和小腿,他也从来不练。在他眼里,腿部=股四头肌+臀大肌。克雷洛夫认为,训练动作越少越好,应该只练那些最高效的动作。克雷洛夫给前苏联的力量举运动员开的训练处方中认为,如果只有练习一个动作的时间,可以只练深蹲。如果有练习两个动作的时间,可以练深蹲和腿举。如果时间较多,可以依次增加硬拉、腿屈伸、单腿举、卧推和箭步蹲。这七个动作全部练到之后,再增加动作就没有大的必要了。

第三,重量。克雷洛夫说:重量就是一切。只有重量增长才是力量增长的最好佐证。不要考虑肌肉,优秀的力量举运动员应该用最少的肌肉举起最大的重量,而不是相反。也不要考虑次数、组数、营养等,练习力量不需要那么复杂。他认为只有负重训练才能真正练习力量,用体操、格斗练出的力量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他指出,他的七个训练动作是现实中几乎全部力量活动的模拟。像他这样深蹲900多公斤的人能扛起身边几乎所有可以移动的东西,提起其中的大多数东西,在重体力劳动中完成十几人的工作量,这是实实在在的。体操冠军能作到吗?扳手腕冠军能作到吗?摔交或拳击冠军能作到吗?克雷洛夫虽然从未练过奥林匹克举重,在他首次尝试这项技巧与力量并重的项目时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挺举起了202。5公斤(世界记录260公斤,是另一位俄罗斯英雄安德烈切梅尔金创造的),对从未练过奥林匹克举重的人真是难能可贵。

克雷洛夫的运动生命很长。很多举重运动员被金钱俘虏,靠服药提高成绩,年老后只能在病榻上呻吟。而克雷洛夫坚持自然训练法则,72岁时仍能深蹲300公斤,卧推60公斤。他的学生伊万巴托夫、拉里纳尔索夫等在他独特的训练思想指导下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力士。

瓦西里克雷洛夫的最好成绩:

卧推372。5公斤

硬拉493。5公斤

箭步蹲642公斤

深蹲977。5公斤

腿屈伸1184公斤

单腿腿举4785。5公斤

腿举9926。5公斤

瓦西里克雷洛夫的身体资料:身高1。88米,体重133公斤。胸围127厘米,臂围51厘米,腰围108厘米,臀围168厘米,大腿98厘米,小腿56厘米。

1、俄罗斯人的面孔

除去种族、地域背景对外貌的影响,俄罗斯人的面容和五官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一般来说,俄罗斯人的五官轮廓比较深邃,有一种独特的东欧风格。例如,深邃的眼窝、浓密的眉毛、高挺的鼻梁和结实的下颌线都是俄罗斯人的共性特征。而在脸型上,俄罗斯人整体上呈现出红薯型脸型特征,这种脸型比较俊朗,富有肌肉线条感,使得俄罗斯人看上去特别坚毅有力量。

2、俄罗斯人的体态

俄罗斯人不仅拥有俊朗的面庞,他们的体型也十分值得称赞。俄罗斯人的体型是非常高大、魁梧和有力的。平均而言,俄罗斯人的个头比较高,身材比较匀称,肌肉线条十分明显。这种完美的身材使得他们在穿上衣服时,整洁而有气质,给人一种高贵的、不可侵犯的感觉。

3、俄罗斯人的气质

俄罗斯人的气质也是融合了许多特点。一般认为,俄罗斯人有着非常阳刚的特质,性格上比较豁达和率直。他们面对人生的挑战不会妥协,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外,俄罗斯人还非常热爱自然,他们总是在追求完美,也表现出了细腻和感性的侧面。这些特点让他们看上去非常自然、阳光、与生俱来的有着很高的吸引力。

4、俄罗斯人的风格

俄罗斯人非常懂得穿衣,他们穿着大方得体,不喜欢那些过于花哨的衣服。一般是比较多选择黑色和白色的衣服,这种颜色给人一种端庄、大气的感觉。他们在穿着上也十分的有品味,而且很少会跟随潮流。这种固执的性格也表现在服装上,从而成就了他们独具一格的装扮风格。

5、结语

总的来说,俄罗斯人好看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好的五官和身材,更是因为他们自身秉持着勇敢、自信和坚毅的精神,这种个性的的自然内涵是难以被模仿和征服的。

黑人的肌腱中白肌纤维丰富,比白人和**人种要好很多,而肌腱中的白肌纤维是直接影响到爆发力的。

研究表明,黑人通常具有下面这些生理特点:胳膊和腿部的皮下脂肪较少,肩膀较宽,股四头肌比较结实,肌肉组织更加发达;肺腔比较小;重心更低,髋部更窄,腿肚更轻;体节的伸展范围更大;膝盖骨肌腱的反射速度更快。

而且身体的密度更大,是他们骨骼中矿物质密度更大、骨骼更重的缘故;体内睾丸酮含量(3%到19%)有利于促进合成代谢,增加肌肉,减少脂肪,使力量更大,动作收得更快;快速收缩的肌纤维和纯厌氧酶的比例更高,因此能够产生更强的爆发力。

世界人种划分四大类:蒙古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尼格罗人种(黑种)和澳大利亚人(棕种) 

人种亦称种族。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性的人群。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主要包括人的头部、五官、头发的形状、肤色、毛发颜色、眼色、身高及其比例等。血型、指纹、体毛、牙齿结构等对人种的划分也有一定意义。

人种具有区域性特点,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关系密切。人种是在大约距今4万年之前开始分化的,由于长期适应其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而逐渐形成不同的遗传自然特征。例如赤道附近,阳光紫外线照射强烈,皮肤下的黑色素增加,逐渐变成黑色皮肤,形成黑种人。欧洲由于多云,在那里生活的人吸收的紫外线少,故皮肤是白的,头发也不是黑的。

根据上述自然形成的特征,将世界人种划分四大类: 蒙古人种(黄种)、欧罗巴人种(白种)、尼格罗人种(黑种)和澳大利亚人种(棕色种)。 

白种人又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其特征是肤色浅淡;柔软波状的头发,颜色多金黄;眼色碧蓝或灰棕色;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鼻子窄而高;唇薄或适中。这一人种的代表是俄罗斯人、波兰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等,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以及亚洲南部和西部。 

黄种人又称亚美人种,蒙古人种,是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人种,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7%。其特征是皮肤略黄、黄白色或浅棕色;头发柔软黑且直;胡须和体毛不发达;面部扁平,颧骨较高;嘴唇厚度适中;鼻型高宽适中。这一人种的代表是中国人、朝鲜人、蒙古人、日本人、越南人、泰国人等,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他们是早年从亚洲大陆越过白令海峡移入美洲的。

当然,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总是辩证地发生作用的。有时,先天的体质差异的确可以用后天的训练来弥补。刘翔就是最好的例证。作为黄种人,他的平跑速度实在普通无奇,但是他的技术是最出色的,他用优秀的跨栏技术弥补了平跑劣势。所以在田径赛场上,多了那一道道障碍,对于黄种人来说实际是多了些许机会,如果没有那些障碍,黄种人反而无法找到发挥技术之处,大家只能赤裸裸地比拼体力,而这是黄种人最吃亏的。

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

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俄式挺身听名字好像并不是很难,但是一般来说,就算是身体健康,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一个完整的俄式挺身,那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呢?

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1

看体脂率

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这个要看个人体脂率,如果一个人体脂率比较高,也就是说,看起来胖乎乎的,那么就不要急于练俄式挺身了,先把体脂率降下来,

至少可以看见肌肉线条再说吧,因为俄式挺身需要用两只手支撑起全身的重量,体重越重,当然练起来就越困难,

这和体重比较大的人难以做引体向上是一个道理,尤其是重量还来自于脂肪而不是肌肉,那么如果体脂率不是很高,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大概最快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看体能

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也看个人体能,尤其是肌肉力量和耐力。就算一个人体脂率比较低,身上的脂肪比较少,体能不过关,练俄式挺身也是需要更长的时间的,因为俄式挺身对于肌肉力量,

尤其是手臂肌肉力量,背部和肩部肌肉力量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如果这方面欠缺,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否则如果勤加练习,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看柔韧性

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也看一个人的柔韧性和平衡感,因为俄式挺身有一个动作叫团身,如果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和平衡感,是肯定会失败的,做的也不是完整的俄式挺身。

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2

对于俄式挺身,不少人都认识它,俄式挺身是比较有名的,同时俄式挺身难度过很高,不过坚持努力的话还是能练会俄式挺身的,但是俄式挺身的基础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那么,练俄式挺身的基础都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 手臂力量

俄式挺身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其动作难度甚至超过人体旗帜的动作难度,所以我们在锻炼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够做好。

首先我们需要锻炼我们的手臂力量,因为做俄式挺身,我们需要双手支撑我们的整个身体平衡,需要大量的臂力。那么我们想要锻炼臂力,就可以做宽距引体向上动作或者俯卧撑动作,至少需要锻炼2个月以上,且最好坚持能够每天锻炼。

2、 身体协调性

身体协调性也是我们在做俄式挺身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我们要保证整个身体需要在只有双手支撑的情况下保持平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要锻炼好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感,我们可以试着做倒立动作以及平板支撑动作,这两个动作都是锻炼协调性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在完成手臂力量锻炼之后再开始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3、 综合体能

做俄式挺身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综合体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最好了臂力训练以及平衡性训练之后还是做不好俄式挺身动作的原因。

想要锻炼综合体能,那么需要完成的动作就业需要是综合性的动作,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深蹲、双杆上撑身体等,且动作强度要大一些,锻炼的也要频繁一些。只有综合了以上几点基础,才能够做好俄式挺身。

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3

俄式挺身俯卧撑多久能练成?

一般来说,有基础的朋友至少需要锻炼2个月以上才能够做成,而且需要基础很好的朋友。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朋友,则需要更长时间,甚至半年以上。

因为我们在做俄式挺身之前,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手臂力量、腿部力量、身体平衡性多方面进行锻炼,而且需要练到很不错的程度才能够开始做俄式挺身,而俄式挺身俯卧撑动作难度系数又要更大,所以需要我们锻炼的时间更久。

俄式挺身俯卧撑怎么练?

在做俄式挺身俯卧撑之前,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锻炼。第一步我们可以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哑铃飞鸟等动作对我们的手臂肌肉进行锻炼,从而能够拥有完美的肱三头肌。

腿部力量训练可通过深蹲以及直腿硬拉动作练成,这个动作需要我们锻炼1个月左右,然后再通过倒立撑以及平板支撑锻炼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感,也需要1个月左右。

俄式挺身俯卧撑怎么做?

俄式挺身需要我们在长凳上或者瑜伽垫上完成,一开始我们身体趴在瑜伽垫上,将我们的手臂放在我们的身体两侧,

等我们开始发力时,我们将手臂放在腰腹两侧,支撑我们的身体能够起来,并且能够保持平衡,身体和地面平行。这时候只有我们的'双手是与地面接触的,也就是手臂力量支撑我们全身,然后再屈臂做俯卧撑动作。

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俄式挺身俯卧撑该练多久,这个动作的难度系数是非常大的,如果觉得自己老是练不好也不要气馁,需要我们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

新手练俄式挺身多久可以练成4

俄式挺身有多难

1、 俄式挺身用到的肌群很刁钻。俄式挺身主要靠三角肌前束,肘关节(受力的角度不同),手腕发力(腰背也会用到,但只要练练都够用)。

这些肌群的发力角度都很特殊,在生活中比较难练到,即使是一位肌肉超强的徒手健身爱好者在没受过专项训练前也是无法做出来的。

所以每一位俄式挺身练习者都需要经历从零开始,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这和会单手俯卧撑就会双手俯卧撑完全不同。

2、 俄式挺身的训练方法真的因人而异。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练习俄式挺身的方法都是从腰间俯卧撑,冲肩和团身练起。

这种方法确实是主流的练习方法,但是这些练习方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三角肌一旦卸力后会非常的疼。

可以说训练一次就疼一次,于是很多人在看不到进步后就选择了放弃。为此,极减健身出了一期不同的俄式挺身教程,避免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3、 经常性的受伤让人望而却步。几乎所有的俄式挺身练习者都有过训练受伤的经历,有些人伤好后坚持下来了,而更多的人选择了放弃。

俄式挺身在健美中属于一种关节超伸的动作,肘关节在长期的训练中都需要保持绷直状态,非常容易损伤关节。

因此,很多俄式挺身练习者在进行冲肩或者团身后,伸直手臂时容易出现肘关节疼痛的情况。也正是由于这种“毁关节”的动作,那些俄挺大神在训练时也都会带着护肘或者护腕。

4、 恒心是解锁“神技”的唯一钥匙。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以及力量基础都会影响训练的进步大小。

对于一个基础良好的徒手健身爱好者来说,从团身过渡到分腿俄式挺身很可能只需2个月时间(很多先例)。

如果换做是一个运动基础很差的人,辛苦训练半年也许才能做出团身这个动作。但幸运的是,基础差不会阻止你进步。按照得当的方法坚持训练,迟早可以学会俄式挺身。

斜腹肌和侧腰。

俄罗斯转体这项运动最主要的就是能够锻炼到腹内外斜肌,在这项运动中一开始是要先躺在地板上,把双脚交叉的,并且也要让背部保持平直的状态,膝盖弯曲后脚扭在一起,可以让身体保持稳定。下半身不动,然后可以创建与大腿一个虚构的V形。并且要将两只手臂打开,伸展在面前,然后两只手都握住杠铃片或其他重物,让锻炼效果更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这项运动在做的过程中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自己的腰腹部,而且呼吸的时候也要把身体尽量的往右边旋转,等到手臂和地面出现平行的时候才能够让呼吸调整为吸气,手臂再拉回正位。在进行纺方向的练习时,也一定要重复交替的进行动作的要领。

这项运动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把下半身的部分固定住,不要动,尤其是腿和盆骨。还有就是以前的运动都是最好不要借力的,而这项运动可以借力完成。而且当腰腹力量足够的时候,也可以增加重量,让运动更加有效果,可以借助运动器材的帮助。

-俄罗斯转体

俄罗斯转体锻练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Musculus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

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腹外斜肌的损伤部位多在止点髂嵴前部,在人体屈曲并回旋脊柱时,由突然的回旋动作或过度的回旋动作损伤,在起点疼痛多诊断为肋痛,在止点损伤多笼统诊断为腰肌劳损。

在临床上分为急、慢性损伤两种,小针刀治疗适宜于慢性损伤。起于下8个肋外面,各肌齿与前锯肌、背阔肌的肌齿互相交错,后下部纤维止于髂嵴,其余移行为腱膜,与对侧同名肌腱腱膜结合构成白线,张于剑突与耻骨联合之间。

腱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形成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于腹股沟韧带内端上方形成三角形裂隙,二个边称内外侧脚,分别止于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两脚之间有脚间纤维,其后方有反转韧带围成皮下环。反转韧带下次解剖。

动作要领

身体侧卧在垫子上,上面的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成60度,脚踩到地上,膝盖与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盖同样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也成60度左右,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脚面上,将踩地的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上身倾斜。

踩地脚的同侧肩膀离地,另一侧贴紧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侧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垫子上,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收紧地面远端一侧腹外斜肌,同时呼气,之后吸气的同时,腹外斜肌缓慢放松,身体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反复练习就可以了。

  俄式挺身俯卧撑容易练到手臂、手腕、背部肌肉。

  俄式挺身俯卧撑主要作用是发展人的整个上肢力量,可以提高人体静力性和动力性力量素质。 对发展平衡和支撑能力可起重要作用。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有益于骨的坚实,关节的灵活,韧带的牢固,肌肉的粗壮及弹性,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运动阶段方法:

  刚开始练习应该先从腰间俯卧撑开始,腰间俯卧撑自己感觉做熟练了,就开始尝试团身(双手把自己挺起来,腿不碰地)。

  初级团身练习熟练之后,就开始进阶高级团身。

  高级团身下一步就是分腿了,也接近成功,高级能撑得久了,就尝试把腿慢慢往后伸展,伸展的同时最好身体微微像前倾斜,以便保持平衡。当分腿能达到15秒时,就可以进行并腿练习了。

  注意事项:

  1、因为这种俯卧撑难度极大,所以要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轻到重进行锻炼。

  2、这种俯卧撑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控制运动负荷,不要强行尝试。

  3、要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

  4、未成年人、老人禁练,无一定体能基础的禁练,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479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